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95 KB
- 2021-09-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二(上)开学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
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3.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4.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5.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配子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下列推测结果中可能成立的是( )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雄果蝇存在G基因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雄果蝇存在g基因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雄果蝇存在g基因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雄果蝇存在G基因时致死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7.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
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8.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9.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10.下表中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
A.实验目的: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试剂:醋酸洋红 预期的实验结果:染色体被染成紫红色
B.实验目的: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 试剂:双缩脲试剂 预期的实验结果: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
C.实验目的: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 试剂:甲基绿 预期的实验结果: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
D.实验目的: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试剂:斐林试剂吡罗红 预期的实验结果:斐林试剂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
11.如图为光能在叶绿体中转换的示意图,U、V、W、X、Y代表参与光能转换的物质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U在光合作用里的作用是吸收和传递光能
B.V吸收光能后被激发,使H2O分解,产生电子流
C.W为CO2的还原剂,其能量是稳定化学能来源之一
D.U至Y的能量转换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
1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
C.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细胞质基质中加工
D.质粒和线粒体是既有核酸又有外膜的细胞结构
13.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
①叶绿体基质 ②类囊体薄膜 ③线粒体基质 ④线粒体内膜.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4.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判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 )
DNA双链
T
T
G
mRNA
tRNA
A
氨基酸
苏氨酸
A.TGU B.UGA C.ACU D.UCU
15.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
A.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16.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17.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18.下列是关于一个二倍体生物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染色体和DNA的叙述(不考虑细胞质中的DNA),正确的是( )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19.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20.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21.如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质使白细胞黏着
B.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ATP
C.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
22.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
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
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
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
23.下列藻类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伞藻 B.衣藻 C.硅藻 D.颤藻
24.如图为同一植物细胞处在有丝分裂两个不同时期的模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b表示细胞膜,e表示细胞核
B.a结构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
C.d结构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D.e的蛋白质成分主要是间期合成的
25.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能自由组合
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26.请回答有关绵羊遗传与发育的问题:
(1)假设绵羊黑面(A)对白面(a)为显性,长角(B)对短角(b)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①在两组杂交实验中,Ⅰ组子代只有白面长角和白面短角,数量比为3:1;Ⅱ组子代只有黑面短角和白面短角,数量比为1:1.其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Ⅰ组 ,Ⅱ组 .
②纯种与非纯种的黑面长角羊杂交,若子代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白面长角羊,则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有 .
假设绵羊的面色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则不同面色的羊杂交,其后代面色性状 (填“能”或“不能”)出现一定分离比.
克隆羊多利是将多塞特母羊的乳腺细胞核注入苏格兰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将此融合卵细胞培养后植入母羊体内发育而成.
①比较三种细胞内的X染色体数:多塞特羊交配后产生的正常受精卵 多利羊的体细胞 苏格兰羊的次级卵母细胞(填“>”“≥”“<”“≤”或“=”).
②已知哺乳动物的端粒(由DNA组成的染色体末端结构)在个体发育开始后,随细胞分裂不断缩短.因此,多利的端粒长度应比普通同龄绵羊的 .
27.如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 进入细胞核,表明这种转运具有 性.
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是 具有疏水性和 具有专一性.
若该细胞是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则图中未绘制的细胞器有 .
若该细胞为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则图示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 ,此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明显可见细胞核中有 存在.
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 (填序号).
①脂肪细胞 ②淋巴细胞 ③心肌细胞 ④口腔上皮细胞.
28.如图甲是某种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乙是该植物不同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的柱形图.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将图甲中细胞分裂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出来 .该细胞分裂完成后,一个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为 条.
甲图中的A对应乙图中的第 组柱形图.
着丝点分裂发生在甲图中的 (字母)时期,此时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为 条.
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的特有结构为 .
29.将玉米种植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 ,再通过 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萌发过程中在 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 mg.
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 mg粒d﹣1.
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候,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 ,原因是 .
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二(上)开学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2、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细胞质中含少量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细胞核中含少量RNA).
3、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反应,能合成ATP;在叶绿体的基质进行暗反应,可进行CO2的固定.
【解答】解:A、核糖体是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溶酶体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A错误;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少量)两类核酸,B正确;
C、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是含有有氧呼吸酶,能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
D、在叶绿体的基质可进行CO2的固定,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能合成ATP,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核细胞核真核细胞结构的区别,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属于基础题,难度适中.
2.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
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考点】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功能.
【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1)细胞膜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
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与其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有关;
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为胞吐,此过程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解答】解: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A错误;
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种类不同,功能也不同,B错误;
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为胞吐,此过程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
D、磷脂、胆固醇属于脂质,磷脂不含有胆固醇、脂肪酸,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3.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分析题意: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即红花:白花比例接近9:7;又由于“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该杂交相当于测交,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由此可以确定该对表现型由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并且A_B_表现为红花,其余全部表现为白花.
【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白花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_bb、aaB_、aabb,即F2中白花植株基因型有5种,有纯合体,也有杂合体,A错误;
B、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得到的F1(AaBb)自交,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B错误;
C、由于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C错误;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有5种,而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只有4种,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干中比例确定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同时确定不同表现型的基因型,再结合选项准确判断.
4.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转录、翻译与DNA复制的比较
复制
转录
翻译
时间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生长发育的连续过程中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少部分在线粒体和叶绿体
主要在细胞核,少部分在线粒体和叶绿体
核糖体
原料
四种脱氧核苷酸
四种核糖核苷酸
二十种氨基酸
模板
DNA的两条链
DNA中的一条链
mRNA
条件
解旋酶、DNA聚合酶ATP
解旋酶、RNA聚合酶ATP
酶、ATP、tRNA
过程
DNA解旋,以两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条子链,子链与对应母链螺旋化
DNA解旋,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mRNA单链,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
以mRNA为模板,合成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多肽链
模板去向
分别进入两个子代DNA分子中
恢复原样,与非模板链重新组成双螺旋结构
分解成单个核苷酸
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DNA双链全保留
①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
②一个mRNA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条多肽链,提高合成蛋白质的速度
③翻译结束后,mRNA分解成单个核苷酸
产物
两个双链DNA分子
一条单链mRNA
蛋白质
产物去向
传递到2个子细胞
离开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组成细胞结构蛋白质或功能蛋白质
意义
复制遗传信息,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性状
配对方式
A﹣(T) T﹣(A)
G﹣(C) C﹣(G)
A﹣(U) T﹣(A)
G﹣(C) C﹣(G)
A﹣(U) U﹣(A)
G﹣(C) C﹣(G)
注意
(1)对细胞结构生物而言,DNA复制发生于细胞分裂过程中,而转录和翻译则发生 于细胞分裂、分化以及生长等过程. DNA中含有T而无U,而RNA中含有U而无T,因此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或U,研究DNA复制或转录过程.
在翻译过程中,一条mRNA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可同时合成多条多肽链,但不能缩短每条肽链的合成时间.
【解答】解:AB、由于该物质能使DNA双链不能解开,故说明该物质能阻断DNA的解旋,故DNA的复制、转录发生障碍,AB正确;
C、由于有丝分裂DNA复制发生在间期,故细胞周期应阻断在分裂间期,C错误;
D、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加入该物质能抑制其增殖,D正确.
故选:C.
【点评】对于此类信息体,应着重把握题目中给与的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答题.
5.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配子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下列推测结果中可能成立的是( )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雄果蝇存在G基因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雄果蝇存在g基因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雄果蝇存在g基因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雄果蝇存在G基因时致死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由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别决定无关,故排除位于常染色体上,应位于X染色体上,且Y染色体上无其等位基因.
【解答】解:AB、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说明这对等位基因不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B错误;
CD、由于亲本表现型不同,后代雌性又有两种表现型(XGX_和XgXg),故亲本基因型为XGXg、XgY,子代基因型为XGXg、XgXg、XgY、XGY,说明雄蝇中G基因纯合致死,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以及伴性遗传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亲本的表现型初步确定基因型,再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确定基因致死.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与RNA的异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分析】一个tRNA中只含有一个反密码子,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DNA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一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都是C、H、O、N、P.
原核生物只有一种细胞器是核糖体.
【解答】解: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都是C、H、O、N、P,A正确;
B、一个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只含有一个反密码子,B正确;
C、T2噬菌体的核酸是DNA,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C正确;
D、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此外细菌的基因也可以位于质粒上,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ATP、DNA的组成元素、T2噬菌体的核酸种类、原核生物的结构,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
7.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
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分析】人和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线粒体等细胞器,是制备细胞膜的好材料,方法即是将红细胞置于低渗溶液如蒸馏水中,使之渗透吸水而胀破.
【解答】解:A、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而磷脂分子的头部具有亲水性,故A错误;
B、人的红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像成熟植物细胞那样的大液泡,故B错误;
C、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放在蒸馏水中,由于外界浓度低于细胞内浓度,导致吸水涨破,故C正确;
D、温度降低时,细胞膜的流动性减弱,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与原理,涉及细胞膜的结构、动物细胞结构、渗透作用和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但难度不大.
8.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叶绿素合成的条件:镁离子、适宜的温度和光照.
光反应需要的条件是光,色素、光合作用有光的酶.
光反应: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
暗反应: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二氧化碳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ATP生成有机物.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
【解答】解:缺鎂影响叶绿素的合成,进而影响光反应,导致光反应强度下降,[H]和ATP减少,进一步导致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强度降低,进而影响暗反应,使暗反应强度降低.
故选:B.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要注意,光反应离不开光,暗反应有光无光均可进行.光反应需要暗反应提供的ADP和Pi,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两者相互依存,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
9.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条件是半透膜和浓度差.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解答】解: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
甲组细胞从培养液中吸收到矿质营养与水分,乙组细胞从蒸馏水中吸收到更多水分.经过最初的处理后,甲组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基本不变,乙组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降低.甲组表皮细胞的细胞液与0.3g/mL蔗糖溶液之间的浓度差小于乙组表皮细胞的细胞液与0.3g/mL蔗糖溶液之间的浓度差,乙组表皮细胞在0.3g/mL蔗糖溶液通过渗透作用失去水分的速度比甲组表皮细胞快.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渗透原因,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水分的运输方向.
10.下表中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
A.实验目的: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试剂:醋酸洋红 预期的实验结果:染色体被染成紫红色
B.实验目的: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 试剂:双缩脲试剂 预期的实验结果: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
C.实验目的: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 试剂:甲基绿 预期的实验结果: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
D.实验目的: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试剂:斐林试剂吡罗红 预期的实验结果:斐林试剂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
【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淀粉遇碘液变蓝.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如被龙胆紫染成紫色或被醋酸洋红染成紫红色.
【解答】解:A、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如被龙胆紫染成紫色或被醋酸洋红染成紫红色,A正确;
B、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B错误;
C、葡萄糖是还原性糖,应用斐林试剂鉴定,健那绿试剂是专门给线粒体染色的活性染料,C错误;
D、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而斐林试剂是用于鉴定还原糖的,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11.如图为光能在叶绿体中转换的示意图,U、V、W、X、Y代表参与光能转换的物质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U在光合作用里的作用是吸收和传递光能
B.V吸收光能后被激发,使H2O分解,产生电子流
C.W为CO2的还原剂,其能量是稳定化学能来源之一
D.U至Y的能量转换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
【考点】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由光能在叶绿体中转换的示意图可知,U、V、W、X、Y代表参与光能转换的物质分别为:叶绿体中的大部分色素分子、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NADPH、NADP+、有机物(CH2O).
【解答】解:A、U表示除了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以外的所以色素分子,这些色素分子只能吸收和传递光能,但是不能转化光能,A正确;
B、V表示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可以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其吸收光能后被激发,使H2O分解,从水中夺得电子,并传给从而产生电子流,B正确;
C、W表示NADPH,不仅可以作为CO2的还原剂,还可以为该过程提供能量,C正确;
D、U至Y的能量转换表示光能→电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和叶绿体基质中,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图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
C.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细胞质基质中加工
D.质粒和线粒体是既有核酸又有外膜的细胞结构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分析】有丝分裂记忆口诀: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后期:点裂体增均两极,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解答】解:A、有丝分裂末期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最终延伸成细胞壁,而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故A正确;
B、有丝分裂间期中心体复制,但纺锤体在细胞分裂的前期形成,间期不存在,故B错误;
C、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故C错误;
D、质粒是小型的环状DNA分子,无膜结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过程、分泌蛋白的合成、质粒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13.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
①叶绿体基质 ②类囊体薄膜 ③线粒体基质 ④线粒体内膜.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CO2的固定发生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CO2的产生发生于呼吸作用的第二阶段.
光合作用过程及场所:
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包括2个反应:一个是水的光解,另一个是ATP的合成;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也包括2个化学反应:一个是二氧化碳的固定,另一个是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呼吸作用的三个过程及场所是:
第一阶段:反应物:C6H12O6产物是:2丙酮酸+[H]+能量(2ATP、少) 场所: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反应物:2丙酮酸+6H2O产物是:6CO2+[H]+能量(2ATP、少) 场所:线粒体基质
第三阶段:反应物:[H]+6O2 产物是:12H2O+能量 (34ATP、多) 场所:线粒体内膜
【解答】解:CO2的固定发生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①;CO2的产生发生于呼吸作用的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③.
故选:A.
【点评】这种基础性的题目必须明确相关的知识点,记忆的熟练就是送分题,记忆的不熟练就是失分题.
14.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判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 )
DNA双链
T
T
G
mRNA
tRNA
A
氨基酸
苏氨酸
A.TGU B.UGA C.ACU D.UCU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密码子是指mRNA上编码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其碱基序列与DNA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互补配对;tRNA上含有反密码子,能与相应的密码子互补配对.据此答题.
【解答】解: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相应的密码子碱基互补配对,根据tRNA反密码子的最后一个碱基可知苏氨酸的密码子的最后一个碱基是U,且DNA的下面一条链为模板链;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根据DNA模板链的碱基序列可知苏氨酸的密码子的前两个碱基是AC.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苏氨酸的密码子是ACU.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表格,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及条件,掌握密码子、反密码子的位置及关系,再结合表中信息推导出苏氨酸的密码子,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5.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
A.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在核糖体上翻译出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后,还要经过一些加工,如折叠、组装、加上一些糖基团等,才能成为比较成熟的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腔膨大、出芽形成具膜的小泡,包裹着蛋白质转移到高尔基体,把较成熟的蛋白质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做进一步的加工,成为成熟的蛋白质.接着,高尔基体边缘突起形成小泡,把蛋白质包裹在小泡里,运输到细胞膜,小泡与细胞膜融合,把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
【解答】解:A、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故A错误;
B、mRNA通过核孔出来与游离核糖体结合,没有膜结构,不能体现膜的流动性,故B正确;
C、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属于胞吐,体现膜的流动性,故C错误;
D、吞噬细胞摄取抗原,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16.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区别与联系,无氧呼吸:C6H12O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C6H12O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有氧呼吸:C6H12O6+6O26CO2+6H2O+大量能量
【解答】解: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分解成乳酸(有机物不彻底分解),而不是丙酮酸,A错误;
B、有氧呼吸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B错误;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但该过程中没有[H]的积累,[H]只在细胞质基质中参与反应,C错误;
D、质量相同的脂肪和糖原,脂肪贮存的能量更多,因此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题关键: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每一个阶段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条件;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供能关系;等量物质,脂肪贮存的能量最多.
17.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遗传信息位于DNA上,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密码子位于mRNA,能编码氨基酸(终止密码子除外);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且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几种tRNA携带.
【解答】解:A、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A错误;
B、B、DNA聚合酶属于蛋白质,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合成,B错误;
C、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C错误;
D、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也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首先要求考生识记RNA的种类及功能,明确密码子、反密码子和遗传信息所在的位置;其次还要求考生识记核糖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再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
18.下列是关于一个二倍体生物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染色体和DNA的叙述(不考虑细胞质中的DNA),正确的是( )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有丝分裂前期:出现染色体,且排列散乱;中期:染色体上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染色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DNA含量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分裂.
【解答】解: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A错误;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B错误;
C、两者后期DNA分子数目相同,但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C错误;
D、两者末期DNA分子数目相同,但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规律,能对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进行比较,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9.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考点】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分析】关于主动运输,要注意把握两点:一是载体,二是能量,载体是蛋白质,不同生物和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上的载体有差异,能量来源于细胞呼吸.
【解答】解:A、不同的植物细胞,细胞膜上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载体数量不同,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也不同,A错误;
B、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低温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因而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B错误;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因此该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C正确;
D、叶肉细胞也是活细胞,它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也是主动运输,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细胞主动运输的条件和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主动运输条件和影响因素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20.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分析】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在减数分裂时,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去,独立地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A、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一般用测交的方法,即杂合子与隐性个体杂交,A正确;
B、显隐性不容易区分,容易导致统计错误,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
C、所选相对性状必须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如果受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可能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不遵守操作流程和统计方法,实验结果很难说准确,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1.如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质使白细胞黏着
B.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ATP
C.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
【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细胞的分化.
【分析】1、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组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2、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
3、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解答】解:A、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质使白细胞黏着,A正确;
B、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ATP,B正确;
C、发生炎症反应时,炎症部位的中性粒细胞(一种白细胞)释放出信号分子,吸引单核细胞(一种白细胞)也到达炎症部位,并且单核细胞在信号分子作用下,分化为巨噬细胞,因此该过程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
D、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化、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ATP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22.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
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
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
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
【考点】基因突变的原因;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1、基因突变的外因:①物理因素.②化学因素.③生物因素;内因:DNA复制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
2、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翻译是指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还需要tRNA来运转氨基酸.
【解答】解:A、M基因突变后,由于mRNA中A碱基的增加,因而参与基因复制的嘧啶核苷酸数量增加,但由于嘌呤和嘧啶配对,均为50%,突变前后此比例不会发生变化,故嘌呤核苷酸比例不变,A错误;
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B错误;
C、由于插入了3个碱基,如果插在两个氨基酸之间,则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多了1个氨基酸;如果插在一个氨基酸对应的碱基内,则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有2个氨基酸不同,C正确;
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1种tRNA参与,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的原因和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23.下列藻类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伞藻 B.衣藻 C.硅藻 D.颤藻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原核生物是指细胞结构中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的一类生物,一般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而细菌又包括多种,蓝藻也包括多种,如:颤藻、念珠藻、蓝球藻、发菜等.
【解答】解:A、伞藻属于真核生物中的单细胞藻类,A错误;
B、衣藻属于真核生物,也是单细胞藻类的一种,B错误;
C、硅藻同样属于真核生物中的单细胞藻类,C错误;
D、颤藻属于原核生物中蓝藻的一种,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分类,着重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分类,能够把真核生物中的单细胞藻类和原核生物中的蓝藻区分.
24.如图为同一植物细胞处在有丝分裂两个不同时期的模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b表示细胞膜,e表示细胞核
B.a结构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
C.d结构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D.e的蛋白质成分主要是间期合成的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同一植物细胞处在有丝分裂两个不同时期的模式图,左侧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其中a为细胞壁,b为核膜,c为核仁;右侧细胞处于分裂末期,其中d为细胞壁,e为细胞核.
【解答】解:A、b表示核膜,e表示细胞核,A错误;
B、a为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B正确;
C、d为细胞壁,在植物细胞中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C正确;
D、e是细胞核,其蛋白质成分是在间期合成的,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示细胞所处的时期及各结构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5.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能自由组合
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考点】单因子和双因子杂交实验.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两对相对性状的黄色圆粒豌豆实验,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黄色圆粒豌豆YyRr,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能产生4种配子.
【解答】解:A、1个F1个体能产生YR、yr、Yr、yR4种配子若干个,比例为1:1:1:1,A错误;
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数量比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少,即雄配子多于雌配子,B错误;
C、基因的自由组合是指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随机结合是受精作用,C错误;
D、F1产生的精子中,共有YR、yr、Yr和yR4种基因型,比例为1:1:1:1,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26.请回答有关绵羊遗传与发育的问题:
(1)假设绵羊黑面(A)对白面(a)为显性,长角(B)对短角(b)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①在两组杂交实验中,Ⅰ组子代只有白面长角和白面短角,数量比为3:1;Ⅱ组子代只有黑面短角和白面短角,数量比为1:1.其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Ⅰ组 aaBb×aaBb ,Ⅱ组 Aabb×aabb .
②纯种与非纯种的黑面长角羊杂交,若子代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白面长角羊,则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有 AABB×AaBB、AABB×AaBb .
假设绵羊的面色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则不同面色的羊杂交,其后代面色性状 不能 (填“能”或“不能”)出现一定分离比.
克隆羊多利是将多塞特母羊的乳腺细胞核注入苏格兰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将此融合卵细胞培养后植入母羊体内发育而成.
①比较三种细胞内的X染色体数:多塞特羊交配后产生的正常受精卵 ≤ 多利羊的体细胞 ≥ 苏格兰羊的次级卵母细胞(填“>”“≥”“<”“≤”或“=”).
②已知哺乳动物的端粒(由DNA组成的染色体末端结构)在个体发育开始后,随细胞分裂不断缩短.因此,多利的端粒长度应比普通同龄绵羊的 短 .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题干中A(a)和B(b)独立遗传,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解答】解:(1)①由题意知,白面是隐性性状,Ⅰ组子代只有白面长角和白面短角,数量比为3:1,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实验结果,因此亲本基因型是aaBb×aaBb;短角是隐性性状,Ⅱ组子代只有黑面短角和白面短角,数量比为1:1,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其亲本的基因型组合Aabb×aabb.
②纯种黑面长角羊的基因型是AABB,杂交羊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AaBb,纯种与非纯种的黑面长角羊杂交,若子代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白面长角羊,说明杂种羊含有a基因则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有AABB×AaBB或AABB×AaBb.
如果绵羊的面色是细胞质遗传,则遵循母系遗传的特点,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①母羊的X染色体是2条,因此多利羊的X染色体是2条,多塞特羊交配后产生的正常受精卵的X染色体可能是两条或一条,苏格兰羊的次级卵母细胞的X染色体是2条或一条.
②多利羊的染色体来自塞特母羊的乳腺细胞核,在植入苏格兰羊的去核卵细胞之前,已经进行了无数次细胞分裂,因此与普通绵羊相比,端粒更短.
故答案为:
(1)①aaBb×aaBb Aabb×aabb
②AABB×AaBB,AABB×AaBb
不能
①≤≥
②短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的理解,学会应用反推法根据遗传规律的相关比例推出亲本基因型,理解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不同点,有性生殖过程和细胞核移植的遗传物质的来源比较,并根据题干信息进行推理、解答问题.
27.如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 核孔 进入细胞核,表明这种转运具有 选择 性.
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是 磷脂双分子层 具有疏水性和 膜转运蛋白 具有专一性.
若该细胞是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则图中未绘制的细胞器有 叶绿体和液泡 .
若该细胞为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则图示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 分裂间期 ,此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明显可见细胞核中有 核仁 存在.
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 ③ (填序号).
①脂肪细胞 ②淋巴细胞 ③心肌细胞 ④口腔上皮细胞.
【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本题涉及了多个知识点.蛋白质包括两种:胞内蛋白和分泌蛋白,一般胞内蛋白是在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分泌蛋白是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如果要进入细胞核,需通过核孔,而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这充分说明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生物膜的成分主要是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
【解答】解:(1)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主要是分泌蛋白,其发挥作用的场所主要在细胞外,无法进入细胞核,如各种消化酶、蛋白质类激素、抗体等.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但图中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体现了核孔的转运具有选择性.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指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细胞膜,细胞所需要的离子或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细胞膜,这是由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和膜上的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专一性)所决定的.
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并且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
核膜、核仁在细胞分裂前期消失,末期重现,图中明显可见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存在,因此该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间期.
细胞内线粒体参与细胞有氧呼吸,缺硒线粒体膜无法稳定,影响到细胞内能量的产生,而题目提供的细胞中心肌细胞对能量需求最多,所以最先受损.
故答案为:
(1)核孔 选择
磷脂双分子层 膜转运蛋白
叶绿体和液泡
分裂间期 核仁
③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各种细胞器的分工协作,涉及蛋白质的分泌过程,细胞膜结构与功能,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细胞增殖等多项内容,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识记、理解和灵活运用,难度适中.
28.如图甲是某种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乙是该植物不同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的柱形图.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将图甲中细胞分裂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出来 BAC .该细胞分裂完成后,一个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为 4 条.
甲图中的A对应乙图中的第 2 组柱形图.
着丝点分裂发生在甲图中的 C (字母)时期,此时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为 0 条.
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的特有结构为 细胞板 .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分析题图: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排布于细胞中央的赤道板,是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散乱分布与细胞中,是有丝分裂前期,C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图乙:1、染色体数为2N,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1,是正常体细胞;
2、染色体数为2N,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2,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的细胞;
3、染色体数为4N,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1,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解答】解:(1)根据尸体分析: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故将图甲中细胞分裂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出来应该是BAC,该细胞分裂完成后,一个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为4条.
甲图中的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乙图中的第2组柱形图.
着丝点分裂发生在甲图中的C时期,此时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为0条.
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的特有结构为细胞板.
故答案为:
(1)BAC 4
2
C 0
细胞板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周期、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周期的概念及阶段;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9.将玉米种植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 葡萄糖 ,再通过 呼吸(或生物氧化) 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萌发过程中在 72﹣96 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 26.5 mg.
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 22【(118.1﹣91.1)﹣(177.7﹣172.7)】 mg粒d﹣1.
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候,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 下降 ,原因是 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考点】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是由种皮、胚乳、胚三部分组成.胚将通过分裂分化形成根芽茎等器官,而胚乳在其过程中提供营养物质.并且此时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种子的有机物总量在减少,而种类会有所增加.
【解答】解:(1)淀粉被水解产物葡萄糖,通过呼吸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被胚细胞吸收后,一部分转化为胚发育成幼苗的组成物质,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由此,通过对图中“萌发种子直接烘干称重”那条曲线上各时间段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依次计算出:0﹣24小时为15.4mg;24﹣48小时为0.6mg;48﹣72小时为1.1mg;在72﹣96小时为204.2﹣177.7=26.5mg,因此萌发过程中在72﹣96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
结合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胚乳减少的干重量﹣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计算出:72﹣96小时转化为43.6﹣26.5=17.1mg,96﹣120小时为27﹣5=22mg,最大转化速率为22mg粒d﹣1.
由于已告诉实验条件保持不变,长出的幼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随着胚乳中营养物质的不断消耗,将导致幼苗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而死亡.
故答案为:
(1)葡萄糖 呼吸(或生物氧化)
72﹣96 26.5
22【(118.1﹣91.1)﹣(177.7﹣172.7)】
下降 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析能力,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明白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胚乳减少的干重量﹣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