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5.50 KB
  • 2021-09-24 发布

【生物】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18-2019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出现不同基因型的现象 B.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不同性状的表现类型 C. 等位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控制不同性状的一对基因 D.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答案】D ‎【解析】‎ ‎【详解】A、性状分离指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表现型类型的现象,A错误;‎ B、相对性状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B错误;‎ C、等位基因指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C错误;‎ D、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D正确。‎ 故选D。‎ ‎2.下列关于遗传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的分离定律适用于原核生物 B. 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C. 基因的自由组合指的是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 D.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的“基因”指的是“非等位基因”‎ ‎【答案】B ‎【解析】‎ ‎【详解】A、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A错误;‎ B、遗传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B正确;‎ C、基因的自由组合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错误;‎ 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的“基因”指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还可以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B。‎ ‎3.下列关于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假说一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的内容 B. “F1(Aa)能产生数量相等的2种配子(A:a=1:1)”属于推理内容 C. “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 D. “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验证过程 ‎【答案】A ‎【解析】‎ ‎【详解】“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孟德尔根据几组不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的实验结果,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A错误;“F1(Aa)能产生数量相等的2种配子(A:a=1:1)”属于推理内容,B正确;“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C正确;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D正确。‎ ‎4.果蝇的体色基因灰身对黄身为显性(T/t),眼色基因红眼对白眼为显性(R/r),两对基因 均位于 X 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灰身红眼的纯合子雌果蝇和一只黄身白眼的雄果蝇交配得 F1, F1 的雌雄果蝇交配得到 F2,下列关于 F2 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雄果蝇为灰身红眼和黄身红眼可能性大 B. 雄果蝇为黄身白眼和灰身白眼可能性大 C. 雌果蝇为灰身红眼和黄身白眼可能性大 D. 雌果蝇全为灰身红眼 ‎【答案】D ‎【解析】‎ ‎【详解】AB、子代雄果蝇的表现型为灰身红眼和黄身红眼,AB错误; CD、子代雌果蝇的表现型全为灰身红眼,C错误,D正确。 故选D。‎ ‎5.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B. 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 C. 每次抓取的彩球都要放回原桶中再进行下一次抓取 D. 两个小桶中小球的数量一定要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产生雌雄配子的雌雄生殖器官,A正确; B、甲、乙小桶内的两种不同颜色的彩球分别代表两种雌雄配子,B正确; C、要随机抓取,且每次抓取的彩球都要放回原桶中并搅匀,再进行下一次抓取,抓取的次数应足够多,C正确; D、两小桶中小球数可以不相等,但每个小桶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必须相等,代表产生两种配子的比例相等,D错误。 故选D。‎ ‎6. 图示果蝇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从染色体情况上看,该果蝇只能形成一种配子 B. 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C. 形成配子时基因A、a与B、b间自由组合 D. 只考虑3、4与7、8两对染色体时,该个体能形成四种配子,并且配子数量相等 ‎【答案】D ‎【解析】‎ 由题图可知,该果蝇为雄性个体,图中7为X染色体,8为Y染色体,因此,从染色体情况上看,它能形成X、Y两种配子。e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所以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雄性个体中出现的概率高于在雌性个体中出现的概率。A、a与B、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不能自由组合。只考虑3、4与7、8两对同源染色体时,该果蝇基因型可写成DdXeY,产生DXe、dXe、DY、dY四种配子且数量相等,即各占1/4。‎ ‎7.在 F2 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现类型,其比例为9∶3∶3∶1。与此无关的解释是( )‎ A. F1 产生了 4 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 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C. F1 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 16 种 D. 必须有足量的 F2 个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数量比接近1∶1∶1∶1,A正确;‎ B、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其中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B错误;‎ C、F1的四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共有16种结合方式,C正确;‎ D、必须有足量的F2个体,子代比例才能接近9∶3∶3∶1,D正确。‎ 故选B。‎ ‎8.下列关于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减数分裂的范围是所有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B. 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C. 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D. 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DNA 数目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A、减数分裂的范围是所有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A正确;‎ B、由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次级精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 C、着丝点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C错误;‎ D、减数分裂的结果是DNA和染色体都减半,D错误。‎ 故选A。‎ ‎9. 下图表示某动物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 B. 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C. 可能来自两个初级精母细胞 D. 可能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D ‎【解析】‎ ‎【详解】A、如果将两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组合起来分析,正好是三对同源染色体,所以它们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A正确;‎ B、如果将两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组合起来分析,正好是三对同源染色体,它们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后进入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所以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B正确;‎ C、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不同,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来自两个初级精母细胞,C正确;‎ D、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如果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产生的两个精细胞染色体组成应完全相同,所以图示的两个精细胞,不可能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D错误。‎ 故选D。‎ ‎10. 黑腹果蝇的常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正常眼(E)对无眼(e)为显性。基因型为Ee的父本与基因型为ee的母本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一只基因型为Eee的个体。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前提下,基因未发生正常分离的细胞不可能是( )‎ A. 初级精母细胞 B. 次级精母细胞 C. 初级卵母细胞 D. 次级卵母细胞 ‎【答案】B ‎【解析】‎ 该个体的形成,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中E、e未正常分离,也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中基因未发生正常分离,基因型为Eee的个体中E基因一定来自父本,次级精母细胞基因未发生正常分离形成的精细胞基因组成为EE或ee,基因未发生正常分离的细胞不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选B。‎ ‎11.下图是人体一个细胞减数分裂时,细胞核中染色体和DNA在A、B、C、D四个时期的统计数据,那么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中只有B时期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所以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B表示的时期,故选B。‎ ‎12.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 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 3∶1‎ ‎④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 1∶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 A. ①或③ B. ①或④ C. ②或③ D. ③或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让全缘叶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植株甲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①正确;‎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说明双亲可能都是纯合子,既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隐性纯合子,或者是双亲均表现为显性性状,其中之一为杂合子,另一个为显性纯合子,因此不能判断植株甲为杂合子,②错误;‎ ‎③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说明植株甲与另一全缘叶植株均为杂合子,③正确。‎ ‎④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只能说明一个亲本为杂合子,另一个亲本为隐性纯合子,但谁是杂合子、谁是纯合子无法判断,④错误;‎ 故选A。‎ ‎13.对基因型为 AaBb 的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 A 和 a、B 和 b 分别被标 记为红色和黄色、蓝色和绿色。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合理的是( )‎ A.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每一极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 1 个 B. 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每一极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 2 个 C. 初级精母细胞中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 2 个 D. 若 A 和 a、B 和 b 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 1 个四分体中出现 4‎ ‎ 个黄色、4 个绿色荧光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于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不同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每一极只会有两种颜色的荧光点,A错误;‎ B、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每对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所以,在细胞中每一极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 个,B错误;‎ 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基因(DNA)数目加倍,即2个A和2个a或2个B和2个b,所以,初级精母细胞中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 2 个,C正确;‎ D、若 A 和 a、B 和 b 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1个四分体中会出现2个红色和2个黄色荧光点或2个蓝色和2个绿色荧光点,D错误。‎ 故选C。‎ ‎14.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2号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病的女患者数量多于乙病的女患者数量 B. 甲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是1/4‎ C. 4号与1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3‎ D. 若5号性染色体为XXY则是2号生殖细胞异常所致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分析可知,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发病率基因相等,A错误;‎ B、设甲病相关性状基因为B/b,乙病相关性状基因为A/a,由题图和分析可推断1号的基因型为AaXBXb,2号的基因型为AaXBY,因此,甲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是,B错误;‎ C、设甲病相关性状基因为B/b,乙病相关性状基因为A/a,由题图和分析可推断1号的基因型为AaXBXb,2号的基因型为AaXBY,4号相关基因型为:A_XBX-‎ ‎,与1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C正确;‎ D、因2号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甲病可判断为伴X隐性遗传,由于5号患甲病而2号正常,因此,若5号性染色体为XXY则是1号生殖细胞异常所致,D错误。‎ 故选C。‎ ‎15.下列关于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 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C.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D. 豌豆体细胞中染色体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两类 ‎【答案】C ‎【解析】‎ ‎【详解】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与性别决定无关,如人类的红绿色盲,A错误;‎ B、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表达,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可能表达,B错误;‎ C、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正确;‎ D、豌豆是雌雄同体的生物,无性别分化,体细胞中没有性染色体,D错误。‎ 故选C。‎ ‎16.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酶等 B. 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外壳分开 C. 用 32P 标记噬菌体,培养时间越长,含 32P 的子代噬菌体比例就越高 D. 用 35S 标记噬菌体,若搅拌不充分,则会导致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增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A、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原料、酶等,模板来自于噬体的DNA,A错误;‎ B、搅拌的目的是使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分开,B错误;‎ C、32P 标记亲代噬菌体的DNA,在侵染时进入大肠杆菌内进而进入到子代噬菌体内,子代噬菌体合成的原料均来自于大肠杆菌且无标记,所以,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子代增多,含 32P 的子代噬菌体比例逐渐变小,C错误;‎ D、35S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培养离心后,放射性应该位于上清液中,如果离心后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搅拌不充分,D正确;‎ 故选D。‎ ‎17.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⑤ D. ③、⑤‎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图分析,第一个图是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其中①表示磷酸,②表示脱氧核糖,③表示含N碱基,而P主要集中在DNA的磷酸部位。第二个图表示多肽,其中④表示R基团,⑤表示肽键(-NH-CO-),S是蛋白质的特征性元素,位于氨基酸的R基团。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8.下列关于 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 B. 只有少数的细菌和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C.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D. 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 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 R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A错误;‎ B、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 C、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C正确;‎ D、所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均是DNA,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错误。‎ 故选C。‎ ‎19.下列关于双链 DNA 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 分子中磷酸和含氮碱基交替排列构成基本骨架 B. 在 DNA 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是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C. DNA 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核糖核苷酸链盘旋而成 D. 若一条链的 A:T:G:C=1:2:3:4,则另一条链相应碱基比为 2:1:4:3‎ ‎【答案】D ‎【解析】‎ ‎【详解】A、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A错误;‎ B、在 DNA 分子结构中,与绝大多数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是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B错误;‎ C、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C错误;‎ D、由于DNA双链中碱基互补配对即A=T,C=G,所以,若一条链的 A∶T∶G∶C=1∶2∶3∶4,则另一条链相应碱基比为 2∶1∶4∶3,D正确。‎ 故选D。‎ ‎20.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 A.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B.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C. (A+T)/(G+C)的比值 D. 氢键的数目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基因可能是相同基因,也可能是等位基因,所以二者碱基对排列顺序可能不同,A错误;‎ B、DNA分子中含有4种碱基,则脱氧核苷酸的种类相同都是4种,B正确;‎ C、不同DNA分子中(A+T)/(G+C)的比值可能不同,说明DNA分子具有特异性,C错误;‎ D、等位基因上脱氧核苷酸数目不一定相同,则碱基A与T、G与C配对数不一定相同,D错误;‎ 故选B。‎ ‎21.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B. 在复制过程中,复制和解旋是同时进行的 C. 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 D. 两条新的子链通过氢键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 A.解旋酶的作用是使DNA分子解旋,打开双链,A错误; B.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B正确; 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一条子链,C错误; D.DNA分子复制后,每个DNA分子都各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D正确。‎ ‎22.一个DNA分子在15N的环境中复制,若子一代DNA的一条单链出现差错,则子二代DNA中,差错DNA单链和含15N的DNA分子分别占( )‎ A. 1/3,1 B. 1/4,‎1 ‎C. 1/3,1/2 D. 1/4,1/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因DNA分子式半保留复制方式,一个DNA分子在15N的环境中复制,子代DNA各有均含有15N。若子一代DNA的一条单链出现差错,则子二代4个DNA分子中以出错链为模板合成的DNA错误,其他3个未出错,差错DNA占1/4,B正确。‎ ‎2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tRNA、rRNA和mRNA都经DNA转录而来 B. 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 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 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答案】C ‎【解析】‎ ‎【详解】A、RNA包括tRNA、rRNA和mRNA三种,都是由DNA转录而来的,A正确;‎ B、不同的RNA由不同的基因转录而来,所以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B正确;‎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主要在细胞核内发生,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转录合成RNA,C错误;‎ D、转录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D正确。‎ 故选C。‎ ‎24.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 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实验都设计了 F1 自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 B. 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C. 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 D. 两实验均采用了“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两实验都设计了F1测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A错误;‎ B、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正确;‎ C、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通过后代的性状及比例,分析实验数据,C正确;‎ D、两实验均采用了“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D正确。‎ 故选A。‎ ‎25.真核细胞中的 miRNA 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单链 RNA 分子,它能识别靶 mRNA 并与之发生部分互补结合,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iRNA 识别靶 mRNA 过程中 A-T,C-G 配对 B. miRNA 能降低某些生化反应的活化能而加速反应进行 C. miRNA 通过阻止靶基因的转录来调控基因表达 D. 真核细胞中所有 miRNA 的核苷酸序列不完全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RNA中无碱基T,因此,miRNA 识别靶 mRNA 过程中 A-U,C-G 配对,A错误;‎ B、miRNA作用原理是:它能识别靶 mRNA 并与之发生部分互补结合,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不起催化作用,B错误;‎ C、miRNA能够绑定目标mRNA上的互补序列,可见其通过阻断翻译过程来进行基因表达调控,C错误;‎ D、真核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miRNA的核苷酸序列不完全相同,D正确。‎ 故选D。‎ ‎26.囊性纤维病是北美白种人中常见的一中遗传病,该病患者体内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33个碱基对后,导致CFTR蛋白第508位缺失了苯丙氨酸(转运苯丙氨酸的tRNA上,反密码子是AAA或AAG),最终使肺功能严重受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患者体内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只存在于肺泡壁细胞中 B. mRNA上决定苯丙氨酸的3个相邻碱基是TTT或TTC C. 基因模板链中编码苯丙氨酸的3个碱基是AAA或AAG D. 患者与正常人的mRNA上终止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患者体内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存在于所有的体细胞中,但只在肺泡壁细胞中表达,A错误;转运苯丙氨酸的tRNA上,反密码子是AAA或AAG,故mRNA上决定苯丙氨酸的3个相邻碱基是UUU或UUC,B错误;mRNA上决定苯丙氨酸的3个相邻碱基是UUU或UUC,故基因模板链中编码苯丙氨酸的3个碱基是AAA或AAG,C正确;终止密码子无对应的氨基酸,D错误。故选C。‎ ‎27.如图是果蝇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转录时白眼基因的两条链都可以作为模板 B. S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C. 白眼基因一定在常染色体上 D. 基因片段中有 5 种碱基,8 种核苷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转录时以白眼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A错误;‎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正确;‎ C、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错误;‎ D、基因片段中有4种碱基(A、C、G、T),4种脱氧核苷酸,D错误。‎ 故选B。‎ ‎2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对应的密码子 B. GTA 肯定不是密码子 C. 每种密码子不一定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 D. tRNA 上只含有三个碱基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所以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对应的密码子,A正确;‎ B、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无碱基T,所以GTA肯定不是密码子,B正确;‎ C、在密码子组成中,终止密码子不对应氨基酸,C正确;‎ D、tRNA上含有多个碱基,其一端相邻的3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D错误;‎ 故选D。‎ ‎29.下列关于“中心法则”含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中心法则总结了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传递规律 B. ②③过程可发生在 RNA 病毒侵染的细胞中 C. ⑤③④过程所需的原料分别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D. 所有细胞均能进行⑤过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中心法则总结了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传递规律,A正确;‎ B、②逆转录过程和③RNA的复制过程可发生在RNA病毒侵染的细胞中,B正确;‎ C、⑤为DNA的复制过程,该过程所需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③为RNA的复制过程,该过程所需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④为翻译过程,该过程所需的原料是氨基酸,C正确;‎ D、⑤为DNA复制过程,该过程只发生在能进行分裂的细胞中,因此并不是所有细胞均能进行⑤过程,D错误。‎ 故选D。‎ ‎30.下列关于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翻译中 mRNA 沿着核糖体移动,读取下一个密码子 B. DNA 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决定 mRNA 的序列 C. tRNA、mRNA 一旦发挥作用即被灭活分解 D. 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 DNA 和 RNA 上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翻译中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读取下一个密码子,A错误;‎ B、转录时,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mRNA,因此DNA上的碱基序列决定mRNA的碱基序列,B正确;‎ C、mRNA和tRNA在发挥作用后不被灭活分解,可以反复利用,C错误;‎ D、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均位于 DNA上,D错误;‎ 故选B。‎ ‎31.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本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 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Gg和G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 B. 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C. 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D. 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从题意可知,Gg、Gg-均为雄性,不能杂交,A项错误;‎ B、两性为gg-可产生两种配子,B项错误;‎ C、两性植株gg-可自交可产生g-g-雌株,C项错误;‎ D、若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则纯合子比例会比杂合子高,D项正确。‎ 故选D。‎ ‎32.一对患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夫妇(女性为杂合子)生了一个患病且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的孩子,下列示意图中不能解释其产生原因的是(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图中初级精母细胞的XY两条性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导致产生XY的异常精子,与正常卵细胞X结合会产生性染色体组成为XDX-Y(D、d表示控制该病的等位基因)的孩子,并且该小孩患病,A正确;‎ B、与A图相比,该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中两条Y染色体未分离,导致产生没有Y染色体和两条Y染色体的异常精子,这和XXY的孩子的形成无关,B错误;‎ C、该图表示初级卵母细胞中的两条X未分离,导致产生染色体组成为XDXd的卵细胞,与正常的精子Y结合,会产生患病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DXdY的孩子,C正确;‎ D、该图表示次级卵母细胞中两条X子染色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可能导致产生XDXD的卵细胞,与正常的精子Y结合,会产生患病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DXDY的孩子,D正确。‎ 故选B。‎ ‎33.图一是某动物细胞分裂中部分染色体示意图,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个体;图二是该动物某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部分时期)。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 A. 图二处于CD后段的细胞在细胞中央会出现细胞板 B. 图二CD段对应的细胞中一定有同源染色体 C. 图二可表示乙或丙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D. 依据每条染色体都含有染色单体可判断甲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二处于CD后段处于动物细胞的分裂末期,细胞中央不会出现细胞板,而是细胞中央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A错误; B、图二CD段染色体数目已加倍,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若是有丝分裂后期,则有同源染色体;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 C、图二可表示有丝分裂(乙细胞)或减数第二次分裂(丙细胞)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C正确; D、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可以判断甲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D错误。 故选C。‎ ‎34.下图甲、乙两个家族中的遗传病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两个家族中的致病基因均可单独致病,II-2和Ⅱ-3均不含有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据图分析,甲、乙两个家族中的致病基因( )‎ A. 既可能都是隐性致病基因,也可能都是显性致病基因 B. 既可能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都位于X染色体上 C. 既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D. 既可能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在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说明甲病为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甲、乙两种病的致病基因均不是显性致病基因,A错误;甲病致病基因既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而乙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错误;根据题意,II-2与II-3均不含有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说明甲病和乙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C错误;控制甲病和乙病的等位基因既可能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在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D正确。故选D。‎ ‎35.豌豆的叶腋花和茎顶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两株茎顶花植株杂交,F1 中茎顶花∶叶腋 花=1∶1。F1 中茎顶花植株自交,F2 全是茎顶花;F1 中叶腋花植株自交,F2 中叶腋花2708 株、茎顶花 2102 株。下列假设能解释该遗传现象的是( )‎ A. 控制该性状的是一对位于 X 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茎顶花为显性性状 B. 控制该性状的是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叶腋花为显性性状 C. 控制该性状的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有两种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叶腋花 D. 控制该性状的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有两种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茎顶花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分析,控制该性状的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且有两种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茎顶花。两株茎顶花植株杂交,设其基因型为AAbb和aaBb,无论正交、反交,F1的基因型都为Aabb和AaBb,分别是茎顶花和叶腋花,比例为1∶1。茎顶花的F1植株Aabb自交,F2都是茎顶花;叶腋花的F1植株AaBb自交,F2表现为叶腋花2708株,茎顶花2102株,即9∶7,符合A_B_∶(A_bb+aaB_+aabb)=9∶7。‎ 故选C。‎ ‎36.水稻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花粉粒长形(B)对圆形(b)为显性,花粉粒非 糯性(D)对糯性(d)为显性,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橙红色, 欲研究三对基因的位置关系用甲(AABBdd)、乙(AAbbDD)、丙(aabbdd)三种水 稻做了两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 亲本 F1 生殖细胞 组合一 甲×丙 ABd∶Abd∶aBd∶abd=4∶1∶1∶4‎ 组合二 乙×丙 AbD∶Abd∶abD∶abd=1∶1∶1∶1‎ A. 由组合一结果可知基因 A/a 与 B/b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 组合一的 F1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2/5 的初级精母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 C. 组合二结果可知基因 A/a 与 D/d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D. 若仅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选用的亲本组合有甲×丙、乙×丙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组合一亲本杂交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dd,F1的生殖细胞有四种,两多两少,说明多的为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配子,基因 A/a 与 B/b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 B、1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能形成4个配子,发生交叉互换后四种配子比例为1∶1∶1∶‎ ‎1,剩余ABd:abd=3∶3,是未交叉互换的细胞产生的,占比为1.5,所以交叉互换的细胞占总细胞比例为,B正确;‎ C、组合二亲本杂交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Dd,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bD∶Abd∶abD∶abd=1∶1∶1∶1,说明A(a)与D(d)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 A/a 与 D/d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C正确;‎ D、要通过花粉鉴定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必须获得_BbDd的个体,所以甲和乙杂交满足条件,D错误。‎ 故选D。‎ ‎37.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 型菌的部分 DNA 片段进入 R 型菌内并整合到 R 型菌的DNA 分子上,使这种 R 型菌转化为能合成荚膜多糖的 S 型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后的 DNA 中,嘌呤碱基总比例会改变 B. 整合到 R 型菌内的 DNA 分子片段,表达产物都是荚膜多糖 C. 进入 R 型菌的 DNA 片段上,可有多个 RNA 聚合酶结合位点 D. S 型菌转录的 mRNA 上,可由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肽链 ‎【答案】C ‎【解析】‎ ‎【详解】A、R型细菌和S型细菌的DNA都是双链结构,其中碱基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的DNA中,嘌呤碱基总比例不会改变,依然是占50%,A错误;‎ B、整合到R型菌内的DNA分子片段,表达产物不都是荚膜多糖,B错误;‎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即一个DNA分子中有多个基因,每个基因都具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因此进入R型菌的DNA片段上,可有多个RNA聚合酶结合位点,C正确;‎ D、S型菌转录的mRNA上,可由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而不是一条,D错误。‎ 故选C。‎ ‎38.下列关于甲、乙、丙三个与 DNA 分子相关的图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所示 DNA 在含 15N 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含 14N 的子代 DNA 占 1/8‎ B. 图甲和图乙所示物质均出现在图丙中 C. 图丙中①所示的碱基发生替换后不一定影响相关密码子的改变 D. 人体细胞能进行图乙过程的部位有细胞核和线粒体,且能进行图丙所示过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甲所示DNA分子(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4N)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形成4个DNA分子,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中只有1个DNA分子含14N,即含14N的DNA分子占,A错误;‎ B、图甲表示一段DNA分子,图乙表示转录过程,图丙表示转录和翻译过程,图甲和图乙所示物质均出现在图丙中,B正确;‎ C、图丙中①表示转录过程中DNA分子模板链上的碱基,其发生改变后,mRNA上对应的碱基种类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密码子的改变,C错误;‎ D、图乙所示为转录过程,在人体细胞中,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中也可发生;图丙转录和翻译在同一时空进行,发生在原核细胞中,不可能发生在人体细胞中,D错误。‎ 故选B。‎ ‎39.下列关于基因及其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肺炎双球菌能独立完成基因的表达 B. 基因通过表达实现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C. 肽链合成终止是因为与 mRNA 中终止密码相对应的 tRNA 不能携带氨基酸 D. HIV 繁殖时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是 DNA→RNA→蛋白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A、肺炎双球菌是单细胞生物,具有独立的代谢系统,可以独立完成基因的表达,A正确;‎ B、基因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传递,B错误;‎ C、终止密码子没有与其对应的tRNA,C错误;‎ D、HIV的遗传物质为RNA,其繁殖时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是RNA→DNA→RNA→蛋白质,D错误。‎ 故选A。‎ ‎40.研究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与神经元中形成的R-loop结构有关。R-l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由于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导致该片段中的非模板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R-loop结构中杂合链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B. R-loop结构中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基总数不一定相等 C. R-loop结构中的DNA单链也可转录形成相同的mRNA D. R-loop结构的形成会影响遗传信息的表达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题意可知,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因此 R-loop结构中杂合链之间通过氢键连接,A项正确;‎ B、R-l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据此推知:R-loop结构中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基总数不一定相等,B项正确;‎ C、R-loop结构中,以单链状态存在的是该片段中的非模板链,非模板链不能作为转录的模板,C项错误; D、R-loop结构的形成会导致mRNA不能与核糖体结合,进而影响遗传信息表达的翻译过程,D项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41.下图是某真核生物细胞内基因 m 的表达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为______,其模板链为基因 m 中的______链。‎ ‎(2)过程②中,某些 RNA 能够将 hnRNA 剪接而形成 mRNA,这说明 RNA 具有_____功能。过程③中翻译的方向是_____(填左→右或右→左),判断的依据 是_________。‎ ‎(3)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传递给 RNA 分子,再通过翻译将遗传信息反映到蛋 白质的分子结构上。这种遗传信息传递过程能实现不同物质分子之间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 依靠的是_____和_____两种机制。‎ ‎【答案】 (1). 转录 (2). m2 (3). 催化(限制酶的功能) (4). 左à右 (5). 自左向右,核糖体上的肽链变长 (6).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7). tRNA对氨基酸的特异性识别(tRNA能识别转运特定的氨基酸)‎ ‎【解析】‎ ‎【详解】(1)由图示可知,过程①为转录,其模板链为基因m中的m2链,因为基因的m2链与转录出的RNA碱基序列互补配对。‎ ‎(2)过程②中,某些RNA能够将hnRNA剪接而形成mRNA,这说明RNA具有催化功能。过程③中翻译的方向是左→右,判断依据是核糖体上的肽链左到右逐渐延长。‎ ‎(3)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传递给 RNA 分子,在此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准确性;在翻译过程中将mRNA中遗传信息反映到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上,主要依靠tRNA反密码子与mRNA上密码子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tRNA对氨基酸的特异性识别(tRNA能识别转运特定的氨基酸)。‎ ‎42.下图为狗的性染色体示意图,X、Y 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中Ⅰ片段),非同源部分(图中Ⅱ-1、Ⅱ-2 片段)。视锥细胞基因与狗的色觉有关,若狗的灰白色觉受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控制,狗的黄蓝色觉受性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d控制,狗的雌、雄个体均有灰白色觉和黄蓝色觉类型。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狗色觉的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的_____片段。‎ ‎(2)请写出具有灰白色觉的雄性狗个体可能有的基因型_____。‎ ‎(3)现有雌性黄蓝色觉和雄性灰白色觉两个品种的狗杂交,可以根据子代出现的表现 型情况,推断出这对基因所在的片段:‎ 如果子代全为灰白色觉,则这对基因位于_____片段;如果子代_____,则这对基因 位于Ⅰ片段;如果子代雌性全为灰白色觉,雄性全为黄蓝色觉,则这对基因位于_____片段。‎ ‎【答案】 (1). Ⅱ-1 (2). XDYD、XDYd、XdYD、XDY (3). Ⅰ (4). 雌性全为黄蓝色觉,雄性全为灰白色觉 (5). Ⅰ或Ⅱ-2‎ ‎【解析】‎ ‎【详解】(1)由题干信息:狗的雌、雄个体均有灰白色觉和黄蓝色觉类型,可判断出控制狗色觉的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的Ⅱ-1片段,因为该片段只在雄性中遗传。‎ ‎(2)由题目信息分析可知,狗色觉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Ⅱ-2片段,也可能位于I片段的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因此,具有灰白色觉的雄狗个体可能有的基因型为:XDYD、XDYd、XdYD、XDY。‎ ‎(3)雌性黄蓝色觉雌狗的基因型为XdXd,灰白色觉雄狗的基因型为:XDYD或XDYd或XdYD或XDY;若该灰白色觉雄狗的基因型为XDYD,则后代的表现型为:全为灰白色觉;若该灰白色觉雄狗的基因型为XdYD,则杂交后代表现为:雄性全为灰白色觉,雌性全为黄蓝色觉;以上两种情况色觉基因位于I片段;若该灰白色觉雄狗的基因型为:XDYd或XDY,则杂交后代表现为:雌性全为灰白色觉,雄性全为黄蓝色觉,色觉基因位于Ⅰ或Ⅱ-2片段。‎ ‎43.某种雌雄异株的二倍体高等植物(性染色体为 XY 型),其花色(A、a)和叶型(B、 b)性状是独立遗传的,其中一对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下面是两个杂交组合的亲本 性状及子代表现型与比例,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 组合 亲代 子代 ‎♂‎ ‎♀‎ 甲 红花宽叶♂ X 白花宽叶♀‎ ‎1/4 红花宽叶 1/4 红花窄叶 ‎1/4 白花宽叶 1/4 白花窄叶 ‎1/2 红花宽叶 ‎1/2 白花宽叶 乙 白花窄叶♂ X 红花宽叶♀‎ ‎1/2 红花宽叶 1/2 红花窄叶 无雌性个体 ‎(1)根据杂交组合______可判定控制_______ 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且______是 显性性状。‎ ‎(2)杂交组合乙的后代没有雌性个体,其可能的原因有:一是基因 b 使雄配子致死; 二是基因_____________使雄配子致死。若欲通过杂交实验进一步确定原因到底是哪种,请以题 干中子代为亲本设计杂交方案,并预期结果得出结论。杂交方案: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若子代_____,则是原因一;②若子代_____,则是原因二。‎ ‎(3)若是第二种原因成立,让组合乙中子代的红花窄叶雄株与组合甲中子代的红花宽 叶雌株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答案】 (1). 甲 (2). 叶型(宽叶和窄叶) (3). 宽叶 (4). a和b共同作用 (5). 选子代中红花窄叶雄株与白花宽叶(或红花宽叶)雌株进行杂交,观察后代雌雄比例(或性状表现) (6). 若后代全是雄株 (7). 若后代雌雄株都有(雌:雄=1:2) (8). 红花宽叶雄株:红花窄叶雄株:白花宽叶雄株:白花窄叶雄株:红花宽叶雌株:红花窄叶雌株=9:3:3:1:6:2‎ ‎【解析】‎ ‎【详解】(1)根据分析:甲组中宽叶×宽叶,后代出现窄叶,判断宽叶为显性,后代雌性全为宽叶,雄性宽∶窄=1∶1,判断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由杂交组合甲可判定控制叶型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且宽叶为显性。‎ ‎(2)由分析判断,乙组亲本为aaXbY×AAXBXb,表格显示其没有雌性后代,有雄性后代,说明雌配子是成活的,则可能的原因是:一是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二是基因a和b共同使雄配子致死。为了检验到底是哪种原因,可以选择子代基因型为AaXbY的雄株作为父本,即选子代中红花窄叶雄株与白花宽叶(或红花宽叶)雌株进行杂交,若子代全为雄性个体,则为原因一;若子代有雌性个体,也有雄性个体(雄性:雌性=2∶1),则为原因二。‎ ‎(3)根据题意确定基因a和b共同使雄配子致死。让乙组子代的红花窄叶雄株(AaXbY,产生AY、AXb、aY三种配子)与甲组子代的红花宽叶雌株(AaXBXB或AaXBXb ‎,产生AXB、aXB、AXb、aXb)交配,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宽叶雄株(A_XBY)∶红花窄叶雄株(A_XbY)∶白花宽叶雄株(aaXBY)∶白花窄叶雄株(aaXbY)∶红花宽叶雌株(A_XBXb)∶红花窄叶雌株(A_XbXb)=(×+)∶(×+)∶(×)∶()∶(×+)∶(×+)=9∶3∶3∶1∶6∶2。‎ ‎44.回答下列与传统发酵食品制作有关的问题:‎ ‎(1)制作酸菜所利用的微生物为_____,制作酸菜时容器需要密封的原因是_____。‎ ‎(2)利用苹果进行深加工,制成了风味独特的苹果酒,利用苹果酒可以进一步酿制苹 果醋,这是因为____________。某同学用新鲜的苹果醋为实验材料分离纯化其中的发酵菌,为了 保证能获得单菌落,要先对苹果醋______。计划统计苹果醋中某发酵菌的总数,他选用10-4 、10-5、 10-6 稀释液进行涂布,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 3 个培养皿。从对照的角度看, 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组是_____,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制作腐乳时需要加盐腌制,加盐腌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腐乳的制作中,配制卤 汤时应将酒的含量控制在______左右,加酒的目的是______ 。‎ ‎【答案】 (1). 乳酸菌 (2). 乳酸菌是厌氧型的,需要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乳酸发酵(乳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或者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 (3). 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能将乙醇转化为醋酸 (4). 用无菌水进行梯度稀释 (5). 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 (6). 证明培养基制备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培养基是否灭菌合格、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 ) (7). 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硬,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烂变质 (8). 12% (9).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风味)‎ ‎【解析】‎ ‎【详解】(1)制作酸菜所利用的微生物为乳酸菌,制作酸菜时容器需要密封的原因是:乳酸菌是厌氧型的,需要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乳酸发酵。‎ ‎(2)利用苹果酒可以进一步酿制苹果醋,这是因为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能将乙醇转化为醋酸;为获得发酵菌的单菌落,要先对苹果醋用无菌水进行梯度稀释;对照组的设置方法是: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其设置目的为: 证明培养基制备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培养基是否灭菌合格、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 ‎(3)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硬,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烂变质;在腐乳的制作中,配制卤汤时应将酒的含量控制在12%左右,加酒的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风味)。‎ ‎45.Ⅱ型干扰素是效应T细胞分泌的一种淋巴因子,可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和癌症,通常只能从人体内获得,产量小、体外保存相当困难。若将其分子上的一个半胱氨酸替换为丝氨酸,在一‎70℃‎条件下可以保存半年。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生产该种单克隆Ⅱ型干扰素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质工程是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________,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新的蛋白质。若将干扰素的一个半胱氨酸替换为丝氨酸,所推测出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止一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工合成该种Ⅱ型干扰素基因后,可利用PCR技术对其扩增,该技术需要合成两种引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诱导效应T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交瘤细胞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融合的细胞中筛选出分泌该种Ⅱ型干扰素的杂交瘤细胞,所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时,需要向培养液中添加动物血清,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 (2). 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或:丝氨酸有多种密码子) (3). 基因的两条反向平行的链都可作为模板,其碱基序列不同 (4). 聚乙二醇(PEG) (5). 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淋巴因子 (6). 抗原一抗体杂交 (7). 补充合成培养基缺乏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 ‎【解析】‎ ‎【详解】(1)蛋白质工程是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合成或基因修饰,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新的蛋白质。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若将干扰素的一个半胱氨酸替换为丝氨酸,所推测出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止一种。‎ ‎(2)人工合成该种Ⅱ型干扰素基因后,可利用PCR技术对其扩增,由于基因的两条反向平行的链都可作为模板,其碱基序列不同。需要根据一段已知的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两种引物,来进行子链延伸。‎ ‎(3)诱导效应T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化学试剂是聚乙二醇。该杂交瘤细胞是骨髓瘤细胞和效应T细胞融合产生的,故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淋巴因子。‎ ‎(4)需要经过抗原抗体杂交即专一抗体检测,从融合的细胞中筛选出分泌该种Ⅱ型干扰素的杂交瘤细胞。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时,需要向培养液中添加动物血清,它可以补充合成培养基缺乏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 ‎46. 科研人员提取了一个流产的雌性猕猴胎儿的部分体细胞,将其细胞核“植入”若干个“摘除”了细胞核的卵母细胞,经过一系列技术的操作,获得两只克隆猴“中中”和“华 华”。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养提取细胞的过程中,为保证培养的细胞处于无菌无毒的环境中,通常采取 的措施是_____。在核移植的过程中通常选用 10 代以内的细胞作为供体细胞,原因是_____。‎ ‎(2)采集的卵母细胞需培养___________(时期);对卵母细胞摘除“细胞核”,目前普遍 采用的方法是_____。‎ ‎(3)供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后,经_________________使两细胞融合,构建重组胚胎。重组胚 胎通过胚胎移植在代孕母猴体内存活,其生理学基础是_____。‎ ‎(4)哺乳动物的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细胞核移植获 得克隆动物的难度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体细胞核移植,其原因是_____。‎ ‎【答案】 (1). 在培养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和定期更换培养液 (2). 10代以内的细胞能保持细胞正常的二倍体核型 (3).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MII中期) (4). 显微操作去核法 (5). 电刺激 (6). 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7). 小于 (8). 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全能性相对容易 ‎【解析】‎ ‎【详解】(1)在培养提取细胞的过程中,为保证培养的细胞处于无菌无毒的环境中,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和定期更换培养液。在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选用10代以内的细胞作为供体细胞,原因是10代以内的细胞能保持细胞正常的二倍体核型。‎ ‎(2)采集的卵母细胞需培养至MⅡ中期;对卵母细胞摘除“细胞核”,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显微操作去核法。‎ ‎(3)去核的卵母细胞与供体细胞通过电刺激后融合,供体核进入受体卵母细胞,构建成重组胚胎。将重组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最后形成克隆猕猴。移入的胚胎能够存活,是因为代孕子宫并不会对其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同时能够在子宫内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 ‎(4)一般情况下胚胎细胞核移植获得克隆动物的难度小于体细胞核移植,其原因是: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全能性相对容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