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9.50 KB
- 2021-09-1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东山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2017/11
1.本试题分第1卷和第11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卡和第II卷答案纸。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其中1-20小题每题1分,21-35小题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子叶的黄色和绿色 B.狗的长毛和卷毛
C.菊花的形状和颜色 D.人的肤色和发型
2.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1体细胞中各种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 B. F1自交时,套袋以减少外源花粉的干扰
C. F1自交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D. 正反交结果相同,说明亲本为纯合子
3. YyRR的基因型个体与yyRr的基因型个体相交,其子代表现型的理论比是( )
A.1 : 1 B.1 : 1 : 1 : 1 C.9 : 3 : 3 : 1 D.42:42:8:8
4.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5. 番茄的红果(B)对黄果(b)为显性,二室(D)对多室(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红果二室的品种与红果多室的品种杂交,结果如图所示,则两杂交品种的基因型为( )
A. BbDd×BbDd B. BbDd×Bbdd
C. BbDd×bbDd D. BbDd×bbdd
6. 在解释分离现象的原因时,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
A.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 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C.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 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
7. 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与卵子的细胞核融合
B. 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的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C. 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 合子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一致
8. 先天性聋哑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双亲表现型正常,生了一个患该病的孩子.若再生一个孩子,患该病的可能性是( )
A. 100% B. 75% C. 50% D. 25%
9.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 ( )
A.同时发生在第一次分裂后期 B.同时发生在第二次分裂后期
C.同时发生在第二次分裂末期 D.分裂发生在第一次分裂,组合发生在第二次分裂
10. 如图所示的细胞最可能是 ( )
A. 精细胞 B. 极体
C. 初级精母细胞
D. 卵细胞
11. 孟德尔通过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他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选材正确:孟德尔选用豌豆为试验材料
B.应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分析F2代各性状之间的关系
C.在结合显微镜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论
D.实验方法合理:研究性状遗传时,由简到繁,先从一对相对性状着手
12. 豌豆某细胞在形成花粉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染色体14条,此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产生四分体 ( )
A.7个 B.14个 C.28个 D.56个
13. 性染色体存在于 ( )
A.体细胞 B.精子 C.卵细胞 D.以上都有
14. 某生物体内的嘌呤碱基占总数的44%,嘧啶碱基占总数的56%,问该生物不可能是
A. 烟草花叶病毒 B. HIV病毒 C. T2噬菌体 D. 果蝇
15.下列有关DNA分子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解旋酶可破坏DNA双链之间的氢键,使两条链解开
B.所生成的两条子链相同
C.DNA分子的两条链均可作模板
D.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可保证其准确进行
16. 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中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B. 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促进了被捕食者种群的发展
C.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 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17. 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①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来控制
②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③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④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8.赫尔希和蔡斯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若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含有32P的子代噬菌体和含有35S的子代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1/4和0
C.上述过程中噬菌体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是:RNA→DNA→RNA→蛋白质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9. 单倍体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特点是( )
A. 含一个染色体组 B. 含奇数染色体
C. 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 D. 含奇数染色体组
20. 在基因工程中,科学家所用的“剪刀”“针线”和“运载体”分别是指( )
A. 大肠杆菌病毒、质粒、DNA连接酶 B. 噬菌体、质粒、DNA连接酶
C. 限制酶、RNA连接酶、质粒 D. 限制酶、DNA连接酶、质粒
21.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22. 某DNA分子片段中,C有240个,占全部碱基的30%,则在这个片段中,A 有( )
A. 240个 B. 48个 C. 800个 D. 160个
23. 某色盲男孩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除祖父色盲外,其他人色觉均正常,那么,色盲基因的传递过程是( )
A.祖父→父亲→色盲男孩 B.祖母→父亲→色盲男孩
C.外祖父→母亲→色盲男孩 D.外祖母→母亲→色盲男孩
24. 对下列有关育种方式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单倍体育种的原理
B.杂交育种是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
C.培养青霉素高产菌株过程中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D.“多莉羊”的诞生是利用了诱变育种的原理
25. 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6%,Aa的个体占48%,aa的个体占16%。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60%、40% B. 84%、16% C.80%、20% D.36%、64%
26.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突变对生物总是有利的 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C.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D.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27. 根据遗传学原理,能快速获得纯合子的育种方法是:( )
A.杂交育种 B.多倍体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诱变育种
28. 对一株玉米白化苗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导致该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该白化苗发生的变异类型属于()
A. 染色体数目变异 B. 基因突变 C. 染色体结构变异 D. 基因重组
29. 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 )
A. 使用抗生素的剂量不断加大,导致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的方向变异
B. 在普遍使用抗生素以前,病菌不具有抗药性
C. 病菌对抗生素进行自然选择,突变为有抗药能力的病菌
D. 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定向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
30.下列关于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殖隔离不一定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
B. 地理隔离的两个种群,如果人为地放在一起,一定不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
C. 生殖隔离产生的关键原因是种群基因库的差异
D. 不同的物种之间一定具有生殖隔离
31.右图是某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染色体中DNA分子数的比例关系,此时该细胞中不可能发生( )
A.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B.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C.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分别移向两极
D.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并缢裂
32.拟南芥细胞中某个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区段插入了一个碱基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根尖成熟区细胞一般均可发生此过程
B.该细胞的子代细胞中遗传信息不会发生改变
C.若该变异发生在基因中部,可能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
D.若在插入位点再缺失3个碱基对,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33.右图(1)为某夫妇含有AaBb两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体细胞示意图;图(2)
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图(3)为该妇女在一次生殖过程中生出男孩甲和女孩乙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A与a、B与b分离;A与B(或b)、a与B(或b)自由组合发生在图(2)中D时期
B.图(3)中过程X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图(2)所示细胞分裂方式与图(3)中过程Y的细胞分裂方式相同
D.该夫妇在此次生殖过程中形成了2个受精卵,即生出异卵双胞胎
34.如图是基因对性状控制过程的图解,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生物的同一细胞中M1 , M2可同时发生
B.①、② 过程所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C.白化病的成因是酪氨酸酶活性低导致黑色素不能合成
D.③、④ 性状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
35科学家在研究某种鸟的进化时发现,在繁殖季节有的雄鸟能够吸引多只雌鸟来到它的领地筑巢,有的雄鸟却“魅力不足”而其领地中鸟巢的数量很少.经观察,研究者认为雄鸟能否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地筑巢,与雄鸟尾羽的长短有关。观察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鸟的种群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B.长尾羽的雄鸟更能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地筑巢
C.若该种群中对羽虱具有抵抗力的个体AA和Aa分别占20%和40%,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60%
D.种群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0分。
36. (共6分)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发展机制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下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的环境条件一致,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期时,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属于两个_____________。
(2)下表是甲、乙两箱中果蝇部分等位基因[A-a、T(T1、T2)-t、E-e]的显性基因频率统计的数据:
世代
甲箱
乙箱
果蝇数
A
T1
E
果蝇数
A
T2
E
第一代
20
100%
0
64%
20
100%
0
65%
第四代
350
89%
15%
64.8%
285
97%
8%
65.5%
第七代
500
67%
52%
65.2%
420
96%
66%
65.8%
第十代
560
61%
89%
65%
430
95%
93%
65%
甲、乙两箱果蝇的基因库较大的是___________,发生生物进化的是 (填“甲”或“乙”或“甲和乙”)。
(3
)分养后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两箱分养造成____________,阻碍了正常的基因交流,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变异后,由于___________的差异与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导致___________向不同方向变化,形成两个群体体色的很大差异。
(4)分养后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___________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由于交配的同体色偏好,影响了两者交配的行为与后代的可育性,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发生____________现象。
37. (5分)细胞分裂是生物体重要的一项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植株的一个体细胞正在进行分裂如图①,此植株是 倍体植株。
(2)假设某高等雄性动物肝脏里的一个细胞分裂如图②,其基因A、a、B、b分布如图,此细胞分裂后形成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的几率是______。
(3)图③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它的名称是 。
(4)图②对应图④中的____段。
(5)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发生的主要时期对应图④中的____段。
38.(11分)结合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分离并提纯 (填“R”或“S”)型细菌的 等物质。
(2)后来,赫尔希和蔡斯用 法,进一步证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② ;③离心分离;④ 。
(3)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于 (填“上清液”或“沉淀物”)中。
(4)噬菌体的DNA连续复制n次后,含亲代噬菌体的DNA链的子代噬菌体应占总数的 。
39. (8分) 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1)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由________变为______。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________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______(填“a”或“b”)链中。
(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了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6分) 小麦品种是纯合子六倍体,A、B两种育种方法中涉及的两对相对性状的独立遗传,
在C组的育种方法中A、B、D、E各表示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
A:高秆抗锈病小麦×矮秆易染锈病小麦→F1F2…→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小麦
B:高秆抗锈病小麦×矮秆易染锈病小麦→F1→花粉→a→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小麦
请回答:
(1)A组所示育种方法叫________育种,由F2至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小麦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 .
(2)A与B的育种方法相比,育种年限较短的是________ .
(3)B育种方法中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小麦占的比例是________ .
(4)C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 .
(5)C组的育种方法中F1不可育,其原因是________ .
41.(12分). 如图甲中I表示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该区域上基因成对存在,Ⅱ和Ⅲ是 非同源区段,在Ⅱ和Ⅲ上分别含有X和Y染色体所特有的基因.在果蝇的x和Y染色体上分别含有图乙所示的基因,其中B和b分别控制果蝇的刚毛和截毛性状,R和r分别控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性状.请据图回答问题.
(1)果蝇的B和b基因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区段,R和r基因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区段.
(2)红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
(3) 己知某一刚毛雄果蝇的体细胞中有B和b两种基因,请写出该果蝇可能的基因型,并设计实验探究B和b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
①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 .
②设计实验:让该果蝇与________雌果蝇杂交,分析后代的表现型.
③预测结果:如果后代中 ,说明________ ;
如果后代中 说明________ .
班级__ __ 姓名: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 ﹉﹉﹉﹉﹉﹉﹉﹉﹉﹉﹉﹉﹉﹉﹉﹉﹉﹉﹉﹉﹉﹉﹉
东山二中高二(上)期中考生物答案纸
第 1卷得分 第11卷得分
总分
二、非选择题(6小题共50分)
36.(8分)
(1) (2)
(3) (4)
37.(5分)
(1) (2) (3)
(4)
38.(11分)
(1)
(2)
(3) (4)
39.(8分)
(1)
(2)
(3)
40.(6分)
(1) (2)
(3) (4) (5)
41.(12分)
(1)
(2)
(3) ① ②
③
东山二中高二(上)期中考生物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35小题,共50分)
1---5ACACB 6---10DBDAB 11---15CADCB 16---20CBBCD
21--25ADDCA 26---30ACBDB 31—35CCCBA
36.(8分)
(1)种群 (2)甲 甲和乙 (3)地理隔离 食物 基因频率
(4)物种 生殖隔离
37. (5分)
(1)单 (2)0 (3)卵细胞或极体 (4)BC (5)AB
38. (11分)
(1)S(1分) DNA、蛋白质、多糖(答出两个即可)(2分)
(2)同位素标记(1分) 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2分) 放射性检测(2分)
(3)沉淀物(1分)
(4)1/2n-1(2分)
39. (8分)
(1)GUC UUC 4 a
(2)1/4 4:1
(3)(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交叉互换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
40.(6分)
(1)杂交;连续自交 (2)B (3) (4)染色体变异
(5)没有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41.(12分)
(1)I Ⅱ (2)XRY XRXR或XRXr (3)①XbYB 或XBYb ②截毛
③ 雌性个体全为刚毛,雄性个体全为截毛 B和b分别位于X和Y染色体上 ;
雌性个体全为截毛,雄性个体全为刚毛 B和b分别位于Y和X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