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 MB
  • 2021-09-17 发布

【地理】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解析版)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高中2019-2020学年 高一5月月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下列各个小题旳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下表为四个国家某一年的人口变动数据。据此完成问题。‎ 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口增长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表格中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迁移率为正值,表示人口净迁入多。两项合值最大,说明人口增长最快,C正确。‎ 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回答问题。‎ ‎2.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图中②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正确的是 A. 20% 鼓励生育 B. 60% 计划生育 C. 15% 采取移民政策 D. 30% 鼓励人员出国 ‎【答案】2. C 3. A ‎【解析】‎ ‎【2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③国65岁以上人口占50%左右,人口老龄化最严重,故选C。‎ ‎【3题详解】‎ 图中②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为20%,而65岁以上占比在20%,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应适当鼓励生育,故选A。‎ ‎4.读下图,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A. ②③④① B. ①③②④ ‎ C. ①④②③ D. ④①③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从死亡率开始,然后人口出生率逐渐降低,故先是出生率、死亡率都较高的①,再是出生率和①相差不大但死亡率出现下降的③,再是出生率出现下降的②,最后是出生率、死亡率都较低的④,①③②④符合,B正确。‎ ‎5.下图为1977年、2017年浙江省人口统计图。完成下题。‎ 与1977年相比,2017年浙江省人口 A. 总量小幅度下降 B. 出生率显著下降 C. 死亡率略有上升 D. 自然增长率上升 ‎【答案】B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与1977年相比,2017年浙江省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死亡率降低,自然增长率降低但仍为正值,总量增加,B正确。‎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连续三年下降。下图是我国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年龄性别结构金字塔图(返迁指流动人口返回原籍地工作生活的行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据图判断可知 A. 流动人口40~50岁男性数量最多 B. 返迁人口40~50岁男性比重最大 C. 流动人口30~35岁女性数量最少 D. 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变化一致 ‎7. 下 列影响流动人口返迁回乡的主要因素有 ‎①乡村基础设施 ②产业结构调整 ③城市人口政策 ④城市环境质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6. B 7. C ‎【解析】‎ ‎【6题详解】‎ 图中显示,流动人口15~25岁男性比重最大,因此该年龄段人口数量最多,A错误。图中显示,返迁人口40~50岁男性比重最大,B正确。图中显示,流动人口50岁以上女性数量最少,C错误。图中显示,返迁人口中比重最大的是40~50岁年龄阶段,而流动人口中比重最大的是15~25岁年龄段,年龄结构变化明显不一致,D错误。故选B。‎ ‎【7题详解】‎ 与城市相比,乡村基础设施始终处于劣势,因此乡村基础设施不是影响流动人口返迁回乡的主要因素,①不符合题意;由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城市产业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和年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流动人口返迁回乡,②符合题意;为了缓解城市人口压力,城市制订的限制人口政策,使得部分流动人口返迁回乡,③符合题意;与乡村相比,城市的环境质量一直以来具有劣势,但依然吸引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因此城市环境质量不是影响流动人口返迁回乡的主要因素,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B. 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C. 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D. 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9. “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 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 有效缓解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C.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D. 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答案】8. B 9. B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由材料可知,随着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的实施,使得城归返乡创业,给家乡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现实影响,因此城归返乡创业的出现与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有关,所以B正确。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城归现象的影响,“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B对。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是经济、环境效益,A错。不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C错。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是经济效益,D错。据此分析选B。‎ ‎10.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移已成为我国未来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家庭分批迁居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在分批流动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中,影响家庭中第一批流动人口的主要因素是 A. 自然因素 B. 经济因素 ‎ C. 政治因素 D. 家庭因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在第一批人口流动中以男性青壮年劳动力为主,说明流动的原因是外出务工或经商,经济因素成为了第一批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B正确。‎ 读木桶效应图(下图)。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下列小题。‎ ‎11. 如果用a表示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 A. aC>A B. A>B>C C. AA>B ‎19. 图中甲地居民要购买4、5级商品,应去的城市最合适的是 A. A B. B‎1 ‎C. B6 D. C6‎ ‎【答案】18. B 19. B ‎【解析】‎ ‎【18题详解】‎ 根据中心地和商品等级图,A城市数目最少,提供的商品种类多,提供的商品等级高;B城市数目居中,提供的商品种类较A少,提供的商品等级较A低;C城市的数目最多,提供的商品种类最少,提供的商品等级最低;因此城市等级A>B>C,答案选B。‎ ‎【19题详解】‎ 图中甲地居民要购买4、5级商品,应该寻找能提供此等级商品的城市,且距离最近的B1城市,A、B6城市距离比B1距离甲地远,C6城市等级低,不能提供4、5等级的商品,ACD都不对,答案选B。‎ 读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0. 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 B. 在P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C. 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D. 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 ‎21. 孟加拉国、中国和英国处于图中的时段依次是 A. M、P、N B. M、N、P ‎ C. P、M、N D. N、M、P ‎【答案】20. C 21. A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城市化速度的变化以及世界不同国家的城市化特点,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抓住图中关键信息答题。‎ ‎【20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化的速度都一直处于正值状态,势必使城市化的水平一直处于不断提高状态,所以图示的时间范围内,在N时段时该地城市化水平处于最高状态。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慢,在P时段,城市化速度最快;在N时段,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有可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一部分人口开始向郊区转移了。选项 A B D都是错误的。故选C。‎ ‎【21题详解】‎ 我国目前正处城市化加速的时期,英国已经开始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故选A。‎ 联合国人居署曾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发布了一份《拉美城市发展报告》。报告指出,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有80%的人口居住在城镇里,是全球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城镇化水平甚至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上述拉丁美洲国家城镇化水平较高,其原因可能是 A. 第二、三产业发达 B. 城镇化政策 ‎ C. 人口盲目迁移 D. 工业化的促进 ‎23. 拉丁美洲地区的城镇化可能导致的结果是 A. 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B. 城镇环境得到改善 ‎ C. 产业结构快速成熟 D. 贫富分化加剧 ‎【答案】22. C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拉丁美洲国家经济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程度低,城镇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城镇化水平高是因为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涌入城市,造成城镇畸形发展,C正确。‎ ‎【23题详解】‎ 拉丁美洲地区的城镇化是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涌入城市,而城市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城市出现贫民窟,导致城市畸形发展,会导致贫富分化加剧,D正确。‎ ‎24.下图为我国城市街道建筑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实施专家设计的城市街道,最可能影响城市的 A. 用地规模 B. 交通布局 ‎ C. 城市等 D. 服务种类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实施专家设计的城市街道,街道两侧楼房层数少,城市人口没有减少,只有扩大住宅区面积,最可能影响城市的用地规模,A对。只是道路两侧楼房高度变化,城市等级不变,服务种类、等级职能不变,不影响交通布局;BCD不对。故选A。‎ 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5. 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地形平坦 B. 气候优越 ‎ C. 距城区近 D. 水源充足 ‎26. 阶段Ⅱ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输入,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A. 甲地全部城市化 B. 甲地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C. 乙地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D. 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的条件好,成本低 ‎【答案】25. C 26. D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5题详解】‎ 从图中看,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主要供应本地城市,且鲜花和蔬菜不耐储存,应分布在距市场较近的地区,可判断出其主要区位因素是距城区近,C正确。地形、气候和水源条件从图中读不出来。‎ ‎【26题详解】‎ 从图中看,阶段Ⅱ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输入,其根本原因可能是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的条件好,成本低,D正确。从图中看,阶段Ⅰ和阶段Ⅱ甲地城区面积没有明显变化,不可能全部城市化,A错。甲地交通条件改善,对从乙输入蔬菜没有影响,可能是甲、乙两地之间的交通条件的改善,B错。人口密度小的情况下,劳动力数量少,劳动力工资水平应该较高,C错。‎ 下图为美国本土和我国东北农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7. 从农业地域类型看,图中所示的农业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季风水田农业 B. 商品谷物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混合农业 ‎28. 影响上述农业区小麦种植的共同有利自然条件是 ‎ A.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B. 交通便利,城市众多 C.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D. 工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答案】27. B 28. C ‎【解析】‎ ‎【27题详解】‎ 图示美国中央大平原和中国东北平原的小麦、玉米等商品谷物农业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属于商品谷物农业,B项区。‎ ‎【28题详解】‎ 交通便利,城市众多;工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不属于自然条件; 较高纬度小麦区热量条件差;所以A、B、D项错误。两地都位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C项正确。‎ 下图为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9. 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B. 乙——西欧乳畜业 C. 丙——我国西北地区畜牧业 D. 丙——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 ‎30. 丙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 精耕细作,种植经验丰富 B.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 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 D. 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答案】29. D 30. D ‎【解析】‎ ‎【29题详解】‎ 甲地以种植业为主,投入劳动力数量多,商品率低,应是水稻种植业,A错。乙地畜牧业、种植业并重,所占比重相当,商品率高,是混合农业,B错。丙是畜牧业为主,商品率高,是大牧场放牧业,我国西北地区畜牧业是游牧业,C错。丙是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D对。‎ ‎【30题详解】‎ 丙地区是大牧场放牧业,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D对。精耕细作,种植经验丰富,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是水稻种植业的条件,A、B错。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不适宜大牧场放牧业发展,D错。‎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31.利用地理统计图可以使枯燥的数据变得直观、生动,便于分析和比较各种地理事物“量”的变化和相互关系。读下面的人口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中第________阶段和第________阶段人口增长速度均十分缓慢,试分别分析其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 ______________。‎ ‎(2)从人口增长特征看,乙图中B国处于甲图中第____阶段,A国的 人口出生率较____,人口增长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B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答案】(1)一 四 第一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死亡率很高;第四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导致出生率低。‎ ‎(2)四 传统型 ‎ ‎(3)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 鼓励生育和接纳移民 ‎【解析】‎ ‎【详解】(1)直接读图,第一阶段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第四阶段,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主要原因从社会生产力发展角度分析。第一阶段为原始型增长模式,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死亡率很高,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第四阶段为现代型增长模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人们生育观念改变导致出生率很低,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 ‎(2)读乙图可知,B国出现人口老龄化,对应的应当为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即甲图中的第四阶段。A国的少年儿童比重较大,出生率较高,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大,新增人口占比重大,人口增长类型是传统型。‎ ‎(3)B国出现人口老龄化,对应的应当为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B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解决措施是鼓励生育,适当接纳海外移民,延迟退休年龄,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关心、照顾老人,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 ‎32.下图为中纬度某沿海城市规划简图,该城市常年盛行东北风,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②对应的功能区是____________。‎ ‎(2)a、b、c、d四处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请分析原因(至少写2点)。‎ ‎(3)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请选出最佳地点,并说明理由(至少写3点)。‎ ‎【答案】(1)商业区 ‎(2)d原因: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受工业废气污染少;依山傍水,河流上游,环境优美;靠近文化区等。(任意答对两点得满分)‎ ‎(3)乙地原因: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少;河流下游,对水源污染小;接近铁路等原料产地;接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靠近河流,工业用水充足。‎ ‎【解析】‎ ‎【详解】(1)从图中看,②位于市中心,有多条公路在此交汇,交通通达度高,为商业区。‎ ‎(2)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盛行风上风向、河流上游环境优美的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临。从图中看,d位于盛行风上风向,空气质量好;位于河流上游,环境优美;靠近文化区。d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 ‎(3)从图中看,乙地附近有铁矿,原料丰富。临近公路、铁路,交通便利。靠近河流,水源充足。由材料可知,该地常年盛行东北风,乙地位于城市西南,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位于河流的下游,对水源污染小。乙地最适宜建钢铁工业基地。‎ ‎33.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城镇水平变化图和我国城镇数量和规模变化情况图。‎ 材料二 我国城镇化目前存在许多突出问题,比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市建设缺乏特色。‎ ‎(1)分析材料一,说明我国城镇化从1978年到2012年的变化特点。‎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城市化水平提高的社会经济意义。‎ ‎(3)结合材料二,列举我国“城市病”有哪些。‎ ‎【答案】(1)城镇人口数量增多;城镇化率不断上升;与世界平均水平接近;1996年以后城市化水平速度加快;城镇数量不断增多,以中小城镇为主。‎ ‎(2)经济意义: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利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社会意义:增加就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社会进步(住房、医疗、教育);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3)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就业压力增大。‎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不难推测出该阶段我国城镇化具有城镇人口数量增多、城镇化率不断上升、城市化水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1996年后城市化水平上升速度快、城镇数量增多尤以中小城镇增长速度最快等特点。‎ ‎(2‎ ‎)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能带动城市化水平的提升,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又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促使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从城市化的社会意义来看,城市化的发展有助于增加就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社会进步和区域的协调发展。‎ ‎(3)结合材料二和教材知识不难知道我国的城市化问题包括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就业压力增大等。‎ ‎34.读图甲和图乙,回答问题。‎ ‎(1)图甲中a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试评价其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 ‎(2)图乙是图甲中b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试分析制约b地水稻种植最为突出的自然因素是什么?分析其形成原因。‎ ‎(3)c地是世界上种植水稻纬度最高的地区,试分析原因。‎ ‎【答案】(1)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充足;土地:多属河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有湄公河流经,提供丰富的水源;人口: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历史:农垦历史悠久,传统耕作经验丰富。‎ ‎(2)水旱灾害频繁。主要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受西南季风势力强弱的影响,降水年际变化大(年降水量不稳定)。‎ ‎(3)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夏季温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且雨热同期。‎ ‎【解析】‎ ‎【详解】(1) 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分析。其中自然条件表现为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社会条件表现为劳动力、种植经验等。‎ ‎(2) 水稻种植的自然因素包含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气候相对不稳定,成为制约b地水稻种植最为突出的自然因素,表现为这里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受西南季风势力强弱的影响,降水年际变化大(年降水量不稳定) ,最终导致水旱灾害频繁。‎ ‎(3) c地为中国东北平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夏季温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且雨热同期,水热条件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求,成为世界上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