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5.00 KB
- 2021-09-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3号不携带致病基因,B超检测出7号为双胎妊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5号与正常男性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25%
C. B超检查可诊断出胎儿是否带有患病基因
D. 若图中?是龙凤胎,两者都正常的概率为25%
2.某同学为了模拟标志重捕法,用若干黄粒玉米种子代表一定区域内某动物种群个体总数,用50粒白玉米种子代表被标记的个体,则最接近自然条件下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操作的模拟步骤是
A. 取全部黄粒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混合均匀→随机抓取→统计黄粒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B. 取出50粒黄种子→剩余黄粒种子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混合均匀→随机抓取→统计白粒与黄粒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C. 取全部黄粒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随机抓取→统计白粒与黄粒数→混合均匀→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D. 取出50粒黄种子→剩余黄粒种子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随机抓取→混合均匀→统计白粒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3.某植物花色有紫色和白色两种,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种群中某一紫花植株与任意的白花植株杂交,子代紫花植株均占1/4,若不考虑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植株的花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得到子代全为紫花植株的亲本组合有两种
- 11 -
C. 该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紫花植株的概率是9/16
D. 种群中所有白花植株自由交配产生紫花植株的概率是1/8
4.图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其中某种病是伴性遗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病属于伴性遗传
B. 10号甲病的致病基因来自1号
C. 6号含致病基因的概率一定是1/6
D. 若3号与4号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5/8
5.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是一种抑癌基因,杂合子(Rr)仍具有抑癌功能。杂合子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旦体细胞的杂合性丢失形成纯合子(rr)或半合子(r)就会失去抑癌的功能而导致恶性转化。下图为视网膜母细胞增殖过程中杂合性丢失的可能机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1是由减数分裂导致含R的染色体移到另一个细胞中所形成的半合子(r)
B. 2可能是由分裂时染色体分离不正常而导致纯合子(rr)的产生
C. 1、2、3、4的变异都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出来
D. 1、2、3、4的变异有的对身体有利,有的对身体不利
6.科学家分离出两个蛙心进行心脏灌流实验,蛙心2的神经被剥离,蛙心1的神经未被剥离,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11 -
A. 实验中所用任氏液的理化性质应接近蛙的内环境
B. 电刺激蛙心1的神经之前,两个蛙心的收缩频率基本一致
C. 蛙心1的电信号可以直接传递给蛙心2改变其节律
D. 受到电刺激的蛙心1神经产生了抑制蛙心2收缩的化学物质
7.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甲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三个细胞乙、丙、丁。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乙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 乙细胞的子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丙细胞连续分裂后的子细胞具有一个染色体组
C. 丙细胞正在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丁细胞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异常联会
D. 一个丙细胞能产生四种基因型不同的精子,丁细胞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精子
8.人体在剧烈运动时,通过生命活动的调节维持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增加量超过胰岛素
B. 大脑的躯体运动中枢和小脑的运动平衡中枢的兴奋性增强
C. 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活动增强
D. 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CO2,使脑干呼吸中枢兴奋性增强
9
- 11 -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瓣颜色有白色、紫色、红色和粉色四种。研究人员用某株粉色纯合子和某株白色纯合子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色,让F1自交,F2中白色:紫色:红色:粉色=4:3:6:3,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B. 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3种,其中纯合子占1/2
C. F1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测交,后代花色白色:紫色:红色=2:1:1
D. F2中自交后代能够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占5/16
10.—个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胚胎畸形且无法存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此突变为隐性,则突变基因携带者均为雌性果蝇
B. 若此突变为显性,则在存活的个体中存在突变的纯合果蝇
C. 若此突变为显性,则突变雄果蝇和野生型雌果蝇杂交子代只有雄果蝇
D. 若此突变为隐性,两个突变基因携带者产生的子代中雌性个体占一半
11.研究发现,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促进细胞凋亡的一种关键蛋白质,正常细胞的Smac存在于线粒体中,当线粒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质的信号时,就将这种蛋白质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Smac与IAPs反应加强将导致细胞中溶酶体活动减弱
B. Smac基因与IAPs基因的表达过程均在线粒体中进行
C. 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速度与线粒体Smac释放速度有关
D. Smac释放到线粒体外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
12.同等小的适宜刺激刺激神经元时,胞外Ca2+浓度越高,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含乙酰胆碱的囊泡数越多,突触后膜产生的局部电流越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由纤维素组成的神经元细胞骨架与囊泡运动有关
B. 乙酰胆碱与树突或胞体上特异蛋白结合后,可引发神经冲动
C. 任意大小的刺激刺激神经元均能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改变
D. 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使突触后膜内侧阳离子浓度比外侧低
13.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如图表示甲乙个体数量比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1 -
A. 甲乙两种群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其中乙为捕食者
B. 甲乙两种群均为“J”型增长,增长不受本身密度制约
C. 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t时刻两种群竞争程度最低
D. O〜t时间范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乙种群的出生率
14.为了研究缺失叶黄素的植株(甲) 和正常的植株(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差异,某实验小组设计实验并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温度和CO2 浓度等条件均适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度(klx)
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的最小光照强度(klx)
光合速率最大值时CO2吸收量
mg/(100cm2)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
mg/(100cm2)
植株甲
1
3
12
6
植株乙
3
9
30
14
A. 植株甲因缺少叶黄素而使得叶片呈现黄色,且呼吸速率降低
B. 光照强度为3klx时,植株甲光合作用所需CO2只来源于呼吸作用
C. 光照强度为1klx时,植株乙的光合速率大于其呼吸速率
D. 光照强度为3klx 时,甲,乙两植株固定CO2 速率的差为4mg/ 100cm2﹒h)
15.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与突触的结构类似)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1 -
A. Ach属于神经递质,其合成发生在突触小泡中
B. 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处,不会导致突触前膜电位变化
C. 骨骼肌细胞膜离子通道开放后,Na+、Cl-同时内流
D. 该结构为效应器的一部分,刺激后可引起肌肉收缩
16.下图甲为某动物(2N=8)体内的一个细胞正常分裂时相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的一部分,图乙为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甲中的Ⅰ段所示数值可表示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B. 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图甲中的Ⅱ段所示数值可表示图乙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
C. 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甲中的Ⅰ段所示数值可表示图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
D. 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核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乙细胞所处分裂时期一定位于图甲中的Ⅱ段
17.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被动运输不存在载体饱和现象
B. 水和氨基酸分子共用相同的载体进入细胞
C. 细胞膜上的载体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D. 温度可通过影响载体结构进而影响主动运输速率
18.图1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02
- 11 -
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点和19点。图2表示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速率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图1中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0〜5点和20〜24点
B. 图1的阴影部分可表示6〜19点有机物的积累量
C. 图2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
D. 图2的C点时,每个细胞合成ATP的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19.水杨酸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内源激素,能诱导植物体内产生某些与抗病有关的蛋白质,提高抗病能力。为探究水杨酸对不同品系(YTA、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人员所做相关实验的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水杨酸是细胞合成的能催化水稻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有机物
B. 相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不同水稻幼苗后的实验结果基本相同
C. 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YTA水稻幼苗12小时后抗病能力都最强
D. 水杨酸对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20.兔的长毛(由基因HL控制)与短毛(由基因Hs控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生物育种基地利用纯种兔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产生了大量的F1与F2个体,统计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一
(♂)长毛×短毛(♀)
- 11 -
F1
雄兔
全为长毛
雌兔
全为短毛
实验二
F1雌雄个体交配
F2
雄兔
长毛:短毛=3:1
雌兔
长毛:短毛=1:3
A. 控制兔长毛、短毛的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 控制兔长毛、短毛的等位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C. F2雌雄个体的基因型相同
D. F2中短毛雄兔的基因型为HsHs
二、非选择题
21.(题文)(题文)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Mp)侵染水稻引起的病害,严重危害我国粮食生产安全。与使用农药相比,抗稻瘟病基因的利用是控制稻瘟病更加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措施。
(1)水稻对Mp表现出的抗病与感病为一对相对__________。为判断某抗病水稻是否为纯合子,可通过观察自交子代____________来确定。
(2)现有甲(R1R1r2r2r3r3)、乙(r1r1R2R2r3r3)、丙(r1r1r2r2R3R3)三个水稻抗病品种,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三对抗病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根据基因的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可将样本中的R1、r1、R2、r2、R3、r3区分开。这种方法可用于抗病品种选育中基因型的鉴定。
①甲品种与感病品种杂交后,对F2不同植株的R1、r1进行PCR扩增。已知R1比r1片段短。从扩增结果(下图)推测可抗病的植株有____________。
- 11 -
②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将甲、乙、丙三个品种中的抗病基因整合,选育新的纯合抗病植株,下列育种步骤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
a.甲×乙,得到F1
b.用PCR方法选出R1R1R2R2R3R3植株
c.R1r1R2r2r3r3植株×丙,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
d.用PCR方法选出R1r1R2r2R3r3植株,然后自交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
(3)研究发现,水稻的抗病表现不仅需要自身抗病基因(R1、R2、R3等)编码的蛋白,也需要Mp基因(A1、A2、A3等)编码的蛋白。只有R蛋白与相应的A蛋白结合,抗病反应才能被激活。若基因型为R1R1r2r2R3R3和r1r1R2R2R3R3的水稻,被基因型为a1a1A2A2a3a3的Mp侵染,推测这两种水稻的抗病性表现依次为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每年用Mp(A1A1a2a2a3a3)人工接种水稻品种甲(R1R1r2r2r3r3),几年后甲品种丧失了抗病性,检测水稻的基因未发现变异。推测甲品种抗病性丧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水稻种植区的Mp是由不同基因型组成的群体。大面积连续种植某个含单一抗病基因的水稻品种,将会引起Mp种群__________,使该品种抗病性逐渐减弱直至丧失,无法在生产中继续使用。
(6)根据本题所述水稻与Mp的关系,为避免水稻品种抗病性丧失过快,请从种植和育种两个方面给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为了探究外源生长素对杨树抗旱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盆栽欧美杨幼苗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 光合作用过程中,消耗水的场所是________。实验结果显示:正常浇水条件下(土壤含水量为50%),外源生长素处理对欧美杨幼苗的光合速率影响________
- 11 -
;干旱条件下,两组欧美杨的光合速率均下降,但生长素处理能________。
(2) 为探究外源生长素影响欧美杨幼苗光合速率的机理,科研人员测定了不同状况下的叶绿素相对含量,结果如下图。据此分析,外源生长素通过________,而促进光合作用的________阶段。
(3) 研究人员进一步测得干旱条件下,外源生长素会使欧美杨叶片气孔密度下降10%左右。说明外源生长素能________气孔的发育,减少了水分散失,从而提高欧美杨的耐旱性。
(4) 科研人员对(3)的分子机制提出的假设是:外源生长素通过调控与气孔发育有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气孔的发育。目前,研究人员已找到了与之有关的7个基因。现提取干旱条件下欧美杨叶片的总RNA,根据上述7个基因设计特定的引物,反转录获得________并测定其含量,计算得出7个基因的相对转录丰度(与无激素组相比,同一基因在IAA组的转录水平的高低)如右上图所示。若结果支持假设,则表明基因________(填数字序号)的表达产物可促进气孔的发育。
- 11 -
参考答案
DBDDB CDDDD CBCDD CDDDC
21.(1)性状 性状是否分离
(2)①1和3 ②a、c、d、b
(3)感病、抗病
(4)Mp的A1基因发生了突变
(5)(A类)基因(型)频率改变
(6)将含有不同抗病基因的品种轮换/间隔种植;将多个不同抗病基因通过杂交整合到一个品种中
22. 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 不明显 减缓光合速率的下降 提高叶绿素含量 光反应 抑制 cDNA 4、6
- 11 -
相关文档
- 高中生物一模专题汇编选择题:酶、光2021-09-1710页
- 2019-2020学年生物高中人教版选修12021-09-1710页
- 高中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242021-09-1711页
- 高中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132021-09-178页
- 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2021-09-173页
- 2020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氨基酸及其种2021-09-175页
- 高中生物一模专题汇编综合题:内环境2021-09-1712页
- 高中生物(人教版)同步习题:3-1菊花的2021-09-175页
-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20届高2021-09-177页
-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2021-09-17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