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 MB
  • 2021-09-17 发布

【地理】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线上学习考试(3月)(解析版)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 下学期第二次线上学习考试(3月)‎ 一、选择题(54分)‎ ‎1.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时不会出现用地紧张的局面 B. ③时人口达峰值之后会逐渐减少 C. ④时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量稳定 D. ⑤时人口量少,可能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②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人口急剧增长,此时可能带来用地紧张问题,A错;③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之后呈负增长,故③时人口达峰值,之后会逐渐减少,B正确;④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总量减少(不考虑人口的机械增长),C错;⑤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③到⑤之间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为负值,人口持续减少,因此⑤时人口最少(不考虑人口的机械增长),但无法判断该地劳动力是否短缺(与当地产业结构有关),D错,故选B。‎ 下图表示“台湾省1951年、1991年和2031年(预测)的人口金字塔图”, 完成下面小题。‎ ‎2. 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 A. 1951年、1991年、2031年 B. 1991年、2031年、1951年 C. 2031年、1991年、1951年 D. 2031年、1951年、1991年 ‎3. 从1951年到1991年的人口变化过程能够明显反映台湾省 A. 人口出生率下降 B. 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C. 人口死亡率不断上升 D. 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答案】2. B 3. A ‎【解析】‎ ‎【2题详解】‎ 随着台湾省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出生率会下降,年轻人口比重会下降,老龄人口比重会上升。图③中新出生人口比重最高,年轻人口比重大,应是1951年人口金字塔;图②中新出生人口比重最低,年轻人口比重最小,老龄人口比重最大,应是2031年;图①中新出生人口比重、老龄人口比重居中,应是1991年。因此图①②③依次表示1991年、2031年、1951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从1951年(图③)到1991年(图①)的人口金字塔来看,1951年0~4岁比例高达16%以上,而1991年0~4岁比例约8%,能够明显反映台湾省人口出生率下降,A符合题意。1991年(图①)60岁以上的人口中,男性和女性比重相似,60岁以上的有些年龄段,男性大于女性,因此不能反映台湾省女性寿命长于男性,B不符合题意。图中1951年到1991年的人口变化过程不能反映人口死亡率不断上升,C不符合题意。1951年(图③)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少,而1991年(图①)60岁以的人口比例大,基本反映平均寿命增长,D不符合题意。故选A。‎ 下图示意某国2005~2016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2016年该国人口净增809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 2016年该国人口出生率有较大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 人口政策的调整 B. 医疗条件显著改善 C. 人口迁入量增多 D. 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5. 预计该国2025年比2014年( )‎ A. 老年抚养比明显下降 B. 人口总抚养比明显下降 C. 少儿抚养比明显上升 D. 劳动年龄人口明显增多 ‎【答案】4. A 5. C ‎【解析】‎ ‎【4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国2016年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可能是该国人口政策的调整导致新生婴儿增多,故A正确。该国2015年后死亡率较稳定,可知医疗条件的变化不大,对出生率影响不大,故B错,人口出生率升高,与人口迁入量无关,故C错,该国2016年后生活水平不能大幅度变化,对出生率影响不大,故D错。‎ ‎【5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国2016年人口出生率明显升高,到2025年,这些婴儿还是少年儿童,没有成为劳动力,老年抚养比不会明显下降,故A错,该国2016年人口出生率明显升高,到2025年,这些婴儿还是少年儿童,没有成为劳动力,人口总抚养比明显上升,故B错,该国2016年人口出生率明显升高,2025年少年儿童人口数比2014年增多,少儿人口抚养比明显上升,故C正确,该国2016年人口出生率明显升高,到2025年,没有成为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没有增多,故D错。‎ ‎“积分入户”指外来人口取得政策规定分值后即可申请落户,是迁入地促进外来人口融入的有效方式,东莞市于2010年推出“积分入户”政策。下图为2010~2015年东莞市积分入户和外来人口的数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该地2013年后外来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产业转型升级 B. 环境质量下降 C. 交通拥堵加重 D. 生活成本上升 ‎7. 图示时段内,该地“积分入户”人数波动的主要原因是 A. 外来人口增加 B. 经济增速变化 C. 入户政策调整 D. 居住条件变化 ‎8. “积分入户”政策给当地带来的主要影响最可能是 A. 拓展城市空间范围 B. 加速人口老龄化 C. 加大人口管理难度 D. 提升劳动力素质 ‎【答案】6. A 7. C 8. D ‎【解析】‎ ‎【6题详解】‎ 读图,2013年后东莞外来人口数下降,最可能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转出,导致外来人口数量下降,A正确;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加重以及生活成本上升不会导致东莞市外来人口数量在2013年后呈现出明显下降的特点。故选A。‎ ‎【7题详解】‎ 读图,图示时间内,东莞市通过积分入户的人口数量先下降后上升,波动变化明显。根据材料“东莞市于2010年推出积分入户政策”,而2010年积分入户人口数较大,之后有所降低,说明该政策对外来人才的吸引有限,后随着政策不断地优化调整,于2013年通过积分入户政策落户的人数又逐渐上升,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入户政策的调整,C正确;积分入户是指外来人口取得政策规定的分值后即可申请落户,因此其数量的变化主要与政策有关,与其他因素关系不大,ABD错。故选C。‎ ‎【8题详解】‎ 通过积分入户政策,使得高素质人才落户东莞,能有效提高劳动力素质(通过图示数据,相比于外来人口数量,通过积分入户的人口数量少,也可以推断该政策主要为了吸引高素质劳动力落户东莞),D正确;对拓展城市空间范围影响不大,A错;高素质劳动力落户东莞,不会加速其人口老龄化进程,更不会加大人口管理难度,BC错。故选D。‎ 复活节岛是一个孤悬于南太平洋中部的小岛,与最近陆地的直线距离超过1900公里。考古发现,大约在公元600年左右,该岛开始出现人类活动。下图为复活节岛人口总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关系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9. 据图可知,复活节岛( )‎ A. 在纯自然状态下提供的物资可以养活大约6000人 B. t2时期,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C. t3时期,整个岛屿的社会发展最为繁荣安定 D. t4时期的生态环境优于t1时期 ‎10. 复活节岛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说明( )‎ A. 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只受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 ‎ B. 人口数量的变化不受环境承载力的制约 C. 人口数量只能低于环境承载力 ‎ D. 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答案】9. B 10. D ‎【解析】‎ ‎【9题详解】‎ 环境承载力受到资源、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环境承载力最大值为6000人,这是考虑到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各种因素而做出的估计数值;t2时期,该地人口数量和环境承载力均得到提高,据此推测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t3时期,该岛实际人口超出环境承载力,环境恶化;t4时期近环境承载力下降,应该是环境遭到破坏,该岛实际人口接近环境承载力,环境质量较t1时期差,故本题选B。‎ ‎【10题详解】‎ 环境承载力受到资源、科技、对外开放程度、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受到环境承载力的制约;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地区环境持续供养人口的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人口数量可以超过环境承载力,为了可持续发展最好低于环境承载力。故本题选D。‎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1. 图中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和环境人口容量对实际人口数量的指导意义分别体现了人口容量的 (  )‎ A. 临界性、警戒性 B. 警戒性、临界性 C. 相对性、限制性 D. 相对性、警戒性 ‎12. 甲处曲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 (  )‎ A. 人口减少 B. 科技进步 C. 劳动力增加 D. 消费水平下降 ‎【答案】11. D 12.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会发生变化,是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的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 ‎【11题详解】‎ 一个区域如果对人口的增长不进行调控,人口增长失控,形成图中曲线的走势,最后将导致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合理的人口增长方式,人口数量合理,不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总量是实际人口容量相对性控制指标,具有警戒性,选择D。‎ ‎【12题详解】‎ 甲处曲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说明环境人口容量迅速的增加,科技进步可以使环境人口数量增加,选择B;与人口减少和劳动力增加没有关系,消费水平一般不会下降,ACD错。‎ 上海市打造“雨水银行”,让“天落水”循环使用。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 水汽输送 B. 降水 C. 植物蒸腾 D. 下渗 ‎14. 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 ‎①减少城市内涝 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 ‎④提高江河水位  ③加剧热岛效应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3. D 14. A ‎【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及其人类活动对其影响。‎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减少了地表径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下渗,D对。不影响水汽输送、降水、植物蒸腾环节,A、B、C错。故选D。‎ ‎【14题详解】‎ 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将雨水存储起来,可以减少内涝发生,①对。绿地的灌溉用水充足,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②对。可能降低提高江河水位,③错。绿地得到发展,减轻城市热岛效应,④错。A对,B、C、D错。故选A。‎ 下图为某大城市零售业区位决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 N,O,P,Q四处中,仅考虑利润因素,零售业距离市中心的最远区位是( )‎ A. N处 B. O处 C. P处 D. Q处 ‎16. O处地租较N处高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O处位于工业区 B. O处交通通达度高 C. O处人口密度大 D. O处距离市中心远 ‎【答案】15. C 16. B ‎【解析】试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影响地租的因素。‎ ‎【15题详解】‎ 利润=付租前利润-地租,从图中可看出,从M地到P地利润大于0,P地利润为0,P点到Q处利润为负值,因此零售业距离市中心最远区位是P处,C正确,故选C。‎ ‎【16题详解】‎ 影响地租的因素主要有距市中心距离和交通通达度,图中O处距市中心较N远,但地租较N高,原因最可能是交通通达度高,B正确,故选B。‎ 为缓解城市环境问题,北京市和南京市均规划建设“通风廊道”。图A为北京市和南京市1月、7月风玫瑰图,图B为南京市“通风廊道”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北京市、南京市两地1月最大风频风向差异明显的直接原因是( )‎ A. 海陆分布 B. 纬度位置 C. 地形阻挡 D. 地转偏向力 ‎18. 为保证治污效果,北京市的“通风廊道”应规划为( )‎ A. 南北走向 B. 东西走向 C. 放射状 D. 环形式 ‎19. 下列关于南京市“通风廊道”规划目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多为东北一西南走向,与1月最大风频一致.有利于冬季雾霾的扩散 B. 南京市的“通风廊道”均经绿地、水域,有利于形成五个景观大道 C. 形成“狭管效应”、加大风速,提升空气流动性,起到净化城区空气的作用 D. 有利于城市热量的散发,起到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 ‎【答案】17. D 18. A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1月份,北京的最大风频为西北风,南京的最大风频为东北风,二者均来自亚洲高压,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越向南地转偏向力作用时间越长,不断地右偏使两地风向存在差异,D正确。故选D。‎ ‎【18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主要以偏南风和偏北风为主,“通风廊道”需要南北贯通,这样可以更好地将污染物排放到城市外,保证治污效果,A正确,BCD错误。故选A 。‎ ‎【19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南京1月主要以东北风为主,“通风廊道”多为东北—西南走向,与1月最大风频一致,有利于冬季雾霾的扩散,A正确;在高大建筑之间,形成“狭管效应”加大风速,提升空气流动性,起到净化城区空气的作用,C正确;通风能力强,利于城市热量的散发,起到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D正确;南京市的“通风廊道”并非都沿绿地、水域,水域和绿地不能形成景观大道,B错误。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选项,故选B。‎ ‎20.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 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A ‎【解析】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经济主要是发展第二、三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的比重高低可以反映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此图为“三角坐标图”,根据图判断可知①的二三产业比重最大,因此城市化水平最高,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图中黑圆圈代表城市等级。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 ‎21.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由甲图到乙图变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城市规模扩大 B. 城市化水平提高 C.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D. 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22. 从甲图到乙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和现象有( )‎ A. 大量的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 B. 城市郊区的种植业比重不断上升 C.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质量下降 D. 出现“热岛”现象,不利于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答案】21. D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看出由甲图到乙图,城市数目明显增多,且城市等级升高,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阶段,并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所以选D。‎ ‎【22题详解】‎ 从甲图到乙图过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郊区的种植业比重不断下降,出现“热岛”现象,城市中心气流上升,有利于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即ABD错;大量人口流入城市,导致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质量下降,所以C正确。‎ 北京市商品零售购物中心可分为都市型、区域型、社区型三大类。下表为某年三大类水平零售购物中心的分布、面积及数量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与都市型、区域型购物中心相比,社区型购物中心( )‎ A. 服务范围较广 B. 服务等级较高 C. 相互距离较近 D. 商品种类齐全 ‎24. 近年来,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的不断削减对购物中心的影响是( )‎ A. 社区型购物中心数量减少 B. 区域型购物中心服务范围缩小 C. 都市型购物中心商品种类减少 D. 三类购物中心规模都扩大 ‎【答案】23. C 24. A ‎【解析】‎ ‎【23题详解】‎ 分析表格中三类零售购物中心的特点可知,社区型购物中心具有数量多、面积小、分布广的特点。由此可推知社区型购物中心以社区服务为主,个体服务范围较小(仅限于附近生活区),服务等级低,商品种类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种类较单一;所以A、B、D三项均错误;而由于个体服务范围较小、分布广、数量多可推知它们相互间分布距离较近,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24题详解】‎ 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削减会导致大量此类企事业单的从业人员会因工作的原因而随相应企事业单位的外迁而迁出城区,导致城区人口的减少,而受此影响最先减少的应是以社区生活服务为主的社区型购物中心,故A选项符合题意。而相应的随着北京首都职能的加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型购物中心的服务范围会扩大;都市型购物中心功能也会加强,经营的商品种类会增多,故B、C、D三项错误,正确答案是A。‎ 下图鄱阳湖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图中甲、乙、丙农业布局合理的是( )‎ A. 甲 种植业 乙 林业 丙 渔业 B. 甲 林业 乙 种植业 丙 渔业 C. 甲 林业 乙渔业 丙 种植业 D. 甲 种植业 乙种植业 丙 林业 ‎26. 影响该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 气候 B. 光照 C. 地形 D. 土壤 ‎【答案】25. B 26. C ‎【解析】‎ ‎【25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位于山区,适合发展林业;乙位于河流交汇的平原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丙为鄱阳湖,地势低洼,适合发展渔业,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6题详解】‎ 该图中甲乙丙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且林业、种植业和渔业的分布与光照和土壤关系并不大,结合上一题可知,地形是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主导因素。故选C。‎ 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A. 热量 B. 水分 C. 光照 D. 土壤 ‎28. 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 A. 劳动力成本低 B. 生产技术先进 C. 种植历史悠久 D. 能源供应充足 ‎29. 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 A. 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B. 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C. 改善当地种植结构 D.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答案】27. A 28. D 29. A ‎【解析】‎ ‎【27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区纬度较高,气温低,热量不足,A正确。故选A。‎ ‎【28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丰富,为温室大棚提供了充足的能源,D对;该地区位于发达的欧洲地区,劳动力成本并不低,A错;根据材料信息,该地区蔬菜主要依靠进口,且是利用荷兰等国外的技术进行温室蔬菜培育,故本地区生产技术并不先进,种植历史也不悠久,B、C错。故选D。‎ ‎【29题详解】‎ 根据材料“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以及“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可知,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减少蔬菜对外依赖。增加农业经济收入、改善当地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故选A。‎ 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五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题。‎ ‎30. 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 A. 西瓜品种优 B. 种植成本低 ‎ C. 种植利润高 D. 市场需求大 ‎31. 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时间( )‎ A. 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 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 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 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答案】30. C 31. D ‎【解析】‎ ‎【30题详解】‎ 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由于海南气候条件好,生长快,成熟早,获得利润高,C正确;根据题干的提示“瓜农在海南岛承包土地,销往全国各地”,西瓜品种优、种植成本低和市场需求大不是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的原因。故选C。‎ ‎【31题详解】‎ 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是因为此时间其它地区西瓜已经成熟了,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D正确。故选D。‎ 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 贝加尔湖形成于( )‎ A. 地壳断陷集水 B. 火山口集水 ‎ C. 河流改道 D. 滑坡阻断河流 ‎33. 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 A. 湖区降水量加大 B. 入湖径流增多 ‎ C. 湖盆在加深 D. 入湖泥沙增多 ‎34. 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 湖面蒸发弱 B. 湖泊面积大 ‎ C. 湖水盐度低 D. 湖水深度大 ‎【答案】32. A 33. C 34. D ‎【解析】‎ ‎【32题详解】‎ 贝加尔湖属于构造湖,是由于地壳断陷集水而成;其形成与火山口集水、河流改道、滑坡阻断河流无关。故选A。‎ ‎【33题详解】‎ 贝加尔湖断层发育,湖盆断裂下陷(陷落),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四周环绕着高山,注入贝加尔湖的众多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在贝加尔湖沉积,经过漫长时间的堆积形成巨厚的沉积物;目前该湖盆仍在陷落,河流水不断汇入湖泊,导致湖水深度不断加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湖区降水量、入湖径流量变化不大;入湖泥沙变化不大,且其变化也不会引起湖水深度增加。故选C。‎ ‎【34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湖水深、湖水量大,导致其与外界水循环作用弱;贝加尔湖位于内陆地区,夏季白昼时间较长,气温较高,湖面蒸发作用并不弱;湖泊面积大,有利于湖水参与外界水循环;湖水盐度大小对湖水参与外界水循环影响较小。故选D。‎ 重庆地区地下热水资源丰富,上涌的温泉热水中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及有益化学成分,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碳酸盐岩是重庆地区主要的热储层,富含蒸发盐类、天青石矿、溶解性较强的F、B、Br以及可溶性硅酸盐类;碳酸盐岩出露区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沿背斜两冀深循环,获得来自深处的热流加热后上升,汇集处温泉钻井初期多自流热水。据此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5. 图中温泉最可能位于( )‎ A. 向斜槽部 B. 背斜顶部 ‎ C. 向斜两翼 D. 背斜两翼 ‎36. 与虚线内地下水流向一致的是( )‎ A. 岩层走向 B. 地表海拔 ‎ C. 盛行风向 D. 岩浆流向 ‎【答案】35. A 36. A ‎【解析】‎ ‎【35题详解】‎ 根据材料中“汇集处温泉钻井初期多自流热水”及图示地下水的流向,可以判断图中温泉多位于向斜槽部(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槽部受挤压,压力大,有助于自流温泉出现)。故选A。‎ ‎【36题详解】‎ 地下水的流向受到地下含水层走向的影响,因此岩层走向与地下水流向一致,A正确。故选A。‎ 二、综合题 ‎37.读我国人口漫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人口漫画图(左图)反映的主要问题及原因__________。‎ 近年来,我国东北三省和长江三角洲等地区“候鸟老人”组团“迁徙”的现象日渐普遍。‎ ‎(2)说明现象对“迁入地”海南省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1)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 原因: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较慢;(经济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进步,使人均寿命延长,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 ‎(2)有利:带动当地旅游业、房地产业、商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加强区域间文化、信息等的交流。不利:增加交通压力、住房压力,影响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当地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等 ‎【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左图反映的问题是人口老龄化问题,造成老龄化的原因可从政策、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分析,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较慢,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使人均寿命延长,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 ‎(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可从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分析,有利的有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区域联系,带动当地旅游业、房地产业、商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加强区域间文化、信息等的交流。不利的方面有增加交通、住房的压力,影响社会秩序,增加当地资源、环境的压力等。‎ ‎38.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 材料一: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上海和全国对比。‎ 材料二: M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表。‎ ‎(1)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快于全国人口平均增长幅度,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引起的,这对上海产生的有利影响有哪些?‎ ‎(2)与全国相比,在人口年龄构成中,上海人口的_____________问题更突出,给上海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3)材料二反映了该地处于城市化的______阶段;在此过程中,M市可能出现的城市问题有哪些?‎ ‎(4)简要说明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M市出现的城市问题?‎ ‎【答案】(1)人口迁移 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促进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推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引进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任答3点)。‎ ‎(2)老龄化 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孤单 ‎(3)中期加速 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绿化面积少;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社会治安压力增大等问题。(任答4点)‎ ‎(4)①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城市新区和卫星城(或建设新城和卫星城);②治理城市环境污染(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③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或合理布局城市内部功能分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扩大绿化面积;④加强城市管理,合理规划,适当控制人口迁入的规模等。‎ ‎【解析】(1)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及其产生的有利影响。读材料一“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上海和全国对比”可知,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快于全国人口平均增长幅度。究其原因,是上海市经济发达,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收入水平较高,还有较好的生活环境等,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即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大量的人口迁入,为上海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大批高素质人才;有利于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2)本题考查人口老龄化及其影响。读材料一“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上海和全国对比”可知,上海市老年人口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1990年时已经高达9.4%,说明上海市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突出。由于老年人是单纯的消费者,这会导致上海养老等社会负担加重;同时也使得老年人生活孤单。‎ ‎(3)本题考查城市化的进程及相应的城市问题。读材料二可知,M市1990年—2010年城市化水平在30%—55%之间,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中期加速阶段,这一阶段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会加剧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绿化面积少;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社会治安压力增大等问题。‎ ‎(4)本题考查解决城市问题的措施。由上题分析可知,M市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绿化面积少;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社会治安压力增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城市新区和卫星城(或建设新城和卫星城);治理城市环境污染(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或合理布局城市内部功能分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扩大绿化面积;加强城市管理,合理规划,适当控制人口迁入的规模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该市出现的城市问题。‎ ‎39.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咖啡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湿度较大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国95%以上的咖啡来自云南,而云南的咖啡六成来自普洱,普洱出产的咖啡豆以其优良的品质成为顶级咖啡的制作原料。近年来,普洱市政府积极引导农户扩大咖啡树种植面积,部分农户甚至将茶园改为咖啡树种植园,普洱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咖啡树种植地区和咖啡加工区。下图示意普洱市的位置和地形。‎ ‎(1)分析普洱市种植咖啡树的优越自然条件。‎ ‎(2)分析普洱市成为全国最大的咖啡加工区的主要原因。‎ ‎【答案】(1)普洱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纬度低,热量充足;因地形阻挡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小,冬季温暖;地处高原,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积累,咖啡豆品质好;受夏季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气候湿润;土壤湿度较大;普洱山区坡度大,排水条件好。(答到其中3点即可)‎ ‎(2)普洱市咖啡豆产量高,品质优良,原料丰富;(必答)国内外咖啡消费市场大;当地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答到任意1点即可)‎ ‎【解析】(1)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咖啡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读图可知,普洱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纬度低,热量充足。地处高原,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大,且地形阻挡了冬季北方冷空气,冬季较温暖。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降水丰富。咖啡需要排水良好且湿度较大的土壤,普洱山区排水条件好,地处湿润区,土壤湿度较大。‎ ‎(2)普洱市成为全国最大的咖啡加工区的原因主要是从原料、产品品质、市场需求、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普洱市咖啡豆产量高,原料丰富;气温日较差大,作物养分积累多,品质优良;消费市场广阔,国内外咖啡销路好;读材料“普洱市政府积极引导农户扩大咖啡树种植面积”可知,有当地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4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岭东西绵长,是中国南北方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自然带丰富多样。进入21世纪以 来,秦岭北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无序开发。近年来,我国政府在秦岭北麓采取一系列措施 恢复植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下图示意秦岭(局部)及周围地理事物分布。‎ ‎(1)从地形的角度分析秦岭自然带丰富多样的原因。‎ ‎(2)分析秦岭北麓植被恢复对渭河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答案】(1)秦岭山脉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垂直方向自然带丰富多样;秦岭山脉对南北气流的屏障作用显著,山地南北水热差异大,南北方向自然带丰富多样;秦岭山区面积大,东西绵长,东西方向自然带丰富多样。(任答两点)‎ ‎(2)地表植被覆盖提高,涵养水源能力增强,下渗量增加,河流径流量减少;调节径流能力增强,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小(洪水期流量减小,枯水期流量增加),洪涝的频率降低;地表侵蚀减弱,河流含沙量减小。(任答三点)‎ ‎【解析】(1)地形的角度可以从地形本身和和气候的影响间接导致自然带丰富多样来分析。从地形本身来说,秦岭山脉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垂直方向自然带丰富多样;且秦岭山区面积大,东西绵长,东西方向自然带丰富多样。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分析,秦岭南、北两侧分别为阳坡和阴坡、夏季风的迎风坡和背风坡,导致山地南、北两侧水热差异大,南北方向自然带丰富多样。‎ ‎(2)对渭河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主要从径流量、径流的季节变化、含沙量等方面来分析。秦岭北麓植被恢复,地表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下渗量增加,导致地表河流径流量减少;,可减少洪水期流量,增加枯水期流量,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小,洪涝的频率降低;地表植被覆盖会减弱流水侵蚀作用,河流含沙量减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