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9.00 KB
  • 2021-09-17 发布

【地理】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2分)‎ ‎1.当纽约(西五区)处于‎10月30日12时时,北京应为( )‎ A. ‎10月30日1时 B. ‎10月29日1时 C. ‎10月31日1时 D. ‎11月1日9时 ‎【答案】C ‎【解析】北京位于东八区,纽约位于西五区,东八区位于西五区以东13个时区(8+5),即早13个小时。当纽约(西五区)处于‎10月30日12时时,则东八区的时间是‎10月30日(12+13)时,即北京应为‎10月31日1时。因此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2018年1月21日北京迎来今冬初雪。下左图为我国26个省级行政中心多年平均初雪日统计图,下右表为北京2018年1月21—24日天气资料。据此分析,降雪过后,北京进入“极速制冷”、“冷冻周”模式,其成因不包括( )‎ A. 新雪反射地面辐射,地温低 B. 融雪吸收热量,气温低 C. 气温低,湿度大,体感温度低 D. 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 ‎【答案】A ‎【解析】降雪过后,北京进入“极速制冷”、“冷冻周”模式,表明气温低。新雪反射会反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得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少,地温低,导致气温低,新雪反射的是太阳辐射,而不是地面辐射,A符合题意。表中表明,降雪过后,天气多晴天,少量积雪可能融化,而融雪吸收热量,导致气温低,B不符合题意。气温低,空气中相对湿度大,导致体感温度低,C不符合题意。表中表明,降雪过后,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导致气温低,D不符合题意。故选A。‎ 读下图,完成下题。‎ ‎3.从A到C的最近走法是(  )‎ ‎①沿AC所在经线向南走  ②沿ABC所在直线向南走 ‎③一直向正南方向走  ④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A. ①② B. ②③ ‎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A、C所在大圆是A、C所在经线和与其相对的经线构成的经线圈,图示经线AC段为大圆劣弧,距离最短。故选C。‎ 受气压带和风带南北移动等因素影响,赤道南北两侧可能出现不同风向的盛行风(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此时甲地昼长可能是(  )‎ A. 7小时 B. 12小时 ‎ C. 13小时 D. 18小时 ‎5. 甲乙两地全年高温,其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 B. 海陆 ‎ C. 地形 D. 洋流 ‎6. 甲、乙两地气候差异表现为(  )‎ ‎①1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 ②7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 ‎③1月份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④7月份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A. ①③ B. ①④ ‎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4. C 5. A 6. D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图中赤道两侧的盛行风风向判断,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应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赤道北侧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因此此时北半球应为夏季,图中显示,甲地位于北半球,甲地夏季的昼长应长于12小时,排除A、B。由于甲地接近赤道,纬度低,昼长年变化小,最长白昼不可能达到18小时,因此排除D,C符合题意。故选C。‎ ‎【5题详解】‎ 图中显示,甲、乙两地都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较高,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因此全年高温,其主导因素是纬度,A符合题意。图中显示,甲、乙两地均位于沿海地区,但海洋影响并不能导致当地高温,排除B。尽管甲、乙两地海拔较低,但海拔较低的地区不一定会出现高温,因此地形不是两地全年高温的主导因素,排除C。图中乙地受寒流影响,具有降温作用,因此洋流不是两地全年高温的影响因素,排除D。故选A。‎ ‎【6题详解】‎ ‎1月份,气压带和风带南移,乙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明显,降水多,而甲地受东北信风(大陆吹向海洋)的影响,降水较少,因此1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①错误。7月份,气压带和风带北移,甲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明显,多盛行来自海洋的西南风,降水多,而乙地受东南信风(大陆吹向海洋)的影响,降水较少,因此7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②正确。1月份,直射点在南半球,与乙地相比,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小,白昼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少,因此甲地气温低于乙地,③错误。7月份,直射点在北半球,与乙地相比,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白昼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多,因此7月份甲地气温高于乙地,④正确。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 ‎7. 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  )‎ A. ‎200米 B. ‎300米 ‎ C. ‎400米 D. ‎‎500米 ‎8. 甲村到b处耕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际距离是(  )‎ A. ‎100米 B. ‎200米 ‎ C. ‎300米 D. ‎‎400米 ‎【答案】7. B 8. D ‎【解析】‎ ‎【7题详解】‎ 图中a地海拔高度‎500米,b地海拔高度‎200米,a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B对。A、C、D错。故选B。‎ ‎【8题详解】‎ 甲村到b处耕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图上比例尺是1:20000,则实地距离是40000厘米,即‎400米,D对。A、B、C错。故选D。‎ 下图为中国年太阳辐射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9. 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 A.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B. 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 C. 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 D.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10. 假如你是一位太阳能热水器营销员,只考虑自然因素,最不适合营销的城市分是(  )‎ A. 北京 B. 拉萨 ‎ C. 上海 D. 重庆 ‎11. 下列能源是太阳能的是(  )‎ ‎①水能 ②核能 ③沼气能 ④地热能 ⑤天然气 ⑥潮汐能 ⑦风能 A. ①③⑤⑦ B. ②③④⑤ ‎ C. ①③⑤⑥ D. ②⑤⑥⑦‎ ‎【答案】9. D 10. D 11. A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我国太阳能的地区分布特点。影响太阳能分布的因素有:海拔高低,白昼长短,天气状况,气候特点,日照时间长短,大气透明度等等。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相同,太阳高度角也相同,A错误。青藏高原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数多,大气透明度好,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热量多;由于同一纬度,海拔越高,日出越早,日落越迟,所以白昼越长,光照时间越长,B错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D正确。和日地距离相比较,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影响很小,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我国太阳能的分布。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是青藏高原,所以最适合太阳能热水器营销的是拉萨;太阳能最贫乏的是四川盆地,所以最不适合太阳能热水器营销的是重庆。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与太阳能有关的能源。水能是太阳照射导致降水促进了水循环而产生,来源于太阳能的蒸发作用,①正确;沼气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的能量形式,来源于太阳能,③正确;天然气是地质时期贮存的太阳能,⑤正确;风能是地面各处受太阳辐照后大气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水平运动,来源于太阳能,⑦正确;核能来自于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释放出的能量,②错误;地热能是来自地球内部的天然热能,来源于地球自身而非太阳能,④错误;潮汐能是海洋由于太阳、月球的天体引力而产生的周期性海水涨落而形成的,与太阳能无关,⑥错误。故选A。‎ ‎12.‎2013年11月23日山东再次出现大范围雾霾,25日夜间受一股强冷空气影响,空气质量有所好转。回答雾霾的出现能够(  )‎ A. 夜间减弱大气逆辐射 B. 白天削弱太阳辐射 C. 夜间降低地面温度 D. 白天升高大气温度 ‎【答案】B ‎【解析】雾霾的出现,使白天增大了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降低白天气温,B正确,D错误;晚上,雾霾天气云量大,增大了大气逆辐射,升高了晚上气温,使气温日较差变小,A、C错误。故选B。‎ 图为某大气模拟实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点着的香释放出的烟雾,其运动轨迹合理的是(  )‎ A. B. ‎ C. D. ‎ ‎14. 该模拟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大气的(  )‎ A. 受热过程 B. 热力环流 ‎ C. 温室效应 D. 削弱作用 ‎【答案】13. C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点着的香下方是热水,右侧是冰块,热水、冰块导致玻璃箱底部出现温差,热水处气流上升、冰块处气流下沉,则热水处形成低压、玻璃箱顶部形成高压,冰块处形成高压、玻璃箱顶部形成低压,水平方向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因此点着的香烟雾在玻璃箱顶部是向右飘,会形成顺时针运动的环流,C正确。故选C。‎ ‎【14题详解】‎ 点着的香下方是热水,右侧是冰块,热水、冰块导致玻璃箱底部出现温差,热水处气流上升、冰块处气流下沉,则热水处形成低压、玻璃箱顶部形成高压,冰块处形成高压、玻璃箱顶部形成低压,水平方向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点着的香烟雾在玻璃箱顶部是向右飘,会形成顺时针运动的环流,因此该模拟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大气的热力环流,B正确。故选B。‎ 第十八届亚洲运动会于‎2018年8月18日-‎9月2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读公转轨道上二分二至日地球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亚运会期间,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位置是(  )‎ A. 甲与乙之间 B. 乙与丙之间 ‎ C. 丙与丁之间 D. 丁与甲之间 ‎16. 亚运会期间,北京正午太阳高度(  )‎ A. 不断变大 B. 始终不变 ‎ C. 先变大后减小 D. 不断变小 ‎【答案】15. A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图中太阳直射点可以判断,甲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6月22日夏至,则乙为秋分,丙为冬至,丁为春分,‎8月18日-‎9月2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位置是甲与乙之间。故选A。‎ ‎【16题详解】‎ 亚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位于北半球的北京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变小。故选D。‎ ‎17.“水寒效应”是指由于水汽蒸发而引起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现象;“风寒效应”是指因风引起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身体潮湿时散失的体热比干燥时多,是因为风寒效应在起作用 B. 冲锋衣与羽绒服都能防寒,是因为克服了水寒效应 C. 初到上海生活的东北人冬季会感觉更冷,是因为水寒效应 D. 印尼坦博拉火山1816年大爆发致使当地这一年无夏天,是因为有风寒效应 ‎【答案】C ‎【解析】身体潮湿时,水汽蒸发,从而引起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温度,是水寒效应在起作用,A错。冲锋衣和羽绒服都能防寒,是因为克服了风寒效应,B错。相比于东北而言,上海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初到上海生活的东北人冬季会感觉更冷,是因为水寒效应的作用,C正确。印尼坦博拉火山1816年大爆发致使当地这一年无夏天,是因为大气中火山灰削弱了太阳辐射导致,D错。故选C。‎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湿、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 减弱了地面辐射 B.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 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 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19. 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 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 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 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 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答案】18. A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减弱地面辐射,以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A对,BCD错。故选A。‎ ‎【19题详解】‎ 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产品质量,C对。减弱地面辐射,降低地温不是主要目的,A、B错。夏季热量充足,不用增加地温,D错。故选C。‎ 雷暴是暖湿空气在不稳定环境中强烈上升形成的,常伴有闪电等天气现象。某年7月18日,有雷暴越过洪泽湖,历时约1小时,强度发生了明显变化,雷暴强度与闪电发生的次数呈正相关。下图示意该雷暴天气系统过境洪泽湖时闪电发生的时空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此次雷暴天气系统过境洪泽湖的方向是(  )‎ A. 自东向西 B. 自西向东 ‎ C. 自北向南 D. 自南向北 ‎21. 此次雷暴天气系统过境洪泽湖,其强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湖面摩擦力小 B. 空气对流减弱 C. 水汽得到补充 D. 热量得到加强 ‎【答案】20. A 21. B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图的判读,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图表的判读方法。‎ ‎【20题详解】‎ 读图可知,最早发生闪电的时间段是14:00~14:15,闪电发生区域主要位于洪泽湖东岸;最晚发生闪电的时间段是14:45~15:00,闪电发生区域主要位于洪泽湖西岸;14:15~14:45发生闪电的区域主要位于上述两区域之间。因此可推断此次雷暴天气系统是由东向西过境洪泽湖的,故选A。‎ ‎【21题详解】‎ 读图可知,此次雷暴天气系统由东向西过境洪泽湖后,发生闪电的次数明显减少,发生区域明显缩小,主要是受水的热容量大的影响。夏季洪泽湖水域增温比周边陆地慢,为冷源,雷暴天气系统移动到洪泽湖上空时,受洪泽湖降温作用影响,空气对流减弱,B对。湖面摩擦力小、水汽得到补充和热量得到加强等,应该有利于增强雷暴天气系统的活动强度,A、C、D错。‎ 图为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图,图中将太阳黑子谷值周期各年划分为m-5、m-4、m-3、m-2、m-1、m、m+1、m+2、m+3、m+4、m+5,其中m为太阳黑子谷值年,其他为谷值周期内各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由图可知,某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阜新相应年份的暴雨日数二者之间(  )‎ A. 完全一致 B. 毫无关联 C. 大致呈正相关关系 D. 大致呈负相关关系 ‎23. 对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的研究可以(  )‎ ‎①确定阜新暴雨日数具有周期性  ②确定阜新暴雨日数无明显周期性 ‎③有助于暴雨、洪涝灾害的预报  ④有助于降低阜新洪涝灾害出现的频率 A. ①③ B. ①④ ‎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22. D 23. A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与地球降水之间的关系。‎ ‎【22题详解】‎ 本题考黑子活动周期与降水的关系。读图,根据图中曲线可知,某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阜新相应年份的暴雨日数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黑子相对数多的年份,暴雨日数少,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黑子活动周期与降水的关系及研究的意义。结合上题分析,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的研究可以确定阜新暴雨日数具有周期性,故①正确;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的研究可以确定阜新暴雨日数具有周期性,故②错误;有助于暴雨、洪涝灾害的预报,故③正确;不能直接减轻阜新的洪涝灾害损失,可以早预防,减轻灾害损失,故④错误,故A,①③正确,BCD错误,故选A。‎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面小题。 ‎ ‎24. 甲地的地方时为(  )‎ A. 11时40分 B. 12时 C. 12时20分 D. 20时 ‎25. 下列说法,可能与图示季节相符的是(  )‎ A.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 B.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 翡翠园中零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 D. 幽阖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 ‎【答案】24. B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中心点为地球北极,则甲地地方时为12:00,甲地经度为100°E,位于东七区,中央经线为105°E,105°E的地方时为12:20。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5题详解】‎ 图示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为春秋分日。翡翠园中零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为秋分。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 ‎26.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节气是________,日期是______。‎ ‎(2)此日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的是________。‎ ‎(3)D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__。‎ ‎(4)A、B、甲三点中有明显四季变化的是_______,乙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 ‎(5)C点此时太阳高度_______;D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_。‎ ‎(6)由甲向D做水平运动的物体,最终将向________(低纬/高纬)方向偏转。‎ ‎【答案】 (1)冬至 ‎12月22日前后 (2)北半球 ‎ ‎(3)9时 (4)甲 8 (5)0° 90° (6)高纬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为光照图的判定即地球运动的基础知识,难度一般,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依据图中经度可判定,地球地转方向为顺时针,是南半球的俯视图。图中极昼的范围扩展到南极圈,因此节气为冬至。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 ‎(2)冬至日,北半球昼长达全年最小值。‎ ‎(3)依据图中信息可判定,图中90°为90°E,则E点所在经线为90°W,地方时为12:00。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D点位于E点以西45°,地方时比E点晚3小时,“早加晚减”,12:00-3=9:00。‎ ‎(4)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为温带,位于回归线到极圈之间。A、B、甲三点中只有甲位于回归线到极圈之间,因此有明显四季变化的是甲。读图可知,在乙所在纬线圈中,昼弧占纬线圈的比例为6/8,因此乙点的昼长为6/8*24=18小时。‎ ‎(5)C点位于晨昏线上,因此太阳高度角为0°。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因此D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90°。‎ ‎(6)该图为南半球俯视图。在南半球左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向左偏,因此应偏向高纬。‎ ‎27.读某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位于大陆____________岸,全年盛行_______风,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形成_________气候,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 ‎(2)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____季,此季节控制乙地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 ‎(3)丙地位于大陆东岸,受________的影响,形成了____________气候。‎ ‎【答案】 (1)西 西 温带海洋性 终年温和多雨 ‎ ‎(2)夏 副热带高气压带 ‎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温带季风 ‎【解析】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读图可知,甲地位于亚欧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 ‎(2)此季节,亚欧大陆上形成了亚洲低压,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乙位于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3)丙地位于我国渤海沿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了温带季风气候。‎ ‎28.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后面的思考题。‎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 实验步骤:‎ ‎(1)在室外安全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再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 ‎(2)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 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又从火堆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1)在上左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 ‎(2)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异→ →同一水平面上的 →大气 →热力环流。  ‎ ‎(3)上右图中纸屑点燃后一段时间,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答案】(1)如下图所示。‎ ‎(2)垂直运动(大气上升或下降) 气压差异 水平运动 ‎(3)B>A>D>C ‎【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原理及气压值、气压性质判断等知识点。‎ ‎(1)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冷热不均,其基本过程为:地面的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空气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导致空气的水平运动,完成热力环流。火焰处气温高,纸屑在火焰处上升,距离火焰越远,气温越低,碎屑在四周落下再从四周流回。运动方向见下图 ‎(2)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冷热不均,其基本过程为:地面的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空气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导致空气的水平运动,完成热力环流。即:热量差异→大气上升或下降→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3)气压分布的一般规律:垂直方向上,越往上气压越低,因此A>D,B>C;水平方向上,高压气压值大于低压,B>A,D>C。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D>C。‎ ‎29.[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时值旅游淡季,为办好本届进博会,上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进博会提供了高速、安全、可靠的服务。进博会的成功举办,中国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运营秩序良好的博览会现场,传播了城市形象。虽然进口博览会主要针对专业采购商而非个体消费者,不过不用担心,为发挥博览会的辐射功能和溢出效应,有关方面之前已推出首批30个“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进口博览会前夕,这些平台陆续开业,让意欲尝鲜的市民与游客先睹为快。‎ 分析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对上海旅游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打造城市的形象、品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丰富城市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产品升级,调节淡旺季结构,使淡季不淡,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问题角度限制比较大,关键词:旅游发展、积极影响。首先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提高世界人民认识上海,提高城市知名度,打造城市形象;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丰富城市旅游资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