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13 KB
- 2021-09-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二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点1 生态系统的结构
1.[2020辽宁五校联考]用经过处理的鸡粪沼液来培养小球藻,可降低沼液中的氨氮、总磷等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鸡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鸡未摄入的能量
B.此生态系统中,小球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C.小球藻吸收沼液中的无机氮可用于合成自身的淀粉
D.用鸡粪沼液培养小球藻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2.[2020吉林长春质检]如图是某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甲和戊
B.丁属于第二、三、四营养级
C.丙获得甲同化量的10%~20%
D.该图未体现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3.[2020江淮十校第一次联考]如图所示,a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金字塔,b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倒金字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a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生物组分为生产者和分解者
B.流经a或b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各自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b生态系统可以对a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干扰
D.人类活动对b生态系统的发展起支配作用,其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相对较弱
考点2 生态系统的功能
4.[2020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质检]如图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变化形式,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能量流动过程中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B.图中过程①主要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实现
C.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都有可能倒置
D.任何生态系统正常功能的维持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5.[2020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在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经常涉及“总能量”“摄入量”“输入量(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同化量”“粪便量”“能量传递效率”等说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到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即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生产者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为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某一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减去粪便量,为该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
D.相邻两营养级生物中较高营养级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之比表示能量传递效率
6.[2020全国名校第一次大联考]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信息可以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
B.信息传递在生物的捕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C.只有生物才会对信息有反应,因此信息传递只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
D.信息传递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一样也是沿食物链进行的
7.[2019江苏南京二模]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过程示意图(其中c是一种生物成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碳循环是指CO2和含碳有机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
B.通常在食物链中,含有碳元素最多的是c
C.对e的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导致d的含量迅速增加
D.将d的含义改为热能,该图可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8.[2020江淮十校第一次联考]某农场中甲、乙、丙三种主要生物属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三者的数量变化曲线(不都是消费者)如图1所示;该农场中的能量流动简图如图2所示,其中a2和b3分别为第二、第三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1和d2为人工投入的饲料中的能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构成了农场的营养结构,碳循环沿着甲、乙、丙进行
B.图1中丙、乙分别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且乙和丙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C.图2中第二、第三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分别属于a3+d1、b2+d2
D.该农场中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2+d1)/(a1+a2+a3)×100%
9.[2020安徽六校联考,10分]如图是安徽某湖泊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若用食物网表示图中生物的营养关系,则该食物网包含 条食物链。
(2)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这种 信息求偶;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30 cm的草丛间产卵,可采用 法了解该区域青蛙卵块的密度。
(3)若蚊子幼虫被大量杀灭,为划蝽(一种昆虫)提供一定的信息,则短期内水蚤的数量会 ,轮虫数量会 。可见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对种间关系具有 作用,这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0.[2020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质检,12分]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曾任所长布朗曾提出一个疑问,即“布朗之问”——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中国生态学家经过不懈努力给出了明确的答复:我们推进高效的生态农业,我们可以养活自己!依据已有生态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 ,这也是生态农业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指导思想的理论依据。
(2)我国古代就设计出“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结合。该生产方式就是一个简单的生态农业,请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出发,分析这种设计的合理性: 。
该生产方式也实现了物质在 之间的循环。
(3)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在某段时期内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
(4)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推测长期使用农药会使水稻害虫抗药性增强的原因: 。
考点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1.[2019黑龙江重点中学第三次联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
D.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2.[2019河北九校第二次联考]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的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以下不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实例的是( )
A.某森林经过火灾后,许多种子萌发,迅速长成新植株
B.某种动物在其种群密度较高时繁殖能力下降
C.使用毒鼠药控制农田中老鼠的种群增长
D.某森林食虫鸟的数量因害虫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考点4 生态环境的保护
13.[2020浙江十校联考改编]下列关于人类对全球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增加对地球资源的消耗
B.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变化与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量无关
C.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会减小人类的宜居区域
D.酸雨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
14.[2020广东湛江调研]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导下,我国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工程建设,生态效应逐渐显现。下列有关生态工程建设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 )
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
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
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
D.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5.[2020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下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B.对濒危物种可进行易地保护,也可以结合现代生物科技帮助其繁育
C.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而不是完全禁止利用
D.每种生物的基因库不同,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基因多样性
16.[2020河北廊坊示范性高中第二次联考]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的是( )
A.为了满足人们需求,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宠物
B.为控制大米草在我国造成的灾害,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C.为保护牧场,防止其沙漠化,要灭绝危害草原的鼠类和昆虫
D.将大熊猫迁入动物园繁育,将部分大熊猫进行野外回归实验
17.[2020陕西西安五校联考]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
B.红树林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C.从金鸡纳树中提取奎宁用来治疗疟疾
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一、选择题
1.[2020安徽阜阳模拟]切叶蚁切割收集植物叶片,将含有消化酶的排泄物排在碎叶上,用来培养真菌,然后以真菌作为自己的食物来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切叶蚁“培养”的真菌是分解者,能促进物质和能量循环
B.探路的切叶蚁发现合适植物后会留下“气味”,这属于物理信息
C.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D.切叶蚁与其培养的真菌之间的关系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2.[2020河南洛阳第一次联考]中国的古诗词中蕴含着很多生态学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的空间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传递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分解者可以将能量传递给生产者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包含了生态系统的所有成分
3.[2020河北唐山模拟改编][不定项]某养殖池塘的总面积为500 m2,其中鲤鱼种群的数量趋于稳定时为5 000尾左右,养殖期间收获所有鲤鱼中的有机物量为2 500 kg,期间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为1 000 kg(已知1 kg有机物约含有能量1.6×104 kJ,该池塘中没有捕食鲤鱼的生物),建立能量流动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能量流动模型属于数学模型
B.当鲤鱼的种群密度为5尾/m2时,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
C.池塘中生产者的同化量是鲤鱼等全部初级消费者同化量的10~20倍
D.养殖期间输入鲤鱼种群的能量约为5.6×107 kJ
4.[2020全国名校第一次大联考]如表是长江口生态系统部分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和食物比例。根据表格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捕食者
食物比例
小黄鱼
矛尾虾虎鱼
虾
蟹
浮游植物
小黄鱼
0
0
0
0
0
矛尾虾虎鱼
25%
0
0
0
0
虾
8%
44%
0
0
0
蟹
67%
56%
0
0
0
浮游植物
0
0
100%
100%
0
A.该生态系统共有5条食物链
B.小黄鱼和矛尾虾虎鱼只有捕食关系
C.虾和蟹最多可获得浮游植物同化量的20%
D.小黄鱼得到了矛尾虾虎鱼能量的25%
5.[2020安徽合肥调研]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态及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工种植的杨树林比自然杨树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即生态系统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C.过度的人为干扰可导致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降低
D.名胜景区的观赏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6.[2020吉林长春质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下列叙述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
A.建立植物园、禁止采伐珍稀濒危植物,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可行措施
B.将作物秸秆当燃料燃烧,加快了物质循环,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赢
C.提高三江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
D.“桑基鱼塘”的生产模式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7.[2019河北衡水调研]如图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均参与过程①,但只有生产者可参与过程②
B.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增强过程②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
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
D.温室效应是由地球生物对CO2的代谢释放量大于吸收量导致的
8.[2019海南高考]假设在某岛屿上多年来总是存在一个约由m只狼组成的狼群、一个约由n只狼组成的狼群和若干只单独生活的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岛上的狼能够依据猎物留下的气味信息追捕猎物
B.狼从猎物获得的能量大于猎物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
C.岛上狼的总数可能已接近该岛允许狼生存的最大数量
D.从岛上狼的数量相对稳定可推测岛上环境条件相对稳定
二、非选择题
9.[2020安徽示范高中联考,11分]某研究小组在某果园生态系统的苹果树下间种草菇,利用高湿度、低风速等环境条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夏季,果园中栖息的某种昆虫通过鸣叫声吸引异性,昆虫的鸣叫声属于 信息,它的作用是 。
(2)草菇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 。苹果树的落叶可为草菇提供营养,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质又可被果树根系吸收利用,这种生产模式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 功能。
(3)长期间种草菇,该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种类也会变多,该生态系统的 趋于复杂, 能力将会增强。
(4)研究小组对该生态系统中某种昆虫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研究,据表分析,该种昆虫同化的能量是
kJ/(cm2·a)。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个体数量一般较少。从能量流动方面分析,原因是 。
摄入的能量
[kJ/(cm2·a)]
用于生长、发育
和繁殖的能量
[kJ/(cm2·a)]
呼吸作用
散失的能量
[kJ/(cm2·a)]
粪便中的能量
[kJ/(cm2·a)]
51.6
1.5
23.1
27
10.[2019天津理综,10分]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温带半干旱区,当农田连续耕作六年后,农作物产量往往下降,弃耕后土地易沙化。对三片弃耕土地分别采取围封禁牧、人工种植灌木或乔木等恢复措施,灌木、乔木成活后该地自然恢复。十五年后进行调查,结果见表。
指标样地
土壤含
水量
(%)
土壤
全氮
(g·kg-1)
草本植
物种数
(种)
节肢动物
个体数
(只·样本-1)
节肢动物
多样性
指数*
弃耕地(对照)
0.26
0.09
1.1
3.1
0.6
禁牧草地
0.66
0.36
2.6
9.4
1.7
人工灌木林
0.77
0.42
2.8
7.4
0.8
人工乔木林
1.37
0.27
1.6
10.0
1.1
*多样性指数综合反映丰富度和均匀度。
据表回答:
(1)土壤含水量增加最明显的是 样地。土壤全氮增加最明显的是 样地,这是该样地内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相互作用的结果,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 。
(2)三种恢复措施均可改良土壤,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3)在半干旱地区,节肢动物是物种最丰富和数量最多的类群,在食物网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三种恢复措施中更适宜于中温带半干旱区的是 。
(4)在中温带半干旱区,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更 。
一、选择题
1.[科学探究]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落叶的腐烂是由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以带有同种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均分为Ⅰ和Ⅱ两组。实验时Ⅰ组不进行处理(自然状态);Ⅱ组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 ℃的恒温箱中灭菌1小时,然后将Ⅰ组和Ⅱ组放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土壤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主要扮演的角色是分解者
B.Ⅱ组处理的目的是杀死土壤微生物,同时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
C.预测实验结果为Ⅰ组落叶分解速度快于Ⅱ组
D.本实验可以说明不同土壤微生物的分解能力不同
2.[新角度,科学思维]如图是某地的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要将此图改为能量流动图解,对箭头所进行的修改错误的是( )
A.去掉“粪肥”所在的箭头
B.去掉“沼渣、沼液作肥料”所在箭头
C.去掉“农作物”指向“食用菌”的箭头
D.增加“太阳能”指向“农作物”的箭头
3.[新情境,社会责任]近年来,海洋油船石油泄漏问题频频发生,极大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据统计,受污染区域低海岸区(海潮经常冲刷的地方)物种数量、密度恢复比较快,高海岸区(海潮冲刷不到的地方)的生物多样性只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8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溢出的石油污染的海洋中,距溢出口较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较多
B.低海岸区物种数量、密度恢复比较快的外部原因主要是微生物数量多,能及时将石油分解
C.由于石油污染,海洋中的鱼类大量死亡,鱼腐烂后进一步加重了污染并导致更多鱼类死亡,这属于负反馈调节
D.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物种的丰富度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可以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内部的稳定性
二、非选择题
4.[新情境,生命观念][10分]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花穗和幼果汁液等,常造成果品减产。平腹小蜂可将卵产在荔枝椿象的卵内,幼虫吸食椿象的卵液,长大后的小蜂钻出卵壳,再次找到荔枝椿象重复上述过程。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荔枝及其他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生产者的作用是 。
越冬期荔枝椿象成虫有群集性,体现了种群的 。
(2)平腹小蜂将卵产于荔枝椿象的卵内,而孵化出的小蜂能再次找到荔枝椿象说明二者存在信息传递过程,体现了 。
(3)如表是荔枝种群一年的能量变化(单位:百万千焦/年)。
请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种群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消耗的能量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传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未被利用的能量
荔枝
99.5
8.0
21.0
54.5
据表分析,用于荔枝林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 百万千焦/年。有同学根据题干信息写出食物链“荔枝→荔枝椿象→平腹小蜂”,请问该同学对食物链的书写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专题二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1.D 摄入的能量=该营养级的同化量+粪便中的能量,故鸡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鸡摄入的能量,A错误;小球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故小球藻属于生产者,不属于分解者,B错误;淀粉的组成元素为C、H、O,故小球藻吸收沼液中的无机氮不可用于合成自身的淀粉,C错误;用鸡粪沼液培养小球藻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D正确。
2.C 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甲和戊,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A正确。图中所包含的食物链有甲→乙→辛;甲→乙→丁→辛;甲→丙→乙→辛;甲→丙→乙→丁→辛;甲→丙→丁→辛;甲→丙→己→庚;戊→己→庚;戊→丁→辛,则在不同食物链中丁属于第二、三、四营养级,B正确。甲同化量的10%~20%传递给第二营养级,而第二营养级上的生物不只是丙,C错误。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D正确。
3.B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不可缺少的为生产者和分解者,生产者能为生态系统提供能量,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排泄物等所含的有机物转换为简单的无机物,A正确。城市生态系统为人工生态系统,是人建立起来的特殊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依赖性较大,需要大量的能量输入才能维持有序高效运转,故流入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不仅仅为生产者固定的部分,B错误。b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其中的动植物和人类活动可以对a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干扰,C正确。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支配作用,因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分解者的功能较弱,所以对其他生态系统有很强的依赖性,需要人们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以维持其动态平衡,D正确。
4.C 能量流动过程中遵循能量守恒定律,A项正确;图中过程①主要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B项正确;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金字塔有可能倒置,但能量金字塔不会倒置,C项错误;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因此,若要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输入,D项正确。
5.C 输入某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A、B错误;某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C正确;相邻两营养级生物中较高营养级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之比表示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6.B 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既可来源于无机环境(如光),也可来源于生物(比如鸟的叫声),A选项错误;在捕食过程中,信息传递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通过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B选项正确;生物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并作出相应的反应,这个过程中信息传递是由环境指向生物群落的,C选项错误;信息传递一般是双向的,可以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也可以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并不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D选项错误。
7.C 根据箭头的数量和方向分析可知,图中d是大气中的CO2、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
是分解者、e是化石燃料。碳循环是指碳元素(而非具体的某种含碳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其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A错误。通常在食物链中,含有碳元素最多的是生产者(a),B错误。对煤、石油等燃料的过度开发利用会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而积存的碳元素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CO2含量迅速增加,C正确。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后不能被生产者再利用,生产者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D错误。
8.C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甲、乙、丙三种生物属于三个营养级,三者不都是消费者,分析题图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丙均为消费者。而碳循环发生于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碳元素主要以有机物为载体,沿食物链进行传递,A错误。分析题图可知,甲为生产者,根据乙、丙之间数量先升先降的为被捕食者可判断乙是被捕食者,丙是捕食者,所以食物链为甲→乙→丙,乙处于第二营养级,丙处于第三营养级,B错误。某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是其没有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中流向分解者的一部分,由于d1和d2为人工投入的饲料中的能量,因此图2中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a3+d1,同理,第三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b2+d2,C正确。该农场中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2/(a1+a2+a3)×100%,D错误。
9.(除标明外,每空2分)(1)9 (2)物理(1分) 样方(1分) (3)减少 增多 调节
【解析】
(1)题图给出的食物网表示方式比较抽象,将其转化为常见的食物网形式比较直观,即从“起点”生产者(藻类)→“终点”最高营养级(鲶鱼和青蛙),依箭头方向数出食物链,共有9条(如图所示)。(2)声音属于物理信息。青蛙卵块几乎不活动,应采用样方法调查。(3)分析题图可知,蚊子幼虫和水蚤均为划蝽的食物,若蚊子幼虫被大量杀灭,则短期内水蚤被划蝽捕食的量会增加,其数量会减少,而轮虫的数量会因天敌(水蚤)数量的减少而增多。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之一是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0.(1)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2分) (2)通过能量多级利用,充分利用流经各营养级的能量,提高能量利用率(2分)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2分) (3)水稻和杂草(2分) 水稻→害虫→鸭(合理即可)(2分) (4)农药的长期选择会使水稻害虫抗药性的基因频率不断增大(2分)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等,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体现了社会责任这一核心素养。(1)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2)“桑基鱼塘”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该生产方式实现了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3)题中涉及的生产者有水稻和杂草。相关食物链如水稻→害虫→鸭。(4)在使用农药后,大部分不具有抗药性的个体死亡,而具有抗药性的个体保留下来并繁殖后代,这样长期使用农药会使水稻害虫种群中具有抗药性的个体数量逐渐增加,抗药性增强。
11.C 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正确;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B正确;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不一定强,如极地苔原,C错误;人类活动如植树造林、捕猎等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
12.C 森林经过火灾后,许多种子萌发,迅速长成新植株,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实例,A不符合题意;某种动物在其种群密度较高时繁殖能力下降,使该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实例,B不符合题意;使用毒鼠药控制农田中老鼠的种群增长,不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实例,C符合题意;森林食虫鸟的数量因害虫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使害虫种群的增长受抑制,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实例,D不符合题意。
13.B 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加快对地球资源的消耗,造成资源短缺,A正确。臭氧层能够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对地球生物具有保护作用,臭氧层破坏导致地球上的紫外线辐射增强,B错误。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会减小人类的宜居区域,C正确。酸雨落入水域,会使水体酸化,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D正确。
14.D 生态工程建设使生物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A正确;生态工程建设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B正确;生态工程建设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C正确;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
15.D 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A正确。对濒危物种可进行易地保护,也可以结合现代生物科技帮助其繁育,B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而不是完全禁止利用,C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这三个层次的多样性,D项错误。
16.D 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宠物与将大米草的天敌引入我国,都可能会因为缺乏天敌的制约等导致生态入侵,从而影响本地的其他生物的生存,导致物种多样性降低,A、B项错误;为保护牧场,防止其沙漠化,灭绝危害草原的鼠类和昆虫,会导致物种多样性降低,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C项错误;大熊猫是濒危物种,需加以保护,迁入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
可有效防止大熊猫物种灭绝,D项正确。
17.B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错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如森林和草原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则红树林在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正确;从金鸡纳树中提取奎宁用来治疗疟疾,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禽和家畜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
1.D 据题意分析可知,真菌分解的是植物的残枝败叶,切叶蚁“培养”的真菌是分解者,能促进物质循环,而不能促进能量循环,A错误;探路的切叶蚁发现合适植物后会留下“气味”,这属于化学信息,B错误;互利共生是种间关系,而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是同一种生物,C错误;切叶蚁与其培养的真菌之间的关系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2.B “一行白鹭”为一个种群,白鹭的空间分布不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A错误。B选项体现了环境温度对植物的影响,环境温度属于物理信息,B正确。分解者的作用是将落叶等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利用,分解者不能将能量传递给生产者,C错误。D选项中没有分解者,不包含生态系统的所有成分,D错误。
3.BD 数学模型是运用数理逻辑方法和数学语言建构的科学或工程模型,题中所述能量流动模型不属于数学模型,A错误;由题干信息鲤鱼种群的数量趋于稳定时为5 000尾左右,故鲤鱼种群的K值为5 000,当鲤鱼的种群数量为K/2(2 500)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即当鲤鱼的种群密度为
2 500÷500=5 (尾/m2)时,鲤鱼种群数量增长最快,B正确;该养殖池塘中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人工输入的能量,由于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故池塘中生产者的同化量小于鲤鱼等全部初级消费者同化量的10~20倍,C错误;养殖期间输入鲤鱼种群的能量约为(2 500+1 000)×1.6×104=5.6×107(kJ),D正确。
4.C 根据表格中的食物关系,可以画出长江口生态系统部分生物间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共有4条食物链,A选项错误;小黄鱼和矛尾虾虎鱼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B选项错误;浮游植物处于第一营养级,虾和蟹处于第二营养级,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虾和蟹最多可获得浮游植物同化量的20%,C选项正确;小黄鱼25%的食物来自矛尾虾虎鱼,而不是得到了矛尾虾虎鱼能量的25%,D选项错误。
5.C 人工种植的杨树林生物的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低于自然杨树林的抵抗力稳定性,A项错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属于抵抗力稳定性,B项错误;过度的人为干扰可导致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降低,C项正确;名胜景区的观赏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项错误。
6.B 建立植物园、禁止采伐珍稀濒危植物,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可行措施,A符合;将作物秸秆当燃料燃烧,不能充分利用秸秆中的能量且会污染大气,B不符合;提高三江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C符合;“桑基鱼塘”的生产模式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D符合。
7.D 据图分析,图中①表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因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均参与该过程;②表示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因此参与该过程的只有生产者,A正确。植树造林可以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B正确。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的,C正确。温室效应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导致的,D错误。
8.B 气味属于化学信息,狼能够依据猎物留下的气味信息追捕猎物,这反映了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正确;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是逐级递减的,食物链上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B错误;由题干可知,该岛屿上多年来狼的存在情况总是如此,说明岛上狼的总数可能已接近K值,C正确;岛上狼的数量相对稳定,说明狼的生存环境相对稳定,D正确。
9.(除标明外,每空1分)(1)物理 (吸引异性,)有利于种群的繁衍(2分) (2)分解者 物质循环 (3)营养结构 自我调节 (4)24.6(2分) 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2分)
【解析】 (1)昆虫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昆虫通过鸣叫吸引异性进行交配,有利于种群的繁衍。(2)草菇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分解者。苹果树的落叶可为草菇提供营养,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质又可被果树根系吸收利用,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3)长期间种草菇,该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种类也会变多,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会变得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会增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4)某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该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或摄入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故该种昆虫同化的能量为1.5+23.1=24.6[kJ/(cm2·a)]或51.6-27=24.6[kJ/(cm2·a)]。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故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个体数量一般较少。
10.(除标明外,每空2分)(1)人工乔木林(1分) 人工灌木林(1分) 互利共生 (2)间接 (3)围封禁牧 (4)强
【解析】 (1)与对照组(弃耕地)相比,禁牧草地、人工灌木林和人工乔木林中人工乔木林的土壤含水量增加最多,即人工乔木林的土壤含水量增加最明显。同理,土壤全氮增加最多的是人工灌木林,即土壤全氮增加最明显的是人工灌木林。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根瘤菌则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植物利用,因此,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为互利共生关系。(2)三种恢复措施均可改良土壤,这体现了在生态功能方面的间接价值。(3)多样性指数综合反映丰富度和均匀度。据表可知,禁牧草地的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最高。再结合信息“节肢动物的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可知,禁牧草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最高,故三种恢复措施中更适宜于中温带半干旱区的是围封禁牧。(4)在中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组分多,食物网更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更强。
1.D 土壤微生物主要分解土壤中的一些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主要扮演的角色是分解者,A正确。Ⅱ组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 ℃的恒温箱中灭菌1小时的目的是杀死土壤微生物,并可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B正确。Ⅰ组有大量微生物,落叶分解快,Ⅱ组微生物被杀死,落叶分解慢,C正确。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中微生物的有无,因变量是落叶的腐烂程度,本实验只能说明土壤微生物具有分解能力,但不能说明不同土壤微生物的分解能力不同,D错误。
2.C 沼渣、沼液及粪肥能通过微生物分解为农作物提供无机物,但农作物所利用的能量只能是太阳能,所以A、B、D正确,食用菌为异养生物,可利用农作物为其提供的有机物,C错误。
3.D 距溢出口较近的水体中微生物较多,微生物呼吸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导致水体中的溶解氧较少,A错误;低海岸区物种数量、密度恢复比较快的外部原因主要是海潮的冲刷作用使石油清除比较快,B错误;由于污染而死亡的鱼在腐烂后会加重污染并导致更多鱼类死亡,这属于正反馈调节,C错误;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物种的丰富度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
4.(除标明外,每空2分)(1)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合理即可) 空间特征(1分) (2)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83.5 不正确,平腹小蜂和荔枝椿象为寄生关系,不是捕食关系(3分)
【解析】 (1)荔枝和其他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生产者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荔枝椿象集群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2)平腹小蜂和荔枝椿象属于两个物种,平腹小蜂将卵产于荔枝椿象的卵内,而孵化出的小蜂能再次找到荔枝椿象说明二者存在信息传递过程,体现了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荔枝同化的总能量=荔枝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而荔枝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因此荔枝林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8.0+21.0+54.5=83.5(百万千焦/年)。由题干信息可知,平腹小蜂的幼虫寄生在荔枝椿象的卵内,所以二者的关系为寄生,而不是捕食,食物链书写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