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9 MB
- 2021-09-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1
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考纲点击
]
1.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
教材回顾
]
1
.
相互联系的水体
2
.水循环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1)
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特点:
类型
主要环节
特点
海上
内循环
A
蒸发
→
B______
循环
水量
__________
,
对
全球
_______
输送
有重要意义
海陆
间循环
最重要的循环。
使
______
得到
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陆地
内循环
循环
水量
____
,
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降水
最大
热量
陆地水
少
(2)
水循环的意义:
①
维持:全球水的
_______________
。
②
缓解:不同纬度
________
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
联系:
_______
间的主要纽带。
④
塑造:地表形态。
动态平衡
海陆
热量
要点一 水循环的影响因素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
.
影响水循环环节的因素
环节
主要影响因素
蒸发
太阳辐射、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
降水
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地势
地表径流
植被状况、地质条件、降水量、流域面积、人类活动
下渗
植被状况、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表坡度、地面性质
2.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
水利措施
①
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
增加枯水期径流量
,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水位的提高,可
加大蒸发量
。
②
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2)
农林措施
“
旱改水
”
、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此外,一些不利行为也会产生恶劣后果。如
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
,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
对点演练
]
(2017·
南京模拟
)
下图为某河流径流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
1
~
2
题。
1
.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
A
.
①
径流、
②
地表调蓄、
③
蒸发蒸腾、
④
河网调蓄
B
.
①
蒸发蒸腾、
②
河网调蓄、
③
地表调蓄、
④
径流
C
.
①
河网调蓄、
②
地表调蓄、
③
蒸发蒸腾、
④
径流
D
.
①
蒸发蒸腾、
②
地表调蓄、
③
河网调蓄、
④
径流
2
.近年来,图中河流含沙量变小,最可能原因是
(
)
A
.修建水库
B
.植被覆盖率下降
C
.降水强度增大
D
.上游河道采砂
【
解析
】
第
1
题,注意联系图中的地理事项,则可判断
②
为地表调蓄,径流经过调蓄后进入河网,
③
为河网调蓄,
④
为径流,
①
为蒸发蒸腾。第
2
题,含沙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有植树造林或修建水库。
【
答案
】
1.D
2.A
(2017·
临沂模拟
)
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其自由表面称为潜水面。读某地涌泉形成示意图,完成
3
~
4
题。
3
.如果涌泉水质变坏,最有可能是
(
)
A
.图中城市排放废水下渗所致
B
.游客向涌泉乱丢垃圾所致
C
.含水层岩石发生变质所致
D
.南部山区受到污染所致
4
.
前些年,涌泉一度断流,要使涌泉重新喷涌,行之有效的措施是
(
)
①
在城市上空进行人工降雨
②
增加城市林地和草地
③
限制城市地下水开采,引水回灌地下水
④
绿化南部山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解析
】
第
3
题,注意地下水的流向,泉水主要来自于南部山区的降水补给。第
4
题,要使涌泉重新喷涌,关键是增加其水源补给,并且要限制地下水开采,引水回灌。
【
答案
】
3.D
4.C
要点二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和特点
1
.
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地质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2.
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
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形式,判断其最主要的补给形式主要是分析径流量的变化特点。
(1)
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
雨水补给
(2)
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
冰雪或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①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
——
春汛
——
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
②
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
——
夏汛
(
冬季气温在
0
℃
以下,河流出现断流
)——
河流流量小,流量年际
变化小,季节变化大。
(3)
河流流量稳定
——
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
①
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
②
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
对点演练
]
(2017·
郑州模拟
)
下图为我国新疆沙拉依灭勒河某年河流流量过程线,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读图完成
1
~
2
题。
1
.该年河流汛期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
A
.湖泊水
B
.冰川融水
C
.季节性积雪融水
D
.地下水
2
.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
.冬季降雪量过大
B
.春夏季气温过低
C
.夏季降水异常偏多
D
.夏季冰川融水量过大
【
解析
】
第
1
题,该河流径流量较小,汛期出现在春季,最可能为季节性积雪融水。第
2
题,冬季降雪量大,春季融雪量就大,从而导致春季洪峰流量偏大。
【
答案
】
1.C
2.A
(2017·
安徽合肥六校教研会联考
)
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
“
千泉
”
之称。人们以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下图为玛纳斯冲积扇及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
3
~
4
题。
3
.冲积扇边缘
“
千泉
”
的直接补给水源是
(
)
A
.高山冰雪融水
B
.玛纳斯河水
C
.大气降水
D
.地下水
4
.该地的泉水具有
“
天旱年水不少,多雨年水不多
”
的特点,直接反映了
(
)
A
.湿地水库群的调节作用
B
.泉水流量年际变化小
C
.天山冰雪融水补给稳定
D
.流域内气温年较差小
【
解析
】
本题组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第
3
题,该地主要的水源来自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河流在出山口流出沿冲积扇向下流的同时,大量渗入地下;当地下水流到冲积扇边缘时,在地势较低处,就容易出露而成众多泉水,所以该地
“
千泉
”
的直接补给水源是地下水,选
D
项。第
4
题,该地深居内陆,降水量少,由于河流主要以高山冰雪补给,主要受气温影响,年际变化小,地下水的补给稳定,而泉水主要靠地下水补给,所以泉水流量年际变化小,才会呈现出
“
天旱年水不少,多雨年水不多
”
的特点。
【
答案
】
3.D
4.B
1
.水资源及其分布
(1)
水资源的利用: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_________
、淡水湖泊水和浅层
_________
。
河流水
地下水
(2)
水资源的衡量指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具有明显的
___________
。
①
就大洲而言,按照多年平均径流量计算,由多到少的排列是: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②
就国家而言,
巴西
最丰富,其次是俄罗斯,我国居第六位。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地区差异
(5)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①
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
____________
规模的大小。
②
水资源的
_______
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③
科学技术促进了人水关系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经济活动
质量
2
.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
开源措施
合理开发和
提取
_________
;
修筑水库,调节水资源
的
______
分布
;
开渠引水,调节水资源
的
_______
分布
;
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节流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
公民
________
意识
;
改进
农业
___________
;
提高工业用水
的
______________
地下水
时间
空间
节水
灌溉技术
重复利用率
要点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目前,缺水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一般可分为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两种类型。导致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原因与解决措施具体如下表所示:
【
方法规律
】
我国水资源的常见问题及分析思路
(1)
南方地区: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
→
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水资源减少
→
水质型缺水
(
太湖、巢湖、滇池治理
)
。
(2)
北方地区
→
水资源短缺。黄、淮、海河流域最严重
→
河流断流、地面下沉、湖泊干涸、土壤盐碱化
→
资源型缺水。
(3)
西北地区
→
水资源无序利用,上游引水过多,植被破坏
→
内流河下游生态问题
→
绿洲萎缩、湖泊消失、荒漠化加剧。
[
对点演练
]
(2017·
福建检测
)
读太平洋中部某小岛降水量季节分配柱状图,回答
1
~
2
题。
1
.该岛水资源紧张,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
A
.岛屿储存淡水少
B
.地表水下渗较多
C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D
.降水量大,蒸发量大
2
.为解决该岛淡水供给不足的问题,最经济的办法是
(
)
A
.实行岛内跨流域调水
B
.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
C
.大量开采地下水
D
.人工降水
【
解析
】
第
1
题,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衡量标准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该地区降水丰富,但岛屿面积较小,河流径流总量少,储存淡水较少。第
2
题,跨流域调水和大量开采地下水都需要大修水利工程,不经济;该地降水丰富,不需要人工降水;最经济的办法是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
【
答案
】
1.A
2.B
3
.
(2017·
江门调研
)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认为,一条河流的水资源合理开发限度为
40%
。关于河西走廊和海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我国水资源可利用量高于世界平均值
B
.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是因为开发技术水平高
C
.河西走廊水资源开发主要是开发河流水
D
.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其利用效率
【
解析
】
由图可知我国河西走廊和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都超过了
40%
,说明这两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因为这两地区地表水资源较少,水资源短缺,故解决水资源问题主要是要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
答案
】
D
[
知识构建
]
[
关键点拨
]
1
.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2
.根据水循环发生的空间领域可分为三大类: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人类活动主要影响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这一环节。
3
.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
4
.水资源持续利用的主要途径是开源和节流。
考向一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与河流的水文特征
(2016·
天津文综
)
黄河入海水量
1951
年大约为
500
亿立方米,
2010
年大约为
140
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
1
~
2
题。
1
.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
.上游水电站增多
B
.中游水土流失加剧
C
.下游降水量减少
D
.流域内用水量增多
【
解析
】
河流上游水电站的增多,只是改变了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入海水量不变,故
A
项错误;中游水土流失加剧,会使河流含沙量增多,不影响河流入海水量,故
B
项错误;黄河下游多为地上河,流域面积小,支流少,降水量对黄河入海水量影响极小,故
C
项错误;从
1951
年到
2010
年,黄河流域内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用水量增多,使入海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故
D
项正确。
【
答案
】
D
2
.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
A
.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
B
.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
C
.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
D
.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
【
解析
】
黄河入海水量减少,会导致海水入侵量增加,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加重,故
A
项错误;河流水量减少,其搬运能力下降,从而使入海泥沙量减少,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故
B
项正确;入海口河水含沙量主要取决于流域内水土流失的状况,故
C
项错误;河口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的蒸发,河流的影响极小,故
D
项错误。
【
答案
】
B
(2016·
江苏单科
)
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
1
年、第
6
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
3
~
4
题。
3
.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
A
.第
6
年的流量峰值大
B
.第
1
年的流速峰值小
C
.第
6
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
.第
1
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4
.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
)
A
.蒸发
B
.下渗
C
.蒸腾
D
.地下径流
【
解析
】
第
3
题,森林火灾后第
1
年植被覆盖率较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减弱,下渗减少,河流含沙量大,流量峰值大、径流量大;第
4
题,第
6
年植被较第
1
年有所恢复,故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增强,下渗增多,水土流失减弱,河流含沙量小、流量峰值较小。
【
答案
】
3.D
4.B
(2015·
全国高考新课标卷
Ⅱ
)
圣劳伦斯河
(
图
a)
是一条著名的
“
冰冻之河
”
。图
b
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
5
~
7
题。
5
.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
)
A
.
2
个月
B
.
3
个月
C
.
4
个月
D
.
5
个月
6
.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
)
A
.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
.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
.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
.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7
.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
)
①
加深河道
②
绿化河堤
③
分段拦冰
④
拓宽河道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解析
】
第
5
题,读图
b
可知,蒙特利尔一年内气温低于
0
℃
的月份为
1
月、
2
月、
3
月和
12
月,共
4
个月。第
6
题,比较四个河段,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纬度较低,加上上游有水电站,受水电站冷却水影响水温应当最高,因而其冬季可能不结冰。第
7
题,加深河道是为了蓄洪、行洪,绿化河堤是为了美化环境,这些措施对防凌几乎没什么作用;分段拦冰能够控制上游来冰,拓宽河道能够有效地防止冰坝的形成,减少凌汛危害。
【
答案
】
5.C
6.B
7.C
(2012·
全国高考新课标卷
)
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
(a)
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
(b)
。读图完成
8
~
9
题。
8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
a
中的
(
)
A
.
①
地
B
.
②
地
C
.
③
地
D
.
④
地
9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
A
.河道淤积
B
.河谷变宽
C
.湖泊分流
D
.湖水补给量减小
【
解析
】
第
8
题,读图
b
可知,甲、乙两个水文站都观测到了河流流量明显增大,说明此次暴雨对甲、乙两个水文站都有影响,若暴雨出现在
①②③
三地,暴雨只会影响到乙水文站的流量。第
9
题,甲、乙两个水文站之间有个湖泊,在洪水期可以蓄洪,对下游水位起调节作用。
【
答案
】
8.D
9.C
(2014·
四川高考
)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第
10
题。
10
.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
)
A
.湖泊水
B
.地下水
C
.冰雪融水
D
.沼泽水
【
解析
】
由图示信息可知,该流域全年降雨量并不丰富,夏季降雨量较多,且在气温高的月份,径流深度快速增大,故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冰雪融水。
【
答案
】
C
11
.
(2014·
天津高考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
1
、图
2
中的信息,概括出
B
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请答出三项。
【
解析
】
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汛期、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流速等方面分析。
【
答案
】
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流速较缓;汛期较长。
(
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
考向二 水循环
(2016·
课标
Ⅲ
)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
12
~
14
题。
12
.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
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
.降水变率增大
D
.河道淤积
【
解析
】
本题考查水循环。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有利于地表水下渗。森林植被遭破坏后,降水下渗量减少,
A
项错误;下渗量减少,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坡面径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
B
项正确;森林对降水变率影响不大,
C
项错误;河道淤积不会导致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
D
项错误。
【
答案
】
B
13
.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
①
降水量增加
②
坡面径流增加
③
蒸发
(
腾
)
量增加
④
地下径流增加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解析
】
本题考查水循环。森林植被对降水量影响不大,
①
错误;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坡面径流减少,
②
错误;森林植被恢复后,蒸发
(
腾
)
量增加,
③
正确;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多,地下径流增加,
④
正确。选择
C
项。
【
答案
】
C
14
.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
A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
解析
】
本题考查水循环。由
“
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
”
可知,忽略蒸发,降水全部转化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多,故两河流径流量总量减少。读图可知,透水岩层向乙河流域倾斜,导致部分甲河流域坡面径流渗到乙河流域从而汇入乙河,故甲河径流减少,乙河径流增加。
【
答案
】
D
(2015·
全国高考新课标卷
Ⅰ
)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
15
~
16
题。
15
.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
A
.为植物提供养分
B
.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
.吸附雨水污染物
D
.保持土壤水分
16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
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
.种植土层和砂层
C
.砂层和砾石层
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
解析
】
第
15
题,树皮覆盖层位于最上层,远离根系,显然不是为了提供养分;雨水渗漏速度最慢的是种植土层,因此树皮覆盖层不能控制雨水渗漏速度;树皮覆盖层与其他各层都有水体净化作用,但不是其主要作用;树皮覆盖层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第
16
题,雨水下渗后,密度较大的种植土层和砂层可对雨水起到净化过滤作用。雨水经过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时下渗速度快,净化效果差。
【
答案
】
15.D
16.B
(2014·
全国高考新课标卷
Ⅱ
)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
(
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
;绿水是被蒸发
(
腾
)
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
17
~
18
题。
17
.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
A
.塔里木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雅鲁藏布江流域
D
.黑龙江流域
18
.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
)
A
.水田改旱地
B
.植树造林
C
.覆膜种植农作物
D
.修建梯田
【
解析
】
第
17
题,塔里木河流域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蒸发强,故其绿水比例最大。其他三条河流流域降水多,蒸发量所占比例较小。第
18
题,在干旱和半干旱区,覆膜种植农作物可以减少地面蒸发,水分被农作物吸收,植物蒸腾增强,从而提高生产性绿水比例。水田改旱地,无法避免水分蒸发;干旱和半干旱区不适宜植树造林和修建梯田,故无法阻止地面蒸发。
【
答案
】
17.A
18.C
(2013·
全国高考
)
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
2009
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
912
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第
19
题。
19
.
2009
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
)
A
.几乎没有降水
B
.植被截留降水
C
.降水大量下渗
D
.人工拦截径流
【
解析
】
两水库所在流域相邻,气候类型相同,植被条件相同,且面积大体相当,但
2009
年雨季入库水量差别很大,这说明甲水库入库水量较少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
答案
】
D
(2013·
四川高考
)
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第
20
题。
20
.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
解析
】
由图可知,该地降水量最大的季节在冬季,冬季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最活跃,因此该季节水循环最活跃。
【
答案
】
D
21.
(2011·
山东高考
)
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
(R
地
→
旧金山
→
盐湖城
)
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
解析
】
大盐湖属于内流湖,气候干旱,大陆冰川消融,故补给减少,蒸发旺盛,随着水分的减少,湖水盐度增大。
【
答案
】
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
只要从水循环的补给、蒸发、地表径流三个环节回答正确者,均可
)
考向三 水资源及其利用
22
.
(2011·
全国高考新课标卷
)
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
500
万
(2009
年
)
,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
640
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
540
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
15
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
16
千米。图
1
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
2
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
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2)
图
3
为图
1
中
M
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3)
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
解析
】
第
(1)
题,该国的气候特征,只需将图
2
中的信息转化为文字即可;而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原因可从供应量小、需求量大两方面进行分析。第
(2)
题,
M
水坝位于河流的入海口附近,它建成前后,坝内水域的水受海水影响的程度不同,海水的咸淡有着明显差异。第
(3)
题,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措施可以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回答,但回答该题时,一定要密切结合该岛国
(
由经纬度判断为新加坡
)
的实际情况。
【
答案
】
(1)
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
(
地表水、地下水
)
的条件差
(
河流短小
)
;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
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
(
顶托作用
)
使河水与海水相混。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
(
改善
)
。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
(3)
①
从邻国
(
马来西亚
)
购买淡水。邻国
(
马来西亚
)
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
②
海水淡化。该国经济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③
废水
(
污水
)
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
(
污水
)
产生量大。
相关文档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42021-09-1727页
- 【鲁教版】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2021-09-1717页
- 2020届鲁教版一轮复习地理新优选大2021-09-176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9-17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9-176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32021-09-1743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二2021-09-1715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9-1424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9-1436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9-1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