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6.37 KB
  • 2021-09-24 发布

高中生物选修3达标测试:5_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人教新课标选修3基础达标测试 ‎ 基础·巩固 ‎1.生态工程是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新兴学科。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原理的是(  )‎ ‎①协调与平衡原理 ②个别与特殊的原理 ③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④整体性原理 ⑤能量循环流动原理 ⑥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⑦因地制宜原理 ⑧物种多样性原理 A.①②⑤⑦⑧‎ B.①③④⑥⑧‎ C.①③④⑤⑧‎ D.②③④⑥⑦‎ 解析:个别与特殊的原理、因地制宜原理并不是生态工程所要遵循的原理,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单向流动的,而不是循环流动的。 答案:B ‎2.石油农业与无废弃物农业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 A.物质可以循环利用,对环境几乎没有破坏性 B.使用植物易于吸收的化肥作肥料,在促进植物快速生长的同时也有助于周围环境的净化 C.以煤和石油等原料为动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D.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 解析:石油农业与无废弃物农业各有优缺点,石油农业以煤和石油等原料为动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答案:C ‎3.森林覆盖率如今已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比较低,为了提高森林覆盖率,提倡植树造林。在植树造林过程中,许多地方总是同时选择并种植多种树种。这一过程遵循的原理是(  )‎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C.整体性原理 D.协调和平衡原理 解析:本题强调“种植多种树种”,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A ‎4.在我国的太湖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桑基鱼塘模式所遵循的原理是(  )‎ A.协调和平衡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解析:桑基鱼塘模式所遵循的原理是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答案:D ‎5.生态工程建设要达到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的目的,应遵循(  )‎ A.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B.系统整体性原理 C.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 D.物种多样性原理 解析: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的目的,应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防止环境污染,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C ‎6.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的特点是(  )‎ A.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B.高消耗、高效益、可持续 C.少消耗、低效益、可持续 D.高消耗、低效益、可持续 解析:生态工程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等优点。 答案:A ‎7.20世纪90年代后期,长江流域经常发生洪灾,究其原因是上游地区对森林的过度采伐,这能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是(  )‎ A.过度依赖煤、石油等能源 B.资源开发过度,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 C.过分依赖农家肥,造成土壤结构破坏 D.对水资源缺少足够的认识 解析:题干中指出原因是“过度采伐”,相对应的是资源开发过度,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 答案:B ‎8.传统经济模式所造成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障碍。要解决这一问题,下列哪条途径是最佳选择(  )‎ A.恢复“无废弃物农业”模式 B.改变目前的能源结构状况 C.协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 D.走生态经济之路 答案:D ‎9.在建设生态工程时,从我国传统农业的“无废弃物”模式中,可借鉴的是(  )‎ A.物质的分层多级利用 B.能量的单向流动 C.培育良好的土壤结构 D.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 解析:“无废弃物”模式就是要变废为宝,实现物质的分层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答案:A ‎10.位于胶东半岛的昆嵛山林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曾大规模营造马尾松纯林,结果遭到松干蚧的毁灭性打击。这一事例说明,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必须遵循(  )‎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物种多样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 D.整体性原理 解析:本题单一品种的马尾松林不稳定,易受破坏。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因此说明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必须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 答案:B 综合·应用 ‎11.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 ‎(1)从生态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 ‎(2)在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目的是,从而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这个过程遵循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部地区的草场,要注意合理放牧。因为根据______________原理可知,草场与其他生态系统一样,也具有环境承载力,所谓环境承载力是指。如果放牧的牛羊超过了草场承载力的限度,就会引起草场,所以要合理放牧。‎ 答案:(1)水 (2)增加当地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原理 (3)协调与平衡 某种环境所能养活的生物种群的数量 生态失衡和破坏 ‎12.阅读下面资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据计算,维持一个6口人的牧民家庭生活所需食物,需饲养35~40头牛,其中一半必须是母牛,以提供牛奶和繁殖小牛,其余为2~3头公牛,15~18头小母牛和几头小公牛。这一畜群所需的牧场面积取决于降雨量(因降雨量影响产草量),在降雨量为250 mm地区,约需400公顷放牧地。‎ ‎(1)这一资料提示人们,进行草场规划和分配(牧民承包)时应遵循______________原理;资料所列举的数字,主要强调的是应重视,否则将会______________。‎ ‎(2)资料中对牛群结构的具体计算,说明要形成一个种群,必须重视种群的,这样才能使种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协调与平衡 环境承载力 导致草场的失衡和破坏 ‎ ‎(2)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维持正常的增长 ‎13.下面一段资料描述了“石油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效率和人类生活所发生的影响。 商品能量的大量投入以及相应农业技术革新成果的采用,使土地生产率有了飞跃的增长,在1952~1979年间,法国小麦每公顷产量净增1 812.5千克,日本水稻净增2 115千克,美国玉米净增4 327.5千克。在畜牧业,饲养周期缩短、畜产品产量提高。如肥猪的饲养周期已缩到5个月,生产每千克活重仅需饲料3.5千克;肉鸡的饲养期已不足8周,生产每千克活重仅需饲料2千克。美国在1979年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粮食达9.3万千克,能供养的人数为56人。美国农产品商品率在1910年为70%,1979年为99.1%。‎ 请完成下列问题:‎ ‎(1)简要总结出“石油农业”的优点。‎ ‎(2)与传统的“有机农业”相比,“石油农业”的弊端有哪些?‎ 答案:(1)投入高,产出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求。(2)依赖天然资源,如石油,造成严重的资源破坏;依赖大量的农药、化肥,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可持续发展。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