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 MB
- 2021-09-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
生物试题
—、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高原训练,运动员体内红细胞增多
B.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出现中暑症状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下丘脑与呼吸、体温恒定、水盐平衡的调节控制有关
B.淋巴细胞存在于血浆、淋巴中
C.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随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而升高
D.突触间隙的液体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
3.下图是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错误的是
A.Y中O2进入肌细胞至少要经过3层细胞膜结构
B.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C.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X和Y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4.血糖浓度保持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胰岛素能够促进靶细胞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
B.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需要转运蛋白,因此是主动转运
C.若图中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结构改变则可能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D.转基因大肠杆菌能合成胰岛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5.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
B.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激素②含量高于正常值
C.激素③含量增加可通过反馈调节使①②激素分泌减少
D.a除能分泌激素②外,还能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
6.将两个灵敏电流计分别连接到神经纤维表面(如图1)突触结构两端的表面(如图2),每个电表两电极之间的距离都为L,当在图1的P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时,测得电位变化如图3。若分别在图1和图2的a、b、c、d处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a点离左右两个电极的距离相等),测得的电位变化图正确的是
A.a点对应图5 B.b点对应图3 C.c点对应图3 D.d点对应图4
7.若图1、图2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对寒冷刺激做出的反应只与图1有关
B.细胞a分泌的激素作用于细胞b,并参与细胞代谢
C.细胞c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通过电信号传递给细胞d
D.如果细胞a是垂体细胞,细胞b可以表示性腺细胞
8.用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下图为参加反射活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果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立即刺激A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B.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C.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能称为反射活动
D.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上图所示结构的完整性
9.下列是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既是高级中枢也是低级中枢
B.条件反射是脊髓的高级机能
C.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感觉活动相关
D.脊蛙反射不需要完整反射弧
10.关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作电位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
B.膜电位因受到一定剌激而变成内正外负
C.冲动的传导是一种依赖于细跑膜对离子通透性变化的现象
D.复极化过程指由反极化状态的电位逐渐恢复至静总电位水平
11.细胞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是肌肉细胞、垂体和下丘脑的细胞等
B.若信号物质是胰岛素,则靶细胞是干细胞、肌肉细胞等
C.若信号物质是乙酰胆碱(神经递质),则来自突触小体
D.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则靶细胞产生兴奋
12.下图为鸟类繁殖活动的调节示意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鸟类的繁殖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
B.机体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下丘脑
C.乙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
D.丙进入血液后,通过反馈调节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相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13.下列不是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速度缓慢,作用时间长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14.下面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一证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
B.实验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实验三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实验四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
15.根冠内能分泌一种激素,并且能主动地向根尖的伸长区运输,与分生区分泌的低浓度IAA的作用相反,与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有关。若对玉米根冠作以下四种处理,请根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特点判断四个根尖可能向左弯曲的是
16.浆细胞可分为两种,急性浆细胞在感染病原体数天后生成,通过分泌松散型抗体清除病原体,记忆浆细胞在其后生成,通过分泌紧密型抗体进一步中和感染的病原体,则
A.急性浆细胞不具有特异性 B.急性浆细胞是T细胞增分化而来
C.记忆浆细胞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D.结合型与紧密型抗体可识别相同抗原
17.人体免疫系统是覆盖全身的防卫网络。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B.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可被人体的免疫系统直接识别
C.HIV 病毒主要攻击造血干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D.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18.人食用被诺如病毒(NV)污染的食物会导致呕吐与腹泻,而NV极易变异,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酸能杀死部分NV属于特异性免疫
B.NV极易变异,人类很难研究相应的疫苗
C.人体有多种抗NV的抗体,可能是因为NV表面存在多种抗原蛋白
D.特异性的效应T细胞能促使被NV入侵的靶细胞裂解
19.选取相同的剪去顶芽的葡萄插条进行实验,甲、乙、丙、丁四组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由甲组和乙组可知,侧芽合成的吲哚乙酸能促进插条产生不定根
B.由乙组和丙组推知,该种葡萄插条,保留三个侧芽时产生不定根最多
C.由丙组和丁组可知,葡萄插条侧芽合成的促进生根的物质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D.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扦插中,侧芽发挥的作用与外源吲哚乙酸作用相同或相似
20.某学生体检报告显示:乙肝表面抗原( AbsAg)呈阴性(-),乙肝抗表面抗原抗体(Ab-sAb呈阳性(+)。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表示有,“-”表示没有)
A.该生可能注射过乙肝疫苗
B.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经免疫反应已清除
C.表面抗原和抗表面抗原抗体都是蛋质类物质
D.乙肝病毒正在该生体内大量增殖
二、多选题(本大题5小题,每题选对3分,少选1分,错选0分,共15分)
21.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实例的(多选)是
A.HCO3- 与HPO42- 等离子相互作用,维持血浆pH在7.35—7.45之间
B.人体内的吞噬细胞清除衰老、破损和异常的细胞
C.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一星期,肌细胞内肌蛋白的含量基本不变
D.剧烈运动出很多汗后,上厕所的次数会比平时少
22.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离体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从图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同一生长素浓度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不同
B.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为茎>芽>根
C.D点对成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根,芽、茎的生长,但是促进的效果不同
D.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23.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浆细胞的寿命比记忆细胞短且所含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相对发达
B.T细胞受刺激后能释放淋巴因子和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等
C.病毒侵枝入细胞后,B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
D.同种感冒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鱼抗体淸除病毒
24.下图为有髄神经纤维的局部,被髄鞘细胞包裹的轴突区域(b,d)钠、钾离子不能进出细胞,裸露的轴突区域(a、c、e)钠、钾离子进出不受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区域处于反极化状态,膜内离子均为正离子
B.a区域处于极化状态,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较大
C.b、d区域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D.局部电流在轴突内的传导方向为a→c和e→c
25.某兴趣小组研究X、Y、Z三种浓度生长素对杨树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相关判断合理的是
A.X浓度生长素抑制杨树侧芽生长
B.Y浓度生长素可促进杨树侧芽细胞伸长
C.Z浓度一定是杨树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
D.三种浓度的大小关系应为:Y<Z<X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8小题,共65分)
26.(8分)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甲〜丙表示器官,a〜e表示激素或大分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就会出现a→b→激素①分泌的现象,这体现了激素分泌的 特点。激素①主要通过影响核内 过程来调节生命活动。
(2)若结构乙表示胰岛A细胞,结构甲可直接调节乙影响激素②的合成与分泌;该过程直接作用于乙的化学物质是 ,激素②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其引起的主要代谢变化是 ,血糖升高。
(3)c→d所需的原料是 。动物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以维持技术含量的动态平衡,原因是 。
(4)当较长时间饮水不足时,机体内的 增高,刺激甲中的感受器,由甲分泌 激素作用于靶器官,以保持体内的水分。
27.(8分)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能参与人体的免疫的过程(如下图示意),请回答下列问题:
(1)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T细胞有识别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体现细胞膜的 功能。
(2)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 可增强B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也能直接作用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发生 免疫。
(3)由图知,DC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具体功能是 。DC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既参与 免疫,又参与 免疫。
(4)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
(5)艾滋病病毒(HIV)通过T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性CD4受体识别T淋巴细胞丙侵染,从而破坏人类免疫系统。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病毒引入到能导致其死亡的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研究思路是:利用HIV可识别 红细胞,让识别并侵染,侵染这种细胞后的HIV病毒却无法增殖。
28.(8分)如图为动物体稳态调节的相关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④表示 ,兴奋在此处传递时信号形式的转变过程是 。
(2)图乙所示结构是图甲中④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A中物质名称是 ,B中有接受A中物质的受体,它的化学本质是 ,A中物质的释放依赖于细胞膜的 。
(3)图甲中,若在①处给予刺激,该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是 ,原因是 ;③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灵敏电流计,若在骨骼肌上的②处给予刺激,在③处 (填“能”或“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
29.(8分)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过程示意图,来自外周(皮肤、粘膜、内脏等)和中枢温度敏感神经元的神经冲动经汇集、整合后引起人体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图中①—⑫代表神经元,“+”和“-”分别表示兴奋和抑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元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形态特点是 ,图中方框内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人体 (器官)中。
(2)若给予神经元②一次适宜刺激,兴奋部位膜外电位变化是 ,神经元②上产生的兴奋通过
(物质)将兴奋传递到神经元③,并能在 (部位)产生相应的感觉。与此同时,图中除神经元③外,还能检测到动作电位的神经元有 (填数字序号)。
(3)医生建议,在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之后最好不要立即到温度很低的空调间(乘凉),其主要依据是
。人着凉后可能引起高热,研究发现,高热病人体内代谢活动会明显增强,进而可能引起代谢性酸中毒,试解释原因 。
30.(8分)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
(1)在持续寒冷刺激的条件下,BAT细胞中的脂肪酸主要去路是 。
A.与甘油在线粒体内重新合成甘油三酯
B.转化成丙酮酸后再进入线粒体参与糖代谢
C.在细胞质基质中被氧化成二碳化合物后再进入线粒体
D.在线粒体基质中参与有氧呼吸第2阶段
(2)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 ,此过程使BAT细胞中cAMP增加,导致部分脂肪分解。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 的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3)有氧呼吸过程中大量ATP是在 (部位)合成的,该结构富含ATP合成酶,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在BAT细胞中,UCP一1蛋白能增大该结构对H+
的通透性,消除H+梯度,无法合成ATP。那么在BAT细胞中有氧呼吸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的全部变成 。
(4)综上所述,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布氏田鼠通过 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 和
,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31.(10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细胞受到有效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 的形式传导,在神经细胞间通过 (结构)传递。
(2)神经中枢内,由多巴胺能神经元参与形成的突触,以多巴胺为递质,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由胆碱能神经元参与形成的突触,以乙酰胆碱为递质,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研究认为,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神经中枢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引起多巴胺含量 ,而乙酰胆碱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持续性起 作用,导致患者肌张力增高。根据以上叙述和你学过的相关知识,理论上帕金森病的治疗思路是 。
(3)研究人员认为帕金森病的发生与机体免疫有关,患者体液免疫产生的自身抗体可能导致帕金森病加重。为此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动物实验,结果见下表: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血清
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血清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
-
+
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
-
+
注:1、MPTP是一种神经毒素,能够破坏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导致实验小鼠出现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
2、“+”表示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表示无抗原抗体反应。
①正常小鼠注射MPTP后,免疫系统的 分泌产生了抗MPTP的抗体。实验显示,该抗体能够与小鼠的 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②实验结果表明,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 (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帕金森病小鼠的抗体 (填“会”或“不会”)导致帕金森病加重。
(4)综上分析,帕金森病与神经调节及 异常有关。
32.(6分)病毒性肠胃炎的发病症状主要是:呕吐、腹泻、发热等,回答下面问题:
(1)呕吐、腹泻会导致病人细胞外液渗透压 ,引起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刺激垂体释放 ,减少水分散失。
(2)发热时体温很少会超过41℃,这是因为此时机体会释放出某些内源性降温物质,阻止体温的无限上升,这种调节机制是 。
(3)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两种,这两种神经元放电频率(单位时间内的兴奋次数)与体温变化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正常情况下C、W曲线交于点S,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温度。
由图可知,当体内出现发热现象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 (“低于”、“高于”或“等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S点向 移。此过程中基础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病人会感到肌肉酸痛,原因可能是 。
33.(8分)内质网在真核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广泛的作用。
(1)内质网是 类物质的合成场所。
(2)内质网等细胞器的膜与核膜、细胞膜共同构成细胞的 ,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
(3)肌肉细胞受到刺激后,内质网腔内的Ca2+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使内质网膜内外Ca2+浓度发生变化。Ca2+与相应蛋白结合后,导致肌肉收缩,这表明Ca2+能起到 (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的作用。
(4)在病毒侵染等多种损伤因素的作用下,内质网腔内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会聚集,引起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应激过程:
与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结合,结合后被运出内质网降解。内质网膜上的IRE1蛋白被激活,激活的IRE1蛋白 (促进/抑制)Hac1 mRNA的剪接反应。剪接的mRNA经 过程获得的Hac1蛋白作为转录因子通过 进入细胞核, (增强/减弱) Bip基因的表达,以恢复内质网的功能。
生物参考答案
1—5BADBD 6—10DDBCA 11—15DACDB 16—20DBADD
21.ABD 22.BC 23.AB 24.ABD 25.AB
26.(8分)(1)分级调节 基因的转录
(2)神经递质 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3)四种核糖核苷酸 激素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4)细胞外液渗透压 抗利尿激素
27.(8分)
(1)信息交流
(2)淋巴因子 细胞
(3)吞噬、处理并呈递抗原 非特异性 特异性
(4)防卫、监控、淸除
(5)CD4受体修饰的成熟的红
28.(8分)
(1)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神经递质糖蛋白(蛋白质) 流动性
(3)由正变负 Na+内流 不能
29.(8分)
(1)具有许多突起 下丘脑
(2)由正电位转变为负电位(再转变为正电位) 神经递质 大脑皮层 ④⑥⑦
(3)低温环境的刺激,使机体产热作用增强,同时毛细血管收缩、出汗减少等导致机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出机体代谢过旺,会造成供氧不足,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等酸性物质积累
30.(8分)
(1)D
(2)神经递质(递质、去甲肾上腺素) 促甲狀腺激素释放激素
(3)线粒体内膜 全部转化为热能
(4)神经调节和体液(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脂肪分解增加 ATP合成减少
31.(10分)
(1)电信号(神经冲动、局部电流) 突触
(2)减少 兴奋
补充多巴胺、抑制乙酰胆碱(或从两者受体角度进行分析,其他合理答案亦给分)
(3)浆细胞 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 不发生 会
(4)免疫调节
32.(6分)
(1)升高 抗利尿激素
(2)体液调节
(3)高于 右移 由于供氧置不足,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痛
33.(8分)
(1)脂质
(2)生物膜系统
(3)信息传递
(4)Bip 促进 翻译 核孔 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