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00 KB
- 2021-09-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出题人:
一、 单选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根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长颈鹿的颈和腿之所以特别长,是由于( )
A.为了摄食树叶,颈和腿不断伸长,代代相传,愈伸愈长
B.长颈、长腿者比短颈、短腿者有较佳的生存机会
C.长颈、长腿者影响了遗传基因
D.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达时受到环境的影响
2.长期使用青霉素治病,会出现一些抗药性强的细菌,使青霉素的药效降低。其原因是( )
A.细菌适应了青霉素
B.青霉素使细菌产生了突变
C.细菌为了适应青霉素而产生了定向变异
D.青霉素对细菌的不定向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3.按照拉马克的观点,现代食蚁兽舌头细长的原因是( )
A.用进废退 B.适应性变异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定向变异的结果
4.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各内容之间的关系可用以下图解表示,则图解中①~④内容依次为( )
A.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过度繁殖
B.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过度繁殖、生存斗争
C.遗传变异、生存斗争、过度繁殖、适者生存
D.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菌对抗生素抗药性的产生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B.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C.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
6.在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几乎都是浅色型(s)的,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逐渐将树皮熏成黑褐色,到了20世纪中叶,黑色型(S)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所以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
B.该地区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Ss的基因型频率不会改变
C.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接受选择的是各种基因型的个体
D.长时间的环境污染导致s基因突变成S基因的频率增加
7.
经常刮大风的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昆虫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C.在生存斗争中,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相互选择
D.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8.下列各项中,形成了新物种的是( )
A.母马与公驴交配产生不育的骡子
B.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
C.二倍体水稻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水稻
D.桦尺蠖体色的基因S的频率由95%变为5%
9.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 )
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
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10.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该种群两年内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如下表,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这两年中,下列与这对基因有关的推断正确的是( )
年份
AA(%)
Aa(%)
aa(%)
1
30
40
30
2
25
50
25
A.该种群将朝着Aa增多的方向进化
B.该种群的生活环境有较大的变化
C.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的进化
D.该种群将较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11.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
A.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外液
C.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
D.细胞外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内液
12.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分别是( )
①血浆 ②组织液 ③淋巴
A. ②①③② B.①②③①
C.③①②③ D.②③①①
13.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HCO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14.下列各组物质或离子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O2、CO2、血红蛋白、H+
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Na+、HCO3-、葡萄糖、氨基酸
15.组织液生成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的细胞间隙就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中不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
16.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毛细淋巴管阻塞会使组织液增多,导致水肿
B.寒冷时出现寒颤,产热增加
C.体内有轻微病原体感染时,白细胞数量增多
D.干渴时,尿量明显减少
17.如下图所示的4条曲线能表示人大量喝水时,胃液pH变化的是( )
18.某一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讲话,能写字,也能看书看报,其受损的中枢( )
A.视觉语言中枢V区 B.书写语言中枢W区
C.运动语言中枢S区 D.感觉语言中枢H区
19.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20.如图所示,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I侧为细胞膜内侧,Ⅱ侧为细胞膜外侧
B.图2中C物质的释放需要图1中A物质作载体
C.图2中C的名称为神经递质,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D.图2中E为突触后膜,F为突触前膜
21.手偶然碰到针尖后,会发生缩手反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先感到疼痛后缩手 B. 先缩手后感到疼痛
C. 缩手和疼痛同时发生 D. 此反射属于条件发射
22.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B.人的神经系统是分级调节的,通常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
D.兴奋必须在完整的反射弧结构中才能产生
23.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 )
A.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 化学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C. 电信号→化学信号 D. 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24.静息时和产生兴奋后,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电位分别是( )
A.内正外负、外正内负 B.外正内负、内正外负
C.外正内负、外正内负 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
25.下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
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
B.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
C.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
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26.
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或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 )
27.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B. 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C. 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中的传导速度相同
D. 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8.下列关于学习与记忆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
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D.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29.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
A.边看电视边吃零食
B.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C.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
D.运动员长跑比赛中,听到“加油”声,加速冲刺
30.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A为感受器, E为效应器,痛觉在图中的乙方框处形成
B.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的电位分布是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C.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能引起乙的兴奋
D.图中共有5个突触,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发生缩手反射时,反射弧为A→B→C→D→E
二、非选择题(40分)
31.(6分)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后,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________,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传粉,说明已产生了________。
(2)在对植物b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__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32.(12分)如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填出各标号所指液体的名称。
① ,② ,
③ ,④ 。
(2)细胞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___;②③④合称
为________,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_(填标号)。
(3)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图中[ ]______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是将会引起组织水肿;正常人②内的pH通常维持在 之间,②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pH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②内存在着________物质。
33.(每空1分,共8分)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 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
(1)图2的结构名称是 ,结构②的名称是 。
(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 。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 。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 。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电位呈 。
(4)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 (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 变化。
34.(14分)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代表感受器的应为标号 ,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为 。刺激结构④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 ] 。
(2)图2中的1表示 ,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1中的物质称为 ,此类物质的释放方式是 ,是否需要消耗能量 。兴奋不能由突触后膜传到突触前膜的原因是 。
(3)假如图3中的Y自图1中的A,图3中的X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 作用,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 作用。
(4)缩手反射属于
,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脑中相应 的调控。
2017-2018年度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答案
一、 单选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5 BDADA 6-10 CDBCC 11-15 DACDC
16-20 AACCC 21-25 BBCBC 26-30 CBDBD
二、 非选择题(4大题,40分)
31.(6分,每空1分)
(1)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
(2)否 ;
(3)种群; 自然选择; 突变、选择和隔离
32.(12分,除标记外,每空1分)
(1)细胞内液; 血浆 ; 组织液 ; 淋巴 (顺序不可调整);
(2)2/3; 细胞外液 ;③④ ;
(3)[①]组织液; 7.35-7.45 ; 无机盐、蛋白质(2分) ; 缓冲;
33(每空1分,共8分)(1)突触 ; 突触后膜
(2)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反射 ;大脑皮层
(3)内正外负 (4)兴奋 ; 膜电位
34(14分,除标记外,每空1分)
(1)① ; 负→正 ; [⑤]效应器
(2)突触小泡; 高尔基体; 神经递质; 胞吐; 是 ;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2分)
(3)兴奋; 抑制 ;(4)非条件反射 ; 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