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6.50 KB
- 2021-09-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生 物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答题卡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第I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内环境稳态调节中,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
B.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血浆蛋白
C.外界环境的变化较小,内环境的稳态就不会遭到破坏
D.内环境稳态破坏后,可能会导致细胞代谢增强
2.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特点是( )
A.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B.反应速度较迅速,作用范围较局限
C.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局限 D.反应速度较迅速,作用范围较广泛
3.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建立有关 B.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只分布在神经细胞上
C.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完整的反射弧 D.一个神经细胞轴突未梢可能形成多个突触小体
4.如图是神经纤维和电流计模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膜内K+ 向外流,膜外Na+向内流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反
C.正常机体产生的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中双向传导
D.在电极a的左侧给予一适当刺激,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5.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植物激素都由专门的内分泌腺产生 B.生长素和生长激素都是蛋白质
C.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将信息传递给细胞 D.动物缺乏的激素都可以通过口服补充
6.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7.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下图是解释感染后机体体温上升的一种假说,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状态下为3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仅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参与
B.体温持续维持在39℃期间,机体主要依靠排汗散热
C.体温持续维持在39℃期间,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D.寒冷刺激也会引起正常机体出现如图所示的反应过程
8.如图表示的是a与抗体形成的结合体,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图示表示抗体对自身细胞的攻击过程,则此过程可表示过敏反应
B.抗体与a表面物质的结合不具有特异性,此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如果a是病原体,多数情况下图示的结合体会进一步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D.如果图示中的抗体吸附在皮肤的表面,当a再次侵入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
9.下丘脑是内环境稳态调节的重要结构,下列关于下丘脑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够分泌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释放后,调节水平衡
B.能够参与体温调节,但是不能感知内环境渗透压的变化
C.通过分泌激素控制胰岛细胞的分泌活动,进而调节血糖平衡
D.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可通过分泌多种促激素直接控制相关腺体
10.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特异性免疫主要通过淋巴细胞发挥作用 B
.胸腺是T细胞和B细胞成熟的场所
C.细菌、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免疫反应 D.溶酶体可以处理病原体,暴露抗原
11.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未处理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胚芽鞘尖端和置于胚芽鞘尖端一段时间后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12.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种植物生长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若P点为茎适宜的生长素浓度,则对根生长可能起抑制作用
C.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一定不同
D.若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P,则靠近顶芽的侧芽生长素浓度一般大于M
13.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空气质量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是PM2.5的浓度,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内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PM2.5进人人体的肺泡中,成为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有利于维护机体功能
C.PM2.5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的反射活动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D.PM2.5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14.在单侧光照射下,图中胚芽鞘会弯曲生长的是( )
A. B.
C. D.
15.下列植物激素和类似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适宜浓度的植物激素2,4---D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B.侧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上运输促进顶芽生长
C.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效果比天然激素更好
D.植物和某些微生物可以产生赤霉素
16.下列有关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的作用效果,相似的是( )
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
C.根的向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17.生态学家林德曼在研究赛达伯格湖时发现,某种鱼因年龄不同而食性不同:幼年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成年鱼主要以小鱼(包括其幼年鱼)、小虾为食,小虾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浮游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鱼群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呈“J”型增长 B.该鱼的幼年鱼和小虾之间有竞争关系
C.该鱼的成年鱼和幼年鱼因分布在不同水层,属于垂直结构D.该鱼的成年鱼和幼年鱼形成捕食关系
18.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导致上海等城市人口剧增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可按“S”型曲线增长
C. 阳光、空间等决定生物在垂直方向上分层分布
D.一个西瓜种群中存在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
19.下列各种说法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B.捕食者与被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之间存在反馈调节
C.草地上生活的各种生物不分层,没有垂直结构
D.不同的群落中存在的生物全都不相同
20.下列有关调查和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调查蚜虫的密度时要选取蚜虫密度大的植株进行
B.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左右,可连续获得较高的捕获量
C.对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应采用记名计算法统计其丰富度
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21.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了实验数据更准确,该实验需设置对照组
B. 抽样检测时,需将培养液静置几分钟后再吸取
C. 如不更换培养液,酵母菌数量先增多后减少
D.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向计数室滴加样液后再盖上盖玻片
22.下列概念与现象(或事件)的关联,不正确的是( )
A.迁入率——一周内飞入某区域内的飞蝗占该区域飞蝗总数的60%
B.竞争——由于百灵的排挤,云雀让出已占据的领域
C.物种丰富度——调查池塘中所有生物的数量
D.年龄组成——一统计森林中雌性金丝猴占种群的比率
23.科学家对某种群的数量进行了13年的连续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前4年间,该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B.第9年和第12年,λ值相同,但种群数量不相等
C.第5年到第9年间,该种群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密度保持相对稳定
D.从第11年开始该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到第13年达到K值
24.某农场面积约140 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鹰不会使黑线姬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发生改变
C.黑线姬鼠啃食植被的根系会使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25.下列有关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因素变化可以提高或者降低环境容纳量 B.所有的植物种群都没有性别比例
C.种群密度能准确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D.群落有空间结构而种群没有空间特征
第II卷(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50分)
26.(9分)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成分在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能与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等。
(2) 目前普遍认为人体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主要调节机制为____________________。尝试在下图中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的扩散,用虚线箭头表示CO2的扩散;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的情况)。
27.(8分)下图表示人体中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表示的是________免疫部分过程,b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c细胞为________。
(2)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则能被图中______细胞特异性识别(填图中代号),引发二次免疫,由此可知,图中b细胞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的增殖分化(填图中代号)。
(3)器官移植会产生排异反应,这是由________细胞引起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28.(12分)“种群存活力”分析可用于研究一些因素如何影响到种群灭绝的可能性,这种研究方法目前已被用来评价秦岭大熊猫现有种群的存活能力,并借此探讨相应的保护措施。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秦岭大熊猫种群动态,常需要调查种群密度,它是种群最基本的______ 特征。
(2)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秦岭大熊猫进行“种群存活力”分析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请据表分析回答。
初始种群规模/只
10
20
25
28
30
40
50
70
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
0.412
0.132
0.076
0.065
0.041
0.010
0.002
0
若以“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小于5%”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则该种群维持存活所需的最小初始规模范围在______________只之间。
(3)若以环境质量下降、自然灾害以及人类的偷猎和捕捉等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阻力为“限制压”,下图曲线表示不同“限制压”下(以小数表示)初始规模不同的种群与其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的关系。请据图分析:
由图可知,随着限制压的增大,种群灭绝的可能性会_________,维持种群存活的最小规模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种群的灭绝概率为5%,则当限制压为0.02时,“最小存活种群”的规模为__________只。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请你提出1个针对秦岭大熊猫的保护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29.(11分)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种“气”是指乙烯,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__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从根本上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
)赤霉素作用的发挥也同动物激素一样,需要受体。现有赤霉素突变矮生玉米品种,初步确定其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是植株不能产生赤霉素(或赤霉素水平低),二是受体异常(不能与赤霉素结合发挥作用)。请设计实验来探究该突变矮生玉米品种产生的原因属于上述哪一种。材料:突变矮生玉米幼苗若干株、赤霉素溶液、根据需要的其他用品自选。(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和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突变矮生玉米品种由植株不能产生赤霉素引起。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突变矮生玉米品种由受体异常引起。
30.(10分)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组织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机体内有多种激素能够调节血糖的含量,但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为主。请回答:
(1)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功能状态时,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值(I/G)不同。在剧烈运动后,I/G将变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2)将胰岛B细胞分别接种于含5.6 mmol/L葡萄糖(低糖组)和16.7 mmol/L葡萄糖(高糖组)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高糖组和低糖组释放的胰岛素的量有明显差异。此结果说明胰岛B细胞能直接感受___________的变化,并调节____________。
(3)给成年的肥胖者和非肥胖者一次性口服足量的浓葡萄糖溶液后,测定血液中的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结果如图:
①30min后,血糖浓度恢复正常的原因主要是胰岛素增多,加速_________________ 。
②据图分析,肥胖者和非肥胖者比较,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浓度________,胰岛素分泌量_____________,上述事实说明肥胖者胰岛素调节血糖平衡的效率______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生物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B
B
D
C
B
C
C
A
B
C
C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B
D
B
C
B
A
C
D
D
B
A
26.(9分)
(1)血浆和组织液 温度、渗透压、pH(酸碱度)
(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如下图所示(3分)
27. (8分)
(1)体液 浆细胞 记忆细胞
(2) c ac(2分)
(3)T 免疫抑制剂
28. (12分)
(1)数量
(2)28~30
(3)增大 增大 160
保证现有的环境状况不恶化(或逐步恢复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将偷猎和捕捉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29. (11分)
(1)促进果实成熟(1分) (正)反馈
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
(2)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相似)的突变矮生玉米幼苗若干株平均分为两组,一组用(适量)赤霉素溶液处理,另一组不作处理(或用等量蒸馏水处理)作对照实验,在相同的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并比较两组的植株平均高度(或生长情况,或长势)
①若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②若两组株高一致,
30. (10分)
(1)小
(2)血糖含量 胰岛素的分泌
(3)①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2分)
②基本一致(2分)肥胖者胰岛素的分泌量明显高于非肥胖者胰岛素的分泌量(2分) 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