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4.00 KB
  • 2021-09-24 发布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 3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鹤岗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 B. 变形虫的细胞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C. 病毒是一类比细胞更简单的生物,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病毒 D. 生物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A正确;变形虫为单细胞结构,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B正确;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故不可能是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C错误;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生物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下列关于细胞的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组成细胞的元素有C、H、O、N等20多种,其中O是最基本的元素 B. 青蛙和玉米细胞内的化学元素在种类和含量上基本相同 C. 因为水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所以一定是某些生物化学反应的原料 D.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生物体必不可少的元素 ‎【答案】D ‎【解析】‎ 组成细胞的元素有C、H、O、N等20多种,其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A错误;青蛙和玉米细胞内的化学元素在种类基本相同,但在含量上相差很大,B错误;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某些生物化学反应的原料,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但不一定都是作为原料,C错误;细胞中的微量元素的含量虽然极少,但其功能非常重要,和大量元素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组成元素和化合物 ‎3.结合下列曲线,分析有关无机物在生物体内含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曲线①可表示人一生中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随年龄变化的曲线 B. 曲线②可表示细胞呼吸速率随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的变化 C. 曲线③可以表示一粒新鲜的玉米种子在烘箱中被烘干的过程中,其无机盐的相对含量变化 D. 曲线①可以表示人从幼年到成年体内含水量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细胞内许多化学反应都需要有水的参与,所以细胞内自由水比值高,则代谢增强,反之亦然,故衰老细胞代谢减慢,自由水含量减少,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也将减小;生物体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水的含量不同,如幼儿时期>成年时期,幼嫩部分>老熟部分。‎ ‎【详解】A. 衰老的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减少,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也将减小,A正确;‎ B. 细胞内自由水比值升高后,代谢增强,细胞呼吸速率应加强,当超过一定的比值时,细胞呼吸速率达到相对稳定,B正确;‎ C. 玉米种子被烘干的过程中所含水分越来越少,其内的无机盐相对含量逐渐增加,最后达到一恒定值,C错误;‎ D. 幼儿体内的含水量高于成年人身体内水的含量,幼儿水的含量约为77%,随年龄增加,体内含水量逐渐减小,D正确。‎ ‎4.据报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可以分解鸡毛的角蛋白酶,有可能被用来“消化”导致疯牛病和人类克雅氏症的毒蛋白。经实验表明,角蛋白酶确实能够破坏毒蛋白,使其丧失传染能力。由此可知,该毒蛋白有着与鸡毛中的角蛋白相似的(  )‎ A. 氨基酸的数量 B. 空间结构 C. 氨基酸的种类 D.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角蛋白酶能够破坏毒蛋白,使其丧失传染能力,因此破坏的应该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据此分析。‎ ‎【详解】酶具有专一性,蛋白酶可以催化蛋白质水解,角蛋白酶可以分解鸡毛的角蛋白和导致疯牛病和人类克雅氏症的毒蛋白,由此可以推出毒蛋白有着与鸡毛中的角蛋白相似的空间结构,B正确。‎ ‎5.一条肽链分子式为C22H34O13N6,其水解后共产生了下列3种氨基酸:‎ 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1个C22H34O13N6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 B. 合成1个C22H34O13N6分子同时将产生5个水分子 C. 1个C22H34O13N6分子中存在1个游离的氨基和2个游离的羧基 D. 在细胞中合成一个C22H34O13N6分子至少需要3种tRNA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3种氨基酸中都只含有一个N原子,根据分子式(C22H34O13N6)中的N原子数可知,该多肽是由6个氨基酸构成的,形成多肽时脱去5个H2O;3种氨基酸只有谷氨酸含有2个羧基即4个O原子,假设谷氨酸的数目为X,则根据O原子数计算,4X+2(6-X)-5=13,解得X=3,故谷氨酸数目为3个,据此分析。‎ ‎【详解】A. 据分析可知,1个C22H34O13N6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A正确;‎ B. 据分析可知,该多肽由6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故合成C22H34O13N6时产生5个水分子,B正确;‎ C. 据图可知,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都只有一个氨基,因此由这三种氨基酸形成的多肽链含有游离的氨基数=肽链数=1个,又由于其中谷氨酸的羧基是2个,且该化合物中含有3个谷氨酸,因此该化合物中的游离的羧基数=肽链数+ R基中的羧基数=1+3=4个,C错误;‎ D. 根据题意,合成C22H34O13N6分子需要3种氨基酸,故需要3种tRNA,D正确。‎ ‎6.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 B. 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C. 细胞内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 D. 甲流病毒、乳酸菌和酵母菌都含有RNA和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蛋白质,但不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普遍分布在真核细胞中,但没有线粒体的生物不一定是原核生物;细胞内的酶不一定分布在生物膜上,如有氧呼吸中第一和第二阶段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中;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细胞类的生物都含有两种核酸(DNA和RNA)。‎ ‎【详解】A. 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蛋白质,但不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A错误;‎ B. 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但属于真核细胞,B错误;‎ C. 细胞内的酶不一定分布在生物膜上,如细胞质基质中也含有新陈代谢所需的酶,C错误;‎ D. 甲流病毒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细胞结构生物含有2种核酸,故甲流病毒、乳酸菌和酵母菌都含有RNA和蛋白质,D正确。‎ ‎7.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像,“p”在显微镜下应该是“b”‎ B.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原核细胞比真核细胞结构简单,但都具有细胞膜、核糖体 C. 换用高倍物镜观察材料时,一般用较小的光圈 D.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若在50×的视野中均匀分布有大小一致的100个细胞,则换用100×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是25个 ‎【答案】D ‎【解析】‎ 显微镜所成的是倒像,“p”在显微镜下应该是“d”,A错误;原核细胞体积太小,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其基本结构,B错误;换用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变暗,选择大光圈,C错误;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若在50×的视野中均匀分布有大小一致的100个细胞,则换用100×后,放大倍数增加2倍,面积增大4倍,因此此时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是100÷4=25个,D正确。‎ ‎【考点定位】显微镜的使用 ‎8. 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细菌只是细胞层次 B. 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都具有器官和系统层次 C. 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D. 病毒虽没有细胞结构,但具有完整的结构层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细菌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植物没有系统层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任何一个层次。‎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9.根据甲、乙、丙、丁四幅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四结构中都含有DNA和RNA B.‎ ‎ 具有乙结构的生物一定具有丙、丁两结构 C. 甲、乙、丙、丁四结构中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D. 具有丁结构的生物一定具有乙、丙两结构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甲表示细菌,图乙表示线粒体,图丙表示叶绿体,图丁表示细胞核,据此分析。‎ ‎【详解】A. 细胞类生物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甲、乙、丙、丁四结构中都含有DNA和RNA,A正确; ‎ B. 具有乙结构的生物是真核生物,但不一定具有丙、丁,如成熟植物筛管细胞,B错误;‎ C. 甲是细菌,是原核细胞,不具有双层膜结构,C错误; ‎ D. 具有丁结构的生物一定是真核生物,但真核生物的细胞中不一定具有线粒体,也不一定具有叶绿体,D错误。‎ ‎10. DNA指纹法在案件侦破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从案发现场提取DNA样品,可为案件侦破提供证据,其中的生物学原理是( )‎ A. 不同人体内的DNA所含的碱基种类不同 B. 不同人体内的DNA所含的五碳糖和磷酸不同 C. 不同人体内的DNA的空间结构不同 D. 不同人体内的DNA所含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答案】D ‎【解析】‎ 不同人体内的DNA不同,主要是由所含有的脱氧核苷酸或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所以D选项正确。‎ ‎【考点定位】DNA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核苷酸数量不同和排列顺序多样决定DNA分子多样性。‎ ‎11.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B. 细胞膜、细胞器膜与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种类相同 C. 细菌、酵母菌、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器膜 D. 各种生物膜的结构相似,化学组成基本相同 ‎【答案】D ‎【解析】‎ 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A项错误;细胞膜、细胞器膜与核膜功能不同,所含蛋白质的种类不同,B项错误;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C项错误;各种生物膜均含有脂质和蛋白质,均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D项正确。‎ ‎1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为结合水和自由水 B. 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 C. 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 D. 不同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人体细胞内水的水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A项正确;自由水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B项正确;结合水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C项正确;不同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不相等,D项错误。‎ ‎13.某人做酶的相关实验时,在试管中依次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2 mL,放入适宜温度的热水中,保温5 min。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1 mL,摇匀,再加入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4滴,摇匀,试管中液体的颜色是(  )‎ A. 砖红色 B. 无色 C. 蓝色 D. 紫色 ‎【答案】D ‎【解析】‎ 在试管中加入淀粉和淀粉酶,在适宜温度下,淀粉被分解,淀粉酶仍然存在,本质是蛋白质,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因有先后滴加顺序则是双缩脲试剂,用来检测蛋白质,产生紫色反应。答案是D。‎ ‎【考点定位】 酶的本质与特性 ‎14.取成熟到第2天和第4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c试管中各加5mL第2天的提取液,在b、d试管中各加5mL第4天的提取液。如图:在a、b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在c、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煮沸。观察比较颜色变化,结果是 ( )‎ A. a、b试管呈蓝色,且a比b颜色浅;c、d试管呈砖红色,且c比d颜色浅 B. a、b试管呈蓝色,且a比b颜色深;c、d试管呈砖红色,且c比d颜色浅 C. a、b试管呈蓝色,且a比b颜色浅;c、d试管呈砖红色,且c比d颜色深 D. a、b试管呈蓝色,且a比b颜色深;c、d试管呈砖红色,且c比d颜色深 ‎【答案】B ‎【解析】‎ 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如淀粉转化为还原糖,使香蕉逐渐变甜。由图可知:在a、b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是检测淀粉的含量,在c、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斐林试剂,是检测还原糖的含量。取成熟到第2天和第4天的香蕉果肉相比较,前者淀粉含量多,遇碘液后呈现的颜色深,转化的还原糖少,与斐林试剂作用,呈现的颜色浅;后者淀粉含量少,遇碘液后呈现的颜色浅,转化的还原糖多,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的颜色深。B正确。‎ ‎15.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B. 植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乳糖和糖原 C. 固醇类物质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 D. 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脂质中最丰富的是磷脂;植物细胞中的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多糖是糖原,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有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固醇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详解】A. 所有细胞都含有细胞膜,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故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A正确;‎ B. 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二糖,不是多糖,B错误;‎ C. 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C正确;‎ D. 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D正确。‎ ‎16. Akita小鼠是一种糖尿病模型小鼠,该小鼠由于胰岛素基因突变干扰了胰岛素二硫键的形成,大量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累积在内质网中,导致相关细胞的内质网功能持续紊乱,并最终启动该细胞的凋亡程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胰岛素空间结构的形成离不开内质网的加工 B. 内质网功能紊乱会诱发某些特定基因的表达 C. Akita小鼠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大量凋亡 D. Akita小鼠体内肝脏细胞合成糖原的速率减慢 ‎【答案】C ‎【解析】‎ 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形成离不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A正确;根据题意“内质网功能持续紊乱,并最终启动该细胞的凋亡程序”,而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即内质网功能紊乱会诱发凋亡基因的表达,B正确;胰岛素基因在小鼠胰岛B细胞表达,则Akita小鼠胰岛B细胞大量死亡,C错误;根据题干信息,Akita小鼠胰岛素合成受阻,则体内肝脏细胞合成糖原的速率减慢,血糖浓度升高,D正确。‎ ‎【考点定位】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 ‎【名师点睛】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由此可见,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都有关。‎ ‎17.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 B. 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 C. 实验还需设计有2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 D. 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2、分析题图表格: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菌株生长的影响,所以自变量为培养基中的添加物,因变量为野生型菌株生长情况,第2组和第3组对比可说明使用低浓度青霉素和高浓度蛋白H可杀死MRSA菌,第3组缺少2ug/mL的对照组.‎ ‎【详解】细菌是原核细胞,无细胞核,A错误;第2组和第3组对比说明使用低浓度青霉素和高浓度蛋白H可杀死MRSA菌,B错误;第3组缺少2ug/mL的对照组,C正确;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质,而蛋白H是乳腺细胞产生,不属于抗生素,D错误。‎ ‎【点睛】本题结合某兴趣小组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实验设计,考查原核生物及其生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考生识记原核细胞的特点、明确实验设计的原则是解题的关键.‎ ‎18.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植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能产生ATP B. 乙可能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C. 丙与蛋白质的加工有关 D. 因为甲、丙含有核酸,所以均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答案】A ‎【解析】‎ 根据图示,甲可能为线粒体或叶绿体,甲能产生ATP,A正确。乙为不含核酸的具膜细胞器,原核细胞中不具备具膜的细胞器,B错误。丙为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C错误。丙含有的核酸是RNA,因此丙不能作为遗传物质的载体,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器 ‎19. 青苹果汁遇碘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这说明( )‎ A. 青苹果中含淀粉不含糖类 B. 苹果成熟时淀粉水解为还原糖 C. 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D. 苹果成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答案】B ‎【解析】‎ 淀粉属于多糖,青苹果遇碘液显蓝色,说明青苹果中含有多糖--淀粉,A错误;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青苹果中主要含淀粉,成熟苹果中主要含还原糖,B正确;熟苹果汁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熟苹果中含有还原糖,但不能肯定不含淀粉,C错误;苹果转熟时部分淀粉水解成还原性糖,D错误.‎ ‎【考点定位】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名师点睛】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淀粉遇碘液变蓝 ‎20.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内部分蛋白质合成及转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高尔基体加工后的各种蛋白质会被转运到不同部位,胞内、胞外、细胞膜上均有分布 B. 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通过囊泡运输到内质网加工 C. 内质网、高尔基体以及囊泡这三者的膜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一部分 D. 细胞膜上出现的糖蛋白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 ‎【答案】B ‎【解析】‎ 根据图形分析可知,尔基体加工后的各种蛋白质会被转运到不同部位,胞内、胞外、细胞膜上均有分布,A正确;附着核糖体合成的多肽是在信号肽的引导下直接进入内质网腔进行粗加工、再通过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深加工的,B错误;内质网、高尔基体以及囊泡等膜结构都属于生物膜系统,C正确;细胞膜上出现糖蛋白在内质网加糖基团,还需要髙尔基体的加工,D正确。‎ ‎【考点定位】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 ‎【名师点睛】解读题图可知,本题以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为依托,考查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根据题图梳理相关知识点,结合选项描述做出判断。‎ ‎21.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抗体的加工与过程①有关 B. 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发生②过程 C. 溶酶体内的酶的合成与过程①无关 D. ②过程合成的纤维素是植物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答案】A ‎【解析】‎ 图中结构①能将肽链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故图①生物膜是内质网的膜,内质网与抗体(分泌蛋白)的加工有关,A正确;图中结构②能将葡萄糖合成为纤维素进而形成细胞壁,说明图②对应的是高尔基体的膜,植物细胞内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有关,B错误;溶酶体内的酶是由粗面型内质网合成的,C错误;②过程合成的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能作为细胞的能源物质,D错误。‎ ‎【考点定位】内质网与高尔基体 ‎【名师点睛】1.细胞内滑面型内质网与糖类和脂质的合成有关,粗面型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有关,粗面型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一部分分泌出细胞(即分泌蛋白),一部分留在细胞内(如溶酶体内的大量水解酶)。2.动物细胞内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如分泌蛋白)的形成有关,植物细胞内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2.科学家研究蚕丝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时,取得了下表中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凡是高产品种蚕,丝腺细胞中粗面型内质网(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特别发达。以上事实说明(  )‎ 粗面型内质网的含量 N ‎2N ‎3N 蚕丝产量 P ‎1.5P ‎2P A. 蛋白质在粗面型内质网内合成 B. 高尔基体与蛋白质的分泌有关 C. 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 D. 粗面型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加工、分泌有关 ‎【答案】D ‎【解析】‎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粗面型内质网的多少直接影响蚕丝蛋白的分泌数量,但是没有涉及到高尔基体,B错误;题干中也没有提及核糖体的作用,C错误;蚕的丝腺细胞分泌的蚕丝蛋白质是一些分泌蛋白,是在核糖体(主要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里合成的,经粗面型内质网的加工以后才能分泌出去,D正确。‎ ‎23.如图表示人体中吞噬细胞吞噬、清除衰老红细胞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吞噬泡与②融合体现膜的流动性 B. 结构②为溶酶体,是由①断裂后形成的 C. 吞噬细胞识别衰老的红细胞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D. ②中的水解酶将吞噬泡中的蛋白质、RNA、DNA等降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示可知,该图表示吞噬细胞吞噬、清除衰老红细胞的过程,其中结构①为高尔基体,与蛋白质的加工、包装有关;结构②为溶酶体,由高尔基体断裂形成,其中含有多种水解酶。‎ ‎【详解】A. 吞噬泡与②的融合体现膜的结构特性,即膜的流动性,A正确;‎ B. 据图分析,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形成的,B正确;‎ C. 巨噬细胞的表面具有能够识别衰老的红细胞的糖蛋白,C正确;‎ D. 吞噬泡中是衰老的红细胞,衰老的红细胞没有RNA和DNA,D错误。‎ ‎24.“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A.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 B.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染色→冲洗→水解→观察 C.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 D.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冲洗→水解→染色→观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DNA和RNA的分布的实验步骤,要注意在用盐酸水解之后,用蒸馏水冲洗,以免影响之后的染色效果.‎ 解: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应先取得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生理盐水后,再进行盐酸解离,之后用蒸馏水洗去解离液盐酸,后用染色剂染色观察.故正确的步骤应该是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 故选:A.‎ 考点: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25.如图表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DNA和RNA组成的不同之处表现在②和③上 B. 在①位置加上2个磷酸基团即可构成ATP C. 流感病毒体内的②只有一种,③有4种 D. 人体内的②有两种,③有5种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为五碳糖,在DNA中为脱氧核糖,在RNA中为核糖;③为含氮碱基,在DNA中为A、T、C、G,在RNA中为A、U、C、G,A项正确;ATP中的②应为核糖,题目中不确定五碳糖的种类,B项错误;流感病毒只含有RNA,②只有一种,③有4种,C项正确;人体细胞中含有DNA和RNA,②有核糖和脱氧核糖两种,③有A、T、C、G、U 5种,D项正确。‎ ‎【点睛】不同生物的核酸、核苷酸及碱基归纳 ‎26.下列化合物中,含化学元素种类最少的一组是(  )‎ ‎①胰岛素 ②乳糖 ③核苷酸 ④磷脂 ⑤脂肪⑥RNA ⑦抗体 ⑧纤维素 A. ①②⑦ B. ④⑤⑧ C. ②⑤⑧ D. ③⑥⑧‎ ‎【答案】C ‎【解析】‎ ‎①胰岛素和⑦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②乳糖和⑧纤维素均属于糖类,糖类与⑤脂肪只含有C、H、O三种元素;③核苷酸、④磷脂和⑥RNA均由C、H、O、N、P组成。综上所述,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27.某蛋白质分子含有N条肽链,已知它共有M个氨基酸组成,则此蛋白质中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与氮原子数共有(  )‎ A. (M+N)个 B. (2M-N)个 C. (2N+M)个 D. (2M+N)个 ‎【答案】D ‎【解析】‎ 已知某蛋白质分子含有N条肽链,由M个氨基酸组成,则共形成M-N个肽键,每个肽键含有一个氧原子,每条肽链的末端含有一个羧基(两个氧原子),该蛋白质至少含有M-N+2N=M+N个氧原子;每个肽键含有一个氮原子,每条肽链的起始端含有一个氨基,所以蛋白质至少含有M-N+N=M个氮原子,因此蛋白质中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与氮原子数共有的个数为M+N+M=2M+N,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原子守恒定律进行计算,注意肽键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氮原子,且每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 ‎28. 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核孔 B. 核糖核苷酸只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C. 细胞核控制细胞所有的遗传特性 D. 没有细胞核也能合成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染色质,A错误;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mRNA运输的通道,小分子物质如核糖核苷酸则不能通过,B错误;由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也有少量分布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所以细胞核不能控制细胞所有的遗传特性,C错误;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没有细胞核,但也能通过转录和翻译合成蛋白质,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名师点睛】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9.如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5和6‎ B. 此图可用来表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C. 若去掉结构5,则此图可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D. 此图若表示动物的胰岛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为1、2、5‎ ‎【答案】C ‎【解析】‎ 图中5表示叶绿体,6表示线粒体。两者都与能量转换有关,A正确;此图有叶绿体和中心体,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B正确;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有关没有2大液泡,C错误;胰岛细胞是高等动物细胞,没有1细胞壁、2大液泡和5叶绿体,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30. 下列关于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 B. 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数学模型 C. 拍摄洋葱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 D. 以实物或图画形式建构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答案】D ‎【解析】‎ 生物科学中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就是一种物理模型,AB错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属于实物,不属于物理模型,C错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建构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D正确。‎ ‎【考点定位】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 ‎【名师点睛】生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而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如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31.图甲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图乙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图甲中的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B. 图甲中④可以表示叶绿素 C. 图乙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 D. 图乙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5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甲图,①的组成元素是C、H、O、N,最可能是蛋白质或氨基酸;②的组成元素只有C、H、O,可能是糖类或脂肪;③的组成元素是C、H、O、N、P,可能是ATP或核酸,④的组成元素是C、H、O、N、Mg,可能是叶绿素;分析图乙,从图中可以看出组成该物质的单体均是相同的。‎ ‎【详解】A. ②的组成元素只有C、H、O,且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可能是脂肪,A正确;‎ B. ④的组成元素是C、H、O、N、Mg,则④可能是叶绿素,B正确;‎ C. 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为四肽,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需要3分子水,所以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氢原子数增加6个,C正确;‎ D. 图乙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乙为DNA,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脱氧核糖、磷酸和四种碱基A、C、G、T,共6种,D错误。‎ ‎32.下图表示生物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上图中大分子B呈双螺旋结构 B. a的种类约20种,b的种类为8种 C. a与a之间通过“-NH-COOH-”相连接,b与b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接 D. 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B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HIV是RNA病毒,小分子a是氨基酸,小分子b是核糖核苷酸,大分子A是蛋白质,大分子B是RNA,据此分析。‎ ‎【详解】A. 图中大分子B是RNA,是单链结构,A错误;‎ B. 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a的种类约20种,小分子b是核糖核苷酸,有4种,B错误;‎ C. 氨基酸之间以“-CO-NH-”相连,C错误;‎ D. HIV的遗传物质是RNA,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B中,D正确。‎ ‎33.下列有关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罗伯特森利用光学显微镜提出的“亮-暗-亮”的三明治结构是一种静态模型 B.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将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做标记的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 欧文顿利用化学上的“相似相容原理”解释了脂溶性物质容易进入细胞的原因是细胞膜上具有大量的磷脂和少量的固醇 D. 细胞膜上绝大多数的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D ‎【解析】‎ ‎50年代,电子显微镜诞生,罗伯特森利用电子显微镜提出了“暗-亮-暗”的三明治结构是一种静态模型,A错误;1970年,科学家用发绿色荧光的染料和发红色荧光的染料将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蛋白子做标记的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错误;欧文顿利用了化学上的“相似相容原理”解决了脂溶性物质为什么更容易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膜上具有脂质,不能确认具体的脂质成分,C错误;细胞膜上绝大多数的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34.某哺乳动物的一种成熟细胞不含DNA。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在一定O2浓度范围内,K+进入该细胞的速度与O2浓度关系的是 A. B. C. D. ‎ ‎【答案】A ‎【解析】‎ 哺乳动物成熟细胞中不含DNA,则为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成套的细胞器,所以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所以对钾离子吸收与氧气浓度无关。‎ ‎35.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如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①表示肽键,②表示中心碳原子,③的种类有20种 B. 若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①表示磷酸基团,②表示含氮碱基,③的种类有4种 C. 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①表示脱氧核糖,②表示磷酸基团,③的种类有4种 D. 若该图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 ‎【答案】C ‎【解析】‎ 如果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①表示中心碳原子,②表示肽键,A错误;如果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①表示核糖,②表示磷酸基团,③是碱基,RNA中的碱基含有A、U、C、G四种,B错误;如果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①表示脱氧核糖,②表示磷酸基团,③是碱基,RNA中的碱基含有A、T、C、G四种,C正确;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都是葡萄糖,但是不同多糖葡萄糖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D错误。‎ ‎【考点定位】DNA与RNA的异同、蛋白质分子和糖类的结构 ‎36. 关于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逻辑顺序正确的是( )‎ ‎①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 ‎②膜具有流动性 ‎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④膜内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大都是运动的 ‎⑤主动运输得以正常进行 A. ①④②③⑤ B. ①②④③⑤ C. ①④②⑤③ D. ①②④⑤③‎ ‎【答案】A ‎【解析】‎ ‎①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因④膜内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大都是运动的,导致②膜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③膜在功能上的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从而保证了⑤主动运输等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 ‎37.如图1是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活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A、B化合物共有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a B. 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扇形图,则A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的b C. 上图2中数量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这与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有关 D. 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B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可知,若该细胞是正常细胞,含量最多的A化合物是水,B是蛋白质;若该细胞是表示细胞干重,含量最多的A为蛋白质;图2是活细胞元素含量的柱形图,含量最多的a是O元素,b是C元素,c是H元素。‎ ‎【详解】A. 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化合物A是水,B是蛋白质,二者共有的元素是H、O,其中含量最多的是O,即图2中的a,A错误;‎ B. 若图1表示细胞脱水后化合物的扇形图,则A化合物为蛋白质,含量最多的元素碳元素,为图2中的b,B正确;‎ C.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H2O,氢和氧的数量比是2:1,所以数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即图2中的c,这与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水有关,C正确;‎ D. 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B化合物是蛋白质,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不同细胞内化合物的含量以及活细胞中元素含量,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易错点是鲜重和干重的区别,鲜重时O>C>H>N,干重时C>O>N>H;鲜重细胞中含量最多是水,其次是蛋白质,干重时含量最多是蛋白质。‎ ‎38.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含量关系“c=a+b,且a>b”的是()‎ A. a非必需氨基酸种类、b必需氨基酸种类、c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 B. a线粒体的内膜面积、b线粒体的外膜面积、c线粒体膜面积 C. a各细胞器的膜面积、b细胞核的膜面积、c生物膜系统的膜面积 D. a叶肉细胞的自由水、b叶肉细胞的结合水、c叶肉细胞总含水量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线粒体结构、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及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要求考生理解相关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其中必需氨基酸有8种,其他为非必需氨基酸,A不符合题意;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其内膜向内凸起形成嵴,大大增加了内膜面积使内膜面积大于外膜面积,B不符合题意;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与核膜组成,C符合题意;细胞内的水只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活细胞内自由水的含量远多于结合水,D不符合题意。‎ ‎39.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线粒体内膜上和类囊体膜上均附着ATP合成酶 ‎②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的细胞中均无中心体 ‎③细胞核是细胞的代谢中心,但并非所有细胞中都有细胞核 ‎④人的神经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内存在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完全相同的蛋白质 ‎⑤在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同一时期发生的变化有DNA数目倍加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⑥提供15N标记的氨基酸给细胞,吸附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游离核糖体则不出现放射性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答案】D ‎【解析】‎ 线粒体内膜上和类囊体膜上均能合成ATP,所以都附着ATP合成酶,①正确;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可以是低等植物,所以细胞中可能有中心体,②错误;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③错误;人的神经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内存在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完全相同的蛋白质,如运输葡萄糖的载体,④正确;在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DNA数目倍加发生在间期,而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⑤错误;提供15N标记的氨基酸给细胞,吸附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游离核糖体也可能出现放射性,⑥错误;综上所述,错误的有②③⑤⑥,故选D。‎ ‎40.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②含中心体的细胞必定为动物细胞 ‎③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可以不同④植物细胞必定含有叶绿体 ‎⑤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是绿色植物⑥核糖体的形成一定离不开核仁 ‎⑦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可以清除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 A. ①②③ B. ③⑤⑦ C. ①③④ D. ⑤⑥⑦‎ ‎【答案】B ‎【解析】‎ 原核细胞、真菌细胞也含有细胞壁;含中心体的细胞可能为低等植物细胞;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代谢强度不同,线粒体含量可以不同;植物根细胞没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是绿色植物,如蓝藻;原核细胞没有核仁,但有核糖体;水解酶在核糖体上合成。‎ ‎41.人体细胞内的pH约为7.0左右。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正常健康人体内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不会有分解作用 B. 细胞质基质中的H+不能自由的转运到溶酶体内 C. 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D. 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合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 人体细胞内的pH约为7.0左右,而溶酶体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由此可推知,溶酶体内H+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所以细胞质基质中的H+被转运到溶酶体内属于逆浓度梯度运输即主动运输,需载体蛋白的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据此分析。‎ ‎【详解】A.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A错误;‎ B. 溶酶体内H+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故细胞质基质中的H+转运到溶酶体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B正确;‎ C. 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C正确;‎ D. 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合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42.青蒿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作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是从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无色针状晶体,可用有机溶剂(乙醚)进行提取。它的抗疟机理主要在于其活化产生的自由基可与抗原蛋白结合,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其生物膜系统遭到破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青蒿素属于脂溶性物质 B. 青蒿素可以破坏疟原虫细胞的完整性 C. 青蒿素可破坏疟原虫的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 D. 青蒿素的抗疟机理不会破坏线粒体的功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青蒿素可用有机溶剂(乙醚)进行提取,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可知青蒿素属于脂溶性物质;而青蒿素的作用机理是破坏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而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据此分析。‎ ‎【详解】A. 根据题意可知,青蒿素属于脂溶性物质,A正确;‎ B. 根据题意,青蒿素主要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其生物膜系统即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遭到破坏,因此青蒿素可以破坏疟原虫细胞的完整性,B正确;‎ C. 青蒿素可破坏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故青蒿素可破坏疟原虫的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C正确;‎ D. 线粒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因此青蒿素的抗疟机理会破坏线粒体的功能,D错误。‎ ‎4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于检测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鉴定 B. 只要提高蔗糖溶液的浓度,就可使质壁分离与复原的速率加快 C. 脂肪的检测实验中需要显微镜才能看到花生子叶切片中被染色的脂肪滴 D. 若观察的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为了取得明显的效果,应调节出较亮的视野 ‎【答案】C ‎【解析】‎ 斐林试剂甲液和双缩脲试剂A液的成分及浓度都相同,斐林试剂乙液和双缩脲试剂B液的成分相同但浓度不同,因此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不能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A错误;蔗糖浓度较高时,可使质壁分离速率加快,但高浓度蔗糖溶液会使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导致细胞无法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B错误;脂肪的鉴定实验中,脂肪颗粒位于细胞内,所以要用显微镜观察,C正确;若观察的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为了取得明显的效果,应调节出较暗的视野,D错误. 【点睛】学生对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混淆不清 利用“一同三不同”区分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方法 ‎“一同”是指都含有NaOH和CuSO4两种成分,且NaOH溶液的质量浓度都为0.1 g/mL。‎ ‎“三不同”分别指:(1)使用原理不同。斐林试剂的实质是新配制的Cu(OH)2溶液,双缩脲试剂的实质是碱性环境中的Cu2+。‎ ‎(2)使用方法不同。鉴定还原糖时将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鉴定蛋白质时先加A液1 mL摇匀,然后加B液4滴,振荡摇匀。‎ ‎(3)CuSO4溶液的浓度不同。斐林试剂中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5 g/mL,双缩脲试剂中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1 g/mL。‎ ‎44.图中甲、乙代表物质(或结构),丙表示甲、乙两者的共性(或相同点)。则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 甲:真核细胞;乙:原核细胞;丙:都有细胞膜、细胞质、都有遗传物质DNA B. 甲:脱氧核糖核酸;乙:核糖核酸;丙:含氮的碱基组成一样、都有磷酸 C. 甲:糖原;乙:纤维素;丙:构成两者的基本单位(单体)都是葡萄糖 D. 甲:DNA;乙:基因;丙:构成两者的基本单位都是四种脱氧核苷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糖的分类和组成单位、核糖核酸与脱氧核糖核酸的异同,先分析题图模型,弄清题图显示的概念之间的关系,然后结合选项回忆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糖的分类和组成单位、比较核糖核酸与脱氧核糖核酸的异同,再判断是否符合题图模型的概念关系。‎ ‎【详解】A.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DNA和核糖体,A正确;‎ B. 脱氧核糖核酸与核糖核酸的共同点是组成成分都含有磷酸,碱基部分相同,部分不同,二者共有的碱基是A、G、C,另外脱氧核糖核酸含有碱基T,核糖核酸不含碱基T而含有碱基U,B错误;‎ C. 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C正确;‎ D. 基因为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两者的基本单位都是四种脱氧核苷酸,D正确。‎ ‎45.下图为生物体内4种有机分子的结构,其中①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不正确的是()‎ A. ①最可能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②的功能是运输氨基酸,具有特异性 B. ②与吡罗红呈现红色,其含有与③中a类似的结构,③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C. 细胞中没有①也能产生③;②③④都含有核糖,三者在任何生物体内都存在 D. ④的全称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其中的b称为腺苷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是叶绿素,②是tRNA,③是ATP,a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④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是腺苷,据此分析。‎ ‎【详解】A. 叶绿素存在于叶肉细胞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tRNA的功能是在翻译过程中运输氨基酸,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故②的运输具有特异性,A正确;‎ B. ②即RNA能被吡罗红染成红色,a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B正确;‎ C. 病毒中没有ATP和tRNA,DNA病毒中也没有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错误;‎ D. ④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是腺苷,D正确。‎ 二.填空题 ‎46.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图表示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其中①〜⑥表示相关结构名称。请根据图所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过程体现出生物膜系统在___________上的紧密联系。细胞内的囊泡系统,繁忙地运输着细胞内的各种“货物”,在该过程中___________(填细胞器序号)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2)若对图示细胞中的氨基酸用3H进行标记,在胰岛素形成和分泌过程中,放射性物质在细胞器间依次出现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直接为此过程提供能量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中文名称)。‎ ‎(3)该细胞分泌出的胰岛素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起___________作用。‎ ‎(4)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与蛋白质_脂质一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相比,其完善之处体现在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 (1). 结构和功能 (2). ⑥ (3). ②①⑥ (4). 三磷酸腺苷 (5). 受体 (6). 信息传递,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 (7). 膜蛋白分布不均匀、膜具有流动性 ‎【解析】‎ 试题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据图分析,图中①是内质网,②是核糖体,③是细胞膜,④是线粒体,⑤是细胞核,⑥是高尔基体。‎ ‎(1)图示胰岛素合成与分泌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生物膜系统的交通枢纽是⑥高尔基体。‎ ‎(2)根据胰岛素 的合成与分泌的过程分析,放射性的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合成多肽,然后进入内质网初步加工,在进入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因此放射性物质在细胞器间依次出现的顺序是②①⑥,为该过程直接提供能量的是三磷酸腺苷(ATP)。‎ ‎(3)胰岛素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结合,调节靶细胞的生命活动,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 ‎(4)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与蛋白质_脂质一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相比,其完善之处在于提出了膜蛋白分布不均匀、膜具有流动性等。‎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并能够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表示的细胞结构的名称。‎ ‎47.蛋白水解酶分内切酶和外切酶2种,外切酶专门作用于肽链末端的肽键,内切酶则作用于肽链内部特定区域,若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O2)两侧的肽键,蛋白酶2作用于赖氨酸(C6H14N2O2)氨基端的肽键,某四十九肽经酶1和酶2作用后的情况如图:‎ ‎(1)若蛋白外切酶处理该多肽,则会得到______个氨基酸。‎ ‎(2)短肽A、B、C比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数少______________个。‎ ‎(3)该四十九肽只有第______号位为赖氨酸,而苯丙氨酸存在于第______号位上。‎ ‎【答案】 (1). 49 (2). 1 (3). 22、23、49 (4). 17、31、32‎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图分析可知,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两侧的肽键后,形成短肽A、B、C,该过程需断开5个肽键,第17、31和32号氨基酸是苯丙氨酸;蛋白酶2作用于赖氨酸氨基端的肽键,形成短肽D、E,该过程需断开3个肽键,可推知第22、23、49号氨基酸都是赖氨酸。‎ ‎【详解】(1)外切酶专门作用于肽链末端的肽键,若蛋白外切酶处理该多肽,则会得到49个氨基酸。‎ ‎(2)短肽A、B、C的形成过程中共去掉第17、31和32位苯丙氨酸,此过程共需要断裂5个肽键、消耗5个水分子,脱掉3个苯丙氨酸,每个苯丙氨酸含有2个氧原子、每个水分子含有1个氧原子,所以短肽A、B、C比该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数少2×3-5=1个。‎ ‎(3)由分析可知,该四十九肽只有第22、23、49号位为赖氨酸,而苯丙氨酸存在于第17、31、32号位上。‎ ‎【点睛】本题考查多肽结构及脱水缩合反应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判断题图,能运用原子守恒定律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48.某小组开展“市售鲜猪肉中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的研究,进行了相关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菌株的分离纯化:切取鲜猪肉表层样品接入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中,放在37℃摇床振荡培养18h。取肉汤接种于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培养后再挑取单菌落,接种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次挑取单菌落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多次重复此步骤。菌落是指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______________;操作过程中液体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反复接种固体培养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纸片扩散法对猪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实验。‎ 步骤1:用打孔器制成直径约6 mm的圆形滤纸片,浸入一定浓度的氨苄西林,烘干;‎ 步骤2:取含大肠杆菌的菌液均匀涂布于______________上;‎ 步骤3:在培养基上,每隔一定距离贴一片含药物的圆形滤纸片,培养,观察。‎ 分析与评价:‎ ‎①观察发现,在每个纸片周围都形成了抑菌圈,其直径的大小表示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的敏感性。抑菌圈直径越大,敏感性越_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 ‎②发现在抑菌圈外长满多种不同形态的菌落,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欲比较五倍子和黄连提取液对猪大肠杆菌抑制作用,为治疗提供依据。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 ‎【答案】 (1). 子细胞群体 (2). 获得含有大肠杆菌等菌的菌液 (3). 分离纯化菌落 (4). 平板培养基 (5). 高 (6). 操作过程污染了其他微生物 (7). 取等量相同浓度的五倍子后黄连提取液,采用纸片扩散法,比较抑菌圈的直径大小,直径越大,抑制作用越强 ‎【解析】‎ ‎(1)菌落是指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根据题意,操作过程中液体培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含大肠杆菌的菌液。反复接种固体培养基的目的是不断的分离纯化菌落。‎ ‎(2)①用“纸片扩散法”检测猪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的具体操作就是将药物浸入滤纸片,再将滤纸片贴在含大肠杆菌的平板培养基上,观察滤纸片周围形成的抑菌圈直径大小,直径越大说明药物对细菌抑制作用越强,换句话说,细菌对该药物的敏感性越高。②如果在抑菌圈外长满多种不同形态的菌落,说明存在不同种类的细菌,其可能的原因是操作过程污染了其他杂菌。③欲比较五倍子和黄连提取液对猪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实验思路要注意遵循实验设计的等量性原则,所以应取等量相同浓度的五倍子和黄连提取液,采用纸片扩散法,比较抑菌圈的直径大小,直径越大,抑制作用越强。‎ ‎【点睛】本题关键要明确“纸片扩散法”检测猪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的原理:将浸有药物的滤纸片贴在含某细菌的平板培养基上,观察抑菌圈的直径大小。‎ ‎49. 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习题:‎ ‎(1)制作泡菜是,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 。‎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 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的 ‎ 中。‎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 、 和 等。‎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 ,原因是: 。‎ ‎【答案】(1)消毒杀菌 “陈泡菜水”含乳酸菌,为泡菜发酵提供菌种 (2)无氧呼吸 ‎ 细胞质基质 ‎(3)温度 食盐用量 腌制时间 (4) 乳酸菌先增加后减少,其他杂菌逐渐减少 泡菜的制作过程中,许多乳酸菌产生大量乳酸,共同抑制其它菌的生长,乳酸积累过多,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生长 ‎【解析】‎ ‎(3)在泡菜腌制过程中必需注意腌制时间,控制好腌制温度和盐度。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都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其他详解见答案。‎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泡菜的制作过程和亚硝酸盐的测定,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