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00 KB
  • 2021-09-24 发布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后检测: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作业时限:25 分钟 作业满分:5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1.如图所示,图 a、b 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 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 3 个营养级组成 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图 a 和 b 中只能确定植物为第一营养级,而人和动物的营养关系不确定, 无法判断两图中有几个营养级;任何生态系统(包括城市生态系统)都 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图 b 中人和动物 的生命物质总量明显多于植物的生命物质总量,仅生产者固定的太阳 能难以维系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必须有外来能量引入。 注意理解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需要物质和能量极大输入的特殊的生态系统。 2.一般地说,生物种类繁多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当 某种生物减少或灭绝,生态系统仍容易维持,其根本原因是( D ) A.自动净化和自动恢复能力强 B.负反馈调节及时 C.至顶级动物所占的食物链数目多 D.同一营养级各种生物可以相互替代 解析:一个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处在同一营养级的生物越 多,当一种生物减少或灭绝,可由同一营养级其他生物替代,保持生 态系统的平衡。 3.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 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C ) 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 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 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农业生态系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突出,农作物是 其主要成分,下图表示该农业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农作物家禽家畜人, 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为人和家禽家畜,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有 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稳定性的提高并不能提高营养级之 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该生态系统的建立增加了人可利用的能量。 4.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 的是( C )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故 C 项错误。该系统中,沼气池中的微生物能利用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 属于分解者,选项 A、B 正确;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能量 的流失,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选项 D 正确。 5.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 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 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竞争不断增强 B.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 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 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方面 的知识。刚进入一个新环境中的物种,最初种群密度会显著增加,同 时由于该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竞(斗)争也在加剧。甲的引进改变了 该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即改变了该生态系统的结构。 要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就要投入与甲有竞争或捕食关系的生物,而 土著食草鱼类不食甲,只食当地水草,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控 制甲的蔓延。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底泥、水、空气、阳光等共同组 成一个生态系统。 6.右图为表示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 正确的是( B ) A.a 处所填内容是减少 B.食虫鸟数量增加以后,会反馈性地抑制害虫的数量,这种反 馈调节是负反馈调节 C.害虫数量增加导致食虫鸟的数量减少,这种调节叫负反馈调 节 D.图中的反馈调节方式是生态系统中唯一的一种反馈调节 解析:害虫数量增加,为食虫鸟提供了更多的食物,导致食虫鸟 的数量增加,这不属于反馈调节。图中的反馈调节指的是食虫鸟数量 增加以后,会反馈性地抑制害虫的数量,这种反馈调节是负反馈调节。 生态系统中反馈调节方式主要是负反馈调节,还有正反馈调节。 7.下列事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 D ) A.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 遇的洪涝灾害 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 会有太大变化 C.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 水依然清澈如故 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 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 解析: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 不遇的洪涝灾害,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A 错误; 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 化,属于抵抗力稳定性,B 错误;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 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属于抵抗力稳定性,C 错 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 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属于恢复力稳定性,D 正 确。 8.右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图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B ) A.a 为抵抗力稳定性,b 为恢复力稳定性 B.a 为恢复力稳定性,b 为抵抗力稳定性 C.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呈负相关关系 D.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负相关关系 解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实质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本身也是相适应的,结构的稳定是其功能稳 定的基础,而功能的稳定又是结构稳定的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 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它们均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 程度有关。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大,而恢复力稳定性 越小。 9.草原上的老猎人说:“我也打狼,可不能多打,要是把狼打 绝了,草原就活不成了,草原死了,人畜还能活吗?”蕴含了食物链 关系及生态平衡的规则。下面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羊、草的数量变化体现了生态系统中普 遍存在正反馈调节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进行的 C.捕食者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具有积极意义 D.调查草原上的黄羊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标志重捕法 解析: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羊、草的数量变化体现了生态系统 的负反馈调节,A 错误;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 流动和信息传递的渠道,B 正确;捕食者能够控制被捕食者的数量, 二者存在负反馈调节,维持数量的相对稳定,C 正确;标志重捕法适 用于活动范围比较大的动物,如黄羊,D 正确。 10.一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合理的解释是( D ) A.这个生态系统没有自我调节能力 B.这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定很弱 C.这个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一定很少 D.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1.为探究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了生态瓶,相关的 原理叙述错误的是( B )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B.要定期通气,以保证各种生物的正常呼吸 C.要用无色透明玻璃瓶,保证能量能输入生态瓶 D.水量应为容器的4 5 ,以使瓶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解析:生态瓶必须是封闭的,生态瓶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能 制造氧气,故不需要定期通空气来保证各种生物的呼吸,B 错误;无 色透明的玻璃瓶可以让光能透过,有利于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C 正 确;在制作生态瓶时,要保留一定的空间,D 正确。 12.下列方法中,能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是( A ) A.适当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B.引入该生态系统原本不存在的外来物种 C.使该生态系统内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恒定 D.只增加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解析:适当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食物网更加 复杂,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 力稳定性,A 项正确;引入外来物种,可能导致原有物种的灭绝,降 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 项错误;使该生态系统内的生产者和 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恒定,只能保持稳态,并不能增加生态系统的抵 抗力稳定性,C 项错误;只增加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 量,会导致生产者数量减少,使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减弱,抵抗力 稳定性降低,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 26 分) 13.(14 分)为找出更好的污染治理措施,科研人员做了相关研究。 在检测某地排污池下游河道中溶解氧及铵盐含量时,对几种生物研究 的相关结果见表(其中,红假单胞光合细菌能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 或其他有机物),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请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表中红假单胞光合细菌属于生产 者和分解者。 (2)线虫以藻类为食,鲫鱼以藻类和线虫为食。若去掉线虫,鲫 鱼的总能量短时间变化趋势是增加,其原因是食物链缩短,能量浪费 少。 (3)据表分析,治理水华效果最好的生物是红假单胞光合细菌, 理由是不产毒素且对铵盐和有机物的去除率高。 (4)图中,y 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 表示 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相同强度的干扰 下,若: ①y 甲>y 乙,则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为甲<(填 “>”“<”或“=”)乙。 ②对同一生态系统来说,x 和 y 的关系为正相关(填“正相 关”“负相关”或“无关”)。 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红假单胞光合细菌既能吸收铵盐进行 光合作用,又能去除有机物,属于生产者和分解者。(2)鲫鱼和线虫 的关系是捕食与竞争,若去掉线虫,食物链缩短,能量浪费少,鲫鱼 的总能量短时间变化趋势是增加。(3)据表分析,治理水华效果最好 的生物是红假单胞光合细菌,理由是不产毒素且对铵盐和有机物的去 除率高。(4)在相同强度的干扰下,y 甲>y 乙,表明甲生态系统受到的 影响更大,其抵抗力稳定性低,即这两个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关 系为甲<乙;对同一生态系统,y 偏离正常范围越大,x 恢复需要的 时间就越长,故 x 和 y 呈正相关。 14.(12 分)探究点 表格类信息题解答 ——判断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设计 4 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 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 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注:“+”表示有;“-”表示无。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减少,原因是缺乏光照, 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没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低,原因是小鱼呼吸要消耗部分 氧气。 (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①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 ②光照是维持该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的必要条件。 解析:(1)甲瓶为何最稳定: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合理搭 配。在光照条件下,水草、藻类为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 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同时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为消费者 ——浮游动物提供氧气和食物,泥沙中含有微生物——分解者,可将 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瓶内物质循环。 (2)准确分析表中的信息: ①乙瓶与甲瓶相比缺少光照,不久稳定性被破坏,说明光照是维 持该生态系统的必要条件;②丙瓶与甲瓶相比缺少分解者,不久稳定 性被破坏,说明分解者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必要条件;③丁瓶与甲瓶 相比多小鱼,消费者过多,也造成稳定性被破坏,说明生态瓶中消费 者不能过多,过多会破坏食物链,造成生态系统崩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