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6.50 KB
  • 2021-09-17 发布

2017-2018学年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下)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根据“化学元素→化合物→C→组织→器官→洋葱”,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与烟草花叶病毒相比,C能独立生活,两者都含有核糖核酸 B. 蓝藻和C都有核糖体,若两者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有叶绿素参与 C.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可用于质壁分离实验,也可以用于有丝分裂实验 D. 洋葱富含钾、锌、硒,与根尖成熟区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答案】C ‎【解析】‎ 题干体现的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其中C表示细胞,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能独立生活,细胞含有DNA和RNA(核糖核酸),埃博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核糖核酸),故两者都含有核糖核酸,A正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只含有一种细胞器,即核糖体,因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及相关的酶,所以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构成洋葱的细胞属于真核细胞,含有复制的细胞器,其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含有叶绿体(含有叶绿素等),B正确;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已高度分化,不能进行有丝分裂,C错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依据自身生命活动所需有选择性的吸收,这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D正确。‎ ‎2.如图是细胞中几种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如果缺乏了Mg,植物的叶片呈黄色 B. 蛋白质若含S,则一定位于氨基酸的R基中 C. ATP中含有腺嘌呤 D. 人体缺乏I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分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旨在以图形为背景考查细胞中几种重要化合物的元素。‎ ‎【详解】Mg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元素,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如果缺乏了Mg,植物的叶片因为无法合成叶绿素呈黄色,A正确;20种氨基酸的相同结构部分含元素C、H、O、N,蛋白质若含S,则一定位于氨基酸的R基中,B正确; ATP中的腺苷由一分子腺嘌呤与一分子的核糖组成,C正确;人体缺乏I时,甲状腺激素合成受阻,促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都增加,D错误;故选D。‎ ‎【点睛】甲状腺激素合成受阻,促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都增加。‎ ‎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②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以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③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④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将蔗糖还原成砖红色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①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①正确;②双缩脲试剂可用于检测蛋白质,但不能检测氨基酸,更不能用于检测氨基酸的含量,②错误;③染色体易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③正确;④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可被还原性糖还原成砖红色,蔗糖为非还原性糖,④错误。故选:B.‎ ‎4.下列有关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磷脂和蛋白质分子是所有细胞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B. 水既是某些代谢过程的反应物又是该过程的生成物 C. 有的蛋白质有催化作用,有的蛋白质却有调节作用 D. DNA和RNA分别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 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它们是所有细胞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A项正确;水既是某些代谢过程的反应物又是该过程的生成物,如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B项正确;有的蛋白质有催化作用,如酶,有的蛋白质有调节作用,如胰岛素,C项正确;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D项错误。‎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是D选项。一定要记住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由于病毒只有一种核酸,所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5.下列关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质膜中蛋白质比磷脂更容易移动 B. 有些膜蛋白起着生物催化剂的作用 C. 各种蛋白质都含有C、H、O、N、S等元素 D. 蛋白质特定生物学功能决定蛋白质特定空间结构 ‎【答案】B ‎【解析】‎ A、质膜的骨架是磷脂分子,蛋白质只是镶嵌在其中,蛋白质的运动受(除其他物理因素,如温度等)磷脂的限制,故磷脂比蛋白质更容易移动,A错误;B、质膜中的膜蛋白具有催化功能,如ATP酶,B正确;C、并不是所有的氨基酸都含有S,各种蛋白质不一定都含有C、H、O、N、S等元素,C错误;D、蛋白质特定空间结构决定蛋白质特定生物学功能,D错误。故选:B。‎ ‎6.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B. 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 C. 同一细胞中两种 RNA 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D. 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 ‎【答案】D ‎【解析】‎ 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A正确;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B正确;RNA主要合成于细胞核中,在线粒体或叶绿体中也可合成少量的mRNA,则同一细胞中可同时合成两种RNA,C正确;多糖在细胞中可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或糖脂,主要参与细胞识别,D错误。‎ ‎7.番茄叶一旦被昆虫咬伤后,会释放出系统素(一种由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与受体结合,激活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限制植物蛋白的降解,从而阻止害虫的取食和病原菌繁殖。下列关于系统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内含18个肽键的系统素是一种信号分子 B. 系统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 C. 系统素是在植物细胞核糖体上合成的 D. 系统素能抑制植物体内与蛋白酶有关基因的表述 ‎【答案】C ‎【解析】‎ 依题意信息可知,系统素与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受体结合,激活蛋白酶抑制基因,但不能抑制植物体内与蛋白酶有关基因的表达,不能发挥信号传递的作用,A、D项错误;系统素含有肽键,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B项错误;系统素是番茄叶被昆虫咬伤后、释放出来的一种由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所以是在植物细胞核糖体上合成的,C项正确。‎ ‎8.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含量关系“c=a+b,且a>b”的是 A. a非必需氨基酸种类、b必需氨基酸种类、c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 B. a各细胞器的膜面积、b细胞核的膜面积、c生物膜系统的膜面积 C. a线粒体的内膜面积、b线粒体的外膜面积、c线粒体膜面积 D. a叶肉细胞的自由水、b叶肉细胞的结合水、c叶肉细胞总含水量 ‎【答案】B ‎【解析】‎ 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包括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多于必需氨基酸,A正确。生物膜系统的膜面积包括核膜、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膜,所以c>a+b,B错误。线粒体是双层膜的细胞器,包括内膜和外膜,而内膜向内凹陷成嵴,所以内膜面积大于外膜,C正确。细胞中的水包括自由水和结合水,而主要是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D正确。‎ ‎9.哺乳动物的一种血红蛋白是由2种共4个亚基组成(α2β2),每个亚基是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分子组成。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mRNA、tRNTA和rRNA都参与了血红蛋白的合成 B. 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直接参与了血红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C. 血红蛋白的四个亚基之间不存在肽键 D. 指导α和β亚基合成的基因,脱氧核苷酸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答案】B ‎【解析】‎ tRNA识别密码子和转运氨基酸,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之一,而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故tRNA、mRNA和rRNA都参与了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血红蛋白不是分泌蛋白,不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参与,B错误;血红蛋白的四个亚基之间不靠肽键连接,如胰岛素A链与B链,经共价的二硫键连成胰岛素分子,C正确;脱氧核苷酸对的排列顺序不同导致基因的不同,D正确。‎ ‎10.下图X、Y、Z是细胞中的种三种化合物,X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Y、Z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X被人的红细胞吸收,不需要消耗ATP B. 维生素D可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与Y有关 C. 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Z D. 构成细胞膜的Y可以运动,而Z是静止的 ‎【答案】A ‎【解析】‎ 葡萄糖是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被人的红细胞吸收,而协助扩散过程并不需消耗能量,故A正确;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性激素可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这与Z有关,故B错误;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蛋白质(Y),故C错误;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可以流动的,故D错误。‎ ‎【考点定位】物质的运输方式 ‎1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膜上的各种组成成分均匀分布 B.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与细胞膜的糖被有关 C. 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可改变其组成与通透性 D.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通过内膜折叠方式增大膜面积 ‎【答案】C ‎【解析】‎ 生物膜上蛋白质的分布具有不对称性,A错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膜蛋白的参与,如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B错误;酶具有专一性,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会破坏膜蛋白,从而改变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通透性,C正确;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的方式增大膜面积,而叶绿体通过类囊体的堆叠增大膜面积,D错误。‎ ‎1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判断生物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依据是细胞中有无线粒体结构 B. 若判断细胞是否为植物细胞,依据是细胞中有无叶绿体结构 C. 依据有无核膜结构,可将细胞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 D. 依据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可将生物分为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 ‎【答案】C ‎【解析】‎ 没有线粒体的生物也可能进行有氧呼吸,如好氧菌,A错误;有叶绿体的肯定是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的不一定不是植物细胞,如根细胞没有叶绿体,B错误;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C正确;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也可能是自养生物,如硝化细菌,D错误。‎ ‎13.弓形虫病是由一种弓形虫引起的人和动物的感染性疾病,可经食用未熟的肉类、接触猫咪粪便等途径传播。患者的免疫力下降,患各种疾病。弓形虫是细胞内寄生虫,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弓形虫属于真核生物,有染色体结构 ‎②弓形虫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胞吞作用 ‎③弓形虫体内存在核糖体,其形成与核仁有关 ‎④弓形虫属于寄生生物,因此弓形虫无法独立进行代谢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图中弓形虫细胞中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弓形虫属于真核生物,有染色体结构,①正确;胞吞作用过程也需要消耗能量,②错误;弓形虫体内存在核糖体,其形成与核仁有关,③正确;弓形虫属于寄生生物,但是弓形虫也能完全独立进行代谢,④错误。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中的细胞结构分析,确定弓形虫属于真核生物。‎ ‎14.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斐林试剂甲液与双缩脲试剂B液合理搭配使用可使梨提取液显紫色 B. 切下的花生子叶薄片用50%酒精处理,更便于染色 C. 缩小光圈的同时使用凹面反光镜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颜色较浅的生物材料 D. 含糖量较高的生物材料,用斐林试剂检测后呈现的砖红色也较明显 ‎【答案】A ‎【解析】‎ 双缩脲试剂可以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发应,斐林试剂甲液与双缩脲试剂A液都是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梨提取液中存在各种酶等蛋白质,故斐林试剂甲液与双缩脲试剂B液合理搭配使用可使梨提取液显紫色,A正确;50%酒精是用来洗去装片上多余的苏丹Ⅲ(或苏丹Ⅳ)染色剂,B错误;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到颜色较浅的生物材料,应将视野调暗,故要使用小光圈和平面反光镜,C错误;斐林试剂检测还原性糖,有些生物材料含糖高,但不含还原性糖,如甘蔗,D错误。‎ 考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实验 点睛:利用“一同三不同”区分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 ‎“一同”是指都含有NaOH和CuSO4两种成分,且NaOH溶液的质量浓度都为0.1 g/mL。‎ ‎“三不同”分别指:(1)使用原理不同。斐林试剂的实质是新配制的Cu(OH)2溶液,双缩脲试剂的实质是碱性环境中的Cu2+。(2)使用方法不同。鉴定还原糖时将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鉴定蛋白质时先加A液1 mL摇匀,然后加B液4滴,振荡摇匀。(3)CuSO4溶液的浓度不同。斐林试剂中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5 g/mL,双缩脲试剂中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1 g/mL。‎ ‎1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 B. 核糖体是所有生物细胞长期存活所必需的细胞器 C. 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合成或分泌的物质不同 D. 溶酶体富含水解酶、突触小泡富含神经递质是高尔基体分类包装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不是所有的细胞有核糖体就能合成分泌蛋白,如口腔上皮细胞内含核糖体,但不能合成分泌蛋白,A错误;核糖体是所有生物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长期存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以是细胞所必需的细胞器,B正确;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主要与分泌物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所以C正确;溶酶体富含水解酶,有高尔基体参与加工、转运;突触小泡富含神经递质也是高尔基体分类包装的结果,D正确。‎ ‎16.以下对生物学史以及生物学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所用的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都需现用现配 B. 观察线粒体可以用健那绿染色,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C. 科研上鉴定细胞死活,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 D.‎ ‎ 1925年,荷兰科学家以丙酮和人的红细胞为材料,测得脂质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双层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生物学史以及生物学实验的相关知识。‎ ‎【详解】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所用的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都需现用现配,A正确;观察线粒体可以用健那绿染色,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B错误;用台盼蓝染色,死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C正确;1925年,荷兰科学家以丙酮和人的红细胞为材料,测得脂质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双层,D正确;故选B。‎ ‎【点睛】健那绿染色,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17.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其内有各种营养物质和光合色素 B. 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成嵴,其膜上含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所有酶 C. 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能够合成多种水解酶,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D. 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与蛋白质加工、脂质合成有关 ‎【答案】D ‎【解析】‎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中,A错误;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成嵴,其膜上含有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有关的酶,B错误;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这些水解酶是在核糖体合成的,C错误;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与蛋白质加工、脂质合成有关,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D正确。‎ ‎18.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叶绿体合成的ATP,可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B. 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C. 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线粒体与叶绿体的组成及物质变化。‎ ‎【详解】叶绿体合成的ATP用于暗反应,细胞呼吸合成的ATP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A错误;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的物质,B正确;叶绿体是高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C错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生成,D错误;故选B。‎ ‎【点睛】叶绿体合成的ATP用于暗反应,细胞呼吸合成的ATP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19.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癌变时糖蛋白和核糖体的数量都明显减少 B. 蛋白质和核酸都能够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C. 核糖体是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细胞器 D. 内质网、细胞膜和核膜直接相连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答案】C ‎【解析】‎ 细胞癌变时糖蛋白减少,但是由于癌细胞的代谢、分裂旺盛,因此核糖体的数量较多,A项错误;核孔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核孔对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例如DNA就不能通过核孔从细胞核中出来,B项错误;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这一过程称为基因的表达,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故C项正确;内质网膜可与细胞膜直接相连,也可与外层核膜直接相连。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故D项错误。‎ ‎20.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许多植物会储存大量的油脂。这些油积累在一种由内质网衍生而来的油质体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油质体内的油是植物的储能物质 B. 油脂可被苏丹Ⅲ染液染为橘黄色 C. 内质网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 D. 油质体中的油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积累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细胞中的脂质等相关知识点,以图的形式进一步考查读图能力。‎ ‎【详解】油质体内的油是油脂,为植物的储能物质,A正确;油脂可被苏丹Ⅲ染液染为橘黄色,B正确;内质网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C错误;由题文的图可知,油质体中的油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积累,D正确;故选D。‎ ‎【点睛】正确识图是解答本题难点的关键。‎ ‎21.细胞的各种膜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关于“膜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膜流可参与细胞不同结构间或细胞内外的物质转运 B. 变形虫摄食时膜流方向是细胞膜→高尔基体→内质网 C.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也都具有膜流现象 D. 细胞的膜流参与细胞膜的更新,其中内质网是细胞膜流的枢纽 ‎【答案】A ‎【解析】‎ 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中,分泌蛋白借助“囊泡”在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之间运输,说明膜流可参与细胞不同结构间的物质转运,胞吞、胞吐现象,说明膜流可参与细胞内外的物质转运,A正确;变形虫摄食时膜流方向是细胞膜→食物泡→溶酶体,B错误;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不具有膜流现象,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具有膜流现象,C错误;细胞的膜流参与细胞膜的更新,其中高尔基体是细胞膜流的枢纽,D错误。‎ ‎22.某同学用同一叶片的两块下表皮分别编号甲和乙,甲置于清水中,乙置于0.3 g/mL KNO3溶液中,K+、NO3-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将甲和乙分别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持续观察气孔一段时间,下列选项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气孔张开、乙气孔闭合 B. 甲气孔闭合、乙气孔张开 C. 甲气孔闭合、乙气孔先张开后闭合 D. 甲气孔张开、乙气孔先闭合后张开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细胞的吸水与失水为背景,考查读图及获取信息能力。由图可知,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两细胞并合,气孔闭合。‎ ‎【详解】甲置于清水中,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乙置于0.3 g/mL KNO3溶液中,保卫细胞先失水,两细胞并合,气孔闭合;K+、NO3-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当细胞内渗透压大于细胞外时,细胞吸水膨胀,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即乙气孔先闭合后张开;应选D。‎ ‎【点睛】乙置于0.3 g/mL KNO3溶液中,保卫细胞先失水, K+、NO3-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当细胞内渗透压大于细胞外时,细胞吸水。‎ ‎23.呼吸作用过程中在线粒体的内膜上NADH将有机物降解得到的高能电子传递给质子泵,后者利用这一能量将H+泵到线粒体基质外,使得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H+浓度提髙,大部分H+通过特殊的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合成(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 结构①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通道(载体)蛋白 C. 上述过程中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电能→ATP中活跃化学能 D. 好氧细菌不可能发生上述过程 ‎【答案】B ‎【解析】‎ 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结构①是一种具有ATP合成酶活性的通道(载体)蛋白, H+‎ 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需借助结构①才能完成,属于协助扩散,A项正确,B项错误;上述过程中涉及有机物降解、高能电子传递、ATP合成等,因此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电能→ATP中活跃化学能,C项正确;好氧细菌没有线粒体,不可能发生上述过程,D项正确。‎ ‎24.下列关于物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线粒体受损伤,神经细胞中K+ 外流受阻 B.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C. 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 蛋白质可通过核孔并且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A ‎【解析】‎ 神经细胞中K+ 外流是不需要能量的协助扩散,线粒体损伤会影响能量的产生,但不会影响协助扩散,A错误。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较多,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B正确。海水浓度较高,但其中的海藻细胞通过积累溶质增加胞内渗透压而防止质壁分离,C正确。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25.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画出的根细胞中部分元素及其构成化合物关系图(a、b、c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a是葡萄糖,则A可能是淀粉、糖原和纤维素 B. B物质中N元素可能存在于肽键、R基和游离的氨基中 C. 物质c在根细胞中有8种 D. 对从根细胞中提取的两个c分子的组成进行比较,其含氮碱基或含氮碱基与五碳糖可能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植物细胞内的化合物及其组成。图中a若为葡萄糖,则A为多糖淀粉和纤维素;b为氨基酸,B为蛋白质;c为核苷酸,C为核酸。‎ ‎【详解】若a是葡萄糖,则A可能是淀粉和纤维素,根细胞不含糖原,A错误;由B 的组成元素为C、H、O、N可推知B为蛋白质,其中N元素可能存在于肽键、R基和游离的氨基中,B正确;由c的组成元素为C、H、O、N、P可推知小分子c为核苷酸,核苷酸在根细胞中有4种核糖核苷酸,4种脱氧核苷酸,共8种,C正确;从根细胞中提取两个核苷酸分子,其含氮碱基或含氮碱基与五碳糖可能不同;D正确。‎ ‎【点睛】植物细胞中的多糖有淀粉和纤维素,糖原是动物细胞内的多糖。‎ 二、简答题 ‎26.图甲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有机物的组成关系及其功能,其中C、D、E1、E2为小分子化合物,F、G、H、I、J均为生物大分子化合物。‎ 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与肺炎双球菌所共有的细胞器为________(填名称);光照充足、温度等其他条件适宜时,B细胞内[⑥]________产生的气体的去向是________。‎ ‎(2)乙图中的G从甲图中的④通过________进入⑧。若甲图中的A细胞为浆细胞,则该细胞可来自于________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3)一般情况下,乙图中各分子在同一人体胰岛B细胞与神经细胞中可能不同的是________(填“F”“G”或“H”)。‎ ‎【答案】 (1). 核糖体 (2). 线粒体 (3). 进入⑩(叶绿体)中被利用 (4). 核孔 (5). 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 (6). G、H ‎【解析】‎ 注:(2)中横线丢了 试题分析:分析甲图:甲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A为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B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结构①~⑩依次为中心体、内质网、核糖体、细胞核、细胞膜、线粒体、高尔基体、细胞质基质、液泡、叶绿体。分析乙图:根据F、G和H的关系可以判断F为DNA、G为RNA、H为蛋白质、I为结构蛋白、J为酶,进而可以判断出C为核苷酸、E1为脱氧核苷酸、E2为核糖核苷酸、D为氨基酸。‎ ‎(1)甲图细胞为真核细胞,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细胞,两者共有的细胞器是③核糖体;光照充足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因此B细胞内⑥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⑩叶绿体所利用。‎ ‎(2)乙图中的G为RNA,其在细胞核中合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基质.浆细胞可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与分化形成。‎ ‎(3)人体胰岛B细胞与神经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因此含有相同的DNA(F),但两者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因此这两种细胞中的RNA、蛋白质有所不同,即乙图中G、H不同。‎ ‎【点睛】题结合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和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关系及其功能关系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能准确判断乙图中各物质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27.图甲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图乙是图甲的局部放大。不同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是[  ]________。‎ ‎(2)图甲中囊泡X由[  ]________经“出芽”形成,到达[  ]________并与之融合成为其一部分。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⑤是________。‎ ‎(3)图乙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功能。‎ ‎【答案】 (1). 脂质和蛋白质 (2). ①细胞核 (3). ③内质网 (4). ④高尔基体 (5). 溶酶体 (6). 囊泡上的蛋白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B(特异性)结合(或识别) (7).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囊泡运输为背景,考查读图及提取信息能力。‎ ‎【详解】(1)由图乙可知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是①细胞核;(2)图甲中囊泡X由③内质网经“出芽”形成,到达④高尔基体并与之融合成为其一部分;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水解酶存在于溶酶体内,由此推测结构⑤是溶酶体;(3)图乙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是囊泡上的蛋白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B(特异性)结合(或识别);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点睛】囊泡运输物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同时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28.如图1是人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基本过程,图2表示两种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1)研究表明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碘浓度,这表明图1中a过程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与I-跨膜运输方式一致的是______,与另一种运输方式相比影响其运输速率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使用某种毒素,结果对Mg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对Ca2+、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没有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木糖为五碳糖,但是细胞膜能转运葡萄糖,却不能转运木糖,这表明细胞膜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主动运输 (2). I-的吸收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 (3). 乙 (4). 载体蛋白数量和能量供应 (5). 该毒素抑制了Mg2+载体蛋白的活性 (6). 选择透过性 ‎【解析】‎ ‎【分析】‎ 根据图1分析,a表示主动运输碘离子。分析图2,甲的运输速度与细胞外浓度呈正比,表示自由扩散;而乙过程在一定范围内与浓度差有关,达到最大速率时,不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说明载体的数量是有限的,可以表示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 ‎【详解】(1)图1中I-逆浓度梯度进入甲状腺细胞,说明I-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2)I-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其运输速率受载体蛋白数量和能量供应多少的影响,与图2乙图对应。(3)使用某种毒素后,细胞对Mg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对Ca2+、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没有影响,说明毒素没有影响能量的供应,最可能的是该毒素抑制了Mg2+载体蛋白的活性。(4)木糖和葡萄糖都是小分子物质,但细胞不能转运木糖,这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有关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29.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表面存在两种形式的葡萄糖载体——SGLT1和GLUT2,其工作机理如图1所示;纽约大学的George.L.Kellett测定了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上的这两种载体在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结果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     ‎ ‎(1)根据图1分析,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可以通过SGLT1以_________方式从肠腔吸收葡萄糖,也可以通过GLUT2以____________方式从肠腔吸收葡萄糖,其中主动运输葡萄糖消耗的能量直接来源于_______。小肠绒毛上皮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的功能。‎ ‎(2)根据图2分析,SGLT1__________(可以/不可以)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运输葡萄糖。当葡萄糖浓度高于20mM时,随着葡萄糖浓度进一步提高,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主要靠提高__________(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速率来增加葡萄糖的吸收。‎ ‎【答案】 (1). 主动运输 (2). 协助扩散 (3). Na+浓度差 (4).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物质运输) (5). 可以 (6). 协助扩散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1分析可知:SGLT1是主动运输的载体,GLUT2是协助扩散的载体。分析题图2曲线可知,协助扩散发生的同时,主动运输也在发生,只不过很低浓度下,主动运输的载体就达到饱和,高浓度情况下,需要依赖于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提高吸收速率,主要吸收方式是协助扩散,协助扩散是主动运输方式的3倍。‎ ‎(1)根据图1分析可知,葡萄糖可以通过SGLT1和GLUT2两种载体的协助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根据是否消耗能量可知,前者是主动运输,后者是协助扩散。图中显示主动运输需要的能量不是直接来自于ATP的水解,而是依赖Na+浓度差产生的能量。小肠绒毛上皮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2)根据图2分析,SGLT1运输葡萄糖可以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运输葡萄糖。当葡萄糖浓度高于20mM时,随着葡萄糖浓度进一步提高,主动运输的速率几乎不再增加,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主要靠提高协助扩散的速率来增加葡萄糖的吸收。‎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图1,确定两种载体运输葡萄糖的方式是什么,再根据图2中两条曲线的关系分析答题。‎ ‎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