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8 MB
- 2021-09-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12 课 呼吸作用
普查讲 12Ⅰ 呼吸作用
1.细胞呼吸的类型与过程
a.对比法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
(1)(2021 汇编,6 分)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反应,只发生在有氧时
B.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都能产生大量 ATP
C.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D.呼吸作用中,催化 ATP 合成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外膜上(2016 海南单科)
E.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或乳酸的过程中伴随有 ATP 的合成
F. 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2018 全国Ⅲ)
G.无氧呼吸能产生 ATP,但没有[H]的生成过程
H.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多用于合成 ATP
I.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J.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2018 全国Ⅲ)
K.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2016 全国Ⅰ)
答案:F
解析: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反应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不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
呼吸,都有此阶段,故 A 项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产生的 ATP 较少,而第三阶段
能产生大量 ATP,故 B 项错误。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在第三阶段与氧结合生成
水,其场所在线粒体内膜上,故 C 项错误。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能产生 ATP,场所分别是细
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故催化 ATP 合成的酶可以分布在以上三个场所中,而
线粒体外膜不能合成 ATP,其上没有催化 ATP 合成的酶,故 D 项错误。无氧条件下,丙酮
酸转变为酒精或乳酸的过程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该阶段没有 ATP 的合成,故 E 项错误。
植物是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与氧气浓度有关,与光照无关,故 F 项正确。无氧呼吸的
第一阶段产生了[H]和 ATP,只是[H]在第二阶段被利用了,故 G 项错误。无氧呼吸产生的能
量大多数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用于合成 ATP,故 H 项错误。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
的能量由葡萄糖氧化分解提供,此时肌肉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而乳酸不能再分解
供能,故 I 项错误。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二氧
化碳,故 J 项错误。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其细胞中不含线粒体,故 K 项错误。
(2)(2021 改编,6 分)如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 表示物
质,①~④表示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催化过程②和④的酶都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B.过程①④③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其中物质 a、d 分别是丙酮酸和 O2
C.过程③释放能量最多,且大部分能量储存在 ATP 中
D.过程①②为无氧呼吸,其中 e 为 ATP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①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②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表
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a 为丙酮酸,b 为 CO2,c 为[H],d 为
O2,e 为无氧呼吸产物——酒精。由以上分析可知,过程②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
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因此催化过程②的酶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
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因此催化过程④的酶在线粒体基质中,故 A 项错误。分析题图可
知,过程①④③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其中物质 a 和 d 分别是丙酮酸和 O2,故 B 项正确。
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且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
在 ATP 中,故 C 项错误。过程①②为无氧呼吸,其中 e 为酒精,故 D 项错误。
b.根据有氧呼吸各阶段反应过程判断元素转移情况
(3)(2019 陕西模拟,6 分)以葡萄糖为反应物进行有氧呼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产物水中的氢都来自参加反应的葡萄糖和水
②产物水中的氧都来自参加反应的葡萄糖和水
③产物二氧化碳中的氧都来自参加反应的葡萄糖
④产物二氧化碳中的碳都来自参加反应的葡萄糖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A
解析:以葡萄糖为反应物进行有氧呼吸,产物水中的氢都来自参加反应的葡萄糖和水,
①正确。产物水中的氧都来自参加反应的氧气,②错误。产物二氧化碳中的氧都来自参加反
应的葡萄糖和水,是第二阶段产生的,③错误。产物二氧化碳中的碳都来自参加反应的葡萄
糖,是第二阶段产生的,④正确。综上所述,故 A 项符合题意。
2.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
a.根据反应物和产物判断细胞呼吸类型
(4)(经典题,6 分)测定下列哪一项可准确地判断贮存的小麦种子的呼吸方式( )
A.有无二氧化碳生成 B.有无水生成
C.有无有机物消耗 D.O2 消耗量与 CO2 生成量的比值
答案:D
解析:小麦种子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两种呼吸
方式都有有机物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生成,故 A、C 项错误。有无水生成只能判断小麦种子
有无进行有氧呼吸,而不能判断有无无氧呼吸,故 B 项错误。O2 消耗量与 CO2 生成量的比值
能判断出小麦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或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故 D
项正确。
b.根据反应场所判断细胞呼吸类型
(5)(经典题,6 分)为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类型,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
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再与酵母菌分别装入①~⑥号试管中,并向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
质,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②⑥
B.会产生 CO2 和 H2O 的试管有③⑤
C.根据试管①③⑤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
D.根据试管②④⑥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
答案:C
解析:酵母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又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场所分
别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无氧呼吸两个阶段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由
表格可知,①②试管中含有细胞质基质,①试管中加入了丙酮酸和氧气,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②试管中加入了葡萄糖,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 CO2;③④试管中含有线粒体,③试
管中加入了丙酮酸和氧气,能够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能产生 H2O 和 CO2;④中不
含分解葡萄糖的酶,无法利用葡萄糖进行呼吸作用;⑤⑥试管中有完整的酵母菌,在有氧的
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为 CO2 和 H2O,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
CO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会产生酒精的是试管②⑥,会产生 CO2 和 H2O 的试管是③⑤,故
A、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①试管没能证明在有氧气的条件下,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场
所是细胞质基质,因此根据试管①③⑤的实验结果不能判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故
C 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试管②④⑥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
细胞质基质,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物质的量的关系判断细胞呼吸类型
(6)(2018 云南玉溪模拟,6 分)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均分为 4 份,分别置于甲、乙、
丙、丁四种条件下培养,测得 CO2 和 O2 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
A.甲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除 CO2 外,还有乳酸
B.乙条件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C.丙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 ATP 的量最少
D.丁条件下,产物中的 CO2 全部来自线粒体
答案:D
解析: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生物,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产生酒精和 CO2 的无氧呼
吸。根据题图可知,甲条件下,酵母菌没有 O2 的吸收,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其无氧呼吸的
产物是酒精和 CO2,不是乳酸,故 A 项错误。由图可知,乙条件下 CO2 的释放量为 8 mol,
O2 的吸收量为 3 mol,CO2 的释放量大于 O2 的吸收量,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
因为有氧呼吸消耗 O2 的量等于释放 CO2 的量,所以吸收 3 mol 的 O2 就释放 3 mol 的 CO2,
这样无氧呼吸释放 CO2 的量就是 5 mol。根据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释放 3 mol 的 CO2 需
要消耗 0.5 mol 的葡萄糖;根据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释放 5 mol 的 CO2 需要消耗 2.5 mol
葡萄糖,所以在乙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消耗的少,故 B 项错误。丙条
件下,CO2 的释放量大于 O2 的吸收量,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所以产生 ATP
的量不是最少的,产生 ATP 的量最少的是只进行无氧呼吸的条件甲,故 C 项错误。丁条件下,
CO2 的释放量等于 O2 的吸收量,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CO2 只来自线粒体,故 D 项正确。
d.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细胞呼吸类型
(7)(经典题,10 分)如图是测定发芽小麦种子的呼吸作用类型所用的实验装置(假设呼吸底
物只有葡萄糖,并且不考虑外界条件的影响),对实验进行讨论:
①若装置 1 液滴___________,装置 2 液滴__________,
则所测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装置 1 液滴___________,装置 2 液滴___________,
则所测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装置 1 液滴___________,装置 2 液滴__________,
则所测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果将装置中的发芽小麦种子换成小白鼠,其他条件相同,则与上述测的发芽种子呼
吸类型的结果是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
答案:①左移(1 分) 不动(1 分) 只进行有氧呼吸(1 分) ②不动(1 分) 右移(1 分) 只
进行无氧呼吸(1 分) ③左移(1 分) 右移(1 分)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1
分)(①②③题答案顺序可互换) ④不同(1 分)
解析:小麦种子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产生酒精和 CO2 的无氧呼吸。分析实验装
置:两个实验装置唯一的区别是装置 1 中放置的是 NaOH 溶液,而装置 2 中放置的是蒸馏水。
NaOH 溶液能够吸收装置中的 CO2,因此装置 1 中的气体变化量表示的是 O2 的消耗量;而装
置 2 中,由于有氧呼吸 O2 的吸收量等于 CO2 的释放量,不会引起气体量的变化;但是无氧
呼吸不消耗 O2,释放 CO2,因此装置 2 中气体量的变化可表示无氧呼吸 CO2 的释放量。
①如果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O2 的消耗量等于 CO2 的释放量,即气体总量不变。由于装
置 1 中 NaOH 溶液能够吸收装置中的 CO2,因此装置 1 中气体总量减少,液滴左移;而装置
2 中液滴不动。
②如果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不消耗 O2,释放 CO2。由于装置 1 中 NaOH 溶液
能够吸收装置中的 CO2,因此装置 1 中气体总量不变,液滴不动;装置 2 中气体总量增加,
液滴右移。
③如果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装置 1 中有 O2 的消耗,而产生的 CO2
全被 NaOH 溶液吸收,气体总量减少,液滴左移;装置 2 中 CO2 的释放量大于 O2 的消耗量,
气体总量增加,液滴右移。
④小白鼠的有氧呼吸与发芽小麦种子相同,但小白鼠的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即既不
消耗 O2 也不产生 CO2,因此小白鼠的无氧呼吸不会引起装置中气体体积的变化,因此实验结
果与上述不同。
3.根据各物质的量的比值关系进行相关计算
(8)(经典题,6 分)将一些苹果储藏在密闭容器中,较长时间后会闻到酒香。当通入不同
浓度的氧气时,其 O2 消耗量和 CO2 产生量如表所示(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为葡萄糖)。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氧浓度(%) a b c d e
CO2 产生量(mol/min) 1.2 1.0 1.3 1.6 3.0
O2 的消耗量(mol/min) 0 0.5 0.7 1.2 3.0
A.氧浓度为 a 时,苹果的细胞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氧浓度为 d 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 1/2 用于酒精发酵
C.氧浓度为 c 时,苹果产生 C2H5OH 的量为 0.3 mol/min
D.氧浓度为 e 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为 0.5 mol/min
答案:C
解析:氧浓度为 a 时,由于 O2 的消耗量为 0,说明此时苹果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场所
为细胞质基质,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氧浓度为 d 时,O2 消耗量为 1.2 mol/min,故有
氧呼吸产生 CO2 的量为 1.2 mol/min,无氧呼吸产生 CO2 的量为 1.6-1.2=0.4 mol/min,根据
有氧呼吸中 1 葡萄糖∶6CO2 可知,消耗葡萄糖的量为 1.2/6=0.2 mol/min,根据无氧呼吸中 1
葡萄糖∶2CO2 可知,消耗葡萄糖的量为 0.4/2=0.2 mol/min,因此消耗的葡萄糖中有 1/2 用于
酒精发酵,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氧浓度为 c 时,苹果无氧呼吸产生 CO2 的量为 1.3-
0.7=0.6 mol/min,根据无氧呼吸反应式可知,无氧呼吸产生 C2H5OH 的量与 CO2 的量相等,
所以产生 C2H5OH 的量也为 0.6 mol/min,故 C 项错误,符合题意。氧浓度为 e 时,O2 消耗量
与 CO2 产生量相等,说明此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根据有氧呼吸中 1 葡萄糖∶6CO2,消耗
葡萄糖的量为 3/6=0.5 mol/min,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4.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a.氧气对细胞呼吸影响的分析
(9)(经典题,6 分)如图所示为苹果果实在一段时间内,随着环境中 O2 浓度的提高,其
O2 吸收量和 CO2 释放量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2 浓度为 a 时,果实的无氧呼吸水平最低
B.O2 浓度为 b 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释放的 CO2 相等
C.O2 浓度为 a 时,若 cd=ca,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
耗的葡萄糖的量相等
D.O2 浓度达到 b 以后,果实基本上靠有氧呼吸提供能量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O2 浓度为 a 时,CO2 的释放量最低,细胞总呼吸水平最低,氧气浓度
为 b 时,CO2 释放量等于 O2 吸收量,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所以无氧呼吸
最低的是 b 点,故 A、B 项错误。O2 浓度为 a 时,若 cd=ca,则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释放
CO2 的量相等,根据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当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CO2 的释放
量相等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之比是 1∶3,故 C 项错误。O2 浓度为 b
时,CO2 释放量与 O2 吸收量相等,此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所以 b 以后,
果实基本上靠有氧呼吸提供能量,故 D 项正确。
(10)(2021 改编,6 分)如图 1、图 2 均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 CO2 释放量和 O2 吸收量
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 1 图 2
A.图 1 中氧浓度为 a 时的情况对应的是图 2 中的 A 点
B.图 1 中氧浓度为 b 时的情况可对应图 2 中的 D 点
C.图 1 的 a、b、c 三个浓度中,c 浓度时有机物分解最慢
D.图 1 中氧浓度为 d 时没有酒精产生
答案:B
解析:图 1 中氧浓度为 a 时,细胞只释放 CO2 不吸收 O2,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对
应图 2 中的 A 点,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图 1 中氧浓度为 b 时,CO2 的释放量明显大于
O2 的吸收量,说明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且 CO2 释放量还未达到最低值,可
对应图 2 中的 B 点,故 B 项错误,符合题意。图 1 的 a、b、c 三个浓度中,c 浓度时 CO2 的
释放量最少,即细胞呼吸最弱,此时有机物分解最慢,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氧浓度为
d 时,CO2 释放量与 O2 吸收量相等,说明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没有酒精产生,故 D 项
正确,不符合题意。
b.温度对细胞呼吸影响的分析
(11)(经典题,8 分)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温度(25 ℃和 0.5 ℃)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
的 CO2 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见图 1 和图 2。
图 1 图 2
①由图可知,与 25 ℃相比,0.5 ℃条件下果实的 CO2 生成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的__________浓度越来
越高,抑制了果实的细胞呼吸。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________________浓度变化来计算呼
吸速率。
②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
A.称取两等份同一品种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
B.将甲、乙瓶分别置于 25 ℃和 0.5 ℃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 CO2 浓
度。
C.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 CO2 生成速率。
为了实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2 分) CO2(1 分) CO2 或 O2(1 分) ②a.选
取的果实成熟度还应一致(2 分) b.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 3 个平行重复实验(2 分)
解析:①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细胞呼吸是酶促反应,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所以与 25 ℃相比,0.5 ℃条件下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导致果实的 CO2 生成速
率较低。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延长,密闭容器内 CO2 浓度升高,抑制了细胞呼吸,导致细胞
呼吸减弱。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 CO2 或 O2 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
②生物实验的原则是控制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可重复原则,所以为了使实验结果
更可靠,选取的果实成熟度还应一致,并且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 3 个平行重复实验,减少
实验误差。
c.二氧化碳对细胞呼吸影响的分析
(12)(2021 改编,6 分)将一份刚采摘的新鲜蓝莓用高浓度的 CO2 处理 48 h 后,贮藏在温
度为 1 ℃的冷库内。另一份则始终在 1 ℃的冷库内贮藏。从采后算起每 10 天定时定量取样一
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 CO2 释放量(mol)和 O2 吸收量(mol),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图所示曲
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贮藏蓝莓前用 CO2 对其进行短时间处理,无法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
B.比值等于 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C.第 20 d 时,未处理组蓝莓产生酒精的量高于 CO2 处理组
D.第 40 d 时,未处理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答案:C
解析:当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比值等于 1 时,说明蓝莓只进行有氧呼吸;当二氧化碳和氧
气的比值大于 1 时,说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由题图可知,未处理组蓝
莓第 10 d 开始进行无氧呼吸,而 CO2 处理组第 20 d 开始出现无氧呼吸,说明贮藏蓝莓前用
CO2 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故 A 项错误。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比值等于 1,
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故 B 项错误。第 20 d 时 CO2 处理组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比值等于 1,只
进行有氧呼吸,未处理组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比值大于 1,存在无氧呼吸,因此未处理组蓝莓
产生酒精的量高于 CO2 处理组,故 C 项正确。第 40 d 时,未处理组蓝莓的二氧化碳与氧气
的比值为 2,假设有氧呼吸吸收 O2 的量为 a,则无氧呼吸释放 CO2 的量也为 a,根据有氧呼
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以得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分别为 a/6、a/2 ,无
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故 D 项错误。
d.水和无机盐对细胞呼吸影响的分析
(13)(经典题,12 分)为研究淹水时 KNO3 对甜樱桃根呼吸的影响,设四组盆栽甜樱桃,其
中一组淹入清水,其余三组分别淹入不同浓度的 KNO3 溶液,保持液面高出盆土表面,每天
定时测定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结果如图。
请回答:
①细胞有氧呼吸生成 CO2 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分析图中 A、B、C 三点,可知
___________点在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H]最多。
②图中结果显示,淹水时 KNO3 对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__________作用,其中
____________mmol·L-1 的 KNO3 溶液作用效果最好。
③淹水缺氧使地上部分和根系的生长均受到阻碍,地上部分叶色变黄,叶绿素含量减少,
使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__________减少;根系缺氧会导致根细胞无氧呼吸增强,实验
过程中能否改用 CO2 作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请分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线粒体基质(2 分) A (2 分) ②减缓(2 分) 30(2 分) ③ATP(2 分) 不能,因
为可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 CO2(2 分)
解析:①细胞有氧呼吸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 CO2,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
[H],此阶段的发生场所是线粒体基质。A、B、C 三点中,A 点有氧呼吸速率最高,此时单位
时间内产生的[H]最多,因此与氧结合的[H]最多。
②从曲线走势分析,与清水组相比,KNO3 浓度越高,有氧呼吸速率越高,说明淹水时
KNO3 对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减缓作用,由于 KNO3 浓度为 30 mmol·L-1 的实验组有氧呼吸速
率最高,说明此浓度下减缓有氧呼吸速率降低的效果最好。
③光反应中,叶绿素可利用光能将水分解为 O2 和[H]并合成 ATP,[H]和 ATP 分别是暗
反应的还原剂和能量供应物质;实验中不能改用 CO2 作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因为甜
樱桃的根细胞可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 CO2,对实验结果有干扰,最好用 O2 的消耗速率作为检
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
e.多个环境因素对细胞呼吸影响的分析
(14)(2021 改编,6 分)如图表示 O2 浓度和温度对洋葱根尖细胞有氧呼吸速率的影响,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 a 点相比,b 点时与有氧呼吸相关酶的活性较低
B.与 b 点相比,限制 c 点有氧呼吸速率的因素有氧浓度和温度
C.由图可知,细胞有氧呼吸的最适温度位于 30 ℃和 35 ℃之间
D.氧浓度不变,a 点时适当提高温度,细胞有氧呼吸速率可能增大
答案:C
解析:当氧浓度为 60%时,有氧呼吸的速率在 30 ℃时比 20 ℃时的大,说明与 a 点相比,
b 点时与有氧呼吸相关酶的活性较低,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当氧浓度为 20%时,c 点
升高温度,有氧呼吸速率会增大,所以温度影响有氧呼吸速率;当温度为 15 ℃时增加氧浓度,
有氧呼吸速率也会增大,所以氧浓度也会影响呼吸速率,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分析题
图可知,在 20 ℃、30 ℃、35 ℃三个温度条件下,30 ℃条件下氧气充足时有氧呼吸速率最高,
说明有氧呼吸的最适宜温度在 20 ℃~35 ℃之间,而不是位于 30 ℃和 35 ℃之间,故 C 项错
误,符合题意。从图中可以看出,30 ℃时可能最接近酶的最适温度,如果酶的最适温度是
31 ℃,则适当升高温度会提高呼吸速率,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f.结合种子萌发过程分析呼吸速率的变化
(15)(2018 天津和平区模拟,6 分)如图表示某植物种子萌发
过程中(呼吸底物为葡萄糖)CO2 释放和 O2 吸收速率的变化趋
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12~24 h 期间,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是有氧呼吸
B.曲线相交时,有氧呼吸速率与无氧呼吸速率相等
C.从第 12 h 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
相对不变
D.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明显升高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在 12~24 h 期间,CO2 的产生速率远大于 O2 的消耗速率,说明
此时的呼吸方式主要是无氧呼吸,故 A 项错误。曲线相交时,吸收 O2 的量等于释放 CO2 的
量,此时只进行有氧呼吸,故 B 项错误。从第 12 h 到胚根长出期间,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
用制造有机物,同时还在不断进行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因此有机物总量会下降,故 C 项错
误。胚根长出后,O2 的吸收速率明显加快,说明有氧呼吸速率明显提高,故 D 项正确。
5.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6)(多选)(2021 汇编,6 分)下列有关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正确的是( )
A.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会死亡的原因是呼吸作用的产物对其产生毒害作用
B.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增强
C.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向发酵装置中通入空气
D.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保鲜
E.农村采用密闭的土窖保存水果、蔬菜
F.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
G.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答案:AEG
解析: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导致氧气不足,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种子无氧呼吸的
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对种子具有毒害作用,故 A 项正确。种子风干脱水后,细胞代
谢减慢,呼吸强度减弱,故 B 项错误。发酵过程中酵母菌需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不能通入
空气,故 C 项错误。无氧条件下,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造成烂果,零下低温环境会
造成水果冰冻,二者均不利于水果的保鲜,故 D 项错误。密闭的土窖中的氧气浓度低、二氧
化碳浓度高,水果、蔬菜细胞呼吸速率慢,这样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能较好地保存水果、
蔬菜,故 E 项正确。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了抑制伤口处厌氧菌的生存和繁殖,
故 F 项错误。较深的伤口里缺少氧气,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合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并大量繁殖,
所以,伤口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处理,故 G 项正确。
6.组织细胞呼吸速率的测定方法
(17)(2021 改编,12 分)图 1 是测量种子萌发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锥形
瓶中的种子事先用水浸泡过并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过(不影响种子的生命力)。实验开始时
U 型管左侧与右侧液面相平,实验过程中每隔半小时利用标尺量出右侧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
实验结果如图 2。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种子要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析 0~3.5 h 内气体体积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 3.5~4.0 h 内标尺读数没增加,最可能的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请你设计该实验的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由于外界温度、压强的改变导致气体体积改变,在对照实验中气体体积变化为在 2 h
内读数增加 0.2 cm,那么同等条件下萌发的种子此时实际的有氧呼吸速率为_________ cm/h。
答案:①测定种子萌发时吸收(或消耗)O2 的速率(1 分) ②杀死种子表面的微生物,防止
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干扰实验结果(2 分) ③种子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了 O2,生成的 CO2 被
KOH 浓溶液吸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减小(2 分) 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 O2(2 分) ④
用等量的稀释的消毒剂清洗过的死种子代替实验组中的活种子,其他条件同实验组,重复相
同实验步骤(3 分) ⑤1.55(2 分)
解析:①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消耗 O2 产生 CO2,产生的 CO2 被 KOH 浓
溶液吸收,所以锥形瓶内的气体总量减少(减少的量即为吸收 O2 的量),U 型管右侧液面上升,
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种子萌发时吸收(或消耗)O2 的速率。
②为了防止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干扰实验结果,实验前将种子预先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
以杀死种子表面的微生物。
③ 0~3.5 h 内,种子进行有氧呼吸,吸收 O2,同时放出等量的 CO2,又因 CO2 能被 KOH
浓溶液吸收,故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减小。3.5~4.0 h 内标尺读数没增加,最可能的原因是种子
只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 O2。
④本实验存在的问题是没有设计对照实验,因此实验数据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需要
设计对照实验,即用等量的稀释的消毒剂清洗过的死种子代替实验组中的活种子,其他条件
同实验组,重复进行实验。
⑤由图 2 可知,2.0 h 时标尺读数为 5.6 cm,要求实际的有氧呼吸速率应减去基数 2.3 cm,
再减去误差 0.2 cm,因此,同等条件下,萌发种子的实际有氧呼吸速率为(5.6-2.3-0.2)/2=
1.55 cm/h。
随堂普查练 12Ⅰ
1.(多选) (2021 新编,6 分)巧克力爱好者有福了,比利时科
研人员联手全球最大的巧克力制造商 Barry Callebaut 培育出一种
混合酵母菌,它能让可可豆发酵出气味更香、味道更佳的巧克力。
如图所示为细胞内部分物质代谢过程示意图,Ⅰ、Ⅱ、Ⅲ、Ⅳ、
Ⅴ表示过程,M、N、P 代表物质,其中的一个生理过程不可能在
酵母菌细胞内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过程Ⅳ不可能在酵母菌细胞内发生,因为缺少相应的酶
B.图中发生在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的有过程Ⅰ、Ⅲ,当氧气充足时,过程Ⅱ、Ⅲ发生
在酵母菌线粒体中
C.当氧气充足时,酵母菌细胞内过程Ⅰ被抑制,过程Ⅱ、Ⅴ加强
D.过程Ⅱ、Ⅲ、Ⅴ比过程Ⅰ、Ⅲ释放的能量多,原因是过程Ⅰ、Ⅲ释放的能量大多以
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E.图中可以产生[H]和 ATP 的过程有Ⅲ、Ⅴ,可以产生 ATP 的过程有Ⅱ、Ⅲ、Ⅴ
F.过程Ⅱ中消耗的[H]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G.若图中的 N 物质被 18O 标记,则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一段时间后,可在水和 CO2
中检测到 18O
答案:ACE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物质 N 表示葡萄糖,物质 M 表示丙酮酸,物质 P 表示酒精和 CO2。
过程Ⅲ、Ⅴ、Ⅱ表示有氧呼吸,过程Ⅲ、Ⅳ表示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过程Ⅲ、Ⅰ表示产生
酒精和 CO2 的无氧呼吸。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酵母菌细胞
中缺少将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酶,因此不能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即不可能发生过程Ⅳ,
故 A 项正确。酵母菌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
是细胞质基质,因此,图中发生在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的有过程Ⅰ、Ⅲ,当氧气充足时,过
程Ⅲ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Ⅱ、Ⅴ发生在酵母菌的线粒体中,故 B 项错误。当氧气充足
时,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逐渐增强,无氧呼吸被抑制,故 C 项正确。过程Ⅱ、Ⅲ、Ⅴ即有氧
呼吸比过程Ⅰ、Ⅲ即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原因是无氧呼吸中葡萄糖氧化分解不彻底,还
有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酒精中,故 D 项错误。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H]的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一、
二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即过程Ⅲ、Ⅴ;可以产生 ATP 的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一、二、三
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即过程Ⅲ、Ⅴ、Ⅱ,故 E 项正确。过程Ⅱ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其消耗的[H]最终来源于葡萄糖和水,故 F 项错误。若图中的 N 物质即葡萄糖被 18O 标记,
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一段时间后,可在 CO2 中检测到 18O,水中的 O 来自于外界的 O2,故
G 项错误。
2.(2017 海南单科,2 分)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小
B.若细胞既不吸收 O2 也不放出 CO2,说明细胞已停止无氧呼吸
C.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 O2 与释放 CO2 的物质的量不同
答案:C
解析:与成熟组织细胞相比,分生组织细胞代谢旺盛,呼吸速率快,故 A 项错误。某些
植物组织细胞(如甜菜块根等)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既不吸收 O2,也
不放出 CO2,故 B 项错误。降低氧气浓度,有氧呼吸减弱,有机物消耗减慢,故 C 项正确。
利用葡萄糖作为底物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 O2 与释放 CO2 的物质的量相同,故 D 项错误。
3.(2018 天津理综,6 分)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 CO2 和 O2 传感器的 100 mL
锥形瓶中,加入 40 mL 活化酵母菌和 60 mL 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
液中的 O2 和 CO2 相对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t1→t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
B.t3 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 t1 时快
C.若降低 10 ℃培养,O2 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D.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
答案:C
解析:由题图中 t1→t2 培养液中 O2 的相对含量的下降速度变慢(即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减
小)可知,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在不断下降,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t3 时与 t1 时的 CO2
相对含量变化速率近似相等,但 t3 时主要进行无氧呼吸,t1 时主要进行有氧呼吸,故 t3 时葡
萄糖的消耗速率比 t1 时快,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是在最适温度
下进行的,若降低 10 ℃培养,酵母菌的呼吸速率会减慢,因此 O2 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
间会延长,故 C 项错误,符合题意。实验过程中酵母菌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所以实验
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会变成灰绿色,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4.(2019 安徽模拟,6 分)如图是向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中通入不同浓度的 O2 后,
O2 的消耗量和 CO2 的产生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曲线Ⅰ、Ⅱ分别表示 O2 的消耗量和 CO2 的产生量
B.O2 浓度为 b 时,约有 2/3 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C.O2 浓度为 c 时,酵母菌产生的 CO2 全部来自线粒体基质
D.O2 浓度为 d 时,细胞呼吸形成的 ATP 全部来自线粒体
答案:B
解析:曲线Ⅰ在开始时随氧气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说明曲线Ⅰ表示 CO2 的产生量,则曲
线Ⅱ表示 O2 的消耗量,故 A 项错误。当 O2 浓度为 b 时,有氧呼吸 CO2 的产生量为 6 mol,
则无氧呼吸 CO2 的产生量为 10-6=4 mol,计算得出有 2/3 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故 B 项正确。O2 浓度为 c 时,CO2 的产生量大于 O2 的消耗量,说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
无氧呼吸,所以酵母菌产生的 CO2 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故 C 项错误。O2 浓度为 d
时,CO2 的产生量等于 O2 的消耗量,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所以细胞呼吸形成的 ATP
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故 D 项错误。
5.(2018 北京人大附中模拟,6 分)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
物的呼吸。实验设计如下:关闭活栓后,U 型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的气体体积变化。
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
(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 O2 的消耗量
B.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 CO2 释放量和 O2 消耗量之间的差值
C.甲组右管液面升高,乙组不变,说明微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D.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
答案:D
解析:甲组装置中 NaOH 溶液的作用是吸收 CO2,有氧呼吸过程消耗 O2,产生的 CO2
被 NaOH 溶液吸收,所以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 O2 的消耗量,故 A 项正
确,不符合题意。乙组实验装置中无 NaOH 溶液吸收 CO2,因此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
是微生物呼吸时 CO2 释放量和 O2 消耗量之间的差值,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甲组右管
液面升高,说明细胞呼吸消耗 O2,进行了有氧呼吸;乙组不变,说明有 CO2 的释放,因此微
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甲组右管液面不变,说明微生物不消耗
O2,即进行无氧呼吸;乙组下降,说明有 CO2 的释放,因此微生物进行酒精发酵,而不是乳
酸发酵,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
6.(2018 北京西城区模拟,6 分)结合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
的是( )
A.包扎伤口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 B.定期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
C.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 D.采用快速短跑进行有氧运动
答案:D
解析: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可增加通气量,从而抑制破伤风杆菌等厌氧型细菌的
无氧呼吸,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定期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能增加土壤中氧气的含量,
增强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真
空包装可隔绝空气,使袋内缺乏氧气,抑制需氧微生物的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故 C 项
正确,不符合题意。快速短跑时肌肉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所以提倡慢跑等有氧
运动有利于抑制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过多的乳酸,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
7.(2018 北京西城区模拟,8 分)中山杉树干挺直,树形美观,耐淹性极强。为研究其耐
淹性机理,科研人员将中山杉幼苗进行水淹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幼苗细胞中相关酶的活性、
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中 山 杉 细 胞 存 在 如 图 1 所 示 的 代 谢 途 径 , 酶 a 和 酶 b 存 在 的 部 位 是
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 2 分析,水淹一段时间后酶 a 和酶 b 的活性增加,说明根和叶的无氧呼吸速率增
强,中山杉无氧呼吸生成的最主要代谢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检测中山杉细胞中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如下表。
注:总糖量=淀粉+可溶性糖。
据表分析,水淹时根系总糖量______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水淹
期间中山杉的根、叶间糖的转运方向为_______________。糖类是主要的_______________,
因此根系积累淀粉和可溶性糖可帮助中山杉在退水后快速恢复生长。
答案:(1) 细胞质基质(1 分) (2)酒精和 CO2(1 分) (3)增加(2 分) 叶片运向根系(2 分)
能源物质(2 分)
解析:(1)据图分析,图 1 表示两种无氧呼吸,其中酶 a 催化的是产生酒精和 CO2 的无氧
呼吸,酶 b 催化的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因此两种酶存在
于细胞质基质中。
(2)由图 2 分析可知,水淹一段时间后根和叶的酶 a 和酶 b 的活性都增加了,说明根和叶
的无氧呼吸速率都增强了。酶 a 的活性更强且增加更多,其催化的是产生酒精和 CO2 的无氧
呼吸,因此中山杉无氧呼吸生成的最主要代谢产物为酒精和 CO2。
(3)据表分析,不做处理,正常生长时根系总糖量相对值为 65.4,而水淹时根系总糖量相
对值为 95.7,说明水淹时根系总糖量增加,而糖类来自于叶片的光合作用,因此水淹期间中
山杉的根、叶间糖的转运方向为叶片运向根系,为根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能
源物质,因此根系积累淀粉和可溶性糖可帮助中山杉在退水后快速恢复生长。
普查讲 12Ⅱ 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7.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a.实验材料与原理
(18)(多选)(2021 汇编,6 分)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浓硫酸为橙色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的反应提供酸性条件
B.酵母菌培养液产生的 CO2 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时间越短说明 CO2 产生得
越多
C.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其呼
吸方式
D.该实验完全可以在遮光条件下进行
E.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检测产生的 CO2
F.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
G.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只需要设置实验组
H.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I.探究细胞呼吸方式实验可选择乳酸菌,因其为兼性厌氧菌
答案:CEI
解析:重铬酸钾溶液为橙色,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其中
的浓硫酸为橙色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的反应提供酸性条件,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酵母
菌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 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时间越短说明 CO2 产生得
越多,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酵母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能产生 CO2,因此不能通过
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同理,也不能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颜色的变化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故 C、E 项错误,符合题意。呼吸作用不需要光照条
件,所以该实验完全可以在遮光条件下进行,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生物实验应遵循控
制单一变量的原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氧气,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属于无关变量,
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故 F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只
需要设置两个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是对比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组,
故 G、H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乳酸菌是厌氧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探究细胞呼吸方
式的实验不能选择乳酸菌,故 I 项错误,符合题意。
b.实验装置和结果分析
(19)(经典题,8 分)某学习兴趣小组对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无氧
条件下的装置序号:_______________;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 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替。
③装置中 C 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D 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 B,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D→B(1 分) C→A→B(或 C→B→A→B)(1 分) ②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2 分)
③吸收空气中的 CO2,排除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 分) ④D 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酵母菌会
将瓶中的 O2 消耗完。再连通 B,就可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的 CO2 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产
生的(2 分)
解析:①在探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 CO2 时,检验产生的 CO2 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
在向装置中通入空气时,为排除空气中 CO2 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要先通过 10%的 NaOH 溶
液除去 CO2,所以实验装置的顺序为 C→A→B(或 C→B→A→B);在无氧条件下,不需要通
入空气,所以装置只需要 D→B 即可。
②B 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代替,CO2 能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由蓝变绿再变黄。
③C 瓶中装入的是 NaOH 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 CO2,排除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④D 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酵母菌会将瓶中的 O2 消耗完。再连通 B,就可以确保通入澄
清石灰水的 CO2 是酵母菌无氧呼吸所产生的。
(20)(2019 江苏模拟,2 分)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装置图,
甲与乙中是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1、2、3、4 号试管加入适量水后再滴加 2 滴溴麝香草
酚蓝水溶液,用来鉴定 CO2。下列对此实验的结果、分析与评价错误的是( )
A.丙试管与乙试管相连,其作用是为乙试管提供充足的 O2
B.应在甲试管中加 1 mL 石蜡油,制造无氧环境
C.为了适当简化装置,可以将图中的 2 号或 4 号试管除去
D.1 号试管与 3 号试管相比,出现黄色用的时间要短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甲试管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乙试管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丙试管中的 H2O2 分解产生 H2O 和 O2,因此其与乙试管相连,可以为乙试管提供充足的 O2,
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甲试管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因此应在甲试管中加入 1 mL 的
石蜡油,制造无氧环境,有利于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4 号试
管的作用是检测水中是否存在 CO2,所以为了适当简化装置,可以将图中的 2 号或 4 号试管
除去,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 号试管的作用是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 量,3
号试管的作用是检测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 CO2 量,有氧呼吸产生的 CO2 要比无氧呼吸产生
的 CO2 多且快,故 1 号试管与 3 号试管相比,出现黄色用的时间要长,故 D 项错误,符合题
意。
随堂普查练 12 Ⅱ
1.(2018 北京人大附中模拟,6 分)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选择酵母菌为实验材料是因为酵母菌是自养、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易于培养
B.通过设置有氧(对照组)和无氧(实验组)的对照,易于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C.将进气管、排气管与锥形瓶连接后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不漏气
D.实验的因变量是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和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样液的颜色变化
答案:C
解析: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选择酵母菌为实验材料是因为酵母菌具有
兼性厌氧且易于培养的特点,但它不是自养型生物,故 A 项错误。在该实验中所设置的有氧
组和无氧组都是实验组,通过两组相互对比,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故 B 项错误。为了保
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通常要将进气管、排气管与锥形瓶连接后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不漏
气,故 C 项正确。本实验的因变量是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 CO2 的快慢和是否有酒精生成,故
D 项错误。
2.(2018 山西二模,6 分)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酵母菌发酵实验的装置,下列
分析正确的是( )
A.集气管中的气体全部在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B.细胞呼吸分解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 ATP 中
C.可在发酵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的产生
D.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答案:D
解析:由于发酵瓶没有装满培养液,因此其内有氧气,酵母菌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所
以集气管中的气体在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时)和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时)中均可产
生,故 A 项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
分储存在 ATP 中,故 B 项错误。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因此不能在发酵瓶
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的产生,应取发酵瓶中少量发酵液加入试管中,再加入酸
性重铬酸钾溶液来检测酒精的产生,故 C 项错误。发酵的开始阶段,由于营养物质和空间比
较充足,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发酵后期时由于酵母菌数量增多,种内斗争加剧,
营养物质进一步消耗,代谢废物积累,使酵母菌数量有下降的趋势,所以发酵过程中酵母菌
的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故 D 项正确。
3.(2019 河北模拟,6 分)某科研小组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图所示的
实验(假设细胞呼吸产生的热量不会使瓶中气压升高),开始时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基
本不变,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由蓝逐渐变黄,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一开始不变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由蓝变黄说明酵母菌的呼吸强度在增强
C.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细胞呼吸释放的 CO2 全部来自线粒体
D.14C6H12O6 不能进入线粒体,故线粒体中不能检测出放射性
答案:A
解析: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一开始不变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瓶中的
压强不变,产生的 CO2 并未进入右侧瓶中,故 A 项正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由蓝变
黄说明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了 CO2,但不能说明其呼吸作用在增强,故 B 项错误。实验过程
中酵母菌细胞呼吸释放的 CO2 来自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无氧呼吸,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细
胞质基质,故 C 项错误。14C6H12O6 不能进入线粒体,但其产生的带有放射性的丙酮酸可以进
入线粒体,因此线粒体中也能检测出放射性,故 D 项错误。
4.(2018 安徽合肥模拟,6 分)在做“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时,有人用血糖仪
对稀释 10 倍后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进行定量分析,并用葡萄糖消耗量计算出呼吸速率。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属于对照实验,其中有氧组为实验组,无氧组为对照组
B.该实验也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测 CO2 的产生情况,以浊度为实验指标
C.随着时间的变化,装置中酵母菌种群的有氧呼吸速率、无氧呼吸速率都逐渐下降
D.每升培养液中酵母菌前 15 min 的有氧呼吸速率为 0.393 mmol/min,无氧呼吸速率为
0.213 mmol/min
答案:B
解析: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呼吸方式的区别,这两组实验都做了一
定的人为因素处理,有氧组需要通过不断通气创造有氧环境,无氧组需要对锥形瓶进行密闭
创造缺氧环境,有氧组与无氧组均为实验组,通过两组的对比,可判断出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故 A 项错误。当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 CO2 的量是无氧呼吸的 3 倍,
因此该实验也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测 CO2 的产生情况,以浊度为实验指标,故 B 项正确。由
表格分析可知,在 0~15 min 时间段,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为(24.5-18.6)×10÷15≈3.93
mmol/min,在 15~30 min 时间段,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为(18.6-9.9)×10÷15=5.8 mmol/min;
在 0~15 min 时间段,无氧呼吸的速率为(24.5-21.3)×10÷15≈2.13 mmol/mim,在 15~30 min
时间段,无氧呼吸速率为(21.3-13.5)×10÷15=5.2 mmol/min,因此随着时间变化,装置中酵
母菌种群的有氧呼吸速率、无氧呼吸速率都逐渐上升,故 C、D 项错误。
5.(经典题,6 分)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
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 10 mL 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
球,置于装有 20 ℃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 30 min 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以下相关表
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开始 30 min 后烧杯内液面没有发生变化,原因是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B.若设计对照实验,则对照实验与该装置相比的不同之处是气球中不注入一定量的氧
气
C.若要确认气球内酵母菌有没有进行无氧呼吸,可以检测发酵液中是否含有酒精
D.若用该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适宜温度,则检测指标是不同温度下烧杯中
液面上升量
答案:B
解析:由于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与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因此有氧呼吸不会引起烧杯
液面变化,实验开始 30 min 后烧杯内液面没有发生变化,说明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若设计对照实验,则对照实验与该装置相比的不同之处是在气球中
加入等量煮沸过的酵母菌培养液,故 B 项错误,符合题意。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若要确认气球内酵母菌有没有进行无氧呼吸,可以检测发酵液中是否
含有酒精,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若用该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适宜温度,则
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在不同的温度下检测无氧呼吸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不同,因此,因变
量可通过烧杯中液面的上升量来表示,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课后提分练 12 呼吸作用
A 组(巩固提升)
1.(2019 全国Ⅱ,6 分)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
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的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 ATP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答案:B
解析: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故 A 项错误。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
吸第一阶段葡萄糖被分解产生[H]和丙酮酸,并释放少量能量,合成少量 ATP,第二阶段丙酮
酸转化成乳酸,故 B 项正确、C 项错误。氧气浓度升高,对无氧呼吸的抑制作用增强,所以
乳酸的产生量减少,酸味会减弱,故 D 项错误。
2.(2018 河北石家庄模拟,6 分)有一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
O2 时,其产生的酒精和 CO2 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氧浓度为 a 时,酵母菌不只进行无氧呼吸
B.当氧浓度为 b 和 d 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有所不同
C.当氧浓度为 c 时,有 2/5 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D.a、b、c、d 四种氧浓度下,细胞呼吸各阶段都能产生[H]和 ATP
答案:B
解析: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分析曲线
可知,氧气浓度为 a 时,产生酒精的量与产生 CO2 的量相等,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不进行有氧呼吸,故 A 项错误。氧气浓度为 b 时,产生 CO2 的量多于产生酒精的量,此时酵
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氧气浓度为 d 时,产生酒精的量为 0,此时酵母菌
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故 B 项正确。氧气浓度为 c 时,设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
糖是 x,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 y,根据细胞呼吸反应式及曲线信息可得出关系式:
2y=6
6x+2y=15
,解得 x=1.5
y=3
,所以用于酒精发酵的葡萄糖占 3÷(3+1.5)=2/3,故 C 项错误。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 a 氧浓度下,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在 b、c 两种氧浓度下,酵母菌既
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在 d 氧浓度下,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各阶段
都能产生 ATP,但第三阶段不能产生[H];而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能产生[H]和 ATP,故 D 项
错误。
3.(2018 广东珠海一模,6 分)如图是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条件甲下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 ATP 中
B.条件乙下葡萄糖内的能量只流向酒精和 ATP
C.甲、乙条件下产生物质 a 的部位是不同的
D.试剂 X 是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条件甲为有氧条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生成物质 b(水)和物质
a(CO2);条件乙为无氧条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生成酒精和 CO2。条件甲下葡萄糖氧化
释放的能量少部分储存在 ATP 中,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故 A 项错误。条件乙下葡萄糖
内的能量大部分未释放出来,仍储存在酒精中,释放出的能量少部分储存在 ATP 中,大部分
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故 B 项错误。甲、乙条件下产生物质 a 的部位是不同的,无氧呼吸产生
CO2 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产生 CO2 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故 C 项正确。可以用酸
性重铬酸钾溶液来检测酒精,而试剂 X 是用来检测 CO2 的,应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或澄清
的石灰水,故 D 项错误。
4.(2019 内蒙古模拟,10 分)图 1、图 2、图 3 均表示某生物细胞呼吸强度与氧气浓度的
关系(呼吸底物为葡萄糖)。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图 1 图 2 图 3
(1)图 1 所示细胞的呼吸方式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若呼吸强度不能用 CO2 的释放量
表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人体来说,成熟的__________
(填细胞名称)的呼吸方式与此相类似。
(2)图 2 中,B 点的 CO2 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当 O2 浓度达到 M 点以
后,CO2 释放量不再继续增加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 3 中,细胞能量转换效率最低的点对应的 O2 浓度是____________(填图中坐标)。
(4)图 3 中,YZ ∶ZX 为 4 ∶1,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占总消耗的____________,图中
无氧呼吸强度降为 0 时,对应的 O2 浓度为____________(填图中坐标)。
答案:(1)无氧呼吸(1 分) 该生物无氧呼吸不产生 CO2(2 分) 红细胞(1 分) (2)细胞质
基质(1 分) 有氧呼吸酶的数量有限(2 分) (3)O(1 分) (4)1/13(1 分) I(1 分)
解析:(1)图 1 中,呼吸强度不受 O2 浓度的影响,呼吸方式最可能是无氧呼吸。呼吸强
度不能用 CO2 的释放量表示,可能是该生物无氧呼吸不产生 CO2,对于人体来说,成熟的红
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 CO2,其呼吸方式与此类似。
(2)图 2 中,B 点的 O2 浓度为 0,其 CO2 来源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无氧呼吸;当 O2 浓度达
到 M 点以后,CO2 释放量不再继续增加的内因是有氧呼吸酶的数量有限。
(3)图 3 中,细胞能量转换效率最低的点为起点,对应的 O2 浓度为 0,此时只进行无氧呼
吸,能量大部分储存在有机物中,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只有少部分储存在 ATP 中。
(4)图 3 中 YZ 是无氧呼吸释放的 CO2,ZX 是有氧呼吸释放的 CO2,无氧呼吸释放的 CO2 ∶
有氧呼吸释放的 CO2=4 ∶1,根据呼吸反应式可知,无氧呼吸消耗 2 单位葡萄糖,有氧呼吸
消耗 1/6 单位葡萄糖,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占总消耗量的 1/13;图中无氧呼吸强度降为
0 时,此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CO2 释放量等于 O2 的吸收量,其对应的 O2 浓度为 I。
B 组(冲刺满分)
5.(2017 海南单科,2 分)某染料(氧化型为无色,还原型为红色)可用于种子生活力的鉴
定。某同学将吸胀的小麦种子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并进行染色实验来了解种子的生活力,
结果如表所示。
分组 甲组 乙组
处理 种子与染料混合保温 种子煮沸后与染料混合保温
结果 种子中的胚呈红色 种子中的胚未呈红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组的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呼吸作用产生的 NADH 使染料变成红色
C.乙组胚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能将染料运出细胞
D.种子中胚细胞代谢活动的强弱会影响染色效果
答案:C
解析:由题目表格信息“甲组种子中的胚呈红色”可推出甲组种子中的染料被还原(发生
了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剂为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的 NADH,故 A、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乙
组种子煮沸后细胞膜已失去活性,种子中的胚未呈红色,是细胞没有进行呼吸作用产生还原
型物质,而不是胚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能将染料运出细胞,故 C 项错误,符合题意。胚细胞
的代谢活动,如呼吸强度会影响 NADH 的产生进而影响染色效果,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
意。
6.(2018 北京模拟,6 分)呼吸商(RQ=CO2 释放量/O2 吸收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
中 O2 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如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 O2 浓度下的 O2 吸收量和 CO2
释放量。根据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 点时,呼吸商为 1,说明该植物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
B.该植物器官细胞呼吸过程中可能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
C.O 点时,产生 CO2 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基质
D.B 点时,无氧呼吸强度最低,最适合储藏该植物器官
答案:B
解析:O2 的吸收量表示有氧呼吸吸收 O2 的量,CO2 的释放量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释放 CO2 的量。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只能进行细胞呼吸,由图和题干中呼吸商的定义可知,C
点时,呼吸商为 1,C 点之后 O2 吸收量大于 CO2 释放量,说明消耗的有机物不完全是糖类,
可能有非糖物质,此时不一定只进行有氧呼吸,故 A 项错误、B 项正确。O 点时,该植物器
官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 CO2 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故 C 项错误。B 点时,无氧呼吸强度并
非最低,但此时 CO2 释放量最少,即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强度都很低,最适合储藏该植物器
官,故 D 项错误。
7.(2019 江西模拟,6 分)为研究影响豌豆幼苗细胞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图示顺序
依次向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测定氧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吸底物是
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加入的呼吸底物是葡萄糖
B.过程①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C.过程②比过程⑤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H]不足
D.过程④比过程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底物不足
答案:C
解析:能在线粒体中进行氧化分解的物质是丙酮酸,因此图中加入的呼吸底物是丙酮酸
而不是葡萄糖,故 A 项错误。分析题图可知,加入线粒体后,过程①氧气浓度略有下降,说
明在线粒体中进行了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消耗了少量氧气,故 B 项错误。过程②加入 ADP
后氧气浓度下降较慢,加入底物后氧气浓度下降速率加快,由于氧气的作用是与[H]结合形成
水,因此限制过程②氧气浓度降低的因素可能是[H],因此②比⑤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H]
不足,故 C 项正确。过程④氧气浓度降低的速率较慢,但加入 ADP 后,过程⑤氧气浓度降
低的速率加快,说明过程④比过程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DP 数量不足,故 D 项错误。
8.(多选)(2016 江苏单科,3 分)突变酵母的发酵效率高于野生型,常在酿酒工业发酵中
使用。如图为呼吸链突变酵母呼吸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突变酵母乙醇代谢途径未变
B.突变酵母几乎不能产生[H]
C.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种群增殖速率大于突变体
D.通入氧气后,突变酵母产生 ATP 的主要部位是线粒体
答案:BD
解析:据图可知,突变酵母细胞能进行正常的乙醇代谢途径,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突变酵母在细胞质基质中由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第一阶段能产生少量[H],故 B 项错误,
符合题意。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可进行正常的有氧呼吸,突变体不能进行正常的有氧呼
吸,前者释放能量多,代谢旺盛,增殖速率大于后者,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图可知,
突变酵母线粒体中呼吸链中断,通入氧气后,线粒体`中不能产生 ATP,因此突变酵母产生
ATP 的主要部位是细胞质基质,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
9.(2019 陕西模拟,10 分)在自然界中,洪水、灌溉不均匀等极易使植株根系供氧不足,
造成“低氧胁迫”。不同植物品种对低氧胁迫的耐受能力不同。研究人员采用无土栽培的方
法,研究了低氧胁迫对两个黄瓜品种(A、B)根系细胞呼吸的影响,测得第 6 天时根系中丙酮
酸和乙醇的含量,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黄瓜细胞产生丙酮酸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丙酮酸转变为乙醇的过程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生成 ATP。
(2) 由 表 中 信 息 可 知 , 正 常 通 气 情 况 下 , 黄 瓜 根 系 细 胞 的 呼 吸 方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低氧胁迫下,黄瓜根系细胞__________________受阻。
(3)实验结果表明,低氧胁迫条件下催化丙酮酸转变为乙醇的酶活性更高的最可能是品种
__________。
(4)长期处于低氧胁迫条件下,植物吸收无机盐的能力下降,根系可能变黑、腐烂的原因
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细胞质基质(1 分) 不能(1 分) (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2 分) 有氧呼吸(1 分)
(3)A(1 分) (4)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影响主动运输过程(2 分) 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
细胞产生毒害作用(2 分)
解析:(1)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生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丙酮酸转变为乙醇是
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 ATP,第二阶段不能产生。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正常通气情况下,也有乙醇产生,但与低氧情况相比,乙醇含
量很少,因此可以确定正常通气情况下,黄瓜根系细胞的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而在低氧胁迫下,黄瓜根系细胞有氧呼吸受阻,无氧呼吸增强,产生乙醇增多。
(3)低氧胁迫条件下,品种 A 和品种 B 相比,品种 A 产生的丙酮酸少,产生的乙醇多,
说明在低氧胁迫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乙醇的酶活性更高的最可能是品种 A。
(4)长期处于低氧胁迫条件下,植物根系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有机物氧化不彻底,释放的
能量少,会影响无机盐的主动运输过程,使植物吸收无机盐的能力下降;另外植物根系细胞
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细胞具有毒害作用,使根系可能变黑、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