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3 MB
  • 2021-09-14 发布

2017-2018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共1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区域都具有明确的界线 B. 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 C. 区域指一定的地理空间 D.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 ‎2.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 ‎①干湿区 ②文化区 ③行政区 ④安徽省和蚌埠市 ⑤三江平原 ⑥热量带 A.①②    B.③④    C.①⑥    D.⑤⑥‎ 我国某红壤区坡耕地面临严重的土地退化问题。下图示意该地采用不同农耕措施下的地表径流量变化。据此完成第3~5题。‎ ‎3.图中农耕措施①②③依次表示 A.顺坡农作、等高草带、等高土埂 B.等高土埂、等高草带、顺坡农作 C.等高土埂、顺坡农作、等高草带 D.等高草带、等高土埂、顺坡农作 ‎4.与6月相比,该地7月坡耕地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农作休耕 B.农业用水多 C.蒸发旺盛 D.降水量较少 ‎5.该地位于 A.山西省 B.贵州省 C.浙江省 D.河北省 ‎6. 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与对应形成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 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北方地区地广人稀 B.从北到南,房屋进深、高度和坡度都逐渐增大——便于雨水的排泻和屋内通风纳凉 C.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D. 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北方地区地价和建筑材料价格高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7~8题。‎ ‎7.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8.对l985年和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森林界线简称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 ℃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林线海拔高度分布图。据此完成9~10题。‎ ‎9.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夏季风 C.海陆位置 D.纬度 ‎10.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主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丙地——水土流失 B.丁地——土壤盐碱化 C.甲地——石漠化 D.乙地——沙漠化 河西走廊是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绿洲沙漠化日趋严重。右图为河西走廊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图示最有可能是流动沙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主要分布于 A.河流上游地区 B.山麓地带 C.冲积扇 D.河流出山口 ‎13.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 B.冬季风势力增强 C.绿洲地带水源枯竭 D.降水减少,雪线升高 鱼鳞坑是在山坡上修筑的半月状蓄水小坑,呈鱼鳞状品字形排列。下面是鱼鳞坑景观图和鱼鳞坑纵剖面模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建鱼鳞坑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A.拦截坡面径流 B.提高植被存活率 C.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D.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 ‎15.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建鱼鳞坑的是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不丹北部与我国西藏自治区接壤,森林覆盖率达72%,经济以传统的种植业、林业与牧业为主。读不丹略图,回答16~17题。‎ ‎16.关于该国自然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以山地为主 B.风力侵蚀作用明显 C.地势南高北低 D.位于板块张裂处,多地质灾害 ‎17.该国虽然水能资源极为丰富,但其开发利用率却很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径流季节变化大,开发困难 ②资金技术短缺,开发能力不足 ③河水含沙量大,水库易淤积 ④以传统经济为主,电力需求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读神华宁煤煤制油示范项目“煤变油”工程工艺流程示意图”,回答18~19题:‎ ‎18.我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19.从图示信息看,宁夏回族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消费市场狭小 第20、21题图 右下图是用“好搜搜索”得到的我国某区域铁路网络电子地图截屏。完成20~21题。‎ ‎20.制作该区域电子地图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 B.GIS ‎ C.GPS D.LBS ‎21.影响图中东西部铁路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 C.河流 D.资源 ‎22.田纳西河流域在梯级开发水能的同时,又建设了大量的火电和核电站,其原因是 A.水电、火电、核电相互竞争,符合市场规律 B.火电、核电可以调节水电的季节差异 C.煤炭价格低水运廉价,核电原料运量小 D.接近原料和市场,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23.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A.丰富的矿藏资源 B.旅游业的带动 C.便利的航运条件 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东北地区地形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区域单元十分完整;东北地区的农、林、渔、矿等资源丰富,经过长期的开发和建设,东北地区的内部经济联系十分紧密,据此回答24~25题。‎ ‎24.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及其对农业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黑土、黑垆土广泛分布,矿物质含量高 B.西部高原由于距海较远,降水很少,形成荒漠 C.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D.大部分属于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 ‎25.与长江三角洲相比,东北平原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是 A.小农经营 B.商品率低 ‎ C.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D.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26.黑龙江省黑河市(50°N)是我国水稻种植的最北限,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的制约条件是 A.劳动力缺乏 B.灌溉水源缺乏 C.热量不足 D.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 ‎27-28题图 塔里木盆地内的绿洲人口集中,农业发达,交通便捷。读图“塔里木盆地地区示意图”,完成27~28题。‎ ‎27.塔里木盆地内的绿洲地区,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平坦 B.土壤肥沃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 ‎ D.水源充足 ‎28.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上看呈 A.网状分布 B.“之”字型分布 C.线状分布 D.环状分布 读下左图并回答29-30题 ‎29.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它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 ‎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土壤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30.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第29、30题图 第31、32题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右上图为我国某地区域图,读图完成31~32题。‎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最大高差至少有4000米 B.位于我国农牧过渡带,生态脆弱 C.位于中温带,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D.河流以夏汛为主,有结冰期 ‎32.有关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迎风坡,降水量大,更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B.甲地地质结构不稳定,更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C.乙地坡度更陡,更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D.乙地降水量更集中,更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移动能源是能源利用方式的一场革命,就是用薄膜发电随时随地提供能源,薄膜发电可以理解为“人造叶绿素”,让人类像绿色植物一样直接利用阳光,薄膜电池像“纸”一样可弯曲,可折叠和可携带。据此完成33~34题。‎ ‎33. 与常规能源相比,移动能源突出的优势是 A.生产成本低 B.清洁无污染 C.位置制约小 D.全天候发电 ‎34. 移动能源的应用,最适宜的地区是 A. 广阔的畜牧业地区 B. 工业密集地区 C. 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D. 森林茂密地区 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储藏马铃薯不受欢迎,市场对新鲜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大。西南地区马铃薯生产最大的特点是周年生产、周年供应。读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生产表,读表回答35~37题。‎ ‎35. 推测最适宜马铃薯生长的环境特点是 A. 湿热 B. 暖湿 C. 高寒 D. 冷凉 ‎36. 西南地区马铃薯可以、周年供应的主要原因是 A. 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 B. 种植经验丰富,技术成熟 C. 垂直差异显著,气候多样 D. 光热资源充足,土壤肥沃 ‎37. 西南地区大春马铃薯主要分布在 A. 低热河谷地带 B. 四川盆地 C. 中低海拔地区 D. 高海拔地区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典型植物示意图,这种植物高度不足50 cm,但根系却在20 m以上。据此回答38~39题。‎ ‎38. 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该植物生长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 黄土高原 B. 塔里木盆地 C. 东南丘陵 D. 东北平原 ‎39. 其生长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荒漠化 B. 能源紧缺 C. 水土流失 D. 洪涝灾害 东南亚的热带雨林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研究发现,当地方便面产业的快速发展已严重威胁到雨林中珍稀动物红猩猩的生存。下图为东南亚地区油棕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40~41题。‎ ‎40. 依据资料推断 A. 油棕产业符合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性原则 B. 延续传统的热带雨林迁移农业,能避免雨林生态环境恶化 C. 热带雨林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 D. 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相互矛盾,不可协调 ‎41. 油棕产业链中 A. 油棕种植业属于小型自给自足农业 B. 棕榈油榨取工业企业应靠近原料产地 C. 方便面生产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D. 油棕产业链常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 ‎“一带一路”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据此回答42题。‎ ‎42.“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 ‎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 ②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 ‎ ‎③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 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罗讷河流域是法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航运繁忙,水电站建设采用“支流高埂、干流低埂”的开发方案。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据此完成43~44题。‎ ‎43.罗讷河通航价值最高的河段是 A.上罗讷河 B.下罗讷河 C.索恩河 D.迪朗斯河 ‎44.“干流低坝”方案的主要优点是 ‎①水能资源利用率高 ②库区的淹没成本低③防灾减灾效益突出 ④船舶的过坝时间短 A. ①②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中国邮政曾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完成45~46题。‎ ‎ ‎ ‎45.三类民居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类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 点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B.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③—终年高温多雨 D.②—湿热的气候 ‎46.我国各地民居不同,说明在不同的区域间存在着 A.显著的差异性 B.明显的连续性 C.基本的相似性 D.相同的特色 下图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读图完成47~48题。‎ ‎ ‎ ‎47.图示产业链“煤炭开采一焦化一化工”之间形成的主要联系是 A.信息联系 B.商贸联系 C. 科技联系 D.生产协作联系 ‎ ‎48.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A.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 B.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 C.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D.实现产业升级,减少劳动就业 第Ⅱ卷 综合题(52分)‎ ‎4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山西多年来发展了煤炭、冶金、电力、焦炭、化工和建材等以资源为核心的资源型产业,其中煤炭、冶金、电力、焦炭成为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 材料二 2015年以来,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国际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等影响,山西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成为影响经济和就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山西的钢铁、煤炭行业压产能、调结构的任务迫在眉睫。‎ 材料三 山西省煤田分布图和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1)分析山西形成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的区位条件。(4分)‎ ‎(2)简析山西钢铁、煤炭行业要压产能、调结构的原因和措施。(4分)‎ ‎(3)说出山西煤炭综合利用的意义。(6分)‎ ‎50. 阅读材料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描述甲图中有效风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江苏省开发利用风能的主要原因。(5分)‎ 乙图中的玛曲湿地是维系黄河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黄河流过玛曲后平均年径流量由137亿立方米增加到164亿立方米,被称为“黄河蓄水池”。有专家指出:若这个“屏障”被破坏,刘家峡水库每10年就得清淤一次。‎ ‎⑵简述玛曲湿地面积减少对黄河A段产生的主要影响。(3分)‎ ‎⑶说明甘肃省河西走廊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3分)‎ ‎5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 ‎ ‎ ‎(1)乙地区荒漠化较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 (2)图中城镇形成早期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1分)该地区冬春季城市大气污染较严重,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6分)‎ ‎(3)图中文物古迹分布较广,但损毁较严重,试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2分) ‎ ‎ ‎ ‎5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灵武市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是毛乌素沙漠的前沿,也是黄河灌区的重点地段,土地面积4639平方千米,山地、缓坡丘陵、沙漠占全市总面积的88.7%。全市总人口23.7万,非农业人口11.5万人,占总人口的48.5%。灵武市能源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煤炭的埋藏条件好,易开采。灵武市以煤炭、电力、煤化工、冶金等工业为主,现成为我国国家级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 材料二:下图为灵武市地理位置图。‎ ‎(1)分析灵武市成为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不利条件。(6分)‎ ‎(2)近年来,有人提出将灵武市能源重化工基地从该市东部地区转移到西部地区,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 蚌埠二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B A D C B A C D A D C C D B A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 C B C B A B D C D C C D B A D A 题号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答案 C A D C C B A C B A B C D A D A 二、综合题 ‎49.(共14分)(4分)(1)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政策支持。‎ ‎(4分)(2)原因:国内外煤炭、钢铁产品过剩,市场需求下降;煤炭、钢铁价格下跌;行业产能过剩。‎ 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工业;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改善交通;发展科技与教育,加强技术研发。‎ ‎(6分)(3)有利于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区域环境。‎ ‎50.(11分)⑴由海洋向陆地减少。(2分)原因:江苏省风能资源丰富;风能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经济(工业)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大。(3分 据答案酌情给分)‎ ‎⑵径流量减小(河流补给量减小);含沙量增加;生态安全受到威胁(生态系统更加脆弱)。(3分 据答案酌情给分)‎ ‎⑶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 水能、石油等能源丰富;土地、劳动力价格低;政策支持等。(答出3点得满分3分 据答案酌情给分)‎ ‎51. (13分)‎ ‎(1)主要是过度樵采,破坏植被,造成流动沙丘活跃(4分)‎ ‎(2)河流(水源)(1分) 冬春季节气温较低,取暖用煤量大,烟尘排放多;多风沙天气,悬浮颗粒物多;地处河谷地带,污染物不易扩散。(6分)‎ ‎(3)气候干旱,风沙侵蚀严重(2分)‎ ‎52.(14分) (1)不利条件:气候干旱,淡水资源短缺;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疏,劳动力短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薄弱。(任答三点得6分) ‎ ‎(2)赞同。理由:灵武市西部地区城市、乡镇密度相对较大,劳动力相对充足;靠近黄河,水源充足;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8分)‎ 或不赞同。理由:灵武市西部地区距离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产地较远,运输成本高;距离黄河较近,易对黄河水源造成污染;危害西部黄河灌区的农作物生长;工业基地的转移,投资成本较高等。(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