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2.50 KB
  • 2021-09-24 发布

河南省郑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2019—2020 学年上期中考 ‎22届高一生物试题 一、 选择题: ‎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可以依赖单个细胞进行运动和分裂 B. 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C. 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只能独立的完成一小部分生命活动 D.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生命活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活;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是指单细胞生物每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离不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离不开细胞;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增殖、分化。‎ ‎【详解】A、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等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A正确;‎ B、受精卵发育胚胎的过程离不开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B正确;‎ C、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活性,C错误;‎ D、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C。‎ ‎2.地球上瑰丽生命画卷是具有丰富层次的生命系统。以下有关生命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命系统最微小的层次是病毒 B. 一个大肠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C. 高等动物与高等植物具备的生命层次相同 D. 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表明人工制造了生命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简单到复杂依次:细胞→组织→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具有各个层次,比如草履虫,没有组织和个体,植物没有系统层次。‎ ‎【详解】A、生命系统最微小的层次是细胞,A错误;‎ B、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一个大肠杆菌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B正确;‎ C、高等动物有系统层次,而高等植物没有系统层次,C错误;‎ D、脊髓灰质炎病毒是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因此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不能表明人工制造了生命,D错误。‎ 故选B。‎ ‎3.构成人体的细胞与颤藻相比,不正确的说法是 A. 二者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人体细胞较大,有多种复杂的内部结构 B. 人体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颤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 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颤藻细胞有细胞壁 D. 二者结构上既有差异性也有统一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颤藻属于原核生物,人体细胞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详解】A、二者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人体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有多种复杂的内部结构,A错误;‎ B、人体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颤藻是一种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 C、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颤藻细胞有细胞壁,C正确;‎ 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既有差异性也有统一性,D正确。‎ 故选A。‎ ‎4.关于使用高倍镜观察某动物细胞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低倍镜下找到细胞后,换高倍镜观察前应提升镜筒,以免镜头触碰装片 B. 换高倍镜后视野范围增大,视野变暗,可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改善这种情况 C.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细胞直径被放大的倍数,而不是面积 D. 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更多的细胞,使细胞结构更加清晰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详解】A、在低倍镜下找到细胞后,换高倍镜观察前不能提升镜筒,A错误;‎ B、换高倍镜后视野范围变小,视野变暗,可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改善这种情况,B错误;‎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细胞直径被放大的倍数,而不是面积,C正确;‎ D、高倍镜下细胞结构更加清晰,但是观察到的细胞较少, D错误。‎ 故选C。‎ ‎5.下图甲是显微镜的某些构造,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①②是物镜,③④是目镜,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 B. 观察乙、丙图像时,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分别是⑤⑥‎ C. 若视野乙能观察到 16 个细胞,视野丙能观察到 4 个细胞,则目镜不变的情况下,两次观察所用物镜放大倍数相差 4 倍 D. 图中乙转为丙的操作顺序为: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光圈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甲图:①②表示目镜,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③④表示物镜,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之间的距离越近,反之则越远。分析图乙、丙:比较乙、丙两个视野,可知乙中细胞体积小,视野中细胞数目多,是在低倍镜下观察的视野,丙细胞体积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少,是高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 ‎【详解】A、①②表示目镜,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所以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④表示物镜,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所以③比④放大倍数大,A错误;‎ B、观察乙、丙图像时,两者分别表示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到的图像,所以两者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分别是⑥⑤,B错误;‎ C、若视野乙能观察到 16 个细胞,视野丙能观察到 4 个细胞,则目镜不变的情况下,两次观察所用物镜放大倍数相差 2倍,C错误;‎ D、图中乙转为丙的操作为低倍镜到高倍镜的转换,顺序为: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光圈,D正确。‎ 故选D。‎ ‎6.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结构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二者均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体现了结构上的统一性 B. 二者都具有 DNA,但只在真核细胞中,DNA 与有关蛋白质结合形成了染色体,体现了结构上的差异性 C.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细胞膜上蛋白质含量及种类相差不大 D. 植物细胞与大部分原核细胞都具备细胞壁,但成分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的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均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体现了结构上的统一性,A正确;‎ 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中都有DNA,但是真核细胞中DNA与蛋白质形成了染色体,体现了结构上的差异性,B正确;‎ C、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细胞膜上蛋白质含量及种类差异很大,C错误;‎ D、植物细胞和大多数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但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而原核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D正确。‎ 故选C。‎ ‎7.建立于 19 世纪的细胞学说被认为是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以下关于细胞学说的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 B. 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细胞及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 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构成 D. 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从老细胞产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学说的内容有:‎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A正确;‎ B、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细胞及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正确;‎ C、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C错误;‎ D、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D正确。‎ 故选C。‎ ‎8.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质 C. 细胞膜 D. 核酸和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一种核酸组成。‎ ‎2、蓝藻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壁,A错误;‎ B、病毒没有细胞质,B错误;‎ C、病毒没有细胞膜,C错误;‎ D、病毒、蓝藻(原核细胞)和酵母菌(真核细胞)都具有核酸和蛋白质,D正确。‎ 故选D。‎ ‎9.下表是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请根据表格中信息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O Si C N H 地壳 ‎48.60‎ ‎26.30‎ ‎0.087‎ ‎0.03‎ ‎0.76‎ 细胞 ‎65.0‎ 极少 ‎18.0‎ ‎3.0‎ ‎10.0‎ A. 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元素含量差异显著,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 B. 细胞中的 O 和 H 含量较高与活细胞中含水量高有密切关系 C. 细胞中的 C 元素主要存在于各种有机物中 D.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说明生物体可以无差异的从自然界中获取各种物质来组成自身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地壳,代表非生物界,细胞代表生物界,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详解】A、据表格数据可知,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元素含量差异显著,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A正确;‎ B、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因此细胞中的 O 和 H 含量较高与活细胞中含水量高有密切关系,B正确;‎ C、细胞中的 C 元素主要存在于各种有机物中,C正确;‎ D、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但是生物体并不是无差异的从自然界中获取各种物质来组成自身,D错误。‎ 故选D。‎ ‎10.下列关于组成人体细胞的化学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约有 20 余种,最基本的元素是碳元素 B. 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与骨骼、牙齿等器官中,属于微量元素 C. 人体红细胞中含有较多的铁元素,参与形成血红蛋白,是微量元素 D. 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次依次是氢、碳、氮等元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 ‎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详解】A、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是C、H、O、N、P、S,A错误;‎ B、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与骨骼、牙齿等器官中,属于大量元素,B错误;‎ C、铁属于微量元素,人体红细胞中含有较多的铁元素,参与形成血红蛋白,C正确;‎ D、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次依次是碳、氢、氮等元素,D错误。‎ 故选C。‎ ‎11.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下。其中花卉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 离子 K+‎ Na+‎ Mg2+‎ Ca2+‎ NO3‎ H2PO4‎ SO42-‎ Zn2+‎ 培养液浓度/mol•L ‎1‎ ‎2‎ ‎0.25‎ ‎1‎ ‎2‎ ‎1‎ ‎0.25‎ ‎1‎ A. Ca2+ B. SO42- C. Zn2+ D. H2PO4-‎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组成细胞的元素根据含有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C、H、O、N、P、S、‎ K、Ga、Mg等,微量元素包括Fe、Mn、B、Zn、Mo、Cu等。‎ ‎【详解】A、Ca属于大量元素,吸收量较多,A错误;‎ B、S、O是大量元素,吸收量较多,B错误;‎ C、Zn是微量元素,因此植物根细胞吸收Zn 2+很少,C正确;‎ D、H、P、O是大量元素,吸收量较多,D错误。‎ 故选C。‎ ‎1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的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生物体衰老过程中水的含量逐渐减少,代谢随之减弱 B. 细胞中的水大都以自由水的形式游离存在,是良好的溶剂 C. 越冬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下降,有利于加强生命活动以对抗寒冷环境 D. 小麦种子在入库储存前需要经晾晒处理以减少自由水含量,延长储存期限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详解】A、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衰老细胞中水分逐渐减少,代谢随之减弱,A正确;‎ B、细胞中的水大都以自由水的形式游离存在,是良好的溶剂,B正确;‎ C、越冬植物,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细胞代谢活动减弱,C错误;‎ D、小麦种子在入库储存前需要经晾晒处理以减少自由水含量,延长储存期限,D正确。‎ 故选C。‎ ‎13.下图是生物体内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子的局部结构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种物质在动植物体内均可找到 B. 缺乏甲的植物会影响进行光合作用,缺乏乙的人体会出现贫血症状 C. 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存在甲物质 D. 由图可知细胞中的无机盐大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答案】B ‎【解析】‎ ‎【分析】‎ 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的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等;无机盐对于维持血细胞和生物体的支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对于调节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具有重要作用。据图分析,甲含有Mg,为叶绿素;乙含有Fe,为血红蛋白。‎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乙分别是叶绿素和血红蛋白,分别存在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A错误;‎ B、缺乏叶绿素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缺乏血红蛋白的人会出现缺铁性贫血,B正确;‎ C、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是细胞中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D、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D错误。‎ 故选B。‎ ‎14.患急性肠胃炎的病人脱水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同时也需要补充丢失的无机盐,因此常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人体大量失盐,可能会导致机体的酸碱度、渗透压失衡 B. 血钙过低会造成肌肉抽搐等现象 C. 葡萄糖可在细胞内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 活细胞中水和无机盐等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必须保持恒定不变,否则生命活动无法正常进行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患急性肠胃炎的病人病人脱水时缺失了很多盐分,因此在补水的同时还要补充盐分,静脉注射的葡萄糖盐水中的葡萄糖可以作为能源物质为病人提供能量。‎ ‎【详解】A ‎、无机盐可以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因此若人体大量失盐,可能会导致机体的酸碱度、渗透压失衡,A正确;‎ B、血钙过低会造成肌肉抽搐等现象,而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B正确;‎ C、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质,其在细胞内分解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正确;‎ D、活细胞中水和无机盐等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的平衡是相对的,D错误。‎ 故选D。‎ ‎15.胆固醇在许多动物性食物中含量丰富,饮食中如果过多摄入胆固醇,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造成血管堵塞,危及生命。以下关于胆固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 胆固醇与性激素、维生素 D 都属于固醇类物质,能调节和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C. 动物内脏、蛋黄等食物中胆固醇含量较高,膳食中要注意适度摄入 D. 胆固醇的主要组成元素是 C、H、O,有的胆固醇中还含有 N 和 P ‎【答案】D ‎【解析】‎ ‎【分析】‎ 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类物质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其中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详解】A、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A正确;‎ B、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能调节和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B正确;‎ C、动物内脏、蛋黄等食物中胆固醇含量较高,膳食中要注意适度摄入,C正确;‎ D、胆固醇的组成元素只有C、H、O,D错误。‎ 故选D。‎ ‎16.下图是油菜种子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质量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所贮存的能量脂肪多于可溶性糖,这是因为与糖相比,脂肪中 H 的含量低 B. 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大量转变为脂肪,种子中的氧元素含量随之减增加少 C. 与富含淀粉的小麦种子相比,油菜种子萌发时,消耗的氧更多 D. 播种时,油脂含量较高的种子应适当浅播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信息可知,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降低,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的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升高。‎ ‎【详解】A、与可溶性糖相比,脂肪中H元素的含量高,O元素含量低,因此质量相等的的脂肪与糖类相比,脂肪所储存的能量多,A错误;‎ B、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降低,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加,说明可溶性糖大量转变为脂肪,则种子中的氧元素含量随之减增加少,B正确;‎ C、与富含淀粉的小麦种子相比,油菜种子富含脂肪,因此油菜种子萌发时,消耗的氧更多,C正确;‎ D、由于与糖类相比,脂肪C、H比例较高,消耗的氧气更多,因此播种时,油脂含量较高的种子应适当浅播,D正确。‎ 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能够根据甲乙两幅图分析种子发育和种子萌发过程中不同放大化合物的变化情况,进而分析可能发生的物质变化。‎ ‎17.多数糖类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为 2:1,因此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麦芽糖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脱水形成,其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不为 2:1‎ B. 糖和脂质都只含有 C、H、O 三种元素,但二者分子中三种元素的比例不同 C. 并非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纤维素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但属于结构成分 D. 核糖中含有氧元素,脱氧核糖中也含氧元素,二者是构成核酸的两种五碳糖 ‎【答案】D ‎【解析】‎ ‎【分析】‎ 糖类的种类: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和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等;②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原(动物)。‎ ‎【详解】A、麦芽糖由两分子葡萄糖脱水形成,其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不为 2:1,A错误;‎ B、脂质中的磷脂的组成元素除了含有C、H、O以外,还含有N、P,B错误;‎ C、动物细胞没有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成分,C错误;‎ D、核糖和脱氧核糖中都含氧元素,两者是分别是构成RNA和DNA的两种五碳糖,D正确。‎ 故选D。‎ ‎18.肉毒杆菌是一种对人体有致命影响的病原体,在繁殖过程中分泌肉毒毒素(化学成分是蛋白质)。人们食入并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的功能将遭到破坏。该毒素由两条肽链组成。下图表示肉毒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图示结构可知,肉毒毒素的单体是氨基酸 B. 图示结构由 5 种单体组成,含 4 个肽键 C. 一分子肉毒毒素至少含有 1 个氨基和 1 个羧基 D. 肉毒毒素在一定浓度的食盐溶液中发生盐析后仍能保持活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可知,肉毒杆菌分泌的肉毒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则图示片段为多肽,其含有4个肽键(-CO-NH-),因此是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5个氨基酸的R基各不相同种,因此这5个氨基酸是5种氨基酸,据此答题。‎ ‎【详解】A、肉毒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其单体是氨基酸,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示片段含有4个肽键,5种氨基酸,B正确;‎ C、该毒素由两条肽链组成的,因此一分子肉毒毒素至少含有 2个氨基和 2个羧基,C错误;‎ D、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一定浓度的食盐溶液使肉毒毒素发生盐析后仍保持活性,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脱水缩合的过程,能够根据图示片段含有的肽键数判断氨基酸数,能够根据R基的种数判断氨基酸的种数,进而结合选项分析答题。‎ ‎19.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国家。其合成过程如下:刚合成的多肽称前胰岛素原,在信号肽酶的作用下,前胰岛素原的信号肽被切除,而成为胰岛素原。最后胰岛素原通过蛋白酶的水解作用生成胰岛素(如图),最终加工成熟的胰岛素中含有两条肽链,共 51 个氨基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前胰岛素原到成熟胰岛素的加工过程中,需要消耗细胞中的水 B. 由图可知–S-S-的形成发生在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中 C. 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 120,则成熟胰岛素的分子量为 5238‎ D. 胰岛素具有催化和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题图是其胰岛素的合成过程,由氨基酸刚合成的多肽称前胰岛素原,在信号肽酶的作用下,前胰岛素原的信号肽被切除,而成为胰岛素原,最后胰岛素原通过蛋白酶的水解作用生成胰岛素;胰岛素含有2条肽链、51个氨基酸,则含有的肽键数=51-2=49个。‎ ‎【详解】A、由前胰岛素原到成熟胰岛素的加工过程中,由前胰岛素原到成熟胰岛素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切除前胰岛素原的信号肽,还需要将胰岛素原去除掉一段变成胰岛素的两条肽链,即该过程中需要破坏肽键,因此需要消耗细胞中的水,A正确;‎ B、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的是肽键,而不是二硫键,B错误;‎ C、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 120,则成熟胰岛素的分子量=120×51-18×49-2×3= 5232,C错误;‎ D、胰岛素具有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而酶具有催化作用,D错误。‎ 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能够利用题干数据和公式计算胰岛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明确胰岛素的成熟过程中需要水解肽键,进而结合选项分析答题。‎ ‎20.朊病毒是疯牛病的病原体。朊病毒有两种构象:PrPc 和 PrPsc,其中 PrPc 无致病性, PrPsc 有致病性,两者的空间结构不同,但氨基酸排列顺序完全相同。PrPsc 可以诱导更多的PrPc 转变为 PrPsc,实现朊病毒的增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现象可以说明蛋白质的功能与其空间结构直接相关 B. 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牛奶中是否含有 PrPsc C. 高温处理有可能使朊病毒失活 D. PrPc 转变为 PrPsc 的过程有肽键数目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题意可知,疯牛病的原因是蛋白质的增殖,不同于其他病毒的增殖方式,是蛋白质诱导的蛋白质增殖,不属于翻译过程。‎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两者朊病毒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完全相同、空间结构不同,而两者的致病性不同,说明蛋白质的功能与其空间结构直接相关,A正确;‎ B、牛奶中含有蛋白质,PrPsc的本质也为蛋白质,所以用双缩脲试剂无法检测牛奶中是否含有PrPsc,B正确;‎ C、朊病毒是由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组成的,高温会破坏其空间结构而使其丧失活性,C正确;‎ D、PrPc 和 PrPsc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完全相同,说明PrPc 转变为 PrPsc 的过程中肽键数目没有变化,D错误。‎ 故选D。‎ ‎21.如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 A 与 B 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人体内 a 的种类约有 20 种,b 的种类有 8 种 B. 每个 a 中都只含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 C. b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甲基绿可使其呈绿色 D. HIV 的遗传物质不是 B 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A、B组成染色体,说明A、B中一个是DNA、另一个是蛋白质,A的基本组成单位a的组成元素是C、H、O、N,B的基本组成单位b是组成元素是C、H、O、N、P,因此a是氨基酸,A是蛋白质,b是脱氧核苷酸,B是DNA。‎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a是氨基酸,b是脱氧核苷酸,人体内的氨基酸有20种,脱氧核苷酸有4种,A错误;‎ B、每个氨基酸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在其R基上也可能有氨基或羧基,B错误;‎ C、B是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甲基绿可以将DNA染成绿色,C错误;‎ D、B是DNA,而HIV 的遗传物质是RNA,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染色体的化学组成,能够根据元素组成判断图中各个字母代表的生物大分子及其基本单位的种类,进而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答题。‎ ‎22.下图是由 280 个氨基酸组成的某蛋白质的结构图,据图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蛋白质中游离氨基数至少为 2 个 B. 该蛋白质形成过程中,分子量减少了 5008‎ C. 该蛋白质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282 个 D. 高温处理可能会使-S-S-遭到破坏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图示蛋白质由280个氨基酸组成,含有2条肽链、1个环肽以及2个二硫键,因此在蛋白质的形成过程中,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280-2=278个。‎ ‎【详解】A、由于该蛋白质含有2条肽链,因此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氨基,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蛋白质分子形成过程中形成了278个肽键和2个二硫键,因此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278×18+2×2=5008,B正确;‎ C、该蛋白质中含有的氧原子数至少为278+2×2=282个,C错误;‎ D、高温处理可能会使-S-S-遭到破坏,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及其相关计算公式,注意环状多肽中肽键数=氨基酸数,还要注意计数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不要疏忽二硫键的存在。‎ ‎23.高温加热后蛋白质的溶解度会降低,原因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经酒精、紫外线处理后的蛋白质溶解度也会降低,原因与图示相同 B. 在一定浓度的盐溶液中蛋白质溶解度也会降低,原因与图示相同 C. 变性后的蛋白质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及排列顺序不变,但不再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反应 D. 每种蛋白质都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肽链盘曲、折叠而成,必须维持在特定的空间结构才能发挥相应的功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观察天然蛋白质和变性蛋白质的结构发现,变性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了,变得松散,进而导致其溶解度降低,据此答题。‎ ‎【详解】A、经酒精、紫外线处理后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也会被破坏,因此溶解度也会降低,A正确;‎ B、在一定浓度的盐溶液中蛋白质溶解度也会降低,属于盐析现象,盐析是可逆的,空间结构并没有被破坏,B错误;‎ C、变性后的蛋白质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及排列顺序不变,破坏的只是其空间结构,肽键没有被破坏,仍然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反应,C错误;‎ D、组成蛋白质的肽链数可能有一条到多条,D错误。‎ 故选A。‎ ‎24.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的叙述中,有几项正确的 ‎①葡萄球菌、青霉菌、破伤风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②硝化细菌、酵母菌、蓝藻都含有核糖体和 DNA ③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将得到 3 种物质④有些细菌的遗传物质是 RNA A. 1 项 B. 2 项 C. 3 项 D. 4 项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一种核酸组成。‎ ‎2、蓝藻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详解】①青霉菌属于真核生物,①错误;‎ ‎②硝化细菌、酵母菌、蓝藻都是细胞生物,都含有核糖体和DNA ,②正确;‎ ‎③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彻底水解将得到 四种碱基、核糖、磷酸共6 种物质,③错误;‎ ‎④细菌是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肯定是DNA,④错误。‎ 故选A。‎ ‎25.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需要将双缩脲试剂的 A 液和 B 液先后等量加入到组织样液中以鉴定蛋白质,加热冷却后可看到溶液呈紫色 B. 观察 DNA 和 RNA ‎ 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盐酸能增大细胞膜的透性,并能水解DNA,利于着色 C. 通常用人口腔上皮细胞或洋葱鳞片叶紫色外表皮细胞观察 DNA 和 RNA 的分布 D. 甘蔗汁和西瓜汁均不宜用来鉴定还原糖,原因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详解】A、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A与B的用量是不相等的,且不需要水浴加热,A错误;‎ B、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盐酸能增大细胞膜的透性,但是不会使DNA水解,B错误;‎ C、洋葱鳞片叶紫色外表皮细胞有紫色的大液泡,不利于DNA和RNA的观察,C错误;‎ D、甘蔗富含的蔗糖属于非还原糖,西瓜汁是红色的,因此两者都不适宜作为还原糖的鉴定材料,D正确。‎ 故选D。‎ ‎26.关于几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番茄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温水浴后可以观察到溶液由蓝色变成砖红色 B. 在大豆种子匀浆中加入双缩脲,液体由蓝色变成紫色 C. 植物的绿色叶片经光合作用合成淀粉,可直接将碘液滴加在叶片上进行鉴定 D. 花生子叶切片用苏丹Ⅲ染色后,洗去浮色再观察为宜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详解】A、番茄汁是红色的,会对还原糖的鉴定结果产生颜色干扰,A错误;‎ B、在大豆种子匀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液体由蓝色变成紫色,B错误;‎ C、植物的绿色叶片经光合作用合成淀粉,叶片需要脱色后再滴加碘液在叶片上进行鉴定,C错误;‎ D、花生子叶切片用苏丹Ⅲ染色后,需要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再观察为宜,D正确。‎ 故选D。‎ ‎27.细胞膜是细胞这个系统的边界,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其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 B. 制备细胞膜可以选用大肠杆菌细胞为实验材料,但需要除去细胞壁 C. 红细胞中加入生理盐水可使其吸水涨破 D. 各种动物的红细胞均是制备细胞膜的理想材料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有磷脂和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其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据此答题。‎ ‎【详解】A、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A错误;‎ B、制备细胞膜可以选用大肠杆菌细胞为实验材料,因为大肠杆菌只有细胞膜一种膜结构,但需要除去细胞壁,B正确;‎ C、红细胞中加入蒸馏水可使其吸水涨破,C错误;‎ D、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的干扰,是制备细胞膜的理想材料,D错误。‎ 故选B。‎ ‎28.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膜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体现了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B.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与胰岛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相同,含量不同 C. 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包括磷脂、胆固醇和脂肪 D.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可发生变化,如癌变后的细胞膜上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质,其次还有少量糖类,脂质中主要是磷脂,动物细胞膜中的脂质还有胆固醇;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细胞膜的功能:作为细胞边界,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详解】A、细胞膜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磷脂,A错误;‎ 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与胰岛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含量都不相同,B错误;‎ C、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动物细胞膜上含有少量的胆固醇,但是没有脂肪,C错误;‎ D、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是可以发生变化的,如癌变后的细胞膜上产生了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而糖蛋白减少了,D正确。‎ 故选D。‎ ‎29.胰岛 B 细胞可分泌胰岛素,后者经血液运输可达几乎全身各组织细胞以调节人体血糖浓度平衡。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胰岛素的分泌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B. 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C. 受精作用中,精子、卵细胞之间信息交流方式与胰岛素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同 D. 无论哪种方式的信息交流都离不开细胞膜上的受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细胞间直接接触(如精卵结合)、化学物质的传递(如激素的调节)和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1)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激素调节。‎ ‎(2)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细胞。‎ ‎(3)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的间隙连接,在相邻细胞间形成孔道结构。‎ ‎【详解】A、胰岛素的分泌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A正确;‎ B、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通过血液循环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属于细胞间间接信息交流,B正确;‎ C、受精作用中,精子、卵细胞之间信息交流方式与胰岛素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同,前者是直接接触交流信息,而或者需要通过体液运输,C正确;‎ 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一定都需要受体蛋白的参与,如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传递信息,D错误。‎ 故选D。‎ ‎30.20 世纪 70 年代末,科学家在东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发现了几处深海热泉;在这些深海热泉里生活着众多的生物,包括管栖蠕虫、蛤类和细菌等。深海热泉是一个高温(热泉喷口附近温度可达 300℃以上)、高压、缺氧、偏酸和无光的环境。根据资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深海热泉的所有细菌构成了一个种群,一处深海热泉可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B. 深海热泉中的生物体内蛋白质稳定性很高,不会发生变性 C. 深海热泉中可能没有蓝藻存在,该环境适合耐热耐高压的需氧生物生存 D. 从细胞结构上看,深海热泉中的管栖蠕虫与细菌属于不同类型的生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 ‎【详解】A、深海热泉的所有细菌可能有多种,因此可以构成多个种群,A错误;‎ B、深海热泉中的生物体内蛋白质稳定性较高,但是也会发生变性,B错误;‎ C、深海热泉中可能没有蓝藻存在,该环境适合耐热耐高压的厌氧生物生存,C错误;‎ D、从细胞结构上看,深海热泉中的管栖蠕虫与细菌分别属于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31.生物学实验中常用到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1)目镜为 10×、物镜为 10×的视野中,看到穿过视野中心的一行连续排列的 32 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 40×时,则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比原来少____个。‎ ‎(2)下图为几种不同生物的结构模式图(C 为酵母菌结构模式图,D 为 HIV ‎ 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①科学家依据细胞内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②A 图中的 1、2 结构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填字母),在 B 图的 3 结构上存在____等色素。‎ ‎④D 与 C 生物相比,结构上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4 (2). ①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 A、B (4). ②核糖体 拟核 (5). ③B (6). 叶绿素、藻蓝素 (7). ④D (8). 生物没有膜结构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模式图,其中A细胞无核膜,属于原核细胞(细菌细胞);B细胞无核膜,属于原核细胞(蓝藻细胞);C有细胞核,为真核细胞;D无细胞结构,属于病毒。‎ ‎【详解】(1)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看到穿过视野中心的一行连续排列的 32 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看到此排细胞数目=32÷4=8个,比原来少32-8=24个。‎ ‎(2)①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图中A、B都属于原核细胞。‎ ‎②A 图表示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中1表示核糖体,2表示拟核。‎ ‎③图B为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是其3结构上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④C是真核细胞,D是病毒,两者在结构上的重要区别是病毒没有膜结构。‎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成像原理、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点等,能够根据细胞结构的有无、核膜的有无等典型特点判断图中各种生物的名称。‎ ‎32.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 A、B ‎ 代表元素,Ⅰ、Ⅱ、Ⅲ、Ⅳ、Ⅴ是生物大分子,图中 X、Y、Z、P 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 ‎(1)图中的 X是__________,植物细胞中的Ⅰ主要指的是 __________。‎ ‎(2)请写出两分子 P(用其结构通式表示)脱水缩合形成产物的过程 __________,Ⅳ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其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 ‎(3)图中 A 代表元素是(用元素符号填写)_______, Ⅱ的中文名称叫____,生物体的Ⅱ、Ⅲ可以通过_________进行染色。V 经苏丹Ⅲ染色后呈_________色。‎ ‎(4)大分子物质Ⅰ~Ⅴ中,具有物种特异性的是 _____________。‎ ‎【答案】 (1). 葡萄糖 (2). 淀粉 (3). (4). 组成Ⅳ的氨基酸分子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5). N、P (6). 脱氧核糖核酸 (7). 甲基绿吡罗红染液 (8). 橘黄色 (9). Ⅱ、Ⅲ、Ⅳ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Ⅰ是生物体的能源物质,组成元素为C、H、O,并且属于生物大分子,因此表示多糖,则X是葡萄糖;Ⅱ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携带了遗传信息,表示DNA,基本单位Y为脱氧核苷酸;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表示RNA,基本单位Z为核糖核苷酸;DNA和RNA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因此图中A表示N、P;Ⅳ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表示蛋白质,基本单位P为氨基酸,组成元素至少为C、H、O、N,因此图中B表示N;Ⅴ为生物体重要储能物质,为脂肪。‎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X表示葡萄糖,Ⅰ表示多糖,植物细胞中可以提供能量的多糖是淀粉。‎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P是氨基酸,其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进而形成蛋白质;两分子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的过程为 ‎;Ⅳ是蛋白质,其结构具有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有关,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也有关。‎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A表示N、P;Ⅱ表示DNA(脱氧核糖核酸),Ⅲ表示RNA,两者可以通过甲基绿-吡罗红染液进行染色;V表示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 ‎(4)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大分子物质Ⅰ~Ⅴ分别表示多糖、DNA、RNA、蛋白质、脂肪,其中DNA、RNA、蛋白质具有物种特异性。‎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中各种生物大分子的元素组成、基本单位及其功能的相关知识点,能够根据功能入手判断生物大分子的种类及其基本单位,进而判断A、B表示的元素种类。‎ ‎33.下表是某同学所列举的实验材料和实验试剂等相关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材料 实验试剂 观察内容 A 稀蛋清 某试剂 颜色反应 B 花生子叶 苏丹Ⅳ染液 脂肪颗粒的颜色 C 蔗糖溶液 斐林试剂 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 D 人口腔上皮细胞 某种染液 DNA 和 RNA 的分布 E 猪的红细胞 生理盐水、蒸馏水 制备细胞膜 ‎(1)A 组鉴定稀蛋清中的蛋白质所用试剂为 ________,由________组成。最终可观察到呈________色。该实验________ (填“需要”或“不需要”)加热。‎ ‎(2)B 组子叶切片已经用苏丹Ⅳ染液染色 3 分钟,接着滴加 1~2 滴试剂甲,试剂甲是 _______,显微镜可观察到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 ‎(3)C 组实验所用试剂及操作都准确无误,但没有观察到砖红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D 实验中可否选择绿色的叶肉细胞作为实验材料?_______ (填“是”或“否”)。‎ ‎(5)E 组实验中利用猪的成熟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显著优点有哪些?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双缩脲试剂 (2). 0.1g/mL NaOH溶液和0.01g/mL CuSO4溶液 (3).‎ ‎ 紫色 (4). 不需要 (5). 50%的酒精 (6). 红 (7). 蔗糖属于非还原糖 (8). 否 (9). 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没有细胞壁、易获取 ‎【解析】‎ ‎【分析】‎ 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详解】(1)A组稀蛋清富含蛋白质,应该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无需加热就可以观察到溶液变为紫色双缩脲试剂由 0.1g/mL NaOH溶液和0.01g/mL CuSO4溶液组成。‎ ‎(2)花生子叶富含脂肪,可以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染色后需要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试剂甲是50%的酒精。‎ ‎(3)C组蔗糖属于非还原糖,而斐林试剂是用来检测还原糖的。‎ ‎(4)D组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需要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而叶肉细胞中含有绿色的叶绿体,会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 ‎(5)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的干扰,只有细胞膜,且红细胞易获取也没有细胞壁的干扰,因此是制备细胞膜的好材料。‎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鉴定方法,了解不同的化合物鉴定所用的试剂及使用方法、选材、实验过程、结果与结论等,判断表格中设计的名称以及选材是否正确等。‎ ‎34.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能与氧结合,运输氧和二氧化碳。每 1 个血红蛋白分子由 1 个珠蛋白和 4 个血红素(血红素中心为一铁原子)组成。每个珠蛋白有 4 条多肽链,两条α链,两条β链(如下图甲所示)。每条α链由 141 个氨基酸构成,每条β链由 146 个氨基酸构成。‎ ‎(1)合成一分子珠蛋白的过程中氨基酸的缩合脱去__________ 分子水,初始合成的珠蛋白中__________填“含”或“不含”)铁元素。 ‎ ‎(2)一条β链的分子式为 CXHYNZOWS,若一条β链的水解产物只有乙图所示几种氨基酸 ,则据此推测该β链中的天冬氨酸、赖氨酸分别有______、______个。‎ ‎(3)若每一条α链中含有丙氨酸 5 个,分别位于 26、71、72、99、141 位(见下图)。肽酶 E1 专门水解丙氨酸羧基端的肽键,肽酶 E2 专门水解丙氨酸氨基端的肽键。肽酶 E1 完全作用于一条α链后的产物有______种 。‎ ‎ ‎ ‎(4)人体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含量偏低,导致贫血,说明无机盐有___________的作用。‎ ‎【答案】 (1). 570 (2). 不含 (3). (W-147)/2 (4). Z-146 (5). 6 (6). 组成细胞中重要化合物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甲图为珠蛋白的空间结构,含有2条α链和2条条β链,每条α链由 141 个氨基酸构成,每条β链由 146 个氨基酸构成,则珠蛋白由141+141+146+146=574个氨基酸,其形成过程中形成的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574-4=570个;乙图四种氨基酸中天冬氨酸含有两个羧基,赖氨酸含有两个氨基。‎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珠蛋白形成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是570个;根据题意分析,每 1 个血红蛋白分子由 1 个珠蛋白和 4 个血红素(血红素中心为一铁原子)组成,说明初始合成的珠蛋白中不含铁元素。 ‎ ‎(2)已知一条β链的分子式为 CXHYNZOWS,由 146 个氨基酸构成,若一条β链的水解产物只有乙图所示几种氨基酸,其中只有天冬氨酸含有两个羧基、赖氨酸含有两个氨基,因此β链中的天冬氨酸数=[W-(146-1+2)]÷2=(W-147)/2个,赖氨酸数=Z-146个。‎ ‎(4)根据题意分析,已知每条α链由 141 个氨基酸构成,且含有丙氨酸 5 个,分别位于 26、71、72、99、141 位,肽酶 E1 专门水解丙氨酸羧基端的肽键,即每一个丙氨酸右侧的肽键,因此肽酶 E1 完全作用于一条α链后的产物四种多肽链、一个丙氨酸和水分子,即形成的产物有6种。 ‎ ‎(5)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人体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含量偏低,导致贫血。‎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珠蛋白含有的氨基酸数、肽键数等,并能够根据氨基酸的通式分析乙图中四种氨基酸的结构。‎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