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4.50 KB
  • 2021-09-18 发布

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份月考生物试题

  • 3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泉州第十六中学2019年秋季高二年10月月考 生物试卷 ‎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有关体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 B.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C.肾上腺、胰岛、卵巢和唾液腺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 D.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等来源于体液,但不属于内环境 ‎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B.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C.正常人血浆pH保持稳定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D.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保持不变是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右图为人体体液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甲堵寒则会导致乙的水肿 B.所有细胞都生活在乙中 C.Na+在乙中的浓度远大于在丙中的浓度 D.丙、丁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4.下列物质全部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A.氨基酸、蔗糖、二氧化碳 B.呼吸酶、钙离子、葡萄糖 C.胰高血糖素、尿素、血浆蛋白 D.抗体,脂肪酸、载体蛋白 ‎5.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中某些物质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 B.机体患病都是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引起的 C.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因此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D.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随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6.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C.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和体内反射弧中均为双向传导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7.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的成分是蛋白质 B.神经递质的释放要消耗能量 C.某些腺体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D.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 ‎8.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人脑的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9.下面是医院验血报告单的部分截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 注:T3和T4均反映甲状腺激素水平,TSH反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A.甲可能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乙可能是甲状腺肿大患者 B.某正常人处于温暖的室内,此时其血液中T4的含量将低于5.5ng/dL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参与调节TSH激素的分泌 D.遇到紧急情况时甲状腺激素增多,心率加快,内环境的稳态失衡 ‎10.研究发现血糖水平的升高与多种激素有关。用不同激素处理生理状况相同的3组健康小鼠(每种激素在不同组别的剂量相同),分别测定处理前、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激素处理 B.处理前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激素X可升高血糖,同时也促进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 D.检测丙组小鼠是否出现尿糖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 ‎11.如图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该分泌物既可以是激素,也可以是气体 B.可在大脑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中检测到该分泌物 C.若靶细胞属于垂体,则分泌细胞一定是下丘脑细胞 D.体温调节和血糖平衡调节可能涉及这种调节方式 ‎12.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而神经调节不需要 B.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 C.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D.神经系统既能调控激素调节,又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13右图是描述某种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A为胰高血糖素,a代表低血糖,则b、c可分别为肝 糖原分解和抑制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B.若A代表脊髓,a代表传入神经,则b、c可分别代表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C.若A为调节中枢,a为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的减少和产生渴觉 D.若A代表下丘脑,a为体温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肝脏和肌肉等细胞产热减少 ‎14.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血糖调节中枢、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 A.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B.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 ‎15右图表示两个神经元的结构关系。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a、c结构分别通过电信号、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传导、传递兴奋 B.结构 c中的酶能与相应受体结合使兴奋终止 C.剌激b,则在a、d处可测得膜电位的变化 D.静息时,d处膜内电位为负、膜外电位为正 ‎16.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盐平衡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 B.渴觉的产生及水盐平衡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 C.给内环境渗透压正常的人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明显减少 D.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17.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B.有些细胞不能合成激素 C.某些激素具有催化作用 D.激素是具有高效性的生物活性物质 ‎18.右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下列各项所示条件变化和激素对应正确的是(  )‎ A.紧张害怕——生长激素 B.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 C.过度饥饿——胰岛素 D.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 ‎19.激素之间存在着协同和拮抗的作用,下列激素之间具有拮抗作用的是(  )‎ A.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B.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C.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0.乙酰胆碱(Ach)属于兴奋型神经递质,研究发现肌无力综合征是由于乙酰胆碱释放减少引起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酰胆碱的受体只能分布在神经元的细胞膜上 B.乙酰胆碱被后膜上的受体识别,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若抑制胆碱酯酶(降解乙酰胆碱)的活性,则导致肌肉持续兴奋 D.突触前神经元释放乙酰胆碱的过程与线粒体有关 ‎21右图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及小肠绒毛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进入1的方式是协助运输 B.3内液体渗透压过高可引起组织水肿 C.由2携带的氧到心肌细胞内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6层生物膜 D.5内液体含有的蛋白质与3内一样多 ‎22.大量的组织液积累在细胞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 ‎①毛细血管管壁破损 ②长期坚持素食 ③小蛔虫进入淋巴管 ④花粉海鲜等引起过敏反应时 ⑤肾小球肾炎导致血尿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23.右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属于协助扩散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24.进行人体肌肉注射,药液进入人体后作用于靶细胞所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组织液→靶细胞 B.淋巴液→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 D.‎ ‎25.图甲表示突触,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图甲中a处释放的递质都能使b处产生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 C.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液体环境中,图乙所示膜电位会低于+40mV D.若神经纤维处于乙图中②对应状态时,N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 ‎26.右图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和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分析,激素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B.若图中③为性激素,则激素②是促性腺激素 C.人受寒冷刺激时,c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激素③含量增加 D.当饮食过咸时,c还能释放大量抗利尿激素.以维持机体水平衡 ‎27.近年来,去西藏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但高原地区氧气稀薄,一些人可能会出现组织水肿等高原反应。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原反应可能还包括呼吸、心跳加速 B.因高原反应出现水肿时人组织液增多 C.高原反应的产生是因为机体丧失了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 D.高原反应的产生可能与内环境酸碱平衡失调有关 ‎28.为了探究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某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编号 处理 A组小鼠 切除下丘脑 同时置于寒冷环境中,定时测量体温与耗氧量 B组小鼠 正常手术但不切除下丘脑 A.需选择多只体重相近、生理状况相似的小白鼠均分为两组 B.B组正常手术的目的是排除手术切口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A组小白鼠不能产生冷觉,其耗氧量低于B组小白鼠 D.B组小白鼠能产生冷觉,其耗氧量比在炎热环境中高 ‎29.将灵敏电表的两极(如右图所示)分别置于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 a 处外表面和 b 处内表面,若在 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产生神经冲动的刺激,则刺激后电表指针的偏转情况是(注意:ac=db)( ) ‎ A.先左后右,再向右 B.先右后左,再向左 C.先左后右,再向左,再向右 D.先右后左,再向右,再向左 ‎30.如图所示为甲状腺激素在细胞内的作用机理,其中PB表示甲状腺激素的血浆运输蛋白、P表示RNA聚合酶、TH表示甲状腺激素。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能在人成熟红细胞内发挥其调节功能 B.pre﹣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后可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C.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核上,结合后诱导基因的转录过程 D.TH不能提高垂体细胞的代谢,而是抑制其合成和分泌TSH 二、填空题(共6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 ‎1.(6分)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虚线内总称为       ,其中B代表       ,与图2中的 (填序号)结构相对应。‎ ‎(2)图2的a-d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是 (填序号)。‎ ‎(3)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会使细胞外液的pH有所 ‎    (填“升高”或“降低”),但不会剧烈变化,是因为        的作用。‎ ‎2.(7分)探险旅游爱好者,在一次野外探险中,一位队友脚掌被一枚长钉扎入猛然抬脚,大叫“哎呀,我的天啊”。下图为某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E、M、N为反射弧上位点,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与B、C类似的突触。据图作答。‎ ‎(1)与探险者大叫一声“哎呀,我的天啊”有关的是大脑皮层言语区中 区。‎ ‎(2)若对A施加一强刺激,则细胞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若刺激图1中M点,则A点________(能、不能)发生这种变化。‎ ‎(3)将B放大后为图2,该结构称为___________,此结构中信号转换方式是___________。‎ ‎(4)探险者感觉痛之前先发生了抬脚反应,这是因为____________中有调节该活动的低级中枢,医生给探险者注射抗毒素血清时,他的手脚并未缩回,这说明缩手、缩脚反射可以受____________的调控。‎ ‎3.(7分)筒箭毒碱是从南美洲防己科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现在作为麻醉剂广泛用于外科手术。图甲表示神经冲动在神经肌肉接头(一种突触的结构)之间的传递,Ach即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图乙表示兴奋产生过程中,相关离子通道的开放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X代表________,其含有的物质通过________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据图乙分析,失活关闭状态的Na+通道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进入开放激活状态,神经元的细胞膜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兴奋的产生。‎ ‎(2)Ach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引起肌细胞膜外侧发生的电位转变是________________,筒箭毒碱的结构与Ach相似,据此推测,筒箭毒碱麻痹肌肉的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若用某化学物质使Ach酯酶失活,则当兴奋由图甲中的神经传递到肌肉时,出现的现象是 。‎ ‎4.(5分)如图是人雌激素分泌及作用机制模式图,A、B、C代表人体内的特定结构〔提示:结构C分泌激素的调节与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调节类似);a、b、d、e、f代表物质,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在上图中可以看出代表物质雌激素和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的双重功能的结构分别是 ‎_ (填写字母)。在传出神经元与其支配腺体之间通过__________(物质)传递信息。‎ ‎(2)当雌激素含量过高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这是一种_____调节机制。‎ ‎(3)细胞质受体、核受体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的物质属性及功能相似,因此,细胞质和细胞核受体的物质成分应为 。‎ ‎5.(8分)下丘脑是人体内环境调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所示为下丘脑参与人体的体温、血糖、水盐平衡调节过程,大写字母表示结构,小写字母表示物质,序号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结构A为__________,结构B为___________。‎ ‎(2)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0.8~1‎.2 g/L,当血糖浓度过高时,a为_________(填激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降低血糖。‎ ‎(3)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者吃的食物过咸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会兴奋,引发D释放f,f表示的激素是___________,⑨表示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尿量减少,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 ‎(4)寒冷刺激时,下丘脑既可作为神经中枢又可释放激素d_____________,还能把信息传给C分泌激素c,使代谢加快,以维持体温稳定。‎ ‎6.(7分)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与记忆形成密切相关的大脑海马区明显萎缩,有部分学者认为该病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和丢失有关。胆碱能神经元是能合成乙酰胆碱,并在兴奋时能从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传出神经元。某研究小组以大鼠为材料,定位损伤大鼠的脑,利用水迷宫测试观察大鼠行为的改变来探究AD的发病机制。利用水迷宫进行学习和记忆能力测验结果如下表,分析并回答问题: ‎ ‎(1)研究小组定位损伤大鼠的脑部位是__________,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具体测试生理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组注射0.5 mol缓冲液溶解的鹅膏蕈氨酸1μL,其作用可能是鹅膏蕈氨酸会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产生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似的效果,达到研究阿尔茨海默病机制的目的。B组大鼠的__________能力较差,从而为阿尔茨海默病与胆碱能神经元有关的猜测提供了实验证据。‎ ‎(3)B组的实验处理需要进行相应的手术,并注射药物到一定区域。本实验中,仅做A组实验进行对照,实验设计严谨吗?如果不严谨,请写出C组大鼠的处理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当C组实验所得的数据与__________组相近时,可进一步支持上述猜测。‎ 泉州第十六中学2019年秋季高二年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下列有关体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 B.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C.肾上腺、胰岛、卵巢和唾液腺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 D.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等来源于体液,但不属于内环境 答案:D 解析:A、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2/3,细胞外液约占1/3,A错误; B、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并不是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比如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B错误;‎ C、 肾上腺、胰岛、卵巢属于内分泌腺,分泌物直接进入细胞外液,唾液腺是外分泌腺,其分泌物直接排放到内环境,C错误;‎ D、 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等这些液体直接与外界相通,虽然来源于体液,但不属于内环境,D正确。‎ ‎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B.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C.正常人血浆pH保持稳定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D.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保持不变是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答案:D 解析:A、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三个主要方面,A正确;‎ B、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B正确; C、HCO3-、HPO42-等离子对正常人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正确;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故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D错误。‎ ‎ 3.右图为人体体液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甲堵寒则会导致乙的水肿 B.所有细胞都生活在乙中 C.Na+在乙中的浓度远大于在丙中的浓度 D.丙、丁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图中的甲、丁、丙和乙分别是淋巴、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 A、若甲(淋巴管)堵塞,则丙(组织液)形成淋巴受阻,组织液增多,出现组织水肿现象,A错误;‎ B、大部分细胞生活于组织液(丙)中,B错误;‎ C、钠离子在细胞外液(丙)中的浓度大于细胞内液(乙),C错误。‎ D、丙(组织液)、丁(血浆)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D正确。‎ ‎4.下列物质全部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A.氨基酸、蔗糖、二氧化碳 B.呼吸酶、钙离子、葡萄糖 C.胰高血糖素、尿素、血浆蛋白 D.抗体,脂肪酸、载体蛋白 答案:C 解析:A、蔗糖属于植物特有的二糖,A错误;‎ B、细胞呼吸发生于细胞内,所以呼吸酶位于细胞内,B错误;‎ C、胰高血糖素、尿素、血浆蛋白均可以出现在内环境中,C正确;‎ D、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D错误。‎ ‎5.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中某些物质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 B.机体患病都是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引起的 C.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因此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D.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随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A 解析:血浆和组织液可相互渗透,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A正确;机体患病不一定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引起的,如遗传病,B错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错误;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D错误。‎ ‎6.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C.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和体内反射弧中均为双向传导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答案:C 解析:A、神经兴奋时,钠离子内流,电位为内正外负,A正确;‎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能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B正确;‎ C、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体内反射弧中单向传导,C错误;‎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钠离子外多内少,钾离子内多外少,D正确。‎ ‎7.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的成分是蛋白质 B.神经递质的释放要消耗能量 C.某些腺体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D.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 答案:A 解析:A. 神经递质的成分是小分子有机物,如甘氨酸等,A错误;‎ B. 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 C. 某些腺体可以作为效应器,其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如唾液腺细胞等,C正确;‎ D. 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化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D正确。‎ ‎8.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人脑的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答案:B 解析:A、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中枢,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A正确; B、大脑皮层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后患者不能看懂文字,能写字,B错误; C、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如排便排尿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受高级中枢的控制,C正确; D、短期记忆和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正确。 9.下面是医院验血报告单的部分截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 注:T3和T4均反映甲状腺激素水平,TSH反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A.甲可能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乙可能是甲状腺肿大患者 B.某正常人处于温暖的室内,此时其血液中T4的含量将低于5.5ng/dL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参与调节TSH激素的分泌 D.遇到紧急情况时甲状腺激素增多,心率加快,内环境的稳态失衡 答案:C 解析:A、甲亢患者体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高,甲状腺肿大患者体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低,因此甲可能是甲状腺肿大患者,乙可能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A错误;‎ 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所以某正常人处于温暖的室内,此时其血液中T4的含量可能会处于正常范围内波动,不会低于5.5ng/dL,B错误;‎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垂体分泌TSH,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作用于垂体影响其分泌TSH,C正确;‎ D. 遇到紧急情况时甲状腺激素增多,心率加快,内环境的稳态调节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内环境维持相对稳定,D错误。‎ ‎10.研究发现血糖水平的升高与多种激素有关。用不同激素处理生理状况相同的3组健康小鼠(每种激素在不同组别的剂量相同),分别测定处理前、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激素处理 B.处理前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激素X可升高血糖,同时也促进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 D.检测丙组小鼠是否出现尿糖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 答案:C 解析:分析表格信息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激素处理,A正确;处理前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其作用是和实验后测定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作对照,B正确;表中的甲组数据可以说明胰高血糖素单独作用能升血糖,乙组数据说明激素X单独作用不能升高血糖,丙组的数据说明胰高血糖素和激素X共同作用升高血糖的效果强于甲组,可见,激素X的作用是通过促进胰高血糖素生理作用的发挥而使血糖水平升高,但其本身不能升高血糖,C错误;尿糖中的“糖”属于还原糖,因此检测丙组小鼠是否出现尿糖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D正确。‎ ‎11.如图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该分泌物既可以是激素,也可以是气体 B.可在大脑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中检测到该分泌物 C.若靶细胞属于垂体,则分泌细胞一定是下丘脑细胞 D.体温调节和血糖平衡调节可能涉及这种调节方式 答案:C 解析: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运到全身各处,再作用于靶细胞,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因此图示为体液调节过程,该分泌物可以是激素,也可能是气体,可在大脑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中检测到该分泌物,A、B正确;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均可作用于垂体细胞,若靶细胞属于垂体,则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或甲状腺细胞等,C错误;体温调节和血糖平衡调节,均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D正确。‎ ‎12.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而神经调节不需要 B.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 C.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D.神经系统既能调控激素调节,又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答案:A 解析:A、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部分是激素,还有其它物质,如二氧化碳等,需要体液传送,;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活动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此时需要体液传送,错误;‎ B、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如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激素释放激素,正确;‎ C、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没有神经系统,所以不存在神经调节,只有体液调节,正确;‎ D、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正确。‎ ‎13.右图是描述某种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A为胰高血糖素,a代表低血糖,则b、c可分别为肝 糖原分解和抑制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B.若A代表脊髓,a代表传入神经,则b、c可分别代表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C.若A为调节中枢,a为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的减少和产生渴觉 D.若A代表下丘脑,a为体温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肝脏和肌肉等细胞产热减少 答案:D 解析:若A代表人体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a代表低血糖,则b、c可分别代表促进肝糖原分解和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A错误;A代表脊髓,a代表传入神经,则b、c都代表传出神经,B错误;若A为调节中枢,a为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的增加和产生渴觉,C错误;若A代表下丘脑,a为体温升高,则b、c可分别表示肝脏和肌肉等细胞产热减少,D正确。‎ ‎14.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血糖调节中枢、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 A.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B.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 答案:B 解析:体温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A错误;下丘脑具有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是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中枢;大脑皮层是体温感觉中枢,B正确;血糖调节中枢在下丘脑,C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D错误 ‎15右图表示两个神经元的结构关系。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a、c结构分别通过电信号、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传导、传递兴奋 B.结构 c中的酶能与相应受体结合使兴奋终止 C.剌激b,则在a、d处可测得膜电位的变化 D.静息时,d处膜内电位为负、膜外电位为正 答案:B 解析:A、a为神经纤维,a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神经冲动,c代表突触,通过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传递兴奋,A正确;‎ B、c处的酶能把相应神经递质分解使兴奋终止,B错误;‎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因此刺激b处可在a、d处测到膜电位的变化,C正确;‎ D、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D正确.‎ ‎16.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盐平衡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 B.渴觉的产生及水盐平衡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 C.给内环境渗透压正常的人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明显减少 D.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答案:C 解析:水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和体液调节,A错误;当人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使得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因此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水盐调节中枢在下丘脑,B错误;当给一内环境渗透压正常的人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增加,尿量明显减少,C正确;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属于被动运输,D错误。‎ ‎17.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B.有些细胞不能合成激素 C.某些激素具有催化作用 D.激素是具有高效性的生物活性物质 答案:C 解析:A、激素被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被相应酶分解失去活性,A正确; B、动物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细胞产生,并不是所有细胞都能产生,B正确;‎ C、激素起调节作用,酶起催化作用,激素不具有催化作用,C错误;‎ D、激素是信息分子,起调节作用,通过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18.右 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下列各项所示条件变化和激素对应正确的是(  )‎ A.紧张害怕——生长激素 B.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 C.过度饥饿——胰岛素 D.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 答案:B 解析:紧张害怕,引起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但并不影响生长激素的含量,A错误;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B正确;过度饥饿时,血糖浓度会降低,胰高血糖素会增多,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C错误;甲状腺激素会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在温度过低时分泌量才增多,D错误。‎ ‎19.激素之间存在着协同和拮抗的作用,下列激素之间具有拮抗作用的是(  )‎ A.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B.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C.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答案:D 解析:生长激素和甲状腺素都能促进个体生长发育,二者是协同作用,A错误;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可以促进血糖浓度升高,两者为协同作用,B错误;在体温调节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促进机体产热,二者在体温调节中有协同作用,C错误;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则是升高血糖浓度,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浓度方面就表现为拮抗作用,D正确。‎ ‎20.乙酰胆碱(Ach)属于兴奋型神经递质,研究发现肌无力综合征是由于乙酰胆碱释放减少引起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酰胆碱的受体只能分布在神经元的细胞膜上 B.乙酰胆碱被后膜上的受体识别,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若抑制胆碱酯酶(降解乙酰胆碱)的活性,则导致肌肉持续兴奋 D.突触前神经元释放乙酰胆碱的过程与线粒体有关 答案:A 解析:A. 乙酰胆碱的受体可以分布在神经元的细胞膜上,也可以分布在效应器中的肌肉或腺体细胞膜上,A错误;‎ B. 乙酰胆碱被后膜上的受体识别,完成突触前后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B正确;‎ C. 神经递质一旦识别就被灭活,若抑制胆碱酯酶(降解乙酰胆碱)的活性,则会导致肌肉持续兴奋,C正确;‎ D. 突触前神经元释放乙酰胆碱的过程是胞吐,需要消耗能量,与线粒体有关,D正确 ‎21右图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及小肠绒毛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进入1的方式是协助运输 B.3内液体渗透压过高可引起组织水肿 C.由2携带的氧到心肌细胞内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6层生物膜 D.5内液体含有的蛋白质与3内一样多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1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2是红细胞,3是毛细血管,4是组织液,5是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是方式是主动运输,A错误;血浆渗透压过低可以引起组织水肿,B错误;由红细胞携带的氧气到组织细胞内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红细胞膜、毛细血管壁(2层膜)、组织细胞膜,线粒体膜(2层膜)共6层生物膜,C正确;与淋巴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错误。‎ ‎22.大量的组织液积累在细胞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 ‎①毛细血管管壁破损 ②长期坚持素食 ③小蛔虫进入淋巴管 ④花粉海鲜等引起过敏反应时 ⑤肾小球肾炎导致血尿 A. 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①毛细血管管壁破损,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①正确;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②正确;③淋巴管阻塞,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③正确;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④正确;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血浆蛋白渗出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⑤正确. ‎ ‎23.右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属于协助扩散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分析可知,Ⅰ是呼吸系统,Ⅱ为消化系统,Ⅲ为泌尿系统,Ⅳ表示的器官为皮肤;①表示消化吸收,②表示重吸收作用。A、Ⅰ与体外之间的物质能出能进,并能为内环境提供O2和排出CO2,这说明Ⅰ是呼吸系统。内环境与呼吸系统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A正确;‎ B、Ⅱ为消化系统,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消化吸收进入毛细血管。葡萄糖进入血浆属主动运输,B错误;‎ C、②表示在尿液形成过程中对原尿的重吸收作用,C正确;‎ D、Ⅳ表示体内物质排出的途径,该器官应为皮肤,D正确。‎ ‎24.进行人体肌肉注射,药液进入人体后作用于靶细胞所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组织液→靶细胞 B.淋巴液→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 D.‎ 答案:C 解析:肌肉注射时,药液首先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分别穿过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进入血浆和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返回血浆;血浆中的药液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个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到达靶细胞发挥作用。综上分析,C正确,A、B、D均错误。‎ ‎25.图甲表示突触,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图甲中a处释放的递质都能使b处产生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 C.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液体环境中,图乙所示膜电位会低于+40mV D.若神经纤维处于乙图中②对应状态时,N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 答案:C 解析: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 a为突触前膜,b为突触后膜。‎ 图2中,①线段表示静息电位;②线段表示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此时Na+内流,③表示动作电位,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兴奋传导到a处,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b,将兴奋传递给下一神经元,所以在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A错误;由于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a兴奋不一定会使b产生图乙所示的变化,形成动作电位,B错误;动作电位的形成是Na+大量内流的结果,所以若将该神经置于低Na+溶液中,则③的位点将会向下移,图乙所示膜电位会低于+40mV ,C正确;②是动作电位形成的过程,Na+由浓度高的膜外通过Na+通道载体蛋白向浓度低的膜内内流,不需要消耗能量ATP,进入细胞方式为协助扩散,D错误。‎ ‎26.右图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和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分析,激素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B.若图中③为性激素,则激素②是促性腺激素 C.人受寒冷刺激时,c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激素③含量增加 D.当饮食过咸时,c还能释放大量抗利尿激素.以维持机体水平衡 答案:D 解析:a是垂体,b是甲状腺或性腺,c为下丘脑。①为促╳╳激素释放激素,②为促╳╳激素。A、由图示分析可知,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A正确;‎ B、若图示为性激素的分泌调节,则a分泌的激素②为促性腺激素,B正确;‎ C、寒冷环境下,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机体产热增加,此时激素①②③含量都会增加,C正确;‎ D、当饮食过咸时,a还能释放大量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以维持机体水平衡,D错误。‎ ‎27.近年来,去西藏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但高原地区氧气稀薄,一些人可能会出现组织水肿等高原反应。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原反应可能还包括呼吸、心跳加速 B.因高原反应出现水肿时人组织液增多 C.高原反应的产生是因为机体丧失了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 D.高原反应的产生可能与内环境酸碱平衡失调有关 答案:C 解析:A、高原反应是氧气供应不足导致的,机体会通过提高呼吸、心跳频率,促进对氧气的吸收和运输,A正确;‎ B、人发生水肿时,水分大量进人组织间隙,使组织液增多,B正确;‎ C、高原反应的产生是外界环境引起机体内环境的改变超过了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不是机体丧失了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C错误;‎ D、因为缺氧,机体可能进行更强的无氧呼吸功能,从而产生更多的乳酸,引起内环境酸碱平衡失调,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导致不适的生理反应,D正确。‎ ‎28.为了探究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某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编号 处理 A组小鼠 切除下丘脑 同时置于寒冷环境中,定时测量体温与耗氧量 B组小鼠 正常手术但不切除下丘脑 A.需选择多只体重相近、生理状况相似的小白鼠均分为两组 B.B组正常手术的目的是排除手术切口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A组小白鼠不能产生冷觉,其耗氧量低于B组小白鼠 D.B组小白鼠能产生冷觉,其耗氧量比在炎热环境中高 答案:C 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下丘脑的有无,题中体重、生理状况和手术属于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A、B正确;冷觉的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在寒冷环境中,A组小白鼠能产生冷觉,不能维持正常体温,耗氧量比B组小白鼠低,C错误;B组小白鼠能产生冷觉,也能维持体温恒定,且小白鼠在寒冷环境中的耗氧量高于在炎热环境中的耗氧量,D正确。‎ ‎29.将灵敏电表的两极(如右图所示)分别置于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 a 处外表面和 b 处内表面,若在 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产生神经冲动的刺激,则刺激后电表指针的偏转情况是(注意:ac=db)( ) ‎ A.先左后右,再向右 B.先右后左,再向左 C.先左后右,再向左,再向右 D.先右后左,再向右,再向左 答案:C 解析:(1)静息状态时,a、b处电位均为外正内负,由于a处电极在外表面和b处在内表面,因此电位计指针偏向右(如图)。(2)同时刺激c、d,当由c处刺激引起的兴奋传导到a时,由d刺激引起的兴奋也刚好传导到b,此时a、b处均为外负内正,由于a处电极在外表面和b处在内表面,因此指针先向左偏转;c点刺激产生的兴奋向右传导时,a、b处均恢复为静息状态的外正内负,因此指针又向右偏转;c点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导到b点时,b点为外负内正,而此时a处恢复静息状态,为外正内负,因此指针向左偏转到中间位置;c点刺激产生的兴奋继续沿b向右传导时,a、b均恢复为静息状态的外正内负,指针回到初始状态,即向右偏转。‎ ‎30.如图所示为甲状腺激素在细胞内的作用机理,其中PB表示甲状腺激素的血浆运输蛋白、P表示RNA聚合酶、TH表示甲状腺激素。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能在人成熟红细胞内发挥其调节功能 B.pre﹣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后可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C.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核上,结合后诱导基因的转录过程 D.TH不能提高垂体细胞的代谢,而是抑制其合成和分泌TSH 答案:C 解析:分析图解可知,甲状腺激素进入细胞后可以调控细胞核基因发生表达,而人成熟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因此甲状腺激素不能在人成熟红细胞内发挥其调节功能,A错误;图解中细胞核中转录形成的是pre﹣mRNA,而作为翻译模板的是成熟的mRNA,说明pre﹣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后需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才能作为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摸板,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核上,结合后诱导基因的转录过程,C正确;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于全身各处的细胞(包括垂体细胞),提高细胞的新陈代谢,D错误。‎ 二、填空题(共6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 图1‎ 图2‎ ‎1.(6分)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虚线内总称为       ,其中B代表       ,与图2中的 (填序号)结构相对应。‎ ‎(2)图2的a-d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是 (填序号)。‎ ‎(3)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会使细胞外液的pH有所 ‎    (填“升高”或“降低”),但不会剧烈变化,是因为        的作用。‎ 答案:细胞外液或内环境 组织液 b a 降低 缓冲物质 ‎2.(7分)探险旅游爱好者,在一次野外探险中,一位队友脚掌被一枚长钉扎入猛然抬脚,大叫“哎呀,我的天啊”。下图为某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E、M、N为反射弧上位点,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与B、C类似的突触。据图作答。‎ ‎(1)与探险者大叫一声“哎呀,我的天啊”有关的是大脑皮层言语区中 区。‎ ‎(2)若对A施加一强刺激,则细胞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若刺激图1中M点,则A点________(能、不能)发生这种变化。‎ ‎(3)将B放大后为图2,该结构称为___________,此结构中信号转换方式是___________。‎ ‎(4)探险者感觉痛之前先发生了抬脚反应,这是因为____________中有调节该活动的低级中枢,医生给探险者注射抗毒素血清时,他的手脚并未缩回,这说明缩手、缩脚反射可以受____________的调控。‎ 答案:S 由正变负 不能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脊髓 大脑皮层 ‎ 解析: (1)根据题意,探险者讲话有关的言语区是S区。‎ ‎(2)若对A施加一强刺激,此处钠离子内流,则细胞膜外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因为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因此若刺激图1中M点,则A点不能发生这种变化,这是由于图中BC处只能单向传递兴奋导致。‎ ‎(3)图B为突触结构示意图,突触处信号转换方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4)抬脚反应的低级中枢在脊髓;医生给探险者注射抗毒素血清时,他的手脚并未缩回,这说明缩手、缩脚反射可以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 ‎3.(7分)筒箭毒碱是从南美洲防己科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现在作为麻醉剂广泛用于外科手术。图甲表示神经冲动在神经肌肉接头(一种突触的结构)之间的传递,Ach即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图乙表示兴奋产生过程中,相关离子通道的开放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X代表________,其含有的物质通过________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据图乙分析,失活关闭状态的Na+通道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进入开放激活状态,神经元的细胞膜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兴奋的产生。‎ ‎(2)Ach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引起肌细胞膜外侧发生的电位转变是________________,筒箭毒碱的结构与Ach相似,据此推测,筒箭毒碱麻痹肌肉的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若用某化学物质使Ach酯酶失活,则当兴奋由图甲中的神经传递到肌肉时,出现的现象是 。‎ 答案:突触小泡 胞吐 不能 通道的开放和关闭(或者是Na+内流等) 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与Ach受体结合,抑制Ach与受体结合 肌肉持续兴奋(或持续收缩) ‎ 解析:(1)看图可以知道:图甲中X代表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据图乙分析,失活关闭状态的钠离子通道首先复活,进入静息状态,然后才能进入激活状态,神经元的细胞膜主要通过钠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或者是钠离子内流等)来实现动作电位的产生。‎ ‎(2)Ach即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的神经递质,Ach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引起肌细胞膜外侧产生动作电位,电位转变是由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筒箭毒碱的结构与Ach相似,据此推测,筒箭毒碱麻痹肌肉的机制可能是 与Ach受体结合,抑制Ach与受体结合。‎ ‎(3)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即被Ach酯酶分解,避免肌肉持续兴奋,Ach酯酶失活,则当兴奋由图甲中的神经传递到肌肉时,肌肉将持续兴奋(或持续收缩)。‎ ‎4.(5分)如图是人雌激素分泌及作用机制模式图,A、B、C代表人体内的特定结构〔提示:结构C分泌激素的调节与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调节类似);a、b、d、e、f代表物质,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在上图中可以看出代表物质雌激素和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的双重功能的结构分别是 ‎_ (填写字母)。在传出神经元与其支配腺体之间通过__________(物质)传递信息。‎ ‎(2)当雌激素含量过高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这是一种_____调节机制。‎ ‎(3)细胞质受体、核受体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的物质属性及功能相似,因此,细胞质和细胞核受体的物质成分应为 。‎ 答案:c A 神经递质 都下降 (负)反馈 糖蛋白 ‎ 解析:(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是下丘脑,B是垂体,C是卵巢,则C分泌的激素c是雌激素,下丘脑A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的双重功能。神经元与支配腺体之间的结构为突触,突触处传递信息的分子是神经递质。‎ ‎(2)雌激素含量过高时,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激素,所以a、b都下降。‎ ‎(3)受体具有识别作用,本质是糖蛋白。‎ ‎5.(8分)下丘脑是人体内环境调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所示为下丘脑参与人体的体温、血糖、水盐平衡调节过程,大写字母表示结构,小写字母表示物质,序号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结构A为__________,结构B为___________。‎ ‎(2)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0.8~1‎.2 g/L,当血糖浓度过高时,a为_________(填激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降低血糖。‎ ‎(3)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者吃的食物过咸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会兴奋,引发D释放f,f表示的激素是___________,⑨表示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尿量减少,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 ‎(4)寒冷刺激时,下丘脑既可作为神经中枢又可释放激素d_____________,还能把信息传给C分泌激素c,使代谢加快,以维持体温稳定。‎ 答案:下丘脑 胰岛 胰岛素 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 升高 抗利尿激素 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解析:(1)下丘脑为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体温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有关,故A为下丘脑,B与血糖平衡调节有关,故B为胰岛。‎ ‎(2)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0.8~1‎.2 g/L,当血糖浓度过高时,胰岛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3)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者吃的食物过咸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图中f表示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由垂体释放,⑨表示的生理作用是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从而使尿量减少,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 ‎(4)寒冷刺激时,下丘脑既可作为神经中枢又可释放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还能把信息传递给C肾上腺,使之分泌c肾上腺素(促进新陈代谢),因此下丘脑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枢纽。‎ ‎6.(7分)‎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与记忆形成密切相关的大脑海马区明显萎缩,有部分学者认为该病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和丢失有关。胆碱能神经元是能合成乙酰胆碱,并在兴奋时能从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传出神经元。某研究小组以大鼠为材料,定位损伤大鼠的脑,利用水迷宫测试观察大鼠行为的改变来探究AD的发病机制。利用水迷宫进行学习和记忆能力测验结果如下表,分析并回答问题: ‎ ‎(1)研究小组定位损伤大鼠的脑部位是__________,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具体测试生理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组注射0.5 mol缓冲液溶解的鹅膏蕈氨酸1μL,其作用可能是鹅膏蕈氨酸会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产生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似的效果,达到研究阿尔茨海默病机制的目的。B组大鼠的__________能力较差,从而为阿尔茨海默病与胆碱能神经元有关的猜测提供了实验证据。‎ ‎(3)B组的实验处理需要进行相应的手术,并注射药物到一定区域。本实验中,仅做A组实验进行对照,实验设计严谨吗?如果不严谨,请写出C组大鼠的处理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当C组实验所得的数据与__________组相近时,可进一步支持上述猜测。‎ 答案:大脑海马区 错误次数和完成学习所需时间 胆碱能神经元对乙酞胆碱的合成或释放 胆碱能神经元死亡和丢失 学习和记忆 不严谨,C组做与B组相同的手术,并向大鼠脑的相同区域缓慢注射0. 5 mol不含鹅膏菌氨酸的缓冲液 A ‎ 解析:(1)由题干可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记忆形成密切相关的大脑海马区明显萎缩,故研究小组定位损伤大鼠的脑部位是大脑海马区,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注射0.5 mol缓冲液溶解的鹅膏蕈氨酸。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具体通过错误次数和完成学习所需时间作为测试生理指标。‎ ‎(2)B组实验向大鼠脑的一定区域缓慢注射‎0.5M缓冲液溶解的鹅膏蕈氨酸lμL,使得鹅膏蕈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毒蕈碱受体结合,干扰了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产生了胆碱能神经元死亡和丢失相似的效果。表中的完成学习所需时间(秒)实验数据表明了B组大鼠的学习能力,错误次数实验数据表明了B组大鼠的记忆巩固能力。故B组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较差,从而为阿尔茨海默病与胆碱能神经元有关的猜测提供了实验证据 ‎(3)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B组的实验处理需要进行相应的手术,故需增加C组做与B组相同的手术,注射不含鹅膏蕈氨酸的缓冲液的实验,当C组实验所得的数据与A组相近时,说明手术对实验鼠的影响,可进一步支持老年性痴呆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和丢失有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