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1.50 KB
  • 2021-09-17 发布

生物卷·2019届陕西省榆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11)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陕西省榆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 ‎ A.Na+、C1- B.K+、C1- C.Fe2+、C1- D.Ca2+、C1- ‎ ‎2.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 B.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C.牛奶被饮入胃中 D.氧气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3.下列各项中,不可能造成组织水肿的是 ‎ A.患有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 B.摄入蛋白质不足,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C.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增多 D.药物或食物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渗出 ‎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稳态是所有生物体所具有的调节机制 B.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调节 C.稳态的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固定不变的 ‎5.实验时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用针刺激后肢趾部,可观察到后肢的收缩活动。该活动的感受器及神经中枢位于 ‎ A.趾部神经相连的肌肉脑 B.趾部的皮肤脑 C.趾部神经相连的肌肉脊髓 D.趾部的皮肤脊髓 ‎6.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 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正电位 D.在b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7.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 A.脊髓、大脑、小脑 B.脑干、脊髓、大脑 C.大脑、脊髓、大脑 D.脊髓、脊髓、脑干 ‎8.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调节就是指激素调节的过程 B.血糖不足时,肝糖原与肌糖原可再次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C.患糖尿病是因为饮食含有糖分高所引起的 D.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9.下列激素中由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分泌的是 A.生长激素 B.抗利尿激素 C.孕激素 D.肾上腺素 ‎10.切除狗的甲状腺后,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和代谢活动将 ‎ A.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代谢活动减弱 ‎ B.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代谢活动加强 ‎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代谢活动减弱 ‎ D.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代谢活动加强 ‎11.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 ‎ 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垂体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 ‎12.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错误的是 ‎ A.体液调节作用途径为体液运输,神经调节作用途径为反射弧 B.神经调节迅速,而体液调节比较缓慢 C.神经调节作用时间长,而体液调节作用时间短 D.神经调节准确但具有局限性,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 ‎13.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减少 B.下丘脑的活动主要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正反馈调节 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 D.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终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 ‎14.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血液中0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B.大量乳酸进人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 D.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15.—个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容易受细菌感染,受损的主要是 ‎ A.细胞免疫 B.体液免疫 C.非特异性免疫 D.特异性免疫 ‎16.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极高,当人体感染HIV时 ‎ A.机体依靠非条件反射立即做出反应 B.吞噬细胞能识别侵入机体的HIV C.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以中和HIV D.HIV能抑制T细胞产生抗体等物质 ‎17.下图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②④⑦分别是T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 ‎ B.二次免疫反应主要与图中细胞④增殖分化产生的细胞有关 C.如果图中细胞②全部失去,则该图表示的免疫方式全部丧失 D.图中细胞②和细胞⑦可以识别抗原 ‎ ‎18.下列有关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细胞免疫 B.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C.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D.细菌感染后,人体产生的抗毒素属于抗体 ‎19.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神经递质、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者都能在组织液中找到 B.三者都能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 C.三者都是机体受外界刺激后才产生的 D.三者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 ‎20.根据下图判断,下列对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 A.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B.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C>B>A D.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21.下列生产或实验过程中,不能使用吲哚乙酸的是 A.处理扦插的月季枝条,促进生根 B.处理西瓜花蕾培育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 C.处理去雄的番茄花蕾培育出无籽果实 ‎ D.处理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使其继续生长 ‎2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 B.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植物体的任何部位 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 ‎23.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0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0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则池塘中共约有鲫鱼 ‎ A.25 条 B.390 条 C.394 条 D.360 条 ‎24.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例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25.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A.将适量干酵母放人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B.将培养液振荡摇勻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C.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 D.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26.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A.海南岛上所有的金环蛇 B.—个湖泊中的所有藻类和鱼类 C.一棵枯树和其上面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 D.鄂尔多斯草原上的所有生物 ‎27.有一种蜱生活在牛的体表。当它用螯肢刺破牛皮肤吸食甲牛的血液(其中含血孢子虫)以后,再吸食乙牛的血液时,使乙牛也得了血孢子虫病。蜱与牛的关系和血孢子虫与牛的关系分别是 ‎ A.互利共生和寄生 B.寄生和寄生 C.捕食与寄生 D.捕食与互利共生 ‎28.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温度、湿度 D.光照、食物 ‎29.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 D.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30.研究人员调查了8年间某养兔场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并据此绘制了如下图的X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第4〜6年兔的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第2〜4年兔的种群数量逐年下降 C.第6〜8年兔的种群数量逐年上升 D.第8年兔的种群密度大于刚开始的种群密度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10分)当轴突末梢有兴奋传来时,会触发突触前膜中的Ca2+顺浓度梯度流入突触小体,使更多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回答问题:‎ ‎(1)神经元未受到外界刺激时处于静息状态,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是 ;当受到一定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部位的电位变化是 。‎ ‎(2)当轴突末梢有兴奋传来时,Ca2+顺浓度梯度流人突触小体,引起突触前膜以 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神经递质需要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不会持续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的原因是 。‎ ‎(3)在正常生理条件的基础上,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流人,将会使 ,从而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 ‎(4)使用一定浓度的Mg2+处理突触小体后,检测到释放到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含量迅速减少,合理的解释是 。‎ ‎32.(10分)下图表示人体下丘脑参与调节的部分示意图,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神 经垂体没有激素分泌能力,图中甲、乙表示结构,a〜d 表示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属于腺垂体的是 ,物质b是 ,已知物质a是蛋白质类激素,若给动物饲喂含有物质a的食物,甲状 腺合成并分泌物质c的量将 。‎ ‎(2)物质c对下丘脑和甲的活动起调节作用,这种调节方式属于 调节。‎ ‎(3)当人体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将升高,导致物质d的分泌量 ,在该过程中,感受器、神经中枢分别位于 。‎ ‎(4)A点受到适宜刺激后产生兴奋,该点细胞膜内的电位变化为 ,电流表将发生的偏转情况是 。 ‎ ‎33.(10分)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一D、萘乙酸等,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它们在生产上的应用很广泛。回答问题:‎ ‎(1)2,4一D是一种最早应用的选择性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常用它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单子叶农作物与双子叶杂草对2,4一D浓度的反应如图6中曲线所示。‎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2,4一D作用的特点是 。‎ ‎②图中X点(甲、乙的交点)对应的浓度对于双子叶杂草的作用效果是 ,2,4一D作为除草剂的最佳使用浓度是图中 点所对应的浓度。‎ ‎③近几年,媒体经常报道有些农民使用除草剂导致作物绝产的消息。如果某农民使用的2,4一D不是假冒产品,请你分析导致作物绝产的最可能原因是 。‎ ‎(2)2,4一D还能促进插条生根。为了探索2,4一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生物兴趣小组先做了一组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实验的结果如图7所示。‎ ‎①图中纵坐标的含义是 ;推测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在 。‎ ‎②做预实验的目的是 ,正式实验中要实现实验目的,最少需要设置 组实验(相对浓度梯度为1)。‎ ‎34.(10分)某研究所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其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8所示,请分析回答:‎ ‎(1)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 ;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 ,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 。‎ ‎(2)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 时,原因是 。‎ ‎(3)该鱼在t2时期后,种群的数量变化是 ,主要原因是 和 。‎ 榆林市第一中学2017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1—5ABCCD 6—10BBDBA 11—15DCBDC 16—20BBDAC 21—25BBDBC 26—30DBDBD ‎31.(1)外流(1分)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2分)‎ ‎(2)胞吐(1分)受体(或“糖蛋白”)(1分)神经递质会被相应的酶分解(或“神经递质被运回突触前神经元”)(2分)‎ ‎(3)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增加(1分)‎ ‎(4)Mg2+可能使Ca2+通道关闭,从而抑制了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的释放(或“Mg2+可能抑制了Ca2+的作用,从而抑制了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的释放”)(2分)‎ ‎32.(1)甲(1分)促甲状腺激素(1分)不变(1分)‎ ‎(2)(负)反馈(1分)‎ ‎(3)增多(1分)下丘脑、下丘脑(2分)‎ ‎(4)由负变正(1分)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分)‎ ‎33.(1)①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1分)②促进生长(1分)F或D(1分)‎ ‎③使用的浓度过高,抑制了作物的生长甚至杀死了作物(2分)‎ ‎(2)①平均生根条数(或“平均生根长度”)(1分)2〜6(1分)‎ ‎②探索实验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1分,答案合理就给分)5(2分)‎ ‎34.(1)“S”型(1分)N/2(1分)增长型(1分)‎ ‎(2)t1(1分)在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捕获该鱼获得的产量较大,且不影响该鱼类资源的再生(2分)‎ ‎(3)不增加(或“保持稳定”)(2分)种内斗争加剧(1分)捕食者数量增加(1分)‎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