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3.00 KB
- 2021-09-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生物试题
1.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的实验原理不包括
A. 酚酞遇NaOH呈现紫红色反应
B. 以琼脂块的大小表示细胞大小
C. NaOH的扩散深度表示吸收速率
D. NaOH的扩散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比表示细胞吸收物质的速率
【答案】C
【解析】实验所用的琼脂小块上含有酚酞,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A正确;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以琼脂块的大小表示细胞大小,B正确;实验中测量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相同,C错误;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比才可表示细胞吸收物质的速率,并反映出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与细胞物质运输速率的关系,D正确.
【考点定位】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名师点睛】NaOH的扩散深度对于体积不同的琼脂块都是相同的,无法用来表示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只有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比才可表示细胞吸收物质的速率,并反映出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与细胞物质运输速率的关系.
2.正常情况下,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AFP从血液中消失。但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再生时,AFP会升高,尤其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会持续性显著增高,所以当血液中该指标超过正常值时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认体内是否出现了癌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推测当肝细胞的分裂周期变长时,AFP合成会增加
B. 肝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会参与AFP的合成和运输
C. 指导合成AFP的基因属于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后才表达
D. 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而容易发生扩散
【答案】B
【解析】依题意“尤其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会持续性显著增高”可推知,当肝细胞的分裂周期变短时,AFP合成会增加,A项错误;细胞发生癌变时,细胞膜上的甲胎蛋白(AFP)含量会增加,甲胎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类似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即AFP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中合成后,需经过内质网的加工和高尔基的进一步加工修饰才能运往细胞膜,因此肝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会参与AFP的合成和运输,B项正确;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都能表达,C项错误;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而容易发生扩散,D项错误。
【考点定位】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癌变的原因
【名师点睛】癌细胞是指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细胞癌变的原因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是各种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3.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是细胞死亡的两种方式。细胞坏死是因病理因素而产生的被动死亡。近期研究表明,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可以将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转换为细胞坏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人体造血干细胞中不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
B. 通过调控RIP3的合成可以调控细胞死亡的方式
C. 若抑制RIP3的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坏死
D. 以上研究结果证明细胞坏死与部分基因表达有关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RIP3为蛋白激酶,是由RIP3的基因控制合成的,在人体造血干细胞中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A错误。因RIP3可将细胞凋亡转变为细胞坏死,故通过调控RIP3的合成可以调控细胞死亡的方式,抑制RIP3的活性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坏死,B、C正确。此项研究结果证明细胞坏死与RIP3基因的表达有关,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4.在生物体内,细胞不表现出全能性,这是因为( )
A.细胞丧失了全能性
B.基因表达有选择性
C.不同的细胞内基因不完全相同
D.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的基因发生了变化
【答案】B
【解析】一个生物体内,每个细胞中都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因此每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A错误;在生物体内,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B正确;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体细胞中遗传物质相同,即不同的细胞内基因相同,C错误;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全能性
【名师点睛】(1)细胞全能性指的是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2)细胞具有全能性原因: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
(3)在生物体内,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
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对于生物体都是有害的
②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体外培养可以无限增殖
③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④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
⑤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
⑥低温引起的细胞冻伤和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A. ①②⑥ B. ①③ C. ①②⑤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个体发育过程中,个别细胞的衰老对生物体而言是有利的,①错误;
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体外培养可以无限增殖,②正确;
细胞分化是不可逆的,所以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③错误
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④正确;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⑤正确;
由于不利条件引起的细胞死亡,如低温引起的细胞冻伤和死亡属于细胞坏死,⑥正确。答案选B.
6.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全部遗传信息是细胞全能性的基础
B.是指细胞具有分裂分化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C.细胞全能性随着细胞分化程度增高而降低
D.种子萌发成幼苗体现了植物细胞全能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具有全部遗传信息是细胞全能性的基础,A正确;全能性是指细胞具有分裂分化成完整个体的潜能,B正确;细胞全能性随着细胞分化程度增高而降低,C正确;种子未发生分化,因而由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不能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全能性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7.如图所示为部分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数字表示细胞,字母表示生理现象,细胞⑧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细胞⑨可以无限增殖,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c过程表示细胞分化,④⑤⑥⑦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差异是由于细胞所携带的基因不同
B. d、e过程分别表示细胞衰老和癌变现象,其中d过程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
C. 与细胞①相比,细胞②的物质运输效率更高
D. f过程中有新的蛋白质的合成,体现了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答案】A
【解析】分析题图:图中ab表示细胞分裂,该过程会使细胞数目增多,但细胞种类不变;c表示细胞分化,该过程会使细胞种类增多,但细胞数目不变;因为细胞⑧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因此d为细胞衰老过程;细胞⑨可以无限增殖,为癌细胞,则e为细胞癌变过程;f为细胞凋亡过程。
图中c过程表示细胞分化,④⑤⑥⑦所携带的基因相同,它们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差异是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d、e过程分别表示细胞衰老和癌变现象,其中d细胞衰老过程中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B正确;与细胞①相比,细胞②的体积变小,其物质运输效率更高,C正确;f为细胞凋亡过程,该过程中有新的蛋白质的合成,体现了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D正确。
8.下图表示细胞的生命历程,其中甲~辛表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过程代表有丝分裂,乙过程中细胞分化并不改变细胞的遗传信息
B. 丙过程的发生是由于致癌因子使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并表达的结果
C. 丁过程与基因表达有关,只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并与戊过程有区别
D. 己过程中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变小,辛过程体现了细胞全能性
【答案】A
【解析】
由图可知,甲是有丝分裂、乙、庚和辛是细胞分化、丙是细胞癌变、丁是细胞凋亡、戊是细胞坏死、已是细胞衰老。甲是有丝分裂过程,乙是细胞分化,其实质是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其遗传信息不发生改变,A项正确;丙是细胞癌变,细胞癌变是由于致癌因子使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突变成癌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是正常基因,B项错误;丁是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凋亡可以发生在多细胞生物的整个生命历程中,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戊(细胞坏死)是不正常的生命现象,是细胞受到种种不利因素而导致的细胞代谢紊乱的死亡。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有本质区别,C项错误;己(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变大,辛(细胞分化)过程是由组织、器官或系统发育成个体,不是细胞的全能性。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D项错误。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记住细胞分化的实质和意义、细胞衰老的特点、细胞凋亡的实质以及与细胞坏死的区别,能够说出细胞癌变的致病机理。
9.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由星射线形成的纺锤体
②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了赤道板
③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④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⑤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是1:2,它可能是前期细胞
A. ③④ B. ②④ C. ①⑤ D. ④⑤
【答案】D
【解析】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但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①错误;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了细胞板,②错误;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③错误;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④正确;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是1:2,说明细胞中有染色单体存在,它可能是前期细胞,⑤正确。综上分析,供选答案组合,A、B、C均错误,D正确。
10.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 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 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
D. 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在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为80,而a峰中细胞的DNA含量为40,故A项正确;在a峰与b峰之间细胞内的DNA相对含量在逐渐增加,所以正进行着DNA分子的复制,B项正确;在细胞分裂期中,前、中、后三个时期的细胞应位于b峰,而末期的细胞应位于a峰处,所以C错误;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中b峰细胞的数量可以看出,实验组中进行DNA复制的癌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则说明该药物对癌细胞DNA复制有抑制作用,D项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有丝分裂
11.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但细胞周期长短相同
B. 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相同,但G1、S、G2和M期长短不同
C. 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有丝分裂前期每个染色体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
D. 有丝分裂后期,每个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一半
【答案】C
【解析】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细胞周期的长短也不相同,A错误;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不一定相同,G1、S、G2和M期长短也不一定相同,B错误;因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S期,所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不会阻碍细胞分裂的正常进行,有丝分裂前期每个染色体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C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而导致每个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D错误。
12.下列有关细胞的生长与增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体细胞增殖的唯一方式是有丝分裂
B.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均相同
C. 细胞核中DNA的含量相对稳定是限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因素之一
D. 显微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的一个视野,往往看不全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图像
【答案】A
【解析】真核生物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有些体细胞还可以以无丝分裂的方式增殖,A错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均相同,都符合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特点,B正确;限制细胞长大的因素之一是细胞核中DNA的含量相对稳定,细胞核的控制范围有限,C正确;各个细胞的细胞周期不是同步的,而且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持续时间长,分裂期持续时间短,故显微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的一个视野,往往看不全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图象,D正确。
【考点定位】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名师点睛】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2、有丝分裂过程: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13.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了巨大成功,关键在于他在实验的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方法。下面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
A.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B.选择了严格自花传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C.选择了多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做了大量的实验
D.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选项A、B、D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选项C不能说明成功的原因。因为无目的、无意义的大量实验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他曾花了几年时间研究山柳菊,结果却一无所获,也反过来说明正确选择实验材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杂交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4.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的是( )
A. 玉米的黄粒与白粒 B. 猫的白毛与马的白毛
C. 鼠的长毛与细毛 D. 兔的红眼与猫的蓝眼
【答案】A
【解析】玉米的黄粒与白粒属于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A正确;猫的白毛与马的白毛属于两种生物的性状,B错误;鼠的长毛与细毛属于同一种生物的两种性状,C错误;兔的红眼与猫的蓝眼属于两种生物的性状,D错误。
15.下列鉴定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A. 鉴定一只灰毛兔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
B. 区分狗的长毛与短毛的显隐性关系用正反交
C. 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系的纯度宜用连续自交
D. 测定杂种豌豆F1的遗传因子组成宜用正反交
【答案】D
【解析】鉴定一只具有显性性状的动物是否是纯合子可用测交法,A正确;区分狗的长毛与短毛的显隐性关系可用杂交法或正反交,B正确;杂合子连续自交可以不断的提高纯合子的比例,因此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系的纯度应用自交法,C正确;测定杂种灰兔F1的遗传因子组成应用测交法,D错误。
16.小麦抗秆锈病对易染秆锈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抗秆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子,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秆锈病的小麦,应选用下列哪种方法最简便易行
A. 甲╳乙 B. 甲、乙分别测交
C. 甲╳甲,乙╳乙 D. 甲╳乙得F1再自交
【答案】C
【解析】让其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为纯合子可留为种用,发生性状分离的为杂合子,故选C。
【考点定位】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B. 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
C. 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
D. 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
【答案】D
【解析】孟德尔定律不支持融合遗传,故A错误。孟德尔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故B错误。按照孟德尔定律,如果每一对基因都独立遗传情况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27种,故C错误。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因为其能产生8种配子,所以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故D正确
【考点定位】孟德尔遗传定律
18.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再自由交配产生F2代,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问F3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A. 2:1 B. 8:1 C. 4:1 D. 9:1
【答案】B
【解析】纯种灰身果蝇(BB)与黑身果蝇(bb)杂交,产生的F1代(Bb),F2代中灰身果蝇的基因型为1/3BB和2/3Bb。让F2代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F3代中黑身果蝇(bb)占2/3×2/3×1/4=1/9,
灰身果蝇占8/9,因此F3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8:1,B项正确。
【点睛】去除F2代中的黑身果蝇,F2代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F3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也将发生相应变化。
19.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A. 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
B. 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
C. 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
D. 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A_B_dd表现为黑色,A_bbdd表现为褐色,由于D抑制A的表达,因此A____D_、aa____都表现为黄色。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子二代的组合方式是52+3+9=64种,由于3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三对等位基因都是杂合子自交实验,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Dd,亲本组合应该都是黄色,且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是AaBbDd。AABBDD与aaBBdd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是AaBBDd,AAbbDD与aabbdd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是AabbDd,A错误;aaBBDD×aabbdd、AAbbDD×aaBBDD杂交子一代基因型分别是aaBbDd、AaBbDD,B错误;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都是AaBbDd,且亲本都是纯黄色,C正确;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Dd 、AabbDd,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判断不同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且根据后代的表现型总数判断子一代基因型是三杂合子AaBbDd。
20.下列基因型中哪一项是纯合体
A. BbDD B. DdCc C. AAbb D. EERr
【答案】C
【解析】纯合子要求每对基因都相同,但是对显隐性没有要求。BbDD中第一对基因是杂合的,为杂合子,A错误;DdCc中两对基因都是杂合的,为杂合子,B错误;AAbb中两对基因都是相同的,为纯合子,C正确;EERr中第二代基因是杂合的,为杂合子,D错误。
21.人类多指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常见畸形,对此不正确的叙述是
A.亲代之一的基因型为AA,其子女均患多指
B.亲代之一含有A基因,其子女有可能出现多指
C.双亲均为Aa,其子女均患多指
D.双亲均为Aa,其子女患多指的概率是3/4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人类多指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所以子代基因型中含有A基因就会患畸形病。亲代之一的基因型为AA,则产生的配子中必定有A,所以其子女均患多指。而亲代之一含有A基因,如果基因型是Aa,则其子女有可能出现多指,也有可能正常(aa)。双亲均为Aa,其子女患多指的概率是1/4AA+2/4Aa=3/4。正常的概率是1/4 aa。所以C不正确。
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识记基因的分离定律相关知识,运用定律分析人类遗传病的有关问题。难度一般。
22.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具有l:1比例的是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③⑤ D. ④⑤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杂种Aa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①错误。杂种Aa产生配子类型以及比例A:a=1:1,②正确。测交为Aa与aa杂交,后代为1:1,③正确。杂种Aa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以及比例AA:Aa:aa=1:2:1,④错误。测交为Aa与aa杂交,基因型比例为Aa:aa=1:1,⑤正确,选B
考点:本题考查测交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23.一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A. AA:Aa:aa=l:2:1 B. AA:Aa:aa=l:2:0
C. AA:Aa:aa=2:3:1 D. AA:Aa:aa=2:2:1
【答案】C
【解析】根据分析,得到雌雄个体所产生的各种类型配子的概率,则后代各种基因型的频率为:
故后代各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为:AA:Aa:aa=2:3:1,
【点睛】解答本题的要点是如何理解“隐性雄配子有50%的死亡率”,也就是基因为a的雄配子有50%致死,一定要注意每种配子之和等于1,然后根据雌雄配子结合,就知道后代的情况,否则容易出错。
24.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0基因决定雌株,且G对g和g0是显性,g对g0是显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G9是雄株,gg0是两性植株,g0g0是雌株
B. Gg自交,可以得到纯合雄性植株
C. 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
D. 用自交的方法,可以确定某两性植株的基因型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Gg是雄株,ggo是两性植株,gogo是雌株,故A正确;Gg是雄株,不能自交,故B错;两性植株(gg、ggo)群体内随机传粉,gg的后代均为纯合子,ggo的后代中有一半是纯合子,由此可见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故C正确;用自交法可以确定某两性植株(gg、ggo)的基因型,若自己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为纯合子,反之则为杂合子,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25.基因型AaBb的个体与下列个体杂交,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的是 ( )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答案】A
【解析】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Aa×AA,后代表现型全为显性,表现型只有一种。Bb×Bb,后代显性:隐性=3:1,表现型有两种,所以AaBb的个体与AABb的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有两种,A正确;AaBb的个体与AaBb的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4种,B错误;AaBb的个体与aaBb的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4种,C错误;AaBb的个体与aabb的个体杂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1:1:1,表现型有四种,D错误。
【点睛】
(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26.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50g和270g。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1中重量为190g的果实所占比例为
A.3 / 64 B.5 / 64 C.12 / 64 D.15 / 64
【答案】D
【解析】由于每个显性基因增重为20g,所以重量为190g的果实的基因型中含有显性基因个数为:(190-150)÷20=2.因此,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AaBbCc杂交,含两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基因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六种,所占比例依次为1/64、1/64、1/64、4/64、4/64、4/64,共为15/64。
【考点定位】自由组合定律应用
27.某二倍体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为小花瓣,aa为无花瓣。花瓣颜色(红色和黄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R对r为完全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
B. 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3种表现型
C. 若基因型为AaRr与Aarr的亲本杂交,则子代是红色花瓣的植株占3/8
D. 若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测交,则子代表现型有3种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单独研究A和a、R和r这两对等位基因,则Aa自交,子代的基因型有3种(AA、Aa、aa),表现型也有3种(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Rr自交,子代的基因型有3种(RR、Rr、rr),表现型有2种(红色和黄色);若将这两对基因综合在一起研究,则AaRr自交,子代共有3×3=9种基因型,2(大花瓣、小花瓣)×2(红色和黄色)+1(无花瓣)=5种表现型,A正确,B错误;AaRr与Aarr杂交,在子代中,AA∶Aa∶aa =1∶2∶1,Rr∶rr=1∶1,红色花瓣的植株占3/4(AA+Aa)×1/2=3/8,C正确; 若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与aarr个体测交,则子代的基因型为AaRr、Aarr、aaRr、aarr,表现型有红色小花瓣、黄色小花瓣和无花瓣3种,D正确。
【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的思路: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等位基因(或几对相对性状)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然后按照题目要求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组(如解析中对A选项的分析)此法“化繁为简,高效准确”。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因忽略了无花瓣,即使含有控制花瓣颜色的基因不同,但表现型却相同,而在在统计表现型的种类时,误将aaR_、aarr当作两种表现型处理。
28.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
B. 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C. 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 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而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A项正确;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B项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在个体发育中,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合成特异性蛋白质的过程,即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项正确;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离体的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分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9.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8个DNA分子,有同源染色体;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
B.处于图3中BC段的是图1所示细胞;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d所示的情况
D.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对应图3中的AB段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图1中有8个DNA分子,有大小形态相同的同源染体。图2中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没有姐妹染色单体,故A正确。处于图3BC段说明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说明含有姐妹染色单体。CD段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应是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B正确。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DNA数与染色体数为1:2的情况,故C正确。图4中的a染色体数和DNA数相同,且是正常细胞的两倍应是有丝分裂后期,此时应对应图3中的CD段,图4中的c染色体数和DNA数都和正常细胞一样应对应A之前,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30.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A. 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
B. 纺锤体、赤道板、染色体
C. 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
D. 细胞壁、核膜、着丝点
【答案】C
【解析】赤道板是假想的平面不存在,A、B错误。核膜核仁在前期已经解体,D错误。从前期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在分裂中期仍能观察到,C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其生理作用
细胞器名称
细胞类型
时期
生理作用
核糖体
动、植物细胞
间期(主要)
与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中心体
动物、低等植物细胞
前期
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高尔基体
植物细胞
末期
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整个细胞周期
提供能量
31.如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
(1)该图是________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其分裂顺序依次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________期的细胞简图,此时期细胞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3)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________期图中。
(4)DNA与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之比为2:1:2的图示是________。
(5)在实验室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裂装片的操作过程是:取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片。
【答案】 植物 BCAD 间 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 A后 BC 解离 漂洗 染色
【解析】试题分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一般画成圆形,外面代表细胞膜;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一般画成长方形,外面代表细胞壁。据此,以图示的细胞结构和染色体行为为解题的切入点,围绕有丝分裂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及其题意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1) 该图细胞有细胞壁,因此所示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依据染色体的行为特点可推知:A、B、C、D依次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前期、中期、末期,所以其分裂顺序依次是BCAD。
(2) 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间期的细胞简图,此时期细胞的主要变化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由图D细胞可知,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
(3) 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A]后期图中。
(4) DNA与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之比为2:1:2,说明细胞中存在染色单体,因此是图示中的BC。
(5) 在实验室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裂装片的操作过程是: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2.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 者用 D、d 表示,后者用 F、f 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 毛白肉 A、无毛黄肉 B、无毛黄肉 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_,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 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_。
(2)有毛白肉 A、无毛黄肉 B 和无毛黄肉 C 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无毛黄肉 B 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
(4)若实验 3 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
(5)实验 2 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_________。
【答案】(1)有毛 黄肉
(2)DDff、ddFf、ddFF
(3)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
(4)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
(5)ddFF、ddFf
【解析】(1)实验1和实验3中,有毛和无毛杂交后代全为有毛,因此有毛为显性性状;实验3中,白肉和黄肉杂交后代全为黄肉,说明黄肉为显性性状;
(2)实验1中,有毛白肉A(D_ff)与无毛黄肉B(ddF_),后代全为有毛,说明A的基因型为DDff;而后代黄肉和白肉比例为1:1,因此B的基因型为ddFf,有毛白肉A(DDff)与无毛黄肉C(ddF_)杂交后代全为黄肉,因此C的基因型为ddFF;
(3)B的基因型为ddFf,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
(4)实验3子代的基因型为DdFf,自交下一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
(5)由于实验2中亲本的基因型为ddFf、ddFF,因此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ddFF、ddFf。
33.一对毛色正常的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 ,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 性基因突变为 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 .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中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 ,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 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答案】(1)1:1 隐 显 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的结果
(2)1:1 毛色正常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中“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分析,且产生了新性状(毛色异常),则只能是由aa突变为Aa才会出现性状的改变.则两亲本和同窝中的雌性鼠的基因型均为aa,毛色异常雄鼠的基因型为Aa,所以杂交子代毛色异常:毛色正常为1:1.
(2)根据题干中“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亲代基因型均为Aa,毛色异常雄鼠的基因型为aa,毛色正常同窝中的雌性鼠的基因型为AA或者Aa.若雄性鼠与同窝中基因型为Aa的雌性鼠交配,后代毛色异常:毛色正常的性状分离为1:1;若雄性鼠与同窝中基因型为AA的雌性鼠交配,后代都为Aa,即毛色全部表现正常.
故答案为:(1)1:1 隐 显 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的结果
(2)1:1 毛色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