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8.50 KB
- 2021-09-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1.核酸是细胞中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原核细胞中的 DNA 是环状的,真核细胞中的核 DNA 是链状的
B. 人体细胞中的 RNA 是由 DNA 转录而得到的单链核酸,无碱基间的配对
C. DNA 和 RNA 所含的碱基不同,五碳糖和磷酸也不同
D. 细胞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核酸包括DNA和RNA两大类,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是RNA。
【详解】A、原核细胞中的拟核区DNA和质粒都是环状的,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核DNA 呈链状,A项正确;
B、人体中RNA —般是单链,但tRNA折叠成三叶草形,存在部分双链区域,有碱基的配对,B项错误;
C、DNA和RNA所含的五碳糖不同,碱基不完全相同,但磷酸是相同的,C项错误;
D、细胞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遗传物质是DNA,D项错误。
故选A。
【点睛】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性腺细胞的内质网较肌肉细胞的发达
B. 核糖体的形成一定与核仁有关
C. 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较肾小管细胞中的多
D. 唾液腺细胞释放唾液淀粉酶能体现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只有浆细胞能合成与分泌抗体。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比较项目
原 核 细 胞
真 核 细 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主要
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
生物膜系统
无生物膜系统
有生物膜系统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DNA存
在形式
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
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
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
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方式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详解】A、性腺细胞可以分泌性激素,性激素属于脂质,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车间,所以性腺细胞的内质网一般较发达,A项正确;
B、原核细胞中也含有核糖体,但原核细胞无核仁,B项错误;
C、吞噬细胞要吞噬处理一些抗原等,处理分解抗原要依赖于溶酶体,所以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较多,C项正确;
D、唾液淀粉酶是通过胞吐方式分泌的,胞吐或胞吞都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项正确。
故选:B。
3.如图1为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图2为细胞膜的局部放大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中物质A的跨膜运输与细胞呼吸强度无关
B. 如果图1中物质A正在进入细胞,则运输方向为图2中的I→II
C. 流动镶嵌模型能解释生物膜的结构和特点,观察图2结构需要借助高倍显微镜
D. 图1中物质B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生物膜系统中只有细胞膜上有蛋白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1分析,物质A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应属于主动运输,其中B物质表示载体;据图2分析,Ⅰ侧含有糖蛋白,表示细胞膜外。
【详解】A、由图1可知,物质A跨膜运输时需要与细胞膜上的物质B(即载体蛋白)结合,且运输方向为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A项错误;
B、图2中I侧有糖链,所以为细胞膜外侧,物质A进入细胞的方向为I→II,B项正确;
C、流动镶嵌模型能解释生物膜的结构和特点,观察图2结构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C项错误;
D、图1中物质B为载体蛋白,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各种生物膜上都含有蛋白质,D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易错点:科学家用流动镶嵌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要想观察生物膜结构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其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4.下列的化学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
①ATP→ADP ②葡萄糖→丙酮酸 ③核酸→核苷酸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ATP水解可以产生ADP和Pi,因此ATP→ADP属于水解反应,①正确;
②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H],因此葡萄糖→丙酮酸属于氧化分解,不属于水解反应,②错误;
③核酸的基本单位为核苷酸,因此核酸→核苷酸属于水解反应,③正确。
故选B。
5.某实验小组在室温条件下,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某溶液中,测得细胞液浓度与该溶液浓度的比值(P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溶液是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
B. 细胞在t1时刻开始从外界溶液中吸收溶质
C. 若降低温度,则t1〜t2时间段会变长
D. t2时刻后P值不再增大主要是由于细胞壁的限制
【答案】C
【解析】
据图可知,实验开始时,即t0〜t1时间段,P值<1,则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表现为失水。t2时P值=1,则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此时细胞吸水和失水达到平衡,表现为不吸水也不失水。t1〜t2时间段,P值>1,则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表现为吸水。据此可推测细胞可吸收外界溶液中的溶质,所以该外界溶液不是蔗糖溶液,A项错误;细胞在t1时刻之前就已开始从外界溶液中吸收溶质,才会有图示效果,B项错误;由于对细胞外溶质的细胞导致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可推知细胞吸收该溶质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若降低温度,细胞膜的流动性会减弱,同时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活性会降低,影响为主动运输供应能量,进而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所以t1〜t2时间段会变长,C项正确;t2时刻后P值不再增大主要是由于细胞膜上转运外界溶液中的溶质的载体蛋白数量有限,D项错误。
6.下列关于酶和 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酶和 ATP的组成元素不可能相同
B. 无氧呼吸的每一阶段均需要酶,且均能产生 ATP
C. 酶可以重复使用,但 ATP不能重复使用
D. 叶绿体中 CO2的固定过程离不开酶的催化和 ATP的水解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酶大多是蛋白质,少数是RNA;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含有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三分子磷酸。
【详解】A、少数酶是RNA,RNA与ATP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A项错误;
B、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才能产生ATP,B项错误;
C、酶可以重复使 用,但ATP水解后就成为ADP,所以ATP不能重复使用,C项正确;
D、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不需要消耗ATP,所以该过程与ATP的水解无关,D 项错误。
故选C。
【点睛】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用于C3的还原,二氧化碳的固定不需要消耗ATP。
7.下列关于植物细胞中“O”转移途径正确的是
A. 根尖细胞中的H2O,其中O可转移到O2中
B. 叶肉细胞吸收的CO2,其中的O可以转移到丙酮酸中
C. 马铃薯块茎细胞中的C6H12O6,其中的O可以转移到C2H5OH中
D. 为叶肉细胞提供O2,其中的O只能转移到H2O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类型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必需条件
氧和酶
不需要氧,但必需有酶的催化
场所
细胞质基质(第一阶段)
线粒体基质(第二阶段)
线粒体内膜(第三阶段)
细胞质基质
物质变化
①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在酶的作用下发生反应)
②ADP+Pi→ATP(在酶的作用下发生反应)
C6H12O6→2C3H6O3+少量能量(在酶的作用下发生反应)
②C6H12O6→2C2H5OH +2CO2+少量能量
(在酶的作用下发生反应)
③ADP+Pi→ATP(在酶的作用下发生作用)
能量释放
产生大量能量
产生少量能量
特点
有机物彻底分解,能量完全释放
有机物氧化没有彻底分解,能量没有完全释放
联系
①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②实质相同: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详解】A、由于根尖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根尖细胞中的H2O,其中的O不能转移到O2中,A 项错误;
B、叶肉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O2首先通过光合作用将O转移到 C6H1206中,然后再通过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转移到丙酮酸中,B项正确;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所以细胞中C6H1206的O不能转移到C2H5OH中,C项错误;
D、为叶肉细胞提供O2,其中的O先转移到H2O中,然后水再参与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将其中的O转移到更多的物质中,D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易错点:马铃薯块茎、甜菜根、玉米胚、胡萝卜叶和动物肌细胞等在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不产生酒精;高等植物、酵母菌和乳酸菌等在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酒精、不产生乳酸。
8.下列关于下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过程①表示光反应,a代表水
B. 肝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线粒体内膜
C. 过程③受b的制约,还受过程①的影响
D. 过程①产生的[H]和过程④产生的[H]是同一种物质
【答案】D
【解析】
过程①有[H]、ATP和O2生成,表示光反应,a代表水,A正确;过程②发生了[H]与O2结合生成H2O,同时产生ATP,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肝细胞中,此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B正确;过程③在①所示的光反应产物[H]和ATP的参与下,以b为原料生成了葡萄糖,表示暗反应,b为CO2,因此受CO2浓度的制约,还受过程①的影响,C正确;过程④为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阶段,产生的[H]为NADH,过程①产生的[H]为NADPH,因此过程①和过程④是产生的[H]不是同一种物质,D错误。
【点睛】本题以过程图为情境,综合考查显示对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二者的联系的掌握情况。梳理相关的知识点、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
注:光合作用产生的[H]为还原型辅酶Ⅱ(NADPH),有氧呼吸产生的[H]为还原型辅酶Ⅰ(NADH)。
9.呼吸商(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商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呼吸商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
B. 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
C. 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a点
D. 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分析题目,阅读题干和题图获取信息,然后根据选项 描述分析综合进行判断。
【详解】A、由于有氧呼吸吸收氧气与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无氧呼吸不吸收氧气,只释放二氧化碳,所以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1时,只进行有氧呼吸,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大于1时,即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呼吸商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弱,无氧呼吸越强,A错误;
B、分析题图可知,b点氧气浓度大于a点,所以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点,B正确;
C、由题图可知,a点无氧呼吸强,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不能将氧分压调至a点,C错误;
D、由题图可知,c点是只进行有氧呼吸的最低氧分压点,不是有氧呼吸氧气的饱和点,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在一定的范围内会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与氧气浓度的关系,根据呼吸商判断细胞呼吸的类型,呼吸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的理解与综合应用能力。
10.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③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④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⑤检测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
A. 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②③④ B. 需要使用染色剂的是②④⑤
C. 需要使用酒精的是①③⑤ D. 需要保持细胞活性的是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显微镜,需要使用显微镜的实验有:②④⑤,故A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有丝分裂和检测脂肪的实验需要染色,故B正确;叶绿体色素的提取需要使用酒精、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需要使用酒精、检测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的实验需要使用酒精,故C错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需要保持酵母菌是活细胞,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教材中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11.下列关于人体内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B. 细胞衰老后,其中的酶种类大量减少
C. 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凋亡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D. 癌细胞属于病变细胞,所以代谢速率较癌变前降低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4、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详解】A、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变化,A项错误;
B、细胞衰老后许多酶的活性降低,但酶的种类不会大量减少,B项错误;
C、细胞凋亡对个体的生长发育是有积极意义的,C项正确;
D、细胞癌变后,其代谢速率会提高,D项错误。
故选:C。
12.下列对如图曲线a和b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a和b可分别代表夏季晴天正午时分棉花叶肉细胞中ADP和[H]含量的变化
B. a和b可分别代表萌发种子在出土前蛋白质种类和干重的变化
C. a和b可分别代表细胞分化程度和全能性高低的变化
D. a和b可分别代表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渗透吸水能力和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
【答案】A
【解析】
夏季晴天正午时分棉花叶肉细胞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三碳化合物还原的少,NADPH含量的变化是升高的,ATP用的少,生成的ADP就少,其含量是下降的,A错误。萌发种子在出土前蛋白质种类是增加的,因为新陈代谢增强,可以用a代表。干重是减少的,因为此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进行呼吸还要消耗有机物,可以用b代表,B正确。一般情况下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就越低,C正确。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渗透吸水能力是逐步升高的,而原生质体的体积是逐渐缩小的,D正确。
13.红色面包霉的单倍体细胞中具有7条染色体,基因型分别为E、e的两个单倍体细胞发生融合后,立即发生减数分裂,紧接着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此过程最终形成的子细胞数及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基因型分别为( )
A. 8个7条E、E、E、E、e、e、e、e
B. 8个14条EE、EE、ee、ee、EE、EE、ee、ee
C. 4个7条E、E、e、e
D. 4个14条EE、EE、ee、ee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红色面包霉的单倍体细胞中具有7条染色体,说明二倍体红色面包霉的体细胞中有14条染色体,基因型分别为E、e的两个单倍体细胞融合后,染色体数为14条,基因型为Ee,再经减数分裂,一个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基因型为E或e;形成的每个子细胞再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且染色体数目不变,基因型也不变。
【详解】红色面包霉的单倍体细胞中有7条染色体,基因型分别为E、e的两个单倍体细胞发生融合后的融合细胞中染色体应为14条,基因组成为Ee;Ee发生减数分裂,产生2种类型的4个子细胞,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为7条,基因组成为E、E、e、e;基因组成为E、E、e、e的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后细胞数目加倍,染色体数和基因组成不变,故该过程最终形成的子细胞数为8个,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7条,基因型为E、E、E、E、e、e、e、e;故A正确。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一个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4个两种基因型的子细胞,一个细胞经有丝分裂产生2个一种基因型的子细胞。
14.果蝇的长翅(B)与短翅(b)、红眼(R)与白眼(r)是两对相对性状。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Fl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另取F1中1只长翅白眼果蝇与1 只长翅红眼亲本果蝇杂交得到F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亲本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BbXRXr和BbXRY
B. F1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4种,其中杂合子占5/6
C. 若F2代雄果蝇中长翅白眼占3/8,则F2代雌果蝇中出现长翅白眼的概率为3/8
D. 若取Fl代1只短翅白眼果蝇与F1代1只长翅红眼果蝇交配,子代有一半长翅红眼果蝇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首先分析长翅和短翅,子代雌果蝇中长翅:短翅=3:1,雄果蝇中长翅:短翅=3:1,该比例符合杂合子自交的后代结果,并且与性别无关,则亲本基因型用Bb×Bb表示;分析红眼和白眼,子代中雌果蝇中只有红眼,雄果蝇中红眼:白眼=1:1,即性状与性别相关联,说明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可以表示为XRXr×XRY。
【详解】由分析可知,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亲本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A正确;由分析可知,亲本基因型分别为:BbXRXr×BbXRY,因此F1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4种,分别为BBXRXR、BBXRXr、BbXRXr、BbXRXR,只有BBXRXR为纯合子,比例=1/3×1/2=1/6,因此杂合子占5/6,B正确;现有1只长翅白眼果蝇与1只长翅红眼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中长翅白眼占3/8,由于子代中雌果蝇出现白眼,因此亲本基因型只能为BbXRXr×BbXrY,则子代雄果蝇中出现长翅白眼的概率=3/4×1/2=3/8,C正确;由于Fl中短翅白眼只有雄果蝇,其基因型为bbXrY,它与F1中1只长翅红眼雌果蝇交配,由于F1中长翅红眼雌果蝇有4种基因型:BBXRXR或BBXRXr或BbXRXr或BbXRXR,所以子代中长翅红眼果蝇的比例是不确定的,D错误。
【点睛】关键:(1)分别统计子代两对性状的表现型比例推出控制基因是否为伴X遗传;
(2)根据推出的遗传方式写出两亲本的基因型;
(3)根据亲本基因型推算其他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出现概率。
15.下图是同种生物体内的细胞分裂图像,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①所示的细胞中会发生A—T和U—A的碱基配对
B. 图②所示的细胞中,先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再进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 图②、③所示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是图④所示细胞的二倍
D. 四幅图所示的细胞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器官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
①细胞处于分裂间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图①所示的细胞为细胞分裂间期,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NA的复制过程中会发生A—T的碱基配对,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会发生U—A的碱基配对,A项正确;
B、图②所示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同时发生的,B项错误;
C、图②、③、④所示的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都是两个,C项错误;
D、四幅图所示的细胞有的进行有丝分裂,有的进行减数分裂,这两种细胞分裂方式可以同时在生殖器官如睾丸中发生,D 项错误。
故选:A。
16.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可能不同
B. 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增殖过程中不一定会进行联会配对
C. 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与自由组合有关
D. 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也可能会移向细胞同一极,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减数分裂、基因遗传规律和染色体变异的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A、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是相同的,但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可能不同,A正确;
B、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会联会配对,B正确;
C、基因的自由组合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关,同源染色体不能发生自由组合,C错误;
D、减数分裂过程中,如果一对同源染色体移向细胞同一极,则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D正确。
故选C。
17.在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某种成分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R型细菌转化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变化与下列哪种过程最为相似
A. 用X射线照射青霉菌使青霉菌繁殖能力增强
B. 无子西瓜与无子番茄的培育
C. 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现象
D. 低温或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
【答案】C
【解析】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某种成分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类似于转基因技术,属于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现象也属于基因重组。
18.某同学对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进行了分析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结论相同:DNA是遗传物质
B. 两个实验中细菌转化均与小鼠有关
C. 先进行了体外转化实验后进行了体内转化实验
D. 实验设计思路不同,但都遵循了对照原则
【答案】D
【解析】
【分析】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体内转化实验只证明了被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能让R型菌发生转化的转化因子,但不能证明DNA就是遗传物质,A项错误;
B、体外转化实验是在培养皿中进行的,与小鼠无关,B 项错误;
A、先进行了体内转化实验后进行了体外转化实验,C项错误;
B、两个实验都严格遵守了对照原则,D项正确。
故选:D。
19.“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实验中,若有4种碱基塑料片共20个,其中4个C,6个G,3个A,7个T,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4个,脱氧核糖塑料片40个,磷酸塑料片100个,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若干,则
A. 能搭建出20个脱氧核苷酸
B. 搭建的分子片段中每个脱氧核糖都与2个磷酸相连
C. 能搭建出47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
D. 能搭建出一个4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
【答案】D
【解析】
由于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只有14个,所以最多只能搭建出14个脱氧核苷酸,A错误;搭建的分子片段中,脱氧核糖与2个磷酸或1个磷酸相连,B错误;在构建双链DNA分子时,由于只有2个脱氧核糖各与1个磷酸结合,其余各与2个磷酸结合,故在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只有14个的条件下,DNA分子双链片段最长有(14+2)/4=4个碱基对,D正确;由于碱基对最多4个,所以最多能搭建出44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C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的数目的计算,再结合题干条件“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有14个”答题。
20.如图示真核细胞中的不同生理过程,乙图所示过程可产生甲图中的①。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表示翻译过程,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B. 乙图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甲图完全相同
C. 核糖体在①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
D. 最终合成的②③④⑤的氨基酸排列顺序都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详解】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表示翻译过程,多个核糖体完成多条多肽链的合成,A错误;翻译时组成mRNA上的密码子的碱基与相应tRNA上的构成反密码子的碱基互补配对,即碱基的配对方式为A—U、C—G、U—A、G—C,乙图表示转录,转录时DNA模板链上的碱基与mRNA的相应碱基互补配对,即配对方式为A-U、G-C、C-G、T-A,可见,乙图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甲图不完全相同,B错误;①表示mRNA,②③④⑤均表示多肽链,依据多肽链的长短可知,核糖体在①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C错误;因模板mRNA相同,所以最终合成的②③④⑤的氨基酸排列顺序都相同,D正确。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在此基础上,从图示和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明辨①为mRNA,②③④⑤均为多肽链,⑥为核糖体,进而分析各选项。
21. 植物基因D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研究发现,在基因D中插入某小段DNA序列后,植物出现了性状的改变。该变异 ( )
A. 使控制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改变
B. 破坏了基因中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C. 导致染色体中基因数目与次序的变化
D. 导致种群基因库和生物进化方向的改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在基因D中插入某小段DNA序列后,植物出现了性状的改变,这说明该变异使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A正确;该基因发生变异后仍能传递和表达,但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B错误;该变异导致基因中碱基数目和次序的变化,C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发生改变,但不能导致生物进化的方向发生改变,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及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2.大豆是雌雄同花植物,野生型大豆雌蕊与雄蕊育性正常。科学家从大豆种群中分离到雄性不育单基因突变体甲(隐性性状)和雄性不育单基因突变体乙(隐性性状),为判断这两种突变体是否由同一突变基因控制,下列设计方案及预测合理的是
A. 将突变体甲与突变体乙进行杂交,若子代均为雄性不育植株,则两种突变体由同一突变基因控制
B. 将突变体甲与野生型大豆杂交获得F1,再将F1与突变体乙杂交得F2,若F2均为雄性不育,则两种突变体由同一突变基因控制
C. 将突变体甲与野生型大豆杂交获得F1,再将F1与突变体乙杂交得F2,若F2均为雄性可育,则两种 突变体由不同突变基因控制
D. 将突变体甲、突变体乙分别与野生型大豆杂交获得F甲1、F乙1,再将F甲1与F乙1杂交得F2,若F2中出现雄性不育植株,则两种突变体由不同突变基因控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
(2)诱发因素可分为:
①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
②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③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
没有以上因素的影响,细胞也会发生基因突变,只是发生频率比较低,这些因素只是提高了突变频率而已。
(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4)基因突变的特点:
a、普遍性;
b、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上;
c、低频性 d、多数有害性 e、不定向性。
(5)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6)结果:产生了该基因的等位基因,即新基因。
【详解】A、突变体甲与突变体乙均为雄性不育植株,故两种突变体不能进行杂交,A项错误;
B、若这两种突变体由同一突变基因(设为a)控制,则突变体甲(aa)与野生型大豆(AA)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Aa,再将F1与突变体乙(aa)杂交,所得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 =1:1,即乙中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1,B项错误;
C、若这两种突变体由不同突变基因控制,设突变体甲的基因型为aaBB、突变体乙的基因型为AAbb,则突变体甲与野生型大豆(AABB)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AaBB,再将F1与突变体乙杂交,所得F2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即F2均为雄性可育,C项正确;
D、突变体甲、突变体乙分别与野生型大豆杂交,所得F甲1、F乙1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 AABb,再将F甲1与F乙1杂交,所得F2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即F2均为雄性可育,D项错误。
故选:C。
23. 只蝴蝶的性别决定为ZW型,有一种极为罕见的阴阳蝶,即一半雄性一半雌性的嵌合体,其遗传解释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由图可推断,决定蝴蝶雌性生殖器官生长发育的基因可能位于W染色体上
B. 过程Ⅰ依赖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也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C. 过程Ⅰ存在基因重组,过程Ⅱ存在染色体变异,只有后者可以用显微镜观察
D. 若阴阳蝶能产生配子,雌配子正常,雄配子只有一半是正常的
【答案】C
【解析】
由于W染色体丢失后为雄性一半,所以决定蝴蝶雌性生殖器官发育的基因可能位于W染色体上,A正确;过程Ⅰ表示受精作用,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过程Ⅰ表示受精作用,该过程中不存在基因重组,过程Ⅱ存在染色体变异,该变异可以用显微镜观察,C错误;若阴阳蝶能产生配子,雌配子正常,雄配子只有一半是正常的,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名师点睛】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24.T、t和B、b基因分别位于果蝇的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现已知基因tt纯合时雌果蝇会性逆转成雄果蝇。某研究小组为了区分某雄果蝇是否性逆转形成,用黄色荧光标记T、t,用绿色荧光标记B、b,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的荧光数量,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若细胞中出现2个黄色荧光点2个绿色荧光点,该雄果蝇为性逆转形成的
B. 若细胞中出现4个黄色荧光点2个绿色荧光点,该雄果蝇为性逆转形成的
C. 若细胞中出现4个黄色荧光点4个绿色荧光点,该雄果蝇为性逆转形成的
D. 若细胞中出现2个黄色荧光点4个绿色荧光点,该雄果蝇为性逆转形成的
【答案】C
【解析】
T、t位于果蝇的常染色体上,无论该果蝇是否是性反转形成的,在减数第一分裂后期,细胞中都含有4个该基因,即含有4个黄色荧光点;B、b基因位于果蝇的正常雄果蝇的体细胞中只含有1个该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2个该基因,即含有2个绿色荧光点;性反转形成的雄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2个该基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4个该基因,即含有4个绿色荧光点。综合以上可知,若细胞中出现4个黄色荧光点2个绿色荧光点,该雄果蝇不是性逆转形成的;若细胞中出现4个黄色荧光点4个绿色荧光点,该雄果蝇为性逆转形成的,故选C。
2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
B. 关于遗传与变异的产生,达尔文接受了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
C. 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但不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直接价值
【答案】C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物进化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
【详解】A、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并形成了生物多样性,A项正确;
B、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在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即关于遗传与变异的产生,达尔文接受了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但达尔文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B项正确;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项错误;
D、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D项正确。
故选:C。
26.人在进行剧烈运动的过程中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过程中下丘脑会分泌相关激素来调节胰岛的分泌活动
B. 该过程中会通过毛细血管的收缩来增加热量的散失
C. 该过程中,肌肉细胞内CO2只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D. 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会提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2、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一方面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另一方面大脑皮层产生渴感,调节人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详解】A、人体在进行剧烈运动的过程中,血糖含量会发生变化,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来控制胰岛的分泌活动,A项错误;
B、人在进行剧烈运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常通过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来增加散热,B项错误';
C、剧烈运动过程中,部分肌肉细胞仍进行有氧呼吸,故CO2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C项错误;
D、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多,即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会提高,D项正确。
故选:D。
27.下列关于神经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复杂转换过程
B. 神经元受到刺激时,兴奋部位的膜电位是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C. 神经元产生的局部电流在膜内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外则相反
D. 突触前神经元释放递质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过程。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详解】A.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要通过化学物质神经递质传递,故存在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过程,A正确;
B. 神经元受到刺激时,神经元细胞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兴奋部位的膜电位是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正确;
C. 神经元产生的局部电流在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在膜外则相反,C错误;
D. 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递质属于分泌物,其加工、运输和胞吐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D正确。
28.如图表示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传导过程中,突触1和突触2存在的相关作用机制,其中乙酿胆碱和甘氨酸(Gly)是神经递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段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b处神经纤维处于兴奋状态
B. Gly是抑制性神经递质,突触2对传来的兴奋起抑制作用
C. 乙酿胆碱和Gly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导致Na+内流
D. 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是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示意图.突触1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是兴奋型递质,可使兴奋向下传导;而突触2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甘氨酸)是抑制型递质,与分布在突触后膜上的Gly受体结合,导致通道乙开启,使阴离子内流,所有A处的兴奋不能传至B处,据此答题。
【详解】A、a段膜内为负电位,表示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b处膜内是正电位,表示神经纤维处于兴奋状态,A项正确;
B、乙酰胆碱引起突触后神经元膜内电位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是兴奋性神经递质,Gly引起突触后膜的膜内负电位更大,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了兴奋的传递,B项正确;
C、Gly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导致阴离子内流产生抑制性电位,不会导致Na+内流,C项错误;
D、突触前膜通过胞吐方式释放神经递质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相关离子的跨膜运输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项正确。
故选:C。
29.科学家研究发现细胞摄人葡萄糖需要借助细胞膜上的多种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人体中有一种对胰岛素敏感的GLUT4,如图为胰岛素调节血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若该细胞为肝细胞,则图中“?”可以是合成肝糖原
B. 细胞膜上的GLUT4的数量与胰岛素有关,同时还受相关基因的控制
C. 血糖浓度长期偏高的人,GLUT4在该细胞膜上的数量会偏多
D. 胰岛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分析,当胰岛素和其受体结合后,一方面促进蛋白质、脂肪、糖原合成,另一方面使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氧化分解,促进葡萄糖的利用,而使血糖浓度降低,激素与受体结合体现了信息的传递功能。
【详解】A、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合成糖原以及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若该细胞为肝细胞,则图中“?”可以是合成肝糖原,A项正确;
B、细胞膜上的GLUT4的 数量与胰岛素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还受相关基因控制,B项正确;
C、人体血糖浓度长期偏高,说明其葡萄糖转运至细胞内的过程发生障碍,则GLUT4在细胞膜上的数量可能偏少,C项错误;
D、胰岛素发挥作用时,需要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D项正确。
故选:C。
【点睛】易错点: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胰岛素发挥作用时,需要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使血糖下降。
30.宫颈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某一类DNA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研究发现HPV衣壳蛋白L1在一定表达系统中能重新自我组装成病毒 样颗粒(VLPs),VLPs不含DNA分子,可用于制作预防HPV的疫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癌症的发生是某一个基因突变引起的
B. VLPs作为抗原进人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
C. 疫苗中的VLPs注入机体后一般不会进一步增殖产生子代病毒
D. 接种该疫苗的个体在感染HPV时,快速产生的抗体主要由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产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详解】A、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一个细胞中至少发生5~6个基因突变,是一种累积效应,A项错误;
B、VLPs作为抗原进入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识别,但吞噬细胞识别作用无特异性,B项错误;
C、注入机体的VLPs不含DNA分子,一般不会增殖产生子代病毒,C项正确;
D、接种该疫苗的个体体内会形成相应的记忆细胞,所以在HPV侵入时,会发生二次免疫反应,快速分泌抗体的浆细胞主要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D项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31.为了研究高温胁迫对棉花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人员将A、B、C三个品系的棉花在30℃条件下培养了一段时间后,移植到40℃的环境中,其他条件保持一致,测定相关数据如图1;图2为30℃条件下测得的光合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30℃时,测定三种品系光合速率变化情况如图2。当光照强度过大时,棉花叶片的光合速率_______。在P点时,检测的是棉花叶片的_______。
(2)移植后3个品系的光合速率均下降,据图判断,光合速率最不可能因_____________(填“光合色素”、“水分”或“二氧化碳吸收量”)首先出现下降而下降,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0℃条件下叶片的蒸腾速率升高,可能是为了提高散热的效率,保证植物的光合作用正常进行,该机制对植物的正常生长有重要意义。若移植后蒸腾速率不变,则三个品系植株的光合速率均会下降50%,结合图示及上述分析,判断在三个品系中,____________品系中这一机制的效率最高。
(4)根据图2的结果分析,若30℃为棉花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则40 ℃条件下进行实验,光照强度应设定在____________(lx)之间(用图中数据表示),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下降 (2). 呼吸强度 (3). 二氧化碳吸收量 (4). 此时蒸腾作用强烈,气孔开放程度较高 (5). B (6). 1000-1500 (7). 排除光照强度(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解析】
【分析】
图1为植物从30℃环境移入40℃环境进行高温培养测得的相关数据,从图1所示可知,三个品系光合作用、光能捕获效率都下降了;三个品系蒸腾作用都增强了,其中A品系蒸腾作用最强,散热最快,能降低高温对植物的影响。图2为30℃条件下测得的光合速率。
【详解】(1)在30℃时,测定三种品系光合速率变化情况如图2。当光照强度过大时,棉花叶片的光合速率下降。在P点时,检测的是棉花叶片的呼吸强度。
(2)移植后植株的蒸腾作用旺盛,气孔开放程度较高,植株二氧化碳吸收能力较强,植株的光合速率可能因为光能捕获效率、含水量降低而降低,但理论上不应是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导致了光合速率下降。
(3)由题意分析可知,欲比较三个品系中这一机制的效率,应确定与蒸腾速率不变时相比,三个品系光合速率增加量相等时,哪一品系蒸腾速率增加量最小。根据蒸腾速率的测定结果和光合速率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40 ℃条件下B品系的光合速率提高了35%,蒸腾速率也提高了35%,即B品系的蒸腾速率增加量/光合速率升高量=1,A品系中该值为3/2,C品系中该值为5/4,则B品系中这一机制的效率最高。
(4)根据图2结果可知,当光照强度为1000~1500
lx时,三个品系的光合速率都较大,判断棉花的最适光照强度在这一范围内。实验探究的是高温胁迫对棉花光合速率的影响,光照强度为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以排除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32.右图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a、b、c、d代表人体内不同激素,请据图回答:([ ]内填相应字母)
(1)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A传到B,而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人体内激素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__________就会减少,这是一种_______调节机制。
(3)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
_________________激素和肾上腺分泌的_________激素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过程,以维持机体血糖平衡。
【答案】 (1).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 促甲状腺激素 (3). 反馈调节 (4). 胰高血糖素 (5). 肾上腺素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激素调节,考查对兴奋传递特点、激素分泌调节机制和血糖调节的理解。明确兴奋传递机制、激素分泌调节特点和血糖平衡调节途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1)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只能由A传到B,而不能由B传到A。
(2)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机制,如果人体内激素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就会减少。
(3)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血糖浓度降低,此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过程维持机体血糖平衡。
33.宇宙辐射、温度差异等不利因素会对人体产生严重伤害。航天员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英雄,需要克服进驻太空后机体产生的多种失重效应。回答下列问题:
(1)失重环境中航天员头部体液增多,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到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出现体液转移反射性多尿现象。经专业训练的航天员可通过位于______的神经中枢调节,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以减轻体位翻转等症状。
(2)失重会引起骨骼内钙、磷的丧失,使航天员返回地面后易发生骨折,因此除食用富含钙、磷的食物外,还需补充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体温的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机体的产热部位主要是___________;寒冷条件下,由于寒冷的刺激引起皮肤立毛肌收缩,皮肤会起鸡皮疙瘩,其机理是____________。
(4)航天器和航天服中的生命保障系统,为航天员提供了类似于地面的环境,有利于宇航员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抑制 (2). 小脑 (3). 维生素D (4). 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 (5). 骨骼肌和肝脏 (6). 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立毛肌收缩 (7).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果体内某方面的理化性质或成分偏离正常范围,则需要通过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网络进行调节。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引起下丘脑相关内分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经垂体后叶释放,体液运输,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当人体内产热量基本等于散热量,人体体温维持稳定;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器官主要是皮肤;其调节体温的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共同调节。
【详解】(1)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后叶释放到内环境中,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根据题意,失重环境中航天员头部体液增多,出现体液转移反射性多尿现象,因此其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到抑制;人体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位于小脑,经专业训练的航天员可通过躯体平衡中枢的调节,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因此能减轻体位翻转症状。
(2)钙、磷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组成成分,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可预防缺钙等引起的骨质疏松、佝偻病等疾病;由于失重会引起骨骼内钙、磷的丧失,使航天员返回地面后易发生骨折,因此除食用富含钙、磷的食物外,还需补充维生素D。
(3)人体内主要产热部位在肝脏和骨骼肌。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皮肤立毛肌收缩。
(4)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细胞代谢的进行离不开酶,只有温度、pH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可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点睛】注意抗利尿激素分泌多少与尿量多少的逻辑关系:细胞外液渗透压越大→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越多→重吸收水量越快→形成的尿量越少。
34.科学工作者用荧光标记法对某品系二倍体植物AA(2n=24)的花色基因(A-红花、a-白花)进行研究,A被标记为红色荧光点。
(1)正常个体一个细胞的红色荧光点数量最多为___________________个,这表明该细胞完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2)在该品系中,偶然发现有一棵植株的绝大多数体细胞中有三个红色荧光点,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植株育性正常。取该植株的体细胞进行观察,发现染色体数量为24条,但染色体的结构异常。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
请分析下列实验:
①让该植株与白色品系植株杂交得F1;
②任取两株F1植株杂交,得到F2(假设F2的数量足够多);
③统计F2中各花色的比例:
若后代红花∶白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能确定属于第二种情况。
若后代红花∶白花=3:1,则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属于第一种情况
【答案】 (1). 4 (2). DNA复制(染色体复制) (3). 7 ∶1或15∶1 (4). 不能
【解析】
【分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当DNA复制时,相关基因的数量加倍;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第一种情况的个体减数分裂产生AA(2个A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和A两种配子,与aa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a(2个A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和Aa两种,其中前者产生的配子为AA和a,比例为1:1,后者产生A和a两种配子比例为1:1;无论从F1中选择哪两个个体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红花:白花=3:1;第二种情况的个体减数分裂产生AA(2个A基因位于两条染色体上)和A两种配子,其与aa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a(2个A基因位于两条条染色体上)和Aa两种,其中前者产生的配子为AA、A、Aa和a四种配子,比例为1:1:1:1,后者产生A和a两种配子比例为1:1,若从F1选择的两个个体都是AAa,则杂交后代红花:白花=15:1,若从F1选择的两个个体都是Aa,则杂交后代红花:白花=3:1,若从F1选择的两个个体是AAa和Aa,则杂交后代红花:白花=7:1。
【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A被标记为红色荧光,正常AA的个体中含有2个荧光,该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由于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复制,因此细胞中最多含有红色荧光的个数为4个。
(2)第一种情况的个体减数分裂产生AA(2个A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和A两种配子,与aa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a(2个A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和Aa两种,其中前者产生的配子为AA和a,比例为1:1,后者产生A和a两种配子比例为1:1;无论从F1中选择哪两个个体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红花:白花=3:1.第二种情况的个体减数分裂产生AA(2个A基因位于两条染色体上)和A两种配子,其与aa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a(2个A基因位于两条条染色体上)和Aa两种,其中前者产生的配子为AA、A、Aa和a四种配子,比例为1:1:1:1,后者产生A和a两种配子比例为1:1,若从F1选择的两个个体都是AAa,则杂交后代红花:白花=15:1,若从F1选择的两个个体都是Aa,则杂交后代红花:白花=3:1,若从F1
选择的两个个体是AAa和Aa,则杂交后代红花:白花=7:1,因此当F2出现红花:白花=7:1或15:1时,能确定是第二种情况。若是第一种情况,F1的基因型为AAa(2个A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和Aa两种,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如图1和图2,若是第二种情况,F1的基因型为AAa(2个A基因位于两条染色体上)和Aa两种,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如图3和图4,根据(2)的解析可知,其中图1图2杂交,图1图2图3自交结果均为红花:白花=3:1,所以不能确定属于第一种情况。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变异、减数分裂和实验设计,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加强了学生分析图表并且通过对比得出结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