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6.50 KB
- 2021-09-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素质测试试卷
高二生物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分子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
B.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终止密码子推后出现而使肽链延长
C. 生殖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一定会传递给子代
D. 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条件决定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DNA分子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发生在基因所在的片段,不一定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
B、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终止密码子推后出现而使肽链延长,B正确;
C、生殖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可能会传递给子代,C错误;
D、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D错误。
故选B。
2.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长期自然选择和共同进化的结果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B.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C. 不同的物种及其所包含的基因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D. 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并加速了生物进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经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详解】
长期自然选择和共同进化的结果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A正确;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B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C错误;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重组只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D错误;因此,正确答案选A。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区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3.关于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组合是 ( )
①单倍体的体细胞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②单倍体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 ③单倍体是指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④单倍体细胞中只含有一对染色体 ⑤未经受精作用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都是单倍体
A. ①⑤ B. ④⑤ C. ①④ D. ③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单倍体是指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不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都为单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为几倍体。
【详解】①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个体的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如八倍体小麦的配子含有四个染色体组,所以由配子直接发育形成的单倍体也可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①错误;
②单倍体是含有本物种配子中染色体数目的个体,不是只含有一个染色体,②错误;
③单倍体是指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③正确;
④单倍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一对染色体,④错误;
⑤未受精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都是单倍体,如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⑤正确;
故正确的有③⑤,选D。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单倍体概念的理解,意在考查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识记和理解,难度不大。
4.下列关于杂交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目的是选育稳定遗传的个体 B. 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C. 可以获得新的性状组合 D. 可以将双亲优良基因结合于一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杂交育种:
(1)概念: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自交。
(3)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
(4)优缺点:方法简单,可预见强,但周期长。
(5)实例:水稻的育种。
【详解】A、杂交育种选育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A错误;
B、杂交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B正确;
C、杂交育种是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表现出原有性状的重新组合,C正确;
D、杂交育种可以将双亲的优良基因组合在一起,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应用和杂交育种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杂交育种的原理、方法、优缺点及实例,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
5.培育无籽西瓜所利用的原理( )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 染色体结构变异 D. 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考查对多倍体育种原理和实例的理解和识记。明确三倍体西瓜的培育流程是理解其育种原理的关键。
【详解】培育三倍体西瓜的过程中,首先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植株的芽尖,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四倍体,然后用四倍体西瓜做母本,用二倍体西瓜作父本,杂交获得三倍体种子,三倍体种子萌发,长成的植株在减数分裂时,由于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用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刺激三倍体植株的子房,可获得无籽果实,该过程利用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选D。
6.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显微镜检测能判断是否患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B. 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各种人类遗传病的有效措施
C. 对有家庭病史的夫妇应推算后代患该病的风险率
D. 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方式应在患者家族中调查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类遗传病主要有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及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调查人群中遗传病发病率与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选择的对象是有差异的,前者为“一定区域内的人群中”,后者为“患者家系中”,对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常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等手段。
【详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呈镰刀形的,故A正确;禁止近亲结婚仅仅是减小某些隐性遗传病发生的概率,而预防各种人类遗传病的有效措施是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故B错误;对有家庭病史的夫妇应推算后代患该病的风险率,这样才能在孕前或产前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和建议,故C正确;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方式,选择的对象为患者家系,而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选择对象为一定区域内的人群中,故D正确;综上所述,选B项。
【点睛】遗传病监测和预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3)禁止亲近结婚: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7.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下列各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B. 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
C. 甲可以导致丁或戊的形成
D. 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染色体结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甲表示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乙表示非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丙表示重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丁表示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所以甲可以导致丁的形成;戊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所以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详解】A.由图可知,甲图表示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进行的交叉互换,即等位基因发生了互换,而戊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错误;
B.由图可知,乙图表示非同源染色体间的易位,结果可能如图戊所示,但不会导致丙情形的形成,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B错误;
C.甲表示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可导致丁的形成,而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易位,C错误;
D.乙图表示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染色体片段互换(即易位),最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互换,结果如图戊所示,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图,考查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8.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马和驴杂交能产生骡子,从而丰富了两个物种的种群基因库
B. 滥用抗生素会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突变,从而导致生物的进化
C. 环境直接选择了生物体的表现型,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 将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了新物种三倍体无子西瓜
【答案】C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马和驴杂交能产生骡子,但骡子不可育,因此不能丰富两个物种的种群基因库,A错误;
B、滥用抗生素能对细菌的耐药性进行选择,而不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B错误;
C、环境直接选择了生物体的表现型,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
D、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了不育的三倍体无子西瓜,说明四倍体和二倍体是两个物种,D错误。
故选C。
9.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血红蛋白正常情况下并不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 护士给病人静脉注射药物时,药物直接进入了组织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包括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及各种成分的相对稳定。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详解】A.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故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A正确;
B. 酶促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则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化学反应的进行,B正确;
C. 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正常情况下并不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C正确;
D. 静脉注射时,针头进入静脉血管中,因此药物直接进入血浆中,D错误。
故选D。
10.下列物质中,都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 )
A. 促胰液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 B. 氨基酸、呼吸酶、CO2、Na+
C. 胰液、Ca2+、脂肪、葡萄糖 D. 血红蛋白、尿酸、胆固醇
【答案】A
【解析】
【分析】
血浆中约90%为水,其余10%分别是无机盐(约1%),蛋白质(7%~9%)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详解】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产生的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胰腺发挥作用,尿素是细胞代谢产生的代谢废物,需要通过血液运输到肾脏随尿液排出,血浆中含有血浆蛋白、抗体等蛋白质,细胞代谢需要的氧气需要通过血液运输,故促胰液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都可以在血浆中找到,A正确;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血浆中没有呼吸酶,B错误;胰液含有消化酶,通过导管分泌到消化道中,故血浆中没有胰液,C错误;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血浆中没有血红蛋白,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正确区分哪些物质属于或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
A. 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 B. 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C. 使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的受体被破坏 D. 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的一种,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因此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乙酰胆碱不会被分解,则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得突触后膜持续性的兴奋,故选B。
12.“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实验中,主要考察建构了( )模型
A. 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 B. 物理模型和概念模型
C. 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 D. 以上均不对
【答案】B
【解析】
【分析】
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片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概念模型: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如:对真核细胞结构共同特征的文字描述、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的解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等。
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酶活性受温度(PH值)影响示意图,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等。
【详解】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等。挂图、细胞结构模式图和“糖卡”、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等都是物理模型。血糖平衡调节模拟实验中,学生先通过糖卡活动构建物理模型,然后通过画血糖调节的图解属于构建概念模型,B正确。
故选B。
13.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鸢尾素的激素(一种蛋白质),在运动时会被释放到血液中,它不仅对突触结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能促进大脑中与记忆有关的海马区神经细胞的生长,研究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鸢尾素是动物体内微量、高效的信息物质
B. 施加了鸢尾素阻断剂的实验小鼠记忆测试表现比对照组好
C. 神经细胞膜上分布着与鸢尾素特异性识别的受体
D. 增加体育锻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阿尔兹海默综合征(俗称老年痴呆)
【答案】B
【解析】
【分析】
1、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CO2、H+等,通过体液的运输而对人体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
2、动物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经血液或组织液传输而发挥调节作用。
【详解】鸢尾素是一种激素,是动物体内微量、高效的信息物质,A正确;鸢尾素不仅对突触结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能促进大脑中与记忆有关的海马区神经细胞的生长,故施加了鸢尾素阻断剂的实验小鼠记忆测试表现比对照组差,B错误;鸢尾素对突触结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促进大脑中与记忆有关的海马区神经细胞的生长,可见神经细胞膜上分布着与鸢尾素特异性识别的受体,C正确;鸢尾素不仅对突触结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能促进大脑中与记忆有关的海马区神经细胞的生长,增加体育锻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阿尔兹海默综合征(俗称老年痴呆),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
14.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
B.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T淋巴细胞
C. 病人的直接死因是各种病原体感染或恶性肿瘤
D. 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再叮咬正常人可传染艾滋病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详解】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A正确;
B、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T淋巴细胞,B正确;
C、HIV可以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使病人的直接死于各种病原体感染或恶性肿瘤,C正确;
D、艾滋病可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蚊蝇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D错误。
故选D。
15.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结核为最多见,按计划免疫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儿童接种卡介苗,机体会产生抗体、记忆细胞等
B. 结核杆菌是在宿主细胞内能利用自己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C. 内环境中的结核杆菌可被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D. 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再次接触结核杆菌时,记忆B细胞会产生大量抗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计划免疫即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如对刚出生的婴儿注射卡介苗、幼儿服用糖丸、对幼儿注射麻疹疫苗预防麻疹都属于计划免疫。
2、体液免疫过程:
【详解】A、儿童接种卡介苗,机体会进行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记忆T细胞和记忆B细胞等,A正确;
B、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自身具有核糖体,因此在宿主细胞内利用自己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正确;
C、结核杆菌属于抗原,可被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C正确;
D、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再次接触结核杆菌时,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D错误。
故选D。
16.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
B. 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
C. 过敏反应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D. 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
【答案】C
【解析】
【分析】
过敏反应:
(1)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
(2)过敏反应的原理: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产生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被抗体吸附的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进而引起过敏反应。
(3)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详解】A、过敏反应中既有T细胞的参与,也有B细胞的参与,A错误;
B、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B错误;
C、过敏反应特点之一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的快,C正确;
D、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即可引起过敏反应,D错误。
故选C。
1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利用然透的苹果也可达到催熟其他水果的效果
B. 在侧芽施加人工合成的生长素来促进侧芽生长
C. 脱落酸在休眠芽中含量较高,可维持芽的休眠
D. 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主要由根尖合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
名称
合成部位
存在较多的部位
功能
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
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细胞分裂的部位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植物的各个部位
成熟的果实中较多
促进果实成熟
【详解】A、熟透的苹果可以释放乙烯,乙烯可起到催熟其他水果的效果,A正确;
B、在侧芽施加人工合成的生长素可以抑制侧芽生长,B错误;
C、脱落酸在休眠芽中含量较高,可抑制芽的萌发,从而维持芽的休眠,C正确;
D、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主要由根尖合成,D正确。
故选B。
18.冬天,一健康男子在室外静静地等车,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其体温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男子体温调节中枢一直处于调节体温稳定较兴奋状态
B. 该男子体内热量主要来自④⑤的产热
C. ②③、②⑤均属于神经调节
D. ②③的活动增强,会引起③④⑤⑥的活动相应增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
1、人的体温调节有产热和散热双重调节机制。人体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来维持机体体温的恒定。
2、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3、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详解】A、由于该男子一直处于较低温度下,所以其体温调节中枢一直接受来自①的兴奋,故一直处于调节体温稳定的较兴奋状态,A正确;
B、安静状态下,机体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内脏和骨骼肌,B正确;
C、皮肤血管和骨骼肌都属于效应器,下丘脑控制皮肤血管和骨骼肌收缩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C正确;
D、②的活动增强,会引起④⑤⑦⑧的活动相应增强,有助于机体增加产热,③毛细血管舒张,⑥汗腺分泌增加,进而增加散热量,D错误。
故选D。
19.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36%,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儿子患该病的概率是( )
A. 4/9 B. 5/9 C. 7/9 D. 15/21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36%,则正常的概率为64%,因此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的基因型为AA或Aa,丈夫正常的基因型为aa。
【详解】通过分析,a频率为80%,则A的频率为20%,在人群中,AA为4%,Aa为32%,aa为64%,所以患者中AA占1/9、Aa占
8/9,其与正常丈夫(aa)婚配,生一个患病子女(A_)的概率为1-8/9×1/2=5/9。
故选B。
20.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 刺激③处,该处细胞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 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④处,反射活动正常完成
C. 兴奋在①处神经纤维上传导速度较②处快
D. 若在④处施加一较强电刺激,图中①一⑤处能测到兴奋的只有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B、C、D、E分别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②处为突触结构。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表现为外正内负,刺激产生兴奋后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A错误;
B、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④,④处的兴奋仍然能向E处传导,E能产生反应,但是不是反射,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B错误;
C、突触上兴奋的传递要将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兴奋传递的时间较长,C正确;
D、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在④处施加一较强电刺激,图中①~⑤处能测到兴奋的只有③④⑤,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及兴奋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如下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B. 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特点
C. ③代表溶酶体,③处理病毒的过程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
D. 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后可迅速转化为效应T细胞,清除甲型流感病毒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吞噬细胞吞噬H1N1的,呈递给T
淋巴细胞,则吞噬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免疫;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受体(或糖蛋白)。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
【详解】A、吞噬细胞可以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可参与特异性免疫,图中显示的是吞噬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A错误;
B、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错误;
C、溶酶体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没有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C正确;
D、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后可迅速转化为效应T细胞,裂解被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靶细胞,不能直接清除甲型流感病毒,D错误。
故选C。
22.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均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利于保持亲子代遗传信的稳定性
B. 初级精母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量,又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
C. 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行为是一致。
D. 联会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过程。
【详解】
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会导致基因重组,增加了同一双亲后代的多样性,而受精作用过程中不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A错误。
精原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量,又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只能进行减数分裂,B错误。
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行为是不一致,减数第一次分裂有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有丝分裂没有,C错误。
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联会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要求学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对两者进行比较;识记受精作用的过程及意义,结合所学的知识可准确判断各选项。
23.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
A. 细胞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 B. 已分化的细胞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
C. 已经分化的细胞全部能进一步分化 D. 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考查细胞全能性的相关知识,只要考生识记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
【详解】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具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都具有全能性;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故选D。
【点睛】每个植物细胞都含有该个体的整个基因组,这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基础;在离体条件下,加上其他合适条件就可以使基因组基因表达,从而发育成完整个体。
24.一个转运RNA的反密码子为CGA,它运载的氨基酸及其密码是
A. 精氨酸(CGA) B. 丝氨酸(UCU) C. 谷氨酸(GAG) D. 丙氨酸(GCU)
【答案】D
【解析】
【分析】
tRNA上的反密码子能够与它所搬运的氨基酸的密码子互补配对。
【详解】一个转运RNA的反密码子为CGA,它运载的氨基酸的密码子是GCU,GCU编码的是丙氨酸,A、B、C均错误,D正确。
【点睛】遗传信息、密码子(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构成1个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区别:
25.基因A可突变为基因a1、a2、a3等。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
A. 低频性 B. 可逆性 C. 不定向性 D. 有害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
2、基因突变的特点:a、普遍性;b、随机性;c、低频性;d、多数有害性;e、不定向性。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A在不同个体中可分别突变产生a1、a2、a3…等,这充分说明基因突变的方向是不定向的,即体现了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6.共享单车骑行既是一种流行的健身方式,又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减少环境污染。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骑行中,骨骼肌细胞会产生大量CO2和热量,CO2刺激位于 __________ 的呼吸中枢,加快呼吸运动呼出CO2。产生的热量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中的毛细血管的__________,其次还有呼气、排尿等方式散出,维持了体温相对稳定,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________ ,该结构可产生抗利尿激素,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减少了尿量。
(2)长途骑行过程中,体内血糖不断被消耗,在未进食的情况下,人体内血糖的含量仍然维持在0.9g/L左右,原因是人体在_________激素的作用下,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补充血糖。
【答案】 (1). 脑干 (2). 散热 (3). 下丘脑 (4). 肾小管和集合管 (5).
胰高血糖素 (6). 肝糖原分解及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解析】
【分析】
1、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通过促进代谢,加快物质氧化分解来增加产热。人体中的热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放能;散热的途径主要是汗腺分泌汗液和皮肤毛细血管的变化,此外含有传导散热等。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感知觉的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
2、血糖的来源有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血糖的去路有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详解】(1)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散热的途径主要是汗腺分泌汗液和皮肤毛细血管的变化,此外还有呼气、排尿等方式散出。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产生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新吸收,减少尿量。
(2)血糖的来源有①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③肝糖原分解和④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长途骑行过程中,体内血糖不断被消耗,在未进食的情况下,人体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及一些非糖物质的转化,使血糖含量仍然维持在0.9g/L左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7.下图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患者(相关基因为H、h),Ⅲ-2和Ⅲ-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非血友病的儿子(Ⅳ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请分析回答问题:
(1
)血友病为伴性遗传病,其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若要调查人群中血友病的发病率,则应注意的是 ________ ,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2)图示家系中,Ⅱ1的基因型是 _______ ,Ⅲ3的基因型是 _________ 。
(3)若Ⅳ-1和正常男子结婚,所生育的子女中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________ 。
(4)Ⅳ-2性染色体异常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 随机调查足够多的人 (3). XHXh (4). XHXH或XHXh (5). 1/4 (6). Ⅲ-2形成配子时XY没有分开 (7). Ⅲ-3形成配子时XX没有分开
【解析】
【分析】
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基因型是XhY,男性正常的基因型是XHY,女患者的基因型是XhXh,女性携带者的基因型是XHXh、女性正常的基因型是XHXH;男患者的致病基因从母亲那里得来,并传递给女儿;Ⅲ2的基因型是XhY,Ⅲ3的基因型是XHX-,Ⅳ2含有2条X染色体的男性,且不患血友病,因此Ⅳ2含有一条XH染色体,该染色体来自Ⅲ3。
【详解】(1)血友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若要调查人群中血友病的发病率,则首先应注意的是随机调查足够多的人,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2)图示家系中,Ⅱ1的父亲是患者,父亲的X染色体会传递给女儿,而Ⅱ1表现正常,推测Ⅱ1的基因型是XHXh ,Ⅲ3表现正常含有XH,但是Ⅲ3的外祖父患有血友病,故推测Ⅲ3的基因型是XHXH或XHXh。
(3)Ⅳ-1的基因型是XHXh,与正常男性XHY结婚,所生育的子女中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4。
(4)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Ⅳ-2没有患病,他从母亲处获得正常的基因即可,因此其性染色体异常可能是Ⅲ-2在形成配子时XY没有分开,也可能是Ⅲ-3在形成配子时XX没有分开。
【点睛】解决本题中(4)小题这类题时,首先是推断个体的基因型XHXhY或XHXHY,再结合双亲的基因型进行分析。如果是前者,显然是患者父亲产生异常配子(XhY)所致,若是后者,显然是患者母亲产生异常配子(XHXH)所致。
28.下图表示人体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作用机理和引起胰岛素分泌异常的部分机理,其中抗体1、抗体2分别能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阻止葡萄糖或胰岛素与相应受体结合。
(1)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刺激消化道感受器产生兴奋传到下丘脑,此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 ________(“双向”或“单向”)的。此时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却不影响胰岛A细胞的分泌,原因是 ____________ 。
(2)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病因之一如图所示,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1和抗体2,能分别与胰岛B细胞和组织细胞特异性结合影响其功能,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类糖尿病属于__________ 病。某糖尿病患者表现出尿糖症状,但检查发现其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其病因可能是 _____。
(3)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生物课外小组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验证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a.用含糖量较高的细胞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滤液;
b.向细胞培养液中加入得到的滤液,用来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请指出方案中两处明显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实验中,为使测得的胰岛素含量值更科学、合理,避免偶然因素干扰实验,请给出合理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单向 (2). 胰岛A细胞上没有与该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 (3). 自身免疫 (4). 患者体内存在抗体2,与组织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 (5). 不能用高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 (6). 缺少对照(缺少空白对照) (7). 每组设置重复实验,求平均值
【解析】
【分析】
1、据图分析,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另外葡萄糖可直接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
2、图中抗体1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使得胰岛素不能合成分泌,血糖浓度升高;抗体2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得血糖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详解】(1)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刺激消化道感受器产生兴奋经过多个神经细胞,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此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神经递质需要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当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却不影响胰岛A细胞的分泌,就是因为胰岛A、B细胞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不同。
(2)图中看出,抗体1作用于胰岛B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葡萄糖受体,影响胰岛B细胞的功能,因此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类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如果患者体内存在抗体2,与组织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但是不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糖尿病患者检查便会发现其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
(3)根据实验方案可知,如果用高糖溶液培养细胞可能会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因此应换用低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并且该实验中缺少空白对照实验。在实验中,为使测得的胰岛素含量值更科学、合理,避免偶然因素干扰实验,做实验的时候,每组设置重复实验,求平均值。
【点睛】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综合考要了兴奋的传导、血糖调节过程、自身免疫病及形成原因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29.如图表示培育小麦的几种育种方式,纯种高秆抗锈病植株基因型为DDRR,纯种矮秆不抗锈病植株基因型为ddrr,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植株A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F2中矮杆抗锈病植株A所占比例为________,自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株B培育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也就是利用_____________来处理生物,该育种方式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株D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
【答案】 (1). 杂交育种 (2). DdRr (3). 3/16 (4). 通过基因重组使F2中出现矮秆抗病植株 (5). 基因突变 (6). 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 (7). 低频率性,少利多害性 (8). 每对基因都是纯合的,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9). 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C (10).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植株A培育的方法是杂交育种,植株B培育的方法是诱变育种,植株D培育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植株E培育的方法是植物体细胞杂交。
【详解】(1)图中植株A培育的方法是杂交育种,亲本基因型为:DDRR和ddrr,杂交后得到F1 ,F1的基因型是DdRr。F1自交发生性状分离,得到F2,F2中矮杆抗锈病植株A(ddR-)所占比例为1/4×3/4=3/16,自交的目的是通过基因重组使F2中出现矮秆抗病植株。
(2植株B培育的方法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即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诱变育种方式的缺点是低频率性,少利多害性。
(3)植株D是通过单倍体育种得来,其特点每对基因都是纯合的,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最常而有效用的方法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C,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物变异及其应用,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变异的类型及特点,掌握生物变异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