• 2.36 MB
  • 2021-09-14 发布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试题(Word版附解析)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mm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第I卷(共7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阿姆斯特丹运河落日景观是世界“十大落日景观”之一。下图为国庆节期间某中国游客拍下的阿姆斯特丹运河落日景观。据此完成下题。‎ ‎1. 上图船中游客穿行的运河河道大致走向为( )‎ A. 西—东 B. 西南—东北 C. 西北—东南 D. 北—南 ‎2. 若该游客欲故地重游且在同一位置观赏到如此美景(假设天气晴朗),还可以选择在( )‎ A. 植树节前后 B. 劳动节前后 C. 春节前后 D. 元旦前后 ‎【答案】1. B 2. A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国庆‎10月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日落西南;结合图示影子及河岸,船是向着日落方位航行,即运河的河道是西南-东北走向。选B正确。‎ ‎【2题详解】‎ ‎10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距离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10天左右;若该游客欲故地重游且在同一位置观赏到如此美景应是在‎3月12日前后最接近,即植树节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 距离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的时间10天左右,这两天太阳方位相近,A正确;劳动节是‎5月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方位偏北;春节约为2月初,太阳在南半球距离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时间1个多月,太阳方位偏南;元旦是‎1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距离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时间有2个多月,太阳方位偏南。故选A。‎ ‎【点睛】太阳方位判读:‎ 二分时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北半球夏半年东北升西北落;冬半年东南升西南落,正午太阳位于正南 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夏至,太阳直射点达最北到北回归线;冬至,太阳直射点达最南到南回归线。‎ 菊花是一种短日照花卉,其开花期对日照时长非常敏感。当日照时长低于10小时30分时,某品种菊花才进入开花期。下表为武汉市不同日期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3. 在自然状态下,该品种菊花在武汉市进入开花期的时间可能是( )‎ A. 2月 B. 5月 C. 8月 D. 11月 ‎4. 仅从光照角度考虑,该品种菊花在下列四个城市中进入开花期的时间从早到晚依次是( )‎ A. 天津、武汉、济南、长沙 B. 天津、济南、武汉、长沙 C. 长沙、武汉、济南、天津 D. 济南、天津、武汉、长沙 ‎【答案】3. D 4. B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先利用表中资料计算出四个日期的昼长分别是11时33分、13时59分、12时46分、10时18分。根据“某品种菊花只有当日照时长开始小于10小时30分钟时才进入开花期”,所以开花期的时间可能位于‎9月1日至‎12月1日之间,故选D。‎ ‎【4题详解】‎ 根据资料,“当日照时长开始小于10小时30分钟时”,此时应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此时北半 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所以菊花开花期的时间顺序为纬度较高的地方较早,纬度低的地方较晚。故选B。‎ ‎【点睛】‎ 安徽黄山宏村水圳(左图)是人工修建用于灌溉农田的水利体系,兼有泄洪功能。宏村水圳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至今已有近600年历史,总长1200多米,绕过家家户户.长年清水不断。右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题。‎ ‎5. 右图中c、d段流经区域的最大温差可能为( )‎ A. ‎01°C B. ‎0.2°C C. ‎0.4°C D. ‎‎0.6°C ‎6. 右所示的四条水路中,最有可能表示水圳的是( )‎ A. b B. c C. d D. e ‎7. 根据右图可知( )‎ A. 甲、乙、丙、丁四地被侵蚀最严重的是丙地 B. e河段大致由东南流向西北 C. d地山坡上随处可见落叶阔叶林 D. 该地区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答案】5. B 6. A 7. A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d所在区域海拔在120‎-140米之间,c处海拔在80‎-100米之间,二地海拔相差在20‎-60米之间,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情况,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C,所以两地温差在0.12‎-0.36°C之间,结合选项,故选B。‎ ‎【6题详解】‎ 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分析,c、d、。三条水路都符合水向低处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水流方 向相人是溪流,B、C、D错。b水路不能判断水流方向与等高线的关系,应是水圳,A对。故选A。‎ ‎【7题详解】‎ ‎2.图中甲乙丙工四地的等高线坡度差异不明显,但是根据河流形态判断,甲处是凸岸,不易侵蚀,乙处河道平直,侵蚀弱,丙处是凹库,易被侵蚀,A对。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结合指向标可知,e河段大致由西南流向东北,B错。安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错。该地区海拔较低,以平原和丘陵地形为主,D错。故选A。‎ ‎【点睛】一般情况下,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有指向标和经纬度的要利用指向标与经纬度判断方向。‎ 高山积雪是内陆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水源之一。为了加强对当地水资源的规划和融雪型灾害的防治,人们开始研究高山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规律。积雪覆盖变化率为正,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否则为减少。在高寒地带.积雪升华、风力作用对积雪覆盖面积的减少都会产生重要作用。下图为中亚北部干旱地区某高山积雪覆盖变化率在不同季节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8. 据图6可知,积雪覆盖面积( )‎ A. 海拔‎1100 m以下,夏季保持稳定 B. 海拔1100~‎5300 m夏季增加 C. 海拔500~‎1500 m,冬季先下降再增加 D. 海拔‎1500 m以上,冬季下降 ‎9. 该山地海拔‎5000 m以上地区,冬夏季节积雪覆盖面积变化趋势不同的原因不包括( )‎ A. 积雪升华 B. 气温高低 C. 风力大小 D. 降水多少 ‎【答案】8. A 9. B ‎【解析】‎ ‎【分析】‎ ‎【8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积雪覆盖变化率为正,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否则为减少。读图,海拔‎1100米以下,夏季变化率为0,说明积雪覆盖面积稳定,A对。海拔1100‎-5300米夏季为负值,面积减少,B错。500‎-1500米,冬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为正值,覆盖面积增加,C错。冬季海拔‎1500米‎-4000米为正值,面积增加,4000以上为负值,冬季下降,D错。故选A。‎ ‎【9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在高寒地带.积雪升华、风力作用对积雪覆盖面积的减少都会产生重要作用,AC不符合题意。夏季气温较高,积雪融化量大,变化率应为负值,图示为正值,而冬季气温低,积雪覆盖率应为正值,图示积雪覆盖面积下降,所以气温不是冬夏积雪覆盖面积变化的因素,B符合题意。夏季降水量相对较大,积雪覆盖面积增大,冬季降水少,积雪覆盖面积减少,是影响冬夏积雪覆盖面积变化的因素,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抓住“积雪覆盖变化率为正,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否则为减少。”是解题关键。‎ 海陆风是一种发生在海岸附近的中尺度局地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往往出现于背景风较弱的晴天。海岸线地带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区城.辽东湾西海岸是海陆风的频发区。研究人员根据葫芦岛气象站(左图)多年的观测绘制成海陆风风向玫瑰图(右图)。据此完成下题。‎ ‎10. 在葫芦岛气象站测得的海风风向主要为( )‎ A. 北风 B. 西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南风 ‎11. 葫芦岛市准备建一座化工厂,你认为最合理的布局位置应在( )‎ A. 东北郊外 B. 西北郊外 C. 东南郊外 D. 西南郊外 ‎【答案】10. C 11. A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风频玫瑰图中,距离圆心越远,说明出现该风向的频率越大,读图可知,葫芦岛气象站海风风向西南风出现几率最大,故葫芦岛气象站的海风风向主要为西南风,故选C。‎ ‎【11题详解】‎ 为了减少化工厂对城区环境的影响,应布局在最小风频上风向,图中最小风频为东北风,所以布局在城区东北方向郊外最合理,故选A。‎ ‎【点睛】有大气污染的工业企业,一般布局在主导风向下风向,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和最小风频上风向。‎ 我国高速公路部分路段采取以桥代路的方式来修建,受此天气影响,高速公路的桥面往往比附近路面结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冰层厚,导致多条高速公路被迫关闭。2018年12月中旬至2019年1月初,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天气,气温‎0℃‎线一度南压至华南地区,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地的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2—‎4℃‎。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造成上述天气现象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 A. B. ‎ C. D. ‎ ‎13. 桥面比附近路面更容易结冰的主要原因是桥面( )‎ A. 水汽充足 B. 获得地面热量少 C. 风力更大 D. 获得太阳辐射少 ‎【答案】12. D 13. B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1月初,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天气”说明影响该天气现象的 天气系统主要是冷锋。冷气团,冷而重,处于锋面的下方,因此A、C错误。冷气团有回旋的箭头,说明冷气团势力比较弱,为暖锋,B错误。冷锋中,冷气团势力强,且锋面与地面的夹角较大,所以D正确。故选D。‎ ‎【13题详解】‎ 在小区域范围内,桥面与附近近地面的水汽含量和风力,没有明显的差别,故A、C错误。桥面由于高度较高,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但是散热较快,获得地面的热量较少,所以桥面的气温较低,更容易结冰,B正确,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出桥面与附近近地面的高度差异,从下垫面的受热与散热过程分析两者的气温差异。‎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4. 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地区带来降水的有( )‎ A. ①③④ B. ①④⑥ C. ①⑤⑥ D. ①③⑤‎ ‎15. 图中环流状况出现时( )‎ A. 内蒙古高原北风吹雪 B. 地中海沿岸碧海晴空 C. 南非草原上草木葱茏 D. 澳大利亚北部西北风盛行 ‎【答案】14. C 15. B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读图可知①处位于赤道附近,盛行上升气流,为赤道低压;③处位于30°N附近,盛行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⑥位于60°N附近,是副极地低气压带。一般而言低压区多雨,高压区少雨,因此①⑥对、③错。②是高空气流,不能带来降水,④位于副高与赤道低压带之间,是东北信风带,干燥,⑤位于副高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是盛行西风带,能带来降水。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图示环流状况出现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北半球是夏季。内蒙古高原草木茂盛,A错;地中海沿岸受副高控制,碧海晴空,B对;南非高原正值冬季,草木枯黄,C错;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是由于北半球冬季,东北信风南移形成的,D错。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气压带风带南移为北半球冬季,反之为北半球夏季。‎ 读巴西热带雨林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6. 甲区域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会导致( )‎ A. 亚马孙平原水循环更加活跃 B. 亚马孙河泥沙含量减少 C. 全球变暖 D. 生物多样性增加 ‎17. 与乙处热带雨林成因有关的是(  )‎ ‎①暖流 ‎ ‎②寒流 ‎ ‎③东南信风 ‎ ‎④东北信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6. C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根据图示,甲区域是亚马孙平原,这里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亚马孙平原水循环减弱;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植被覆盖率降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降低,亚马孙河泥沙含量升高;同时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会导致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故选项C正确。‎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由图可知,乙处热带雨林处于南纬20°附近的大陆东岸,受来自海洋的湿润的东南信风以及沿岸的巴西暖流等共同影响而形成,据此分析选A正确。‎ ‎【点睛】非地带性分布规律 非地带性现象 形成原因 按理想状态的地带性分布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地峡的东侧等地的热带雨林景观 地处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南半球)或东北信风(北半球)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东部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热带稀树草原带 南美大陆30S-30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 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海洋水汽的东进;秘鲁寒流规模较大,对沿岸地区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热带雨林带(北)、热带稀树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 南美大陆南段东岸形成的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荒漠)‎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的深人(地处西风气流的背风坡)‎ 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 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南半球相应纬度带是海洋,没有陆地分布 亚寒带针叶林带(较低纬度)、苔原带(较高纬度)‎ 亚欧大陆东西岸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北宽度不同,西窄东宽 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高;东岸受千岛寒流影响,气温低 东西岸自然带南北宽度一样 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 温带荒漠带 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化,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8. 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亚热带湿润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19. 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沿岸地区有寒流流经 B. 是世界该气候类型分布最广的区域 C. 全年风力都较强,都是4级风 D. 自然带是温带荒漠 ‎【答案】18. A 19. A ‎【解析】‎ ‎【分析】‎ ‎【18题详解】‎ 读图,图甲表示盛行西北风,可能是盛行西风带控制,图乙表示受高压控制,无固定风向,A对。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B错。季风气候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C、D错。故选A。‎ ‎【19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图示区域是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美洲的30°-40°大陆西岸。根据洋流分布规律,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A对。地中海气候在地中海沿岸分布最为广泛,图示位于南半球,B错。地中海气候夏季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较弱,且冬季西北风图示有6级(风羽有3个竖杆)情况出现,C错。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是地带性分异规律,D错。故 选A。‎ ‎【点睛】地中海气候是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是唯一冬雨型气候类型。‎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叫初霜,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叫终霜,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下图是某地理学习小组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20. 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 A. 作物品种 B. 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 地形因素 ‎21. 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 A. 昼夜温差小 B. 夜间多云 C. 强风 D. 大气逆辐射弱 ‎【答案】20. C 21. D ‎【解析】‎ ‎【分析】‎ ‎20题详解】‎ 根据图中分析可知,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初霜开始时间越早,终霜结束时间越晚,故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因素应该是温度差异。作物品种、海陆位置和地形都没有提及,故C正确。故选C。‎ ‎【21题详解】‎ 如果昼夜温差小,一天中最高气温不高,蒸发较弱,大气中水汽较少,最低气温不会太低,不利于水汽的凝结,不利于霜的形成,故A错误。夜间多云可以增加大气逆辐射,会缩小昼夜温差,不利于霜的形成,故B错误。风力强弱与霜冻的出现关系不大,霜冻出现的条件主要是近地面有水汽和降温,故C错误。大气逆辐射弱,地表在夜间气温会较低,有利于水汽的凝结,利于霜冻出现,故D正确。故选D。‎ ‎【点睛】霜冻出现主要是由于白天温度高,水汽含量大,夜晚温度低,水汽凝结所致,与霜冻持续时间长短关系最密切的因素为纬度,因为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初霜最早,终霜最晚。‎ 下图是“某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40°N,110°E),乙(40°N,115°E)是近地面的两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甲、乙两地附近天气系统表示合理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3. 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 甲地沙尘漫天 B. 乙地晴朗少云 C. 甲地连续性降水 D. 乙地“梅雨”连绵 ‎【答案】22. C 23. A ‎【解析】‎ ‎【22题详解】‎ 由材料“甲(40°N,110°E),乙(40°N,115°E)是近地面的两点”可知,该天气系统在我国北方地区附近,该天气系统中有两个锋面系统,说明该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依北半球(如下图)可得C正确。也可以从锋面气旋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都是“左冷右暖”,没有② ④这种情况,B 、D错误;从冷暖锋形成分析,北半球冷锋只能从北向面推移,暖锋从南向北推移,A错误,C正确。故选C。‎ ‎【23题详解】‎ 结合上一小题可知,.甲地位于冷锋后,冷锋过境,可以形成夏季暴雨、冬季寒潮、春季的沙尘暴,A正确、C错误;乙地为暖锋,可以形成连续多日阴雨天气,B错误;“梅雨”连绵,应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D错误。故选A。‎ 虹吸雨水收集系统是在缺水地区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将屋顶的大气降水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的一种良性系统。‎ 读虹吸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该系统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蒸发 B. 降水 C. 下渗 D. 径流 ‎25. 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A. 调节城市局地气候 B. 缓解城市用水紧张 C. 缩短径流汇聚时间 D.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答案】24. D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根据材料,该系统是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将屋顶的大气降水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的一种良性系统。没有使降水进入径流环节流走,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D对。蒸发、下渗环节有影响,不影响降水环节,但都没有改造这些环节,A、B、C错。据此分析选D。‎ ‎【25题详解】‎ 根据材料,该系统是缺水地区回收雨水的一种良性系统,主要功能是缓解城市用水紧张问题,B对。对调解城市局地气候、缩短径流汇聚时间、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作用不大,A、C、D错。据此分析选B。‎ ‎【点睛】水循环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其主要形式有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内陆循环。其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目前人类主要可以干预地表径流。‎ 第II卷(非选择题,共2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 ‎2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桌山景观(左图)被誉为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迹之一。桌山位于开普敦附近,山顶如削平的桌面,只要天气晴朗,就会有大片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当地人们形象地把它称为“上帝的桌布”。桌山的奇特还在于这座由石灰岩构成的“餐桌”上,溪流几乎绝迹,呈现一片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而它中部的洼地里却是一片生机盎然,其植株密度仅次于热带雨林。右图为南非桌山地理位置示意图。‎ ‎ ‎ ‎(1)2020年暑期,济南的王老师计划前往开普敦旅游。请在答题卡图中指定位置绘出该季节当地的盛行风向。‎ ‎(2)推测游客们欣赏、拍摄“上帝的桌布”景观的最佳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 ‎【答案】(1)如图。‎ ‎(2)最佳季节:夏季。‎ 原因: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晴天多,光线好;(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白天海风带来的水汽沿陡峭的山坡上升,在桌山形成云雾;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下)风力较弱,利于云雾长时间停留在山顶,适宜摄影时间长。‎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旅游景观欣赏的季节、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运用。‎ ‎【详解】(1)开普敦位于南纬30°-40°大陆西岸,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北半球的暑假期间为南半球冬季,开普敦受西风带控制,南半球西风带的风向为西北风,在图中标注即可。如下图:‎ ‎ ‎ ‎(2)由材料可知,桌山的景观的形成需要“天气晴朗”,而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晴天多,有利于景观的形成。“大片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说明晴天的天气条件下,有大量云雾出现,从海陆风角度分析,白天,陆地温度高,气压低,海洋温度较低,气压较高,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海风从海洋带来水汽,沿陡峭的山坡抬升形成云雾。夏季由于下沉气流存在,风力较小,使得云雾持续时间较长,所以欣赏该景观应选择在南半球夏季。‎ ‎【点睛】‎ ‎2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底格里斯河是西亚水量最大的河流,源自土耳其安纳托利亚的山区。河流整体沿扎格罗斯山脉西南侧山麓流动,最后与幼发拉底河合流成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河水主要靠高山融雪和上游春雨补给。在伊拉克形成的广阔肥沃冲积平原,是该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底格里斯河在伊拉克捉克里特村以南,流入一片宽阔、起伏和缓的波状平原,从而广泛出现曲流,有许多牛轭湖、残迹河槽等。下图为底格里斯河水系分布图及巴格达气候资料图。‎ ‎(1)概括底格里斯河流域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 ‎(2)巴格达以南底格里斯河干流流量较小,以北干流流量较大。试阐述产生此差异的自然原因。‎ ‎【答案】(1)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春多、夏秋少。‎ ‎(2)差异原因:巴格达以北为底格里斯河的源头段,纬度较高,受西风带控制时间长;西风遇山地阻挡抬升,多地形雨,降水较多,高山融雪量大,河流补给量大;以北河段有多条支流汇入干流,增大干流流量。‎ 以南河段通过汊流向两岸湖泊、沼泽供水,使河流干流水量减少;以南河段流经气候干旱地区,蒸发比以北河段强烈;流经沙漠地区,下渗严重,使河流干流水量减少。‎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底格里斯河流域为例,考查河流流量的影响因素,同时通过降水的季节变化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降水的季节变化。根据材料“河水主要靠高山融雪和上游春雨补给”及“巴格达气候资料图”可知,该流域降水季节分配不均,11月到次年4月降水较多,其余时间较少,表明该流域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为冬春多、夏秋少。‎ ‎(2)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河流流量的因素。影响河流流量的因素包括河流的补给、地形、流域面积、支流数量、蒸发量的多少、植被覆盖程度等。材料指出“河水主要靠高山融雪和上游春雨补给”。巴格达以北为底格里斯河的源头段,基本位于35°N以北,该纬度受西风带控制时间较长;“河流整体沿扎格罗斯山脉西南侧山麓流动”当西风遇山地阻挡,便沿坡爬升,导致该地多地形雨,降水较多,所以高山融雪量大,使得河流补给量大,所以该段河流流量较大;另一方面,据图可知,巴格达以北河段有多条支流汇入干流,使干流流量增多。所以 巴格达以北干流流量较大。图中显示,巴格达以南湖泊、沼泽多,该段河流通过汊流向两岸湖泊、沼泽供水,使河流干流水量减少;巴格达以南河段纬度更低,受副高控制时间较长,气候更加干旱,蒸发比巴格达以北河段强烈;流经沙漠地区,河水下渗严重,使干流水量大大减少。所以巴格达以南干流流量较小。‎ ‎28. 下图为我国大别山东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该区域地形特征。‎ ‎(2)某极限运动俱乐部在①处从崖顶到崖底开展绳降比赛,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短需多长。‎ ‎(3)③处河流水量比②处河流水量大,试说明理由。‎ ‎【答案】(1)以盆地为主;四周高,中部低。‎ ‎(2)‎‎10米 ‎(3)③处汇集了来自北部河流的水量;流域面积广,汇水量大;海拔较低,可能还有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导致③处水量大。‎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大别山东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难度一般。‎ ‎【详解】(1)地形特征的描述主要描述地势特征和地形类型以及主要地形类型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是中间低,四周高,以盆地为主;地势特征为四周高,中部低。‎ ‎(2)图中①处是陡崖,只要能计算出陡崖崖顶到崖底的相对高度,即可推出最短的绳长。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公式“(n-1)×d≤△H <(n+1)×d”中,n表示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 图中的n是2,d是10,故陡崖的相对高度是10≤△H <30,故绳长最短需要‎10米。‎ ‎(3)从图中可以看出③处位于②处的下游,处于河流的交汇处,因为③处汇集了来自北部多条河流的水量,流域面积广;海拔较低,可能还有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使水量较大。故③处大于②处。‎ ‎【点睛】‎ ‎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太巴列湖(位置见下图)是巴勒斯坦地区最大的淡水湖,四周为山岭及台地,湖岸地势多陡峭。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约‎213米,水清而味甜,盛产鱼类。水源自北端流入,再向南端流出注入约旦河。上游是上约旦河,其注入的水量尚不足流出水量的一半,但该湖在较长的历史时间里水量是比较稳定的。近年来,湖区周边的开发导致水量减少,有时达到危险的低水平。‎ 死海位于以色列和约旦之间的大裂谷约旦裂谷之中,死海的湖岸是地球上已露出陆地的最低点。死海水中没有生物存活,甚至连死海沿岸的陆地上也很少有除水草外生物,这也是人们给它起名叫死海的原因之一。死海水位正以每年‎3.3英尺(约‎1米)的速度下降,随着水量的不断减少,使得死海的盐浓度大大提高。‎ ‎(1)比较太巴列湖与死海水文特征的差异。‎ ‎(2)分析太巴列湖的主要补给类型。‎ ‎【答案】(1)太巴列湖有河流流出,是淡水湖;水量稳定,水量年际变化较小。死海没有河 流流出(是咸水湖),湖水盐度高;水量年际变化较大。‎ ‎(2)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河水补给较多;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雨水补给较多;处于(板块张裂边界)断层发育地段,有大量地下泉水补给。‎ ‎【解析】‎ ‎【详解】(1)湖泊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水量多少、季节和年际变化、盐度高低等方面。根据图中太巴列湖与死海的信息可知,太巴列湖有河流流入、流出,是外流湖、淡水湖,水量年际变化较小,死海没有河流流出,是内流湖、咸水湖,湖水盐度高,水量年际变化较大。‎ ‎(2)湖泊的主要补给类型包括河流补给、大气降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等方面。结合材料信息,太巴列湖靠近地中海,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冬季雨水补给较多;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河水补给较多;湖水水面低于地中海海面约‎213m,断层发育,有地下泉水补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