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2.50 KB
- 2021-09-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2017学年宁夏吴忠市青铜峡高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5x2=50分)
1.下列实例中,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是( )
①病毒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
②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
③动物的运动离不开肌肉细胞
④变形虫通过细胞分裂繁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主要由施莱登和施旺创立
B.其内容之一是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C.“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是施莱登和施旺的观点
D.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3.下列各组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 )
①一个大西瓜 ②血液 ③白细胞 ④蝗虫 ⑤血红蛋白⑥SARS病毒 ⑦同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绵羊 ⑧森林中的所有鸟⑨一片桃园 ⑩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③②①④⑦⑩⑨ C.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D.⑤②①④⑦⑩⑨
4.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的顺序是( )
①将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央
②转动转换器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
③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象清晰为止
④在低倍镜找到目标.
A.②④①③ B.③④②①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5.以下关于物质或结构的比喻正确的是( )
①激素﹣﹣生命的燃料 ②ATP﹣﹣能量通货 ③蛋白质﹣﹣生命活动的蓝图
④线粒体﹣﹣养料制造车间 ⑤叶绿体﹣﹣能量转换站 ⑥溶酶体﹣﹣消化车间
⑦高尔基体﹣﹣交通枢纽 ⑧细胞核﹣﹣控制中心.
A.②⑤⑥⑦⑧ B.②③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⑤⑥⑧
6.C、H、N三种元素在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73%左右,而在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不到1%,这一事实说明( )
A.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相似性
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C.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D.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本质完全相同
7.在番茄幼苗的培养液中,除了必需的微量元素、NH4+、PO43﹣和CO2外,还必需的大量元素有( )
A.C、H、O、N B.K、Ca、Mg、Fe C.Mn、Mo、Cu、Zn D.K、Ca、Mg、S
8.某蛋白质由3条多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下列关于该蛋白质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该蛋白质时产生了N个水分子
B.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N个肽键
C.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羧基
D.合成该蛋白质至少需要20种氨基酸
9.如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①②③④依次为( )
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
B.蛋白质、水、脂质、糖类;O、C、N、H
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C、N
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
10.形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 )
①氨基酸 ②C、H、O、N等元素 ③氨基脱水缩合 ④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 ⑤多肽 ⑥蛋白质.
A.②→①→③→⑤→④→⑥ B.①→③→②→④→⑥→⑤ C.②→①→⑥→③→④→⑤ D.②→①→③→④→⑥→⑤
11.下列化合物中,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是( )
A.纤维素、生长激素、脂肪酸 B.ADP、RNA、DNA
C.甘油、丙酮酸、核苷酸 D.抗体、酶、核糖
12.如图表示细胞间某种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可能表示某种信号分子,b表示受体
B.图中甲可表示分泌细胞,图中乙表示靶细胞
C.此图示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D.此图示能表明细胞膜可以促进a物质的运输
13.制备细胞膜最常选用的理想材料是( )
A.哺乳动物的肌肉细胞 B.鸟类成熟的红细胞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D.成熟的植物细胞
14.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丁)进行分析、观察,获得的结果如表所示(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核仁
光合色素
叶绿体
线粒体
中心体
核糖体
纤维素酶处理的结果
甲
×
√
×
×
×
√
无变化
乙
√
×
×
×
√
√
无变化
丙
√
√
√
√
√
√
外层结构破坏
丁
√
√
√
√
×
√
外层结构破坏
上述甲、乙、丙、丁4种细胞所代表的生物最可能是( )
①衣藻 ②硝化细菌 ③乳酸菌 ④光合细菌 ⑤蛔虫 ⑥水稻.
A.②⑤⑥① B.①⑤④⑥ C.①④⑤⑥ D.④⑤①⑥
15.据图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大分子物质只有通过①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D.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与过程②有关
16.将人类的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半小时之后的结果如图,依照细胞外形的变化判断蔗糖溶液的浓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丙>丁>甲>乙 D.丙>乙>丁>甲
17.如图为某学生在做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对细胞影响的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请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1、2、6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
B.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6处的浓度一定大于7处的浓度
C.图中1是细胞壁,6中充满了蔗糖溶液
D.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
18.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分子中连接腺苷和磷酸基团的是高能磷酸键
B.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的合成
C.肌细胞中贮存大量的ATP,以满足能量需求
D.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发生于所有活细胞中
19.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
A.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
B.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D.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
20.取经过编号的5支试管分别加入2m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管编号
1
2
3
4
5
加入物质
适量唾液
铁锈钉
生土豆块
熟土豆块
生土豆块+稀盐酸
实验结果
几乎无气泡
少量气泡
大量气泡
几乎无气泡
几乎无气泡
A.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3号和4号试管
B.1号和3号对照不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C.各组实验不能体现酶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D.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影响
21.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组是( )
①在A点时,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②在B点时,反应物浓度限制了酶促反应速率的提高
③如果在C点时加入少量的酶,会使反应速率加快
④如果在A点时温度升高10℃,曲线上升的幅度会变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如图中能正确表示人体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 )
A. B. C. D.
23.下列有关水稻叶肉细胞中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时一定伴随[H]的产生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和化学势能
C.黑暗条件下时叶肉细胞不能合成ATP
D.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并释放大量能量
24.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倍增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25.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形成及消失依次发生在( )
A.间期、后期、中期、后期 B.间期、后期、间期、后期
C.间期、后期、末期、后期 D.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二、非选择题
26.请回答下列关于实验的问题:
(1)利用含有毗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可使RNA呈现 ,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绿色主要位于 中.
(2)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向试管中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液后,摇匀,又加入3﹣5滴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均匀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3)在做还原性糖鉴定实验时,常选择苹果、梨作实验材料,而不选择西瓜、菠菜的原因是 .
(4)下列4项实验中,需始终保持细胞生活状态的有 (填序号).
①用新鲜的黑藻叶观察叶绿体 ②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
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④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5)若利用发芽的小麦种子进行“检测还原糖实验”,将一定量发芽种子的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加入 试剂并水浴加热,试管中如果出现 ,说明发芽的小麦种子含有还原糖.
(6)若利用发芽的小麦长成幼苗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向研钵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钙,其目的是 .
27.当发生山体塌方,为了救援被掩埋人员,要迅速打通生命通道,向被困人员输送水和营养液.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质和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在人体细胞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被运送的牛奶、奶粉中都添加钙、铁等元素.其中碳酸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 ;如果钙离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现象,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 .
(2)水在人体内有着重要作用,水在人体细胞中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 两种,其中自由水的生理作用有 .
28.根据图中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叫 肽,是由 种氨基酸失去 个水分子而形成的,这种反应称为 ;
(2)假如上述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X,则该化合物的分子量为 .
(3)请写出肽键的结构式:
(4)该化合物在 (细胞器)上合成.
(5)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其R基分别为 、 、 、 .
29.图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细胞内有遗传物质DNA的结构有 (填结构的名称).
(2)具有色素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
(3)如果B图为洋葱的根类成熟区细胞,则应该没有 .
(4)若将B图的植物细胞改成A图的动物细胞,应去掉B图中的细胞结构有 (填序号,下空同).
(5)若图A细胞能分泌抗体,此物质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器顺序是 (填序号).
(6)A图和B图中的所有序号所示的结构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除了3、6和10外,还有 (填序号)
30.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某结构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将人的成熟红细胞放进蒸馏水中,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血影的主要成分是A和B,则A代表 分子,它在物质运输等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该结构的基本支架是 (用字母表示).
(2)可能代表氧气转运方式的是图中[ ] ;d所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钾离子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是图中[ ] .
(3)根据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可知它是一层 膜.
31.生物学是实验科学,光合作用过程的发现就是许多科学家通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发现的,结合下面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回答有关问题.
(1)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发现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
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的部位.从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 .
(2)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18O分别将H2O和CO2标记成H218O 和Cl8O2进行实验:第一组向植物提供H2O和Cl8 O2;第二组向同种植物提供 H218O和CO2.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结果第一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O2;第二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18O2.这一实验证明了 .
(3)通过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有 (至少答2项).
(4)植物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 ;
(5)在光照下,若停止CO2供给,细胞内的C3含量将会 .
(6)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有利于提高植物产量,理由是 .
(7)塑料薄膜有多种颜色,如无色、红色、绿色、蓝色、黑色等.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角度分析,最好选择 色的塑料薄膜.
32.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部分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请据图作答.
(1)a~d四个生理过程中,人体不能进行的过程除有 ;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 .
(3)酵母菌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
33.如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内填字母):
(1)图是 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其分裂顺序是 (用字母表示).
(2)作为一个细胞周期,图示中还缺少处于 期的细胞简图.
(3)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含 条染色体.
(4)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 期.
(5)图B表示细胞分裂 期.
(6)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数目之比为2:1:2的图示是 .
(7)图A中染色单体数目为 条.
2016-2017学年宁夏吴忠市青铜峡高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5x2=50分)
1.下列实例中,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是( )
①病毒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
②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
③动物的运动离不开肌肉细胞
④变形虫通过细胞分裂繁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活.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是指单细胞生物每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
【解答】解:①病毒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①正确;
②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②正确;
③动物的运动离不开肌肉细胞,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③正确;
④变形虫通过细胞分裂繁殖,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④正确.
故选:D.
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主要由施莱登和施旺创立
B.其内容之一是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C.“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是施莱登和施旺的观点
D.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解答】解:A、细胞学说主要由施莱登和施旺创立,A正确;
B、其内容之一是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B错误;
C、“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是施莱登和施旺的观点,是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C正确;
D、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D正确.
故选:B.
3.下列各组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 )
①一个大西瓜 ②血液 ③白细胞 ④蝗虫 ⑤血红蛋白⑥SARS病毒 ⑦同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绵羊 ⑧森林中的所有鸟⑨一片桃园 ⑩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③②①④⑦⑩⑨ C.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D.⑤②①④⑦⑩⑨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解答】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①一个大西瓜属于器官层次;
②血液属于组织层次;
③白细胞属于细胞层次;
④蝗虫为动物,属于个体层次;
⑤血红蛋白属于大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⑥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绵羊属于种群层次;
⑧一森林中的所有鸟不是同一个物种,既不是种群层次,也不是群落层次;
⑨一个桃园属于生态系统层次;
⑩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层次.
因此能体现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③细胞②组织①器官④个体⑦种群⑩群落⑨生态系统.
故选:B.
4.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的顺序是( )
①将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央
②转动转换器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
③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象清晰为止
④在低倍镜找到目标.
A.②④①③ B.③④②①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分析】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解答】解:高倍显微镜的使用顺序:④在低倍镜找到目标→①将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央→②转动转换器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③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象清晰为止.
故选:D.
5.以下关于物质或结构的比喻正确的是( )
①激素﹣﹣生命的燃料 ②ATP﹣﹣能量通货 ③蛋白质﹣﹣生命活动的蓝图
④线粒体﹣﹣养料制造车间 ⑤叶绿体﹣﹣能量转换站 ⑥溶酶体﹣﹣消化车间
⑦高尔基体﹣﹣交通枢纽 ⑧细胞核﹣﹣控制中心.
A.②⑤⑥⑦⑧ B.②③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⑤⑥⑧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
名 称
形 态
结 构
成 分
功 能
线粒体
大多椭球形
外膜、内膜、嵴、基粒、基质
蛋白质、磷脂、有氧呼吸酶、少量DNA和RNA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动力车间”
叶绿体
球形,椭球形
外膜、内膜、类囊体、基粒、基质
蛋白质、磷脂、光合作用的酶、色素、少量DNA和RNA
光合作用的场所,“养料制造车间”.“能量转换站”
核糖体
椭球形粒状小体
游离于基质,附着在内质网,无膜结构
蛋白质、RNA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内质网
网状
单层膜
蛋白质、磷脂等
增大膜面积,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基体
囊状
单层膜
蛋白质、磷脂等
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中心体
“十”字形
由两个中心粒构成,无膜结构
微管蛋白
动物细胞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
液 泡
泡状
液泡膜、细胞液、
单层膜
蛋白质、磷脂、有机酸、生物碱、糖类、无机盐、色素等
调节细胞内环境,使细胞保持一定渗透压,保持膨胀状态
溶酶体
囊状
单层膜
有多种水解酶
“酶仓库”、“消化车间”
【解答】解:①激素调节代谢,葡萄糖是生命的燃料,①错误;
②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称为能量通货,②正确;
③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DNA构建生命活动的蓝图,③错误;
④线粒体是动力工厂,叶绿体是养料制造车间,④错误;
⑤叶绿体和线粒体是能量转换站,⑤正确;
⑥溶酶体有多种水解酶,被称为细胞的消化车间,⑥正确;
⑦高尔基体是分泌蛋白合成过程中的交通枢纽,⑦正确;
⑧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⑧正确.
故选:A.
6.C、H、N三种元素在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73%左右,而在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不到1%,这一事实说明( )
A.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相似性
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C.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D.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本质完全相同
【考点】碳原子的结构特点.
【分析】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既具有统一性,也具有差异性,统一性是指组成生物界的元素都能够在无机自然界中找到;而差异性是指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元素含量差异很大.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C、H、N三种化学元素的质量分数在人体中占73%,在岩石圈中不到1%,说明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中元素的含量不同,即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之间具有差异性.
故选:C.
7.在番茄幼苗的培养液中,除了必需的微量元素、NH4+、PO43﹣和CO2外,还必需的大量元素有( )
A.C、H、O、N B.K、Ca、Mg、Fe C.Mn、Mo、Cu、Zn D.K、Ca、Mg、S
【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组成细胞化学元素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Ga、Mg等,微量元素包括Fe、Mn、B、Zn、Mo、Cu等.
【解答】解:A、H、O、N、C在题干中已经给出,A错误;
B、Fe属于微量元素,不是大量元素,B错误;
C、Mn、Mo、Cu、Zn都是微量元素,C错误;
D、K、Ca、Mg、S属于大量元素,且题干中没有给出,D正确.
故选:D.
8.某蛋白质由3条多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下列关于该蛋白质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该蛋白质时产生了N个水分子
B.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N个肽键
C.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羧基
D.合成该蛋白质至少需要20种氨基酸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n﹣肽链条数m;
(2)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
(3)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
【解答】解:A、形成该蛋白质时产生了N﹣3个水分子,A错误;
B、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N﹣3个肽键,B错误;
C、至少含有的游离的羧基数=肽链条数=3,C正确;
D、氨基酸的数目大约有20种,但是合成该蛋白质不一定是20种氨基酸,D错误.
故选:C.
9.如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①②③④依次为( )
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
B.蛋白质、水、脂质、糖类;O、C、N、H
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C、N
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
【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碳原子的结构特点.
【分析】1、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等,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是含量最多的有机物,脂质、糖类的含量依次减少.
2、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C、H、O、N、P、S等,其中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其次是C,H、N含量依次降低.
【解答】解:分析柱形图可知,①②③④在占细胞鲜重的比例是②>①>③>④,因此如果表示细胞鲜重中各种化合物含量,②、①、③、④依次是水、蛋白质、脂质、糖类;如果表示细胞鲜重中各种元素的含量,②、①、③、④分别是O、C、H、N.
故选:D.
10.形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 )
①氨基酸 ②C、H、O、N等元素 ③氨基脱水缩合 ④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 ⑤多肽 ⑥蛋白质.
A.②→①→③→⑤→④→⑥ B.①→③→②→④→⑥→⑤ C.②→①→⑥→③→④→⑤ D.②→①→③→④→⑥→⑤
【考点】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
【分析】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等化学元素,由C、H、O、N等化学元素组成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多肽链,一条或几条多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解答】解:蛋白质的形成过程为: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等化学元素(②)→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①)→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③)反应形成多肽链(⑤)→一条或几条多肽链(④)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⑥).
故选:A.
11.下列化合物中,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是( )
A.纤维素、生长激素、脂肪酸 B.ADP、RNA、DNA
C.甘油、丙酮酸、核苷酸 D.抗体、酶、核糖
【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糖类的组成元素;脂质的组成元素;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分析】几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①蛋白质是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等;
②核酸(包括DNA和RNA)是由C、H、O、N、P元素构成;
③脂质是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
④糖类是由C、H、O构成.
【解答】解:A、纤维素是多糖的一种,脂肪酸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所以构成纤维素和脂肪酸的元素均为C、H、O,而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元素组成有C、H、O、N,A错误;
B、ADP的中文名是二磷酸腺苷,RNA和DNA都是核酸,所以它们的组成元素均为C、H、O、N、P,B正确;
C、甘油是丙三醇的俗称,丙酮酸原称焦性葡萄酸(分子式为CH3COCOOH),甘油和丙酮酸的组成元素均为C、H、O,而核苷酸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其元素组成是C、H、O、N、P,C错误;
D、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元素组成是C、H、O、N,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其基本元素组成是C、H、O、N或、C、H、O、N、P,核糖为单糖,其元素组成是C、H、O,D错误.
故选:B.
12.如图表示细胞间某种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可能表示某种信号分子,b表示受体
B.图中甲可表示分泌细胞,图中乙表示靶细胞
C.此图示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D.此图示能表明细胞膜可以促进a物质的运输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细胞膜的功能.
【分析】分析图解:题图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乙细胞是信号分子a的靶细胞,其细胞膜上的b是信号分子a的受体.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乙细胞是信号分子a的靶细胞,其细胞膜上的b是信号分子a的受体,A正确;
B、信号分子a是激素时,甲表示分泌细胞,乙表示靶细胞,B正确;
C、图中看出,在乙细胞上存在与a物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C正确;
D、细胞乙上b有识别功能,可以是受体蛋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并不会促进a物质的运输,D错误.
故选:D
13.制备细胞膜最常选用的理想材料是( )
A.哺乳动物的肌肉细胞 B.鸟类成熟的红细胞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D.成熟的植物细胞
【考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分析】制备细胞膜时,选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的原因:
(1)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但省去了去除细胞壁的麻烦,而且无细胞壁的支持、保护,细胞易吸水涨破.
(2)哺乳动物和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易用离心分离法得到不掺杂细胞内膜系统的纯净的细胞膜.
【解答】解:A、哺乳动物的肌肉细胞含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因此细胞内膜结构会干扰实验结果,A错误;
B、鸟类的红细胞含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因此细胞内膜结构会干扰实验结果,B错误;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没有膜内结构的干扰,适于作制备细胞膜,C正确;
D、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制备过程繁杂,且有细胞内膜结构的干扰,D错误.
故选:C.
14.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丁)进行分析、观察,获得的结果如表所示(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核仁
光合色素
叶绿体
线粒体
中心体
核糖体
纤维素酶处理的结果
甲
×
√
×
×
×
√
无变化
乙
√
×
×
×
√
√
无变化
丙
√
√
√
√
√
√
外层结构破坏
丁
√
√
√
√
×
√
外层结构破坏
上述甲、乙、丙、丁4种细胞所代表的生物最可能是( )
①衣藻 ②硝化细菌 ③乳酸菌 ④光合细菌 ⑤蛔虫 ⑥水稻.
A.②⑤⑥① B.①⑤④⑥ C.①④⑤⑥ D.④⑤①⑥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部分原核生物细胞也含有光合色素,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
【解答】解:甲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且其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可能是光合细菌;
乙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且该细胞有中心体,无细胞壁和线粒体,应该为厌氧型动物,如蛔虫;
丙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且该细胞含有叶绿体、中心体和细胞壁,应为低等植物细胞,如衣藻;
丁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且该细胞无中心体,有细胞壁,应为高等植物细胞,如水稻.
故选:D.
15.据图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大分子物质只有通过①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D.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与过程②有关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根据图分析,①表示主动运输,②表示协助扩散.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2,甘油.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③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如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
【解答】解:A、②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细胞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A错误;
B、①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逆浓度梯度运输,B正确.
C、大分子不是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而是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C错误;
D、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与过程①有关,D错误.
故选:B.
16.将人类的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半小时之后的结果如图,依照细胞外形的变化判断蔗糖溶液的浓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丙>丁>甲>乙 D.丙>乙>丁>甲
【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分析】红细胞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会失水皱缩,蔗糖溶液浓度越高,红细胞的体积越小;在等渗溶液中细胞体积不变,在低渗溶液中细胞体积变大.分析图中4幅图中红细胞的形态和大小,可以正确答题.
【解答】解:已知人类的红细胞是圆饼状的,观察图中的4个装置发现乙烧杯中的红细胞是圆饼状的,说明红细胞既没有吸收也没有失水,则乙烧杯中蔗糖溶液的浓度与红细胞内液体浓度相等;丙烧杯中红细胞皱缩,说明细胞失水,则丙烧杯中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红细胞内液体浓度;丁中细胞由圆饼状变成了球状,说明细胞吸水了,则该烧杯中蔗糖溶液浓度低于红细胞内液体浓度;甲中细胞破裂了,说明细胞吸水最多,则该烧杯中蔗糖溶液浓度最低.根据以上分析,四个烧杯中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丙>乙>丁>甲.
故选;D.
17.如图为某学生在做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对细胞影响的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请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1、2、6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
B.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6处的浓度一定大于7处的浓度
C.图中1是细胞壁,6中充满了蔗糖溶液
D.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
【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分析】1、据图分析,1表示细胞壁,2表示细胞膜,3表示细胞核,4表示液泡膜,5表示细胞质,6表示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的外界溶液,7表示细胞液.
2、结构2、4、5代表的是原生质层,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通膜,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浓度时,细胞内的水分就会透过原生质层计入外界溶液,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细胞壁发生少许的变化,因此发生了质壁分离.
【解答】解:A、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所以图中2、4、5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A错误;
B、若细胞处于质壁分离过程中,则细胞6处的浓度大于7处的浓度;若细胞处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则细胞6处的浓度小于7处的浓度,B错误;
C、图中①是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所以⑥中充满了蔗糖溶液,C正确;
D、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浓度逐渐变大,颜色逐渐变深,D错误.
故选:C.
18.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分子中连接腺苷和磷酸基团的是高能磷酸键
B.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的合成
C.肌细胞中贮存大量的ATP,以满足能量需求
D.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发生于所有活细胞中
【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分析】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解答】解:A、ATP分子中连接腺苷和磷酸基团的是普通磷酸键,A错误;
B、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的水解,B错误;
C、细胞中贮存的ATP含量并不高,消耗后可迅速合成,C错误;
D、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发生于所有活细胞中,D正确.
故选:D.
19.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
A.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
B.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D.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
【考点】酶促反应的原理.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没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具有高效性、特异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点,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提高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解答】解: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故选:B.
20.取经过编号的5支试管分别加入2m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管编号
1
2
3
4
5
加入物质
适量唾液
铁锈钉
生土豆块
熟土豆块
生土豆块+稀盐酸
实验结果
几乎无气泡
少量气泡
大量气泡
几乎无气泡
几乎无气泡
A.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3号和4号试管
B.1号和3号对照不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C.各组实验不能体现酶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D.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影响
【考点】酶的特性.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酶的生理作用是催化,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2号和3号实验;1号和3号对照能说明酶有专一性;3号和4号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
【解答】解:A、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3号和2号实验,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比具有高效性,A错误;
B、唾液中只有唾液淀粉酶,不含过氧化氢酶,所以几乎无气泡,而生土豆块中含过氧化氢酶,所以产生大量气泡,因此1号和3号对照能说明酶有专一性,B错误;
C、3号和4号实验对照可说明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C错误;
D、5号实验加入的是生土豆块+稀盐酸,与3号对照,几乎无气泡,所以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D正确.
故选:D.
21.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组是( )
①在A点时,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②在B点时,反应物浓度限制了酶促反应速率的提高
③如果在C点时加入少量的酶,会使反应速率加快
④如果在A点时温度升高10℃,曲线上升的幅度会变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酶的特性.
【分析】由题意知,该曲线是最适宜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曲线,由曲线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度增大,当超过一定的范围后,随着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此时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能是酶的数量等.
【解答】解:①在OC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所以A点时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加快,①正确;
②B点反应物浓度达到饱和,此时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不再增大,因此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不再是反应物浓度,②错误;
③如果在C点时向反应体系加入少量同种酶,反应速率加快,③正确;
④如果在A点时将反应体系温度升高10℃,由于曲线①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则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曲线上升的幅度会变小,④错误.
故选:D.
22.如图中能正确表示人体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 )
A. B. C. D.
【考点】酶的特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本题中,胰蛋白酶的最适温度时37度左右,所以从0度到37度的过程中酶的活性在不断提高,反应速率也会不断提高.
【解答】解:A、在0~20℃的范围内,随温度的上升,酶的活性上升,20℃之后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加快,这与人体酶最适温度37℃不符合,A错误;
B、所示最适温度为25℃左右,这与人体酶最适温度37℃不符合,B错误;
C、所示在0℃~30℃,酶促反应加快,符合人体酶活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C正确;
D、胰蛋白酶最适温度是37℃.因此,在0℃~30℃,随温度的上升,酶的活性不断升高,分解速率加快,D错误.
故选:C.
23.下列有关水稻叶肉细胞中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时一定伴随[H]的产生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和化学势能
C.黑暗条件下时叶肉细胞不能合成ATP
D.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并释放大量能量
【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分析】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解答】解:A、线粒体中合成ATP时不一定伴随[H]的产生,如第三阶段需消耗[H],A错误;
B、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但形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或植物的光合作用,B正确;
C、黑暗条件下时叶肉细胞可通过呼吸作用合成ATP,C错误;
D、葡萄糖水解为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D错误.
故选:B.
24.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倍增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有丝分裂过程: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解:A、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后期,而细胞质的分裂发生在末期,A错误;
B、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都发生在间期,B正确;
C、细胞板在末期出现,而纺锤体在前期出现,C错误;
D、染色体数在后期加倍,而染色单体是在间期形成的,D错误.
故选:B.
25.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形成及消失依次发生在( )
A.间期、后期、中期、后期 B.间期、后期、间期、后期
C.间期、后期、末期、后期 D.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解:(1)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
(2)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3)染色单体是间期DNA复制后形成的;
(4)染色单体是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消失的.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26.请回答下列关于实验的问题:
(1)利用含有毗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可使RNA呈现 红色 ,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绿色主要位于 细胞核 中.
(2)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向试管中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液后,摇匀,又加入3﹣5滴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均匀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蓝色变为紫色 .
(3)在做还原性糖鉴定实验时,常选择苹果、梨作实验材料,而不选择西瓜、菠菜的原因是 西瓜汁、菠菜叶汁中带有颜色干扰实验结果 .
(4)下列4项实验中,需始终保持细胞生活状态的有 ①③ (填序号).
①用新鲜的黑藻叶观察叶绿体 ②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
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④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5)若利用发芽的小麦种子进行“检测还原糖实验”,将一定量发芽种子的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加入 斐林 试剂并水浴加热,试管中如果出现 砖红色沉淀 ,说明发芽的小麦种子含有还原糖.
(6)若利用发芽的小麦长成幼苗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向研钵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钙,其目的是 防止研磨过程色素中被破坏 .
【考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分析】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2、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
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4、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解答】解:(1)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因此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可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由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因此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2)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该过程中颜色由蓝色变成紫色.
(3)在做还原性糖鉴定实验时,常选择苹果、梨作实验材料,而不选择西瓜、菠菜的原因是西瓜汁、菠菜叶汁中带有颜色干扰实验结果.
(4)①用新鲜的黑藻叶观察叶绿体时要保持细胞活性,①正确;
②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时,经过盐酸处理后细胞已经死亡,②错误;
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需要包括酵母菌的活性,③正确;
④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时,经过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④错误.
故选:①③.
(5)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
(6)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提取色素时需要向研钵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钙,其目的是防止研磨过程色素中被破坏.
故答案为:
(1)红色 细胞核
(2)蓝色变为紫色
(3)西瓜汁、菠菜叶汁中带有颜色干扰实验结果
(4)①③
(5)斐林 砖红色沉淀
(6)防止研磨过程色素中被破坏
27.当发生山体塌方,为了救援被掩埋人员,要迅速打通生命通道,向被困人员输送水和营养液.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质和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在人体细胞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被运送的牛奶、奶粉中都添加钙、铁等元素.其中碳酸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 构成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 ;如果钙离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现象,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 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
(2)水在人体内有着重要作用,水在人体细胞中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 结合水 两种,其中自由水的生理作用有 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为细胞生存提供液体环境、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
【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1、无机盐的生物功能:
a、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镁离子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成分.
b、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c、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
2、水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
形式
自由水
结合水
定义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
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
含量
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95%
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
功能
①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②参与生化反应
③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④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联系
自由水和结合水能够随新陈代谢的进行而相互转化
【解答】解:(1)碳酸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这说明无机盐参与构成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如果钙离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现象,这说明无机盐能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2)水在人体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其中自由水的生理作用有: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为细胞生存提供液体环境、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故答案为:
(1)构成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 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2)结合水 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为细胞生存提供液体环境、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28.根据图中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叫 4 肽,是由 3 种氨基酸失去 3 个水分子而形成的,这种反应称为 脱水缩合 ;
(2)假如上述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X,则该化合物的分子量为 4X﹣54 .
(3)请写出肽键的结构式: ﹣CO﹣NH﹣
(4)该化合物在 核糖体 (细胞器)上合成.
(5)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其R基分别为 ﹣H 、 ﹣H 、 ﹣CH2﹣COOH 、 ﹣CH2﹣NH2 .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某化合物分子结构式,该化合物是由3种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称为四肽(多肽).组成该化合物的4个氨基酸的R基依次为﹣H、﹣H、﹣CH2﹣COOH、﹣CH2﹣NH2 .
【解答】解:(1)该化合物是由4个氨基酸失去3分子水而形成的,称为四肽,这种反应称为脱水缩合;组成该化合物的4个氨基酸的R基依次是﹣H、﹣H、﹣CH2﹣COOH、﹣CH2﹣NH2,可见,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共有3种.
(2)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X,所以该多肽的分子量为4×X﹣3×18=4X﹣54.
(3)肽键的结构式为﹣CO﹣NH﹣.
(4)该多肽化合物是中核糖体 上通过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形成的.
(5))据图分析已知组成该化合物的4个氨基酸的R基依次为﹣H、﹣H、﹣CH2﹣COOH、﹣CH2﹣NH2 .
故答案是:
(1)4 3 3 脱水缩合
(2)4X﹣54
(3)﹣CO﹣NH﹣
(4)核糖体
(5)﹣H﹣H﹣CH2﹣COOH﹣CH2﹣NH2
29.图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细胞内有遗传物质DNA的结构有 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填结构的名称).
(2)具有色素的细胞器是 2、4 (填序号).
(3)如果B图为洋葱的根类成熟区细胞,则应该没有 叶绿体 .
(4)若将B图的植物细胞改成A图的动物细胞,应去掉B图中的细胞结构有 2、4和7 (填序号,下空同).
(5)若图A细胞能分泌抗体,此物质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器顺序是 11、8、5 (填序号).
(6)A图和B图中的所有序号所示的结构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除了3、6和10外,还有 7、11、13 (填序号)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分析题图:1为细胞膜,2为液泡,3为细胞质,4为叶绿体,5为高尔基体,6为核仁,7为细胞壁,8为内质网,9为线粒体,10为核孔,11为核糖体,12为染色质,13为中心体,14为核膜,据此答题.
【解答】解:(1)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DNA.
(2)具有色素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液泡,即4和2.
(3)洋葱的根类成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
(4)B图的植物细胞改成A图的动物细胞,应去掉液泡、细胞壁和叶绿体,即2、7和4.
(5)若图A细胞能分泌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最终运输到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有11、8、5.
(6)A图和B图中的所有序号所示的结构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除了3、6和10外,还有7细胞壁、11核糖体、13中心体.
故答案为:
(1)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2)2和4
(3)叶绿体
(4)2、4 和7
(5)11、8、5
(6)7、11、13
30.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某结构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将人的成熟红细胞放进蒸馏水中,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血影的主要成分是A和B,则A代表 蛋白质 分子,它在物质运输等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该结构的基本支架是 磷脂双分子层 (用字母表示).
(2)可能代表氧气转运方式的是图中[ b ] 自由扩散 ;d所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协助扩散 ,钾离子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是图中[ a ] 主动运输 .
(3)根据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可知它是一层 选择透过性 膜.
【考点】细胞膜的成分;生物膜的功能特性;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本题是对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考查,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脂质中主要是磷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也需要能量.
【解答】解:(1)分析题图可知,A是蛋白质,可以在物质运输过程中起载体作用;B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D是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
(2)分析题图可知,b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且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自由扩散,氧气的运输的运输是自由扩散,即图中的b方式;d运输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需要载体协助,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钾离子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是主动运输过程,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即图中的a运输方式.
(3)由(2)分析可知,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故答案应为:
(1)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2)b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a 主动运输
(3)选择透过性
31.生物学是实验科学,光合作用过程的发现就是许多科学家通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发现的,结合下面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回答有关问题.
(1)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发现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 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的部位.从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叶绿体 ,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 氧气(或O2) .
(2)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18O分别将H2O和CO2标记成H218O 和Cl8O2进行实验:第一组向植物提供H2O和Cl8 O2;第二组向同种植物提供 H218O和CO2.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结果第一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O2;第二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18O2.这一实验证明了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
(3)通过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有 光质、光照强度、C02浓度、水分、温度、矿质元素 (至少答2项).
(4)植物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
(5)在光照下,若停止CO2供给,细胞内的C3含量将会 减少(降低) .
(6)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有利于提高植物产量,理由是 可减少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有利于有机物积累 .
(7)塑料薄膜有多种颜色,如无色、红色、绿色、蓝色、黑色等.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角度分析,最好选择 无 色的塑料薄膜.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变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解:(1)恩格尔曼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氧气是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
(2)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3)据图分析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能量来源及相关物质的组成等都可以影响光合作用的过程,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光质、光照强度、C02浓度、水分、温度、矿质元素等.
(4)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产生ATP,所以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5)在光照下,若停止CO2供给,其固定减少,三碳化合物的来源减少,短时间内其去路不变,最终导致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减少.
(6)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可减少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有利于有机物积累,有利于提高植物产量.
(7)植物光合作用主要吸收的光是红光和蓝紫光,所以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角度分析,最好选择无色的塑料薄膜.
故答案为:
(1)叶绿体 氧气(或O2)
(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3)光、光照强度、C02浓度、水分、温度、矿质元素
(4)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5)减少(降低)
(6)可减少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有利于有机物积累
(7)无
32.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部分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请据图作答.
(1)a~d四个生理过程中,人体不能进行的过程除有 a、b ;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3)酵母菌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是光合作用,b是产酒精的无氧呼吸,d是产乳酸的无氧呼吸,c是有氧呼吸.区别在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b主要发生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d主要发生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解答】解:(1)人体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a光合作用;人体缺乏催化丙酮酸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的酶,因此不能进行b产酒精的无氧呼吸过程.
(2)酵母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因此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细胞质基质.
(3)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能量(少量),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故答案为:
(1)a、b
(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33.如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内填字母):
(1)图是 植物 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其分裂顺序是 BCAD (用字母表示).
(2)作为一个细胞周期,图示中还缺少处于 间期 期的细胞简图.
(3)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含 4 条染色体.
(4)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A ] 后 期.
(5)图B表示细胞分裂 前 期.
(6)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数目之比为2:1:2的图示是 BC .
(7)图A中染色单体数目为 0 条.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
分析题图:A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均匀地移向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中,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中,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处于有丝分裂末期.
【解答】解:(1)图中细胞含有细胞壁,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A处于后期、B处于前期、C处于中期、D处于末期,所以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上述四图出现的先后顺序为BCAD.
(2)细胞周期包括分裂前期和分裂期,所以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上图还缺少处于间期的细胞简图.
(3)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子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
(4)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A图,即有丝分裂后期.
(5)图B细胞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6)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数目之比为2:1:2的细胞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即图中的BC.
(2)图A中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数目为0.
故答案为:
(1)植物 BCAD
(2)间期
(3)4
(4)[A]后
(5)前
(6)BC
(7)0
2016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