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50 KB
- 2021-09-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 24
【2019 最新】精选高二地理 10 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 文
(含解析)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80 分)和第Ⅱ卷提高题(20 分)两部分,
共 100 分。
2. 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 2-3 分,并计入总分。
第Ⅰ卷 基础题(共 8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图能正确表达的区域特征为( )
A.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 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 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 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
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 发展水平 B. 生活特点 C. 发展方向 D. 发展条件
3. 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
A. 土壤与植被 B. 水文与植被
2 / 24
C. 地形与气候 D. 地形与水文
【答案】1. B 2. C 3. C
【解析】
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题详解】
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因此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
对一致。B 正确。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
和边界;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但图中没有反映。故 A、C 错误。
区城具有一定的边界,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有的是模糊的。D错
误。
【2题详解】
材料反映区域的自然环境影响了农业生产方式,自然条件不同的地
方,发展方向不同。C正确。
【3题详解】
我国三大自然区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原区。
三大自然区分界线①、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400mm 年等
降水量线;②、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昆仑山——阿尔金
山——祁连山③、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3000m 等高线。因此三
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地形和气候。C正确。
【点睛】注意题干要求“该图能正确表达的区域特征”,图片没有反
映出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等特征。
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3 / 24
4. 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
大的是( )
A. a B. b C. c D. d
5. C 区从西往东,植被依次为( )
A. 荒漠—荒漠草原—森林—草原 B. 森林—森林草原—草原—
森林
C. 草原—森林草原—荒漠—绿洲 D.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森林草原
【答案】4. D 5. D
【解析】
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4题详解】
根据地理位置可知:a 是南方地区,b 是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d 是
青藏高原地区。四大区域中,青藏高原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
辐射能集中,在大气中走过路程短,大气削弱少;海拔高,空气稀薄,
多晴天,大气削弱少,太阳辐射能丰富。D正确。
【5题详解】
C区从西往东,距离海洋越来越近,降水条件越来越好,植被变化为: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D正确。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6. 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
A. 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
4 / 24
B. ②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
C. ③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D. 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地区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到②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
B. 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
C. ③到④人口密度逐渐递增
D. ④到⑤的植被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
【答案】6. C 7. B
【解析】
【6题详解】
据图可知,①位于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属于内流区,
但不全是内流河,A 错误;②位于半干旱区,植被类型是温带草原,
B错误;③位于东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
半湿润地区,C 正确;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D 错
误。故选 C。
【7题详解】
据图可知,①②同位于地势第二阶梯,A错误;②到③由半干旱过渡
到湿润半湿润区,农业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B正确;人口密
度③大于④,C错误;⑤受地形影响,自然带反映了非地带性地域分
异规律,D错误。故选 B。
读“某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 / 24
8. 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 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 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 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9. 图中 A 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
【答案】8. B 9. D
【解析】
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8题详解】
图中所示地区位于内陆地区,离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
植被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小,季节变化大,
年际变化小,水能缺乏。B 正确。A、D错误。图示的西北部地区有来
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降水条件较好,为半干旱地区,自然带主
要为温带荒漠带,体现了明显的干湿度地带性规律,C 错误。
【9题详解】
.图示西北部地区离太平洋远,而南部受青藏高原的阻挡,印度洋水
汽不能到达。西北部额尔齐斯河河谷处的缺口利于大西洋和北冰洋水
汽进入。因此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地区,D正确。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6 / 24
10. 图中①~⑤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
A. 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B. 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生物资源
C. 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
D. 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
11. 图中①⑤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 荒漠化、水土流失 B. 空气污染、水土流失
C. 地面塌陷、土壤盐碱化 D. 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
12. 上述跨区域的资源调配( )
A. 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状况 B. 增强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
识
C. 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 跨
区域的资源前提是市场需求
【答案】10. D 11. A 12. C
【解析】
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0 题详解】
根据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方向以及调出地和调入地的经纬度位置,可判
定①线来自新疆,为西气东输线,②、③为南水北调路线,④、⑤分
别为西电东送的中线和南线。D正确。
【11题详解】
①资源调出区为新疆塔里木盆地,其主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⑤资源
7 / 24
调出区为云南、贵州和广西三省区的高原、丘陵地区,其主要环境问
题是水土流失。A正确。
【12题详解】
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C
正确。资源调配对改善调出区资源浪费状况,增强调出区的资源保护
意识无影响,A、B 错误。跨区域资源调配前提应该是供求关系。调
入区本地资源短缺,需求多,需求量超过本地资源的供应量;调出区
资源丰富,需求少,需求量大大低于本地资源的供应量。D错误。
根据下图中甲、乙、丙的数值,回答下面小题。
13. 有关甲、乙、丙三个省级行政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东、中、西部地区
B. 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西、中、东部地区
C. 三个省级行政区中,经济最发达的是甲
D. 三个省级行政区中,经济最发达的是乙
14. 乙省区所在的地区,其特点有
①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②我国粮、棉、油的重要产区③我国的海洋
水产区都分布在这个地区 ④经济国际化程度最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13. B 14. A
【解析】
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3 题详解】
8 / 24
读图可知:甲行政区的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比率达 65%,而二、三产
业很少,应位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西部经济地带;丙行政区的
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比率很低,其产值比重也很低,而第二、三产业
所占比重最高,所以应位于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东部经济地带;乙行
政区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比率占进一半,而第二、三产业较高,所以
应位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的中部经济地带。故 B正确。A 错误。
三个省级行政区中,丙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最低,经济最
发达。C、D错误。
【14 题详解】
由第(1)小题可知,乙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因此能源和矿产资
源丰富,是我国粮、棉、油的重要产区,①、②正确。我国的海洋水
产区都分布在这个地区,经济国际化程度最高是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
特征,③、④错误。故 A正确。
【点睛】本题组考查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特征,试题难度中
等,解题关键会判读三角形坐标图,并掌握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
特征。三角坐标图的判读方法:沿三角形的各边数值增大的方向画三
个箭头。其次,在研究点作外围三个箭头的平行线,且方向相同,即
画三个箭头,且这三个箭头所在线之间夹角为 120°。那么这三个箭
头所指的数字就是其对应的产业所占的比例构成。
自 20世纪 70 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某国外转移,下
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9 / 24
15. 20 世纪 90 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
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 市场规模大 B. 技术水平高 C. 劳动力素质高 D. 基
础设施水平高
16. 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
发展的战略是
A. 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 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
产
C. 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 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
势
【答案】15. A 16. D
【解析】
试题分析:
【15题详解】
组装厂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影响日资家电组
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成本,B 对。市场规模、原材料
成本、技术水平不是主要因素,A、C、D 错。
【16 题详解】
20 世纪 90 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
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人口
多,市场规模大 ,A 对。技术水平、劳动力素质不是劳动密集型产
业的主要影响因素,B、C错。基础设施水平没有明显差异,D 错。
10 / 24
【17题详解】
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发展
的战略是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D对。产业结构升级,对经
济发展更有利,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不利于产业升级,A 错。
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影响国内企业发展,B错。扩大生产
规模,产量增加,不能保持价格优势,C 错。
【考点定位】产业转移的原因,我国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发展措施。
【名师点睛】产业转移首先转移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组装厂是劳动
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降低劳动力成本。我国人口众多,
消费市场广大,所以仍吸引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随着产业转移,
我国应加强技术研发,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竞争优势。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
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17. 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大气环流
C. 地形因素 D. 海陆分布
18. 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
指标是( )
A. ≥10 ℃积温 B. 日照时数
C. 太阳辐射量 D. 年降水量
【答案】17. C 18. A
11 / 24
【解析】
【17题详解】
根据等值线“凸高则低,凸低则高”的原则,甲地区地处平原,因此
其玉米气候生产潜力较高,据此选 A。
【18 题详解】
在东北地区,随纬度升高和地形变化,≥10℃积温降低,其与玉米气
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此地区日照时数与太阳辐射量南
北相差不大;年降水量大体为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与图中玉米气候生
产潜力变化规律不符,选 B。
19.19.读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回答下列问题。对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在 a、b、c、d
四处采取不同措施。与下列治理措施相适应的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 )
A. 打坝建库----a B. 种草放牧---b C. 平整土地---c D.
修筑梯田---d
【答案】B
【解析】
根据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可判断出 a 处为塬面上,b为陡坡,
c为缓坡,d 为沟谷。a 平整土地,b 植树种草,c 修水平梯田,d打
坝建库。故 B 正确。
【点睛】注意根据等高线判断 a、b、c、d四点的地貌。
20.20.该图中的三幅照片拍摄于天津滨海地区,其地理景观均反映了
12 / 24
( )
A. 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文化 B. 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
C. 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 D. 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三幅图片分别为海神庙、天津港和海滨浴场,都是与“海”
有关的地理景观,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人类活动,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景观的类别,可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其形成
原因是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点评:本题为考查旅游地理内容,试题较易,可根据旅游景观分类这
一知识点得出答案。
21.21.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
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下图“我
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下题。
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递减
B. 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 乙地区位指数小于 10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
D. 丙地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
【答案】C
【解析】
乙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区,以高寒为主,环境条件差,所以区位指数
13 / 24
低,C 正确。对我国区位指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我国东部沿海省
份区位指数高是因为交通、科技、经济等由具有优势,而资源相对不
足;丙地为我国江西省,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支离破碎,联系
不便。另外河湖众多,水土流失较严重,所以区位指数较低。A、B、
D错误。
下图为尼罗河干支流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与白尼罗河流域相比,青尼罗河流域开发水能的优势是( )
A. 峡谷多,落差大,水能丰富
B. 结冰期短,发电时间长
C. 落差小,利于河流梯级开发
D. 流量稳定,发电量季节变化小
23. 尼罗河中上游修建水库,对其下游地区的影响可信的是( )
A. 携带泥沙增加,海岸线向海洋推进
B. 洪涝灾害增加,造成巨大损失
C. 海浪侵蚀加重,海岸线向陆地退缩
D. 沿岸土壤肥力增加,土地盐碱化减轻
【答案】22. A 23. C
【解析】
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22 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青尼罗河比白尼罗河落差大,A 正确,C 错误。青尼
罗河流经地区纬度低,热量条件好,无结冰期;青尼罗河主要源自热
14 / 24
带草原气候区。受降水影响。流量的季节变化大。B、C、D错误。
【23 题详解】
修建水库后,泥沙在库区沉积,因此入海泥沙减少,三角洲面积减小,
海浪侵蚀加重,海岸线向陆地退缩,C正确。水库对河流径流量有调
蓄作用,但不影响流入海洋的总体水量。受水库调控,发生洪涝的机
会减少;下游河水泛滥受到抑制,两岸沉积的泥沙减少,沿岸土壤肥
力下降,盐碱化加剧。A、B、D加剧。
【24 题详解】
梯级开发主要是利用水能发电。有色冶金耗能高,属于能源指向型企
业,D 正确。甘蔗制糖属于原料指向型;精密仪器属于技术指向型;
高档家具属于市场指向型。A、B、C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青、白尼罗河处的气候类型,以及某些
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24.24.下图为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图。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 3个阿拉伯
数字表示,左起第一位为水分资源,中间一位为热量资源,右边一位
为光资源,数字 1~4分别表示资源的质量等级。读图回答问题。
(1)对比分析青藏高原、西北内陆、四川盆地气候资源的优势和劣势,
提出各区域农业发展的策略。
(2)从图中看出,华北平原并不十分缺水,请你具体分析一下华北平
原缺水的原因。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
水措施?
(3)填表简述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缺的对策及其理由。
15 / 24
【答案】(1)
(2) 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 600 毫米左右,不应
属于严重缺水地区,但是该区降水集中在夏季,春旱严重;
人口众多、工业、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水资源污染(1分)浪费严重。
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
意识等。
(3)
【解析】
(1)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对比”分析,“提出各区域农业发展的策
略”。题中三地最大的差异是气候的差异。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
空气稀薄,多晴天,因此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制约
农业的发展。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作用强,光照充足,但水资源不足,制约农业的发展。四川盆地地处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河网密布,水资源充足。但由于盆地地
形及河流等影响,当地多云雾天气,为我国太阳辐射能最少的地区,
光照不足影响农业的发展。农业发展策略应针对不足,对症下药。
热量不足应注意发展河谷农业,建造温室等;水源不足应注意节约用
水,改进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等;光照不足主要是发展科技,培
育优良品种。
(2)缺水主要考虑三个方面:①、水资源短缺或水污染导致可用水
不足;②、水资源季节变化或年际变化大,导致某些季节或某年水资
16 / 24
源不足;③、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水的需求量大。
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首先从自身做起:①、生活中加强宣
传,培养公民的节水意识,节约用水;提高水价,强化人们的节水意
识;②、工业生产中改进技术,更新设备,提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和耐旱作物等。④、水资源的循环
利用。其次寻求“帮助”--跨流域调水,技术可行时进行海水淡化等。
(3)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缺的对策中开源主要是:①从能源种类上
考虑开发新能源;②从能源输出地上考虑发展超高压技术,实现远距
离送电。节流方面主要是:①节约用电;②实施产业转移,将高耗能
产业转移到能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③实施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25.25.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南省河流和交通相关示意图
材料二 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
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
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 60%的市场。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
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
方法规律提炼题组:判断河流航运价值的高低可以从自然原因和社会
经济原因两方面分析,但是要活学活用,学会运用材料分析问题。
(1)甲省很多河流不利于发展河运。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说明两条自然
原因。
(2)分析河南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3)根据材料概括河南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措施。
17 / 24
【答案】(1)甲省河流多为上游河段,水量较小(流速较快); 甲省
很多河流互不连通,未形成河运网络(甲省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
(2)地处我国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京广、陇海)铁路干线连接南
北、贯通东西,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延长产业链,提
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解析】
(1)河流航运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考虑:①河流的流量大;②河流
的流速平稳;③河流季节变化小;④无结冰期或结冰期短等。甲省为
河南省,属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地区。因此河流流量较小,季节变
化大,结冰期较长。等高线显示甲省地势落差大,水流快。
26.26.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 年 9月 29 日,西气东输三线东段隧道工程第三标段 17
座隧道全部贯通,为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 2014 年建成投产奠定了
坚实基础。西三线干线管道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首站,东达广东省
韶关末站。与西二线相同,中亚天然气仍是西三线的气源地。
材料二 西气东输三线示意图。
(1)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管道已在中哈边境口岸阿拉山口实现了
跨国对接。指出中哈输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如果施工不当易造成的生
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2)在我国能源战略中,与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合作是重点之一,试
分析其优势有哪些。
18 / 24
(3)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建设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有何意义?
【答案】(1)土地荒漠化 途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以温带
荒漠和温带草原为主,植被稀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极易被破坏。
(2)天然气储量大;我国建交国家,有政治基础;陆上邻国,适于建
设管道运输,并且不经过第三方国家,能源安全有保障;与海上运输
相比,可以不间断运偷。
(3)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结构,保护大气环境;推动相关产
业的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
(1)中哈输气管道主要途经我国西北内陆和中亚地区,距离海洋较
远,降水少,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生态环境脆弱,植被覆盖差,
土地荒漠化严重。
(2) 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适于
与管道运输。二者是我国陆上邻国,因此铺设管道不经过第三方国家,
能源安全有保障。管道运输连续性强,受天气影响很小。我国和二者
建交时间早,有政治基础。
(3))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建设把天然气资源引入珠江三角洲地区:
①能源消费种类、来源渠道多样化,可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状况;②可
较少煤炭的消耗。相对于煤炭,天然气的污染小,因此优化能源消费
结构,改善当地的环境;③能源供应充足,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
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第Ⅱ卷 提高题(共 20 分)
19 / 24
2009 年 2 月 1日正式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右图
是我国东部某县某河流下游横截面略图,该河下游所在地区的地形以
低山丘陵为主。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7. 我国南方农村存在着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图中各地水土流失
最严重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8. 关于该区域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以解决我国南方人多地少、粮食供应不足.
的问题
B. 利用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大规模地植树造林,从而改变该处的
降水量,使河流的径流量没有季节变化,使居民免受洪涝灾害之苦
C. 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水面养鱼,低缓的平地种植水稻等农作物,
低山丘陵则发展经济林木
D. 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将该区域的农村全部转变为城市
【答案】27. B 28. C
【解析】
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27 题详解】
相对于其他三地,乙地的坡度较大且无植被覆盖,是四地中水土流失
最严重的地方。B正确。
【28题详解】
低山丘陵区特别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应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
20 / 24
业。具体做法: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如果大力发展种
植业,会加剧水土流失;南方水热条件较好,应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水面养鱼、平地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低山丘陵地区发展经济林木等。
故 C正确,A、B 错误。D项中“全部转变为城市”错误。
【点睛】立体农业的记忆口诀“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
关键环节考核题组:产业转移是看似简单但需要深刻理解的一个重点
内容,检测一下你掌握的程度吧!
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B. 进入第二阶段后丙国生产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乙国
C. 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不会出现减少的趋势
D. 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
30. 产品的生命周期能够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该产业转移路径是丙国→乙国→甲国 ②该产业向着矿产资源丰
富地区转移
③该产业转移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④该产业转移主要反映了资
本转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29. D 30. B
【解析】
21 / 24
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29 题详解】
题干可知,该产品为电子产品,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所以该产品的
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D 正确。第一阶段丙国是出口
产品,乙国、甲国进口产品,生产地在丙国,因此丙国该电子产品生
产最早,科技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第二阶段丙国转移到乙国
的属于劳动密集型部分,乙国主要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产业结构升级,
依然是丙国技术水平高;随着该产品生产的转移甲国出口量今后会下
降。A、B、C 错误。
【30 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产业转移路径是丙国→乙国→甲国,①正确。电子产品
耗材少,对矿产的依赖性低,早期转移主要考虑是劳动力和市场,②
错误;经济全球化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区位,取得更大的经
济效益,③正确;该产业转移主要反映了技术转移,④错误。故 B 正
确。
读我国两幅农业景观图,回答下面小题。
31. 两地所反映的农业景观差异很大,其分界线大致是下列中的
( )
A. 200 mm 等降水量线 B. 1 月份 0 ℃等温线
C. 太行山脉 D. 大兴安岭
32. 造成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土壤 D. 市场
22 / 24
【答案】31. D 32. B
【解析】
【31题详解】
左图表示我国东北平原的机械化生产;右图表示内蒙古草原的畜牧
业,两地以大兴安岭为界。D正确。200 mm 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
与干旱区分界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一线;1 月份 0 ℃等温线指秦岭—淮河一线;故 A、B、C错
误。
【32 题详解】
内蒙古草原与东北平原纬度相近,但距离海洋更远,属于干旱、半干
旱地区;东北平原主要属于湿润地区。故 B 正确。
33.33.阅读下列材料及图表,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 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关系、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关系。
材料二 黄土高原降水分布和图中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
构表。
表 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
(1)结合图,分析说明图中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
(2)结合材料二,说明该县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
(3)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
方案Ⅰ: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修建淤地坝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
灌木和恢复草被。
方案Ⅱ:以增加植被为侵蚀治理的主要措施;但必须与梯田、淤地等
23 / 24
工程措施相结合。
请你在下图的甲、乙两地区中任选一地,选择该地合理的水土流失治
理方案。并阐明选择方案的理由。
【答案】(1)年降水量小于 450 mm 时,森林覆盖率低,土壤侵蚀强度
随降水量的增加快速增强;年降水量介于 450 mm 至 600 mm 之间时,
森林覆盖率会随降水量的增加剧增,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
(和森林覆盖率增大)而迅速减弱;降水量大于 600 mm 时,森林覆盖
率高,土壤侵蚀强度变化不大(相对比较稳定)。
(2)该县第一产业比重过高,且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偏高,会出现过
度开垦、过度放牧等现象,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该县
重工业(包括采掘业)比重很高,如果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
注意环境保护,就会出现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同时还会出
现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3)甲地应选择方案Ⅱ。理由:甲地降水超过 450 mm,提高植被覆盖
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在降水量较大地区恢复植被比较容易;但
在坡度较大的沟坡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或乙地应选择方案Ⅰ。理由:乙地降水量小于 450 mm,植被生长的
降水条件较差(在降水量接近 450 mm 的地区仍有较强的侵蚀力),应
以工程措施为主,降水量较小,选择需水较少的灌木和草被更适宜。]
【解析】
本题以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和治理为背景,考查考生对自然地理环境
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原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1)注意题干要求
24 / 24
--“结合图 B”,因此要注意不能仅从图 A信息中生成答案。解题时
还要注意分段。森林的生长受降水的影响较大,降水量小于 450 mm
时,降水条件不利于森林的生长,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因此降水量
小于 450 mm 时,森林覆盖率低,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快速
增强。年降水量大于 450 mm 时,森林覆盖率会随降水量的增加剧增,
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和森林覆盖率增大)而迅速减弱;降水
量大于 600 mm 时,森林覆盖率高,土壤侵蚀强度变化不大(相对比较
稳定)。(2)结合该县的降水量分布,该县位于陕西省北部,位于我
国东部季风区,而由经济结构表反映该县第一产业比重高,其中又以
种植业为主,故会出现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
坏当地植被,而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工业中以重工业为主,则可能导
致环境污染严重。(3)回答本问要与第(1)问相结合。甲地降水量
大于 450mm,因此应采取植树造林为主的治理方案,在坡度较大的沟
坡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乙地年降水量小于 450mm,由于森林覆盖
率与土壤侵蚀强度成正比,因此采取工程性措施效果好一些,同时种
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地可以防治水土流失。
相关文档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红对勾》高2021-09-178页
- 2019届 二轮复习 专题12 工业生产2021-09-176页
- 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2019-2020学2021-09-1713页
- 2018年春湘教版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2021-09-1781页
-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题3微专题十2021-09-178页
- 高考地理大气知识点总结2021-09-177页
- 高考地理一轮课时提升作业十七72021-09-178页
- 【地理】黑龙江省大庆市2020届高三2021-09-177页
-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01地球运动规律2021-09-1719页
- 2020届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021-09-1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