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50 KB
- 2021-09-1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限时规范训练(十二)
1.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人们存在争论的是( )
①转基因生物可能存在食物安全问题
②很多被转移的基因是异种基因
③转基因生物可能影响到环境安全
④科学家对基因的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的调控机制等都
了解得相当有限
⑤转基因生物可能存在生物安全问题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包括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
三个方面。
2.下列不属于转基因生物优点的是( )
A.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B.减少农药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
C.增加食品营养,提高附加价值
D.可能产生人体的抗原性物质
答案 D
解析 转基因食品可能产生人体的抗原性物质属于转基因生物引发
的食物安全问题。
3.抗逆转基因作物的培育与推广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是
( )
①在一定程度上使作物摆脱了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限制
②减少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畜的危害
③减少了化肥的制造量和使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④使得作物在不良环境下更好地生长,提高产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抗逆转基因作物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使农作物具有抗逆能
力(如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毒、抗干旱、抗盐碱等),因此抗逆转基
因作物的培育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农作物摆脱土壤和气候条
件的限制,使得作物在不良环境中更好地生长,提高产量,同时还可
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畜的危害;但是抗逆
转基因作物不能固氮,不会使土壤中无机盐的含量增加,因此不能减
少化肥的制造量和使用量。
4.有人说:“转基因生物所转移的只是一两种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
外源基因,它并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充其量只能说是具有
某种新特征的同一物种。”上述说法中是否是“同一物种”,关键应
该看转基因生物与原来的生物是否具有( )
A.生殖能力 B.地理隔离
C.生殖隔离 D.能否杂交
答案 C
5.下列选项中明显体现了转基因生物引发的食物安全问题的是
( )
A.转基因猪的细胞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因而猪的生长速度快,
个体大
B.转基因大米中含有β-胡萝卜素,营养丰富,产量高
C.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蛋白质,引起个别人过敏
D.让转基因牛为人类生产凝血因子,并在牛奶中提取
答案 C
解析 担心转基因生物引发食物安全的理由是:对食物的安全性检测
不够,担心出现滞后效应,担心出现新的过敏原,担心营养成分改变,
把动物蛋白基因转入农作物,侵犯宗教信仰者或素食者权益。C 项体
现出转基因生物引发的食物安全问题,A、B、D 三项均不能体现。
6.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
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他的依据是( )
A.转入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杂交,形成
新的病原体
B.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
使杂草成为“超级杂草”
C.科学家赋予了转基因生物某些特殊性状,增强了它们在该地区生
存条件下的竞争能力
D.转基因植物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只能在种植区以内繁殖
答案 C
解析 外来物种入侵一般是由于该生物在适宜的环境和缺乏天敌的
情况下能够大量繁殖,并且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转基因生
物往往是改良的品种,因而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很可能使当地生物
受到影响。
7.下列观点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
A.由于存在生殖隔离,转基因植物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
B.许多农作物花粉的传播距离有限,绝对不会造成其他生物的安全
问题
C.植物花粉的存活时间有限,一般不会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
D.转基因农作物若缺乏配套的种植技术,也会造成减产
答案 B
解析 尽管农作物的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花粉存活时间有限,但转
基因植物的某些基因还是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进入其他植物中,使其
他植物具有某些特殊性状。
8.研究中发现,番茄体内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
用,导致害虫无法消化食物而被杀死。为对付异常猖獗的玉米螟,人
们成功地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体内,在一定程度上遏
制了玉米螟的暴发。
(1)如果以玉米的叶肉细胞作为重组 DNA 的受体细胞,则需要通过
____________技术将其培育成工程植物。
(2)抗玉米螟的玉米就是无虫玉米,不必防治害虫。你赞成这种说法
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对于这种转基因玉米的食用安全性,引发了人们的争论,有人认
为是安全的,有人认为是不安全的。你持什么观点?列举一个理由支
持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植物组织培养
(2)不赞成,因为抗玉米螟的玉米能抵抗玉米螟,但不能抵抗其他害
虫
(3)①不安全,这种蛋白酶抑制剂被人食用后可能抑制人体消化酶的
活性,使人因无法进行正常的消化作用而患病。②安全,人与害虫的
消化酶存在结构差异,蛋白酶抑制剂对人体的消化酶没有影响。③安
全,人食用的是煮熟后的玉米,高温破坏了蛋白酶抑制剂,故其进入
人体后不能再起作用。(任答一点,只要理由能支持自己观点即可)
9.目前科学家已成功培养出全球首例遗传性稳定且能自然繁殖的四
倍体鱼类种群,这在脊椎动物中是首例。虽然四倍体鱼生长快、肉质
好、抗病力强,但研究人员并不直接把它投入生产,而是将它与二倍
体鱼杂交的后代投入生产。你认为这样做主要的意义是( )
A.防止基因污染,保护物种多样性
B.保护自身知识产权
C.避免出现新物种,维护生态平衡
D.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答案 A
解析 此优良四倍体鱼种为转基因技术的产物,因转基因生物野生养
殖易造成基因污染,故将其与二倍体鱼种杂交,得到高度不育的优良
三倍体品种,将其放养可避免基因污染,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护生态
平衡。
10.我国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宣布成功绘制出第一幅完整的中国人基
因组图谱(又称“炎黄一号”),这是第一个亚洲人全基因序列图谱。
下列有关人类基因序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基因组极其丰富,人类基因专利化推动人类基因科学研究
B.人类基因序列的主要用途是生产基因工程产品、分析病理、治疗
疾病
C.人类基因组计划为功能重要基因的鉴定、分离和克隆奠定基础
D.人类基因资源和其他生物资源、自然资源一样,是人类的重要财
富
答案 A
解析 人类基因组只有一套,人类基因专利化,势必引发残酷的基因
资源世界大战。
11.面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以下解决方法合理的是( )
A.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要马上停止实验,并封
存重组生物
B.对外源 DNA 进行认真选择,避免产生对人体有毒害作用或导致
人体过敏的蛋白质
C.对用大肠杆菌作为转基因受体的菌株,限定必须使用在 40 ℃下
便会死去的菌株
D.把重组 DNA 的转移限制在遗传上没有缺陷的生物上
答案 B
解析 在转基因生物或其产品研究过程中,要自觉遵守科学研究道
德,如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要求马上停止实验,
并销毁重组生物;对用大肠杆菌作为转基因受体的菌株,限定必须使
用在 37 ℃人体体温下便会死去的菌株;应把重组 DNA 的转移限制
在遗传上具有特定缺陷的生物上。
12.下列关于“转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入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使作物的其他基因的表达受到影响
B.被转移的基因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人们对它们研究得已经相当透
彻,绝对不会引起安全性问题
C.在“转基因”的过程中,必须用到工具酶
D.转基因技术成果已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
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答案 B
解析 部分转入的外源基因影响作物的其他基因的正常表达,在“转
基因”的过程中,需要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 连接酶,转基
因技术成果在农业和医药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基因的许多影响是
不容易控制的,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13.将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嫁接”到烟草的 DNA 分子中,可使
烟草获得抗病毒的能力,形成转基因产品。请分析回答:
(1)烟草转基因产品的获得属于________。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C.微生物工程 D.酶工程
(2)烟草具有抗病毒能力,说明烟草体内产生了____________,不同
生物间基因移植成功,说明生物共用一套________。烟草 DNA 分子
被“嫁接”上或“切割”掉某个基因,实际并不影响遗传信息的表达
功能,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该工程应用于实践,将给农业、医药等诸多领域带来革命,目前
已取得了许多成就,请列举你所知道的或你所设想的应用该工程的三
个具体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转基因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犹如船能载舟也能覆舟,
甚至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你是否支持这一观点?如果支持,请你
举出一个可能出现的灾难性后果的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抗病毒干扰素 遗传密码 基因是遗传物质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
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将抗病毒基因嫁接到水稻中,形成抗病毒水稻新品种;将人的血
型基因移入猪体内,培育产生与人血型相同的猪;将干扰素基因移入
细菌体内,培育出能产生干扰素的细菌
(4)支持这一观点。例如若用于改良作物的抗除草剂基因引入杂草中,
就将产生“超级杂草”
解析 基因工程转入的基因之所以能转入并表达,是因为人与其他生
物的基因都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并且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基
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并且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和功能
的基本单位,所以 DNA 分子被插入或切割掉某个基因都不会影响遗
传信息的表达功能。
14.阅读下面关于“利用转基因番茄生产人胰岛素的方法”的专利摘
要,请回答下列问题:
专利摘要:本发明利用转基因番茄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胰岛素,所
用的人胰岛素基因是根据植物“偏爱”的密码子设计,通过人工合成
若干 DNA 片段拼接而成。将该基因置于 CaMV35S 启动子和果实专
一性启动子 2A12 的驱动之下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入番茄中,在
番茄的果实中表达人胰岛素,并且在胰岛素—COOH 端加上 KDEL
内质网滞留序列,避免胰岛素在植物细胞中的降解。
(1)根据上述专利摘要,本发明中所用的人胰岛素基因是采用
________方法获得的,获得的目的基因与人体细胞中胰岛素基因的碱
基序列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本发明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载
体上的 T-DNA 可以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
的 DNA 上。
(3)吃这种转基因番茄________(填“能”或“不能”)治疗人类的Ⅰ
型糖尿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生物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可以造福人类,使用不当会给人类带来
灾难,目前我国是种植转基因作物最多的国家,有关安全性的争议越
来越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人工合成 不同
(2)农杆菌转化法
(3)不能 胰岛素是蛋白质,易被消化道内的蛋白酶水解,不能起到
治疗作用
(4)食物安全 生物安全 环境安全
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专利中所用的人胰岛素基因是采用人
工合成方法获得的。由于获得的目的基因中加入了特定序列(在胰岛
素—COOH 端加上 KDEL 内质网滞留序列)及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所
以与人体细胞中胰岛素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同。(2)根据题干信息“通
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入番茄中”可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
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3)由于胰岛素是蛋白质,易被消化道内的蛋
白酶水解,因此不能通过口服治疗Ⅰ型糖尿病。(4)转基因生物安全
性问题主要涉及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
15.饲料原料中的磷元素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于植酸中,猪、禽等动物
由于缺乏有关酶,无法有效利用植酸,造成磷元素浪费,而且植酸随
粪便排出后易造成环境有机磷污染。植酸酶能催化植酸水解成肌醇和
磷酸,因此成为目前重要的饲料添加剂之一。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
列问题:
(1)饲料加工过程温度较高,要求植酸酶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利
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其进行改造时,首先必须了解植酸酶的
________,然后改变植酸酶的__________,从而得到新的植酸酶。
(2)培育转植酸酶基因的大豆,可提高其作为饲料原料磷的利用率。
将植酸酶基因导入大豆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请简述获得
转基因植株的完整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猪对饲料中磷的利用率,科学家将带有植酸酶基因的重
组质粒通过________法转入猪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培养至一定时期
可通过____________的方法,从而一次得到多个转基因猪个体。
(4)若这些转基因动植物进入生态环境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空间结构 氨基酸序列
(2)农杆菌转化法 外源植酸酶基因→农杆菌→大豆细胞→大豆植株
再生→鉴定
(3)显微注射 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
(4)减少环境中磷的污染,但该基因可能扩散到环境中,造成基因污
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