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1.79 KB
- 2021-09-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兴国三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能体现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实例是( )
①高尔基体膜形成的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②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④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⑤变形虫伸出伪足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2.下列有关实验的目的、材料的选择和所用试剂正确的一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实验试剂
A
探测生物组织还原糖
柑橘组织样液
斐林试剂
B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人口腔上皮细胞
健那绿、蒸馏水
C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玻璃纸
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清水
D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3%过氧化氢溶液
过氧化氢酶溶液
A.A B.B C.C D.D
3.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生能量
B.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糖类的合成、加工有关
C.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的更新速度越快
D.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其生命活动会很快终止
4.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5.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结构相似
B.细胞内的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C.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密切相关的生物膜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一种细胞器的部分生物膜可以通过形成具有膜的小泡转移到另一种细胞器
6.将水稻培养在含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这是因为水稻根的细胞膜( )
A.吸附硅的能力强,吸附钙的能力弱
B.运载硅的载体多,运载钙的载体少
C.吸收硅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吸收钙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吸收硅不需要能量,吸收钙需要能量
7.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在人体内环境中起作用
B.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
C.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
D.酶均是由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专一性
8.研究人员发现,从蔬菜叶中可提取大量的各种天然色素,这为目前市场上天然色素“供不应求”的状况提供了一条解决的途径.在进行“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实验时,如果在研钵中研磨绿叶时没有加入碳酸钙,最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是( )
A.研磨不充分,提取的色素少
B.层析后滤纸条上位于下边的两条色素带变窄
C.层析时各种色素不能相互分离,造成色素带的重叠
D.层析后滤纸条上只剩两条色素带
9.不同种类的生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呼吸作用方式不同.若分解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对呼吸作用方式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若只释放CO2,不消耗O2,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B.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C.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D.若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则说明该细胞已经死亡
10.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
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11.将某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装置中,用红外线测量仪进行测量,测定的条件和结果见表:
黑暗时O2吸收量(mg/h)
6 000勒克斯光照时O2释放量(mg/h)
10℃
0.5
3.6
20℃
1.2
3.1
若将该叶片先置于20℃、6 000勒克斯光照条件下10小时,然后置于10℃黑暗条件下,则该叶片一昼夜葡萄糖积累的量为( )
A.2.91 mg B.11.25 mg C.22.5 mg D.33.75 mg
12.将酵母菌处理获得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用超声波将线粒体破碎,线粒体内膜可自然反卷成小的膜泡,原来内膜的内侧面位于膜泡的外表面.下列四支试管在适宜温度下不会产生CO2的有( )
A.葡萄糖+细胞质基质 B.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C.葡萄糖+小膜泡 D.丙酮酸+线粒体基质
13.雨水过多时,农作物发生烂根现象的原因是( )
A.土壤中有毒物质溶解到水中,使根遭到毒害
B.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烂根
C.土壤中缺乏氧气,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
D.土壤因水涝温度低,使根受到低温损害
14.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⑤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 ⑥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
A.①③⑤⑥ B.②④⑥ C.④⑤ D.⑤⑥
15.甲图和乙图表示某植物在适宜的CO2浓度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在A点上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在B点上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或CO2浓度
B.从乙图可以看出,当超过一定温度后,光合作用速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C.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D.若光照强度突然由A变为B,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会增加
16.下列生理过程和现象中,能发生“ATPADP+Pi+能量”反应的是( )
A.氨基酸进入肝细胞 B.塑料袋中土豆变酸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 D.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吸水
17.如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化为C5中的化学能
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可再形成C5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18.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减少,ATP生成增加
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
D.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
19.图1表示细胞呼吸的过程,图2表示细胞呼吸时气体交换的相对值的情况,图3表是氧气浓度对呼吸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某些植物细胞中可以同时发生图1所示的所有过程
B.图3中能表示氧气浓度对人体呼吸速率的影响
C.图3中C点时细胞的呼吸方式与图2中氧浓度为d时一致
D.图2中氧气浓度为d时,细胞中能通过图1所示①②过程产生CO2和H2O
20.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呼吸,实验设计如下.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氧气的消耗量
B.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CO2的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
C.甲组右管液面升高,乙组不变,说明微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D.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
21.下列各组细胞器均具单层膜的是( )
A.液泡和核糖体 B.中心体和叶绿体
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 D.内质网和线粒体
22.用完全相同的培养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在二者吸水速率几乎相同的情况下,72小时后培养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发生了如下表的变化(表中数据为72小时后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占开始时的百分比).分析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K+
Mg2+
Ca2+
SiO32﹣
水稻
17.00
105.00
117.00
19.50
番茄
19.10
86.00
59.60
118.00
A.不同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是不同的
B.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C.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O32﹣吸收量大,对Ca2+吸收量小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呈正相关
23.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有核糖体,无叶绿体 B.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
C.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 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24.叶肉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
A.O2的产生 B.H2O的生成 C.[H]的消耗 D.ATP的合成
25.下面是四位同学实验操作的方法和分析,其中正确一项是( )
A.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
B.验证唾液淀粉酶的专一性,如果选用淀粉和蔗糖作为底物,则检测试剂不可以用碘液
C.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黄绿色的色素带最宽,表明叶绿素a含量最多
D.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最好选择菠菜稍带叶肉的上表皮中,因为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中含有较多叶绿体
26.如图曲线表示夏季农田一昼夜温度变化Ⅰ、光照强度变化Ⅱ和植物吸收CO2变化Ⅲ,错误的是( )
A.从时间轴上的c点开始合成有机物,到e点有机物的合成停止
B.a点的形成是由夜间的低温造成的
C.在Ⅲ曲线与时间轴交点c和e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相等
D.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的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强度、CO2浓度和充足的水分供
27.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用下列细胞进行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
A.人的肝细胞 B.蛙的红细胞
C.大肠杆菌细胞 D.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28.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是在生物膜上进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的加工与过程①有关
B.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发生②过程
C.过程③发生在叶绿体内膜上
D.过程④发生在线粒体外膜上
29.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设计及结果.
试 管 编 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mL3%的淀粉溶液
+
+
+
﹣
﹣
﹣
2mL3%的蔗糖溶液
﹣
﹣
﹣
+
+
+
1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
+
+
+
+
+
+
反应温度℃
40
60
80
40
60
80
2mL本尼迪特试剂
+
+
+
+
+
+
红黄色深浅*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此行“+”的多少代表颜色的深浅.
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
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麦芽糖
C.淀粉酶活性在60℃比40℃高
D.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
30.葡萄糖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 )
A.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 B.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
C.不需要能量的输入 D.需要酶的催化
二.非选择题
31.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如图1表示几种物质经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
(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 .
(2)如果图中的细胞膜是小肠上皮细胞的,则葡萄糖和甘油出入细胞膜的方式依次是[ ] 和[ ] .
(3)请在给出的坐标图2上画出与上图中③这种跨膜运输方式对应的曲线图
(4)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 (填序号)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5)植物细胞线粒体基质中产生的CO2进入同一个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需要穿过 层磷脂分子.
(6)与①方式相比,③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 ,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 上合成的.
32.水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风干种子只有吸收足够的水才能进行旺盛的代谢活动,使胚生长.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中的水通常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风干种子细胞中的水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经阶段I吸水后,种子中的水主要是以 的形式存在.
(2)在阶段II,种子吸水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I,呼吸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I.
(3)从细胞膜组成和结构的角度来推测,水分可经过细胞膜中的 、 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33.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 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 .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 ,原因是 .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 ,其特性有 (答出两点即可).
34.如图1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某些生理过程,其中Ⅰ、Ⅱ、Ⅲ表示物质,①~⑥表示气体的转移途径,图2表示该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用CO2吸收速率表示)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物质Ⅰ表示 ;物质Ⅲ表示 ,其生成场所是 .
(2)如果该植物处于图2中C点状态时,图1中气体转移途径有①②④⑥;该植物处于图2中A点状态时,图1中气体转移途径有 (用数字表示).
(3)图2中,当光照强度为C时,植物光合作用制造葡萄糖的速度约是 mg/h/cm2.
(4)如图甲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强度对茉莉花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为所测得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写出控制本实验自变量的一种方法 .
②为了防止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装置如设计?
③实验测得,当用40W灯泡照射时,红色液滴没有发生移动,这是因为此时 ,图甲所示装置无法测得A点数据,除非将其中的NaHCO3溶液换为 溶液,且将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
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兴国三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能体现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实例是( )
①高尔基体膜形成的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②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④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⑤变形虫伸出伪足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分析】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变形虫能伸出伪足、吞噬细胞吞噬病菌都需要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而细胞对K+的吸收需要载体蛋白,说明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蛋白质进入细胞核,通过核膜上的核孔,不能体现膜的流动性.
【解答】解:①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①正确;
②吞噬细胞吞噬病菌说明细胞膜的流动性,②正确;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K+的吸收体现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③错误;
④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通过的膜层数为0,不能体现膜的流动性,④错误;
⑤变形虫能伸出伪足说明膜的成分不是静止的,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⑤正确.
故选:B.
2.下列有关实验的目的、材料的选择和所用试剂正确的一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实验试剂
A
探测生物组织还原糖
柑橘组织样液
斐林试剂
B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人口腔上皮细胞
健那绿、蒸馏水
C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玻璃纸
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清水
D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3%过氧化氢溶液
过氧化氢酶溶液
A.A B.B C.C D.D
【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生物膜的功能特性;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分析】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脂肪需要使用苏丹III(苏丹IV)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柑橘组织样液含有色素,不适合用来检测还原糖,A错误;
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需要放在生理盐水中,在蒸馏水中容易吸水涨破,B错误;
C、玻璃纸具有半透性,可以用来模拟膜的透性,C正确;
D、过氧化氢在高温下也可以分解,不能用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
故选:C.
3.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生能量
B.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糖类的合成、加工有关
C.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的更新速度越快
D.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其生命活动会很快终止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1、内质网:分为滑面型内质网和粗面型内质网两种.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附着,这种内质网所占比例较少,但功能较复杂,它与脂类、糖类代谢有关;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其排列也较滑面内质网规则,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2、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3、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解答】解:A、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产生ATP,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光反应产生ATP,A正确;
B、内质网分为滑面型内质网和粗面型内质网两种.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附着,这种内质网所占比例较少,但功能较复杂,它与脂类、糖类代谢有关;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其排列也较滑面内质网规则,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B正确;
C、分泌蛋白质的加工和分泌过程中内质网形成囊泡运输蛋白质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后,形成囊泡,运输到细胞膜,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因此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的更新速度越快,C正确;
D、线粒体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无氧呼吸可以提供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再有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为生命活动供能,如蓝藻,D错误.
故选:D.
4.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解答】解: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膜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A错误;
B、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
C、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因为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且真核细胞的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C正确;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核糖体,都能合成蛋白质且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D错误.
故选:C.
5.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结构相似
B.细胞内的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C.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密切相关的生物膜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一种细胞器的部分生物膜可以通过形成具有膜的小泡转移到另一种细胞器
【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分析】1、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
2、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分泌蛋白需要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内质网进行加工、折叠等,内质网出芽形成小泡,包裹着其中的蛋白质,小泡和高尔基体融合,高尔基体对于其中的蛋白质进行进一步的加工,然后出芽形成小泡,小泡和细胞膜融合,通过胞吐作用,将蛋白质分泌出细胞.
【解答】解:A、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主要都是由蛋白质和磷脂构成的,结构相似,由磷脂构成双分子层,A正确;
B、细胞内的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如有氧呼吸等,B正确;
C、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C错误;
D、一种细胞器的部分生物膜可以通过形成具有膜的小泡转移到另一种细胞器,如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并转移给高尔基体,D正确.
故选:C.
6.将水稻培养在含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这是因为水稻根的细胞膜( )
A.吸附硅的能力强,吸附钙的能力弱
B.运载硅的载体多,运载钙的载体少
C.吸收硅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吸收钙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吸收硅不需要能量,吸收钙需要能量
【考点】细胞膜的功能.
【分析】由于水稻吸收硅和钙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同种植物吸收硅多,吸收钙少,差异与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
【解答】解:硅和钙在水溶液中都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水稻吸收这两种离子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载体蛋白,要消耗能量,但是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是因为运载硅的载体多,运载钙的载体少.
故选:B.
7.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在人体内环境中起作用
B.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
C.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
D.酶均是由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专一性
【考点】酶的特性;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特性是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
【解答】解:A、酶的活性受温度、pH影响,但酶的催化作用可在细胞内、细胞外或体外发挥作用,故A错误;
B、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形成于核糖体或细胞核,在细胞内发挥作用的酶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故B错误;
C、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阶段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上,则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故C正确;
D、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由活细胞合成,故D错误.
故选:C.
8.研究人员发现,从蔬菜叶中可提取大量的各种天然色素,这为目前市场上天然色素“供不应求”的状况提供了一条解决的途径.在进行“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实验时,如果在研钵中研磨绿叶时没有加入碳酸钙,最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是( )
A.研磨不充分,提取的色素少
B.层析后滤纸条上位于下边的两条色素带变窄
C.层析时各种色素不能相互分离,造成色素带的重叠
D.层析后滤纸条上只剩两条色素带
【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分析】二氧化硅的作用是充分研磨;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
【解答】解:A、未加入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提取的色素少,A错误;
B、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则没有加入碳酸钙层析后滤液纸条上的叶绿素带颜色较浅,色素带变窄,B正确;
C、画滤液细线时没有做到细而直,层析时各种色素不能相互分离,造成色素带的重叠,C错误;
D、层析后滤纸条上色素变线,不会消失,D错误.
故选:B.
9.不同种类的生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呼吸作用方式不同.若分解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对呼吸作用方式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若只释放CO2,不消耗O2,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B.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C.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D.若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则说明该细胞已经死亡
【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分析】C6H12O6+6H20+6O26CO2+12H2O+能量,C6H12O6(葡萄糖)2C2H5OH (酒精)+2CO2+少量能量,进行解答.
【解答】解:A、若细胞只释放CO2,不消耗O2,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
B、细胞进行有氧呼吸释放的CO2等于O2的吸收量,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B正确
C、对于植物细胞而言,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对于人和动物细胞而言,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可能只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能同时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C错误;
D、若既不吸收O2 也不释放 CO2,也有可能是进行无氧呼吸,如乳酸菌细胞的无氧呼吸,D错误.
故选:CD.
10.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
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考点】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分析】本题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过程和温度对无氧呼吸过程的影响.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细胞呼吸 的速率.
【解答】解:A、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A正确;
B、分析题图可知,试管中加水的目的是排出空气,制造无氧环境,B正确;
C、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温度下降,酶活性降低,细胞呼吸的速率减慢,气泡释放的速度下降,C正确;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释放出来,另一部存留在酒精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转移到ATP中,D错误.
故选:D.
11.将某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装置中,用红外线测量仪进行测量,测定的条件和结果见表:
黑暗时O2吸收量(mg/h)
6 000勒克斯光照时O2释放量(mg/h)
10℃
0.5
3.6
20℃
1.2
3.1
若将该叶片先置于20℃、6 000勒克斯光照条件下10小时,然后置于10℃黑暗条件下,则该叶片一昼夜葡萄糖积累的量为( )
A.2.91 mg B.11.25 mg C.22.5 mg D.33.75 mg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本题需要掌握:1、净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2、白天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3、黑暗条件下只能进行呼吸作用.4、光合作用中消耗6molCO2产生1mol葡萄糖.
【解答】解:1、叶片置于20℃、6 000勒克斯光照条件下10小时,O2的净释放量=3.1×10=31mg.
2、叶片置于10℃黑暗条件下(24﹣10)小时,O2的吸收量=0.5×(24﹣10)=7mg.
3、叶片一昼夜O2的净释放量=31﹣7=24mg.
4、根据光合作用反应式中消耗6molCO2产生1mol葡萄糖,得知该叶片一昼夜葡萄糖积累的量=180×24÷(32×6)=22.5mg.
故选:C.
12.将酵母菌处理获得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用超声波将线粒体破碎,线粒体内膜可自然反卷成小的膜泡,原来内膜的内侧面位于膜泡的外表面.下列四支试管在适宜温度下不会产生CO2的有( )
A.葡萄糖+细胞质基质 B.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C.葡萄糖+小膜泡 D.丙酮酸+线粒体基质
【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分析】本题是对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场所、物质变化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物质变化的考查,回忆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具体过程,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
【解答】解:A、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可以利用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A错误;
B、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可以利用丙酮酸进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B错误;
C、虽然是小膜泡是由线粒体内膜反卷而成,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但是不能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C正确;
D、酵母菌可以利用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D错误.
故选:C.
13.雨水过多时,农作物发生烂根现象的原因是( )
A.土壤中有毒物质溶解到水中,使根遭到毒害
B.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烂根
C.土壤中缺乏氧气,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
D.土壤因水涝温度低,使根受到低温损害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常考的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通气量,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
2、酿酒时:早期通气﹣﹣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利于菌种繁殖,后期密封发酵罐﹣﹣促进酵母菌无氧呼吸,利于产生酒精.
3、食醋、味精制作: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促进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有氧呼吸.
4、土壤松土,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动运输,为矿质元素吸收供应能量
5、稻田定期排水:促进水稻根细胞有氧呼吸.
6、提倡慢跑: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
【解答】解:雨水过多时,土壤溶液中的溶解氧不足,农作物的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造成烂根现象.
故选:C.
14.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⑤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 ⑥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
A.①③⑤⑥ B.②④⑥ C.④⑤ D.⑤⑥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分析】生物包括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是指病毒类生物,而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存在统一性,即生物界中含有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均能找到.
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而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是部分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但是原核细胞中没有叶绿体,而蓝藻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解答】解:①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是含有叶绿素,因此能够进行光合作用,①错误;
②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有的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蓝藻等,②错误;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病毒,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③错误;
④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病毒,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④错误;
⑤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⑤正确;
⑥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因此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⑥正确.
故选:D.
15.甲图和乙图表示某植物在适宜的CO2浓度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在A点上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在B点上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或CO2浓度
B.从乙图可以看出,当超过一定温度后,光合作用速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C.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D.若光照强度突然由A变为B,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会增加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解答】解:A、甲图中,在A点上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在B点上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或CO2浓度,A正确;
B、从乙图可以看出,当超过一定温度后,光合作用速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正确;
C、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C正确;
D、若光照强度突然由A变为B表现为光照增强,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增加,被还原的C3增加,而CO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会减少,D错误.
故选:D.
16.下列生理过程和现象中,能发生“ATPADP+Pi+能量”反应的是( )
A.氨基酸进入肝细胞 B.塑料袋中土豆变酸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 D.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吸水
【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分析】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糖类、脂肪等有机物中的能量必须转移到ATP中才能被细胞利用;ATP的合成过程一般与放能反应相偶联,ATP水解过程一般与耗能过程相偶联.
【解答】解:A、氨基酸进入肝细胞属于主动运输,因此会发生ATP的水解过程,A正确;
B、塑料袋中的土豆变酸,是微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结果,会发生ATP合成过程,B错误;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是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因此无ATP水解,C错误;
D、根尖成熟区细胞吸收水分通过渗透作用完成,不消耗能量,无ATP水解过程,D错误.
故选:A.
17.如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化为C5中的化学能
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可再形成C5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可以为暗反应通过[H]和ATP.暗反应可以分为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两个过程.
【解答】解:A、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的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H2O)中的化学能,A错误;
B、C3可直接被[H]和ATP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B错误;
C、据图分析,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C正确;
D、光照减弱时,ATP和[H]合成减少,三碳化合物还原受阻,C5生成减少,短时间内C5去路不变,最终导致C5含量降低,D错误.
故选:C.
18.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减少,ATP生成增加
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
D.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
【考点】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分析】1、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腺嘌呤+核糖),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
2、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ATP,光反应的条件是光照,光反应产生的ATP被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利用;
3、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产生丙酮酸,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继续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合成ATP.
【解答】解:A、ATP是腺嘌呤+核糖+3个磷酸基团,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ATP除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单位,A错误;
B、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以抑制细胞呼吸,使ADP生成ATP减少,B错误;
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属于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产生ATP,C错误;
D、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ATP,光反应的条件是光照,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合成ATP,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正确.
故选:D.
19.图1表示细胞呼吸的过程,图2表示细胞呼吸时气体交换的相对值的情况,图3表是氧气浓度对呼吸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某些植物细胞中可以同时发生图1所示的所有过程
B.图3中能表示氧气浓度对人体呼吸速率的影响
C.图3中C点时细胞的呼吸方式与图2中氧浓度为d时一致
D.图2中氧气浓度为d时,细胞中能通过图1所示①②过程产生CO2和H2O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据图分析:图1中,①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③是酒精途径的无氧呼吸,④是乳酸途径的无氧呼吸.图2中,a点表示呼吸作用强度,d点表示只有有氧呼吸.图3中,AC段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同时进行,且无氧呼吸大于有氧呼吸,CD段有氧呼吸逐渐增强,最后只有有氧呼吸.
【解答】解:A、图1中,植物细胞中不能同时发生③④过程,A错误;
B、图3中不能表示氧气浓度对人体呼吸速率的影响,可以表示酒精途径的无氧呼吸的植物的相关生理过程,B错误;
C、图3中C点时细胞的呼吸方式与图2中氧浓度为c时的一致,C错误;
D、图2中氧气浓度为d时,细胞只有有氧呼吸,能通过图1所示①②过程产生CO2和H2O表示,D正确.
故选:D.
20.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呼吸,实验设计如下.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氧气的消耗量
B.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CO2的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
C.甲组右管液面升高,乙组不变,说明微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D.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
【考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组中的Na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所以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氧气的消耗量.乙组中放置的是蒸馏水,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CO2的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甲组右管液面升高,说明消耗了氧气;乙组不变,说明消耗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综合两组实验,说明微生物只进行需氧呼吸.如果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没有消耗氧气,但产生了二氧化碳,说明微生物进行了酒精发酵.
【解答】解:A、由于甲组装置内放的是NaOH溶液,用于吸收CO2,所以甲组右管液面变化是锥形瓶内的O2变化所致,A正确;
B、乙组装置内放的是蒸馏水,那么乙组右管液面变化是锥形瓶内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引起的,B正确;
C、甲组右管液面升高表明消耗O2,存在有氧呼吸,乙组不变表明释放CO2与消耗O 2相等,则可知此时只进行有氧呼吸.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酒精发酵,C正确;
D、若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乙组液面高度不会变化,D错误.
故选:D.
21.下列各组细胞器均具单层膜的是( )
A.液泡和核糖体 B.中心体和叶绿体
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 D.内质网和线粒体
【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器可以分为三类:
双层膜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单层膜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无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解答】解:A、核糖体没有膜结构,A错误;
B、中心体没有膜结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B错误;
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都是含有单层膜的细胞器,C正确;
D、线粒体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D错误.
故选:C.
22.用完全相同的培养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在二者吸水速率几乎相同的情况下,72小时后培养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发生了如下表的变化(表中数据为72小时后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占开始时的百分比).分析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K+
Mg2+
Ca2+
SiO32﹣
水稻
17.00
105.00
117.00
19.50
番茄
19.10
86.00
59.60
118.00
A.不同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是不同的
B.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C.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O32﹣吸收量大,对Ca2+吸收量小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呈正相关
【考点】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分析】由表格分析可知:
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需要量及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需要量不同,因此植物对矿质元素是一种选择性吸收,而对水是无选择性吸收,所以植物体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种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水稻吸收的Si4+多,对Ca2+、Mg2+吸收量少,而番茄吸收的Ca2+和Mg2+较多,对Si4+吸收量少.这体现了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其原因在于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解答】解:A、分析题图可知,不同植物对同一离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A正确;
B、分析题图可知,不同植物吸收离子的种类和梳数量不同,因此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B正确;
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O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C正确;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关系不大,与植物的需求有关,D错误.
故选:D.
23.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有核糖体,无叶绿体 B.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
C.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 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1、一些常考生物的类别:
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
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解答】解: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有核糖体,无叶绿体,A正确;
B、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无细胞核,但有核糖体,B错误;
C、水绵属于真核生物,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C正确;
D、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有细胞核,但无叶绿体,D正确.
故选:B.
24.叶肉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
A.O2的产生 B.H2O的生成 C.[H]的消耗 D.ATP的合成
【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过程.
1、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解答】解:A、O2的产生,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A正确;
B、氨基酸的脱水缩合也能生成水,场所是核糖体,而核糖体没有膜结构,B错误;
C、暗反应过程也消耗[H],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没有膜结构,还有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也消耗[H],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错误;
D、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都能产生ATP,其中呼吸作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ATP,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
故选:A.
25.下面是四位同学实验操作的方法和分析,其中正确一项是( )
A.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
B.验证唾液淀粉酶的专一性,如果选用淀粉和蔗糖作为底物,则检测试剂不可以用碘液
C.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黄绿色的色素带最宽,表明叶绿素a含量最多
D.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最好选择菠菜稍带叶肉的上表皮中,因为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中含有较多叶绿体
【考点】酶的特性;检测还原糖的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分析】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2、蔗糖和蔗糖水解产物(葡萄糖和果糖)均不能与碘液作用,所以碘液不能鉴定蔗糖是否被水解.
3、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4、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解答】解:A、进行显示反应时,所选实验材料要无色或接近白色的,而西瓜汁本身呈红色,有颜色干扰,因此不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A错误;
B、碘液可鉴定淀粉是否被水解,但碘液不能鉴定蔗糖是否被水解,因此验证唾液淀粉酶的专一性实验中,如果选用淀粉和蔗糖作为底物,检测试剂不可以用碘液,B正确;
C、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的色带最宽,而蓝绿色对应的是叶绿素a,说明四种色素中,叶绿素a的含量最多,C错误;
D、菠菜叶的下表皮是菠菜叶的背阳面,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大,数目少,便于观察,所以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最好选择菠菜稍带叶肉的下表皮,D错误.
故选:B.
26.如图曲线表示夏季农田一昼夜温度变化Ⅰ、光照强度变化Ⅱ和植物吸收CO2变化Ⅲ,错误的是( )
A.从时间轴上的c点开始合成有机物,到e点有机物的合成停止
B.a点的形成是由夜间的低温造成的
C.在Ⅲ曲线与时间轴交点c和e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相等
D.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的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强度、CO2浓度和充足的水分供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分析这类曲线时注意几个交点及曲线的升降变化.Ⅲ曲线与Y轴的交点表示呼吸作用,它与温度有关.温度降低,呼吸作用量降低;它与时间轴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等.当有光时及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不过在c点时间前强度低于呼吸作用,所以在c点前已经开始合成有机物了.
【解答】解:A、c、e是光合作用吸收CO2=呼吸作用释放的CO2,所以光合作用开始点在c点前,终止点在e点后,A错误;
B、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a点时呼吸作用减弱,可能与此时环境温度降低抑制呼吸作用有关,B正确;
C、Ⅲ为植物吸收CO2的变化曲线,植物体细胞内可以进行与CO2变化有关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两个过程,c、e两个交点CO2吸收量为0,实质是光合作用吸收CO2=呼吸作用释放的CO2,C正确;
D、曲线Ⅲ与横轴围成的正面积为光合作用净产量,所以改善影响光合作用的条件的措施,有利于增大正面积,D正确.
故选:A.
27.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用下列细胞进行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
A.人的肝细胞 B.蛙的红细胞
C.大肠杆菌细胞 D.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考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分析】大肠杆菌细胞中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膜结构,因此形成单层膜时表面积相当于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而人的肝细胞、蛙的红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除细胞膜外还有核膜、各种细胞器膜.
【解答】解:1、人的肝细胞、蛙的红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含有细胞膜、多种细胞器膜以及核膜,将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大于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2、大肠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都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膜结构,所以磷脂分子的面积是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故选:C.
28.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是在生物膜上进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的加工与过程①有关
B.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发生②过程
C.过程③发生在叶绿体内膜上
D.过程④发生在线粒体外膜上
【考点】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分析】据图分析,①表示内质网:加工肽链;②表示高尔基体:形成纤维素,用于合成细胞壁;③表示类囊体:水的光解;④表示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解答】解:A、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需要经过内质网的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A正确;
B、②过程表示高尔基体上合成纤维素,用于形成细胞壁,而根尖分生区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需要形成细胞壁,B错误;
C、过程③上发生了水的光解,该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C错误;
D、过程④表示[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发生在线粒体的内膜上,D错误.
故选:A.
29.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设计及结果.
试 管 编 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mL3%的淀粉溶液
+
+
+
﹣
﹣
﹣
2mL3%的蔗糖溶液
﹣
﹣
﹣
+
+
+
1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
+
+
+
+
+
+
反应温度℃
40
60
80
40
60
80
2mL本尼迪特试剂
+
+
+
+
+
+
红黄色深浅*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此行“+”的多少代表颜色的深浅.
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
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麦芽糖
C.淀粉酶活性在60℃比40℃高
D.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
【考点】酶的特性.
【分析】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脂肪需要使用苏丹III(苏丹IV)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蔗糖不能被淀粉酶水解,A错误;
B、表格数据中得不出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的结论,只能说明产物是还原糖,B错误;
C、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淀粉酶在60度时的活性比40度时高,C正确;
D、淀粉酶对淀粉具有专一性,不能水解蔗糖,D错误.
故选:C.
30.葡萄糖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 )
A.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 B.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
C.不需要能量的输入 D.需要酶的催化
【考点】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
【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解答】解:A、酵母细胞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A错误;
B、酵母细胞有氧呼吸时,ADP转化为ATP的过程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而酵母细胞无氧呼吸时,ADP转化为ATP的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错误;
C、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时需要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即ADP+Pi+能量ATP,C错误;
D、ADP转化为ATP需要ATP合成酶的催化,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31.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如图1表示几种物质经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
(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A ] 磷脂双分子层 .
(2)如果图中的细胞膜是小肠上皮细胞的,则葡萄糖和甘油出入细胞膜的方式依次是[ ② ] 主动运输 和[ ① ] 自由扩散 .
(3)请在给出的坐标图2上画出与上图中③这种跨膜运输方式对应的曲线图
(4)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 ② (填序号)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5)植物细胞线粒体基质中产生的CO2进入同一个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需要穿过 8 层磷脂分子.
(6)与①方式相比,③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 载体 ,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 核糖体 上合成的.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据图分析,A表示磷脂双分子层,B表示蛋白质.过程①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原因是顺浓度梯度,不需载体和能量;过程②表示主动运输,原因是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载体并且消耗能量;过程③表示协助扩散,原因是顺浓度梯度,需载体不消耗能量.
【解答】解:(1)根据图示可知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A]磷脂双分子层.
(2)过程①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原因是顺浓度梯度,不需载体和能量;过程②表示主动运输,原因是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载体并且消耗能量;过程③表示协助扩散,原因是顺浓度梯度,需载体不消耗能量.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②主动运输,甘油属于脂溶性物质,通过①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
(3)过程③表示协助扩散,原因是顺浓度梯度,需载体不消耗能量;曲线图见答案.
(4)主动转运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由呼吸作用提供,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后,抑制呼吸作用影响其运输.
(5)植物细胞线粒体产生的CO2进入相邻细胞叶绿体中被利用,途径依次是先穿过线粒体的2两层膜从线粒体中出来,然后穿过叶绿体的2层膜进入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故共穿过4层膜,8层磷脂分子.
(6)据图分析,过程①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原因是顺浓度梯度,不需载体和能量;过程③表示协助扩散,原因是顺浓度梯度,需载体不消耗能量,则过程③需要载体蛋白,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故答案为:
(1)A 磷脂双分子层 (标号与名称都对方可得分)
(2)②主动运输 ①自由扩散(标号与名称都对方可得分)
(3)
(4)②
(5)8
(6)载体 核糖体
32.水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风干种子只有吸收足够的水才能进行旺盛的代谢活动,使胚生长.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中的水通常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风干种子细胞中的水主要以 结合水 的形式存在.经阶段I吸水后,种子中的水主要是以 自由水 的形式存在.
(2)在阶段II,种子吸水速率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I,呼吸速率 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I.
(3)从细胞膜组成和结构的角度来推测,水分可经过细胞膜中的 磷脂(或脂质)双分子层 、 水通道 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自由移动对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反之亦然.
【解答】解:(1)风干种子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较少,主要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经阶段I吸水后,种子中自由水含量升高,主要是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
(2)据图示可知,在阶段II,种子含水量没有多大变化,故种子吸水速率小于阶段I;而随自由水含量的增加,代谢强度大大增加,故呼吸速率大于阶段I.
(3)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故从细胞膜组成和结构的角度来推测,水分可经过细胞膜中的磷脂双分子层、水通道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故答案为:
(1)结合水 自由水
(2)小于 大于
(3)磷脂(或脂质)双分子层 水通道
33.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 B 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 加快 .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 不变 ,原因是 60℃条件下,t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产物总量也不会增加 .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 蛋白质或RNA ,其特性有 高效性、专一性 (答出两点即可).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分析】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等.
温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
分析题图:分;
【解答】解:(1)分析曲线图可知:在B组(40℃),反应到达化学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最短,故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B组.
(2)从曲线图来看,三个温度条件较适合的是40℃,而A组是20℃条件下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曲线,故在时间t1之前,反应尚未达到化学平衡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加快.
(3)C组为60℃条件下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曲线,看图可知,在时间t2时,产物浓度不再改变,高温酶已经失活,此时向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也不变.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其特性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
故答案为:
(1)B
(2)加快
(3)不变 60℃条件下,t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产物总量也不会增加
(4)蛋白质或RNA 高效性、专一性
34.如图1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某些生理过程,其中Ⅰ、Ⅱ、Ⅲ表示物质,①~⑥表示气体的转移途径,图2表示该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用CO2吸收速率表示)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物质Ⅰ表示 ATP ;物质Ⅲ表示 水(H2O) ,其生成场所是 线粒体 .
(2)如果该植物处于图2中C点状态时,图1中气体转移途径有①②④⑥;该植物处于图2中A点状态时,图1中气体转移途径有 ③⑤ (用数字表示).
(3)图2中,当光照强度为C时,植物光合作用制造葡萄糖的速度约是 16.4 mg/h/cm2.
(4)如图甲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强度对茉莉花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为所测得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写出控制本实验自变量的一种方法 用不同瓦数灯泡或改变灯与广口瓶的距离 .
②为了防止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装置如设计?
③实验测得,当用40W灯泡照射时,红色液滴没有发生移动,这是因为此时 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图甲所示装置无法测得A点数据,除非将其中的NaHCO3溶液换为 增多 溶液,且将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1、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氧气,可以用氧气的产生量表示光合作用的强度,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强,释放的氧气量增加,光照强度可以用不同功率的电灯泡或相同灯泡与实验装置之间的距离控制光照强度;
2、有氧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用NaOH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装置中气压的降低是由于氧气的吸收引起的,因此液滴移动的距离表示有氧呼吸强度;
3、实验设计过程中应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解答】解:(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能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中,[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其反应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2)图2中C点状态时已经达到了光饱和点,此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图l中气体转移途径有①②④⑥;该植物处于图2中A点状态时,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气体转移途径只有③⑤.
(3)图2中C点状态时已经达到了光饱和点,呼吸速率为4,净光合速率为20,真正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4+20=24,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知光合作用制造葡萄糖的速度约是24×180÷6÷44=16.4mg/h/cm2.
(4)①阅读题干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对茉莉花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可以用用不同功率的电灯泡或相同灯泡与实验装置之间的距离控制光照强度的变化.
②该实验通过液滴移动的距离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由于气压变化等物理因素也可以导致液滴移动,因此为了消除物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可以将装置中的茉莉花换成死花,其他设置与装置甲一样,纠正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③用40W灯泡照射时,红色液滴没有发生移动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与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相等,即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改用80W灯泡照射时,光照强度增加,光反应过程产生的[H]和ATP增加,三碳化合物还原速度加快,生成的五碳化合物增加,此时二氧化碳浓度不变,二氧化碳固定消耗的五碳化合物不变,因此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升高.
故答案为:
(1)ATP 水(H2O) 线粒体
(2)③⑤
(3)16.4
(4)①用不同瓦数灯泡或改变灯与广口瓶的距离
②将装置中的茉莉花换成死花,其他设置与装置甲一样
③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增多
2016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