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5.00 KB
  • 2021-09-24 发布

【生物】江西省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江西省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 ‎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1.SARS是由一种冠状病毒引发的严重传染病。2003年,我们亲历了与它斗争的过程。下列有关SARS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依赖细胞才能生活 B. SARS病毒主要通过入侵并破坏肺部细胞使人致病 C. SARS病毒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D. SARS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答案】C ‎【解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必须依赖细胞才能生活,A正确;‎ B、SARS病毒主要通过入侵并破坏肺部细胞使人致病,B正确;‎ C、SARS病毒只含有RNA一种病毒,C错误;‎ D、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正确。故选C。‎ ‎2.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山羊和杨树具有相同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B. 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 病毒在活细胞中能够生存,属于个体层次 D. 不存在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的生物 ‎【答案】B ‎【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详解】A、山羊和杨树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山羊有系统层次而杨树没有,A错误;‎ B、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为生物大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正确;‎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错误;‎ D、单细胞生物是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的生物,D错误。故选B。‎ ‎3.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 ‎①某池塘中的一条鲫鱼 ②某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③某池塘的全部鲫鱼 ‎ ‎④鲫鱼的表皮细胞 ⑤表皮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 ⑥整个池塘 ‎⑦某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⑧鲫鱼的心脏 ⑨鲫鱼的血液 ⑩鲫鱼的循环系统 A. ④⑨⑧⑩①③⑦⑥ B. ⑤④⑧⑨⑩①③②⑦‎ C. ④⑨⑧⑩①②⑥⑦ D. ⑤④⑨⑧⑩①③②⑥‎ ‎【答案】A ‎【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详解】①某池塘中的一条鲫鱼属于个体层次;                ‎ ‎②某池塘中的全部鱼类属于多个种群,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③某池塘中的全部鲫鱼属于种群层次;                 ‎ ‎④鲫鱼的表皮细胞属于细胞层次;‎ ‎⑤表皮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 ‎⑥整个池塘属于生态系统层次;‎ ‎⑦某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层次;                 ‎ ‎⑧鲫鱼的心脏属于器官层次;‎ ‎⑨鲫鱼的血液属于组织层次;‎ ‎⑩鲫鱼的循环系统属于系统层次。‎ 故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④⑨⑧⑩①③⑦⑥。‎ 故选A。‎ ‎4. 下列事实中,没有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 )‎ A. HIV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 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 C. 草履虫会逃避有害刺激 D. 父母亲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 ‎【答案】A ‎【解析】HIV病毒是生物,但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无细胞结构,A符合题意。故选A。‎ ‎5.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 单细胞生物和病毒都不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 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 C. 遗传与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 D. 生物的生长发育以细胞的分裂、分化为基础 ‎【答案】A ‎【解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活.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是指单细胞生物每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 ‎【详解】A、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A错误;‎ 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B正确;‎ C、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变异发生在细胞内,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只能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遗传和变异也发生在细胞内,所以遗传与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C正确;‎ D、多细胞生物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增殖和分化为基础,D正确。故选A。‎ ‎6.人类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依赖于 A. 细胞学说的创立 B. 人类观察能力的不断提高 C. 细胞结构的不断进化和完善 D. 显微镜的发明和分辨率的提高 ‎【答案】D ‎【解析】细胞是极其微小的结构,人类的肉眼是看不见的,人类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依赖于显微镜的发明和分辨率的提高,据此分析答题。‎ ‎【详解】A、细胞学说的创立只是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并没有详细阐述细胞结构和功能,A错误;‎ B、细胞是极其微小的结构,人类的肉眼是看不见的,B错误;‎ C、细胞结构的不断进化和完善在人类发现细胞之前就已经进行很长时间了,C错误;‎ D、人类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依赖于显微镜的发明和分辨率的提高,D正确。故选D。‎ ‎7. 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不符的是 ( )‎ A.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C. 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答案】C ‎【解析】细胞学说的内容有: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考生要能够根据学说的内容判断。‎ ‎【详解】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该内容属于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A错误;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其为细胞学说的内容,B错误;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符合细胞学说的内容,C正确; 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其属于细胞学说的内容之一,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8.在使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都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 B. 都可以观察到染色体 C. 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D. 在低倍镜观察之后,直接换上高倍物镜 ‎【答案】C ‎【解析】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酵母菌是真核细胞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二者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应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找到清晰的物象后,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再换用高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详解】A、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细胞核,A错误;‎ B、大肠杆菌细胞中没有染色体,B错误;‎ C、在使用高倍镜观察时,千万不能动粗准焦螺旋,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C正确;‎ D、在低倍镜观察之后,需要先将被观察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再换上高倍物镜观察,D错误。故选C。‎ ‎9.原核细胞中,拟核内核物质主要是指( )‎ A. DNA B. RNA C. 蛋白质 D. 蛋白质和核酸 ‎【答案】A ‎【解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但有拟核,拟核中主要是环状DNA分子,据此答题。‎ ‎【详解】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拟核,拟核中的物质主要是环状DNA分子。故选A。‎ ‎【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明确原核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拟核中主要是DNA分子。‎ ‎10.下列四种生物中,哪种生物与其它三种生物在结构上存在最明显的区别 A. 艾滋病病毒 B. 衣藻 C. 硝化细菌 D. 酵母菌 ‎【答案】A ‎【解析】生物分为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细胞生物又分为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 ‎【详解】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衣藻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真核生物;硝化细菌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因此,衣藻、硝化细菌和酵母菌都属于细胞生物,而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即艾滋病病毒与其他三种生物在结构上存在这明显的区别,A符合题意。‎ 故选A。‎ ‎11.如图为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图中各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B. 细胞中具有核膜的是①②③‎ C. ⑤内没有叶绿体,但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 D. 这5种生物在细胞的结构上不具有统一性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图示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其中①为衣藻,是一种低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②为草履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③为变形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④为细菌,属于原核生物;⑤为蓝藻,属于原核生物。‎ ‎【详解】A、图示五种生物都属于细胞生物,而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是水,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①②③都属于真核生物,细胞中都有核膜,而④⑤都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B正确;‎ C、⑤为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是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C正确;‎ D、图示各细胞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因此它们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D错误。故选D。‎ ‎12.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 ‎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物镜的正下方 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2-3mm处 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④‎ 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 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 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⑦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 A. ①③②④⑤⑦⑧⑥ B. ③④①②⑤⑧⑥⑦‎ C. ④③①⑦②⑥⑤⑧ D. ①②③④⑦⑥⑤⑧‎ ‎【答案】B ‎【解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收镜,观察时先用低倍镜,再换高倍镜,结合光学显微镜的具体使用步骤分析解答。‎ ‎【详解】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首先要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然后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明亮的视野;其次是观察: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撞坏玻片标本;然后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接着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并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③④①②⑤⑧⑥⑦。 故选B。‎ ‎13.如图是高中生物有关实验的操作和叙述:图甲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某视野中的图像,如要把图甲的3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适当向 移动;图乙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图中所标记的那一个叶绿体实际所处的位置是位于 角, 时针方向流动。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 左、右下、顺 B. 右、右下、逆 ‎ C. 右、左下、逆 D. 左、左下、顺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甲图中1代表根毛区,2表示根冠,3表示分生区,4表示伸长区;在低倍镜下看到分生区的像位于视野的右侧,而观察有丝分裂期细胞,要在高倍镜下观察,涉及到高倍镜的使用:先在低倍镜下把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央,接着转动转换器换为高倍物镜,若视野比较暗可调节光圈或反光镜,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象清晰为止;依据物理成像原理要想使视野中的分生区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装片应右移。图乙中叶绿体的运动方向就表示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详解】据图分析,甲图3细胞群的特点是近正方形,属于分生区细胞,位于右侧,由于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像,所以向右移动装片,将3移到视野的中央;由于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像,在图乙中标记的叶绿体位于视野左上角,故实际处在右下角;显微镜下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的,成倒像之后,还是逆时针的,B正确。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显微镜成像的原理,明确显微镜下呈的是倒置的虚像,在判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时可以拿一张纸,画一个逆时针的圆,上下颠倒,左右颠倒之后,可发现仍旧是逆时针的。‎ ‎14.真核细胞中的DNA分布在下列哪些结构 ‎① 细胞核 ② 叶绿体 ③ 拟核 ④ 线粒体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其次线粒体、叶绿体也含有少量DNA;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NA存在于原核细胞的拟核区。‎ ‎【详解】①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①正确;‎ ‎②真核细胞的叶绿体含有少量的DNA,②正确;‎ ‎③真核细胞中不存在拟核,③错误;‎ ‎④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含有少量的DNA,④正确。故选D。‎ ‎15.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青霉菌、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 B. 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C. 细胞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 有些病毒既含有DNA,又含有RNA ‎【答案】B ‎【解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分裂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此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详解】A、青霉菌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 B、乳酸菌、酵母菌都属于细胞生物,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B正确;‎ C、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是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D、病毒只有一种核酸,即只含有DNA或RNA,D错误。故选B。‎ ‎16.如下表所示,a、b、c、d最有可能是 细胞结构 细胞壁 细胞大小 核膜 a 有 有 较大 有 b 有 无 较大 有 c 有 有 小 无 d 无 ‎—‎ ‎—‎ ‎—‎ A. 病毒、植物、动物、细菌 B. 植物、动物、细菌、病毒 C. 细菌、动物、植物、病毒 D. 动物、植物、细菌、病毒 ‎【答案】B ‎【解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一种核酸组成。‎ ‎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详解】根据表格分析,a有细胞结构,也含有核膜,为真核生物,该生物的细胞有细胞壁,可能为植物细胞或真菌;b有细胞结构,也含有核膜,为真核生物,该生物的细胞无细胞壁,最可能为动物细胞;c有细胞结构,但无核膜,为原核生物,如细菌等;d无细胞结构,为病毒。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不同的生物的细胞结构及其特殊成分,明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动物没有细胞壁、原核细胞没有核膜,进而结合表格分析答题。‎ ‎17.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是因为 A. 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B. 构成细胞的无机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C. 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存在D.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都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 ‎【答案】C ‎【解析】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也具有差异性。‎ ‎【详解】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是因为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特有的。故选C。‎ ‎18.小麦细胞中主要的化学元素是 A. C、H、O B. C、H、O、N C. C、H、O、N、P、S D. C、H、O、N、P、S、K、Ca、Mg ‎【答案】C ‎【解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微量元素包括Fe、Mn、B、Zn、Mo、Cu。‎ ‎【详解】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其中C、H、O、N、P、S占到了细胞总量的97%,称为主要元素,C正确。故选C。‎ ‎19.如图1是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的柱形图,图2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类化合物的扇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1中a、b、c代表的元素依次是O、C、H B. 图1中a、b、c三种元素均存在于糖类、蛋白质、核酸中 C. 若图2表示细胞鲜重,则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A,但可以离开B D. 若图2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的化合物含量,则A化合物必含的元素为C、H、O、N ‎【答案】C ‎【解析】分析图1可知,图1是活细胞元素含量的柱形图,a含量最多是O元素,b是C元素,c是H元素。‎ 分析图2可知,图2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类化合物的扇形图,若该细胞是正常细胞,A化合物含量最多是水,B是蛋白质,C可能是脂质;若该细胞是表示细胞干重,则A含量最多,表示蛋白质。‎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1中a是O元素,b是C元素,c是H元素,A正确;‎ B、糖类、核酸、蛋白质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H、O,B正确;‎ C、若图2表示细胞鲜重,则A表示水,B表示蛋白质,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和蛋白质,C错误;‎ D、若图2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的化合物含量,即表示的是细胞的干重,则A表示的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为C、H、O、N,D正确。故选C。‎ ‎20.如图所示,容器底部是培养基(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全部养分),如果有人在配制培养基的化学元素中使用了NH4NO3、KNO3、CaCl2、KH2PO4、铁溶液、微量元素溶液,但仍需补充缺少了的必需元素,应添加的化合物是 A. MgSO4 B. MgCl2 C. K2SO4 D. Ca(NO3)2‎ ‎【答案】A ‎【解析】组成细胞的必须元素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有C、H、O、N、S、P、K、Ca、Mg等,其中N、S、P、K、Ca、Mg等属于矿质元素;微量元素有Fe、Mn、B、Zn、Mo、Cu。‎ ‎【详解】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人配制培养基的矿质元素中含有N、K、Ca、P和微量元素,但是还缺少S、Mg元素,因此为了补充这些元素,添加的化合物应该含有S、Mg元素,即应添加的化合物是MgSO4。故选A。‎ ‎21.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细胞内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大体相同 B. C、H、O、N是组成生物体内酶所必需的元素 C. 蛋白质中的S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 D. 占细胞的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 ‎【答案】A ‎【解析】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细胞内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存在差异,如红细胞中Fe元素较多,甲状腺细胞中碘元素含量较多,A错误;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这两种物质的共同组成元素是C、H、O、N,B正确;所有氨基酸的组成元素都有C、H、O、N,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S元素就是个别氨基酸的组成元素,C正确;占细胞的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元素,D正确。故选:A。‎ ‎2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脂肪的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 B. 蛋白质的鉴定:先加NaOH溶液,振荡摇匀后再加CuSO4溶液 C. 还原糖的鉴定:先将斐林试剂甲、乙液等量混匀,再加入待测样液中并进行水浴加热 D. 观察DNA和RNA的分布:取材制涂片→水解→冲洗→烘干→染色→显微镜观察 ‎【答案】D ‎【解析】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 ‎(1)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 ‎(2)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4)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 ‎【详解】A、脂肪鉴定步骤是: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A正确;‎ B、在蛋白质鉴定实验中,应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NaOH溶液),振荡后再将3-4滴B液(CuSO4溶液)滴加到样液中,B正确;‎ C、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时,要将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后再使用,且需要水浴加热,C正确;‎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步骤是取口腔上皮细胞涂片→烘干→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D错误。故选D ‎23.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 B. 斐林试剂的配制是将CuSO4溶液和NaOH溶液等量混合均匀 C. 用斐林试剂检验还原糖时,不需水浴加热就能看到颜色变化 D. 三种物质的检测中,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 ‎【答案】C ‎【解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详解】A、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只是CuSO4溶液浓度不同,A正确;‎ B、斐林试剂的配制是将CuSO4溶液和NaOH溶液等量混合均匀,B正确;‎ C、用斐林试剂检验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才能看到颜色变化,C错误;‎ D、三种物质的检测中,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D正确。故选C。‎ ‎【点睛】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相同点:①都由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构成;②斐林试剂甲液和双缩脲试剂A都为0.1g/mLNaOH溶液。‎ 不同点:①CuSO4溶液浓度不一样:斐林试剂乙液为0.05g/mL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B为0.01g/mLCuSO4溶液;②配制比例不一样;③使用方法不一样:斐林试剂是甲、乙液一起混合后再使用,双缩脲试剂则是先向待鉴定材料加入A试剂摇匀后,再加入试剂B;④鉴定的对象不一样:斐林试剂鉴定的是还原糖,双缩脲试剂鉴定的是蛋白质;⑤反应本质及颜色反应不一样。‎ ‎24.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实验中,最佳的一组实验材料依次是 ‎①甘蔗的茎 ②梨 ③花生种子 ④甜菜的块根 ⑤马铃薯块茎 ⑥豆浆 A. ①③⑤ B. ②③⑥ C. ①④⑤ D. ②④⑥‎ ‎【答案】B ‎【解析】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详解】①甘蔗的茎富含蔗糖,不适宜作为还原糖的鉴定材料,①错误;‎ ‎②梨富含还原糖,且颜色浅,适宜作为还原糖的鉴定材料,②正确;‎ ‎③花生种子富含脂肪,适合作为检测脂肪的材料,③正确;‎ ‎④甜菜的块根富含蔗糖,不适宜作为还原糖的鉴定材料,④错误;‎ ‎⑤马铃薯块茎富含淀粉,而淀粉属于非还原糖,不适宜作为还原糖的鉴定材料,⑤错误; ‎ ‎⑥豆浆富含蛋白质,适宜作为蛋白质的鉴定材料,⑥正确。故选B。‎ ‎25.某学生用徒手切片法制作花生子叶切片,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在高倍镜下转动细准焦螺旋,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比较清晰,而另一部分细胞比较模糊,其原因最可能是 A. 细准焦螺旋没有调节好 B. 反光镜未调节好 C. 物镜被损坏 D. 子叶切片切得厚薄不均 ‎【答案】D ‎【解析】显微镜观察时,观察材料应该薄而透明,厚薄均匀。观察花生子叶切片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说明显微镜完好并且已经调好,而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与显微镜无关,可能是切片厚薄不均透光不一致,较厚的透光少成像不清晰。‎ ‎【详解】A、细准焦螺旋没有调节好物像应该全部不清晰,A错误;‎ B、反光镜未调节好看不到白亮的视野,也不会导致部分细胞清晰、部分细胞模糊,B错误;‎ C、物镜被损坏应该看不见物像,C错误;‎ D、如果切片厚薄不均导致透光不一致,较厚的透光少成像不清晰,故会看到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比较清晰,而另一部分细胞比较模糊,D正确。故选D。‎ ‎26.现提供新配制的斐林试剂甲液(0.1g/mLNaOH溶液)、乙液(0.05g/mLCuSO4溶液)、蒸馏水,则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能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 )‎ ‎①葡萄糖 ②蔗糖 ③胰蛋白酶 ④DNA A. 只有① B. ①和② C. ①和③ D. ②、③和④‎ ‎【答案】C ‎【解析】①葡萄糖是还原糖,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定,所以用上述试剂可以检测,①正确; ②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②错误; ③胰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可以用上述试剂鉴定,但使用时需要将斐林试剂的乙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0.01 g/mL,③正确; ④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也可以用二苯胺鉴定,但不能用上述试剂检测,④错误。 故选C。‎ ‎27.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 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支试管内仅有1、2、3号试管内试管内呈蓝色 B. 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 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 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已知1、3、5号试管中都加入2mL蒸馏水,且1、3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又因为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组成成分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铜离子呈现蓝色,因此1、3、5号试管中均呈蓝色;2、4号试管加入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发芽的小麦种子中淀粉水解形成了麦芽糖,麦芽糖是还原糖,因此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后4号出现砖红色,2号试管室温条件下不出现砖红色沉淀;6号试管加入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由于小麦种子含有的蛋白质,加入双缩脲试剂会呈现紫色反应。‎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5号试管内试管内呈蓝色,A错误;‎ B、甲组的2号试管在加入斐林试剂后没有水浴加热,2号试管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而乙组的4号试管会出现砖红色,因此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不相同,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6号试管内呈紫色,C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已知,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D正确。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还原糖和蛋白质的鉴定原理,弄清楚每一个试管中加入的反应物、酶、鉴定试剂等种类,进而准确判断各个试管是否发生颜色反应和试管最后显示出的颜色。‎ ‎28.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为了将它们鉴定出来,实验设计的思路是:先用 ① 将这四种溶液区分为葡萄糖和淀粉(甲组)、稀蛋清和淀粉酶(乙组)两组,然后用 ② 将甲组中两种溶液区分开,再用 ③ 与乙组中两种溶液分别混合一段时间,最后用斐林试剂检验产物来确定。①②③对应的试剂是 A.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淀粉溶液 B. 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淀粉溶液 C. 淀粉溶液、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 D. 淀粉溶液、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 ‎【答案】B ‎【解析】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详解】稀蛋清和淀粉酶是蛋白质,葡萄糖和淀粉是糖类,首先可以用双缩脲试剂将四组溶液分为两组,发生显色反应的是稀蛋清和淀粉酶,不发生显色反应的是葡萄糖和淀粉;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鉴定,而淀粉不能,因此可以用斐林试剂区分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属于还原糖,所以加入淀粉后,用斐林试剂鉴定后出现砖红色沉淀的则为淀粉酶,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9.关于“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观察时应尽量选择染色很深的区域观察 B. 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细胞染色时应混合使用 C. 盐酸的作用是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染色质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D. 实验现象是观察到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答案】A ‎【解析】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 ‎(1)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 ‎(2)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 ‎(3)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DNA和RNA进行染色。‎ ‎【详解】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进行观察,A错误;‎ B、染色时应该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进行染色,B正确;‎ C、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C正确;‎ D、甲基绿苦役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可以将RNA染成红色,因此实验现象是观察到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D正确。故选A。‎ ‎30.图为核苷酸的结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核苷酸中的N元素只存在于m中 B. 若m为A,则b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C. 若m为U,则b肯定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D. 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经彻底水解得到化合物只有3种 ‎【答案】D ‎【解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碱基是A、T、G、C四种,根据碱基不同脱氧核苷酸分为四种;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碱基是A、U、G、C四种,根据碱基不同核糖核苷酸分为四种。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核苷酸的组成,其中m是碱基,a是五碳糖,b是核苷酸。‎ ‎【详解】A、核苷酸中的N元素存在于图中的m含氮碱基中,A正确;‎ B、若m为A,则b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正确;‎ C、若m为U,是RNA特有的含氮碱基,则b肯定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C正确;‎ D、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为DNA,其经彻底水解得到化合物有4种含氮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共6种,D错误。故选D。‎ ‎31.关于RNA的说法错误的是 A. RNA能够携带遗传信息 B. 组成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C. RNA含有A、G、C、T四种碱基 D.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答案】C ‎【解析】RNA是核糖核酸的简称,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包括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有4种,为A、C、G、U );RNA有多种功能:①有少数酶是RNA,即某些RNA有催化功能;②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③‎ rRNA是核糖体的构成成分;④mRNA携带着从DNA转录来的遗传信息;⑤tRNA可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中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详解】A、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因此RNA能够携带遗传信息,A正确;‎ B、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正确;‎ C、RNA含有A、G、C、U四种碱基,C错误;‎ D、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正确。故选C。‎ ‎32.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种类 DNA病毒 口腔上皮细胞 RNA病毒 黑藻叶细胞 碱基 ‎5种 ‎5种 ‎4种 ‎8种 核苷酸 ‎5种 ‎8种 ‎8种 ‎8种 五碳糖 ‎1种 ‎2种 ‎2种 ‎2种 ‎【答案】B ‎【解析】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详解】A、DNA病毒只含DNA一种核酸,所含碱基有4种(A、T、G、C)、五碳糖有1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有4种(4种脱氧核苷酸),A错误;‎ B、口腔上皮细胞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所含碱基有5种(A、T、G、C、U)、五碳糖有2种(脱氧核糖和核糖)、核苷酸有8种(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B正确;‎ C、RNA病毒只含RNA一种核酸,所含碱基有4种(A、U、G、C)、五碳糖有1种(核糖)、核苷酸有4种(4种核糖核苷酸),C错误;‎ D、黑藻叶细胞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所含碱基有5种(A、T、G、C、U)、五碳糖有2种(脱氧核糖和核糖)、核苷酸有8种(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D错误。‎ 故选B。‎ ‎【点睛】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 ‎①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 ‎②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 ‎33.人体肌肉细胞和菠菜叶肉细胞共有的糖是 ‎①糖原 ②淀粉 ③蔗糖 ④乳糖 ⑤核糖 ⑥葡萄糖 A. ②④ B. ③⑤ C. ⑤⑥ D. ①⑥‎ ‎【答案】C ‎【解析】(1)糖类由C、H、O组成,是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 ‎(2)糖类的种类有: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植物)、核糖、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动物);②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原(动物)。‎ ‎【详解】①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菠菜叶肉细胞不含糖原,①错误;‎ ‎②淀粉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人体肌肉细胞不含淀粉,②错误;‎ ‎③蔗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人体肌肉细胞不含蔗糖,③错误; ‎ ‎④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二糖,菠菜叶肉细胞不含乳糖,④错误;‎ ‎⑤核糖是RNA的组成成分,动植物细胞内都含有,⑤正确;‎ ‎⑥葡萄糖为单糖,动植物细胞内都含有,⑥正确。故选C。‎ ‎34.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的基本单位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B. 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以葡萄糖作为单体构成的大分子多聚体 C. 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 脂肪和无机盐都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答案】B ‎【解析】细胞中的化合物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其中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脂质种的脂肪是储能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无机化合物包括时和无机盐。‎ ‎【详解】A、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而不是核糖,A错误;‎ 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多糖,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B正确;‎ C、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乳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C错误;‎ D、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B。‎ ‎35.下列关于细胞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两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则它们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B. 蛋白质中肽链的盘曲和折叠打开时,其特定功能会发生改变 C. 蛋白质的多样性取决于肽键的多样性 D. 核酸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无关 ‎【答案】B ‎【解析】蛋白质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具有多样性。‎ ‎【详解】A、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可能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因此也不一定属于同一种蛋白质,A错误;‎ B、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中肽链的盘曲和折叠打开时,其特定功能会发生改变,B正确;‎ C、肽键的分子式为-CO-NH-,蛋白质的多样性与肽键无关,C错误;‎ D、核酸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关,D错误。故选B。‎ ‎36.胰岛素和性激素都是生物激素,它们的化学本质分别是 A. 蛋白质和脂肪 B. 脂质和蛋白质 C. 蛋白质和固醇 D. 磷脂和蛋白质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蛋白质的功能和脂质的分类与功能的考查,梳理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脂质的分类和功能,然后根据题意进行解答。‎ ‎【详解】胰岛素和性激素都是生物激素,其中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中的固醇。故选C。‎ ‎37.人体的牙齿和骨骼中含有Ca2+和PO43-,这说明无机盐所具有的生理功能之一 A. 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B. 调节渗透压 C. 调节细胞酸碱平衡 D. 调节细胞中离子平衡 ‎【答案】A ‎【解析】无机盐的作用有:‎ ‎(1)无机盐是构成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2)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无机盐能够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维持细胞内酸碱平衡,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 ‎【详解】A、人体的牙齿和骨骼中含有钙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组成了磷酸钙,其作用是构成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A正确;‎ B、调节渗透压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错误;‎ C、细胞内酸碱平衡是无机盐的作用,但与题意不符,C错误;‎ D、牙齿和骨骼中含有钙离子和磷酸根离子,调节细胞中离子平衡,但与题意不符,D错误。‎ 故选A。‎ ‎【点睛】基础题,人的牙齿和骨骼都属于人体的结构,所以该例说明了无机盐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38. 同一生物体各细胞中含量最稳定的化合物是:‎ A. 核酸 B. 蛋白质 C. 水 D. 脂肪 ‎【答案】A ‎【解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核糖核酸简称RNA;细胞结构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DNA是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含量最稳定。‎ ‎【详解】核酸是遗传物质,在细胞中含量最稳定,A项正确;蛋白质可以分解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或转化成其他物质,在细胞中的含量不太稳定,B项错误;同一生物体中的不同细胞的不同发育时期,水的含量不同,幼嫩细胞含水量较高,衰老细胞含水量较低,C项错误;脂肪可以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或转化成其他物质,含量不稳定,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糖类、蛋白质、脂质的代谢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39. 下列物质不属于脂质的是( )‎ A. 脂肪酶 B. 雄性激素 C. 胆固醇 D. 维生素D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脂肪酶属于蛋白质,A正确;性激素包括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属于脂质的固醇类物质,B错误;胆固醇属于脂质的固醇类物质,C错误;维生素D属于脂质的固醇类物质,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脂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40.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 磷脂是所有细胞结构必不可少的脂质 B. 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细胞质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C. 只有多糖、蛋白质、脂肪三类生物大分子以碳架为骨架 D. 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的物质是储存能量的淀粉或糖原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对细胞中的化合物的综合考查,包括脂质、核酸、糖类、蛋白质等,回忆各种化合物的分类、功能、分布等知识点,据此答题。‎ ‎【详解】A、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磷脂,A正确;‎ B、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 C、核酸也是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C错误;‎ D、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的物质是葡萄糖,D错误。故选A。‎ ‎41.绿色植物用来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无机盐是 A. 镁盐 B. 硝酸盐 C. 钙盐 D. 钠盐 ‎【答案】B ‎【解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的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等。‎ ‎【详解】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为C、H、O、N等,故必须的无机盐为NO3-‎ ‎,B项正确;镁盐参与叶绿素的形成,A项错误;钙盐是牙齿、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C项错误;蛋白质的化学元素组成中不含有钠,D项错误。‎ ‎【点睛】无机盐参与构成的常见化合物 N:蛋白质、叶绿素、核苷酸等 P:核苷酸、磷脂 Mg:叶绿素 S:甲硫氨酸、半胱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组成成分(蛋白质的特征元素) Fe:动物血红蛋白 I:甲状腺激素等 ‎42.人体中水的含量约占65%,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说明水对人体重要性的是 ‎①水和糖类、蛋白质、脂肪一样,为人体提供能量;‎ ‎②没有水,人体内大部分化学反应就根本不会发生;‎ ‎③水的比热小,有利于维持体温;‎ ‎④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离不开水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细胞中的水包括结合水和自由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①良好的溶剂,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参与许多化学反应,④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⑤提供化学反应介质,⑥维持细胞形态。‎ ‎【详解】①水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①错误;‎ ‎②水是化学反应的介质和原料,没有水,人体内大部分化学反应就根本不会发生,②正确;‎ ‎③体温调节是依靠体温调节机制维持的,③错误;‎ ‎④自由水在生物体内流动,能把营养物质运进细胞,同时把代谢废物运输到排泄器官或体外,④正确。故选C。‎ ‎43. 在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氨基酸分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叫肽键.下列各项正确表示肽键的是( )‎ A. NH﹣CO B. ﹣NO﹣CH﹣ ‎ C. ﹣NH2﹣COOH﹣ D. ﹣NH﹣CO﹣‎ ‎【答案】D ‎【解析】由脱水缩合反应可知氨基(﹣COOH)与氨基(﹣NH2)脱去1分子水后形成的部分是﹣NH﹣CO﹣,是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即肽键。故选D。‎ ‎44.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它的分子式是 A. C5H9O2NS B. C5H11O2NS C. C4H11O2S D. C5H10O2N ‎【答案】B ‎【解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分子简式是C2H4O2NR,根据R基不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为20种。‎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分子简式是C2H4O2NR,如果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甲硫氨酸的分子式是C5H11O2NS。故选B。‎ ‎45.某蛋白质的结构上有18个游离的羧基和17个游离的氨基,该蛋白质由128个氨基酸组成,这些氨基酸的所有R基共有羧基15个,下列关于该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含有3条肽链 B. 共有128个肽键 C. 所有R基中共含16个氨基 D. 形成该蛋白质时,共失去水分子127个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羧基总数是18个,R基上羧基数目是15个,可知该蛋白质分子含有3条链;氨基总数有17个,所以R基上含有17-3=14个氨基。‎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蛋白质含有3条肽链,A正确;‎ B、该蛋白质有128个氨基酸,3条肽链组成,因此共有128-3=125个肽键,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蛋白质所有R基中共含14个氨基,C错误;‎ D、形成该蛋白质时,共失去水分子125个,D错误。故选A。‎ ‎【点睛】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 ‎(2)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 ‎(3)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 ‎46.下列过程中涉及到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A. 生鸡蛋被煮熟 B. 用核酸水解酶处理核酸 C. 用胰蛋白酶处理蛋白质 D. 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 ‎【答案】C ‎【解析】肽键是由氨基酸中的氨基和羧基脱水缩合形成,只有发生脱水缩合或水解过程肽键的数量才会发生改变,据此答题。‎ ‎【详解】A、生鸡蛋被煮熟过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但是肽键没有被破坏,A错误;‎ B、核酸水解酶破坏的是核酸,核酸中没有肽键,B错误;‎ C、胰蛋白酶处理使蛋白质水解成多肽,肽键数量减少,C正确;‎ D、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蛋白质不水解,肽键数量不变,D错误。故选C。‎ ‎47.已知某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1036,该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以此计算,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A. 100 B. 110 C. 122 D. 128‎ ‎【答案】D ‎【解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 ‎【详解】已知该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则该蛋白质分子含有98+2=100个氨基酸;设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M,则有100M-98×18=11036,解得M=128。故选D。‎ ‎48.在下列物质中,有的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的不是,以下六种化合物中属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几个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C ‎【解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分子简式是C2H4O2NR,根据R基不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为20种。‎ ‎【详解】①的氨基和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①正确;‎ ‎②的氨基和羧基不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②错误;‎ ‎③的一个羧基和氨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③正确;‎ ‎④的氨基和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④正确;‎ ‎⑤的氨基和羧基不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⑤错误;‎ ‎⑥的氨基和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⑥正确。故选C。‎ ‎49.某多肽链由下列5种氨基酸组成,共含有200个氨基酸,其分子式为CxHyNAOBS2,那么该多肽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赖氨酸、天冬氨酸各多少个 A. A-200,(B-200)/2 B. A-199,B-200‎ C. A-199,(B-199)/2 D. A-200,(B-201)/2‎ ‎【答案】D ‎【解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根据R基不同分为20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分子简式是C2H4O2NR。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反应,脱去1分子水,因此蛋白质中的氧原子=所有氨基酸中的氧原子-脱去水中的所有氧原子,蛋白质中的氮=所有氨基酸中的氮原子。‎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图示5种氨基酸中只有赖氨酸含有2个氨基,则分子式为CxHyNAOBS2的肽链中,赖氨酸数=A-200;同理,只有天冬氨酸含有2个羧基,设该肽链中天冬氨酸的数目为X,则有关系式:4X+2(200-X)-199=B,解得,X=(B-201)/2。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氨基酸的脱水缩合的过程,明确氨基酸的R基上也可能存在氨基或者羧基,能够找出图中5种氨基酸结构上的特殊之处结合原子守恒进行相关计算。‎ ‎50.某三十五肽中共有丙氨酸(C3H7O2N)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下列有关这些短肽与原三十五肽比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O原子数目减少2个 B. C原子减少12个 C. 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 D. 肽键数目减少7个 ‎【答案】A ‎【解析】据图分析,一条三十九肽脱去4个丙氨酸得到4条短肽,由题图可知,三十九肽中丙氨酸的位置是8、18、27、39位,因此脱去4个丙氨酸需要水解7个肽键;水解后产生的四条肽链种含有的肽键数=39-4-4=31个。‎ ‎【详解】A、根据丙氨酸的位置可知去除4个丙氨酸后将导致7个肽键断裂,故水解需要7个水分子,同时脱去了4个丙氨酸,所以O原子数目减少2×4-7=1个,A错误;‎ B、一个丙氨酸含有3个碳原子,该多肽中丙氨酸的位置是第8、18、27、39,去除后形成短肽后C原子减少12个,B正确;‎ C、原三十九肽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而水解后,1条肽链变为4条肽链,每条肽链两端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羧基,所以形成的短肽至少有4个氨基和4个羧基,因此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C正确;‎ D、原39肽含有38个肽键,水解产生的4条肽链共有31个肽键,因此肽键数目减少7个,D正确。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能够根据题图判断4个丙氨酸的位置以及需要水解掉的肽键数目,进而利用相关公式计算氧原子、碳原子、肽键等的数目变化。‎ 第Ⅱ卷 综合题 ‎51.如图所示的是几种生物及其基本结构。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蓝藻、大肠杆菌都没有核膜,属于__________生物,其结构与HIV最显著的不同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IV中物质4是____________,大肠杆菌中结构④是___________,蓝藻含有大肠杆菌①~⑥中的哪些结构_____________(填标号)‎ ‎(3)生物界的绝大多数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填图中标号),这说明细胞具有________性。绝大多数的细菌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这类生物属于_______(“自养”、“异养”)型生物。‎ ‎【答案】原核 没有细胞结构 核酸(或RNA) 拟核 ①②③④⑥ ② 统一 异养 ‎【解析】据图分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也没有叶绿体,但是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的①表示细胞质基质,②表示核糖体,③表示细胞膜,④表示拟核,⑤表示鞭毛,⑥表示细胞壁;HIV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遗传物质是RNA,即图中的4。‎ ‎【详解】(1)蓝藻和大肠杆菌都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而HIV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据图分析,HIV中物质4是它的遗传物质RNA;大肠杆菌细胞中的结构④是拟核;蓝藻含有大肠杆菌细胞中的①细胞质基质、②核糖体、③细胞膜、④拟核、⑥细胞壁。‎ ‎(3)生物界大多数细胞都具有②核糖体,说明细胞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细菌属于异养生物。‎ ‎【点睛】本题以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为载体,考查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差别以及病毒的有关知识,能够根据有无细胞核和有无细胞结构对生物进行分类,还要能够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结构的名称。‎ ‎52.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代表的元素必定含有_________元素。‎ ‎(2)图中Ⅰ在人体中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Ⅱ中特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着遗传信息。‎ ‎(4)物质P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X、Y、Z、P都是以______________为基本骨架,它们作为单体构成生物大分子。‎ ‎【答案】N 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碱基序列) 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碳链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Ⅰ是多糖(淀粉和糖原),Ⅱ是DNA,Ⅲ是RNA,Ⅳ是蛋白质,X是葡萄糖,Y是脱氧核苷酸,Z是核糖核苷酸,P是氨基酸,A是N、P元素,B是N元素。‎ ‎【详解】(1)据图分析,图中B和C、O、H是组成氨基酸的化学元素,则B肯定有N元素。‎ ‎(2)图中Ⅰ指的是多糖,在人体中主要是指糖原。‎ ‎(3)图中Ⅱ是DNA,其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 ‎(4)物质P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5)葡萄糖、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它们作为单体构成生物大分子。‎ ‎【点睛】本题以概念图的形式,考查组成细胞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分析能力,解题的突破口是图中有机物的功能和分布。‎ ‎53.华北某地区经常出现苹果小叶病,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现有如下材料,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探究上面的猜测。‎ 材料用具: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蒸馏水、含有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种化合物。‎ 实验原理:任何一种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根据完全培养液(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全部元素)和相应缺锌、缺镁的完全培养液中苹果幼苗生长发育情况的比较,判断小叶病的病因。‎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法步骤:‎ ‎①首先配制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液,分别放入A、B两个培养缸中,配制等量的完全培养液放入C培养缸。‎ ‎②将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分别栽培在上述三个缸中。‎ ‎③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_(填A组、B组或C组)。‎ ‎(4)结果预测和分析:‎ ‎①若C缸内的苹果幼苗正常生长,A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B缸没有,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锌引起的。‎ ‎②若C缸内苹果幼苗正常生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镁引起的。‎ ‎③若C缸内苹果幼苗正常生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既与缺镁有关,又与缺锌有关。‎ ‎【答案】探究苹果小叶病与土壤中缺锌、缺镁的关系 缺锌、缺镁的 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 C组 B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A而缸没有 A、B两缸内苹果幼苗都表现出小叶病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苹果小叶病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还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即探究苹果小叶病与土壤中缺锌、缺镁的关系。‎ ‎(2)方法步骤:‎ ‎①由实验目的分析出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液中否含有锌元素和是否含有镁元素,因此实验分为三组,C组是全营养液作为对照,则A、B组是等量的缺锌、缺镁的培养液。‎ ‎③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 ‎(3)C组用是完全培养液,为对照组。‎ ‎(4)结果预测和分析:‎ ‎①若C缸内的苹果幼苗正常生长,A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B缸没有,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锌引起的。‎ ‎②若C缸内苹果幼苗正常生长,B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A而缸没有,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镁引起的。‎ ‎③若C缸内苹果幼苗正常生长,A、B两缸内苹果幼苗都表现出小叶病,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既与缺镁有关,又与缺锌有关。‎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点,明确该实验是探究实验,预期的结果有多种情况,可能与锌有关、可能与镁有关,可能与二者都有关,也可能与二者都无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