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3.50 KB
  • 2021-09-24 发布

2017-2018学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二5月调研生物试题 解析版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二5月月考生物试题 考试范围:必修一;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下图1表示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2表示在最适温度及pH为b时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时间的变化。相关预期正确的是 A. 若将pH调整为a,则d点左移,e点下移 B. 若将温度升高5℃,则d点右移、e点不移动 C. 若将pH先调整为c,再调整回b,则d、e点不移动 D. 若增加α-淀粉酶的量,则d点左移,e点上移 ‎2.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如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①表示肽键,②表示中心碳原子,③的种类有20种 B. 若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①表示磷酸基团,②表示含氮碱基,③的种类有4种 C. 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①表示脱氧核糖,②表示磷酸基团,③的种类有4种 D. 若该图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 ‎3.图甲中试管Ⅰ与试管Ⅱ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氧气产生量的影响,试管Ⅰ的结果如图乙曲线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 Q点的O2净释放量为零,是因为此点光合作用强度为零 B. P点为负值的原因是细胞呼吸消耗氧气,适当降低温度,P点将下降 C. 在图乙上绘制装置Ⅱ的曲线,Q点应右移 D. 降低CO2浓度时,在图乙上绘制装置Ⅰ的曲线,R点应右移 ‎4.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科学家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不同的miRNA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产生,且miRNA能通过与靶mRNA结合或引起靶mRNA的降解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下列有关mi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miRNA的产生与细胞的分化无关 ‎ B. miRNA在真核细胞中不能编码蛋白质 C. mi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识别靶mRNA ‎ D. miRNA可影响基因的表达过程的翻译阶段 ‎5.如图是人体内某种酶的活性曲线,这种酶可能催化下列哪项化学反应 A. 葡萄糖合成糖原 B. 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C. 蛋白质分解成多肽 D. 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6.下列关于盐酸和酒精在生物学实验中的相关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 在观察细胞内DNA和RNA的分布的实验中,盐酸有促进DNA水解的作用 B. 在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可用无水乙醇溶解色素 C. 检测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实验中,盐酸为酒精与重铬酸钾反应创造碱性条件 D. 在微生物接种的实验中,用95%酒精对实验者的双手和超净工作台进行消毒 ‎7.为了研究缺失叶黄素的植株(甲)和正常的植株(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差异,某实验小组设计实验并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温度和C02浓度等条件均适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klx)‎ 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的最小光照强度(klx)‎ 光合速率最大值时C02吸收量mg/(100cm2·h)‎ 黑暗条件下C02释放量mg/(100cm2·h)‎ 植株甲 ‎1‎ ‎3‎ ‎12‎ ‎6‎ 植株乙 ‎3‎ ‎9‎ ‎30‎ ‎14‎ A. 植株甲因缺少叶黄素而使得叶片呈现黄色,且呼吸速率降低 B. 光照强度为3klx时,植株甲光合作用所需C02只来源于呼吸作用 C. 光照强度为lklx时,植株乙的光合速率大于其呼吸速率 D. 光照强度为3klx时,甲、乙两植株固定C02速率的差为4mg/(100cm2·h)‎ ‎8.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光合作用相关蛋白均须通过内质网加工后输入叶绿体 B. 生物膜中的磷脂分子包含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成分 C. 自养硝化细菌含有能将CO2和H20合成有机物的酶 D. 肠道内的氨基酸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9.下图Ⅰ和Ⅱ是两个有关渗透作用的U型槽,装置初期U 型槽内的液面均相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Ⅰ中,若仅水能透过半透膜,甲乙分别是等质量分数浓度的葡萄糖和麦芽糖溶液,则一段时间后,乙的液面高于甲的液面 B. 图Ⅱ中,若仅水能透过半透膜,则一段时间后,乙的液面高于甲的液面 C. 图Ⅱ中,若仅蔗糖不能透过半透膜,则乙的液面高于甲的液面 D. 图中水分子在甲、乙之间的渗透与动物细胞的吸水失水原理不一致 ‎10.在真核细胞的代谢活动中,都会产出[H](还原性氢),下列有关[H]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有氧呼吸中产生的[H]将转移到线粒体内膜上并最终被消耗 B. 真核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生的[H]将在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被消耗 C. 光合作用中产生的[H]将从类囊体薄膜转移到叶绿体基质中为CO2的固定供氢 D.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都能产生[H],但两者的化学本质不同 ‎11.下列关于生命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体内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必须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的识别 B.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一般都具有双向性 C. 无论生物体内还是生物体外,传递每一种信息都必须依赖具体的信息分子 D. 人体产生的能降低血糖浓度的胰岛素分子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12.下列有关图中曲线正确的是 A.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四种光合色素均可用层析液提取制备 B. 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条上扩散的速度越慢 C. 光照由450nm转为500nm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ATP产量将会增多 D. 光照由550nm转为670nm后,叶绿体中C3的含量将会减少 ‎13.小麦干种子用蒸馏水浸泡,其萌发初期,代谢加强、干重增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由水含量增加,淀粉水解,干重增加 B. 吸收N、P等元素,为种子萌发做准备 C. 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导致其干重增加 D. 脱落酸含量增加,诱导淀粉酶基因表达 ‎14.下图示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酵母菌发酵实验的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集气管中的气体全部在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B. 细胞呼吸分解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 C. 可在发酵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的产生 D. 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少 ‎15.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通过检测是否有CO2的产生,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B. 观察叶绿体流动时,为了分散细胞,便于观察,需要用解离液处理叶片 C. 检测溶液中酵母菌数量,应该让试管静止一段时间后再随机取样 D. 质壁分离和台盼蓝染色法都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16.下列关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物质运输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葡萄糖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线粒体中被分解 B. 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下不是以主动运输方式排出钾离子的 C. 性激素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起作用 D. 突触小泡和囊泡都是依靠膜的流动性释放被运输的物质 ‎1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染色体、线粒体中的基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通过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实现 C. 某些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可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D. 没有叶绿体的细胞就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8.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实验中,经诱导处理的根尖经卡诺氏液浸泡后,用清水冲洗2遍 B. 将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将会发生质壁分离 C. 科学家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D. 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发病率时,最好选取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19.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的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B. 网织红细胞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C. 造血干细胞与网织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D. 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DP由磷酸、腺嘌呤和脱氧核糖组成,其中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 B. 线粒体是胰岛B细胞中唯一产生ATP的细胞器,抑制其功能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C. ATP的合成与细胞的吸能反应有关 D. 维持人体体温的热能主要来自细胞内ATP的水解 ‎21.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中细胞的状态、染色剂及生物材料的选用,全部正确的是 实验标号 实验名称 细胞的状态 染色剂 生物材料 ‎1‎ 观察DNA、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活细胞 甲基绿吡罗红 人口腔上皮细胞 ‎2‎ 观察线粒体 死细胞 健那绿 人口腔上皮细胞 ‎3‎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死细胞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洋葱根尖细胞 ‎4‎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死细胞 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蝗虫精母细胞 A. 实验1 B. 实验2 C. 实验3 D. 实验4‎ ‎22.如图所示是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变化形式,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真核生物中过程①首先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将光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细胞内ATP的水解过程往往与细胞的吸能反应相联系 B. 图中过程①主要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实现,是流入生态系统总能量的主要来源 C. 过程②主要通过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实现,此生理过程释放的能量除储存在ATP中外,其余少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D. 图示表示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可见能量流动具有开放性和单向流动的特点 ‎2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硝化细菌、酵母菌、颤藻的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B. 变形虫膜蛋白的形成不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参与 C. 性激素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可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 D. 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H]可进入线粒体参与反应生成水 ‎24.研究发现,菜粉蝶幼虫细胞中NADH脱氢酶(一种催化[H]与氧反应的酶)对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皮部中的鱼藤酮十分敏感。生产上常利用鱼藤酮来防治害虫。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NADH脱氢酶主要分布在线粒体的基质中 B. 鱼藤酮主要抑制菜粉蝶幼虫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C. 鱼藤酮也会对农作物产生很强的毒害作用 D. 长期使用鱼藤酮将导致菜粉蝶基因突变而使其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25.生物学实验中,对实验材料或试剂进行适当处理,可更有利于实验的开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取研磨的花生种子匀浆做鉴定脂肪的材料,有利于直接观察细胞中的脂肪粒 B. 取煮熟的鸡蛋白作鉴定蛋白质的材料,有利于实验后试管的清洗 C. 用添加了适量石蜡油液封的酵母菌培养液,有利于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D. 添加适量红墨水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有利于观察原生质层的位置变化 ‎26.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洋葱内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无色,不能作为观察质壁分离实验的材料 B.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采用直接加热的方法控制温度 C. 由洋葱根尖细胞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可判断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未对物质进行提纯和鉴定,因此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7.下列关于小麦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中C5/C3的值下降 B. 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小麦光合速率最高 C. 线粒体内膜产生的ATP可直接用于暗反应 D. CO2的固定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移到C3中 ‎28.研究人员研究发现,禁食2〜4天就迫使人体首先耗尽体内储存的糖,其次消耗脂肪,更换掉不需要的尤其是受损的免疫细胞,通过产生新细胞重建整个免疫系统。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禁食后期人体主要通过促进脂肪转化使血糖得到补充 B. 受损细胞的更换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C. 免疫系统重建时,造血干细胞要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 D. 禁食初期,人体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得到补充 ‎29.某研究小组在低于蔗糖酶活性的最适温度下进行了蔗糖酶的催化速率与蔗糖量关系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则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如果适当升高温度,则b点上移 B. 如果在b点后增加酶的浓度,则反应速率会继续增大 C. 在ab段限制催化速率的因素是蔗糖的量和蔗糖酶的浓度 D. 可以使用斐林试剂检测蔗糖是否被水解 ‎30.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观察线粒体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都需要活体材料]‎ B. 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C. 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越大,NaOH扩散的速率越慢 D.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1.下列对酶、激素、ATP及核酸等有机物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有的激素只含3种元素,有的酶只含4种元素,而ATP和核酸都含有5种元素 B. 能合成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合成酶和DNA C. ATP的合成一定需要酶,酶的催化作用都需要ATP供能 D. ATP脱去1个磷酸基团后是某种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32.在细胞中有许多相似的膜结构。下列关于膜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蓝藻细胞的光合片层膜上含有色素和光合酶 B. 线粒体内模向内折叠形成嵴,其膜上含有全部的呼吸酶 C. 神经肌肉接点处肌细胞膜折叠,其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D. 细胞内单位膜折叠成的囊腔和细管组成内质网,其膜上有合成磷脂的酶 ‎3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 在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有差异[]‎ C. 成熟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过程,是由基因调控的 D. 细胞癌变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DNA分子中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3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主要场所 B. 神经元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不能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C. 线粒体的外膜上不存在运输葡萄糖分子和氧气分子的载体 D. 睾丸中的细胞在着丝点分裂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一定是92条 ‎35.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某一动物体内3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过程只能发生在睾丸中 B. 乙过程可以发生在皮肤生发层或睾丸 C. 甲、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D. 乙、丙细胞姐妹染色单体的数目为甲的二倍 ‎36.图甲为某生物(2n=16)正常的细胞分裂图,图乙为该生物细胞分裂某些时期染色体组数的变化曲线,其中①③为同源染色体,②④分别为X、Y染色体,A、a是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处于图甲所示分裂时期的细胞中含有32个核DNA B. 图乙c段时期的细胞可形成四分体和发生基因重组 C. 图甲细胞中A基因的碱基数量大于a基因的碱基数量 D. ②④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37.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类囊体腔内H+顺浓度梯度转移到叶绿体基质,产生的能量用于ATP的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在黑暗条件下能进行此过程 B. 该过程中H+跨膜运输需要消耗ATP C. 光反应中形成的ATP只用于暗反应 D. 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中没有ATP的水解 ‎38.鲤春病毒病是一种由弹状病毒引起,常在鲤科鱼类中流行且春季爆发的疾病。该弹状病毒有一层囊膜,内含一条单链RNA(由M个核苷酸缩合而成)和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等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或推理,不合理的是 A. 该弹状病毒的组成元素一定含有C、H、O、N、P B. 该弹状病毒的RNA聚合酶可催化脱氧核苷酸链的形成 C. 鲤科鱼类的遗传物质与该弹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不同 D. 合成第一个子代弹状病毒的RNA至少需要2M个核苷酸 ‎39.下列4个图像为同一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①中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16条核糖核苷酸单链 B. 图②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C. 图③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D. 由图④细胞可判断出该生物的性别为雄性 ‎40.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 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C. 癌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分化,机体清除癌细胞与细胞凋亡有关 D. 干细胞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癌变,则癌变细胞内的呼吸速率相对较快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41(每空1分,共6分).如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的细胞分裂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显微镜下持续观察处于图乙D图的细胞,但不能看到染色体往两极移动,其原因是____。‎ ‎(2)观察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可选择_______(填图甲中的字母编号)区细胞,③和④过程属于细胞生命历程的__________。‎ ‎(3)若下图E、F、G、H表示该植物个体花粉产生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的a、b、c三种结构或物质的数量变化。‎ 根据a、b、c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规律,判断a物质是:______。若E、F、G、H类型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四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E、F、G、H的细胞中肯定无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 ‎42.(每空2分,共18分)图甲是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图乙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1)参与Ⅰ阶段的色素有两大类,其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提取叶绿体 中的色素通常用___________作为溶剂。‎ ‎(2)图中Ⅰ阶段为Ⅱ阶段提供___________,叶绿体中③水解成ADP和Pi的场所是___________。]‎ ‎(3)在适宜条件下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若突然减少④___________的供应,则C3将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分析图乙可知,光合作用、细胞呼吸都受温度的影响,其中与___________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有关酶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 ‎(5)在30℃条件下,白天光照11小时,一昼夜植物体的干重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43.(每空1分,共7)下图是与洋葱有关实验的部分步骤。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该实验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__,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取决于_________(填结构名称)。‎ ‎(2)步骤②的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___。‎ ‎(3)步骤④‎ 的目的是_________;在该步骤之前,需要用解离液对根尖进行解离,解离液的成分是_______。⑥为高倍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的一个视野,,若要在视野中央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将装片向_________方移动。‎ ‎(4)步骤③中,同学甲看到同学乙剪取洋葱的一条幼根根尖所做的实验效果很好,于是同学甲也从该条幼根上剪取一段进行实验,经规范操作后始终没有能观察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其原因是_________。‎ ‎44.(每空1分,共9分).图甲表示酶和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原理,图乙表示加入抑制剂对起始反应速率的影响。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部位,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部位以外的其它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请分析作答:‎ ‎(1)从甲图可知,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__________,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活细胞产生酶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蛙的红细胞合成酶所需要的ATP主要由___________(过程)产生的。‎ ‎(3)信号肽假说认为,编码分泌蛋白的mRNA结合到附着在内质网的______________上,翻译时首先合成的是N末端带有疏水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它被内质网膜上的受体识别并与之相结合。信号肽引导肽链经由膜中蛋白质形成的孔道到达内质网内腔,但蛋白质转到高尔基体加工时却没有了信号肽序列,据此我们可以推断: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对照组是__________曲线的结果,其中曲线B为加入____________抑制剂的曲线。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级高二5月调研考试 生物答案 ‎1.B【解析】若将pH调整为a,酶的催化活性不如pH=b时的催化活性高,即pH=a时分解速率较慢,但是不影响生成产物的量以e点不动,d点右移,A错误;若将温度升高5℃,酶的活性降低,但是不影响产物的量,所以e点不动,d点右移,B正确;若将pH先调整为c,酶丧失活性,再调整回b,酶的活性不能恢复,反应不能进行,C错误;若增加α-淀粉酶的量,反应速率增加,但是不影响产物的量,所以d点左移,e点不动,D错误。‎ ‎2.C【解析】如果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①表示中心碳原子,②表示肽键,A错误;如果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①表示核糖,②表示磷酸基团,③是碱基,RNA中的碱基含有A、U、C、G四种,B错误;如果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①表示脱氧核糖,②表示磷酸基团,③是碱基,RNA中的碱基含有A、T、C、G四种,C正确;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都是葡萄糖,但是不同多糖葡萄糖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D错误。‎ ‎【考点定位】DNA与RNA的异同、蛋白质分子和糖类的结构 ‎3.C【解析】试题分析:乙图中P点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Q点时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此点为光补偿点;R点是光饱和点,此点后在增加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强度都不变。装置Ⅱ是缺镁培养液,则小球藻中叶绿素不能合成,吸收光能减少,直接降低光合作用强度。Q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刚好用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净释放量为零,A错误;适当降低温度,酶的活性降低,呼吸作用强度降低,P点上移,B错误;Ⅱ试管中植物生活在缺镁的环境中,合成叶绿素含量降低,吸收光能较少,需要光补偿点应增大而右移,C正确;减低CO2浓度时,光饱和点会向左移移动,即R点应左移,D错误。‎ ‎4.A【解析】根据题意,miRNA能引起靶mRNA的降解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说明miRNA的存在影响细胞内基因的表达,这与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吻合的,‎ ‎ A错误;miRNA是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说明它不能编码蛋白质,B正确;miRNA能通过与靶mRNA结合,说明二者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识别,C正确;miRNA引起靶mRNA的降解,导致细胞内翻译过程无正常的模板,从而无法完成翻译过程,D正确。‎ ‎5.C【解析】由图可以得出该酶催化活性在pH=1.5左右时最高,可推知该酶为胃蛋白酶。‎ ‎6.B【解析】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并且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A错误;色素可溶解于酒精灯有机溶剂中,因此在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可用无水乙醇或丙酮等有机溶剂溶解色素,B正确;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浓硫酸)条件下可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因此检测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实验中,浓硫酸为酒精与重铬酸钾反应创造酸性条件,C错误;在微生物接种时需用70%的酒精对实验者的双手和超净工作台进行消毒,D错误。‎ ‎7.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光合色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间关系等,意在考查学生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分析问题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A.据表格数据分析,甲的呼吸速率比乙低,但叶黄素是黄色,缺少叶黄素会使叶片呈现其他色素的颜色,一般为绿色,A错误;B.据表格数据,光照强度为3klx时植株甲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光合作用所需CO2来自呼吸作用和外界环境吸收,B错误;C.据表格数据,植株乙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为3Klx,所以在光照强度为lklx时,植株乙的呼吸速率大于其光合速率,C错误;D.光照强度为3klx时,植株甲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固定CO2量=呼吸作用释放CO2量+光合作用净吸收CO2量=6+12=18 mg/(100cm2·h);光照强度为3klx时植株乙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4 mg/(100cm2·h),即此光照强度下甲、乙两植株固定C02速率的差为4mg/(100cm2·h),D正确;‎ 答案选D。‎ ‎8.C【解析】A.细胞质中合成的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蛋白质属于胞内蛋白,不需要内质网加工,直接进入叶绿体,A错误;B.磷脂分子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组成的分子,B错误;C.硝化细菌能将CO2和H20合成有机物,该过程需要酶的催化,C正确;D.肠道内的氨基酸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D错误;答案选C。‎ ‎9.B【解析】等质量分数浓度的葡萄糖和麦芽糖溶液,前者单位体积内水分子的数量少,若仅水能透过半透膜,水分子向甲一侧扩散,一段时间后,乙的液面低于甲的液面,A项错误;图Ⅱ 中,乙单位体积内溶质分子数量多,水分子数量少,水分子向乙一侧扩散,一段时间后,乙的液面高于甲的液面,B项正确;图Ⅱ中,若仅蔗糖不能透过半透膜,最初由于乙中单位体积内溶质分子较多,乙的液面升高,后由于尿素分子可扩散进入甲,使甲中单位体积内溶质分子数增多,吸水力增强,最终甲的液面高于乙的液面,C项错误;图中半透膜相当于动物细胞的细胞膜,水分子在甲、乙之间的渗透与动物细胞的吸水、失水原理一致,D项错误。‎ ‎10.C【解析】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将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产生水,A项正确;真核细胞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H],在第二阶段用于丙酮酸或丙酮酸分解产物的还原,B项正确;CO2的固定不需要[H]的参与,C项错误;光合作用产生的[H]为NADPH,呼吸作用产生的[H]为NADH,二者的化学本质不同,D项正确。‎ ‎11.D【解析】植物细胞间可通过胞间连丝直接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流,不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A项错误;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往往是信号分子通过一定的途径作用于靶细胞,一般是单向的,B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不一定依赖于信息分子,如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C项错误;人体产生的胰岛素分子属于体内的信息分子,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在同种生物或不同生物个体间发挥作用,D项正确。‎ ‎12.D【解析】A.提取色素用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或丙酮,分离色素用层析液,A错误;B.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条上随层析液扩散的速度越快,B错误;C.由图可知,光照由450nm转为500nm后,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吸收的光能减少,而叶绿素a不吸收此段波长的光,使光反应强度减弱,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ATP产量将会减少,C错误;D.光照由550nm转为670nm后,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增多,光反应增强,C3消耗量增加,而C3生成量不变,故C3量会减少,D正确;答案选D。‎ ‎13.A【解析】A.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种子从外界吸收水分,使细胞内自由水含量增加,代谢增强,淀粉水解,干重增加,A正确;B.蒸馏水中不含矿质元素,所以种子不能从外界溶液中吸收到N、P等元素,B错误;C.种子只进行细胞呼吸,不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D.促进种子萌发的是赤霉素,其含量增加,诱导淀粉酶基因表达,脱落酸具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的作用,D错误;‎ 答案选A。‎ ‎14.D【解析】由于发酵瓶没有装满培养液,因此其内有氧气,酵母菌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集气管中的气体产生于细胞质基质与线粒体,A错误;细胞呼吸分解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小部分储存于ATP中,B错误;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因此不可以在发酵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的产生,应该取出部分发酵液在试管中鉴定,C错误;发酵的开始阶段,由于营养物质充足,酵母菌数量增长快,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趋于稳定,营养物质进一步消耗,代谢废物积累使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进入衰退期,D正确。‎ ‎15.D【解析】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细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有CO2产生,所以不能通过检测是否有CO2的产生,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A项错误;观察叶绿体流动时,需要保持细胞活性,而用解离液会杀死细胞,故B项错误;为了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C项错误;质壁分离实验中,活细胞的成熟的植物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死细胞失去了选择透过性,则水和蔗糖分子都能进入细胞,使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用台盼蓝染色,死细胞的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容易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则不能被着色,因此,质壁分离和台盼蓝染色法都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项正确。‎ ‎16.A【解析】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只能在细胞质基质被分解成丙酮酸,A项错误;因为神经细胞内的钾离子浓度大于膜外,静息时,神经细胞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外流,即静息时钾离子通过钾离子通道顺浓度梯度被运输到神经细胞外,属于协助扩散,故B项正确;性激素属于脂质,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起作用,C项正确;突触小泡和囊泡都是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被运输的物质的,依赖于膜的流动性,D项正确。‎ ‎17.C【解析】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而线粒体中的基因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A项错误;细胞间的通讯可以通过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的识别实现,也可以通过细胞间的通道如胞间连丝实现,B项错误;某些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可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以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项正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等光合色素,所以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D项错误。‎ ‎18.D【解析】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经诱导处理的根尖经卡诺氏液浸泡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A错误;将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因细胞液的浓度小于0.3g/ml蔗糖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将会发生质壁分离,B错误;1864年,德国的萨克斯将暗处理的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没有颜色变化,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但没有使用同位素标记法,C错误;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发病率时,最好选取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D正确。‎ ‎19.D【解析】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但能进行无氧呼吸,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A正确;网织红细胞中有核基因转录的RNA,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B正确;网织红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造血干细胞与网织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C正确;成熟红细胞不具有细胞核与线粒体,因此细胞内没有基因,也就没有凋亡基因的表达,D错误。‎ ‎20.B【解析】ADP的结构简式:A—P~P,A代表腺苷,是由核糖和腺嘌呤组成,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可见,ADP由磷酸、腺嘌呤和核糖组成,其中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A错误;ATP的形成途径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与之相关的细胞器分别是叶绿体和线粒体,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所需能量直接来自ATP,但胰岛B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线粒体是胰岛B细胞中唯一产生ATP的细胞器,抑制其功能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B正确;ATP的合成与细胞的放能反应有关,ATP的水解与细胞的吸能反应有关,C错误;维持人体体温的热能主要来自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放能,D错误。‎ ‎21.C【解析】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可用甲基绿吡罗红的混合染色剂将人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在染色之前,需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当用酒精灯烘干时可导致细胞死亡,A错误;观察线粒体可选用人口腔上皮细胞为生物材料,用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在实验过程中应保持细胞的活性,B错误;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中,经过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细胞用卡诺氏液固定后已经死亡,在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C正确;蝗虫精母细胞是观察减数分裂的理想材料,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宜选择植物的分生区细胞,可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D错误。‎ ‎22.C【解析】过程①是光合作用,依次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在真核生物中,光反应是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所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将光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细胞内ATP的水解过程往往与细胞的吸能反应相联系,A正确;过程①是光合作用,主要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实现,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正确;过程②主要通过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实现,此生理过程释放的能量除储存在ATP中外,其余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错误;图示表示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主要是通过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可见能量流动具有开放性和单向流动的特点,D正确。‎ ‎23.A【解析】硝化细菌、颤藻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三者均具有细胞结构,均含有核糖体、DNA和RNA,A正确。膜蛋白的合成过程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B错误。性激素属于脂质类,由内质网合成,性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内,C错误。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H]只能在叶绿体基质中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在线粒体参与反应生成水,D错误。‎ ‎24.B【解析】A.NADH脱氢酶能催化[H]与氧反应,说明此酶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A错误;B.[H]与氧结合的过程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NADH脱氢酶对鱼藤酮敏感,说明鱼藤酮主要抑制菜粉蝶幼虫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的化学反应,B正确;C.鱼藤酮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皮部,说明它不会对农作物产生很强的毒害作用,C错误;D.菜粉蝶基因突变与使用鱼藤酮无关,但长期使用鱼藤酮对菜粉蝶有选择作用,会使菜粉蝶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D错误;答案选B。‎ ‎25.A【解析】A.花生种子在研磨过程中细胞已被破坏,脂肪从细胞中释放出来,无法观察细胞中的脂肪粒,A错误;B.鸡蛋煮熟后只是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肽链中的肽键未被破坏,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且有利于实验后试管的清洗,B正确;C.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可用适量石蜡油液封酵母菌培养液,以设置无氧条件,C正确;D.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色素含量较少,可用添加适量红墨水的蔗糖溶液处理,使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间充满红色的蔗糖溶液,有利于观察原生质层的位置变化,D正确;答案选A。‎ ‎26.D【解析】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液无色,不利于质壁分离现象的观察,但是可以通过降低光线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A错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应该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控制温度,B错误;洋葱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能进行减数分裂,C错误;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未对物质进行提纯和鉴定,因此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只能证明转化因子的存在,D正确。‎ ‎27.BCD【解析】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提供的[H]、ATP减少,CO2供应不变,所以C3消耗量减少,C5量产生量变少,使C5含量减少,C3含量增多,C5/C3的比值下降,A项正确;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小麦为了减少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导致部分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光合速率下降,B项错误;线粒体内膜产生的ATP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而暗反应需要的ATP只能来自于叶绿体光反应,C项错误;暗反应中,C3的还原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移到有机物中,CO2的固定不会消耗ATP中的能量,D项错误。‎ ‎28.C【解析】禁食后期人体内的糖类消耗殆尽,主要通过促进脂肪转化使血糖得到补充,A项正确;受损细胞的更换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B项正确;免疫系统重建时,造血干细胞要增殖分化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记忆细胞是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产生的,C项错误;禁食初期人体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得到补充,D项正确。‎ ‎29.C【解析】图示结果是在低于蔗糖酶活性的适宜温度下得到的,故如果适当升高温度会使酶活性升高,导致催化速率加快,b点将上移,A项正确;bc段表示随着蔗糖量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再加快,可能是受到酶量的限制,如果在b点后增加酶的浓度,则反应速率会继续增大,B项正确;ab段随着蔗糖量的增加,催化速率逐渐加快,说明在ab段限制催化速率的因素是蔗糖的量,C项错误;蔗糖属于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蔗糖的水解产物葡萄糖和果糖都属于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故D项正确。‎ ‎30.C【解析】在观察线粒体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都需要活体材料,A正确;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因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B正确;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在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中,NaOH扩散的速率相同,C错误;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D正确。‎ ‎31.A【解析】性激素只含C、H、O三种元素,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四种,ATP和核酸都含有C、H、O、N、P五种元素,A正确;酶是活细胞产生的,能合成激素的细胞一定能合成酶,DNA的合成(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能合成激素的细胞不一定有分裂能力,因此不一定能合成DNA,B错误;在有关酶的催化下,ADP可以接受能量,同时与一个游离的Pi结合形成ATP,即ATP的合成一定需要酶,但酶的催化作用不一定需要ATP供能,C错误;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所得的物质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错误。‎ ‎32.B【解析】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具膜细胞器,蓝藻细胞具有光合片层膜,其膜中含有色素和光合酶,从而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其膜上含有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B错误;神经肌肉接头相当于突触,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释放,经扩散至折叠的肌细胞膜(相当于突触后膜),与其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C正确;内质网是细胞内单位膜折叠成囊腔和细管组成的,其功能多种多样,磷脂是在内质网上合成的,因此其膜上有合成磷脂的酶,D正确。‎ ‎33.D【解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衰老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可见,在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在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细胞中发生的化学变化不完全相同,因此表达的基因有差异,B正确;成熟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过程属于细胞凋亡,是由基因调控的,C正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而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可见,细胞癌变的过程中,不会发生DNA分子中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D错误。‎ ‎34.C【解析】A.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遗传信息的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但翻译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A错误;B.人体所有活细胞都要进行细胞呼吸,所以神经元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仍然要从细胞外吸收葡萄糖用于细胞呼吸,B错误;C.氧气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线粒体,不需要载体,而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被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进入线粒体,所以线粒体的外膜上不存在运输葡萄糖分子和氧气分子的载体,C正确;D.睾丸中的细胞若处于有丝分裂着丝点分裂时期,染色体数目一定是92条,若处于减数分裂着丝点分裂时期,染色体数为46,D错误;‎ 答案选C。‎ ‎35.D【解析】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说明该动物是雄性的。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次级精母细胞,因此该过程只能发生在睾丸中,A正确;乙过程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所以可以发生在皮肤生发层或睾丸中,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也与体细胞相同,C正确;由于甲、乙细胞中着丝点都已分裂,所以都不含染色单体,D错误。‎ ‎36.C【解析】图甲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已经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染色体正在移向细胞两极,说明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和DNA数都是体细胞的2倍,故A项正确;图乙中c段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在该段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形成四分体,四分体时期发生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都属于基因重组,B项正确;A基因和a基因是基因突变形成的等位基因,而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所以A基因的碱基数量可能大于或小于或等于a基因的碱基数量,C项错误;②④分别为X、Y染色体,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D项正确。‎ ‎37.C【解析】光合作用过程中类囊体腔内H+顺浓度梯度转移到叶绿体基质,产生的能量用于ATP的合成,此过程属于光合磷酸化,需要光照,故不能再黑暗条件下进行,A错误。H+顺浓度梯度转移到叶绿体基质,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形成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C正确。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可以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水的参与,D错误。‎ ‎38.B【解析】根据题意分析,该弹状病毒含有囊膜、RNA和RNA聚合酶等,因此其组成元素肯定含有有C、H、O、N、P,A正确;RNA聚合酶催化合成的是RNA,而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因此其可以催化核糖核苷酸链的形成,B错误;鲤科鱼类的遗传物质是DNA,而该弹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正确;已知单链RNA含有M个核苷酸,且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才能合成子代弹状病毒的RNA,因此合成第一个子代弹状病毒的RNA至少需要2M个核苷酸,D正确。‎ ‎39.B【解析】图①中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16条脱氧核苷酸单链,A错误;图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其染色体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B正确;图③‎ 属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C错误;由于图④细胞中着丝点分离,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此细胞可以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可以是第一极体,故不能确定此生物的性别,D错误。‎ ‎40.B【解析】分析题图可知,①是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A正确;分析题图可知,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是主动死亡的过程,B错误;癌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分化而无限增殖,机体清除癌细胞属于细胞凋亡,C正确;干细胞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癌变,由于癌细胞的新陈代谢旺盛,因此其呼吸速率加快,D正确。‎ ‎41.(1)制作装片时细胞已经死亡(或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 (2)d 细胞分化 ‎ ‎(3)DNA分子 F、H、G、F、E E、G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a是根冠,b是分生区,c是伸长区,d是成熟区;图乙中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处于有丝分裂末期,D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析柱形图,根据数量变化,可判断E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分裂末期, F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属于精原细胞;G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H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c在E、H过程中不存在,可推断出c是染色单体;在F、G过程中,a含量是相同的,可判断a是DNA;再比较c的量的变化,可推断出c是染色体。‎ ‎(1)由于在制作装片标本时,解离液已使细胞死亡,所以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2)由于只有成熟区的细胞具有大液泡,所以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d区细胞;③和④过程表示细胞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但细胞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3)据试题分析可知,a是DNA分子。由试题分析可知,E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分裂末期,‎ ‎ F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属于精原细胞;G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H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因此若E、F、G、H类型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四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F、H、G、F、E。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因此E、G中无同源染色体。‎ ‎42.(1)蓝紫光 无水乙醇(或丙酮) (2)还原态氢([H]/NADPH)和ATP 叶绿体基质 ‎ ‎(3)C02 降低 (4)光合 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5)减少0.3mg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在解题过程中明确净光合作用、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三者的之间的关系。图甲中,Ⅰ阶段表示光反应,Ⅱ阶段表示暗反应;①表示光能,②表示水,③表示ATP,④表示C02。图乙表示温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其中虚线表示净光合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实线表示呼吸速率随温度的变化。‎ ‎(1)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通常用无水乙醇(或丙酮)作为溶剂。‎ ‎(2)图中Ⅰ阶段为光反应,Ⅱ阶段为暗反应,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态氢([H]/NADPH)和ATP;图中③表示ATP,为暗反应中C3的还原提供能量,叶绿体中③ATP水解成ADP和Pi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3)图中的④表示CO2,在适宜条件下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若突然减少④CO2的供应,则C3的生成量将减少,而C3被还原的速率基本不变,所以短时间内C3含量将降低。‎ ‎(4)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分析图乙可知,图中虚线表示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在30℃时达到最大值,而呼吸作用速率在35℃时还在增加,故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有关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5)在30℃条件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是3.5mg/h,呼吸速率是3.0 mg/h。白天光照11小时, 一昼夜植物体吸收CO2量为3.5×11-3.0×(24-11) =—0.5mg,说明一昼夜该植物体的干重会减少,根据有氧呼吸反应式可换算成葡萄糖的量约为0.3mg,即一昼夜植物体的干重减少0.3mg。‎ ‎43.(1)其细胞的中央大液泡呈紫色便于观察 细胞膜和液泡膜 (2)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多次 (3)使细胞分散开来 盐酸和酒精 右上 ‎ ‎(4)该幼根的根尖已被乙同学剪去 ‎【解析】本题考查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解题要点是对实验原理、选材、操作步骤的识记。‎ ‎(1)步骤①中是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该实验材料的优点是其细胞的中央大液泡呈紫色,便于观察实验现象。植物细胞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者间的细胞质,所以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取决于细胞膜和液泡膜。‎ ‎(2)步骤②的目的是将植物细胞浸润在蔗糖溶液中,具体操作是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多次。‎ ‎(3)步骤④是压片,其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便于观察;解离液的成分是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 : 1混合液)。由于选取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视野中处于该时期的细胞位于右上方,因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 所以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4)观察有丝分裂选取的材料是根尖的分生区,由于该幼根的根尖已被乙同学剪去,甲同学再在同一条幼根上剪取一段材料,该部分不发生有丝分裂,所以甲同学实验不成功。‎ ‎44.(1)更显著 (2)细胞核或核糖体 核糖核苷酸或氨基酸 有氧呼吸 (3)核糖体 内质网中可能存在蛋白酶(切去信号肽的酶) (4)A 竞争性 随底物浓度的增加,与抑制剂结合的酶的比例越小,抑制作用逐渐接近正常的最大反应速率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结合酶促反应原理图解,考查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和化学本质,掌握酶促反应的原料,能分析题图,明确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原理及区别,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分析图乙可知,A表示活性不被抑制的酶,B表示竞争性抑制,C表示非竞争性抑制时,底物浓度与起始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图。‎ ‎(1)从甲图可知,该酶降低的话化能=非催化反应活化能-酶促反应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酶的化学本质是RNA或蛋白质,RNA产生的场所是细胞核,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产生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需要的原料是氨基酸。蛙的红细胞含有线粒体等细胞器,ATP主要由有氧呼吸产生的。‎ ‎(3)翻译时,编码分泌蛋白的mRNA要结合到附着在内质网的核糖体上;根据题意,信号肽经由膜中蛋白质形成的孔道到达内质网内腔,但蛋白质转到高尔基体加工时却没有了信号肽序列,说明内质网中可能存在蛋白酶(切去信号肽的酶),把信号肽切去了。‎ ‎(4)图乙中A曲线催化效率最高,表示活性不被抑制的酶,属于对照组;由曲线B的走势可知,曲线B为加入竞争性抑制剂的曲线,判断的依据是:随底物浓度的增加,底物与酶活性位点结合机会增大,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位点结合机会减小,因此随着底物浓度升高,竞争性抑制剂的抑制效力会变得越来越小,抑制作用逐渐接近正常的最大反应速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