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9.50 KB
  • 2021-09-17 发布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四细胞的生命历程解析版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单元评估检测(四) 细胞的生命历程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题号 ‎1.细胞的增殖 ‎1,2,3,4‎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7,9,10,16,27,28‎ ‎3.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17,18,19,20,21,22,23,24,25,29,30‎ ‎4.综合考查 ‎5,6,8,11,12,13,14,15,26,3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B )‎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复制和中心体复制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染色体数目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解析: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分裂后期,细胞质的分裂发生在分裂末期;染色体复制和中心体复制均发生在分裂间期;细胞板出现发生在分裂末期,纺锤体出现发生在分裂前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形成发生在分裂间期。‎ ‎2.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G1期(DNA复制前期)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C )‎ 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复制 B.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 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 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 解析: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当分裂期细胞与G1期细胞融合后,该物质就会促进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导致融合的细胞无法进入S期,所以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不再复制;分裂期细胞中DNA含量是G1期的1倍(末期)或2倍(前、中和后期),因此融合细胞中的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或3倍;融合的细胞由于染色质凝集,无法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因此不会进入分裂状态。‎ 17‎ ‎3.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蛋白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B )‎ A.抑制PCNA的合成,细胞不能分裂 B.只有增殖细胞中含有PCNA的基因 C.PCNA经核糖体合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 D.检测PCNA的浓度变化,可以推测细胞周期的时间 解析:从PCNA蛋白的含量变化推测PCNA蛋白与DNA分子复制有关,因此抑制PCNA的合成,会抑制DNA复制,细胞不能分裂;每个细胞中都有PCNA的基因,只有在增殖细胞中PCNA的基因才能表达;PCNA在核糖体上合成,进入细胞核参与DNA复制;在细胞周期中PCNA的变化有周期性。‎ ‎4.如图为实验小组同学探究月季茎尖细胞分裂的实验过程中在显微镜下拍摄的一张照片,茎尖取材时间为上午10时。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上午10时取材是因为此时细胞分裂旺盛,处于分裂期细胞多 B.制片时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便于着色 C.①细胞处于分裂中期,②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 D.据图可知在月季细胞周期中分裂后期时间长于分裂中期 解析:上午10时取材是因为此时细胞分裂旺盛,处于分裂期细胞多;制片时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便于着色;①细胞处于分裂中期,②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因为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中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数目明显多于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数目,由此可推知在月季细胞周期中分裂后期时间长于分裂中期。‎ ‎5.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T2噬菌体不含有膜包被的细胞核,因此属于原核细胞 B.人肝细胞分裂期的持续时间大于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 C.植物叶肉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 17‎ D.心肌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其细胞膜不具有流动性 解析:T2噬菌体不含有膜包被的细胞核,没有细胞结构,属于病毒不属于原核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因此分裂间期持续时间大于分裂期的持续时间;植物叶肉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少量的ATP,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心肌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分裂,但其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 动性。‎ ‎6.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C )‎ A.此时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C.染色体中DNA两条链一定有一条是间期合成的 D.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此生物体细胞的两倍 解析:若是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不会导致DNA数目加倍,但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复制时间是间期,因此染色体中DNA两条链一定有一条是间期合成的;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 相同。‎ ‎7.下列有关玉米(2n=20)减数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四分体时期若发生交叉互换,一定会导致基因重组 B.减Ⅱ过程中发生染色单体的分离,使染色体数目减半 C.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有10种形态、功能不同的染色体 D.减Ⅰ前的间期由于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解析:若该生物体是纯合子,则四分体时期发生的交叉互换不会导致基因重组;减Ⅰ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使染色体数目减半;玉米体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且每个染色体组含有10条染色体,则其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有一个染色体组,包括10种形态、功能不同的染色体;减Ⅰ前的间期由于DNA复制,DNA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 ‎8.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D )‎ 17‎ A.甲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B.乙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C.甲、乙、丙三个细胞可能取自同一器官 D.丙产生的子细胞中基因型是AB、ab或Ab、aB 解析:由图示可知,甲细胞处于减Ⅰ后期,故甲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乙为二倍体动物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动物的生殖器官中原始生殖细胞可进行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甲、乙、丙三个细胞可能取自同一器官;丙为次级精母细胞,若无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其产生的子细胞应只有一种基因型。‎ ‎9.不发生变异的情况下,下列细胞中一定含有两个红绿色盲基因的是( A )‎ A.红绿色盲患者的初级精母细胞 B.红绿色盲患者的初级卵母细胞 C.红绿色盲患者的次级精母细胞 D.红绿色盲携带者的次级卵母细胞 解析:由于间期DNA复制使基因数目加倍,所以红绿色盲患者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两个色盲基因;红绿色盲患者的初级卵母细胞含有四个色盲基因;红绿色盲患者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两个色盲基因,也可能没有色盲基因;红绿色盲携带者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可能含有两个色盲基因,也可能没有色盲基因。‎ ‎10.图甲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4个精细胞,这4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C )‎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②与③ D.②与④‎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可知,②与③或①与④可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17‎ ‎11.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联会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B.初级卵母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量,又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均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利于保持亲子代遗传信息稳定性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都相同 解析: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卵原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量,初级卵母细胞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减数分裂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但受精作用过程中没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都相同。‎ ‎12.下图是某哺乳动物个体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分裂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17‎ A.实验材料应选自该生物的精巢或卵巢 B.图3所示的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C.与图1中EF段相对应的是图2和图3‎ D.图4所示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解析:图2细胞质为均分,故实验材料应选自该生物的精巢;图3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图1中EF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相对应的是图3;图4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此时染色体数目加倍,含有4个染色体组。‎ ‎13.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在有丝分裂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经复制后数目加倍 B.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相等 C.在减数分裂的两次连续分裂过程中都出现了同源染色体分离的 现象 D.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与中心体的功能有关 解析:在有丝分裂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经复制后数目不变,但DNA分子数目加倍;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依次为4和2,不相等;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出现了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离不开星射线的牵引,而星射线是由组成中心体的中心粒发出的,所以与中心体的功能有关。‎ ‎14.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在蛙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仅发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后可形成2n种卵细胞 C.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发生在四分体时期 D.果蝇精子含4条染色体,则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有8个DNA分子、8条染色单体 17‎ 解析:在蛙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如蛙的红细胞)和减数分裂;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后只能形成1种卵细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发生在四分体时期,其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果蝇精子含4条染色体,则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有8个DNA分子,但不一定含有染色单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含有8条染色单体,后期不含染色单体。‎ ‎15.下列是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图像,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B )‎ A.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是甲、乙 B.对应丁图中CD段的是甲图所在的时期 C.一般会发生基因重组的是乙、丙图的所在时期 D.该动物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Y 解析:甲、乙、丙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组数分别是4、2、1;对应丁图中CD段的是甲图,都可以表示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变成两条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如乙细胞,而丙细胞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由乙图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是雌性的,所以其性染色体是XX。‎ ‎16.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如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过程中的某个环节的示意图,据此可以判断( D )‎ A.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 B.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只有ABe、aBe C.图示细胞中,a基因来自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此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该精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 解析: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一个精原细胞正常情况下只能产生2种4个精细胞,但由于细胞在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所以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有ABe、aBe、AbE 3种;由于该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所以图示细胞中a基因只能来自基因突变;此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该精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4条。‎ ‎17.科学家通过体外诱导技术,将多能干细胞诱导分化成白色和褐色脂肪细胞,两种脂肪细胞都是胰岛素的靶细胞。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17‎ ‎( D )‎ A.与受精卵相比,多能干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 B.与脂肪细胞相比,多能干细胞中某些基因不表达 C.白色和褐色脂肪细胞功能不同,是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胰岛素与脂肪细胞质中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促进糖类转化为脂肪 解析: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激素的受体在细胞膜上。‎ ‎18.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4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DNA含量相同 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D.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解析:卵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核DNA含量减半,神经细胞、白细胞、小肠上皮细胞是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核DNA不变,所以四种细胞的DNA含量不同;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各细胞的形态、功能不同;各细胞的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都是水;葡萄糖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19.科研人员利用蓝色光脉冲促进了一种名为Brn2基因的表达,当Brn2蛋白足够多时,干细胞就会快速转化为神经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干细胞增殖受基因严格控制,是迁移到特定组织才分化的 B.Brn2基因的表达就可以使干细胞转化为神经元 C.干细胞转化为神经元的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D.干细胞与神经元相比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不完全相同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由于蓝色光脉冲促进了Brn2基因的表达,当Brn2蛋白足够多时,干细胞就会快速转化为神经元,该过程中干细胞并没有发生迁移;当Brn2基因表达产生的Brn2蛋白足够多时,干细胞才能快速转化为神经元;干细胞转化为神经元的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该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基因在不同的细胞中是选择性表达的,因此干细胞与神经元相比,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不完全相同。‎ 17‎ ‎20.研究发现myoD基因在黄颡鱼的心、脑、肌肉等不同器官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 A.肌肉细胞中myoD基因的表达量最高,说明肌肉细胞分化程度最高 B.心、脑、肌肉细胞中RNA和蛋白质的种类不完全相同 C.myoD基因在不同黄颡鱼肌肉中的表达量不同可能引起个体生长 差异 D.肌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解析:肌肉细胞中myoD基因的表达量最高,说明myoD基因的表达与肌肉的功能有关,不能说明肌肉细胞分化程度最高。‎ ‎21.如图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B )‎ 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C.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解析:①过程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特异性结合,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凋亡信号激活凋亡相关基因,使凋亡基因得以表达,因此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析图示可知,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一定时期启动表达,导致细胞凋亡,因此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小麦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细胞癌变前后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变化 C.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导致其坏死 D.细胞衰老过程中,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 解析:小麦种子是器官,种子萌发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细胞癌变后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变化;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导致其凋亡;细胞衰老过程中,多种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变大。‎ ‎23.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17‎ A.细胞核的全能性随分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 B.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不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C.正常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均不表达 D.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 解析:细胞的全能性随分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但细胞核的全能性并没有随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会影响基因的表达;正常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均正常表达发挥作用;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因此受基因控制,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 ‎24.人体细胞中的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能结合到端粒上,并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 )‎ A.端粒酶的合成过程需要三种RNA参与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端粒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D.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变短 解析: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能结合到端粒上,并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因此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逆转录酶。‎ ‎25.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细胞分化是细胞的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B.细胞衰老会发生多种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体积变小等现象 C.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D.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解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细胞衰老会发生多种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体积变大等现象;细胞凋亡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8分)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该时期细胞内主要完成染色质的复制。为探讨染色质复制的起因,有人将不同时期的Hela细胞进行融合,并研究融合后细胞中核的复制情况,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7‎ 实验 结果 实验一 G1期核进入复制 S期核继续复制 实验二 G2期核不进入复制 S期核继续复制 实验三 G1期核不进入复制 G2期核不进入复制 ‎(1)G1期细胞中所发生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包括       ,该时期某些蛋白质由细胞质通过    进入细胞核。 ‎ ‎(2)G1期的细胞核不进入复制,而实验一中融合后的G1期的核进入复制,有学者认为S期细胞中存在活化因子。若上述观点是正确的,则融合细胞中G1期核进入复制的原理最可能是         ,表中结果表明该活化因子可作用于       期的细胞。 ‎ ‎(3)表中结果表明,G1期、S期、G2期细胞中发生的代谢反应存在差异,其根本原因是   ‎ 解析:(1)G1期的细胞中进行旺盛的蛋白质合成,所发生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该时期某些蛋白质由细胞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为S期的DNA复制做物质上的准备。‎ ‎(2)若S期细胞中存在活化因子,则当G1期细胞与S期细胞融合后,该活化因子能起始核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该活化因子能起始染色质复制),导致融合细胞中G1期核进入复制。表中信息显示:G1期细胞与S期细胞融合后,G1期核进入复制,S期核继续复制;G2期细胞与S期细胞融合后,G2期核不进入复制,S期核继续复制;G1期细胞与G2期细胞融合后,G1和G2期核都不能进入复制。可见,该活化因子可作用于G1和S期的细胞。‎ ‎(3)G1期、S期、G2期细胞中发生的代谢反应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不同时期细胞中基因的表达存在差异(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 ‎(1)转录和翻译(1分) 核孔(1分)‎ ‎(2)该活化因子能起始核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或“该活化因子能起始染色质复制”) G1和S ‎(3)不同时期细胞中基因的表达存在差异(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7‎ ‎27.(8分)普通栽培甜菜是二倍体(2n=18),通过有性生殖方式繁殖;经远缘杂交可获得附加1条野生甜菜染色体的新品种——单体附加系,使栽培系具有野生甜菜的抗寒、抗旱、高糖等遗传特性。请回答:‎ ‎(1)普通甜菜花粉母细胞(相当于精原细胞)中最多含有    条染色体;其增殖过程中可以体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染色体行为是  。 ‎ ‎(2)如图为镜检新品种甜菜时,观察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情况看到的图像,该细胞处于     期,此时期观察染色体最佳,原因是  ‎ ‎  。 ‎ ‎(3)少数的单体附加系个体能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此时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可形成    个四分体;正常情况下,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两极的染色体数之比应为    。 ‎ 解析:(1)花粉母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36条染色体。‎ ‎(2)由图中染色体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可知,该图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由于此时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因此便于观察。‎ ‎(3)能配对的同源染色体有9对,故形成9个四分体。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两极的染色体数目相等。‎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 ‎(1)36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2分)‎ ‎(2)有丝分裂中 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2分)‎ ‎(3)9 1∶1‎ ‎28.(8分)细胞增殖是细胞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7‎ ‎(1)细胞①表示某植株(由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一个体细胞,则形成该植株的亲本属于     倍体生物,其体细胞中一般含有     条染色体。 ‎ ‎(2)细胞②是某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的一个细胞,该细胞处于 ‎     分裂的    期。 ‎ ‎(3)细胞③是某二倍体高等雌性动物的一个细胞,它的名称是   ,在产生此细胞的分裂过程中,可形成     个四分体。 ‎ ‎(4)如图所示,柱形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4个不同时期的细胞核内相关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变化。在柱形图中的4个时期中,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细胞分裂图①~③中处于时期Ⅱ的是    (填图中序号)。 ‎ 解析:(1)细胞①表示某植株(由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一个体细胞,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3条染色体,则形成该植株的亲本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6条染色体,属于二倍体。‎ ‎(2)细胞②含有等位基因说明含有同源染色体,又由于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故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3)由题意可知,细胞③属于生殖细胞,属于卵细胞或(第二)极体。‎ ‎(4)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与DNA含量之比为1∶2,因此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有Ⅱ、Ⅲ;Ⅱ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因此细胞分裂图①~③中处于时期Ⅱ的是②。‎ 答案:(每空1分)‎ ‎(1)二 6‎ ‎(2)有丝 中 ‎(3)卵细胞或(第二)极体 3‎ ‎(4)Ⅱ、Ⅲ ②‎ ‎29.(8分)细胞的一生通常要经历生长、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有时也发生癌变和坏死。请回答下列与细胞生命历程有关的问题:‎ ‎(1)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模拟实验中,单位时间内NaOH扩散的深度模拟         ,NaOH扩散的体积与总体积的比值模拟      。 ‎ 17‎ ‎(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的倍增和核内DNA数目的加倍 ‎     (填“是”或“不是”)发生在同一时期。 ‎ ‎(3)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于   ,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同一植株的叶肉细胞、表皮细胞和贮藏细胞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  。 ‎ ‎(4)老年人的头发会变白与衰老细胞的         (特征)有关。细胞凋亡又被称为细胞     ,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 ‎(5)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      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 解析:(1)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模拟实验中,单位时间内NaOH扩散的深度模拟物质运输(或扩散)的速率,NaOH扩散的体积与总体积的比值模拟物质运输(或扩散)效率。‎ ‎(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的倍增和核内DNA数目的加倍均发生在间期,即发生在同一时期。‎ ‎(3)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于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同一植株的叶肉细胞、表皮细胞和贮藏细胞的形成离不开细胞分化,因此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老年人的头发会变白,是因为衰老的细胞内多种酶(或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凋亡又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5)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答案:(每空1分)‎ ‎(1)物质运输(或扩散)的速率 物质运输(或扩散)效率 ‎(2)是 (3)专门化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多种酶(或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 编程性死亡 ‎(5)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30.(8分)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癌症的发病机理目前还在破解之中。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是产生癌症的病源。回答下列关于癌细胞的问题:‎ ‎(1)癌细胞的形态、结构与正常细胞不同。体外培养的正常成纤维细胞转化为癌细胞后,形态上变为    ,研究表明,癌细胞中线粒体表现为不同的多型性、肿胀及增生,从而导致功能障碍,由此推测,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7‎ ‎)正常细胞。 ‎ ‎(2)癌细胞的特性之一是            ,这种特性与细胞膜上        减少,导致癌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有关。 ‎ ‎(3)癌细胞还表现为周期失控。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对正常细胞周期的维持都具有重要意义,如图表示了一种细胞癌变的机理,如果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合成了反义RNA,并可与抑癌基因转录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就会使②     过程受阻,使抑癌基因的功能不能正常行使;抑癌基因的功能是           。 ‎ 解析:(1)癌细胞的形态结构较正常细胞会发生显著变化。例如,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呈扁平梭形,当这种细胞转变成癌细胞后就会变成球形。‎ ‎(2)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3)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合成了反义RNA,并可与抑癌基因转录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时,②翻译过程就不能进行,抑癌基因的功能不能正常行使,使细胞周期失控。抑癌基因的功能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细胞周期失控可能与抑癌基因不能形成该蛋白质有关。‎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球形 大于 ‎(2)容易分散和转移(答全得分,2分) 糖蛋白 ‎(3)翻译(答“表达”不得分) 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2分)‎ ‎31.(10分)为研究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科研人员设计实验比较不同年龄组人群的细胞周期,主要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样本来源:采集某地区20~107岁健康成年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分成5个年龄组。‎ ‎②细胞培养:将血细胞接种到含有20%小牛血清培养基中,在37 ℃下培养20~24 h后,加入少量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可代替胸腺嘧啶整合到复制形成的子代DNA中,并通过特异性染色显示含BrdU的染色体,依据染色深浅判断增殖速度),继续培养至72 h,在收获前6 h加入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 17‎ ‎③判断与比较细胞周期:取经染色的细胞制成临时装片,每组观察100个中期细胞,根据细胞染色体上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深浅,分别记录为M1、M2、M3期的细胞数,求出各期细胞的百分比。结果统计如图所示。其中M1期细胞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均被深染;M2期细胞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一条被深染,一条被浅染;M3期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均被浅染的细胞数占1/2或更多。‎ ‎(1)步骤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T细胞和B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经         形成的。 ‎ ‎(2)步骤②培养液中加入小牛血清的作用是        。加入适宜浓度秋水仙素的目的是  。 ‎ ‎(3)步骤③选择中期细胞观察染色体的原因是        。M1期细胞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均被深染的原因是   ‎ ‎  ‎ ‎  。 ‎ ‎(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                  ,②                  。 ‎ 解析:(1)T细胞和B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经增殖、分化形成的。‎ ‎(2)小牛血清可以提供细胞生长、增殖所需营养物质。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停滞在分裂中期。‎ ‎(3)中期细胞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便于计数。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组成姐妹染色单体的两个DNA分子均有一条旧链和一条新链,新链整合了较多的BrdU,含有BrdU的染色体着色较浅,不含有BrdU的染色体着色较深,使M1期细胞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均被深染。‎ ‎(4)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衰老个体的细胞中处于M1、M2期的细胞数目较多,处于M3期的数目较少,由此可以得出①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不同步(或衰老个体中仍然存在分裂旺盛的细胞);②衰老个体的细胞分裂速度减慢。‎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 17‎ ‎(1)增殖、分化 ‎(2)提供细胞生长、增殖所需营养物质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停滞在分裂中期(2分)‎ ‎(3)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2分)‎ 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导致组成姐妹染色单体的两个DNA分子中均有一条链整合了较多的BrdU,一条链未整合BrdU(2分)‎ ‎(4)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不同步(或“衰老个体中仍然存在分裂旺盛的细胞”) 衰老个体的细胞分裂速度减慢 17‎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