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1.50 KB
  • 2021-09-24 发布

【生物】湖北省鄂东南教改联盟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湖北省鄂东南教改联盟学校2019-2020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考试时间:上午 10:30—12:00 试卷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1-15 题每题 1 分;16-30 题每题 2 分;共 45 分)‎ ‎1.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及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某种群数量越多,其种群密度一定大 ‎ B.出生率、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征 C.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不一定能保持稳定 D.同一群落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 ‎2. 调查是生物学调查实验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下列关于调查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以确保结果更加准确 B.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可用取样器取样,调查时间不影响调查结果 C.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样液滴入血细胞计数板后需盖盖玻片,再用显微镜观察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对两条边上的菌体 ‎3. 如图所示是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甲 乙 A.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 c 点附近 B.图甲中 c 点种群增长速率对应图乙中的 f 点,ac 段可看成是“J”型增长 C.对应图乙 f g 过程中的种群数量是不断增加的 D.根据“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Nt=N0λt 可知,种群呈“J”型增长时其增长速率不能用图乙表示 ‎4. 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 W1 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有关能量流动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B.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中 C.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D1/W1‎ D.能量传递效率总是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减少 ‎5.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森林阶段的群落中不能找到地衣、苔藓,但能找到草本植物和灌木 B.由于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演替没有一定的方向性 C.群落演替的实质是优势种群逐渐被取代的过程 D.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而永无休止的过程 ‎6.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的信息有调节种间关系的作用 B.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对害虫诱捕进行控制属于化学防治 C.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进行的,信息种类可相同也可不同 D.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时,黑光灯传递给昆虫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 ‎7. 许多谚语、诗词等体现了丰富的生态学观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生物群落的次生演替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的功能 D.“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8. 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 4 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 1500 只蝌蚪(甲、乙、丙各 500 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 3 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B.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C.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D.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9. 关于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遗传和表达发挥作用 B.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含有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等 C.终止子位于 mRNA 的尾端,使转录在所需要的地方停止下来 D.涉及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0.某研究小组为了研制预防甲型 H1N1 流感病毒的疫苗,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其简要的操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中产生的可遗传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B.步骤③用 CaCl2 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处于感受态 C.步骤③的完成并不代表基因工程就成功了 D.检验 H 蛋白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 H 蛋白与甲型 H1N1 流感康复病人的血清进行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 ‎11.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比较,不合理的是( )‎ A.基因工程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中已存在的蛋白质,而蛋白质工程可以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从而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 B.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蛋白质工程最终还是要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来完成 C.基因工程遵循中心法则,蛋白质工程完全不遵循中心法则 D.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产生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 ‎12.下图表示用某二倍体植株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它的分化程度最低 B.②→③的再分化过程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值高时,有利于生根 C.该技术可用于培育出无病毒植株和生产人工种子 D.①→②的实质是使①的细胞恢复分裂能力 ‎13.MS 培养基和培养微生物所配制的培养基的主要区别是( )‎ A.MS 培养基不需碳源,微生物培养基含碳源 B.MS 培养基不需要调 PH,微生物培养基需要调 PH C.MS 培养基一般含植物激素,微生物培养基不含植物激素 D.MS 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微生物培养基通常是固体培养基 ‎14.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还不能将从动物体内分离出来的成熟的体细胞直接培养成一个新个体,而是必须将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未受精的卵细胞中才能发育成新个体,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卵细胞大,便于操作 B.卵细胞含有的营养物质多 C.重组细胞才具有全能性 D.卵细胞的细胞质可使体细胞核全能性得到表达 ‎15.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反对一切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 B.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传染性强、危害大,是用于制造生物武器理想的微生物 C.基因身份证包含人的全部基因信息,其负面影响是会泄露个人隐私 D.目的基因(如杀虫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 ‎16.下列有关基因组文库和 cDNA 文库的说法,正确的( )‎ A.构建基因组文库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 连接酶 B.cDNA 文库的基因中有内含子 C.基因组文库中的基因都可在不同物种间进行基因交流 D.一种生物的 cDNA 文库、基因组文库都只有一种 ‎17.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B.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泡菜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 C.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 D.制作果酒时应反复冲洗葡萄以避免杂菌污染 ‎18.无菌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由于植物组织培养所利用的植物材料体积小、抗逆性差,对无菌操作的要求非常严格 ‎②对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 ‎③对培养材料进行表面消毒时,一方面要考虑药剂的消毒效果,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植物材料的耐受能力 ‎④培养中不同药剂、不同植物材料,甚至不同器官要区别对待 ‎⑤对培养材料可用高压蒸汽灭菌 ‎⑥如果不小心引起污染,可能将造成培养工作前功尽弃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9.下列根据相应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稀释涂布平板法获得的培养基上菌落数小于 30,说明可能是稀释的倍数过大 B.在接种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观察到菌落有大有小,说明培养基已被杂菌污染 C.用比色法检测泡菜滤液中亚硝酸盐含量时,颜色越浅,说明亚硝酸盐浓度越低 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大于选择培养基,说明选择培养基有选择作用 ‎20.如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①中倒入培养基后立即盖上培养皿盖 B.步骤④中接种环只需在第一次划线前和最后一次划线完后要灼烧处理 C.将接种后的图④平板放入培养箱中培养时无需倒置 D.③步骤操作时不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21.下列利用菜花进行“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切碎的菜花中加入一定量的洗涤剂和食盐,充分研磨,过滤后弃去滤液 B.粗提取 DNA 时观察到丝状物偏少,可能是向 2mol·L-1NaCl 溶液中加入蒸馏水过多 C.利用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却对 DNA 没有影响的特性,也可将 DNA 与蛋白质分离 D.将白色丝状物溶解在 NaCl 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震荡,观察颜色变化 ‎22.家庭制作泡菜并无刻意的灭菌环节,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环境中的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下面对这些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发酵初期,泡菜坛内乳酸菌的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种内互助 B.在发酵初期,泡菜坛内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种间斗争中占据优势 C.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由于乳酸量的积累,乳酸菌之间种内斗争趋于激烈 D.发酵后期,泡菜坛内各种生物的抵抗力稳定性维持在较高水平 ‎23.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加入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及水 B.只有得到了 3 个或 3 个以上菌落数目在 30~300 的平板,才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 C.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 D.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接种在含甘油的斜面培养基上临时保藏 ‎24.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右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 况也不同,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 a、b、c),请根据表中提供细菌的生长情况,推测 细菌在含青霉素培养 基上生长情况 细菌在含四环素培养 基上生长情况 ‎①‎ 能生长 能生长 ‎②‎ 能生长 不能生长 ‎③‎ 不能生长 能生长 ‎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正确的一组是( )‎ A.①是 c;②是 b;③是 a B.①是 a 和 b;②是 a;③是 b C.①是 c;②是 a;③是 b D.①是 a 和 b;②是 b;③是 a ‎25.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 DNA 片段的技术。下列有关 PCR 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PCR 的原理是 DNA 双链复制 B.PCR 技术要求对扩增的目的基因序列完全已知 C.延伸过程中需要 DNA 聚合酶、ATP、四种脱氧核苷酸 D.DNA 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 5′端→3′端方向延伸 ‎26.目前南方地区普遍釆用在荔枝园内养鸡的生产模式,总收益约是普通荔枝园的 2 倍。下图为该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模式实现了对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B.荔枝树木的幼苗、半成体植株和成体植株由于分层形成了垂直结构 C.荔枝树固定的太阳能是输入该系统的全部能量 D.为了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必需实施相应的 物质、能量投入 ‎27.如图是一种酵母通气培养的生长曲线,a、b 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次培养的结果,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实验初期酵母菌增长缓慢是由于种内斗争强 B.b批次的接种量可能高于a批次 C.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与营养条件有关 D.t2时两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剩余量不同 ‎28.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母乳中含有乳糖,被婴儿直接吸收后,可在细胞中氧化供能 B.胆固醇既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C.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 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29.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B.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膜性细胞器,原核生物细胞中都没有 C.真核生物以 DNA 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 RNA 为遗传物质 D.真核生物细胞中,核膜具有一定流动性,核孔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30.下列有关生物膜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膜是细胞所有膜结构的总称 B.植物叶肉细胞中液泡膜与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不同 C.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 D.细胞膜上的载体和受体都能接受激素分子的信号 二、非选择题(共 55 分)‎ ‎31.(13 分)屠呦呦因发现抗疟药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某课题组为得到青蒿素产量高的新品系,让青蒿素合成过程的某一关键酶基因 fps 在野生青蒿素中过量表达,其过程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酶 2 是 。利用 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使反应体系中的模板 DNA 解链为单链的条件是加热至 90-95℃,目的是破坏了 DNA 分子中的 键。在构建重组 Ti 质粒的过程中,需将目的基因插入到 Ti 质粒的 中。获得的 cDNA 与青蒿细胞中该基因碱基序列 ‎ ‎ (填“相同”或“不同”)。‎ ‎(2)以 mRNA 为材料可以获得 cDNA,其原理是 。‎ ‎(3)检验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青蒿素基因组,可以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 做成分子探针与青蒿素基因组 DNA 杂交。理论上,与野生型相比,该探针与转基因青蒿素 DNA 形成的杂交带的量 (填“较多”或“较少”)。‎ ‎(4)据图分析,农杆菌的作用是 。判断该课题组的研究目的是否达到,必须检测转基因青蒿素植株中的 。‎ ‎32.(8 分)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成功获得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为了便于杂种细胞的筛选和鉴定,科学家利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番茄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膜上的蛋白质,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常用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 ‎(2)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有 。‎ ‎(3)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过程常利用化学试剂聚乙二醇(或 PEG)诱导融合,动物细胞融合还常用到 作为诱导剂。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用显微镜观察,当观察到 时可判断该原生质体是由番茄和马铃薯融合而成的。‎ ‎(4)经组织培养得到的植株,一般可保持原品种的 ,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繁殖。‎ ‎33.(10 分)下图为科研工作者利用小鼠制备 H7N9 禽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 X 细胞一般选用 。‎ ‎(2)在杂种细胞的培养过程中,为了防止污染,通常还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 ;其培养液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相比,特有的天然成分 ;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箱中通常要维持一定的 CO 2浓度,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基)的 。‎ ‎(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需要经过多次筛选,首先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 ,还需进行 和专一抗体检测,最终获得足够数量的 的细胞,选出符合要求的细胞后,可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进行增殖。‎ ‎(4)利用上述技术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可制作成诊断盒,用于准确、快速诊断 H7N9 禽流感病毒的感染者,这种诊断运用了 杂交技术,这体现了单克隆抗体 的特性。‎ ‎34.(11 分)下图是胚胎工程技术研究及应用的相关情况,其中供体 1 是良种荷斯坦高产奶牛,供体 2 是黄牛。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应用 1 为获得克隆牛的过程,从供体 2 的卵巢中吸取的卵母细胞需要在体外培养到 MⅡ中期,并通过显微操作去除卵母细胞中的细胞核。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重组细胞,使其完成 ,形成重组胚胎。该培育过程是体细胞核移植,其难度远远大于胚胎细胞核移植,原因是: 。最终克隆动物的遗传物质来自 。‎ ‎(2)应用 2 为获得试管牛的过程,在体外受精前,需要对采集的优良公牛的精子用化学诱导或培养法进行 处理。胚胎移植是胚胎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胚胎发育到 阶段才能移植,胚胎移植的优势是 ;胚胎能够存活的生 理学基础是受体子宫对外来同种胚胎几乎 。‎ ‎(3)应用 3 中的细胞 C 取自牛胎儿的 。‎ ‎(4)应用 4 为胚胎分割,应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原因是若不均等分割 。‎ ‎35.(13 分)下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请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成分 蛋白胨 乳糖 蔗糖 K2HPO4‎ 指示剂 琼脂 含量(g)‎ ‎10.0‎ ‎5.0‎ ‎5.0‎ ‎2.0‎ ‎0.2‎ ‎12.0‎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 1000mL ‎(1)若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 (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若要用上述培养基来筛选出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必需怎样更改? ,并用 作为指示剂。‎ ‎(2)图 1 和图 2 是培养大肠杆菌的结果图,则获得图 2 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运用图 1‎ 所示接种方法统计的菌落常常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 这两种方法接种后培养基上都可以得到由单个细胞繁殖所形成的菌落。研究人员通常可根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来初步区分不同种的微生物,原因是 。‎ ‎(3)在某次计数操作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为避免此种现象发生,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4)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通常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检测方法是 。‎ ‎(5)甲、乙两组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大肠杆菌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每隔一段时间记录数据(统计时间内微生物总数小于环境容纳量),得到以下结果:‎ 培养时间(小时)‎ ‎24‎ ‎48‎ ‎72‎ ‎96‎ 甲组菌落均值(个)‎ ‎18‎ ‎28‎ ‎37‎ ‎34‎ 乙组菌落均值(个)‎ ‎20‎ ‎30‎ ‎39‎ ‎34‎ 计数时最好取培养 小时记录的菌落数作为实验结果,避免由于培养时间不合适而带来误差。‎ 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