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0.00 KB
  • 2021-09-24 发布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如图为人体体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C、D参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 B.DNA解旋酶可以存在于B内 C.乙酰胆碱和激素可存在于C中 D.D可以运输养料、二氧化碳、尿素和糖原等物质 ‎2.下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1、2、3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表示a、b、c这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②细胞2中有的种类不消耗 ‎③c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 ‎④细胞3的种类最多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3.如图为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若②为肝脏细胞,则处的氧气浓度高于处 C.①③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D.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③④‎ ‎4.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 、等参与维持血浆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6.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 ‎7.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左侧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甲),兴奋从该神经元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如图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B.兴奋通过图乙所示的结构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图乙突触前膜以胞吐形式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 D.兴奋在图甲中的传导速度大于在图乙中的传递速度 ‎8.科研人员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以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下图。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 A.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 mV B.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阳离子内流 C.突触a和b分别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D.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的传递没有延迟 ‎9.下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① ② ③表示反射弧中的部分结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②是位于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 B.发生反射活动时,兴奋传导的方向是①→②→③ C.给b点一个足够强的刺激,a、c两点中只有c点可测到膜电位变化 D.反射完成过程中存在着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 ‎10.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糖皮质激素的一种)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下面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 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 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 ‎11.研究发现血糖水平的升 高与多种激素有关。用不同激素处理生理状况相同的3组健康小鼠(每种激素在不同组别的剂量相同), 分别测定处理前、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如表 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别 实验处理 血糖浓度(g/L)‎ 处理前 处理后 ‎30 min ‎60 min ‎90 min ‎120 min 甲 胰高血糖素 ‎1.00‎ ‎1.28‎ ‎1.20‎ ‎1. 10‎ ‎1. 10‎ 乙 激素X ‎1.00‎ ‎1.01‎ ‎1.00‎ ‎0.99‎ ‎1.01‎ 丙 胰高血糖 素+激素X ‎1.00‎ ‎1.50‎ ‎1.60‎ ‎1.56‎ ‎1.50‎ A.不同激素的处理属于本实验中的自变量 B.处理前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激素X可升高血糖,同时也可促进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 D.可用斐林试剂检测丙组小鼠是否出现尿糖 ‎12.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c、d都是通过与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的 B.c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后叶释放,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 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来降低血糖浓度 D.a、b、c、d都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的 ‎13.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但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 B.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在炎热的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可以通过调控皮肤血管的舒张度和汗腺的分泌来增加散热 D.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导致其散热比炎热环境中少,同时产热增加 ‎14.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C.抗原刺激后,细胞b和细胞c的细胞周期变长 D.物质④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特异性清除抗原 ‎15.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有几项是正确的( )‎ ‎①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②抗原不都是外来异物 ‎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过敏反应 ‎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⑧机体消灭结核杆菌主要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A.4 B.5 C.6 D.7‎ ‎16.下列对免疫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体液免疫中,能直接识别抗原的有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 ‎②过敏反应的特点之一是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③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④分泌溶菌酶杀灭病原体是特异性免疫的重要功能 ‎⑤T淋巴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以增强免疫效应 ‎⑥切除胸腺的实验动物,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能力减弱 A.—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17.如图表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病毒)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甲为细胞,其与细胞乙、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 B.有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一定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C.与细胞乙相比,细胞丙的高尔基体和溶酶体都更发达 D.细胞甲、乙、丙中基因种类基本相同,但表达情况不同 ‎18.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递质,也是一种胺类激素。该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但是当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较多时又可以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都有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 B.去甲肾上腺素经过扩散作用由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 C.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作用于突触前膜属于反馈调节 D.去甲肾上腺素经过体液只能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19.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不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 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⑥⑦      D.②⑤⑧‎ ‎20.在黑暗且其他条件适宜的环境中,设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图中“ + ”的多少表示生长素的多少),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在3处促进生长 B.实验说明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较多处生长快 C.2、3处生长受到抑制 D.小平台若置于水平转盘上缓慢转动,幼苗将水平生长 ‎21.如图为探究生长素对某植物茎段生长影响的结果,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促进该植物茎段生长的最适浓度在10-7~10-5 mol/L之间 B.继续增大实验浓度,会出现与不添加生长素组相同的实验结果 C.该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该实验不能证明该植物茎段的生长只与生长素 ‎22.如图(a)表示在种子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b)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植物器官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需要多种激素共同参与 B.在种子解除休眠的过程中,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C.图(b)中生长素浓度相同时促进甲和乙生长的效应一定不同 D.图(b)中生长素浓度不同但促进同一种器官生长的效应可能相同 ‎23.猕猴桃果实采摘后,置于常温下贮藏,所测得果实内的ABA(脱落酸)及其他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所发生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猕猴桃采摘后,乙烯释放增加,果实硬度增加,加快果实的成熟 B.ABA的释放可有效促进果实的软化,促进果实的成熟 C.猕猴桃果实的成熟过程受ABA、乙烯等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 D.第6天猕猴桃果实呼吸强度骤降后又升高,此变化不利于果实成熟 ‎24.研究发现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胚芽鞘、茎切段等离体器官的作用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IAA和GA均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但GA的促进效应较IAA明显 ②IAA和GA同时存在时,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③图二表明生长素与赤霉素共同促进细胞的伸长 ④赤霉素通过自身能转化为生长素而对生长起调节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 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B.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多种组织,主要促进果实的发育 C.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 D.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不稳定的特点 ‎26.下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③的变化趋势 B.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 D.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 ‎27.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黑光灯诱捕法都属于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的方法 B.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采用逐个计数的方法 C.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使用的均是标志重捕法 D.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28.对下列四种曲线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①的纵坐标代表种群的增长率,则此曲线可对应种群的“S”型增长 B.若②的纵坐标代表种群增长速率,此曲线可对应种群的“J”型增长 C.若③的纵坐标代表种群增长速率,则A点对应K值,B点对应K/2 D.曲线④可表示随时间变化的“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 ‎29.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 线增长(如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 长(如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B.若乙表示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则随时间延长酵母菌数 量能维持在E点不变 C.种群数量达K值以后,种群的基因频率还会发生变化 D.若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 后,种群中衰老个体将逐渐增加 ‎30.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査,并研究λ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 1年的种群数量, 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种群在t1〜t2段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 B.乙种群在t1〜t2段的种群数量一直减少 C.乙种群在t3后种群数量保持不变 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 ‎31.第4次大熊猫调査结果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1864只,圈养375只,栖息地258-349万公顷,栖息地保护区67个,大熊猫在国内得到很好的保护。若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至栖息地保护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归圈养的大熊猫会使栖息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B.栖息地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因大熊猫的放归而受到影响 C.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栖息地是通过增加迁入率来提高其种群密度的 D.放归大熊猫后,栖息地的大熊猫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都可能增大 ‎32.黄猄蚁是聚果榕上常见的蚂蚁种类,能捕食在榕果上产卵的寄生榕小蜂。传粉榕小蜂进入榕树的榕果内产卵繁殖并专一性地帮助聚果榕传粉。若寄生榕小蜂先进入榕果产卵,该榕果常常会脱落,若寄生榕小蜂在传粉榕小蜂之后进入榕果产卵,榕果会分泌特殊代谢物,导致这两种榕小蜂幼体的发育均受到影响。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传粉榕小蜂与寄生榕小蜂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二者的竞争会导致该系统崩溃 B.黄猄蚁与聚果榕是捕食关系,二者之间存在能量流动关系 C.传粉榕小蜂与寄生榕小蜂的数量不会周期性波动,二者都是异养生物 D.传粉榕小蜂与聚果榕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两种榕小蜂、黄猄蚁、聚果榕之间共同进化 ‎33.下列关于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食物链、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一个群落中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的聚集在一起的,而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C.一座山上,山脚、山腰、山顶各处动植物的种类都有所不同,这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D.一片农田中,玉米长势参差不齐,高的高矮的矮,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34.某森林生态系统在遭受火灾(b点)‎ 前后,草本、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某一时间单位面积或体积栖息地内,植物的地上部分的总干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图中曲线I最可能代表灌木的生物量 B.b〜d段草本植物进化为灌木,灌木进化为乔木 C.c〜f段物种的丰富度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增高 D.f〜g阶段,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会再发生变化 ‎35.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 A.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 B.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C.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可减少蝗虫的种群数量 D.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36.如图为某食物网简图,其中苔类和物种C均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6条食物链 B.物种C和苔类之间无竞争关系 C.若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则A的数量可能无明显变化 D.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3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 B.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 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 D.鹰在植物→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属于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 ‎38.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异养生物都是分解者 B.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C.分解者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有重要作用 D.分解者仅包括细菌和真菌,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39.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所含有机物的能量属于Z2 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C. 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 D.调查初级消费者中的某一个种群,若初次捕获60只已经标记,再次捕获20只中有标记的4只,若每只个体平均含4kJ能量,生产者最少应有6000kJ能量才能维持该种群的稳定 ‎40.为提高农业产量,农民采取了如下手段:①人工除草;②使用农药消灭害虫;③温室种植时,适当降低夜间温度;④对农作物施肥。某同学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进行分析,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为了减少营养级,从而降低能量传递过程中能量的损失 B.②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C.③是为了提高农田生态系统能量输入问题 D.④是为了给农田生态系统额外补充能量,从而提高农业产量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下图示正常人受到寒冷刺激时的部分调节过程。、、表示调节物质, 、、、表示调节效应。请据图分析回答:([  ]内填物质编号)‎ ‎(1)寒冷时的体温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与具有协同作用的调节物质是__________。‎ ‎(2)正常机体血液中对、的分泌起__________调节作用, 中调节效应相同的是__________。‎ ‎(3)甲状腺的发育和发挥作用几乎全靠[ ]__________的作用。物质只能作为甲状腺细胞的信号,与甲状腺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__________(物质)有关。‎ ‎(4)激素的产生需要特定刺激。从图中可见,垂体激素分泌量直接由__________控制。‎ ‎(5)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婴儿出生后到一岁左右。[ ]__________直接影响大脑正常发育。‎ ‎42. 图Ⅰ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Ⅱ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 ‎ ‎(1)图Ⅰ中构成生物群落的是__________,与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有关的生理活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①过程表示__________作用,大气中的来源除了图中所示之外,还可来自于__________。‎ ‎(2)图Ⅱ中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是__________。丙和丁的关系是__________。该食物网中,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能量传递效率按10%—20%计算,则最高营养级至少能获得__________的能量。‎ ‎(3)一只羊在一年内吃了100的草,排出20的粪,长了10的肉(不考虑其他散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80 B.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C.20的粪属于羊未同化的能量 D.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70‎ ‎43.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3种杂草(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福寿螺属于__________,它和鸭舌草之间构成________关系。‎ ‎(3)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_____死亡率,高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种群数量呈______型增长。‎ ‎(4)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将经历______演替,时间足够长,最可能演替为以_____________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 ‎44.如图甲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kJ。‎ ‎(2)从A到B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 ‎(3)如图乙表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 ‎①图中A表示_____的能量。‎ ‎②从图中可以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 ‎45. 鸣禽是鸟类中最善于鸣叫的一类鸟。鸣禽的鸣唱是在脑中若干功能区(图甲中字母所示)的控制下,通过鸣管和鸣肌来完成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等功能区是鸣禽鸣唱反射弧结构的__________。该反射的效应器是__________。‎ ‎(2)研究发现雄鸟的区体积明显大于雌鸟。为探究这种差异的原因,研究者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得到图乙所示的结果。‎ ‎① 此实验以__________脑为材料,制备装片并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通过计数神经元的__________(结构)来统计区神经元的数量。‎ ‎②图乙的结果显示,10~15日龄时,雄鸟和雌鸟脑的区神经元的数量差异不大;随日龄增长,雄鸟和雌鸟脑的区神经元数量变化的趋势分别是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雄鸟脑中区体积较大与新生神经元所占比例较高有关,而新生神经元数量的雌雄差异与鸟体中激素有关,这类激素最可能是__________。为验证这一观点,研究人员做了多组实验,其中一组是选用雌性幼鸟若干只,平均分成两组。在对照组幼鸟皮下植入不含激素的包埋物,实验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雌鸟脑中区。若__________,说明上述观点成立。本实验设置对照组的目的包括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标号)。‎ ‎①排除外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排除植入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③排除包埋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④排除激素浓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⑤减小激素测量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⑥减小动物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⑦提供正常激素水平动物的数据作为参照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D:B:B:A6:D:A:D:A:B ‎11:C:D:D:D:B16.:C:D:D:C:A ‎21:C:C:C:D:C26.:A:C:B:C:C ‎31:A:D:D:C:D 36.:C:C:B:C:B 二、读图填空题 ‎41.答案:1.神经调节; 肾上腺素; 2.反馈; a与b、c与d ; 3.B; 促甲状腺激素; 糖蛋白; 4.下丘脑; 5.C; 甲状腺激素 ‎42. 答案:1.ABDE; ④; 光合作用; 分解者的分解; 化学燃料的燃烧 2.4; 戊; 捕食和竞争; 104 3.B ‎43.答案:1.福寿螺的密度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消费者捕食 ‎3.大于S ‎4.次生狐尾草 ‎44.答案:1.1250‎ ‎2.16%‎ ‎3.①初级消费者同化 ②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45. 答案:1.神经中枢(反射中枢); 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鸣管和鸣肌 2.不同日龄、雌性和雄性鸟的(不同日龄雌鸟和雄鸟的); 胞体(细胞核); 雄鸟脑中HVC区神经元的数量逐渐增多,雌鸟则减少 3.性激素(雄性激素); 在幼鸟皮下植入等量的含有适量雄性激素的包埋物; 实验组鸟脑中新生神经元的数量多于对照组; ②③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