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7.00 KB
  • 2021-09-24 发布

2018-2019学年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 3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一、选择题 ‎1. 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种群通过个体进化而进化 B.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伴随新物种的形成 D. 物种的形成都是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实现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错误;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正确;生物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C错误;物种的形成不都是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实现的,如利用染色体变异可直接形成新物种,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下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种变异类型,原因是变异具有不定向性 B. a→b的变化是农药作用的结果 C. 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定向选择,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D. b→c是抗药性逐代积累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由题可知种群中存在很多变异类型,是选择的原始材料.在开始使用该农药时,害虫通过生存斗争,具有抗药性的少部分个体存活下来,后来由于抗药性逐代积累加强,使害虫的种群密度不断增加。‎ ‎【详解】由于变异具有不定向性和随机性,所以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变异类型,其中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的原始材料,A正确;生存斗争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使用农药后,抗药性强的变异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而抗药性弱的变异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a→b的变化是通过农药选择的结果,是生存斗争实现的,B正确;抗药性变异出现在使用农药之前,农药对害虫抗药性变异的定向选择使具有抗药性的害虫增加,C错误;使用农药后,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后,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农药的长期选择,使得害虫抗药性逐渐加强,D正确。‎ ‎【点睛】易错点:误认为害虫的抗药性变异是农药的施用而定向诱导产生。事实上,害虫中抗药性个体和非抗药性个体在施用农药之前已经存在,农药施用后,只是对害虫起了选择作用,进不抗药的个体淘汰,抗药性个体保留下来而逐代积累。‎ ‎3.正常情况下,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 ‎①抗体 ②核酸 ③呼吸酶 ④胰岛素 ⑤ 神经递质 ⑥血红蛋白 ⑦葡萄糖 ⑧唾液淀粉酶 A. ②③⑥⑧ B. ①③⑤ C. ①②⑥ D. ①④⑤⑦‎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人体内环境成分一般包括: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等)、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等)、调节物质(激素、抗体、递质等)、其他物质(纤维蛋白原等)。‎ ‎【详解】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属于人体的内环境的成分,①正确;核酸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②错误;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③错误;胰岛素分泌到血浆,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④正确;神经递质分泌后进入组织液,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⑤正确;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⑥错误;葡萄糖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等处,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⑦正确;唾液淀粉酶存在于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⑧错误。因此,以上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有①④⑤⑦,故选D。‎ ‎4.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 内环境是指①②④构成的细胞外液环境 B. ①可以运输激素、气体、和代谢废物等 C. ②处液体增多会造成组织水肿 D. ②处氧气浓度低于③处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①②④共同构成内环境(细胞外液),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由图可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④是淋巴.内环境是指①②④构成的细胞外液环境,A正确;①是血浆,可以运输激素、气体和代谢废物等,B正确;②是组织液,液体增多会造成组织水肿,C正确;②是组织液,氧气浓度低于①血浆处,但高于③处细胞内液,D错误。‎ ‎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中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的几点:‎ ‎(1)实质:体内化学成分和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A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中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错误;故选D。‎ ‎6.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电信号形式双向传递 B. 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 C. 手指接触到针尖而产生痛觉不属于反射 D.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不能完成缩手反射 ‎【答案】C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 ‎【详解】‎ 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方式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是单向传递的,A错误;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B错误;手指接触到针尖而产生痛觉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正确;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因此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能完成缩手反射,D错误。‎ ‎7.下列关于人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短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B. 脑干与水盐平衡的调控有关 C. 饮酒过量语无伦次与小脑功能有关 D. 专心答题时参与的主要高级中枢有W区和V区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大脑皮层功能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与书写文字有关,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与阅读有关,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与说话有关,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与听懂别人谈话有关。‎ ‎【详解】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而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A错误;下丘脑与水盐平衡的调控有关,B错误;饮酒过量语无伦次与大脑皮层功能有关,C错误;专心答题时参与的主要高级中枢有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和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D正确。‎ ‎8.某健康成年男子从‎25℃‎的环境来到‎5℃‎的环境中,在没有增减所穿衣服的情况下,经机体调节后处于新的动态平衡,其产生热量和散发热量相对于最初的变化情况是(  )‎ A. 产生热量和散发热量都增加 B. 产生热量和散发热量都减少 C. 产生热量减少,散发热量增加 D. 产生热量增加,散发热量减少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某健康成年男子从‎25℃‎的环境来到‎5℃‎的环境中,在没有增减所穿衣服的情况下,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变大,导致散发热量增加,人体的冷觉感受器兴奋,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机体的产生热量增加,且产生热量等于散发热量,进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可见,相对于最初的变化情况,该健康成年男子的产生热量和散发热量都增加,A正确,B、C、D均错误。‎ ‎9.激素之间存在着协同和拮抗的作用,下列激素之间具有拮抗作用的是(  )‎ A. 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B. 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C.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D.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 当多种激素共同参与某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时,激素与激素之间往往存在着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这对维持其功能活动的相对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详解】生长激素和甲状腺素都能促进个体生长发育,二者是协同作用,A错误;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可以促进血糖浓度升高,两者为协同作用,B错误;在体温调节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促进机体产热,二者在体温调节中有协同作用,C错误;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则是升高血糖浓度,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浓度方面就表现为拮抗作用,D正确。‎ ‎10.以下关于人体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胰岛素的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说明两者拮抗 B. 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 C. 激素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 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以释放激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 ‎1、激素调节是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2、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组成不同,但它们的作用方式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激素只能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不参与生命活动.‎ ‎【详解】A、胰岛素能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这体现了二者的拮抗作用,A错误;‎ B、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激素是由专门的分泌腺或细胞产生的,因此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B正确;‎ C、激素能运输到全身,但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C正确;‎ D、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以释放激素,如下丘脑神经细胞能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D正确。‎ 故选A。‎ ‎11. 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是 A. 体液免疫 B. 自身免疫 C. 细胞免疫 D. 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体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包括: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溶菌酶)、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详解】体液免疫是将细胞外液中的抗原消灭,A错误;自身免疫是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疾病,B错误;抗原一旦侵入宿主细胞内部,体液中的抗体就不能与这些抗原直接发生特异性结合了,人体就要通过细胞免疫,借助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抗原释放出来,再通过体液免疫将抗原清除,C正确;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侵入细胞的病毒启动的是第三道防线中的细胞免疫,D错误。故选C。‎ ‎12.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液中含有破坏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 A. 自身免疫病、肌无力 B. 免疫缺陷病、痉挛 C. 免疫缺陷病、肌无力 D. 过敏反应、痉挛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 ‎(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 ‎ ‎(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 ‎(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详解】机体对自身抗原(乙酰胆碱受体)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为自身免疫病; 某病人血液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使乙酰胆碱不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兴奋无法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进而导致肌无力。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要求考生识记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类型及实例;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作出准确的判断。‎ ‎13.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B.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 免疫细胞只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D. 溶菌酶只能由免疫细胞产生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免疫系统的组成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A错误;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场所,B正确;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淋巴细胞中的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C错误;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产生,D错误。‎ ‎14.下列与生长素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人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 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D.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运输包括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韧皮部的非极性运输以及根尖和茎尖部位的横向运输,其中极性运输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一直可以进行,而横向运输会受到光照的影响,会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同样重力也会影响根和茎部位的近地侧和远地侧生长素的分布。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但是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其主要作用有:促进植物生根、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果实发育等。‎ ‎【详解】温特的实验中证明了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但并未证明运输方式,且其是扩散进入琼脂块的,A错误;光照只会影响生长素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而不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正确;成熟组织中韧皮部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正确;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如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促进下面一段的生长,D正确。‎ ‎15.生长素是人们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下列有关生长素说法正确的是 A. 生长素是以色氨酸为原料合成的一种蛋白质 B. 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 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一定会抑制根生长 D. 顶芽会使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和生长都受抑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分布、运输方向和运输方式以及生理作用等方面的知识,考生要能够识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 ‎1、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它是以色氨酸为原料合成的一种小分子有机物,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生长素的运输包括: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韧皮部的非极性运输以及根尖和茎尖部位的横向运输。其中极性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3、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 ‎【详解】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它是以色氨酸为原料合成的一种小分子有机物,A错误。‎ 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极性运输,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条件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当缺乏氧气或有氧呼吸受抑制时,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减少,则主动运输的速率减慢。B错误。‎ 由于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所以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不一定抑制根的生长,C错误。‎ 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并不受到抑制,顶芽向下输送的生长素使侧芽处浓度增大产生生长抑制。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作用特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运用所学知识即可准确判断各选项。‎ ‎1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乙烯可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B. 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控制 C. 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和种子萌发 D.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可进行非极性运输 ‎【答案】A ‎【解析】‎ ‎【分析】‎ 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而促进植株长高;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促进插条生根等作用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脱落酸在将要衰老、脱落的器官中分布较多.‎ ‎【详解】A、乙烯促进果实成熟,不促进果实发育,A错误; B、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控制,另外受环境的影响,B正确; C、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解除休眠,促进种子萌发,C正确; D、生长素在植物体的可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D正确。‎ ‎17.植物激素可以调控植物的许多生命活动。以下激素与功能配对正确的是 A. 脱落酸一促进种子萌发 B. 赤霉素一促进细胞分裂 C. 乙烯一促进果实成熟 D. 细胞分裂素一促进细胞凋亡 ‎【答案】C ‎【解析】‎ ‎【分析】‎ 部分植物激素的作用如下:‎ ‎1、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主要分布在根尖);‎ ‎3、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 ‎4、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详解】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抑制种子萌发,A错误;赤霉素的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伸长,B错误;乙烯促进果实成熟,C正确;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D错误。‎ ‎18.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A. 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 B. 对于蚯蚓、跳蝻等动物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C. 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 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答案】C ‎【解析】‎ 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双子叶草本植物较易辨别个体数目,故一般选择双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A错误;标志重捕法适合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广的动物,土壤中的蚯蚓和草地中跳蝻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窄,可以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B错误;用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C正确;种群密度直接反映种群数量大小,年龄组成才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错误,所以选C。‎ ‎19.如图表示某一生物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K值又称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 ①正确;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为零,②错误;如果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出生率等于死亡率,③正确;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的数量超过K/2且未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而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K/2时该鱼的种群具最强的更新能力,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④错误。综上所述,供选答案组合,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0.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群落的组成单位 B.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种群密度 C. “森林→灌丛→草本→荒漠”也是群落的一种演替类型 D. 被大火焚烧过的森林在恢复过程中所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 ‎【详解】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一定区域内所有的种群形成群落,也是群落的组成单位,A正确;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种群的年龄组成,B错误;“森林→灌丛→草本→荒漠”也是群落的一种演替类型,是逆行演替,主要是由于气候变迁,人为干扰等因素,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群落结构平衡被打破,趋于不稳定,直至退化为荒漠,C正确;被大火焚烧过的森林,存在土壤条件,在恢复过程中所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D正确。‎ ‎21.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响到大熊猫的种群密度 ‎②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新增加 ‎③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要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④群落演替及其垂直结构的影响因素都主要是生产者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1‎ ‎、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因此一般森林是群落演替的顶级群落.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而不是完全取代,因此物种丰富度增加. 2、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类型增加,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就会更加明显,光能利用率提高,从而提高了森林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详解】生物钟群所在的环境气候、食物资源、天敌和以及疾病都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①正确;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过程中,生态系统越来越复杂,物种丰富度和有机物总量都将不断的增加,②正确;农田生态系统相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种类和数目都较少,则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较低,③错误;群落演替及其垂直结构的影响因素都主要是环境条件,④错误.故选:A.‎ ‎22.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 A. 竞争、捕食、共生 B. 共生、捕食、竞争 C. 竞争、共生、捕食 D. 捕食、竞争、共生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共生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数量曲线呈平行关系;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数量曲线分析先增加者先减少为被捕食者,后增加者后减少为捕食者。竞争是两种生物生活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中,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竞争结果往往对一方不利,甚至会被消灭。‎ ‎【详解】甲中两种群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互利共生关系;乙中两种群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丙中两种群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竞争关系。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23.“落花本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能把“落花”转变为“春泥”中无机盐的生物是( )‎ A. 生产者 B. 初级消费者 C. 分解者 D. ‎ 次级消费者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自养型):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3)消费者(异养型):主要是动物,还有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4)分解者(异养型):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 ‎【详解】“落花本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思是秋风吹落叶本是件无奈的事,但来年春天可以化作肥料,滋润花朵生长;能把“落花”转化为“春泥”中无机盐的生物是分解者,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的生物类型及功能,能结合题干的信息进行准确的判断。‎ ‎24.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大气的途径不包括是( )‎ A.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植物的呼吸作用 C. 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D.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形式为有机物;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途径)或硝化细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完成的;大气中CO2的主要化石燃料的燃烧,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动植物的细胞呼吸。‎ ‎【详解】碳元素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A错误;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碳元素返回大气,B正确;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将碳元素返回大气,C正确;微生物通过分解作用将碳元素返回大气,D正确。‎ ‎2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当鹿吃草时,能量就从生产者流入第一营养级 B.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动力 C.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同时固定了太阳能 D. 生态系统的物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功能的主要功能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其中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性;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 ‎【详解】当鹿吃草时,能量就从生产者流入初级消费者,或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A错误;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B错误;光合作用过程中,绿色植物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C正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是逐级递减、单向流动的,而物质是循环利用的,D错误。‎ ‎26.果农常在果园里除草,从生态学观点来看,除草是为了( )‎ A. 增加果园物种多样性 B. 促进果园能量循环利用 C. 增强果园抵抗力稳定性 D. 调整果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答案】D ‎【解析】‎ 分析】‎ 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意义:①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②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详解】果农常在果园里除草会降低果园物种多样性,A错误;能量是单向传递的,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果农常在果园里除草会降低果园的抵抗力稳定性,C错误;果农常在果园里除草的目的是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果树,D正确。‎ ‎27.设计制作生态缸应该遵循一定的原理和要求,下面说法合理的是 (  )‎ A. 应该将生态缸放在阳光能够直接照射的地方,以保证获得足够的能量 B. 应该经常向生态缸中通气,从而保证缸中生物的呼吸 C. 其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应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 其中投放的生物必须有很强的生命力,投放的动物数量要多一些 ‎【答案】C ‎【解析】‎ 应该将生态缸放在散射光下,A错误;生态缸是密封的,它里面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不需要外界额外通气,B错误;生态缸中的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C正确;投放到生态缸中的生物比例要适中,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D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C。‎ ‎28.2017年,江西省靖安县获得国家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两大殊荣。“虽为千家县,正在清华间”,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赞叹过的靖安美景,正日渐成为当地居民和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对靖安县的合理开发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 B. “虽为千家县,正在清华间”中的靖安美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 D. 如果在靖安县建设生态工程,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提高生产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 ‎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此外,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等。‎ ‎2、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如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等。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利用。‎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三个方面:潜在价值、间接价值(生态功能)和直接价值。‎ ‎【详解】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的、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是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所以对靖安县的美景合理开发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A正确;“虽为千家县,正在清华间”中的靖安美景,是直接让人感受到的美景体验,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等,C 正确;在靖安县建设生态工程,可以使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从而提高能量利用率,提高生产力,D正确。‎ ‎29.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创造无氧条件,更有利于发酵 B. 果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O2‎ C. 果醋发酵过程中,适时通入氧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D. 果酒发酵的温度控制在‎30℃‎,果醋发酵的温度控制在‎20℃‎ ‎【答案】C ‎【解析】‎ ‎【分析】‎ 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2)灭菌: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②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3)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 ‎(4)发酵:①葡萄汁装人发酵瓶,要留要大约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 ‎②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③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时间控制在前7~8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详解】A、酵母菌发酵会产生二氧化碳,葡萄汁装入发酵瓶,要留有1/3的空间,A错误。‎ B、在果酒发酵过程中,应为拧松瓶盖,放出CO2,注意不能打开瓶盖,防止杂菌污染,B错误。‎ C、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C正确。‎ D、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8~‎25℃‎,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35℃‎,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条件,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果醋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0.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腐乳制作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 B. 使用的菌种都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 C. 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 D. 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制作果酒的主要菌种是酵母菌,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果醋发酵的菌种是醋酸菌,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主要微生物是毛霉,异养需氧型。‎ ‎【详解】果酒发酵的温度是18-25度,果醋制作的温度是30-35度,腐乳制作的温度是15-18度,A错误;酵母菌、醋酸菌和毛霉均含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B正确;三者使用的菌种依次是酵母菌、醋酸菌和毛霉,C错误;果醋发酵需要在有氧条件下进行,D错误。故选B。‎ ‎31.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基因型频率、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基因型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A. 增大、不变、不变 B. 不变、增大、增大 C. 不变、不变、增大 D. 不变、不变、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环境对种群没有选择作用,因此不论是自交还是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频率不变,随自交次数的增加,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逐渐降低,纯合子基因型频率逐渐升高。‎ ‎【详解】该种群中,AA=16%,aa=36%,则Aa=1-16%-36%=48%,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的公式可知:A的基因频率=16%+1/2×48%=40%,a的基因频率=36%+1/2×48%=60%;若该种群随机交配,则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若该种群进行自交,AA、aa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Aa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因此自交后代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16%+48%×1/4=28%,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36%+48%×1/4=48%,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48%×1/2=24%,自交后代是基因频率是:A=28%+24%×1/2=40%,a=48%+24%×1/2=60%。可见,该种群自交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增大、不变。故选:C。‎ ‎【点睛】‎ 规律:凡是遵循遗传平衡定律的种群,其每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凡是没有突变、自然选择和迁入和迁出的种群,其亲代个体自交产生的子代种群中,基因频率一直都不发生改变,而基因型频率中,纯合子频率逐代增大,杂合子频率逐代减小;而亲代自由交配产生的每一代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改变。‎ ‎32.下列关于内环境说法错误的是 A. 人花粉过敏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组织液增加 B. 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远低7.35—7.45‎ C. 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D. 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人花粉过敏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吸收造成局部组织液增加,A正确;人剧烈活动后,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因此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仍保持在7.35-7.45,B错误;静脉注射时,药液直接进入血浆,因此药物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血浆→组织液→靶细胞,C正确;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D正确。‎ 点睛:对于内环境的组成考生需形成知识框架,如,这样理解起来更为容易。‎ ‎33.如图表示人体中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2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 丁表示细胞内液,属于内环境的一部分 C. 毛细血管壁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是甲 D. O2由甲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须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又叫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血浆和组织液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单向进入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所以图中甲是组织液、乙是血浆、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 ‎【详解】甲是组织液、乙是血浆,过程2受阻时,血浆不能进入组织液,不会引起组织水肿,A错误;丁表示细胞内液,但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毛细血管壁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是甲和乙,C错误;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O2由甲(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须先穿过1层细胞膜,再进入线粒体(两层膜)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共穿过3层膜,6层磷脂分子层,D正确。‎ ‎【点睛】本题结合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考查内环境的组成,首先要求考生识记人体体液的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甲、乙、丙和丁所代表的液体的名称;其次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内环境个成分的关系,能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34. 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胰岛和甲状腺是调节血糖平衡的两个重要内分泌腺 B. 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B细胞分泌的胰高糖素共同调节血糖平衡 C. 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升高 D. 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血糖平衡。血糖调节中涉及到的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因此与血糖调节有关的腺体主要是胰岛和肾上腺,A错误。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产生,B错误。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使血糖去路受阻,可导致血糖升高,C正确。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量不足或胰岛素受体不足引起的,D错误。‎ ‎35.如图表示有直接联系的3个神经元,在箭头处给予适宜刺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箭头处给予一适宜刺激,受刺激部分的Na+大量内流,同时消耗大量ATP B. 在箭头处给予一适宜刺激,b、c、d、e处都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但a处不能 C. 静息状态时,a处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K+浓度,因而表现出膜外正电位 D. 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并可双向传导;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且是单向传递。‎ ‎2、动作电位的形成是钠离子内流的结果,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不消耗能量。‎ ‎3、神经纤维膜上动作电位的峰值不会随刺激强度的不断增大而一直增大,也不会随传导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详解】Na+大量内流是顺浓度梯度,不消耗ATP,A错误;在箭头处给予适宜刺激后,受刺激部分产生的兴奋向两侧传导,因突触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只有b、c、d、e处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而a处不能检测到膜电位的变化,B正确;静息状态时,以K+外流为主,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因而表现出膜外正电位,C错误;刺激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产生动作电位,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当刺激强度超过阈值时,动作电位大小不会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加大,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的原理和在突触间单向传递的知识点,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记相关知识并能合理分析。‎ ‎36.下图是处于兴奋状态的神经纤维兴奋传导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兴奋时动作电位的产生是K+外流引起的 B. 未兴奋部位电位呈“外正内负”是因为此时膜对Na+的通透性大 C. 神经纤维兴奋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D. 兴奋部位形成“内正外负”电位状态,是因为该部位Na+内流形成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且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详解】A、兴奋时动作电位的产生是钠离子内流引起的,A错误;B. 未兴奋部位电位呈“外正内负”是因为此时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B错误;C、神经纤维兴奋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和兴奋传导方向一致,即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错误;D、 Na+内流形成使兴奋部位形成“内正外负”电位状态,D正确。‎ ‎37.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说法正确的是 A. 体液免疫中淋巴因子不起作用,细胞免疫中吞噬细胞不起作用 B. 体液免疫中有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中同样有B细胞参与 C. 结核杆菌为胞内寄生菌,机体依赖体液免疫使之失去藏身之所 D. 将流感病毒从体内清除,既需要细胞免疫,也需要体液免疫,还需要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关键是掌握相关知识。‎ ‎【详解】‎ 体液免疫中淋巴因子作用与B细胞,促进B细胞出增殖分化,细胞免疫中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抗原然后呈递给T细胞,A错误;体液免疫中有T细胞参与产生淋巴因子,细胞免疫中没有B细胞参与,B错误;结核杆菌为胞内寄生菌,寄生在宿主的体细胞内,机体依赖细胞免疫裂解寄生的细胞使之失去藏身之所,C错误;流感病毒属于胞内寄生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在侵入人体内环境或细胞前,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也起作用阻止其进入,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正确。‎ ‎3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用适宜浓度乙烯利处理香蕉,可加快果实成熟 B. 用适宜浓度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芹菜,可提高产量 C. 用适宜浓度细胞分裂素处理水稻,可促进细胞分裂 D. 用适宜浓度2,4一D处理插条两端,可促进插条两端生根 ‎【答案】D ‎【解析】‎ ‎【分析】‎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激素作用相似。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解除休眠;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等;脱落酸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详解】乙烯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用适宜浓度乙烯利处理香蕉,可加快果实成熟,A正确;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植物茎长高,用适宜浓度赤霉素处理的芹菜,可提高产量,B正确;细胞分裂素促进分裂,C正确;2,4-D是生长素的类似物,可促进插条生根,用适宜浓度的2,4-D处理插条基部,可促进插条基部生根,而非两端,D错误;故选D。‎ ‎39.如图为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1是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总能量是a4‎ B. 能量散失a3不能再被生物同化利用 C. a1、a2、a3、a6中的能量都以稳定化学能的形式存在 D. 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a6÷a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构成植物体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随着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另一部分则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这样,能量就流入第二营养级。‎ ‎【详解】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包括a4(第一营养级的残枝败叶)和a7(第二营养级排出的粪便)两部分,A错误;第一营养级散失的能量a3指的是细胞呼吸过程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这部分能量是不能再被生物捕获并同化的,B正确;a3是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这部分能量不是以稳定的化学能存在,而是以热能形式存在,C错误;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公式是: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本题中,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是a1(或a2+a3),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B。‎ ‎40.燕窝是中国人的传统保健品,近年来被传为珍稀滋补品的“血燕”更是价格高昂。但武汉曾在某次抽查时发现,主要产自马来西亚的 3 万余盏血燕亚硝酸盐最高超标 350 多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血燕”中的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主要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排出 B. 检测“血燕”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需将“血燕”制成样品处理液 C. “血燕”中的亚硝酸盐在人体内积累有致癌作用 D. 一次误食亚硝酸盐 0.3~‎0.5g 就会引起中毒,但不会导致死亡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亚硝酸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详解】“血燕”中的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主要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排出,A正确;检测“血燕”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需将“血燕”制成样品处理液,B正确;“血燕”中的亚硝酸盐一般无致癌作用,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致癌物质,C错误;一次误食亚硝酸盐 0.3~‎0.5g 就会引起中毒,但不会导致死亡,当一次食用达到‎3g,会引起死亡。‎ ‎【点睛】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亚硝酸盐一般无致癌作用,但由亚硝酸盐转变成的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 二、非选择题 ‎41.Ⅰ非洲西部产的一种豆科植物毒扁豆,其含有的毒扁豆碱可与乙酰胆碱酯酶结合,使其失去活性而不能水解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所示的结构,A 表示___________,其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需要消耗的能量C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 ‎(2)兴奋在图中结构处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毒扁豆碱使乙酰胆碱的含量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导致下一个神经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研究发现,某些毒品分子可以导致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分泌增加,从而使人上瘾,且极难戒治。请分析下列问题:‎ ‎(1)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后,可将信息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最终在__________产生愉悦感。‎ ‎(2)在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某种毒品分子会__________ (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多巴胺的回收,从而延长“愉悦感”时间。‎ ‎(3)吸毒者反复吸食毒品后,容易受细菌、病毒感染而患病,这一事实说明吸毒还会损伤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属于阿片类药物。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人在吸食海洛因后,________(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等“戒断反应”。由于毒品对人危害巨大,应远离毒品!‎ ‎【答案】 (1). 突触小泡 (2). 树突膜和胞体膜 (3).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4). 上升 (5). 持续性兴奋 (6). (特异性)受体 (7). 大脑皮层 (8). 抑制 (9). 人体的免疫系统 (10). 抑制 ‎【解析】‎ ‎【分析】‎ Ⅰ.识图分析可知,图为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A为突触小泡,B为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C为突触后膜,即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图中的胆碱酯酶可以水解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立即被胆碱酯酶水解,根据题意,毒扁豆碱可与乙酰胆碱酯酶结合,使其失去活性而不能水解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这样会导致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结合持续发挥作用,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持续兴奋,出现肌肉痉挛的现象。‎ Ⅱ.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突触小泡将多巴胺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称为胞吐;多巴胺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并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毒品可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加,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愉悦感”;由题意可知,在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而毒品会阻碍多巴胺的回收。‎ ‎【详解】Ⅰ.(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A为突触小泡,突触小泡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需要消耗能量,图中C为突触后膜,属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者胞体膜。‎ ‎(2)兴奋经过突触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传递的特点是单向的。‎ ‎(3)根据题意,毒扁豆碱可与乙酰胆碱酯酶结合,使其失去活性而不能水解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导致乙酰胆碱的含量上升,从而持续发挥作用引起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 Ⅱ.(1)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可以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感觉的产生部位在大脑皮层。‎ ‎(2)神经递质被回收后兴奋以及相应的愉悦感即随之消失,故推测毒品分子延长“愉悦感”时间是通过抑制多巴胺的回收而达成的。‎ ‎(3)吸毒者反复吸食毒品后,容易受到细菌、病毒感染而患病,这一事实说明吸毒还会损伤人体的免疫系统。‎ ‎(4)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故海洛因建立的平衡机制是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形成。‎ ‎【点睛】本题考查了兴奋的传递和突触的结构以及毒品对兴奋传递的影响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突触的结构组成,理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和特点以及单向传递的原因,并且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题意获取有效信息,掌握毒品或某些化学物质对神经递质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判断对突触后神经元的影响情况是该题的重难点部分。‎ ‎42.病毒性感冒是一种常见流行性疾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感冒时,B细胞在感冒病毒刺激和_____________作用下,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产生特异性抗体。被感冒病毒侵入的细胞,会被______________特异性识别和作用后裂解死亡。‎ ‎(2)受到感冒病毒影响,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产生体温过低的错误判断,从而增加___________的合成和分泌,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促进机体产热,同时汗腺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导致“发烧”,该调节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3)大量出汗退烧后,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垂体释放_________________增加,尿量减少,同时__________________产生渴觉,增加饮水,从而保证体内水分平衡。‎ ‎(4)病毒性感冒痊愈之后,短时间内不会感冒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淋巴因子 (2). 浆细胞 (3). 效应T细胞 (4).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5). 分泌减少 (6). 神经一体液 (7). 升高 (8). 抗利尿激素 (9). 大脑 (10). 病毒性感冒痊愈后,机体内会留有感冒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再次遇到感冒病毒时,记忆细胞能快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作用)‎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感冒病毒为素材考查了特异性免疫、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相关调节过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再根据题干要求正确作答。‎ ‎1、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 ①体液免疫 抗原(感冒病毒)→吞噬细胞(处理)→T细胞(呈递)→B细胞(识别)→(增殖分化)→记忆B细胞、浆细胞(也叫做效应B细胞);浆细胞(也叫做效应B细胞)→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如果同样的病毒再一次入侵,直接刺激记忆B细胞,启动二次免疫。‎ ‎ ②细胞免疫 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少数抗原直接刺激T细胞)。如果同样的病毒再一次入侵,直接刺激记忆T细胞,启动二次免疫。‎ 注意:体液免疫作用对象是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细胞免疫作用对象是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详解】(1)根据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分析可知,感冒时,B细胞在感冒病毒刺激和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被感冒病毒侵入的细胞,需要启动细胞免疫,由T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特异性识别和作用后裂解靶细胞使其死亡。‎ ‎(2)受到感冒病毒影响,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产生体温过低的错误判断,下丘脑通过合成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促进机体产热;由于体温调节误判体温过低,机体通过相应调节机制减少散热,使汗腺分泌减少,最终导致“发烧”,该调节过程涉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3)大量出汗退烧后,机体失去较多水分,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从而促进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使尿量减少,下丘脑将兴奋上传至感觉中枢大脑皮层,使其产生渴觉,增加饮水,从而保证体内水分平衡。‎ ‎(4)病毒性感冒痊愈之后,短时间内不会感冒的主要原因是经过免疫的机体内会留有感冒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再次遇到同种感冒病毒时,记忆细胞能快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在机体未出现感冒症状时,迅速清除感冒病毒。‎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特异性免疫、体温调节与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明确体温调节与水盐平衡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机制。‎ ‎43.下表是植物不同部位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请分析回答:)‎ 部位 激素的相对浓度 生长素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茎尖 ‎+++‎ ‎+++‎ ‎+++‎ ‎—‎ 幼叶 ‎+++‎ ‎+++‎ ‎—‎ ‎—‎ 伸长茎 ‎++‎ ‎++‎ ‎—‎ ‎—‎ 侧 芽 ‎+‎ ‎+‎ ‎—‎ ‎—‎ 成熟叶 ‎+‎ ‎+‎ ‎—‎ ‎+++‎ 根 ‎+‎ ‎+‎ ‎—‎ ‎—‎ 根 尖 ‎++‎ ‎—‎ ‎—‎ ‎—‎ ‎+++表示含量高;++表示含量中等;+表示含量低;—表示无 ‎(1)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除上表中的四大类外,植物体内还有一类物质也属于植物激素,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 ‎(3)由表中可知植物成熟叶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幼叶和伸长茎中都不含有细胞分裂素,而含有较多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则对幼叶和伸长茎的生长的合理解释是:他们的生长主要是通过细胞的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5)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6)在实际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_______(填字母)左右。‎ ‎【答案】 (1). 促进果实的成熟 (2). 吲哚乙酸 (3). 脱落酸 (4).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5). 细胞的伸长 (6). 细胞分裂 (7). 略 (8). 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相互作用) (9). D ‎【解析】‎ ‎【分析】‎ ‎1、五大类植物激素的分布与功能:‎ 名称 合成部位 存在较多的部位 功能 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 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细胞分裂的部位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植物各个部位 成熟的果实中较多 促进果实成熟 ‎2、植物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是高浓度抑制其生长;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不敏感,高浓度仍促进生长,生长素的浓度要求促进单子叶植物生长而抑制双子叶植物生长.分析题图曲线可知①对生长素敏感,是双子叶植物,②对生长素较不敏感,是单子叶植物。‎ ‎【详解】(1)植物激素主要有五大类,分别是促进生长的生长素、促进生长的赤霉素、促进细胞分裂的细胞分裂素、抑制分裂促进衰老和脱落的脱落酸、以及促进果实成熟的乙烯,而表格中有四种,缺少乙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 ‎(2)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 ‎(3)从表中可以看出,成熟的叶片中有较多的脱落酸,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4)幼叶和伸长的茎中不含有细胞分裂素,而含有较多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因此他们的生长主要是通过细胞的伸长,而不是通过细胞分裂实现的。‎ ‎(5)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是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6)分析题图可知,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有效抑制双子叶植物的生长,且对单子叶植物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D点左右。‎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识记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五大类植物激素的分布及功能是该题的重点;同时要求学生理解植物是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44.该图表示草原上的部分食物关系图,请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能量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主要是 ______(填生理过程)。‎ ‎(2)鹰的食物1/2来自兔,1/4来自鼠,1/4来自蛇。若鹰体重增加‎8克,至少需要间接消耗植物____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3)图所示的食物网中鹰和蛇的关系是_______,鹰所处的营养级是第___________营养级。该食物网中的所有动植物是否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_______(是或否)‎ ‎(4)为了调查该生态环境中学兔种群的密度,捕获了6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30个个体,其中有10个带有标记,雪兔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___个 ‎(5)蛇捕鼠主要依靠的信息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蛇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蛇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能 ‎ ‎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 (1). CO2 (2). 有机物 (3). 光合作用 (4). 400 (5).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6). 捕食和竞争 (7). 三四 (8). 否 (9). 180个 (10). 化学信息 (11). 调节种间关系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图中为一个简单的食物网,共包括3条食物链,即植物→兔→鹰,植物→鼠→鹰,植物→鼠→蛇→鹰。‎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碳循环: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详解】(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在生物群落内以含碳的有机物的形式进行。能量主要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的途径进入生物群落。‎ ‎(2)鹰的食物1/2来自兔,1/4来自鼠,1/4来自蛇。若鹰体重增加‎8克,通过食物链植物→兔→鹰至少需要消耗植物8×1/2÷20%÷20%=100;通过食物链植物→鼠→鹰至少需要消耗植物8×1/4÷20%÷20%=50;通过食物链植物→鼠→蛇→鹰至少需要消耗植物8×1/4÷20%÷20%÷20%=250,因此至少需要间接消耗植物‎400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图所示的食物网中鹰和蛇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根据以上食物链的分析可知,鹰处于第三、四营养级。该食物网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分解者,因此所有动植物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4)为了调查该生态环境中学兔种群的密度,捕获了6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30个个体,其中有10个带有标记,标记重捕法测种群密度:第一次标记的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重捕标记的个体数/重捕的个体数,由此可知雪兔种群的数量约为=30/10×60=180个。‎ ‎(5)根据题意,蛇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因此蛇捕鼠主要依靠的信息类型是化学信息,而鼠同样也能够依据蛇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体现了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点睛】‎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碳循环的过程以及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的循环形式,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以及能量流动过程中的计算,这是该题的重难点部分;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识图分析得出食物链,根据题意利用能量流动的关系计算,这是解决该题难点的方法。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类型和功能,掌握标志重捕法的过程和计算,利用所学的知识点的综合性解决问题。‎ ‎45.果醋有消除疲劳和减肥等功效,该饮料深受广大女士喜爱。某果酒厂的果酒滞销,计划将生产的部分果酒“转变”为果醋。研究人员设置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 ‎(1)利用葡萄能生产果酒,进而生产果醋,生产果醋常用的菌种是_________,该菌种与酵母细胞在结构上主要区别是_________。‎ ‎(2)写出果酒制作的反应式_________将果酒转变成果醋的时温度应控制到_________。‎ ‎(3)乙瓶为发酵瓶,你认为甲、丙两个装置瓶中,盛有果酒和果醋的装置瓶分别是________写出装置瓶乙中发生的反应式_________。‎ ‎(4)可以用经过酸化的_________来检验生产出的果醋中是否含有酒精。‎ ‎【答案】 (1). 醋酸菌 (2). 醋酸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 略 (4). 30~35℃ (5). 甲丙 (6). 略 (7). 重铬酸钾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是将果酒“转变”为果醋的流程图解,其中甲装置没有通气,进行的是酒精发酵,而乙装置通入无菌空气,进行的是醋酸发酵。‎ ‎【详解】(1)果酒发酵的菌种是酵母菌,果醋发酵的菌种是醋酸菌;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二者的主要区别是醋酸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果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 能量,果酒发酵时的温度是18-25℃,而醋酸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0-35℃,比酵母菌酒精发酵时的温度高,因此由果酒转变成果醋的制作时,需要升高温度到30-35℃。‎ ‎(3)甲装置没有通气,进行的是酒精发酵,因此含有酒精;乙装置通入无菌空气,进行的是醋酸发酵,其产物醋酸应在丙装置中.由图可知,装置瓶乙中是醋酸菌利用酒精产生醋酸的过程,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将乙醇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反应式:C2H5OH+O2→CH3COOH+H2O。‎ ‎(4)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因此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发酵过程是否产生酒精。‎ ‎【点睛】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的过程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果酒的制作原理、过程以及菌种的特点,识记发酵过程中的反应式;理解果醋发酵的原理和菌种的特点,掌握果醋发酵的条件,识记果酒和果醋发酵的区别与联系,利用所学的知识点的综合性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