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2 MB
  • 2021-09-17 发布

20019届一轮复习2019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多角度练透1-11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 4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热点题型专练 多角度练透1-11题 题型1 等值线图的判读及应用 本题型2008~2017年全国卷考查情况(考查概率:53%)‎ 设题角度 情境模型 考查概率 考情分析 图像判读 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根据经历不同冰期的山峰判断雪线的高度、海冰厚度的比较、降水丰沛的原因、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根据等高线判断海拔和高差以及河流流速大小、温差的计算 ‎68.8%‎ 等值线图是高考命题中常见的专题地图。等值线图试题充分利用图像配合主干知识,取材广泛,设题灵活,有利于考查考生多方面的能力,是历年高考的重点。考生必须重视对各类等值线图的研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原理运用 陆地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根据等高线设计坝长 ‎12.5%‎ 逻辑推理 铁路修建时考虑的主导因素的推断、影响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的判断、形成区域降水的水汽来源地 ‎18.7%‎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80分)‎ ‎(2018·广东实验中学月考)下图为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比例尺为1∶100 000)。读图回答1~2题。‎ ‎1.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35 m,则甲地与乙地高差约为(  )‎ A.200 m B.235 m C.270 m D.300 m ‎2.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地,下列关于其观察到的现象可信的是(  )‎ A.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 B.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C.丙地地势最低 D.位于湖畔的丁地有游人戏水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该图等高距为50 m,据等高线数值递变规律可知,甲地海拔介于550 m与600 m之间;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急流段高差为35 m,则乙地海拔介于300 m与315 m之间,所以甲、乙两地高差介于235 m与300m之间,可能为270 m。第2题,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根据指向标可以判断,河流急流段流向为自东向西,漂流者顺水向西漂;在甲地不能看到悬崖;图中地势最低处为湖泊;甲地与丁地之间有一凸形坡,不能通视。故站在甲地无法看到丁地的情况。‎ 答案 1.C 2.A ‎(2018·济南一中月考)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照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据此回答3~4题。‎ ‎3.由图可知,该区域年日照时数(  )‎ A.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B.大致从西北向东南递增 C.大致从西南向东北递增 D.大致从东北向西南递增 ‎4.关于甲、乙两地年日照时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高于3 600小时,乙地高于2 600小时 B.甲地低于3 600小时,乙地低于2 600小时 C.甲地低于3 600小时,乙地高于2 600小时 D.甲地高于3 600小时,乙地低于2 600小时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该区域年日照时数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增。这是由于从东南向西北降水减少,晴天增多,日照时数增多。第4题,由图可知,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相差200小时,根据闭合等值线内“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理可判断出,甲地年日照时数介于3 600小时和3 800小时之间,乙地年日照时数介于2 400小时和2 600小时之间。‎ 答案 3.A 4.D 逆风有利于飞机起飞和降落。下图示意某机场及其附近地区飞机起飞时噪声等值线分布。读图完成5~6题。‎ ‎5.机场附近盛行风最可能为(  )‎ A.西北风、东南风 B.东北风、西南风 C.东风、西风 D.南风、北风 ‎6.图中E、F两地分别适宜布局(  )‎ A.科技园区、乳畜业 B.草地、高级住宅 C.高级住宅、乳畜业 D.科技园区、草地 解析 第5题,由图中指向标可知,噪声等值线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东北和西南方向噪声等值线稀疏,单位距离噪音分贝变化小,应为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方向,而飞机是逆风起落的,故机场附近盛行风最可能为东北风、西南风。第6题,图中E地噪音小,靠近机场,航空运输便利,适宜布局科技园区;F地噪音较大,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布局草地有利于环境的改善。‎ 答案 5.B 6.D ‎(2018·郑州一中开学摸底)下图是北半球某区域某时刻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 ‎7.若该图为等压面分布图,P地气压为1 020 hPa,Q地气压为950 hPa,则(  )‎ A.P地为低压,比Q地气压高 B.Q地为高压,比P地气压低 C.甲地为晴天,气温日较差大 D.甲地为阴天,气温日较差小 ‎8.若该图为1 010 hPa等压面坡度分布图,其中数值甲>乙>丙,则(  )‎ A.甲地风力最大 B.乙地风力最大 C.丙地风力最小 D.甲、乙、丙三地风向一致 解析 第7题,P地气压为1 020 hPa,Q地气压为950 hPa,则P地为高压,Q地为低压,甲地位于高压中心附近,气流下沉,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大。第8题,若该图为1 010 hPa等压面坡度分布图,其中数值甲>乙>丙,说明甲处等压线坡度最大,则甲处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 答案 7.C 8.A ‎(2018·桂林中学月考)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地区黄土分布等值线图,实线表示黄土表面等高线(单位:m),虚线表示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m)。读图完成9~11题。‎ ‎9.甲、乙、丙、丁四地黄土覆盖层最厚的是(  )‎ A.甲地 B.乙地 ‎ C.丙地 D.丁地 ‎10.高原民居窑洞冬暖夏凉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暖温带 B.降水少、晴天多 C.黄土表层吸热强 D.墙体厚,保温性能好 ‎11.窑洞选址在丁处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夏季风迎风坡 B.位于阳坡 C.地势平缓 D.靠近河流 解析 第9题,由材料可知,实线表示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表示黄土底面等高线,它们的差值即为黄土覆盖层的厚度。由图可知,甲地黄土表面高度介于820米至840米之间,黄土底面高度介于800米至820米之间,黄土覆盖层厚度介于0米至40米之间;乙地黄土表面高度介于840米至860米之间,黄土底面高度介于800米至820米之间,黄土覆盖层厚度介于20米至60米之间;丙地黄土表面高度介于860米至880米之间,黄土底面高度介于780米至800米之间,黄土覆盖层厚度介于60米至100米之间;丁地黄土表面高度介于880米至900米之间,黄土底面高度介于840米至860米之间,黄土覆盖层厚度介于20米至60米之间。因此丙地黄土覆盖层最厚。第10题,黄土高原以黄土为主,传统民居以窑洞为主,窑洞的顶和壁较厚,使得其既不能直接从大气中吸热,也不能直接向大气中散热,只有窑洞口能够和外界接触。窑洞内气温变化滞后于外界的气温变化,且温差变化不大,故冬暖夏凉。第11题,由图可知,丁地黄土表面等高线稀疏,地势平缓,适合建造窑洞。‎ 答案 9.C 10.D 11.C ‎(2018·山西大学附中一诊)读印度某区域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读图回答12~13题。‎ ‎12.关于图中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地势东部较高,西部较低 B.图中甲地和乙地地势均和缓 C.图中丙地相对高度差别最大 D.图中丁地地势最为崎岖 ‎13.下列说法符合图中区域地理特征的是(  )‎ A.河流B段大量沉积从A地来的泥沙 B.图中河流A段附近侵蚀较严重 C.乙地附近为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 D.可用GPS直接绘制此地图 解析 第12题,图示等坡度线数值反映坡度大小,数值越大坡度越大,但不能反映出地势的高低,故A错误。甲地和乙地等坡度线数值差异大,坡度差别大,所以两地地势不是都和缓,故B错误。丙地坡度等值线数值明显小于丁地,所以丁地的相对高差最大、地势最崎岖,故C错误,D正确。第13题,图中等坡度线只是表示坡度的差异,不能表明该区域地势高低,所以A地、B地相对高低无从判断,故B地能否接受A地侵蚀、流失带来的泥沙,判断条件不充足,故A选项不一定正确。图中河流A段流经坡度最大区域,则附近侵蚀较严重,所以B选项正确。由于地势的高低无法判断,所以判断迎风坡或背风坡的条件也不足,故C选项不一定正确。绘制此地图需利用GIS,故D选项错误。‎ 答案 12.D 13.B ‎(2018·深圳市宝安区高三调研)下图为某半球某河流中一个岛屿在一年中不同时期河岸线变化示意图(等值距为2米)。据此完成14~15题。‎ ‎14.图示可反映出该河流(  )‎ A.径流量和含沙量大 B.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C.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D.岛屿右侧受流水侵蚀严重 ‎15.‎ 如果该岛屿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岛上居民欲在夏季开发浅水游泳区,则最适宜的地点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解析 第14题,根据图中等值线可以推断出,该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幅度大,反映出该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该图不能反映出河流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大小,也不能体现出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由图不能确定哪边是岛屿右侧。第15题,如果该岛屿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甲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一侧,风浪小;等值线稀疏,水浅;堤岸凹向陆地,受水流冲击小。故最适宜进行浅水游泳的地点是甲地。乙地在陆地上,丙地水太深,丁地在迎风一侧,风浪大,故乙、丙、丁三地均不适宜开发为浅水游泳区。‎ 答案 14.B 15.A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16~18题。‎ ‎16.图示河流AB段的大致流向是(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17.在K地观察甲、乙、丙、丁四面旗帜,其中无法看到的旗帜是(  )‎ A.甲旗帜 B.乙旗帜 ‎ C.丙旗帜 D.丁旗帜 ‎18.暴雨过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出现泥石流的可能性最小的是(  )‎ A.①地 B.②地 ‎ C.③地 D.④地 解析 ‎ 第16题,河流发育于山谷地区,山谷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结合指向标可以判断图示河流AB段由东南流向西北。第17题,由图可知,从K地到丙旗帜所在地坡度上缓下陡,为凸形坡,由于视线受凸形坡阻隔,所以在K地无法看到丙旗帜。第18题,由图可知,①②③④四地中,只有④地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发生泥石流现象的可能性最小。‎ 答案 16.B 17.C 18.D ‎(2016·天津文综,3~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19~20题。‎ ‎19.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 A.锋面过境频繁 B.地处迎风坡 C.空气对流旺盛 D.多气旋活动 ‎20.上图所示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度低 B.降水少 C.人口密度大 D.距海远 解析 第19题,天津市北部降水较多,主要是由于北部地区地形起伏较大,且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所致。第20题,根据背景信息可知,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原因应是人为原因,故应选C项。‎ 答案 19.B 20.C 题型2 常见天气、气候类型的判断及其影响 本题型2008~2017年全国卷考查情况(考查概率:60%)‎ 设题角度 情境模型 考查概率 考情分析 图像判读 ‎21.8%‎ 常见天气系统图的判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气温、气压随时间变化图,等温线图的判读 常见天气系统、气候类型及其影响是高考的重要考点。试题常以某天气事件为切入点,结合气温和降水资料考查气候类型及形成原因、常见天气系统的判断、特点及其影响 原理运用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应用(气温日变化)、高压、低压、气旋、反气旋原理的应用、风向的判断(左右手定则)‎ ‎13%‎ 知识迁移 不同气候类型下发育的自然带、沙尘暴对气候要素的影响、多雾的原因、降水特点及成因 ‎34.8%‎ 逻辑推理 冬季不结冰的河段判断、区域内降水差异的影响因素、水汽的来源、气候的变化、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 ‎30.4%‎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80分)‎ ‎(2018·衡水中学摸底)下表为南京市2016年3月5日至12日天气信息统计表。读表回答1~2题。‎ 日期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白天天气 夜间天气 风向 风力 ‎3月5日 ‎21‎ ‎11‎ 阴 阴 西风 ‎3~4级 ‎3月6日 ‎19‎ ‎10‎ 多云 多云 东北风 ‎3~4级 ‎3月7日 ‎16‎ ‎7‎ 阴 小雨 东南风 ‎3~4级 ‎3月8日 ‎8‎ ‎1‎ 中雨 小雨 东北风 ‎5~6级 ‎3月9日 ‎7‎ ‎1‎ 多云 阴 东北风 ‎4~5级 ‎3月10日 ‎7‎ ‎0‎ 多云 多云 东北风 ‎3~4级 ‎3月11日 ‎11‎ ‎2‎ 多云 多云 西南风 微风 ‎3月12日 ‎14‎ ‎4‎ 多云 小雨 东南风 ‎3~4级 ‎1.引起3月5日至12日南京市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2.与3月5日的天气状况相比,有关3月9日的说法,不可信的是(  )‎ A.大气污染减轻 B.大气辐射增强 C.地下径流补给增多 D.更不利于蔬菜生长 解析 第1题,读天气信息统计表可知,该地在3月5日~12日气温先降低后升高,且出现降雨天气,可以判断该地经历了一次冷锋过境的天气过程。读图可知,A选项所示天气系统在低压槽线附近出现了锋面,且位于气旋的左侧,该锋面为冷锋。B选项所示天气系统盛行上升气流,为气旋。C选项所示天气系统中暖气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为暖锋。D选项所示天气系统中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为准静止锋。第2题,读天气信息统计表可知,3月9日风力大于3月5日,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大气污染减轻。3月9日气温低于3月5日,大气辐射较弱。3月9日为雨后,地下径流补给比3月5日多。3月9日气温较3月5日低,更不利于蔬菜生长。‎ 答案 1.A 2.B ‎(2018·山西五校联考)下图示意某天气系统过境的降雨量预报,读图完成3~4题。‎ ‎3.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A.反气旋 B.暖锋 C.冷锋 D.气旋 ‎4.该天气系统过境可能给甲地带来的气象灾害是(  )‎ A.洪涝 B.冻雨 C.风暴潮 D.寒潮 解析 第3题,仔细读图可知,降水区域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该降水过程是由同一天气系统造成的,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强低压系统,即台风。第4题,该天气系统会导致甲地降水增多,甲地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易出现洪涝灾害。‎ 答案 3.D 4.A ‎(2018·四川双流中学月考)读沿31°纬线某大陆1月和7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5~6题。‎ ‎5.该大陆为(  )‎ A.澳大利亚大陆 B.北美大陆 C.非洲大陆 D.南美大陆 ‎6.造成该大陆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大气环流 ②洋流 ③地形 ④纬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5题,由图可知,该大陆1月均温高于7月均温,可判断该大陆位于南半球。该大陆降水中西部地区少、东部沿海地区多,应为澳大利亚大陆。第6题,澳大利亚大陆东西两岸受不同的大气环流控制,西岸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控制。同时西岸受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东岸受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加大了两地气候的差异。地形主要对东岸气候产生影响,对西岸气候影响不大。‎ 答案 5.A 6.A ‎(2018·河南濮阳检测)2016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于7月9日离开台湾岛。下图是“尼伯特”离开台湾岛时我国东部及附近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7~9题。‎ ‎7.受台风“尼伯特”影响,我国台湾岛的天气变化状况最可能对应下图中的(  )‎ ‎8.此时上海市政府办公楼前的国旗飘向 (  )‎ A.东南方 B.正南方 C.西南方 D.东北方 ‎9.图示时刻,若仅考虑天气因素,图中四大城市空调使用率最高的是(  )‎ A.广州 B.北京 C.上海 D.昆明 解析 第7题,台风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受台风影响,我国台湾岛的气压先减小后增大。第8题,图示时刻上海位于气旋北侧,风向为东北风,故国旗飘向西南方。第9题,图示四城市中,昆明冬不冷,夏不热,故空调使用率较低;广州和上海受台风影响,会产生降雨天气,气温会有所降低;北京位于高压脊上,天气晴热,空调使用率最高。‎ 答案 7.D 8.C 9.B ‎(2018·哈师大附中月考)下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气候资料统计图。据图完成10~12题。‎ ‎10.图中①地形区的名称是(  )‎ A.太行山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秦岭 ‎11.图中②区域的特征是(  )‎ A.河流谷地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地”‎ B.热量充足,为亚热带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 D.年降水量在800 mm以上,但冬春季节较干旱 ‎12.当前,①地形区生态环境保护最迫切的问题是(  )‎ A.盐碱地的治理 B.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C.酸雨的防治 D.土地荒漠化的治理 解析 第10题,读图可知,①区域在34°N附近,南侧降水多于北侧,北侧年降水量少于800 mm,南侧年降水量大于800 mm,且7月气温和≥10 ℃积温数值在34°N南北两侧差异明显,综合气温、降水特征可判断①地形区为秦岭。第11题,图中②区域是秦岭北侧的渭河平原,是在地壳下陷的基础上,由渭河冲积而成的“黄土地”。②区域属于暖温带,为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小于800 mm,冬小麦可以安全过冬。第12题,①地形区为秦岭,秦岭是我国典型的地理分界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特征差异明显,生物多样性较丰富,而目前由于山区植被破坏严重,部分珍稀物种濒临灭绝。‎ 答案 10.D 11.A 12.B ‎(2018·丰城中学周练)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海拔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A、B、C三点气压PA、PB、PC相比较(  )‎ A.PA>PC>PB B.PA<PC<PB C.PC>PB>PA D.PA=PC=PB ‎14.此时A、B两点近地面的天气特征分别可能是(  )‎ A.A点近地面晴朗,B点近地面晴朗 B.A点近地面阴雨,B点近地面阴雨 C.A点近地面阴雨,B点近地面晴朗 D.A点近地面晴朗,B点近地面阴雨 ‎15.此时C点近地面吹(  )‎ A.偏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解析 第13题,该图为平原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A、B、C三点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海拔不同的三点的气压值相等。第14题,A地海拔比周围低,B地海拔比周围高,即高空同一等压面在A点分布的海拔低,在B点分布的海拔高。所以在高空,同一海拔处A点对应的是低压,B点对应的是高压。A点对应的近地面是高压,B点对应的近地面是低压。因此A点近地面为晴朗天气,B点近地面可能为阴雨天气。第15题,由上题分析可知,A点对应的近地面是高压,B点对应的近地面是低压。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以判断,C点风向大致为东南风。‎ 答案 13.D 14.D 15.C ‎(2013·课标Ⅱ,6~7)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下图,完成16~17题。‎ ‎16.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台风 B.海陆分布 ‎ C.地形 D.大气环流 ‎17.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析 第16题,读图可知,该区域为我国台湾,其东部为台湾山脉,西部为平原,从等温线的分布看东部气温低,呈闭合状,西部气温高,故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故C项正确。第17题,读图可知,①地位于沿海,台湾山脉西侧,夏季风的背风坡,夏季降水少;冬季由于地势低平,抬升冷却不够,降水少于②、④两地,故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应是①地,故A项正确。‎ 答案 16.C 17.A ‎(2018·河南郑州第一次质量预测)上海绿化部门计划从与上海气候相似的澳大利亚某气候区引进园林植物。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回答18~20题。‎ ‎18.澳大利亚植被覆盖率最低的气候区为(  )‎ A.① B.② ‎ C.③ D.④‎ ‎19.澳大利亚与上海最相似的气候区是(  )‎ A.① B.② ‎ C.③ D.④‎ ‎20.引种的园林植物在上海生长的不利因素是(  )‎ A.寒潮 B.干旱 C.太阳辐射弱 D.土壤贫瘠 解析 第18题,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大致呈半环状分布,其中①为热带草原气候区,②为热带沙漠气候区,③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④为地中海气候区,其中植被覆盖率最低的气候区是②。第19题,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澳大利亚与其最相似的气候区为③‎ 区域。第20题,引种的园林植物适宜生长在澳大利亚东部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且该地区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故该地区气温相对较高;上海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易受寒潮影响,故引种的园林植物在上海生长的不利因素是寒潮。‎ 答案 18.B 19.C 20.A 题型3 人口增长、人口迁移及其对城市和城市化的影响 本题型2008~2017年全国卷考查情况(考查概率:60%)‎ 设题角度 情境模型 考查概率 考情分析 图像判读 据图判断迁移人口比重、劳动人口比重、人口自然增长数量 ‎38%‎ 图像判读是本题型高考命题中常见的设题角度。人口方面的试题,设题角度灵活,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考生应重视对各类人口统计图表的研究,配合教材主干知识,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原理运用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16%‎ 知识迁移 世界主要国家的人口变化特征 ‎8%‎ 逻辑推理 外来常住人口变化的原因,人口变化对职业构成、城市化的影响 ‎38%‎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80分)‎ ‎(2018·皖南八校联考)读我国2015年、2025年、2035年、2045年人口年龄结构图(含预测),完成1~3题。‎ ‎1.关于2015~2045年我国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总数逐年减少 ②人口自然增长率越来越高 ‎③人口峰值向高龄段移动 ④2045年人口可能出现负增长 A.①② B.②③ ‎ C.③④ D.②④‎ ‎2.2015~2045年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 A.人口生育率上升 B.城市化水平上升 C.劳动力价格上升 D.产业转移速度加快 ‎3.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2015~2045年我国应大力发展(  )‎ A.电子装配产业 B.建筑、房地产业 C.医疗、保健服务业 D.高级时装产业 解析 第1题,据图可判断出,2015~2045年我国新生儿出生率呈下降趋势,中老年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则人口自然增长率应呈下降趋势;2015年的人口峰值是25岁的人口数量,2025年、2035年、2045年的人口峰值分别是35岁、45岁、55岁的人口数量,与2015年的峰值人口是同一批人,因此人口峰值向高龄段移动;人口总数逐年减少明显与事实不符;2045年高龄人口的比重大,死亡率高,人口出生率低,因此人口有可能出现负增长。第2题,据图判断,2015~2045年劳动年龄人口越来越少,因此会引起劳动力价格上升;劳动力的数量减少,养老负担加重,育儿成本增加,人口生育率可能会下降;城市化水平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与人口年龄结构相关性不大;产业转移速度受经济发展水平、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第3题,电子装配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较多。据图判断,图示时期劳动力数量呈减少趋势,因此不宜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据图判断,中青年人口的数量呈减少趋势,住房需求随之减小,因此不宜大力发展建筑、房地产业;2015~2045年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突出,在此背景下可大力发展医疗、保健服务业;高级时装产业对技术要求比较高,与人口年龄结构相关性不大。‎ 答案 1.C 2.C 3.C ‎(2018·广西名校摸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人口与就业分布时空变化明显,读图回答4~5题。‎ 上海市1990~2010年不同城市圈层人口变动情况 ‎4.上海市远郊区人口就业增速快,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制造业的外迁 B.市区环境污染 C.城郊农业发展 D.城市用地不足 ‎5.据图推测,1990~2010年上海市(  )‎ A.中心城区空心化明显 B.近郊区失业率上升 C.就业呈现分散化趋势 D.远郊区老龄化加速 解析 第4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化过程中,市区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为了改善市区环境质量,产业往往向郊区迁移;同时,市区地租等成本的上涨也促使制造业向郊区迁移,故城市远郊区人口就业增速快,A项正确。第5题,据图可知,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和就业比重均下降,但是比例仍较高,不能说明中心城市空心化;近郊区人口比重和就业比重均上升;远郊区人口比重和就业比重均上升,说明上海市就业呈现出分散化趋势;远郊区的就业比重上升,说明远郊区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不会加速远郊区的老龄化;该时期上海市城市化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中心城区不会出现明显的空心化现象。‎ 答案 4.A 5.C ‎(2018·长沙市一中月考)联合国的人口统计资料显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但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不一。读西亚、西欧、东非、东南亚及世界城市化水平变化图,回答6~7题。‎ ‎6.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  )‎ A.西亚、西欧、东非、东南亚 B.东南亚、西欧、东非、西亚 C.西欧、西亚、东南亚、东非 D.西欧、东南亚、西亚、东非 ‎7.西亚城市化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劳动力不足,引进外籍打工人口 B.廉价农产品进口,促成农业转型 C.实施“耕者有其田”政策,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D.石油开发带动经济发展,大量国外人口迁入 解析 第6题,四个区域中,西欧工业化最早,经济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西亚盛产石油,经济较发达,外来劳工较多,城市化水平较高。东非经济相对落后,城市化水平较低。东南亚比东非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比东非高。第7题,西亚一些石油生产国大量出口石油,带动经济发展,而本国人口少,吸引国外人口迁入,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所以城市化发展较快,水平较高。‎ 答案 6.C 7.D 人口迁移率是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迁入其为正值,人口迁出其为负值。下面的图甲为我国某地区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图乙为人口增长曲线图。据图回答8~9题。‎ 图甲 图乙 ‎8.图乙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人口增长曲线图,符合图甲所示地区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 A.① B.② ‎ C.③ D.④‎ ‎9.图甲所示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时间大约是(  )‎ A.1910年 B.1970年 C.2005年 D.2010年 解析 第8题,图甲所示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在逐渐减小,但一直为正值;人口迁移率先增大后减小,在2005年左右变为负值。由此可知图示时期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率之和先增大后减小,但始终为正值,该地区人口先迅速增长后缓慢增长。第9题,人口增长取决于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图甲所示地区人口迁移率在2005年后变为负值,但人口迁移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之和始终大于0,故在图示时期当地人口数量不断增多。‎ 答案 8.C 9.D ‎(2018·九江一中阶段性测试)20世纪80至90年代,M市涌现出一批家族式企业,推动了该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下表示意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M市和全国的统计数据。读表回答10~11题。‎ M市 全国 人口总数 ‎912.21万 ‎13.7亿 比2000年增长 ‎20.69%‎ ‎5.84%‎ 年龄构成 ‎0~14岁 ‎14.31%‎ ‎16.60%‎ ‎15~59岁 ‎74.64%‎ ‎70.14%‎ ‎60岁及以上 ‎11.05%‎ ‎13.26%‎ 城市人口比重 ‎66.02%‎ ‎49.68%‎ ‎10.M市人口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B.家族式企业导致出生率高 C.自然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青壮年人口迁入多 ‎11.下列关于M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进程处于初级阶段 B.老龄化现象较全国突出 C.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高 D.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 解析 第10题,从表中可以看出,M市0~14岁人口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15~59岁的劳动人口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M市外来务工的青壮年人口多,所以M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主要是青壮年人口迁入多造成的。第11题,M市的城市人口比重超过60%,说明M市城市化发展处于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该市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说明该市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工业化水平较高。‎ 答案 10.D 11.C ‎(2018·福建质检)就业人口密度反映了单位面积内某一行业就业人口的多少。下图示意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2000年和2009年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的空间变化。读图完成12~13题。‎ ‎12.与甲地相比,乙地发展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地价较低 B.历史悠久 C.交通便捷 D.原料充足 ‎13.图中所示的2000~2009年长三角地区就业人口密度的变化,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A.城市化水平提高 B.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C.第一产业产值降低 D.环境人口容量增大 解析 ‎ 第12题,根据横轴表示的距离判断,甲地位于上海或其附近。与甲地相比,乙地距上海远,经济水平低,发展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地价较低。第13题,图中所示的2000~2009年长三角地区就业人口密度的变化,说明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密度增大,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比重增加,这有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图中涉及的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有限。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会下降,但产值不一定会降低。工业发展可能产生污染,导致环境人口容量减小。‎ 答案 12.A 13.A ‎(2018·湖北省重点中学起点考试)农村空心化是指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向外围扩展,导致村庄用地规模扩大、原宅基地闲置废弃的一种不良演化过程。我国某些地方已有农村空心化现象。读图回答14~15题。‎ ‎14.下列不属于农村空心化产生的问题的是(  )‎ A.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增加 B.住宅分散,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难度加大 C.村庄土地闲置,新建房屋占用耕地 D.农村组织结构松散,管理难度加大 ‎15.下列不属于农村空心化整治措施的是(  )‎ A.撤乡并镇、迁村并居 B.退宅还田,集约经营 C.集体土地盘活流转 D.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解析 第14题,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的住宅分散,造成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难度加大;村庄土地闲置和新建房屋占用耕地,农村组织结构松散,管理难度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同时造成了农村留守老人、儿童数量增加和农村空心化问题。第15题,针对农村空心化问题,可以撤乡并镇、迁村并居;退宅还田,集约经营;盘活集体土地流转。农村的高素质人才较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不足。‎ 答案 14.A 15.D 读图,回答16~18题。‎ ‎16.安徽省跨省级行政区流动人口多,这对其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 A.后备劳动力充足 B.环境承载力明显增大 C.养老负担更加沉重 D.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17.东北三省人口外流的首要城市是(  )‎ A.北京 B.上海 ‎ C.广州 D.海口 ‎18.东北三省人口流动的影响是(  )‎ A.迁入地城市环境问题得以改善 B.迁出地环境人口容量减小 C.迁入地城市化水平提高 D.全国人口密度的东西差异缩小 解析 ‎ 第16题,安徽省跨省级行政区流动人口中,青壮年居多,易造成省内后备劳动力不足,人口外迁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很小。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将导致养老负担加重,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第17题,人口迁移受经济水平差异、迁移距离等的影响,北京、上海、广州均为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而海口经济相对落后且与东北三省距离遥远,北京距东北三省最近,因此东北三省人口外流的首要城市是北京。第18题,人口迁入有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但易造成城市环境问题加剧。人口迁移与环境人口容量关系不大。东北三省人口多在我国东部地区流动,因此不会缩小全国人口密度的东西差异。‎ 答案 16.C 17.A 18.C 读金砖国家资料图,回答19~20题。‎ ‎19.甲、乙、丙、丁四国依次是(  )‎ A.俄罗斯、巴西、印度、中国 B.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 C.巴西、俄罗斯、中国、印度 D.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 ‎20.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09年甲国人口增长数量没有超过丙国 B.乙国人口负增长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 C.甲、乙两国的主要森林类型相同 D.丙国人均森林面积少于丁国 解析 第19题,乙国人口呈现负增长,应为俄罗斯。由森林面积可知,甲国为巴西。丁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应为印度。则丙国为中国。第20题,由于巴西总人口数量少,因此2009年巴西人口增长数量不会超过丙国(中国)。乙国(俄罗斯)人口负增长是由于该国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人们的生育意愿不强。巴西的主要森林类型为热带雨林,俄罗斯的主要森林类型为亚寒带针叶林;计算可知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多于印度。‎ 答案 19.C 20.A 题型4 农业生产条件、特点及农业地域的形成 本题型2008~2017年全国卷考查情况(考查概率:53%)‎ 设题角度 情境模型 考查概率 考情分析 图像判读 给出世界局部区域示意图、农业生产模式图,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特征 ‎9%‎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农业区位选择、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等相关问题是高考的常考题。充分结合区域特征,将农业区位理论情境化和区域化,可有效提高解题效率。需要注意的是,自然条件对农产品种类影响较大,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农业生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原理运用 农业区位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特征分析与对比 ‎55%‎ 逻辑推理 给出典型地区农业生产相关文字材料,推断相关特征 ‎36%‎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80分)‎ ‎(2018·云南师大附中月考)新西兰的奶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这一特征是由牧草的生长季节所决定的,新西兰的奶牛每年有60~70天的干奶期,称为“奶牛假期”。下图为新西兰有机牧草季节性生长曲线与奶牛产奶量的关联图。据此回答1~2题。‎ ‎1.“奶牛假期”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塔里木河以降水补给为主 B.我国东部地区的城区地面沉降较快 C.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 D.新西兰牧羊业正值剪羊毛的最佳时期 ‎2.影响新西兰奶牛产奶量和牧草生长状况的共同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量 ‎ C.市场 D.土壤 解析 第1题,“奶牛假期”出现在6~7月,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塔里木河(内流河)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我国东部地区此时正值雨季,地下水水位较高,地面沉降速度较慢;澳大利亚此时为冬季,北部地区受东南信风控制;6~7月为新西兰冬季,气温较低,不宜剪羊毛。故C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产奶量大致与牧草生长状况呈正相关,新西兰气温较低的5、6、7、8月,产奶量和产草量均较低,故选A。‎ 答案 1.C 2.A 下图示意我国两大苹果优势区位置。据此回答3~5题。‎ ‎3.与渤海湾相比,黄土高原地区种植苹果的区位优势是(  )‎ A.土壤深厚肥沃,便于栽培 B.遭受风灾频率小,收成有保障 C.夏季降水集中,雨热同期 D.夏季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4.渤海湾苹果优势区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A.苹果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优良 B.经营管理理念先进,品牌效益高 C.交通发达,邻近消费市场 D.生产规模大,科技水平高 ‎5.图中苹果优势区的形成,表明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是(  )‎ A.从粗放经营型到技术密集型 B.从“小而全”到专业化生产 C.从以粮食为重心到以果木业为重心 D.从“千篇一律”到地域分工 解析 第3题,土壤深厚肥沃,便于栽培是渤海湾与黄土高原地区共同的区位优势;黄土高原地区离冬季风源地近,植被覆盖率较低,遭受风灾的频率更大;夏季降水集中,雨热同期是渤海湾与黄土高原地区的共同区位优势;与渤海湾相比,黄土高原地区距海遥远,降水少,夏季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D正确。第4题,渤海湾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故选C。第5题,苹果种植对技术要求不高,所以不能体现从粗放经营型到技术密集型的发展趋势;图中苹果优势区的形成,表明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是从“小而全”到专业化生产;专业产区的出现不能体现我国农业生产从以粮食为重心到以果木业为重心的转变;题中没有反映其他农作物的优势产区布局,也不能说明我国农业生产从“千篇一律”到地域分工的发展趋势。‎ 答案 3.D 4.C 5.B ‎(2018·河北沧州联考)如今世界上有将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在这一背景下,鱼菜共生的复合耕作方式悄然兴起。德国某公司设计了可以推广到家庭居所的“箱式农场”,其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是水箱,里面养着鱼,上层是温室,种植各种蔬菜。养鱼箱里安装了过滤器,过滤的细菌将鱼粪里的氨基盐转化为硝酸盐,富含硝酸盐的水被抽起来灌溉温室里的蔬菜。这些蔬菜并没有种植在土壤里,其根系生长在富含矿物营养物质的水流里。在这种技术的支持下,家庭里种出了新鲜的蔬菜、养出了肥美的鲜鱼。据此回答6~7题。‎ ‎6.制约“箱式农场”推广到家庭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 B.气候 C.资金 D.技术 ‎7.与传统农场相比,“箱式农场”的优点是(  )‎ A.邻近消费市场,降低交通成本 B.高效利用光热资源,减少资金投入 C.循环利用水与养分,产品绿色无公害 D.实现土地利用最大化,提高劳动生产率 解析 第6题,由材料可知,推广到家庭居所的“箱式农场”在技术的支持下才得以发展,所以制约其推广的主要因素为技术。第7题,与传统农场相比,“箱式农场”自产自用,产出的蔬菜等无须到市场销售,没有交通成本,A错误;“箱式农场”在家庭居所进行生产,不如传统农业利用光热资源充分,且资金投入较多,B错误;“箱式农场”可以循环利用水分和养分,不使用化肥和农药,产品绿色无公害,C正确;“箱式农场”是在水中进行生产的,没有利用土地,D错误。‎ 答案 6.D 7.C ‎(2018·江西七校联考一)“南果北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也是发展高附加值、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目前随着农业设施的发展,南方的火龙果、香蕉、荔枝、杨桃、木瓜等水果不断在北方的北京、天津、山东、新疆等地种植。据此回答8~9题。‎ ‎8.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相比,在京津地区发展“南果北种”产业园的突出优势是(  )‎ A.光照充足 B.市场广阔 C.土地廉价 D.空气质量好 ‎9.“南果北种”带动较明显的产业是(  )‎ A.农产品深加工 B.大型农业机械制造 C.物流运输 D.城郊休闲观光 解析 第8题,新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而京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新疆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京津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京津地区人口、城镇密集,土地成本高;京津地区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故选B。第9题,“南果北种”涉及的农作物为水果,水果以新鲜食用为最佳,将种植与采摘旅游结合可提高产业附加值,因而其带动较明显的产业是城郊休闲观光。‎ 答案 8.B 9.D 泰国有80%的人口从事农业,是世界上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其主要农业区位于中部的湄南河平原。这里河汊交错,河流定期泛滥,土地肥沃,稻田面积占全国的1/2,产量占全国的4/5。湄南河下游是泰国人口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据此回答10~11题。‎ ‎10.湄南河平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乳畜业 ‎11.有关湄南河平原农业发展区位条件的正确叙述是(  )‎ ‎①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充足 ②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便于灌溉和耕种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第10题,湄南河平原位于东南亚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劳动力丰富,有稻米种植经验,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第11题,湄南河平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充足,①正确;湄南河平原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灌溉和耕种,②正确;泰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③正确;湄南河平原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精耕细作的季风水田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④错误。故A正确。‎ 答案 10.B 11.A 西班牙柑橘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专门化生产,下图示意西班牙柑橘生产布局。据图完成12~13题。‎ ‎12.柑橘产区按早、中、晚熟品种布局,主要是为了(  )‎ A.提高劳动效率 B.提高单产 C.提高作物品质 D.延长市场供应期 ‎13.西班牙橘园中橘树行间种植杂草,其目的是(  )‎ A.减小昼夜温差 B.提高土地生产效率 C.保持水土 D.降低地面反射率 解析 第12题,柑橘产区按早、中、晚熟品种布局,生产分批次进行,不会提高劳动效率;农产品单产量和品质与其生长环境、农业技术的提高等息息相关,与品种布局关系不大;按早、中、晚熟品种布局可以不间断向市场供应产品,延长市场供应期,D正确。第13题,据图可知,西班牙橘园多分布于低山区,且位于地中海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橘树行间种植杂草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答案 12.D 13.C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小麦主产区分布。读图完成14~15题。‎ ‎14.造成①②两小麦主产区耕作制度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质量 B.积温差异 C.农业技术 D.水资源数量 ‎15.提高②小麦主产区小麦产量的有效途径有(  )‎ ‎①扩大播种面积 ②改变耕作制度 ③选用优良品种 ④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14题,读图可知,①产区是河西走廊、宁夏平原等地区,主要种植春小麦。②产区位于陕南、四川等地,种植冬小麦。土地质量、农业技术、水资源数量对耕作制度影响不大;造成耕作制度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积温差异,B正确。第15题,靠扩大播种面积来提高粮食产量不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改变耕作制度不太现实;由图可知,②小麦主产区人多地少,增加粮食产量应依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可通过选用优良品种、改善水利设施条件、提高管理技术等途径实现,③④正确。‎ 答案 14.B 15.C ‎(2018·黑龙江、吉林两省八校联考)香料作物华尼拉原产于美洲,马达加斯加引种后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国。华尼拉适宜生长环境:气温21~32 ℃,年降水量1 500~3 500毫米(要求9个月雨季,3个月旱季),海拔1 500米以下的坡地。读马达加斯加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16~17题。‎ ‎16.华尼拉的原产地最可能在(  )‎ A.加拿大 B.墨西哥 C.秘鲁 D.阿根廷 ‎17.图中最适宜华尼拉生长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 第16题,从材料中华尼拉的生长环境可知,华尼拉适宜生长在热带草原气候区,只有墨西哥符合条件。第17题,该岛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排除乙;丙、丁两地不符合其对地形条件的要求,可排除;甲地位于岛屿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且位于海拔1 500米以下的坡地,符合要求。‎ 答案 16.B 17.A ‎18.(2017·福州外国语学校月考)读我国某年良种奶牛的主要分布表(单位:万头)。据此完成下题。‎ 内蒙古 ‎71.9‎ 青海 ‎11.5‎ 新疆 ‎118.9‎ 云南 ‎10.4‎ 黑龙江 ‎69.8‎ 北京 ‎9.5‎ 河北 ‎61.2‎ 上海 ‎5.8‎ 山东 ‎21.1‎ 天津 ‎4.6‎ 陕西 ‎15.7‎ 山西 ‎12.7‎ 影响我国良种奶牛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和市场 B.饲料和劳动力 C.饲料和市场 D.劳动力和技术 解析 畜牧业发展需要饲料,良种奶牛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黑龙江,这些地方草场分布较广;市场决定了畜牧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城市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也影响我国良种奶牛分布。‎ 答案 C ‎(2018·云南统考)目前,山东寿光在盐碱滩涂上,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浇灌种植有机海水蔬菜,并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据此完成19~20题。‎ ‎19.海水蔬菜的种植取决于(  )‎ A.盐碱地的改良 B.生产技术的发展 C.运输条件的改善 D.灌溉水平的提高 ‎20.对露天海水蔬菜种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光照 B.气温 C.土壤肥力 D.降水 解析 第19题,能够直接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浇灌种植蔬菜主要得益于生产技术的发展,故 B项正确。由材料可知,海水蔬菜是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浇灌种植的,并没有对盐碱地进行改良,故A项错误;运输条件的改善对海水蔬菜种植没有直接影响,故C项错误;海水蔬菜虽然是直接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进行灌溉的,但灌溉水平并没有提高,故D项错误。第20题,由材料可知,海水蔬菜属于耐盐碱的作物,对土壤肥力要求低,故C项错误;气温和光照对海水蔬菜种植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对露天海水蔬菜种植影响最大的因素,故A项、B项错误;降水属于淡水,对海水蔬菜的生长和品质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降水是对露天海水蔬菜种植影响最大的因素。‎ 答案 19.B 20.D 题型5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发展特点 本题型2008~2017年全国卷考查情况(考查概率:47%)‎ 设题角度 情境模型 考查概率 考情分析 图像判读 区域分布图、生产模式图、工艺流程图 ‎17%‎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和工业区位选择及其变化是高考的常考点,是高考的核心知识点。对于此类试题要重视图文信息的提取,建立工业区位分析的一般模型,注重模型的区域化和情景化 原理运用 工业区位分析与区位选择、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效益、工业区位变化及产业转移 ‎58%‎ 逻辑推理 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因、目的 ‎25%‎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80分)‎ ‎(2018·南宁摸底)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是知识、技术密集,价值链高端和高附加值的装备制造业,其发展水平决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目前,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区。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核心区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 A.经济发达,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密集 B.政策扶持力度大,环境优美 C.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集中,专业科技人才多 D.专业化程度高,工资待遇丰厚 ‎2.推测未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的变化趋势是(  )‎ A.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迅速扩散,趋于均衡布局 B.向专业技术力量密集区域集聚,区域发展差异显著 C.由面状分布趋于点状集中,进一步强化区域发展 D.东部地区优势显著,形成沿海纵向分布带 ‎3.下列地区,最可能呈现出高端装备制造业明显集聚特征的是(  )‎ A.中原地区、南岭以南地区 B.东南沿海地区、海南岛 C.内蒙古河套地区、河西走廊 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高端装备制造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区域应为科研机构密集、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区,其最突出的区位优势应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集中、专业科技人才多。第2题,根据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特点判断,该产业将继续向专业技术力量密集的地区集中,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而形成区域发展中心,同时加大区域之间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的差异,B对;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科教力量薄弱,难以全面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因此在一定时期内,该产业“遍地开花”式的均衡布局难以实现,A错;从宏观上看,目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布局是呈点状分布的,趋于向面状分布,C错;高端装备制造业在沿海地区仅在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形成核心区,东部沿海的其他地区,如广西、海南等因科技力量比较弱,在短时间内,难以快速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故该产业形成沿海纵向分布带的趋势并不明显,D错。第3题,根据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特点判断,该产业将继续向专业技术力量密集的地区集中。选项所列地区中,东北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科技水平相对较高,高等教育也比较发达,科研机构较为集中,最可能呈现出高端装备制造业明显集聚的特征。‎ 答案 1.C 2.B 3.D ‎(2018·新乡调研)外贸导向型皮具产业具有产品工序多样化和市场不稳定的特征。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全球皮具生产分工体系。据此完成4~5题。‎ 注:非正规生产加工厂指未进行工商注册的生产加工厂;非正规临时劳动力指未与企业签订合同,按日从事生产活动取得收入的临时工。‎ ‎4.皮具非正规生产加工厂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劳动力廉价 B.土地租金低 C.生产灵活性强 D.企业无税务负担 ‎5.影响图示非正规临时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政府管理 B.劳动力数量 C.劳动者素质 D.产业市场特性 解析 第4题,非正规生产加工厂生产灵活性强,可以满足外贸导向型皮具产业产品工序多样化的需求,因此能够获得生存与发展。第5题,由图可知,非正规临时劳动力可以在有订单和市场需求时就业,且按日计酬,符合外贸导向型皮具产业市场不稳定的特性,因此非正规临时劳动力市场得以存在。‎ 答案 4.C 5.D ‎(2018·江西新余一中调研)某大型瓶装水集团,总部位于北京,采用美国先进技术,在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长白山建立矿泉水加工厂,目前其瓶装矿泉水已出口到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的多个国家,形成了“一处水源供全球”的产销格局。据此完成6~8题。‎ ‎6.该瓶装水集团矿泉水加工厂选址的主导因素是(  )‎ A.水源 B.交通 ‎ C.市场 D.科技 ‎7.该瓶装水集团能够“一处水源供全球”主要得益于(  )‎ A.政府支持 B.售价低 C.水质优良 D.知名度高 ‎8.该集团欲在德国投资兴建新的矿泉水加工厂,主要是为了(  )‎ A.扩大市场 B.利用先进科技 C.降低加工成本 D.减轻原料的影响 解析 第6题,该矿泉水加工厂位于长白山地区,该地区交通、市场、科技都不具备优势,但该地区水质较好,因此水源是加工厂选址的主导因素。第7题,“一处水源供全球”说明该集团的矿泉水产品得到了国际市场的普遍认可,这主要得益于水质优良。第8题,从材料中可以推断出,该集团生产的瓶装矿泉水在欧洲地区销量较大,在德国建设新的加工厂,可以避开贸易壁垒,扩大产品市场。‎ 答案 6.A 7.C 8.A ‎(2018·江西吉安一中段考)读某城市工业布局和规模变化示意图,完成9~10题。‎ ‎9.图中城市环境问题最突出的阶段可能为(  )‎ A.Ⅱ阶段 B.Ⅲ阶段 C.Ⅳ阶段 D.V阶段 ‎10.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大城市的工业布局符合图示阶段中的(  )‎ A.Ⅱ阶段 B.Ⅲ阶段 C.Ⅳ阶段 D.V阶段 解析 第9题,读图可知,在Ⅲ阶段,城市中心工业规模最大,环境问题可能最突出,故选B。第10题,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大城市工业布局都呈现由市中心向郊区转移的趋势,对应图中Ⅳ阶段,故选C。‎ 答案 9.B 10.C ‎(2018·黑龙江重点中学模拟)2016年7月底,小米公司正式发布旗下红米品牌的旗舰机型,该机型的组装主要由富士康和英华达两家公司完成。据此完成11~13题。‎ ‎11.富士康和英华达两家公司属于(  )‎ A.技术导向型企业 B.劳动力导向型企业 C.市场导向型企业 D.原料导向型企业 ‎12.小米公司销售手机采用下图所示经营方式主要有利于(  )‎ ‎①提升产品质量 ②获得规模效益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延长产品周期,提高商品利润 A.①② B.②③ ‎ C.①③ D.②④‎ ‎13.与其他品牌手机以实体店销售为主的销售模式相比,小米手机主要采取网上销售、预定购买的销售模式,其最大优势在于(  )‎ A.购物方式更时尚 B.降低了生产过程的成本 C.减少市场流通环节,降低储存成本 D.方便了解广大客户需求 解析 第11题,手机组装是一种简单的加工制造,故两家公司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企业;手机组装不需要具备很先进的技术。第12题,据图可知,小米手机的销售先低于成本价格,然后高于成本价格,采取此销售方式可以延长产品周期,提高商品利润,获得规模效益,故②④正确。第13题,网上销售属于产品的流通环节,对生产过程的成本无影响;网上销售可以减少市场流通环节,从而降低储存成本;实体店销售更有利于了解广大客户需求。‎ 答案 11.B 12.D 13.C ‎(2018·河南三校联考)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工业区某小商品生产企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下列关于该工业区的说法合理的是(  )‎ A.该工业区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 B.形成了原料—生产—销售配套体系 C.该工业区资本集中程度高 D.该工业区同类企业竞争激烈,利润低 ‎15.该区域原来是以粮食种植为主的经济落后的乡村,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区域城市化的示范区,该区域(  )‎ A.乡村工业化推动了大城市的形成 B.产业的升级导致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C.不可能出现城市、乡村交错的景观 D.乡镇企业促进了中小城市迅速发展 解析 第14题,读图可知,该工业区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A错。原料供应商、生产企业、销售企业齐全,形成了原料—生产—销售配套体系,B对。以生产小商品为主,资本集中程度低,C错。该工业区同类企业形成了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利润较高,D错。第15题,读图可知,该工业区生产经营规模小,以中小企业为主,主要分布在乡村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小城市的发展,出现了城市、乡村交错的景观,但并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故选D。‎ 答案 14.B 15.D 洛杉矶位于美国加州西南部,是美国的第二大城市,美国最大的海港,全世界的文化、科学、技术、国际贸易和高等教育中心之一,还拥有世界知名的各种专业与文化领域的机构。洛杉矶为美国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工业和电子业的最大基地,享有“科技之城”的称号。读下图完成16~18题。‎ ‎16.甲、乙、丙三个阶段依次表示(  )‎ A.资源驱动模式、资本驱动模式、创新驱动模式 B.资本驱动模式、资源驱动模式、创新驱动模式 C.资本驱动模式、创新驱动模式、资源驱动模式 D.资源驱动模式、创新驱动模式、资本驱动模式 ‎17.影响乙阶段企业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 A.资源 B.市场 ‎ C.科技 D.交通 ‎18.在丙阶段,某高科技企业将其组装分厂建在北京,主要是利用北京的(  )‎ A.廉价劳动力 B.广阔的市场 C.便利的交通 D.充足的原料 解析 第16题,从图中19世纪发现矿产这一信息可以判断,甲阶段属于资源驱动模式,从丙阶段发展高科技产业可以判断,该阶段属于创新驱动模式。第17题,乙阶段的军事国防业是在战争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其主导因素是市场。第18题,高科技企业在我国开设分厂,一般是为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将组装分厂建在北京,而北京劳动力价格相对较高,则将组装分厂建在北京是为了利用北京广阔的市场。‎ 答案 16.A 17.B 18.B 下图为我国某乳业集团在全国的生产基地分布图。读下图,完成19~20题。‎ ‎19.关于该企业生产基地分布与区位,组合正确的是(  )‎ A.华北地区密度大——市场需求小 B.长江沿岸分布多——水运便利 C.西南地区密度小——海外优质产品输入 D.青藏地区无生产基地——市场需求小 ‎20.该乳业集团冰激凌制品生产厂家较少,但产品销售网络逐渐覆盖全国,主要得益于 (  )‎ A.全国夏季高温增幅加大 B.高速铁路网的不断完善 C.冷藏保鲜技术和交通发展 D.来自其他乳业企业的竞争 解析 第19题,华北地区密度大因为这一地区有广阔的市场且接近原料产地(内蒙古);长江沿岸分布多也是因为这一地区有广阔的市场;西南地区密度小主要是因为这一地区经济不够发达,人口密度也比较小,市场狭小,海外优质产品输入较少;青藏地区无生产基地主要因为这一地区人口少,经济落后,市场需求小。第20题,冰激凌制品不便于远距离运输,目前产品销售网络逐渐覆盖全国,主要得益于冷藏保鲜技术和交通发展,解决了不便于远距离运输问题。‎ 答案 19.D 2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