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3.00 KB
  • 2021-09-24 发布

2018-2019学年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 学年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证明细胞膜的存在的是 A. 根尖分生区的细胞 B. 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 C. 质壁分离已经复原的细胞 D. 落叶中的死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细胞的结构和特点分析,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一般紧贴着细胞壁, 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 【详解】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不断分裂的能力,细胞膜紧贴着细胞壁,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A 错误;发 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开,而原生质层的最外面就是细胞膜,B 正确;质壁分离已经复原 的细胞,原生质层恢复原样,细胞膜又紧贴着细胞壁,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C 错误;落叶中的死细胞, 细胞膜紧贴着细胞壁,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D 错误。 故选 B。 2.如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 a 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 B.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一定需要细胞膜上的 b C. 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 D. 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答案】B 【解析】 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甲细胞产生分泌某种物质 a 经体液运输到细胞乙,与细胞乙上 b(受体) 结合,将信息传到细胞乙,因此 a 表示某种信号分子(如激素),A 正确;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 进行信息交流,所以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 b,B 错误;图中甲表示分泌细胞,该细 胞分泌产生 a 物质通过体液的运输作用于乙细胞,因此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C 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乙细胞上存在与 a 物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 正确。 3. 西瓜叶肉细胞中,具有色素的一组细胞器是( ) A. 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B. 叶绿体和液泡 C. 中心体和核糖体 D. 内质 和液泡 【答案】B 【解析】 线粒体和高尔基体没有色素。A 错误;叶绿体中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液泡中有青花素。B 正确;C 和 D 中中心体、核糖体、内质 没有色素。C、D 错误。 【考点定位】各种细胞器 4.下列细胞结构中具有单层膜的是 ①高尔基体、②叶绿体、③中心体、④液泡、⑤细胞核、⑥线粒体、⑦核糖体、⑧内质 、⑨细胞膜、⑩囊 泡 A. ①④⑧⑨⑩ B. ②⑤⑥⑧⑨ C. ①③⑤⑥⑨ D. ①③④⑧⑩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 、高尔基体、 溶酶体和液泡。中心体和核糖体是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细胞核的核膜是双层生物膜。 【详解】由分析可知,①高尔基体、④液泡、⑧内质 、⑨细胞膜、⑩囊泡都是具有单层生物膜的结构,② 叶绿体和⑥线粒体是具有双层生物膜的细胞器,③中心体和⑦核糖体是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⑤细胞核的 核膜是双层生物膜,综上分析,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 5. 鉴定一个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依据是观察它是否具有 A. 叶绿体 B. 液泡 C. 中心体 D. 细胞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故 D 正确。有些植物细胞也没有叶绿体,如根尖 细胞,故 A 错误。未成熟的植物细胞也没有大液泡,故 B 错误。中心体在低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都有, 故 C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 6.如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一定不是细菌 B. 该图不可能是植物细胞 C. 2 是无膜细胞器 D. 4 在细胞的囊泡运输过程中起交通枢纽作用 【答案】B 【解析】 该细胞含有由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而细菌是原核生物,因此该细胞不可能是细菌细 胞,A 项正确;图中 2 是中心体,因此该细胞可能是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B 项错误;结构 2 是中心体, 不具有膜结构,C 项正确;4 是高尔基体,在细胞的囊泡运输过程中起交通枢纽作用,D 项正确。 【点睛】 本题设计巧妙,以视野的一部分考查了细胞的相关知识,提升了考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考 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储备。据图可知图中 1 是线粒体、2 是中心体、3 是核糖体、4 是高尔基体、5 是细胞核。 7.下列有关细胞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质基质能为细胞代谢提供水、无机盐、脂质、核苷酸、氨基酸等物质,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B. 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在内质 中经过加工后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C. 人体不同组织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数量有差异 D. 植物最外层是细胞壁,但细胞膜却是系统的边界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 谢的主要场所,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内质 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详解】细胞质基质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能为细胞代谢提供水、无机盐、脂质、核苷酸、氨基酸 等物质,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A 错误;核糖体上合成的多肽链可以进入内质 腔中进行加工和修 饰,并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B 正确;不同的组织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的数量是不一样的,这也 就决定了细胞的功能是不同的,C 正确;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所以植物细胞最外层尽管是细胞壁,但细胞膜 却是系统的边界,D 正确。 故选 A。 8.生物膜系统与细胞代谢和细胞通讯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成分有磷脂、蛋白质、糖蛋白和糖脂等 B. 内质 和高尔基体在行使功能时可能伴随膜组分的更新 C. 小肠粘膜属于生物膜系统,在生命活动中有重要作用 D. 叶绿体内外膜、基粒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其次还有少量糖类。生物膜系统的组成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 膜,生物膜系统在组成和结构上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详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其次还有少量的糖类,脂质中大部分是磷脂,糖类与蛋白质 形成糖蛋白,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A 正确;内质 和高尔基体在行使功能时都有具膜小泡的转移,因此可 能伴随膜组分的更新,B 正确;生物膜系统由细胞中的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构成,小肠粘膜不属于生物 膜系统,C 错误;由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可知,叶绿体内外膜、叶绿体的基粒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D 正确。 故选 C。 9.细胞内受损的线粒体释放的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下图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 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自噬体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 B. 图中水解酶的合成场所是溶酶体 C. 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全部排出细胞外 D. 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增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首先图示受 损的线粒体及信号蛋白形成自噬体;其次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其中的水解酶开始分解线粒体。 【详解】由图可知,自噬体具有 2 层膜,由 4 层磷脂分子构成,A 错误;水解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 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 错误;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对细胞有用的可以被细胞重新利用,废物则 排出细胞,C 错误;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一般都会增强,为细胞提供更多的养分,D 正确。 故选 D。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图解,考查细胞 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10. 大量事实表明,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和较多的核仁。根据这一事实可推测( ) A. 细胞中的蛋白质主要由核仁合成 B. 核仁可能与组成核糖体的必需物质的合成有关 C. 无核仁的细胞往往不能合成蛋白质 D. DNA 主要分布在核仁中 【答案】B 【解析】 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 错误;细胞核内的核仁与某种 RNA 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所 以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和较多的核仁,B 正确;原核细胞中没有核仁,但含有核糖体,能 合成蛋白质,C 错误;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的染色质上,D 错误。 11.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观察叶绿体时最好选用叶绿体少而大的细胞 B. 经过健那绿染色的线粒体仍然可以维持活性 C. 观察叶绿体时,制作的菠菜叶肉细胞临时装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的状态 D. 高倍镜下观察到的是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2、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和 分布。 【详解】观察叶绿体时选用叶绿体少而大的细胞易于观察清楚,A 正确;健那绿染液是一种专一性的活细胞 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蓝绿色,经过健那绿染色的线粒体仍然可以维持活性,B 正确;观察叶绿体 时,制作的菠菜叶肉细胞临时装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C 正确;高倍镜下观察到的是叶绿体的显微结构, 亚显微结构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D 错误。 故选 D。 12.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鉴别细胞是否有活性,可用台盼蓝染液,活细胞将被染成蓝色 B. 细胞膜的制备方法是利用蒸馏水使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吸水涨破 C. 用口腔上皮细胞观察 DNA 和 RNA 的分布以及线粒体形态的实验中,都用到了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 的正常形态 D. 研究分泌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答案】A 【解析】 【分析】 活体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台盼蓝不能被吸收进入细胞,细胞死亡后,细胞膜成为全透性,台盼蓝可进 入细胞,将细胞染成蓝色。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放在蒸馏水中可吸水涨破,由于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 因此可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详解】“台盼蓝”染色法是鉴别细胞死活的方法,死细胞的细胞膜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台盼蓝能 进入细胞,细胞能被染成蓝色,A 错误;由于没有细胞壁的保护作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在蒸馏水中容易吸水 涨破,B 正确;用口腔上皮细胞观察 DNA 和 RNA 的分布以及线粒体形态的实验中,都用到了生理盐水,目的 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C 正确;研究分泌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 正确。 故选 A。 13.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以下有关生物模型的说法正确的 是 A. 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属于概念模型 B. 电镜下拍到的线粒体结构属于物理模型 C.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示意图属于概念模型 D. 沃森克里克制作的 DNA 双螺旋模型属于数学模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 模型法: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 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①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片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如: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 型。 ②概念模型: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如:对真核细胞结构共同特征的文字描述、 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的解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等。 ③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酶活性受温度(PH 值)影响示意图,不同细 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等。 【详解】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属于物理模型,A 错误;电镜下拍摄的线粒体结构照片属于实物 图,不属于建构模型,B 错误;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示意图属于概念模型,C 正确;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D 错误。 故选 C。 14.实验材料的选择是 学探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下列有关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正确的是 A. 马铃薯的块茎、甜菜的块根都含有较多的糖,可以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B.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用于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 C. 黑藻只可用于于观察叶绿体的形态,不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D. 鸡的红细胞通常用于体验制备细胞膜的实验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没有颜色,可用来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 的分布。观察质壁分离应选择成熟的植物细胞,如表皮细胞、叶肉细胞等。 【详解】马铃薯的块茎主要含有淀粉,甜菜的块根主要含蔗糖,淀粉和蔗糖都不是还原性糖,A 错误;洋葱 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无色,适于作为观察 RNA 和 D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材料,B 正确;黑藻叶片有大液泡, 可作为“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材料,C 错误;鸡的红细胞含有细胞核和复杂的细胞器,不适合 用其来提取纯净细胞膜,D 错误。 故选 B。 15.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①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 ②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C. ③与某种 RNA 的形成有关 D. ④有利于 DNA、RNA 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①核膜,②染色质,③核仁,④核孔。细胞核包 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 和蛋白质)、核仁(与 r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 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核功能:细胞核 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详解】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因此①核膜属于生物膜系统,核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 质分开,A 正确;②是染色质,染色质是真核生物 DNA 的主要载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 DNA,B 正 确;③表示核仁,核仁与某种 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 正确;④表示核孔,有利于 mRNA 等大 分子物质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但 DNA 分子不能从核孔进入细胞质, D 错误。 故选 D。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 关键是理解细胞核的结构。 16.将甲种伞形帽伞藻的 A 部分与乙种菊花形帽伞藻的 B 部分(如图)嫁接在一起,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 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为与甲相同的伞形帽。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种伞藻细胞均含有多种具膜的细胞器 B. 中间类型可能同时含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 C. 若再次切除帽状体,长出的帽状体仍为伞形帽 D. 该实验证明了帽状体的形态建成只受细胞核控制 【答案】D 【解析】 由题图可知,甲、乙两种伞藻细胞是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内含有多种具膜细胞器,A 正确;重建伞藻的细胞 核来自甲,可以控制合成甲种伞形帽伞藻的蛋白质,细胞质来自乙种菊花形帽伞藻,细胞质中含有转录的 mRNA,可以合成乙种伞藻的蛋白质,B 正确;由于嫁接的伞藻的细胞核来自 A,因此若再次切除帽状体, 长出的帽状体仍为伞形帽,C 正确;该实验证明了帽状体的形态建成同时受细胞核、细胞质的控制,D 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核的功能 17.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 植物细胞在成熟过程中体积变化最大的细胞器是液泡 ② 洋葱根尖细胞中含双层膜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③ 植物细胞壁、细胞膜组成成分中都有糖类 ④ 真核细胞的 DNA 全部分布在细胞核中 ⑤ 细胞骨架由蛋白纤维组成,与信息传递有关 ⑥ 无核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A. 两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含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植物的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真核生物中也有没有细胞核的细胞, 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 【详解】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含有线粒体、液泡、高尔基体、叶绿体等细胞器,但其中体积最大的细胞器是 液泡,约占成熟植物细胞体积的 90 ,故植物细胞在成熟过程中体积变化最大的细胞器是液泡,①正确;洋 葱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细胞中含双层膜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②正确;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纤 维素和果胶、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故植物细胞壁、细胞膜组成成分中 都有糖类,③正确;真核细胞的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 DNA, ④错误;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 有关,⑤正确;真核生物中也有没有细胞核的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故无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 核细胞,⑥错误。综上分析,正确的有四项,即 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 C。 18.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 示状态,a、b 表示该部位的溶液浓度,由此可以推断 A. 可能 a>b,细胞渗透吸水 B. 可能 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 可能 a<b,细胞渗透失水 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形,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可能处于质壁分离过程、质壁分离平衡状态或质壁分离复原过程。 a 表示细胞液、b 表示细胞外液。 【详解】分析题图,该细胞处于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a 为细胞液,b 处为外界溶液,当 a>b 时,植物细胞会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当 a=b 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渗透系 统保持动态平衡;当 a<b,植物细胞会失水,继续发生质壁分离,综上所述,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 D。 19.将人体血液置于质量分数为 9 的 NaCl 溶液中,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其中的红细胞呈现 A. 质壁分离 B. 正常状态 C. 细胞膜破裂 D. 细胞皱缩 【答案】D 【解析】 【分析】 动物细胞可构成渗透系统能发生渗透作用,动物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液浓度 时,细胞吸水膨胀;反之,则细胞失水皱缩;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液浓度时,水分进出平衡。血细胞的 等渗溶液为 0.9 食盐溶液。 【详解】成熟的植物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A 错误;血细胞在等渗 溶液中,即 0.9 食盐溶液中水分进出平衡,细胞处于正常状态,但置于 9 食盐溶液中,即细胞处于高浓度 溶液中,细胞将失水皱缩,B 错误,D 正确;血细胞在低浓度溶液中,即小于 0.9 食盐溶液中,可发生细胞 吸水破裂,C 错误。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了和人体内环境等渗的食盐溶液浓度,属于常识性问题,只要平时注意观察,不难得出 正确结论。 20.下列有关细胞吸水和失水在生活中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 利用高浓度的食盐杀菌防腐的原理是高浓度的食盐含水不足以至细胞不能生存 B. 对农作物合理灌溉,降低了土壤溶液浓度,有利于作物对水分吸收 C. 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太高,导致根不易吸水或失水过多 D. 生病打点滴时,为了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可将药物溶于医用生理盐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过程。在高浓度盐水环境中,细菌会 由于细胞渗透作用失水过多,而导致死亡。作物生长的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导致细胞失水,出现烧苗现象。 【详解】高浓度的食盐水中水分也不少,高浓度的食盐杀菌防腐的原理是:由于高浓度食盐水中溶液浓度 过高,能导致细胞失水,从而不利于细菌生长,A 错误;水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对农作物合理灌溉, 可降低土壤溶液浓度,有利于作物对水分吸收,B 正确;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田间一次施肥过多,土壤溶液的浓度过高,根细胞吸 水困难或失水,C 正确;0.9 的 NaCL 溶液是人体细胞的等渗溶液,医生给病人输液时,把药剂溶解于生理 盐水(0.9 的 NaCl 溶液)中再给人注射,能维持人体渗透压的平衡,使细胞保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D 正 确。 故选 A。 21. 在一个新鲜萝卜中挖一凹槽,在凹槽中放进浓盐水,过一段时间,结果是 ( ) A. 萝卜变硬,凹槽中水分减少 B. 萝卜变硬,凹槽中水分增多 C. 萝卜变软,凹槽中水分减少 D. 萝卜变软,凹槽中水分增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当细胞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 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 解:在新鲜萝卜在凹槽中放入浓盐水,浓盐水的渗透压大于细胞液渗透压,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因此 一段时间后,萝卜变软、凹槽中水分增多. 故选:D. 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22. 一个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 ①具半透膜 ②具有液泡 ③两侧溶液具浓度差 ④具细胞结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因此选①③, 所以 C 项正确。A、B、D 项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渗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 识 络的能力。 23.下面是渗透装置示意图,在长颈漏斗液面上升过程中,正确的是 A. 水分子只能通过半透膜从烧杯进入漏斗中单向移动 B. 液面上升的速率先逐渐加快然后减慢最终液面维持稳定 C. 当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时,即两侧溶液浓度相等 D. 半透膜两侧浓度差越大,上升的高度越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对于渗透作用的过程,要知道半透膜只能让水分子通过,说明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图中现象说明,水 分子从半透膜中出来较少进去较多使得漏斗中液面上升,证明烧杯中溶液浓度低。 【详解】漏斗液面上升过程中,水分子进入漏斗内的多于从漏斗出来的,而不是水分子的单向移动,A 错误; 液面上升的过程中,漏斗两侧浓度差减小,则液面上升的速度起始最快,之后减慢最终维持稳定,B 错误; 当长颈漏斗内液面最高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但是此时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并不相等, 漏斗内是稀释了的蔗糖溶液,烧杯内是清水,C 错误;半透膜两侧浓度差越大,进入漏斗的水分子越多,液 面上升的高度也越大,D 正确。 故选 D。 24.图 1 表示物质扩散的图解,图 2 是设计证明图 1 物质扩散成立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中水柱 a 将持续上升 B. 图甲中水柱 a 将先上升后下降 C. 图乙中水柱 b 将持续上升 D. 图乙中水柱 b 将先上升后下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渗透作用的考查,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①具有半透膜,②膜两侧具有浓度差.分析 题干和题图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证明淀粉不能穿过半透膜,葡萄糖能穿过半透膜;分析甲图可知,漏斗 内是淀粉溶液,水槽内是清水,漏斗内的渗透压大于清水,因此水分子从水槽进入漏斗,a 液面上升;a 液 面上升,会对半透膜产生压力,水分子进出漏斗会达到相对平衡,a 不会无限制上升.乙图漏斗内是葡萄糖, 水槽内是清水,开始由于漏斗内渗透压大于清水,水分子从水槽进入漏斗,使 b 液面升高,由于葡萄糖能 穿过半透膜,水槽内渗透压逐渐升高,当水槽内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水分子由进入水槽,从而使 b 液面 下降. 解:A、图甲中 a 液面上升,但不会持续上升,A 错误; B、图甲中 a 液面先上升,然后停止,不会下降,B 错误; C、图乙中 b 不可能持续上升,C 错误; D、由于葡萄糖能穿过半透膜,图乙中 b 将先上升后下降,D 正确. 故选:D. 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25.扩散作用实验装置如图,甲、乙两管的口径相同,半透膜只允许葡萄糖分子通过,淀粉分子无法通过, 当达到扩散平衡时,下列有关甲、乙两管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管中液面高度低于乙管 B. 甲管中的葡萄糖浓度高于乙管 C. 甲管中的淀粉浓度高于乙管 D. 两管的葡萄糖浓度皆为 8 ,淀粉皆为 4 【答案】C 【解析】 因为半透膜只允许葡萄糖分子通过,而淀粉不能通过半透膜,因甲侧淀粉浓度高于乙,水分渗透进入甲多, 甲管液面高度高于乙,A 错误;因为半透膜只允许葡萄糖分子通过,两侧的葡萄糖通过扩散作用达到平衡, 两管的葡萄糖含量均相等,B 错误;淀粉不能通过,所以两侧的淀粉依然保持原甲高于乙,C 正确;两侧的 葡萄糖通过扩散作用达到平衡,两管的葡萄糖含量均相等.但淀粉不能通过,所以淀粉的浓度不同,D 错 误,所以选 C。 26.将一洋葱鳞片叶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有 3 种状态的细胞。 你认为这 3 这种细胞在未发生上述情况之前,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 A. A>B>C B. A<B<C C. B>A>C D. B<A<C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 细胞几乎没有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液浓度与蔗糖溶液浓度相当;B 细胞发 生了质壁分离,但不明显,说明细胞液浓度小于蔗糖溶液浓度,但浓度差不大;C 细胞发生了明显的质壁分 离,说明细胞液浓度小于蔗糖溶液浓度,且浓度差较大。由于蔗糖溶液浓度相同,所以这 3 个细胞在未发 生上述情况之前,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 A>B>C。故选:A。 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点睛: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 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 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 27.以紫色洋葱鳞叶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B. 第一次观察为低倍镜观察,后两次为高倍镜观察 C. 若将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换成内表皮则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D. 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观察质壁分离现象会更加明显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第一次观察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正 常状态,第二次观察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蔗糖溶液中的质壁分离状态,第三次观察为紫色洋葱 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蒸馏水中的质壁分离复原状态。 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详解】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故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 泡逐渐缩小,液泡中的颜色逐渐加深,A 正确;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始终是在低倍镜下观察的,B 错误;紫 色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也是成熟的植物细胞,置于高浓度溶液中,也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只是由于液 泡中没有颜色,实验现象没有外表皮更明显,C 错误;质壁分离需要保持细胞活性,故装片不能放在酒精灯 上加热,D 错误。 故选 A。 28.用相同的完全培养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在二者的吸水率几乎相同的情况下,72 h 后原培养液中的部分离子浓度发生了如下表所示的变化(表中数据为 72 h 后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占实验开 始时的百分比),分析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Mg2+ Ca2+ SiO 水稻 17.0 105 117 19.5 番茄 19.1 85 59.6 118 A. 不同植物对同一离子的需要量不同,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也不同 B. 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 与番茄相比,水稻对 SiO4 4-需要量大,对 Ca2+需要量小 D. 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该离子的浓度呈正相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表格分析可知: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需要量及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需要量不同,因此植物对矿质元 素是一种选择性吸收,该表格数据为为 72h 后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占实验开始时的百分比,若数据大于 100, 则细胞吸收水比例多于吸收该离子比例;若数据小于 100,则细胞吸收水比例少于吸收该离子比例;所以植 物体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种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分析表格数据:水稻吸收的 SiO4 4-多,对 Ca2+、 Mg2+吸收量少,而番茄吸收的 Ca2+和 Mg2+较多,对 SiO4 4-吸收量少。这体现了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 择性,其原因在于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详解】依据表中数据由分析可知,不同植物对同一离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 量也不同,A 不符合题意;植物对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量不同,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性,B 不符合题意;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稻吸收的 SiO4 4 量较大,因为后来溶液中的 SiO4 4 离子浓度占开始时的百分比降低了, 相反钙离子所占百分比变大了,因此水稻对钙离子需要量小,C 不符合题意;从表中看不出植物对各种离子 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的关系,D 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睛】不同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不同,同一植物体对不同矿质元素的吸收量不同,植物细胞对 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正确分析题图获取信息并根据信息进行推理是解题的关键。 29.用物质的量浓度为 2 mol·L-1 的乙二醇溶液和 2 mol·L-1 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 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该细胞可能是某种植物根尖分生区的细胞 B. AB 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 C. BC 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 D. 用一定浓度的 NO3 溶液,可得到类似蔗糖溶液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植物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无大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A 项错误;AB 段原生质层的相对体积减小,说 明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B 项正确;BC 段原生质层的相对体积逐渐增大,是由于乙二醇溶液 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而用蔗糖溶液一组,因蔗 糖不能进入细胞,只能发生质壁分离,又由于蔗糖溶液浓度较大,细胞会失水过多而死亡,所以 BD 段细胞 已死亡,C 项错误; NO3 溶液的离子可以进入细胞液,发生的现象是先质壁分离再复原,而蔗糖溶液中细 胞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D 项错误。 考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名师点睛】关于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 4 个注意点 (1)将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置于低浓度的溶液或蒸馏水中,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但如果所 用溶液为葡萄糖、 NO3、NaCl、尿素、乙二醇等,发生质壁分离后因细胞主动或被动吸收溶质而使细胞液 浓度增大,植物细胞会吸水引起质壁分离后的自动复原。 (2)质壁分离过程中,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质壁分离程度越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越强;质壁 分离复原过程中,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3)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水分子的移动是双向的,总结果是单向的。 (4)本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了三次,第一次与第二次形成对照,第三次与第二次形成对照,该对照方法为自 身对照。 30.为探究植物 A 能否移植到甲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测定了植物 A 细胞液的浓度,实 验结果如下表。为保证植物 A 移植后能正常生存,则甲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 ) 外界溶液浓度(mol/L) 0.15 0.2 0.25 0.3 植物 A 细胞质壁分离状态 不分离 刚分离 显著分离 显著分离 A. ≤0.15mol/L B. ≤0.2mol/L C. ≥0.2mol/L D. ≥0.3mol/L 【答案】A 【解析】 根据表格分析,植物 A 在浓度为 0.15 mol/L 的溶液浓度中不分离,而在浓度为 0.2 mol/L 的溶液中刚好发 生质壁分离,而细胞液浓度范围等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溶液的浓度范围,说明植 物 A 的细胞液浓度为 0.15 0.2 mol/L。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会失水发生质壁分离, 植物不能正常生存,因此为保证植物移植后能正常生存,甲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0.15 mol/L,故选 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以下两点:1、待测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分离剂进行显微镜观察,细胞 液浓度范围等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溶液的浓度范围;2、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土 壤溶液浓度时,细胞会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植物将不能正常生存。 二、非选择题 31.如图是高等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 (1)比较该图 A.B 两部分,高等动物细胞内不含有的细胞器有[______ ,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有的细胞器 [______ 。 (2)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动力车间”[ ________;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养料制造车间”是 [ ________;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是[ ________;合成蛋白质的“机器”是 [ ________。 (3)图中 A、B 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 ________,在植物细胞中该细胞器与________的形成有 关。 (4)如果 A 能分泌抗体,则与其合成、运输及分泌直接相关的细胞器依次是[________ ,请举例再写出两 种分泌蛋白__________。 (5)水稻吸收大量的 Si,而番茄几乎不吸收 Si,体现了结构⑤具有_______性。 【答案】 (1). ⑨⑩ (2). ① (3). ⑥线粒体 (4). ⑩叶绿体 (5). ②内质 (6). ③核糖体 (7). ⑦高尔基体 (8). 细胞壁 (9). ③②⑦ (10). 消化酶、胰岛素、血浆蛋白等 (11). 选择透过性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①为中心体、②为内质 、③为核糖体、④为细胞核、⑤为细胞膜、⑥为线粒体、⑦为高尔 基体、⑧为细胞壁、⑨是液泡、⑩是叶绿体。 【详解】(1)高等动物不应该有⑨液泡和⑩叶绿体,高等植物不应该含有①中心体。 (2)⑥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为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⑩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 所,是细胞中的“养料制造车间”。 ②内质 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③核糖体是 合成蛋白质的“机器”。 (3)⑦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均有,但功能不同,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 细胞分泌物的分泌有关。 (4)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最初在核糖体中合成,并进入内质 中完成初加工,然后通过囊泡运输 到高尔基体中进行进一步修饰加工,故与其合成、运输及分泌直接相关的细胞器依次是③核糖体、②内质 、 ⑦高尔基体。生物体中的消化酶、蛋白质类的激素等均属于分泌蛋白。 (5)水稻吸收大量的 Si,而番茄几乎不吸收 Si,体现了结构⑤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点睛】本题结合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解题关键是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 32.在适宜的条件下,研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放入离心管中并依次按如图处理,根据 P1、P2、P3、P4 中所 含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先将细胞破坏,再用_____法获得各种细胞器结构. (2)图中 DNA 含量最多的结构位于_____,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存在于 _____.(填写 S1 S4、P1 P4) (3)若要在高倍镜下观察 P3 的棒状结构,一般需要利用_____进行染色处理. 【答案】 (1). 差速离心法 (2). P1 (3). P2 (4). P4 (5). 健那绿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是对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及不同细胞器的分布的综合性考查,回忆细胞器的形态结构 和功能,然后根据题图信息解答问题;图中 P1 是细胞核,P2 是叶绿体,P3 是线粒体,P4 是核糖体,其各 试管中的上清液为除沉淀物中细胞器以外的细胞器成分。 (1)由于不同细胞器的密度不同,采用差速离心法可以将不同的细胞器沉淀分离。 (2)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在细胞结构中细胞核的密度最大,差速离心时最先沉淀,因此图中 DNA 含量最多的结构位于 P1;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中,S1 含有叶绿体,P2 主要是叶绿体;蛋白 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相对质量较轻,存在于 S1、S2、S3 中,P4 是核糖体。 (3)若要在高倍镜下观察 P3 的棒状结构,P3 是线粒体,一般需要利用进行健那绿染色处理。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点睛:分析研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各种成分中含有细胞器等,画出示意图: 3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组成染色体的成分有 DNA 和蛋白质。 (1)实验原理: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NA 与甲基绿试剂混合呈现绿色。 (2)材料用具:染色体提取液、稀释的蛋清水溶液、DNA 提取液等(其他材料用具自选)。 (3)实验步骤: ①取洁净的试管 4 支,分别编号为 1、2、3、4。 ②取 1、2 号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染色体提取液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 3、4 号试管,分别加 入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③在 1、2 号试管中滴加等量的__________;在 3、4 号试管中滴加等量的___________。 ④对比观察 1 号和 2 号,3 号和 4 号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4)实验结果:1 号和 2 号试管________________,证明染色体中含有蛋白质成分;3 号和 4 号试管 ________________,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稀释的蛋清水溶液 (2). 染色体提取液 (3). DNA 提取液 (4). 双缩脲试剂 (5). 甲基绿试剂 (6). 都呈现紫色 (7). 都呈现绿色 (8). 染色体中含有 DNA 成分 【解析】 【分析】 若要验证组成染色体的成分有 DNA 和蛋白质,可分别用检测蛋白质和检测 DNA 的试剂进行检测。实验原理 为: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NA 与甲基绿试剂混合呈现绿色。 【详解】为验证组成染色体的成分有 DNA 和蛋白质,可将染色体的提取液加入双缩脲试剂或甲基绿分别来 检测,同时设计加有稀释的蛋清水溶液、DNA 提取液的两组对照试验,若染色体提取液组加入双缩脲试剂的 反应与双缩脲试剂加入稀释的蛋清水溶液中一致,说明染色体中含有蛋白质,同理可将加入甲基绿的染色 体提取液组与甲基绿加入 DNA 提取液的组进行对比,若试验结果类似,可说明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有 DNA。根 据上述分析,实验设计如下: ①取洁净的试管 4 支,分别编号为 1、2、3、4。 ②取 1、2 号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染色体提取液和稀释的蛋清水溶液;取 3、4 号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 染色体提取液和 DNA 提取液。 ③在 1、2 号试管中滴加等量的双缩脲试剂;在 3、4 号试管中滴加等量的甲基绿试剂。 ④对比观察 1 号和 2 号,3 号和 4 号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4)实验结果:若 1 号和 2 号试管都呈现紫色,证明染色体中含有蛋白质成分;若 3 号和 4 号试管都呈现 绿色,证明染色体中含有 DNA 成分。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蛋白质、DNA 检测方法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并应用相关知识设计实验检测染 色体的组成成分。 34.为了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现象,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洋葱;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质量浓度为 0.075g/mL 的胭脂 红溶液(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清水等。 (1)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能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下列条件中不属于发生该现象 必要条件的是( ) A.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B.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 C.液泡中有紫色的水溶性色素 D.水分子能穿过原生质层 (3)图中步骤 B 显微镜观察的目的是________。 (4)假如该同学发现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导致细胞过度失水而死 亡。 (5)该同学在步骤 D 观察到了质壁分离现象,其实验结果应为下图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判断的理 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 (2). C (3). 将观察到的现象与质壁分离后的现象作对照 (4). 胭脂红浓度过大、质壁分离时间过长 (5). ① (6). 胭脂红不能透过生物膜,但可以透过细胞壁, 故在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为红色,原生质层为无色 【解析】 【分析】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 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 生了质壁分离。 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 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1)成熟植物细胞中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 过性。 (2)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为:水分子能穿过原生质层、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且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 质层,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液泡中有紫色的水溶性色素不 属于质壁分离的必要条件,有紫色色素只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故 C 项符合题意。 (3)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大,导致原生 质层和细胞壁分离,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图中步骤 B 显微镜观察的目的是观察植物细胞在原始状态下液泡 的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以便与实验状态下的现象进行比较。 (4)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可能是胭脂红溶液浓度过大,质壁分离时间过长,导致细胞失水过多死 亡。 (5)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而原生质层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大分子物质胭脂红能通过细胞壁,但不能 通过原生质层,所以,在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是红色的胭脂红溶液,而液泡无色,故为图像①。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相关问题,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 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 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能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