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3.00 KB
- 2022-06-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时双测过关(二十三)光合作用的原理A级——学考水平达标练1.晴天的中午在叶肉细胞中,CO2的产生和固定场所分别是( )①类囊体薄膜 ②叶绿体基质 ③线粒体内膜 ④线粒体基质A.③① B.④②C.①②D.④③解析:选B 晴天中午叶肉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CO2的产生是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此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CO2的固定是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2.(2019·北京怀柔区期末)适宜环境下进行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停止光照,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C5与NADPH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A.C5增多,NADPH减少B.C5增多,NADPH增多C.C5减少,NADPH减少D.C5减少,NADPH增多解析:选C 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光照,光反应停止,导致[H](NADPH)和ATP减少,C3的还原减弱,C5生成量减少,但是消耗量不变,所以总量减少。3.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NADPH,暗反应可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B.光反应在光下进行,暗反应在暗处进行C.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暗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D.光反应完成能量转化过程,暗反应完成物质转变过程解析:选A 光反应可以为暗反应提供NADPH和ATP,暗反应可以为光反应提供NADP+、ADP和Pi;光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暗反应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光反应与暗反应都可以完成能量的转化和物质的转变。4.如图为叶绿体中的某种结构及其上发生的物质和能量变化,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的①是植物吸收的水分子B.光合作用的色素都分布在结构②上C.光能转变为[H]和ATP中的化学能D.[H]、O2和ATP都能用于暗反应解析:选D 图中的结构表示叶绿体的类囊体。水在光下分解为[H]和O2\n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所以图中的①是植物吸收的水分子;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色素将吸收的光能转变为[H]和ATP中的化学能;[H]和ATP都能用于暗反应,O2不用于暗反应,直接释放。5.为了研究光合作用,某生物小组的同学把菠菜叶磨碎,分离出细胞质基质和全部叶绿体。然后又把部分叶绿体磨碎分离出叶绿素和叶绿体基质,分别装在四支试管内,并进行光照,如图所示。哪一支试管能检测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 )A.甲B.乙C.丙D.丁解析:选B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需要叶绿素和相关酶。6.白天,叶绿体中ATP和ADP的运动方向是( )A.ATP与ADP同时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B.ATP与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C.ATP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D.ADP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TP则向相反方向运动解析:选C 光反应阶段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暗反应阶段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则ATP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7.根据下面的光合作用图解,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⑤过程发生于叶绿体的基质中B.⑥过程发生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C.图示①~④依次为NADPH、ATP、CO2、(CH2O)D.②不仅用于还原C3,还可促进③与C5的结合解析:选C 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判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表示NADPH、ATP、CO2、(CH2O)、光反应、暗反应。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C3还原过程中需要ATP,CO2固定过程中不需要ATP。\n8.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水和CO2,使它们分别成为HO和C18O2,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两组光合作用实验(容器中为一种低等绿色植物小球藻悬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装置,一个置于光下,一个置于暗处,放置相同时间B.若两装置在光下放置相同时间,甲装置释放的氧气有放射性C.将通入CO2改成溶解5%NaHCO3,会增加实验的可靠性D.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解析:选C 鲁宾和卡门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来源,两个装置都应置于光下,两装置中,乙装置释放的氧气有放射性。9.(2018·山东学考)如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图中甲、乙、丙、丁表示能量或物质,①②表示过程。据图回答:(1)甲表示____________,它可转变为储存在丙中的________________。(2)物质乙是________,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探究,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乙全部来自________。(3)物质丁是________,过程①叫做____________,过程②所需的还原剂是图中的____________。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的含量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4)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冬季蔬菜大棚主要是通过改变________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为提高蔬菜产量,菜农常向大棚内施加有机肥以增加________和________的供应。解析:(1)由图分析可知,甲表示光能,乙表示O2,丙表示ATP,丁表示C3,①表示CO2的固定,②表示C3的还原。光能转变为储存在ATP中活跃的化学能。(2)物质乙是O2,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探究,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O2全部来自H2O。(3)物质丁是C3,过程①叫做CO2的固定,②表示C3的还原,C3在ATP、[H](NADPH)作用下生成(CH2O),同时生成C5。突然停止光照,ATP、[H](NADPH)减少,C3还原过程减慢,C5产生减少而C5继续和CO2固定生成C3,所以C5减少。(4)光合作用总反应式为6CO2+12H2O\nC6H12O6+6O2+6H2O。(5)冬季蔬菜大棚主要是通过改变温度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菜农向大棚内施加有机肥以增加无机盐和CO2的供应。答案:(1)光能 (活跃的)化学能 (2)O2 H2O (3)C3 CO2的固定 [H](NADPH) 减少 (4)6CO2+12H2OC6H12O6+6O2+6H2O (5)温度 无机盐 CO210.为探究适当遮光对菊花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将菊花幼苗分为等量的两组,对照组给予自然光照,实验组进行25%遮光,处理50天后,测定了两组菊花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胞间CO2浓度和净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整个实验过程中气孔开放程度几乎不变):处理方式叶绿素含量(mg·cm-2)胞间CO2浓度(μmol·mol-1)净光合速率(μmolCO2·cm-2·s-1)自然光照93.23027.2625%遮光60.65782.77(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需加入____________以充分研磨;若要分离所提取的色素可采用________法。(2)用18O标记空气中的氧气,请用文字与箭头写出18O进入葡萄糖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综合表格信息,推测25%遮光后菊花胞间CO2浓度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25%遮光的菊花重新暴露在自然光照下,则短时间内菊花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将__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解析:(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研磨过程中需要加入二氧化硅以使研磨充分。分离色素可以采用的方法为纸层析法。(2)用18O标记空气中的氧气,氧气进入细胞后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H]反应产生水,水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丙酮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进入葡萄糖中,所以18O进入葡萄糖的过程是:氧气→水→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葡萄糖。(3)25%遮光后菊花胞间CO2浓度上升的原因是遮光后,菊花的叶绿素含量下降,植物的光合速率下降,对胞间CO2的吸收和利用减少,但进入胞间的CO2浓度基本不变;若将25%遮光的菊花重新暴露在自然光照下,则短时间内菊花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将增多。答案:(1)二氧化硅 纸层析(2)氧气→水→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葡萄糖(3)遮光后,菊花的叶绿素含量下降,植物的光合速率下降,对胞间CO2的吸收和利用减少,但进入胞间的CO2浓度基本不变 增多\nB级——选考水平高分练11.(2019·安庆检测)植物叶片中所含Rubisco(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大约占总叶绿体蛋白的一半,其功能是催化C5+CO2→C3,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必须在无光条件下进行B.Rubisco能为上述反应提供能量C.上述反应所需CO2部分来自空气D.Rubisco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解析:选C C5+CO2C3属于暗反应中的CO2固定,有光、无光条件下都可以进行;Rubisco通过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不能为反应提供能量;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可以来自空气和细胞呼吸;Rubisco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12.科学家提取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将叶绿体膜破坏,分离出基质和基粒,用来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如下表,表中“+”表示有或添加,“-”表示无或不添加)。下列条件下能产生葡萄糖的是( )选项场所光照CO2ATPNADPHC5A基质-+-++B基粒++--+C基质和基粒-+---D基质和基粒++--+解析:选D 光合作用分光反应和暗反应两大阶段,光反应在基粒上进行,需要光照;暗反应进行时需要光反应提供[H](NADPH)和ATP,需要叶绿体基质中的C5和大气中的CO2的参与。13.如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氧的转移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H2OO2H2OCO2C3(CH2O)A.过程①②④都有ATP生成B.过程②⑤所需NADPH全部来源于①C.过程①③⑤都需在生物膜上进行D.过程②③可相互提供物质解析:选D 过程④(CO2的固定)不产生ATP;过程②所需[H]来自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③⑤分别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和光合作用暗反应,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进行;过程②③可相互提供物质。14.下图为植物细胞代谢的部分过程简图,①~⑦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nA.若植物缺Mg,则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是③B.②的进行与⑤⑥密切相关C.蓝藻细胞中④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D.叶肉细胞③中O2的产生量小于⑥中O2的吸收量,则该细胞内有机物的总量将减少解析:选C Mg是合成叶绿素的成分,光反应阶段需要叶绿素吸收光能,若植物缺Mg则叶绿素的合成受到影响,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生理过程是光反应过程(③);植物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故与⑤⑥有氧呼吸过程密切相关;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其光合作用发生在光合片层上;图中光反应过程(③)O2的产生量小于有氧呼吸过程(⑥)O2的吸收量,则净光合作用量<0,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将减少。15.(2018·江苏高考)下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有关甲、乙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物质及能量代谢途径示意图(NADPH指[H]),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可以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参与这一过程的两类色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大多数高等植物的________需在光照条件下合成。(2)在甲发育形成过程中,细胞核编码的参与光反应中心的蛋白,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转运到甲内,在__________________(填场所)组装;核编码的Rubisco(催化CO2固定的酶)小亚基转运到甲内,在________(填场所)组装。(3)甲输出的三碳糖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被氧化为________后进入乙,继而在乙的________(填场所)彻底氧化分解成CO2;甲中过多的还原能可通过物质转化,在细胞质中合成NADPH,NADPH中的能量最终可在乙的________(填场所)转移到ATP中。(4)乙产生的ATP被甲利用时,可参与的代谢过程包括________(填序号)。①C3的还原 ②内外物质运输 ③H2O裂解释放O2④酶的合成解析:(1)图中甲是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可以吸收光能,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叶绿素通常需要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合成。(2)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参与光反应的酶(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转运到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组装;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催化CO2\n固定的酶在叶绿体基质中组装。(3)图中乙为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氧气充足时,光合作用产生的三碳糖可被氧化为丙酮酸后进入线粒体,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同时产生[H]和ATP;有氧呼吸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即和O2反应生成水,同时产生大量ATP。叶绿体中产生的过多的还原能通过物质转化合成NADPH,NADPH可通过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ATP。(4)由图示可知,乙(线粒体)产生的ATP能够进入甲(叶绿体),所以在线粒体中合成的ATP可以用于C3的还原,同时还能用于内外物质的运输、酶的合成等。水的光解不需要ATP。答案:(1)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 (2)类囊体膜上 基质中 (3)丙酮酸 基质中 内膜上 (4)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