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5.00 KB
  • 2021-09-24 发布

【生物】安徽省江淮十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11月)(解析版)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11月)‎ 一、选择题 ‎1.某实验小组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下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换用高倍物镜后将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的中央 B. 若视野中要观察的细胞在右下方,需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至视野中央 C. 观察时物镜镜头距离装片最远和使用光圈最大的分别是④①‎ D. 换用高倍物镜后需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再调节细准焦螺旋才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①~④中在同一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来越来少,单个细胞体积越来越大,故放大倍数依次增大;成像清晰时,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小,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镜头与载玻片之间距离越远,放大倍数越小;据此分析。‎ ‎【详解】A、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应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物象,并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A错误;‎ B、显微镜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正好相反,若视野中要观察的细胞在右下方,则需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至视野中央,B正确;‎ C、低倍物镜距离装片远,高倍物镜距离装片近,视野暗,需要更大的光圈,故距离最远的是放大倍数最小的即①,光圈最大的是放大倍数最大的即④,C错误;‎ D、换用高倍物镜后,由于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不清晰,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D错误。故选B。‎ ‎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糖类的组成不含核酸,核酸的组成也不含糖类 B. 部分蛋白质是酶,所有酶是蛋白质 C. 胆固醇既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D. 相同质量的糖原和脂肪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基本单位是核苷酸,由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组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其中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脂肪和糖原的组成元素都是C、H、O,而脂肪中氢的含量远远高于糖类,而氧的含量远远低于糖类,所以质量相同的糖原和脂肪完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脂肪多于糖原。‎ ‎【详解】A、核酸含五碳糖,A错误;‎ B、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B错误;‎ C、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动物细胞膜还含有胆固醇,胆固醇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正确;‎ D、质量相同的糖原和脂肪完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不同,脂肪释放的能量多,D错误。‎ 故选C。‎ ‎3.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化合物的实验中,以下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用苏丹Ⅳ染色花生子叶,观察脂肪颗粒时,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结果呈红色 B. 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不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C. 双缩脲试剂先加入NaOH 1 mL,再加入等量的Cu2SO4‎ D. 不能选用西瓜做还原糖鉴定实验,主要是因为西瓜瓤的颜色干扰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详解】A、用苏丹Ⅳ染液将花生子叶切片染色后,呈红色,需用显微镜观察,A正确;‎ B、斐林试剂使用时,需将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而且需水浴加热,不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B正确;‎ C、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先加A液即NaOH 1 mL,再加B液Cu2SO4约3-4滴,C错误;‎ D、鉴定还原糖必须选择颜色较浅的水果,由于西瓜瓤的颜色干扰,故不能选用西瓜做还原糖鉴定实验,D正确。‎ 故选C。‎ ‎4.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4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A. 4、2 B. 10、8 C. 14、12 D. 6、4‎ ‎【答案】C ‎【解析】‎ ‎【分析】‎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过程中,脱下的水分子数=肽键数目=氨基酸数-肽链数,若有n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m条肽链,则可形成(n-m)个肽键,脱去(n-m)个水分子,至少有氨基和羧基分别为m个,据此分析。‎ ‎【详解】根据题意,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游离的氨基为810-800=10个,游离的羧基为808-800=8个;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4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为800-4=796个,氨基和羧基至少为4个,所以总的氨基为10+4=14个,总的羧基数目为8+4=12个,C正确,故选C。‎ ‎5.下列生化反应不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A.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 B. 好氧细菌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 C. 消化道中各种消化酶的合成 D. 绿色植物二氧化碳的固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详解】A、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发生在核糖体,A不符题意; ‎ B、好氧细菌是原核生物,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膜上,B正确;‎ C、消化道中各种消化酶的合成是在核糖体,C不符题意; ‎ D、绿色植物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D不符题意;‎ 故选B。‎ ‎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多肽合成的场所核糖体由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组成 B. 细胞壁、细胞膜分别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边界 C. 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 D. 生物体内非相邻细胞间可以通过信息分子进行信息交流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核糖体本身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边界都是细胞膜;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主要有3种:①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②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③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 ‎【详解】A、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A正确;‎ B、细胞膜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边界,植物细胞壁是全透性,不能作为边界,B错误;‎ C、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内质网形成囊,包裹着蛋白质向高尔基体转运,C正确;‎ D、同一生物体内非相邻细胞间可以通过信息分子如激素等来交流信息,D正确。故选B。‎ ‎7.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8%的盐酸水解的目的之一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B. 选择黑藻细胞,染色时先滴加甲基绿再滴加吡罗红 C. 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的看到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 D. 细胞核中没有呈现红色,说明细胞核中不含有RNA ‎【答案】A ‎【解析】‎ ‎【分析】‎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原理是:DNA和RNA对甲基绿和吡罗红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最后观察到细胞核被染成绿色,细胞质被染成红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该实验中,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使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 ‎【详解】A、用8%的盐酸水解的目的之一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A正确;‎ B、黑藻含光合色素,不适合用来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错误;‎ C. 甲基绿将DNA染成绿色,而不是染色体,C错误;‎ D.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细胞核中也含有少量RNA,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分布实验,要求学生能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8.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图中A、B、C、D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同物种生物的细胞中A、B、D的种类均不同 B. 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物质D的种类与正常细胞比无改变 C. 若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则K+以a方式进入细胞 D. 若是胰腺细胞膜,则b、c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CO2,胰蛋白酶以d方式分泌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图中A是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外侧;B是磷脂双分子层;a和d方式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表示运进细胞,d表示运出细胞;b和c方式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自由扩散,b表示进入细胞,c表示运出细胞。‎ ‎【详解】A、不同生物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但磷脂双分子层相同,A错误;‎ B、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D即糖蛋白与正常细胞比减少,B错误;‎ C、若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则K+以主动运输即a方式进入细胞,C正确;‎ D、胰蛋白酶是大分子,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D错误。故选C。‎ ‎9.如图是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某植物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细胞放入清水中一定能复原 B. 结构②是原生质层 C. 该细胞不一定在失水 D. 结构③的颜色随质壁分离而加深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①为细胞壁,②是原生质层,③是细胞液,据此分析。‎ ‎【详解】A、如果该细胞失水过度,会导致死亡,再放入清水中,就无法发生质壁分离复原了,A错误;‎ B、结构②是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B正确;‎ C、图中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离或复原过程,也可能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故该细胞不一定在失水,C正确;‎ D、结构③是细胞液,随着质壁分离的进行,颜色加深,D正确。故选A。‎ ‎10.超滤净水器制出来的水既能彻底滤除掉水中的细菌、铁锈、胶体等有害物质,又能保留水中原有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补充我们日常所需。这是试图模拟细胞膜的哪个方面功能 A. 维持细胞自身的相对稳定 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进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D. 细胞膜的保护功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超滤净水器制出来水既能彻底滤除掉水中的细菌、铁锈、胶体等有害物质,又能保留水中原有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补充我们日常所需”,说明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膜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从题干中获取信息能力 ‎11.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离子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图所示。图中a、b、c是生理过程,①~⑦是结构名称。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的是 A. 细胞内的碘离子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离子浓度,说明离子跨膜运输都是逆浓度梯度的 B. 甲图中b是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的氢仅来自-COOH,完成的场所是乙图中的①‎ C. 与甲图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乙图中③②⑤‎ D. 在甲状腺球蛋白合成及分泌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的有②和④,但膜的成分均发生更新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甲图:a表示碘离子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b表示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c表示蛋白质的加工、修饰和分泌过程;分析乙图:①是核糖体,②是高尔基体,③是内质网,④是细胞膜,⑤是线粒体,⑥是囊泡,⑦是细胞核。‎ ‎【详解】A、离子的跨膜运输不一定都是逆浓度梯度,如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的维持就是K+顺浓度梯度外流的结果,该过程是协助扩散,A错误;‎ B、甲图中b是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的氢来自-COOH和-NH2,B错误;‎ C、c表示甲状腺球蛋白质的加工、修饰和分泌过程,该过程加工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即③②,同时需要线粒体即⑤提供能量,C正确;‎ D、甲状腺球蛋白合成及分泌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不变的是高尔基体②,细胞膜④的面积增加,D错误。故选C。‎ ‎12.在一个新鲜马铃薯中挖一凹槽,在凹槽中放进浓盐水,过一段时间,结果是 A. 马铃薯变软,凹槽中水分减少 B. 马铃薯变软,凹槽中水分增多 C. 马铃薯变硬,凹槽中水分减少 D. 马铃薯变硬,凹槽中水分增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 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溶液浓度时,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当细胞液浓度小于细胞外溶液浓度时,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据此分析。‎ ‎【详解】在新鲜萝卜在凹槽中放入浓盐水,浓盐水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则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因此一段时间后,萝卜变软、凹槽中水分增多,故选B。‎ ‎13.下面的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一、二、三所代表的实验中,自变量依次为催化剂种类、H2O2浓度、pH B. 图一可以得出酶具有催化作用 C. 图二bc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有限 D. 图三可以得出pH越小或越大酶活性越低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图1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因变量是氧气的产生量,实验目的是探究酶与无机催化剂的效率;图2的自变量是过氧化氢的浓度,因变量是氧气的产生速率,实验目的是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图3的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溶液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实验目的是探究pH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的影响。‎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图一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图二实验的自变量是H2O2浓度,图三实验的自变量是pH,A正确;‎ B、分析图一曲线可知,加入过氧化氢酶组比加入Fe3+‎ 组先达到反应的平衡点,说明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B错误;‎ C、在一定的范围内,O2产生的速率与H2O2浓度呈正相关,当H2O2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O2产生的速率不再增加,原因是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有限,C正确;‎ D、从图三可以看出,开始时随pH值增大溶液中过氧化氢量越少,即反应消耗的H2O2越多,直到最低值,此时酶活性就越高;随pH值增加,由图可看出溶液中过氧化氢量增加,表明酶活性减弱,故pH越小或越大,酶活性越低,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酶作用的特性,底物浓度、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酶的作用特性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14.如图所示为叶肉细胞内氢元素的部分转移路径,①~④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图中①④过程均发生在生物膜上,②③过程均伴随ATP的合成 B. 图中①过程和③过程生成的[H]为同样的物质,均为NADPH C. 图中④过程消耗氧气,释放大量的能量,且有一部分转化成热能 D. 图中①过程必须在有光条件下进行,③过程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②是暗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需要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同时需要多种酶;③可以表示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或者无氧呼吸第一阶段;④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反应场所在线粒体内膜。‎ ‎【详解】A、图中②过程为暗反应,消耗[H]和ATP,A错误;‎ B、图中①过程产生的[H]为NDAPH,③过程产生的[H]为NADH,B错误;‎ C、图中④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和氧气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其中一部分合成ATP,一部分转化成热能散失,C正确;‎ D、图中①过程必须在有光条件下进行,③过程可以表示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不一定需要氧气,D错误。故选C。‎ ‎15.下列图I表示利用大豆幼苗的绿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结果,图2表示温室中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 丙和丁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在秋天收获时,大豆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 C. 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温室应控制的最低温度约为20℃‎ D. 在B点和D点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离色素的原理: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因此图1中:丁为胡萝卜素,丙为叶黄素,乙为叶绿素a,甲为叶绿素b。图2中“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表示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量”表示呼吸作用,则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A点净光合作用为0,说明在A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详解】A. 丙为叶黄素,丁为胡萝卜素,丙和丁与滤液细线的相对距离最远,故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较大,A正确;‎ B. 在秋天收获时,叶片发黄,叶绿素大量分解,所以大豆叶片中色素量变化是:(甲+乙)<(丙+丁),B正确;‎ C. 图2中植物有机物积累量用图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量”表示,所以净光合作用最大时对应的最低温度是20℃,因此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温室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20℃,C正确;‎ D. 据图可知,在B点和D点时,光合作用速率是呼吸作用速率的2倍,D错误。故选D。‎ ‎16.正常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能分裂产生各种血细胞,在体外某些因素的诱导下,却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和肝细胞。其根本原因是这些造血干细胞 A. 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B. 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 C. 神经细胞和肝细胞的遗传基因不同 D. 神经细胞和肝细胞的蛋白质组成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正常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能分裂产生各种血细胞,在体外某些因素的诱导下,却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和肝细胞,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解】人体内造血干细胞的遗传基因相同,之所以分化成神经细胞和肝细胞,是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故选B。‎ ‎17.某科学家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C(实验组)以研究其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培养过程中定时检测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百分比,得到如图曲线,据此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癌细胞是畸形分化的结果,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 B. 由图可推测,维生素C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细胞增殖 C. 15h时对照组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不一定是体细胞的2倍 D. 10h时对照组分裂期细胞百分比高,不能说明分裂期时间比间期时间长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在加入维生素C后,10h后细胞才开始分裂,说明维生素C可以使细胞分裂的间期延长,但分裂期的时间基本不变,据此分析。‎ ‎【详解】A、癌细胞的出现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故遗传物质改变,A错误;‎ B、由图可知,使用维生素C后分裂间期的时间明显延长,说明维生素C可以通过延长癌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来抑制癌细胞增殖,B正确;‎ C、据图可知,15 h时对照组细胞部分处于分裂期,部分处于分裂间期,只有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C正确;‎ D、10 h时这个时刻,虽然对照组分裂期细胞百分比高,但不能说明分裂期时间比间期时间长,D正确。故选A。‎ ‎18.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不同生物减数分裂的细胞周期也是不同的 B. 动物的红细胞都没有细胞核,所以无分裂能力 C. 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D. 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凹陷缢裂,所以不出现纺锤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有丝分裂,但由于产生的生殖细胞不能继续分裂,所以不具有周期性;无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两个细胞核,最后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整个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详解】A、减数分裂无细胞周期,A错误;‎ B、蛙的红细胞有细胞核,可以进行无丝分裂,B错误;‎ C、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C正确;‎ D、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D错误。故选C。‎ ‎19.以下关于教材中孟德尔、萨顿、摩尔根研究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孟德尔与萨顿的研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 萨顿与摩尔根的研究均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C. 摩尔根的研究过程中未应用孟德尔遗传定律 D. 摩尔根的研究,反过来证明了萨顿的假说 ‎【答案】D ‎【解析】‎ ‎【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A、孟德尔的研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萨顿运用了类比推理法,A错误;‎ B、萨顿的研究运用了类比推理法,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错误;‎ C、摩尔根的研究过程应用了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C错误;‎ D、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反过来证明了萨顿的假说,D正确。故选D。‎ ‎20.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结果发现AB、Ab、aB、ab的比例接近1:1:1:1。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 B. 甲、乙两个容器不能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 C. 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D. 每个容器中两种小球的数量需相等,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也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图中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组合,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详解】A、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等位基因的种类,A错误;‎ B、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不能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B正确;‎ C、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正确;‎ D、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故每个容器中两种小球的数量需相等,且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也要相等,D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索历程,要求学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方法;识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索历程,明确萨顿运用了类比推理法,摩尔根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21.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若两对基因可独立遗传,则杂合子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一定是9:3:3:1‎ B.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因之间一定能发生自由组合 C. 只根据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比为3:1,无法确定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 D. 人类的红绿色盲与性别之间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如AaBb×Aabb,杂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不是9:3:3:1,A错误;‎ 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B错误;‎ C、根据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无法确定基因的位置,如Aa ×Aa和XAXa×XAY子代的性状分离比相同,C正确;‎ D、人类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与性別之间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故选C。‎ ‎22.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 B.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C. 正常情况下在减数分裂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 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 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详解】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A正确; ‎ 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可以是非同源染色体,B错误;‎ C、正常情况下在减数分裂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C正确;‎ D、一般情况下,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相同,D正确。故选B。‎ ‎23.下列关于减数分裂中异常现象及其可能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A.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了AB、Ab、ab、aB4种配子——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 B.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了AB、Ab、ab3种配子——一个B基因突变成了b基因 C. 基因型为AaXBY的个体产生了一个不含A、a基因的XBXB型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都异常 D. 基因型为AaXBY的个体产生了一个aXBXB型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异常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会联会形成四分体,此时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详解】A、正常情况下,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AB和ab或Ab和aB,若产生了4种类型的配子,可能是因为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A正确;‎ B、正常情况下,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AB和ab或Ab和aB,若产生了3种类型(AB、Ab和ab)的配子,可能是因为发生了基因突变,如一个B基因突变成了b基因,B正确;‎ C、基因型为AaXBY的个体产生了一个不含A、a基因的XBXB型配子,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A和a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同Y染色体进入到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而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X染色体没有分离,C正确;‎ D、基因型为AaXBY的个体产生了一个aXBXB型配子,该配子含两条相同的X染色体,而该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BY,故异常配子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X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X染色体移向细胞同一极所致,D错误。故选D。‎ ‎24.某株豌豆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aB:AB:ab=2:2:3:3,则自然状态下其后代出现杂合子的概率为 A. 26% B. 30% C. 36% D. 74%‎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该豌豆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2/10Ab、2/10aB、3/10AB、3/10ab,根据配子计算即可。‎ ‎【详解】自然状态下,豌豆自交产生的子代中,纯合子AAbb、aaBB、AABB、aabb的概率分别是(2/10)2、(2/10)2、(3/10)2、(3/10)2,所以杂合子的概率为74/100,D正确,故选D。‎ ‎25. 已知果蝇基因B和b分别决定灰身和黑身,基因W和w分别决定红眼和白眼。下图表示某果蝇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和部分基因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萨顿用类比推理法得出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结论 B. 基因B、b与W、w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基因B与b的不同主要在于基因的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 D. 若对此果蝇进行测交,后代出现黑身白眼雄果蝇的概率是1/8‎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萨顿用类比推理法得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错误。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基因的特异性体现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C正确。测交出现黑身白眼雄果蝇概率为1/2×1/2×1/2=1/8,D正确。故选:A。‎ 二、填空题 ‎26.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从植物中提取出一种物质,为了探究该物质的作用是能氧化分解葡萄糖还是能水解蔗糖,设计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问题:‎ ‎(l)据图l分析可能的实骏结果:‎ ‎①若两只试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该物质催化的底物是葡萄糖;‎ ‎②若两只试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该物质催化的底物是蔗糖。‎ ‎(2)通过上述实验,确定该物质催化水解的底物为蔗糖,为探究该物质催化作用的最适pH,大致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 ‎①加入蔗糖; ②加入该物质; ③水浴在最适温度下;‎ ‎④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观察现象; ⑤控制不同的pH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⑤③②④ D.①②④③⑤‎ ‎(3)若该物质活性随pH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若将某试管的pH由c调整为b,则该试管中的颜色__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均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2). 均出现砖红色沉淀 (3). C (4). 不会 (5). 因为在pH为c时,该物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使该物质永久失活 ‎【解析】‎ ‎【分析】‎ 葡萄糖是还原糖,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和果糖都是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检测。酶具有专一性,根据题意,该酶若能催化葡萄糖的分解则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则甲、乙2组加入斐林试剂后均不会出现砖红色反应,该酶若能催化蔗糖的水解则不能催化葡萄糖的分解,则甲、乙2组遇斐林试剂均会产生砖红色反应,据此分析。‎ ‎【详解】(1)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该物质的作用是能氧化分解葡萄糖还是能水解蔗糖,由于葡萄糖属于还原糖,蔗糖不属于还原糖,①若两只试管均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试管中都无还原糖,即该物质催化的底物是葡萄糖;②若两只试管均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试管中都有还原糖,即该物质催化的底物是蔗糖。‎ ‎(2)通过上述实验,确定该物质催化水解的底物为蔗糖,为探究该物质催化作用最适pH,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准备蔗糖溶液,先用等量的系列pH值梯度的缓冲液处理蔗糖溶液,然后调至最适温度,再加入该物质进行反应,最后加入斐林试剂检测,同时需要水浴加热,实验过程中注意控制温度、保温时间、加入的蔗糖的量等等无关变量;故实验操作流程是:①⑤③②④,C正确。‎ ‎(3)若将某试管的pH由c调整为b过程中,由于酶在过碱条件下空间结构被破坏,已经失活,因此试管中的颜色不会发生改化。‎ ‎【点睛】本题考查酶的探究实验,意在考查学生能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实验目的,预测实验结果,并能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 ‎27.正常土壤盐分含量约为2g/kg,土地盐碱化已成为全球性危害,选育耐盐作物有重要意义。某研究小组将粒重相同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植株各均分为3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各植株生长状况良好且一致,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组别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小麦品种 A A A B B B 土壤盐分含量/g•kg-1‎ ‎2‎ ‎5‎ ‎9‎ ‎2‎ ‎5‎ ‎9‎ CO2吸收速率/μmol•m-2•s-1‎ ‎244‎ ‎23.3‎ ‎17.3‎ ‎26.1‎ ‎23.0‎ ‎16.6‎ 有效穗数/穗•株-1‎ ‎19.8‎ ‎19.0‎ ‎17.1‎ ‎22.6‎ ‎18.6‎ ‎12.1‎ 穗粒数/粒•穗-1‎ ‎29.4‎ ‎27.1‎ ‎26.4‎ ‎29.5‎ ‎29.0‎ ‎16.6‎ 请分析回答:‎ ‎(1)土壤盐分含量为2g/kg时,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B品种小麦的总光合速率大于A品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土壤盐分含量升高,小麦光合速率逐渐降低,一方面是由于失水导致叶片部分气孔关闭,供给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减少;另一方面是由于叶绿素活性降低,导致用于暗反应的________________减少。‎ ‎(3)盐分含量为2g/kg的土壤更宜种植B品种小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不能 (2). 实验未测定A、B两品种小麦的呼吸速率 (3). CO2 (4). [H]和 ATP (5). 与A品种相比,该条件下B品种穗粒总数更多(与A品种相比,有效穗粒数及穗粒数B品种高于 A品种)‎ ‎【解析】‎ ‎【分析】‎ 根据表格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小麦的品种和土壤盐分含量,因变量有CO2吸收速率、有效穗数、穗粒数,其中CO2吸收速率代表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土壤盐分含量为2g/kg的一、四为对照组,其余为实验组。对比表中各组数据可知,无论是A品种还是B品种小麦,在土壤盐分含量在2g/kg时的CO2吸收速率、有效穗数、穗粒数都最高。据此分析。‎ ‎【详解】(1)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表格中的“CO2吸收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由于实验未测定A、B两个品种小麦的呼吸速率,因此土壤盐分含量为2g/kg时,不能比较A、B两个品种小麦的总光合速率大小。‎ ‎(2)随土壤盐分含量升高,小麦光合速率逐渐降低,一方面是由于失水导致叶片部分气孔关闭,供给光合作用的CO2减少;另一方面叶绿素活性降低,导致光反应减弱,产生的ATP和[H]减少,进而抑制暗反应,导致光合速率降低。‎ ‎(3)由题意可知,A、B两个品种的小麦粒重相同,但盐分含量为2g/kg的土壤条件下,有效穗粒数及穗粒数B品种都高于A品种,即B品种穗粒总数比A品种更多,因此该条件下更适宜种植B品种小表。‎ ‎【点睛】本题考查了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够从表格中获取解题的有效信息;明确CO2吸收速率代表的是净光合速率,并且土壤盐分含量为2g/kg的组作为对照组,进而解答各小题。‎ ‎28.为研究K+通道开放剂对缺血、缺氧条件下脑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 ‎(1)有研究发现,脑细胞代谢非常旺盛,耗氧量大,因此缺血、缺氧时脑细胞主要依赖于____过程产生ATP,不仅ATP生成量少,也会造成_____________(代谢产物)在脑细胞中积累,刺激神经。‎ ‎(2)科研人员利用离体培养的神经元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 ‎①本实验乙组的处理是培养液中不加入血清,并在_____________下培养。丙、丁组除加入图中所示物质外,其他培养条件与_________(填“甲”或“乙”)组相同。‎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正常培养条件下,细胞凋亡率____________,乙组结果与甲组结果比较,说明缺血、缺氧能够__________________。由实验结果判断,__________________能部分缓解因缺血、缺氧诱导的细胞凋亡。‎ ‎【答案】 (1). 无氧呼吸(糖酵解) (2). 乳酸 (3). 无氧环境 (4). 乙 (5). 很低且无明显增长 (6). 明显诱导细胞凋亡,且凋亡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提高 (7). K+通道开放剂 ‎【解析】‎ ‎【分析】‎ 分析柱形图可知,甲组为对照组,正常培养条件下细胞凋亡率低,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凋亡率没有明显增长;乙组是在缺血、缺氧条件下培养,与甲组相比,细胞凋亡率增大,且随着时间延长,细胞凋亡率增大;丙组加入钾离子通道开放剂的条件下培养,与乙相比,加入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后,细胞凋亡率下降,说明K+通道开放剂能缓解缺血、缺氧诱导的细胞凋亡;丁组加入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和阻断剂的条件下培养,细胞凋亡率与乙没有显著差,进一步说明K+通道开放剂能缓解缺血、缺氧诱导的细胞凋亡。‎ ‎【详解】(1)缺血、缺氧时脑细胞主要依赖于无氧呼吸过程产生ATP,不仅ATP生成量少,也会造成乳酸在脑细胞中积累,刺激神经。‎ ‎(2)①根据图示可知,乙组培养条件是缺血、缺氧,故乙组的处理是培养液中不加入血清,并在无氧下培养。甲组是对照组,乙、丙、丁是实验组,根据单一变量原则,丙、丁组除加入图中所示物质外,其他培养条件应乙组相同。‎ ‎②‎ 由柱形图可知,甲组是正常培养条件,细胞凋亡率低,且随着时间变化无明显增长;与甲组对照,乙组凋亡率高,且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凋亡率增大,说明缺血、缺氧能够明显诱导细胞凋亡,且凋亡率随培养时间增加而提高;与乙组对照,丙组加入K+通道开放剂,K+通道开放,细胞凋亡率下降,说明K+通道开放剂能部分缓解缺血、缺氧诱导的细胞凋亡。‎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凋亡及影响因素,考查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解答问题的能力,及根据实验目的明确实验自变量、因变量完善实验步骤的能力。‎ ‎29.下图1表示某一哺乳动物(染色体数=2N)体内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模式图,图2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某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坐标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l中发生减数分裂的细胞,按分裂时期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甲细胞中基因分布情况可判断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_____(选填“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3)细胞乙含有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图1中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若丁细胞是由甲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则一个丁细胞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___。‎ ‎(4)图2曲线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量变化。‎ ‎【答案】 (1). 甲、丙、丁 (2). 基因突变 (3). 4 (4). 初级卵母细胞 (5). Ab或ab (6). 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1中甲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乙图为有丝分裂后期;丙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为不均等分裂,故为初级卵母细胞;丁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2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某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坐标图,起始时数量为N,B点后为0,推测该图曲线表示同源染色体对数。‎ ‎【详解】(1)据分析可知,甲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按分裂时期排序为甲、丙、丁。‎ ‎(2)甲细胞中有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携带A、a基因,另一条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携带a、a基因,所以不可能是交叉互换所致,只能是基因突变所致。‎ ‎(3)细胞乙中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故含有4个染色体组;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呈不均等分裂,故细胞的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若丁细胞是由甲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则一个丁细胞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组成可能是Ab或ab。‎ ‎(4)该哺乳动物染色体数=2N,而图2曲线数量由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至分裂期从N→N→0,所以是同源染色体的对数的数量变化。‎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增殖,考查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图1细胞中是否存在同源染色体及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判断细胞分裂方式和时期,根据减数分裂的变化特征判断子细胞中的基因组成。‎ ‎30.果蝇是良好的遗传学材料,请回答下列遗传相关问题:‎ I.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n,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在一起,如图所示,n在纯合(XnBXnB、XnBY)时能使胚胎致死。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中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若将棒眼雌果蝇XnBX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F1代棒眼雌性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若将F1代雌果蝇与雄果蝇自由交配,则F2代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1)白眼雌果蝇(XrXrY)最多能产生Xr、XrXr、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种类型的配子。‎ ‎(2)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杂交,F1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眼。F2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___,从F2中随机选取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_。‎ ‎【答案】 (1). 和性别相关联 (2). 1/3 (3). 棒眼雌果蝇:正常眼雌果蝇:正常眼雄果蝇=1:3:3 (4). XrY (5). Y (6). 3:1 (7). 1/18‎ ‎【解析】‎ ‎【分析】‎ 伴性遗传是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时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基因型为XrXrY的雌性个体,减数分裂过程中任意两条性染色体会联会配对形成四分体,这两条染色体会分开,与另一条性染色体随机分入一个细胞,故XrXr Y的雌性个体共形成4种配子:Xr、XrY、XrXr、Y。‎ ‎【详解】I.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中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若将棒眼雌果蝇XnBX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即XnBXb×XbY,子代有XnBXb(棒眼)、XbXb(正常眼)、XnBY(致死)、XbY(正常眼),故F1代棒眼雌性个体出现的概率为1/3。若将F1代雌果蝇与雄果蝇自由交配,则F1中雌配子有3/4Xb、1/4XnB,雄配子有1/2Xb、1/2Y,子代有3/8XbXb、3/8XbY,1/8XnBXb、1/8XnBY(致死),故F2代表现型及比例是棒眼雌果蝇:正常眼雌果蝇:正常眼雄果蝇=1:3:3。‎ II.(1)据分析可知,白眼雌果蝇(XrXrY)最多能产生Xr、XrXr、XrY、Y四种类型的配子。‎ ‎(2)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杂交,即aaXrXr×AAXRY,则F1有AaXRXr:AaXrY=1:1。AaXRXr和AaXrY杂交,F2 为(3/4A_:l/4aa)×(l/4XRXr:l/4XrXr:l/4XRY:l/4XrY),灰身红眼比例为:3/4×l/2 =3/8,黑身白眼比例为:l/4 ×l/2=l/8,故F2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3:1。从F2中随机选取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杂交,子代中要出现双隐性个体黑身白眼果蝇,亲本必须都含有2个隐性基因,即AaXRXr×AaXrY,F2灰身红眼雌果蝇中AaXRY比例为2/3,灰身白眼雄果蝇中AaXrY比例为2/3,则子代出现黑身白眼果蝇(aaXrXr、aaXrY)的概率为1/4 ×1/2×2/3×2/3=1/18。‎ ‎【点睛】本题考查性别决定方式和伴性遗传,意在考查学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本题的难点是相关的计算,需要学生正确处理相关的比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