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46 KB
  • 2021-09-18 发布

生物·甘肃省武威十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2017学年甘肃省武威十八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下面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是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B.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C.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 D.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含有一个四分体 ‎2.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 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3.下列关于染色体与基因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是由基因组成的 B.一条染色体相当于一个基因 C.基因的载体只能是染色体 D.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4.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及其上基因的遗传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方式与性别相联系 B.XY型生物的体细胞内一定含有两条异型的性色体 C.体细胞内的两条性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D.XY染色体上存在成对的等位基因 ‎5.如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 B. C. D.‎ ‎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 A.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9:3:3:1‎ B.子二代出现与亲本性状不同的新类型 C.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所有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7.为了鉴定如图中男孩8与本家族的亲子关系,需采用特殊的鉴定方案.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 A.比较8与2的线粒体DNA序列 B.比较8与3的线粒体DNA序列 C.比较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 D.比较8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 ‎8.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用一对果蝇杂交,双亲中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F1中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眼色相同.那么,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 A.XRXR和XrY B.XRXr和XrY C.XrXr和XRY D.XRXr和XRY ‎9.某红绿色盲男孩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除祖父色盲外,其他人色觉都正常,这个男孩的红绿色盲基因来自(  )‎ A.祖父 B.祖母 C.外祖父 D.外祖母 ‎10.某男性遗传病患者与一个正常女子结婚,医生告诫他们只能生男孩.据此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为(  )‎ A.Y染色体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 C.伴X显性 D.伴X隐性 ‎11.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Ⅱ﹣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Ⅱ﹣5和Ⅱ﹣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D.Ⅲ﹣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 ‎12.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R型活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菌分别给小白鼠注射,小鼠均不死亡 B.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 C.用烟草花叶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离心,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13.关于核酸生物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的复制需要消耗能量 B.RNA分子可作为DNA合成的模板 C.真核生物的大部分核酸在细胞核中合成 D.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14.如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链的碱基A与②链的碱基T互补配对 B.②是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 C.如果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 D.转录完成后,②需通过三层生物膜才能与核糖体结合 ‎15.下列关于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在核酸中的位置和碱基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遗传信息位于mRNA上,遗传密码位于DNA上,碱基构成相同 B.遗传信息位于DNA上,遗传密码位于mRNA、tRNA或rRNA上,碱基构成相同 C.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都位于DNA上,碱基构成相同 D.遗传信息位于DNA上,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碱基构成不同 ‎16.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基因)DNAmRNA蛋白质性状.‎ A.①过程是转录,它分别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B.②过程是翻译,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 C.③过程表明所有的性状都是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实现的 D.基因中替换一个碱基对,往往会改变mRNA,但不一定改变生物的性状 ‎17.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 A.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B.核糖体不同 C.tRNA不同 D.mRNA不同 ‎18.如图所示细胞代表四个物种的不同时期细胞,其中含有染色体组数最多的是(  )‎ A. B. C. D.‎ ‎19.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一般不可能发生的是(  )‎ A.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核,以两条链为模板 B.DNA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以一条链为模板 C.翻译主要发生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 D.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原料都是脱氧核苷酸 ‎20.人的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 A. B. C. D.‎ ‎21.科学家以玉米为实验材料进行遗传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则F1中出现绿株的根本原因是(  )‎ A.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 B.射线处理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少 C.射线处理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结构缺失 D.射线处理导致控制茎颜色的基因发生突变 ‎22.下列针对基因突变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C.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 D.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 ‎23.下列有关育种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F1自交后代有可能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 B.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的具备更多的优良性状 C.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有的种自交后代约有为纯合子 D.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育后代 ‎24.下列各项措施中,能够产生新基因的是(  )‎ A.高秆抗病小麦与矮秆不抗病小麦杂交 B.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得到四倍体 C.用花药离体培养小麦植株 D.用X射线处理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25.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的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质粒DNA分子重组,并且在大肠杆菌体内获得成功表达.如图所示a处为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质粒DNA结合的位置,它们彼此能结合的依据是(  )‎ 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半保留复制原则 C.基因分离定律 D.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6.某水稻品种是纯合子,生产上用种子繁殖.控制水稻高杆的基因A和矮杆的基因a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水稻抗病的基因B和控制水稻感病的基因b是一对等位基因,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培育矮杆抗病(aaBB)的水稻新品种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③过程表示花药离体培养 B.④过程应在甲植株生长发育的时期进行处理 C.乙植株中矮杆抗病个体占50%‎ D.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27.如图,甲、乙表示水稻的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C.②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D.③→⑥过程与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 ‎28.下表是四种人类遗传病的亲本组合及优生指导,其中不正确的是(  )‎ 遗传病 遗传方式 夫妻基因型 优生指导 A 抗维生素D佝偻病 X染色体显性遗传 XaXa×XAY 选择生男孩 B 红绿色盲症 X染色体隐性遗传 XbXb×XBY 选择生女孩 C 白化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a×Aa 选择生女孩 D 并指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Tt×tt 产前基因诊断 A.A B.B C.C D.D ‎29.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不含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C.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0.如图表示自然界中遗传信息在三种大分子间的流动(如箭头2代表转录),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2、4常见,3、7少见,其他尚未被证实 B.2、4、6常见,其他几乎从未被证实 C.5、8、9未被证实,3、7少见,其他常见 D.3、7少见,其他常见 ‎ ‎ 二、非选择题(共计40分)‎ ‎31.根据如图的某雄性动物生殖器官细胞分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细胞分裂的方式是  ,处于  期.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2)B图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名称是  ,每个子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 ‎(3)A、B两个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  ,A、B两图中DNA分子数之比为  .‎ ‎32.豌豆豆荚的颜色绿色(A)对黄色(a)为显性,豆荚的形状饱满(B)对不饱满(b)为显性,如图1所示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的组成.据图回答.‎ ‎(1)图1乙中的等位基因是  ;若豌豆基因型如图1甲所示,则其能产生  种类型的花粉.‎ ‎(2)图1中,  和  两种豌豆杂交后代的分离比是3:1;图1甲豌豆和其余三种豌豆中的  豌豆杂交后代的分离比是1:1.‎ ‎(3)图1中的两种豌豆杂交,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如图2所示,这两种豌豆分别是图1中的  (从“甲、乙、丙、丁”选择),它们的杂交后代中,表现型与双亲不同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与双亲表现型不同的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33.如图为细胞内DNA分子复制简图,请据图回答:‎ ‎(1)图示过程需要  酶的作用.‎ ‎(2)该过程发生的时间为细胞周期的  .‎ ‎(3)DNA分子复制时,在有关酶的作用下,以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  为原料,按照  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4)若亲代DNA分子中A+T占60%,则子代DNA分子中A+T占  %.‎ ‎(5)若将含14N的细胞放在只含15N的环境中培养,使细胞连续分裂n次,则最终获得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占  .DNA的复制特点是  ,其意义是  .‎ ‎34.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问题.‎ ‎(1)为研究某病毒的致病过程,在实验室中做了如图所示的模拟实验.‎ ‎①从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A.已知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其部分碱基序列为﹣GAACAUGUU﹣.将物质A加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X.经测定产物X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TTGTACAA﹣,则试管甲中模拟的是  过程.‎ ‎②将提纯的产物X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Y.产物Y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则产物Y是  ,试管乙中模拟的是  过程.‎ ‎③将提纯的产物Y加入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Z.产物Z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物Z是  .‎ ‎(2)若该病毒感染了小鼠上皮细胞,则组成子代病毒外壳的化合物的原料来自  ,而决定该化合物合成的遗传信息来自  .若该病毒除感染小鼠外,还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则说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  .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  .‎ ‎35.有两个小麦品种,一个纯种小麦性状是高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  (填序号),依据的变异原理是  ;另一种方法的育种原理是  .‎ ‎(2)图中①和④基因组成分别为  和  .‎ ‎(3)(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  ;(三)过程常采用的方法称为  ;(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六)过程获得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的方法是  .‎ ‎ ‎ ‎2016-2017学年甘肃省武威十八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下面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是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B.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C.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 D.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含有一个四分体 ‎【考点】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解答】解:A、同源染色体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配对的两条染色体,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为相同染色体,A错误;‎ B、同源染色体在受精作用时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正确;‎ C、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但性染色体X与Y有差异,C正确;‎ D、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形成一个四分体,D正确.‎ 故选:A.‎ ‎ ‎ ‎2.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 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并将形成四分体;乙图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且有同源染色体,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图表示减数二次分裂末期;丁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答】解: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A正确;‎ B、图乙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不一定相同,B错误;‎ C、图丙中,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形成新的核膜,产生两个子细胞,C错误;‎ D、图丁中,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所以染色体数目没有减半,D错误.‎ 故选:A.‎ ‎ ‎ ‎3.下列关于染色体与基因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是由基因组成的 B.一条染色体相当于一个基因 C.基因的载体只能是染色体 D.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 ‎【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中脱氧核苷酸特定的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基因)的特异性;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分子;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解答】解:A、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的载体,A错误;‎ B、一条染色体在没有复制时,含1个DNA分子,而1个DNA分子中有许多个基因,B错误;‎ C、染色体是生物体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还可以分布在裸露的DNA上,C错误;‎ D、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 故选:D.‎ ‎ ‎ ‎4.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及其上基因的遗传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方式与性别相联系 B.XY型生物的体细胞内一定含有两条异型的性色体 C.体细胞内的两条性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D.XY染色体上存在成对的等位基因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XY型生物雌性个体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为XX,两条X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为XY,属于一对异型的同源染色体,其中X来自母方,Y染色体来自父方.‎ ‎【解答】解:A、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属于伴性遗传,A正确;‎ B、XY型生物中只有雄性个体的体细胞内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XY,雌性生物的体细胞内含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B错误;‎ C、X、Y也是同源染色体,X与Y虽然形状、大小不相同,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X、Y的行为与同源染色体的行为一样,要经历联会、四分体和分离的过程,因此体细胞内的两条性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C正确;‎ D、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存在成对的等位基因,D正确.‎ 故选:B.‎ ‎ ‎ ‎5.如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 B. C. D.‎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据此答题.‎ ‎【解答】解:A、Dd是杂合体,含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产生D和d两种配子,比例1: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A正确;‎ B、表示D和d两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完成受精作用,不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错误;‎ C、DD是纯合物,不含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配子,所以不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C错误;‎ D、dd是纯合物,不含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配子,所以不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D错误.‎ 故选:A.‎ ‎ ‎ ‎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 A.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9:3:3:1‎ B.子二代出现与亲本性状不同的新类型 C.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所有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解答】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故选:D.‎ ‎ ‎ ‎7.为了鉴定如图中男孩8与本家族的亲子关系,需采用特殊的鉴定方案.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 A.比较8与2的线粒体DNA序列 B.比较8与3的线粒体DNA序列 C.比较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 D.比较8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 ‎【考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分析】DNA分子具有特异性,遗传居有它独特的单一性,检测者的叔叔与父亲都继承了爷爷的Y染色体,所以叔叔的Y染色体上的基因是最接近8号的染色体对照样本.‎ ‎【解答】解:A、2的线粒体能传给6号,但6号不能传给8号,所以比较8与2的线粒体DNA序列是不可行的,A错误;‎ B、3号线粒体不能传给7号,再传给8号,所以比较8与3的线粒体DNA序列是不可行的,B错误;‎ C、8号的Y染色体来自6号,6号和5号的Y染色体都来自1号,所以比较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的方案可行,C正确;‎ D、2号的X染色体不能传给8号,所以比较8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是不可行的,D错误.‎ 故选C.‎ ‎ ‎ ‎8.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用一对果蝇杂交,双亲中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F1中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眼色相同.那么,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 A.XRXR和XrY B.XRXr和XrY C.XrXr和XRY D.XRXr和XRY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双亲中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则双亲的基因型可能为XRXR×XrY、XRXr×XrY、XrXr×XRY,再根据“F1中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眼色相同”作出准确判断即可.‎ ‎【解答】解:A、XRXR×XrY→XRXr×XRY,可见后代雌果蝇的性状均与亲代雌果蝇相同,雄果蝇的性状均与亲代雄果蝇相同,这与题意不符合,A错误;‎ B、XRXr×XrY→XRXr、XrXr、XRY、XrY,子代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性状,这与题意不符,B错误;‎ C、XrXr×XRY→XRXr×XrY,可见后代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眼色相同,这与题意相符合,C正确;‎ D、根据题干信息“双亲中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不可能为XRXr和XRY,D错误.‎ 故选:C.‎ ‎ ‎ ‎9.某红绿色盲男孩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除祖父色盲外,其他人色觉都正常,这个男孩的红绿色盲基因来自(  )‎ A.祖父 B.祖母 C.外祖父 D.外祖母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表现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且隔代、交叉遗传.若母亲有病,则儿子一定有病;父亲正常,则女儿一定正常.‎ ‎【解答】解:已知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该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是XbY,其致病基因Xb一定来自于他的妈妈,但是妈妈正常,所以妈妈的基因型是XBXb,由题干已知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外祖父给妈妈的一定是XB,则妈妈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于外祖母(XBXb).‎ 故选:D.‎ ‎ ‎ ‎10.某男性遗传病患者与一个正常女子结婚,医生告诫他们只能生男孩.据此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为(  )‎ A.Y染色体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 C.伴X显性 D.伴X隐性 ‎【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分析】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主要有: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病等.‎ 常见的几种遗传病及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 ‎ ‎ 发病特点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②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 ‎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且与性别无关. ‎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解答】解:A、如果是Y染色体遗传,则男性遗传病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A错误;‎ B、如果是常染色体显性,则遗传与性别无关,男性遗传病患者的儿子可能患病,B错误;‎ C、如果是伴X显性遗传,则男性遗传病患者的致病基因只传给女儿,使女儿都患病,所以医生告诫他们只能生男孩,C正确;‎ D、如果是伴X隐性遗传,且正常女子是携带者,则所生男孩中有50%患病,D错误.‎ 故选:C.‎ ‎ ‎ ‎11.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Ⅱ﹣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Ⅱ﹣5和Ⅱ﹣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D.Ⅲ﹣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及遗传病的判断方法.‎ ‎1.判定是否为伴Y染色体遗传:若系谱中,遗传具有“父传子,子传孙”的特点,即患者都是男性且有“父→子→孙”的传递规律,则为伴Y染色体遗传;否则不是伴Y染色体遗传.‎ ‎2.判定是否为母系遗传:若系谱中,女性患者的子女全部患病,女性正常的子女全部正常,即子女的性状总是与母方一致,则为母系遗传;否则不是母系遗传.‎ ‎3.判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1)若双亲正常,其子代中有患者,则此单基因遗传病一定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为隐性”).(2)若患病的双亲生有正常后代,则此单基因遗传病一定为显性遗传(即“有中生无为显性”).如果没有上述明显特征,则采用假设法,即先假设为显性或隐性遗传,如果与遗传图谱相符,则假设成立,否则假设不成立.‎ ‎4.判定是伴X染色体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1)在确定是隐性遗传的前提下:①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则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②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中有正常的,则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在确定是显性遗传的前提下:①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则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②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解答】解:A、II﹣5和II﹣6均正常,但他们却有一个患此病的儿子,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A错误;‎ B、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II﹣5肯定是携带者;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所生儿子III﹣11患病,II﹣5肯定是携带者,B正确;‎ C、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5和II﹣6均为杂合子,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5为携带者,II﹣6正常,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C错误;‎ D、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I﹣9与正常女性结婚,男孩女孩发病概率相同;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III﹣9的X染色体上含1个致病基因而Y上没有,则III﹣9与正常女性结婚,男孩女孩发病概率也相同,D错误.‎ 故选:B.‎ ‎ ‎ ‎12.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R型活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菌分别给小白鼠注射,小鼠均不死亡 B.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 C.用烟草花叶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离心,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烟草花叶病毒.‎ ‎【分析】1、肺炎双球菌包括R型细菌和S型细菌,其中R型细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无毒性,而S型细菌有多糖类的荚膜,有毒性.‎ ‎2、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解答】解:A、R型活菌没有毒性,不会导致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菌失去侵染能力,不会导致小鼠死亡,因此用R型活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菌分别给小白鼠注射,小鼠均不死亡,A正确;‎ B、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且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由细菌提供,因此子代噬菌体中不含35S标记,B错误;‎ C、用烟草花叶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RNA是遗传物质,C错误;‎ D、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中,并随着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因此上清液中应该没有放射性,D错误.‎ 故选:A.‎ ‎ ‎ ‎13.关于核酸生物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的复制需要消耗能量 B.RNA分子可作为DNA合成的模板 C.真核生物的大部分核酸在细胞核中合成 D.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DNA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连结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过程:边解旋边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特点:半保留复制.‎ ‎【解答】解:A、DNA复制需要能量(ATP)、模板(DNA分子的两条链)、原料(脱氧核苷酸)和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故A正确;‎ B、DNA合成的途经有DNA自我复制和逆转录,其中逆转录的模板是RNA,故B正确;‎ C、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而DNA复制和转录形成RNA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的,故C正确;‎ D、DNA的复制是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故D错误.‎ 故选:D.‎ ‎ ‎ ‎14.如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链的碱基A与②链的碱基T互补配对 B.②是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 C.如果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 D.转录完成后,②需通过三层生物膜才能与核糖体结合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图中①为DNA模板链;②为转录形成的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③为RNA聚合酶.该过程需要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此外还需要能量和解旋酶.‎ ‎【解答】解:A、①链的碱基A与②链的碱基U互补配对,A错误;‎ B、②为RNA,是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B正确;‎ C、如果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RNA聚合酶,C错误;‎ D、转录完成后,②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无膜结构)结合,该过程中不需要通过生物膜,D错误.‎ 故选:B.‎ ‎ ‎ ‎15.下列关于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在核酸中的位置和碱基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遗传信息位于mRNA上,遗传密码位于DNA上,碱基构成相同 B.遗传信息位于DNA上,遗传密码位于mRNA、tRNA或rRNA上,碱基构成相同 C.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都位于DNA上,碱基构成相同 D.遗传信息位于DNA上,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碱基构成不同 ‎【考点】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遗传信息是DNA分子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RNA分为mRNA、tRNA和rRNA,mRNA上具有密码子,tRNA具有运载氨基酸的作用.构成DNA的碱基是A、T、G、C,构成RNA的碱基是A、U、G、C,故它们的碱基构成不同.‎ ‎【解答】解:A、遗传信息位于DNA上,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A错误;‎ B、RNA分为mRNA、tRNA和rRNA,mRNA上具有密码子,tRNA具有运载氨基酸的作用,B错误;‎ C、遗传信息位于DNA上,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C错误;‎ D、遗传信息位于DNA上,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碱基构成不同,D正确.‎ 故选:D.‎ ‎ ‎ ‎16.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基因)DNAmRNA蛋白质性状.‎ A.①过程是转录,它分别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B.②过程是翻译,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 C.③过程表明所有的性状都是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实现的 D.基因中替换一个碱基对,往往会改变mRNA,但不一定改变生物的性状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分析】图示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其中①表示转录过程,②表示翻译过程.‎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解答】解:A、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A错误;‎ B、②过程是翻译,除了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外,还需要tRNA,B错误;‎ C、③过程表明部分生物的性状都是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实现的,C错误;‎ D、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形成的蛋白质不一定会改变,D正确.‎ 故选:D.‎ ‎ ‎ ‎17.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 A.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B.核糖体不同 C.tRNA不同 D.mRNA不同 ‎【考点】细胞的分化.‎ ‎【分析】神经细胞和肝细胞是细胞分化形成的,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不同细胞所含的mRNA和蛋白质有所区别.‎ ‎【解答】解:A、同一人体的神经细胞和肝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因此其DNA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相同,A错误;‎ B、两种细胞所含的核糖体相同,B错误;‎ C、两种细胞所含的tRNA相同,C错误;‎ D、神经细胞与肝细胞是细胞分化形成的,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两种细胞中的mRNA有所区别,D正确.‎ 故选:D.‎ ‎ ‎ ‎18.如图所示细胞代表四个物种的不同时期细胞,其中含有染色体组数最多的是(  )‎ A. B. C. D.‎ ‎【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根据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判断染色体组的方法:‎ ‎①细胞内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②细胞中有几种形态的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内就有几条染色体.‎ ‎【解答】解:根据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则A、B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C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D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故选:D.‎ ‎ ‎ ‎19.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一般不可能发生的是(  )‎ A.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核,以两条链为模板 B.DNA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以一条链为模板 C.翻译主要发生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 D.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原料都是脱氧核苷酸 ‎【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分析】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 复制 转录 翻译 时间 细胞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 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质的核糖体 模板 DNA的两条链 DNA的一条链 mRNA 原料 ‎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20种游离的氨基酸 条件 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ATP 酶(RNA聚合酶等)、ATP 酶、ATP、tRNA 产物 ‎2个双链DNA ‎ 一个单链RNA ‎ 多肽链 特点 半保留,边解旋边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 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条肽链 碱基配对 A﹣T T﹣A C﹣G G﹣C A﹣U T﹣A C﹣G G﹣C A﹣U U﹣A C﹣G G﹣C 遗传信息传递 DNA﹣﹣﹣﹣DNA DNA﹣﹣﹣﹣﹣﹣mRNA mRNA﹣﹣﹣﹣﹣﹣﹣蛋白质 意义 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 ‎【解答】解:A、DNA复制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A正确;‎ B、DNA转录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分子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B正确;‎ C、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C正确;‎ D、DNA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RNA复制和转录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D错误.‎ 故选:D.‎ ‎ ‎ ‎20.人的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 A. B. C. D.‎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H、h表示),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则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的基因型为A_XHX_×A_XHY,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的基因型为aaXhY,所以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XHXh×AaXHY.‎ ‎【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XHXh×AaXHY,就血友病而言,他们所生女孩的基因型为XHXH或XHXh,不会患血友病;就苯丙酮尿症而言,他们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是.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这对夫妇亲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故选:B.‎ ‎ ‎ ‎21.科学家以玉米为实验材料进行遗传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则F1中出现绿株的根本原因是(  )‎ A.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 B.射线处理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少 C.射线处理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结构缺失 D.射线处理导致控制茎颜色的基因发生突变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本题分析图解是解答的关键.图中可以看出,亲本中紫株产生的一个配子中的PL染色体在射线的作用下,含有PL基因的片段发生了缺失,这样就影响了后代的表现型.‎ ‎【解答】解:A、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PlPl、PLPL,它们都属于纯合子,不存在等位基因,亦不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故A错误;‎ B、图中看出,射线处理后只是使染色体上发生了片段的缺失,而染色体的数目并没有减少,故B错误;‎ C、从图示看出,F1中出现绿株的根本原因是射线处理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结构缺失,而PL基因刚好位于缺失的那段,导致后代中只有一个Pl基因,因此表现绿株,故C正确;‎ D、亲本中紫株产生的一个配子中的PL染色体在射线的作用下,含有PL基因的片段发生了缺失,基因并没有发生突变,故D错误.‎ 故选C.‎ ‎ ‎ ‎22.下列针对基因突变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C.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 D.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 ‎【分析】有关基因突变,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2、基因突变的类型: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 ‎3、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中个体数,其突变率较高)、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4、体细胞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子代,生殖细胞突变一般可以遗传给子代.‎ ‎5、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解答】解: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A正确;‎ 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不定向的,B错误;‎ C、基因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中,能遗传给后代;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遗传给后代,C错误;‎ D、基因突变发生在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中,D错误.‎ 故选:A.‎ ‎ ‎ ‎23.下列有关育种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F1自交后代有可能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 B.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的具备更多的优良性状 C.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有的种自交后代约有为纯合子 D.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育后代 ‎【考点】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基因重组可应用于杂交育种,其方法为:杂交→自交→筛选→自交→直至后代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由此可见F2中就会出现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创造新性状,但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因此诱变育种需要人们进行大量的筛选工作.染色体变异可以应用于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其中单倍体育种所得后代均为纯合子.‎ ‎【解答】解:A、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F1自交后代有可能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A正确;‎ B、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不一定比诱变前的具备更多的优良性状,因为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B错误;‎ C、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得的植株全部为纯合子,C错误;‎ D、用基因型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新品种(DDddTTtt)和原品种(DdTt)杂交产生的后代是三倍体,不可育,D错误.‎ 故选:A.‎ ‎ ‎ ‎24.下列各项措施中,能够产生新基因的是(  )‎ A.高秆抗病小麦与矮秆不抗病小麦杂交 B.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得到四倍体 C.用花药离体培养小麦植株 D.用X射线处理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考点】诱变育种.‎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重组是指非等位基因间的重新组合.能产生大量的变异类型,但只产生新的基因型,不产生新的基因.‎ ‎2、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的分子结构的改变,即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但能产生新的基因,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 ‎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发生改变.没有新基因的产生.‎ ‎【解答】解:A、高秆抗锈病小麦和矮秆易染锈病小麦杂交获得矮秆抗锈病优质品种,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A错误;‎ B、用秋水仙素诱导二倍体西瓜获得四倍体西瓜,育种方法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B错误;‎ C、用花药离体培育出单倍体小麦植株,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不能产生新基因,C错误;‎ D、用X射线、紫外线处理青霉菌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D正确.‎ 故选:D.‎ ‎ ‎ ‎25.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的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质粒DNA分子重组,并且在大肠杆菌体内获得成功表达.如图所示a处为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质粒DNA结合的位置,它们彼此能结合的依据是(  )‎ 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半保留复制原则 C.基因分离定律 D.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1、据图分析,采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胰岛素基因和质粒,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再用DNA连接酶形成重组质粒.DNA连接酶是连接两段脱氧核苷酸片段,形成磷酸二酯键.主要用于基因工程,将由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剪”出的粘性末端重新组合.‎ ‎2、体细胞都是由受精卵不断通过有丝分裂而产生的,因此人的体细胞都含有一整套相同的基因,都含有胰岛素基因.‎ ‎【解答】解:AC、人的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质粒DNA分子重组不涉及减数分裂过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C错误;‎ B、DNA的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原则,而人的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质粒DNA分子重组过程不涉及DNA复制,B错误;‎ D、作用于a处的酶为DNA连接酶,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形成磷酸二酯键.黏性末端依赖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将碱基连接起来,并形成氢键,D正确.‎ 故选:D.‎ ‎ ‎ ‎26.某水稻品种是纯合子,生产上用种子繁殖.控制水稻高杆的基因A和矮杆的基因a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水稻抗病的基因B和控制水稻感病的基因b是一对等位基因,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培育矮杆抗病(aaBB)的水稻新品种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③过程表示花药离体培养 B.④过程应在甲植株生长发育的时期进行处理 C.乙植株中矮杆抗病个体占50%‎ D.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选择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亲本,首先让该亲本进行杂交,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再取AaBb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符合要求的纯合体.其中①表示杂交过程;②表示减数分裂过程;③表示花药离体培养过程;④表示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⑤表示筛选过程.‎ ‎【解答】解:A、②过程表示减数分裂,③过程表示花药离体培养,A正确;‎ B、④过程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所以应在甲植株生长发育的时期进行处理,B正确;‎ C、由于②过程表示减数分裂,可产生4种配子,所以乙植株中矮杆抗病个体占25%,C错误;‎ D、该育种方法为单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正确.‎ 故选:C.‎ ‎ ‎ ‎27.如图,甲、乙表示水稻的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C.②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D.③→⑥过程与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常见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解答】解:A、图示中的①过程是甲、乙两品种的杂交获得F1(AaBb)的过程,②过程是F1的连续自交、筛选获得能稳定遗传的AAbb品种的过程,即①→②过程是杂交育种该技术虽然方法简便,但程序年限长(培育周期长),A正确;‎ B、③过程通过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的单倍体植株,B正确;‎ C、②的变异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前期,C错误;‎ D、图示中的①→③→⑥过程为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⑦过程是多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正确.‎ 故答:C.‎ ‎ ‎ ‎28.下表是四种人类遗传病的亲本组合及优生指导,其中不正确的是(  )‎ 遗传病 遗传方式 夫妻基因型 优生指导 A 抗维生素D佝偻病 X染色体显性遗传 XaXa×XAY 选择生男孩 B 红绿色盲症 X染色体隐性遗传 XbXb×XBY 选择生女孩 C 白化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a×Aa 选择生女孩 D 并指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Tt×tt 产前基因诊断 A.A B.B C.C D.D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 ‎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 ‎【解答】解:A、由于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型为XaXa与XAY的夫妻后代中女孩都患病,男孩不患病,因此应该选择生男孩,A正确;‎ B、红绿色盲症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基因型为XbXb与XBY的夫妻,后代中女孩不患病,男孩患病,因此应该选择生女孩,B正确;‎ C、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概率与性别无关,不能通过选择性别避免后代遗传病的发生,要通过基因检测进行预防,C错误;‎ D、并指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概率与性别无关,不能通过选择性别避免后代遗传病的发生,要通过碱基检测进行预防,D正确.‎ 故选:C.‎ ‎ ‎ ‎29.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不含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C.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1.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2.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包括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如人、果蝇、玉米等.‎ ‎3、单倍体由配子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如果某个体由本物种的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而成,则不管它有多少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解答】解:A、一个染色体组不含同源染色体,A正确;‎ B、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B正确;‎ C、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称为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如四倍体的单倍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C正确;‎ D、人工诱导多倍体可以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也可以用低温诱导处理,D错误.‎ 故选:D.‎ ‎ ‎ ‎30.如图表示自然界中遗传信息在三种大分子间的流动(如箭头2代表转录),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2、4常见,3、7少见,其他尚未被证实 B.2、4、6常见,其他几乎从未被证实 C.5、8、9未被证实,3、7少见,其他常见 D.3、7少见,其他常见 ‎【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分析】据图分析,1表示DNA自我复制,2表示转录,3表示RNA自我复制,4表示翻译,5蛋白质自我复制,7逆转录.‎ ‎【解答】解: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则遗传信息传递的途经含有1DNA复制、2转录、4翻译三条途径.3RNA复制和7逆转录只发生在RNA病毒中,是后来发现的,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和完善.‎ 故选:A.‎ ‎ ‎ 二、非选择题(共计40分)‎ ‎31.根据如图的某雄性动物生殖器官细胞分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细胞分裂的方式是 减数分裂 ,处于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期.细胞中有 6 条染色体, 12 条染色单体.‎ ‎(2)B图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名称是 精细胞 ,每个子细胞中有 3 条染色体.‎ ‎(3)A、B两个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 A ,A、B两图中DNA分子数之比为 2:1 .‎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分析图解:图A中,染色体正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表示初级精母细胞;‎ 图B中,细胞中正发生着丝点的分裂,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解答】解:(1)图A中,染色体正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表示初级精母细胞.细胞中有6条染色体,12条染色单体.‎ ‎(2)图B中,细胞中正发生着丝点的分裂,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表示次级精母细胞,因此B图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是精细胞,每个子细胞中有3条染色体.‎ ‎(3)A、B两个细胞中,A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A细胞中有12个DNA分子,B细胞中有6个DNA分子,遗传你A、B两图中DNA分子数之比为2:1.‎ 故答案为:‎ ‎(1)减数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6  12‎ ‎(2)精细胞  3‎ ‎(3)A  2:1‎ ‎ ‎ ‎32.豌豆豆荚的颜色绿色(A)对黄色(a)为显性,豆荚的形状饱满(B)对不饱满(b)为显性,如图1所示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的组成.据图回答.‎ ‎(1)图1乙中的等位基因是 B和b ;若豌豆基因型如图1甲所示,则其能产生 4 种类型的花粉.‎ ‎(2)图1中, 甲 和 乙 两种豌豆杂交后代的分离比是3:1;图1甲豌豆和其余三种豌豆中的 丙 豌豆杂交后代的分离比是1:1.‎ ‎(3)图1中的两种豌豆杂交,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如图2所示,这两种豌豆分别是图1中的 甲和丁 (从“甲、乙、丙、丁”选择),它们的杂交后代中,表现型与双亲不同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与双亲表现型不同的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分析图1:甲细胞所在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乙细胞所在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丙细胞所在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丁细胞所在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图2后代中,绿色:黄色=3: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饱满:不饱满=1:1,属于测交类型,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综合以上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解答】解:(1)图1乙细胞所在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其中Bb为等位基因;图1甲细胞所在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其能产生4种类型的花粉,即Ab、AB、aB、ab.‎ ‎(2)图1甲豌豆的基因型为AaBb,乙豌豆的基因型为AABb,采用逐对分析法计算可知这两株豌豆杂交后代的分离比是1×(3:1)=3:1;图1甲豌豆(AaBb)和丙豌豆(AAbb)杂交后代的分离比是1×(1:1)=1:1.‎ ‎(3)由以上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即图1中的甲和丁.它们的杂交后代中,表现型与甲相同的概率为×,表现型与乙相同的概率为×,因此表现型与亲本不同的概率为1,表现型与双亲表现型不同的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aabb,它们所占比例是,因此表现型与双亲表现型不同的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故答案为:‎ ‎(1)B和b  4 ‎ ‎(2)甲 乙 丙 ‎(3)甲和丁  ‎ ‎ ‎ ‎33.如图为细胞内DNA分子复制简图,请据图回答:‎ ‎(1)图示过程需要 解旋酶、DNA聚合 酶的作用.‎ ‎(2)该过程发生的时间为细胞周期的 分裂间期 .‎ ‎(3)DNA分子复制时,在有关酶的作用下,以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 脱氧核苷酸 为原料,按照 碱基互补配对 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4)若亲代DNA分子中A+T占60%,则子代DNA分子中A+T占 60 %.‎ ‎(5)若将含14N的细胞放在只含15N的环境中培养,使细胞连续分裂n次,则最终获得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占 100% .DNA的复制特点是 半保留复制 ,其意义是 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或稳定性) .‎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DNA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 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 ‎ 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 DNA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 DNA复制意义: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解答】解:(1)图示过程表示DNA复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 ‎(2)该过程发生的时间为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3)DNA分子复制时,在有关酶的作用下,以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4)DNA复制前后,DNA的结构遗传信息完全一样,所以若亲代DNA分子中A+T占60%,则子代DNA分子中A+T也占60%.‎ ‎(5)将14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只含15N的环境中培养,使细胞连续分裂n次,共产生2n个DNA分子,含15N的DNA分子有2n个,则含15N的占100%,这说明DNA的复制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其意义是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或稳定性).‎ 故答案为:‎ ‎(1)解旋酶、DNA聚合 ‎(2)分裂间期 ‎(3)脱氧核苷酸  碱基互补配对 ‎(4)60‎ ‎(5)100% 半保留复制 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或稳定性)‎ ‎ ‎ ‎34.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问题.‎ ‎(1)为研究某病毒的致病过程,在实验室中做了如图所示的模拟实验.‎ ‎①从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A.已知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其部分碱基序列为﹣GAACAUGUU﹣.将物质A加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X.经测定产物X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TTGTACAA﹣,则试管甲中模拟的是 逆转录 过程.‎ ‎②将提纯的产物X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Y.产物Y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则产物Y是 mRNA ,试管乙中模拟的是 转录 过程.‎ ‎③将提纯的产物Y加入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Z.产物Z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物Z是 多肽(或蛋白质) .‎ ‎(2)若该病毒感染了小鼠上皮细胞,则组成子代病毒外壳的化合物的原料来自 小鼠上皮细胞 ,而决定该化合物合成的遗传信息来自 病毒RNA .若该病毒除感染小鼠外,还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则说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 密码子 .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 RNA→DNA→mRNA→蛋白质 .‎ ‎【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从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其碱基序列中含U,所以是RNA.它感染了小鼠上皮细胞,以其细胞中的化合物为原料,进行逆转录、转录和翻译.‎ ‎【解答】解:(1)物质A呈单链,且含有碱基U,可推测是RNA;产物X含有T,可推测是DNA,所以甲试管模拟的是逆转录.Y能与核糖体结合,说明Y是mRNA.‎ ‎(2)组成子代病毒外壳的化合物的原料来自宿主细胞﹣﹣小鼠上皮细胞,决定其遗传信息来自病毒RNA.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RNA→DNA→mRNA→蛋白质.‎ 故答案为:‎ ‎(1)①逆转录 ②mRNA 转录 ③多肽(或蛋白质)‎ ‎(2)小鼠上皮细胞 病毒RNA 密码子 RNA→DNA→mRNA→蛋白质 ‎ ‎ ‎35.有两个小麦品种,一个纯种小麦性状是高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 Ⅰ (填序号),依据的变异原理是 染色体变异 ;另一种方法的育种原理是 基因重组 .‎ ‎(2)图中①和④基因组成分别为 DT 和 ddTT .‎ ‎(3)(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 减数第一次分裂 ;(三)过程常采用的方法称为 花药离体培养 ;(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秋水仙素 ;(六)过程获得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的方法是 连续自交,直到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获得小麦新品种的两种育种方法,其中方法Ⅰ为单倍体育种,方法Ⅱ为杂交育种过程.图中过程(一)表示杂交;过程(二)表示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三)表示花药离体培养;过程(四)表示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过程(五)表示自交;过程(六)表示筛选和连续自交.‎ ‎【解答】解:(1)根据图示可知,方法Ⅰ为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的依据的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即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个体,其最大优点是能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另一种方法的育种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2)图中①为配子,基因型为DdTt的F1减数分裂可产生4种配子(DT、Dt、dT、dt).因为①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和染色体加倍后形成DDTT,故①的基因型为DT;图中④是由配子②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成,配子②是dT,所以④的基因型为ddTT.‎ ‎(3)过程(二)表示减数分裂产生配子,D和d是等位基因,它们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过程(三)采用的是花药离体培养法;过程(四)是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秋水仙素.(六)过程获得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的方法是连续自交,直到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故答案为:‎ ‎(1)Ⅰ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2)DT ddTT ‎(3)减数第一次分裂花药 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 连续自交,直到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 ‎ ‎2016年11月23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