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00 KB
- 2021-09-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寿命较短的原因是细胞结构不完整
B. 叶绿体中,类囊体堆叠使还原C3化合物的酶的附着面积增加
C. 线粒体内,H2O中氢可参与构成还原型辅酶I
D. 染色体和核糖体均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只有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由双层膜、类囊体和基质三部分构成。类囊体是一种扁平的小囊状结构,在类囊体薄膜上,有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色素和酶。许多类囊体叠合而成基粒,光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基粒之间充满着基质,其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关的酶。
【详解】A、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其寿命不长的原因是细胞结构不完整,A正确;
B、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有利于附着更多的色素,而还原C3化合物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基质中,B错误;
C、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在线粒体的基质中水和丙酮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NADH,即H2O中的氢可参与构成还原型辅酶I(即NADH),C正确;
D、核酸包括DNA和RNA,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D正确。
故选B。
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细胞增殖时,染色单体形成和染色体加倍是同时发生的
B. 细胞癌变是一个累积效应,不止两个基因发生突变
C. 在细胞分化时,某些基因发生解旋后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
D. 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变小,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的形成在间期,染色单体的出现在前期,染色体加倍在后期。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翻译的直接模板是mRNA,mRNA与核糖体结合后可进行翻译。
【详解】A、在细胞增殖时,随着间期DNA复制的进行,染色单体形成,而染色体加倍是由于后期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的,A错误;
B、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但大量的病例分析,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这是一种累积效应,B正确;
C、翻译的直接模板是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所以在细胞分化时,是某些基因发生解旋后转录形成的mRNA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C错误;
D、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D错误。
故选B。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一定相等
B. DNA分子任意一条链中嘌呤与嘧啶数都相等
C. 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需要DNA聚合酶的参与
D.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都能够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同源染色体是指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态、大小一般相同,在减数分裂时能够配对的两条染色体,但是决定性别的两条性染色体一般形态、大小不同,如X和Y染色体。DNA聚合酶催化DNA复制过程,RNA聚合酶催化DNA转录过程。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复制的细胞器。
【详解】A、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不一定相等,如X和Y染色体由于大小不同,其上所含的基因数目不一定相同,A错误;
B、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T=C+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但DNA分子任意一条链中嘌呤与嘧啶数不一定相等,B错误;
C、遗传信息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而DNA聚合酶参与的是DNA复制过程,C错误;
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都能够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D正确。
故选D。
4.图为某种二倍体动物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生物的基因型不可能为AaBb
B. 甲图细胞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C 甲、乙图中细胞均有2个染色体组、2对同源染色体
D. 乙图细胞分裂后可能会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bb的卵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甲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为初级精母细胞。图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图可知,含有b基因的两条姐妹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即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详解】A、由甲图中染色体上含有A、a、B、b基因可知,该生物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此时图中含有A和a的一条染色体应在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A错误;
B、由于甲图中只有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等位基因,其它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均相同,所以甲图细胞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B正确;
C、乙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含同源染色体,C错误;
D、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形成的两个子代细胞中体积大的为卵细胞,而乙图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故乙细胞不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不可能产生卵细胞,D错误。
故选B。
5.下图为人体内血糖的来源和去向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结果会影响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B. 胰岛素主要通过抑制①、②、③过程来使血糖降低
C. 一般情况下,X主要为肝糖原,Y主要为肌糖原
D. 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主要通过促进④、⑤、⑥过程来增加产热
【答案】A
【解析】
【分析】
1、人体血糖的三个食物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血糖的三个去路: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
2、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血糖来源和去向图示,其中①为消化吸收,②为肝糖原分解,③为非糖物质转化形成葡萄糖,④为氧化分解,⑤为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⑥为转化形成脂肪、某些氨基酸等,X为肝糖原,Y为肝糖原和肌糖原,据此答题。
【详解】A、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结果是使血糖升高,而血糖升高会使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下降,A正确;
B、胰岛素可通过促进④⑤⑥过程、抑制②③过程使血糖降低,不能抑制①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B错误;
C、一般情况下,X为肝糖原,Y为肝糖原和肌糖原,C错误;
D、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主要通过促进④物质的氧化分解过程来增加产热,D错误。
故选A。
6.下列实验材料或方法可以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鸡血液中的红细胞提取细胞膜 B. 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染色体联会
C. 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群落丰富度 D.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水西沟镇的臭鼬数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哺乳动物成熟
红细胞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常用来作为提取纯净细胞膜的实验材料。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详解】A、鸡的红细胞中含有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用鸡血液中的红细胞不能提取到纯净的细胞膜,可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来提取细胞膜,A错误;
B、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而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染色体不会出现联会,B错误;
C、用黑光灯诱捕法只能调查某些有趋光性的昆虫的数量,不能调查没有趋光性的生物数量,故不能用其调查群落的丰富度,C错误;
D、标志重捕法可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生物的种群密度,故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水西沟镇的臭鼬数量,D正确。
故选D。
三、非选择题
7.酸雨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来研究酸雨对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用硫酸和硝酸混合配制成pH分别为2.5、3.5.4.5的模拟酸雨,用自来水(pH7.0)作为对照,对茶树全株喷淋60天后,获得部分数据如下。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pH值
叶绿素a(mg/g)
叶绿素b(mg/g)
类胡萝卜素(mg/g)
pH7.0
2.29±0.05
0.94±0.02
0.55±0.02
pH4.5
2.32±0.06
0.95±0.02
0.55±0.03
PH3.5
2.14±0.09
0.86±0.09
0.49±0.04
pH2.5
1.41±0.08
0.73±0.01
0.42±0.02
(1)茶树叶中含量最多的色素呈__________色,其作用包括捕获__________光中的能量。
(2)pH=2.5的环境中,茶树叶片光合速率大幅下降,一方面,从表中数据可知,由于__________明显减少,导致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减少;另一方面,pH过低导致细胞中__________降低,从而使光合速率显著降低。
(3)研究发现,茶树在pH=4.5环境中的净光合速率大于对照组,试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答案】 (1). 蓝绿色 (2). 蓝紫光和红光 (3). 光合色素(或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 (4). [H]、ATP (5). 酶的活性 (6). 模拟酸雨增加了土壤中的N、S元素含量,促进了光合作用
【解析】
【分析】
光合色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色素的含量将影响光反应的速率,光合作用所需要的酶活性受外界温度和PH等条件的影响。
【详解】(1)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不同PH值下,茶树叶中含量最多的色素为叶绿素a,叶绿素a呈蓝绿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2)pH=2.5的环境中,茶树叶片光合速率大幅下降,一方面,从表中数据可知,pH=2.5的环境中光合色素明显减少,吸收的光能减少,导致光反应产生的[H]、ATP减少,使C3的还原速率减慢;另一方面,pH过低导致细胞中酶的活性降低,从而使光合速率显著降低。
(3)在pH=4.5时,可能是模拟酸雨增加了土壤中的N、S等元素含量,使光合色素含量增加,且接近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最适pH值,因此净光合速率大于对照组。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
8.GR24是一种人工合成可抑制侧芽生长的化学物质。科研人员做出了一种假设: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时,GR24可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为了验证该假设,研究人员进行了图所示操作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部分过程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时,跨膜运输的方式为__________。
组别
处理
检测
实验组
在琼脂块A中加适量NAA
在侧芽处涂抹适量放射性标记的NAA
在A中①GR24
琼脂块B中放射性标记物含量
对照组
在琼脂块A中加适量NAA
同上
在A中 ② GR24
(2)表中①、②分别为__________(填“加入、加入”或“加入、不加入”或“不加入、加入”)
GR24。
(3)若检测结果为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
(4)科学家在植物体内找到了与GR24作用相似的物质,从而可以解释侧芽生长素浓度高于顶芽的原因,进而解释植物体生长的__________现象。
【答案】 (1). 主动运输 (2). 加入、不加入 (3). 对照组主茎下端放射性标记物含量高于实验组 (4). 顶端优势
【解析】
【分析】
顶端优势产生的原理:由顶芽形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加大,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敏感而被抑制;同时,生长素含量高的顶端,夺取侧芽的营养,造成侧芽营养不足。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的跨膜方式。
【详解】(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时,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2)本实验是验证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时,GR24可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下运输,自变量为是否加GR24,放射性标记的NAA可以跟踪激素的运输情况,所以实验组中①应为加入GR24;对照组②应为不加入GR24。
(3)若检测结果为对照组主茎下端放射性标记物含量高于实验组,说明GR24可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即假设成立。
(4)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并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高于顶芽,使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为顶端优势。所以科学家在植物体内找到了与GR24作用相似的物质,从而可以解释侧芽生长素浓度高于顶芽的原因,进而解释了植物体生长的顶端优势现象。
【点睛】本题结合图示和表格,探究顶端优势形成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意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9.下图表示“马尾松→松毛虫→杜鹃”这条食物链中部分能量流动关系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表示松毛虫用于__________的能量,其中除了杜鹃摄入和被分解者利用外,还有__________的能量。
(2)松毛虫和杜鹃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100%来表示。
(3)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的调整__________,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答案】 (1). 生长、发育和繁殖 (2). 未利用 (3). E/A (4).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解析】
【分析】
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同化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据图分析,A表示松毛虫同化量;B表示松毛虫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表示松毛虫的粪便量;D表示松毛虫遗体和残骸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E表示杜鹃同化量;F表示杜鹃的粪便量。
【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B表示松毛虫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又包括三个去向,流向分解者的、未被利用的和流向下一营养级的,所以B中能量其中除了杜鹃摄入和被分解者利用外,还有未被利用的能量。
(2)松毛虫的同化量为A,杜鹃的同化量为E,所以松毛虫和杜鹃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E/A×100%来表示。
(3)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的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点睛】本题考查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10.三黄鸡因羽、胫(小腿)、喙均为黄色而得名,因在烹饪中具有良好的颜色效果而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育种工作者为了研究鸡的羽色和胫色的遗传规律,选择多个品种进行了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已知控制羽色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胫色浅色(黄色)对深色为显性(相关基因为B/b)。请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
亲代
F1
♂
♀
♂
♀
一
黑羽深胫
黑羽深胫
黑羽深胫:黄羽深胫=3:1
黑羽深胫:黄羽深胫=3:1
二
黑羽浅胫
黄羽深胫
黑羽浅胫:黑羽深胫:黄羽浅胫:黄羽深胫=1:1:1:1
黑羽浅胫:黑羽深胫:黄羽浅胫:黄羽深胫=1:1:1:1
三
黑羽深胫
黄羽浅胫
黑羽浅胫:黄羽浅胫=1:1
黑羽深胫:黄羽深胫1:1
(1)羽色黑色对黄色为__________性。若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杂交组合__________的结果不会出现。
(2)若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杂交组合二的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且某种饲料会影响黑色素的产生,使黄羽、浅胫变为黑羽、深胫。现有一只黑羽深胫母鸡和若干已知基因型的公鸡。请完善关于确定这只母鸡基因型的部分实验设计。
①让该母鸡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公鸡多次杂交,用普通饲料喂养子代,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不考虑性别)。
②预期结果:
若子代__________,则该母鸡基因型为aaZBW;
若子代__________,则该母鸡基因型为AaZbW。
【答案】 (1). 显 (2). 三 (3). AaZBZb、aaZbW (4). aaZbZb (5). 黄羽浅胫∶黄羽深胫=1∶1 (6). 黑羽深胫∶黄羽深胫=1∶1
【解析】
【分析】
根据杂交组合三中亲本雄性为深胫,雌性为浅胫,而子代中雄性全为浅胫,雌性全为深胫,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B、b位于Z染色体上,且浅胫为显性性状。控制羽色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根据杂交组合一可判断黑羽为显性。所以黄羽、浅胫的母鸡基因型为aaZBW,某种饲料会影响黑色素的产生,使黄羽、浅胫变为黑羽、深胫,所以黑羽、深胫的母鸡基因型可能为aaZBW、AAZbW、AaZbW。
【详解】(1)由组合一可知,黑羽杂交后代出现了黄羽,说明羽色中黑色对黄色为显性;组合一和组合二的F1代深胫与浅胫雌雄比例相同,而组合三的F1代雄性全是浅胫,雌性全是深胫,因此从组合三可以得知胫色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若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杂交组合三的结果不会出现。
(2)若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雌性个体性染色体是ZW,雄性个体性染色体是ZZ。杂交组合二黑羽浅胫与黄羽深胫的F1代无论雌雄均为浅胫∶深胫=1∶1,黑羽∶黄羽=1∶1
,因此,杂交组合二的亲本基因型为AaZBZb、aaZbW。
(3)判断某个体的基因型通常采用测交的方法,即将未知基因型的个体与纯合隐性个体进行杂交,由题意可知,某种饲料会影响黑色素的产生,使黄羽、浅胫变为黑羽、深胫,现有一只黑羽深胫母鸡,则这只母鸡的基因型可能为aaZBW或AAZbW或AaZbW,可让该母鸡与基因型为aaZbZb的公鸡多次杂交,子代用正常饲料喂养,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和比例。若该母鸡基因型为aaZBW,则杂交子代会出现黄羽浅胫(aaZBZb)∶黄羽深胫(aaZbW)=1∶1。若该母鸡基因型为AaZbW,则杂交子代会出现黑羽深胫(AaZbZb、AaZbW)∶黄羽深胫(aaZbZb、aaZbW)=1∶1。若该母鸡基因型为AAZbW,则杂交后代均为黑羽深胫(AaZbZb、AaZbW)。
【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规律、基因位置的判断和个体基因型的判断,意在考查考生对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理解和灵活应用能力。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光合细菌是一类既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又能直接摄取环境中有机物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微生物,某科研团队尝试利用光合细菌来处理城市污水,并采用固定化技术,这样既可避免流水将细菌冲走,又可避免细菌在静水中被其他生物摄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为__________。光合细菌体积较大,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时,光合细菌的细胞难以被__________,因此通常采用__________法固定化。
(2)在固定化操作中,需将海藻酸钠加入水中,边加热边搅拌,加热时要注意用小火,或者__________,以防止海藻酸钠发生焦糊。待配置好的海藻酸钠溶液__________后,加入适量的光合细菌培养液,混匀并转移至注射器中。然后,以恒定的速度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__________溶液中,形成凝胶珠。上述操作中,海藻酸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
(3)为了避免其他微生物污染,固定化操作需要在严格的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答案】 (1). 生产者、分解者 (2). 吸附或结合 (3). 包埋法 (4). 间断加热 (5). 冷却 (6). CaCl2 (7). 包埋光合细菌(作为包埋剂) (8). 无菌
【解析】
【分析】
固定化细胞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小火、间断加热、定容,如果加热太快,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
(2)海藻酸钠溶液与酶母细胞混合:冷却后再混合,注意混合均匀,不要进入气泡。
(3)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高度适宜,并匀速滴入。
(4)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冷却后再与酵母菌混合,否则温度过高会导致酵母菌死亡。
【详解】(1)根据“光合细菌是一类既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又能直接摄取环境中有机物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微生物,以及利用该细菌可处理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 的信息可知,光合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为生产者和分解者。光合细菌的细胞个体较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因此通常采用包埋法将其固定化。
(2)在固定化操作中,需将海藻酸钠加入水中,边加热边搅拌,加热时要注意用小火,或者间断加热,以防止海藻酸钠发生焦糊。待配置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后,再加入适量的光合细菌培养液,以防止海藻酸钠的温度过高,导致菌体被烫死,然后将光合细菌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匀并转移至注射器中。然后,以恒定的速度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上述操作中,海藻酸钠的作用是包埋光合细菌(作为包埋剂)。
(3)为了避免其他微生物污染,固定化操作需要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固定化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如今,试管婴儿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在遗传生物学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引进了PGD/PGS技术。PGD是胚胎植入前的基因诊断,可以确定胚胎是否携带可能导致特定疾病的基因;PGS是胚胎植入前的染色体检测,可以查看染色体的数目是否有缺失、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是否正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婴儿的培育需要经过精子的采集及_________、卵子的收集及培养、_________、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环节。
(2)为了收集较多卵细胞,需要用激素对母体进行_________处理;进行胚胎移植时,还需要对母体进行_________处理,从而为植入的胚胎提供发育所需的生理环境。
(3)利用上述技术中的_________技术可以筛查21三体综合征。为了避免某些遗传病的发生,有时需要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通常将胚胎培养至囊胚期时,取_________的细胞提取DNA,并利用_________扩增相应基因,然后用SRY特异性基因探针检测,出现阳性反应的胚胎为_________性。
【答案】 (1). 获能 (2). 体外受精 (3). 超数排卵 (4). 同期发情 (5). PGS (6). 滋养层 (7). PCR技术 (8). 男(雄)
【解析】
【分析】
体外受精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精子的获取和受精等几个主要步骤。囊胚时期的内细胞团将来发育形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所以胚胎移植前常取滋养层的部分细胞进行性别鉴定。
【详解】(1)试管婴儿的培育需要在体外受精,并在体外进行早期胚胎培养后将其移至母体内继续发育,所以试管婴儿的培育需要经过精子的采集及获能、卵子的收集及培养、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环节。
(2)为了收集较多的卵细胞,需要用促性腺激素对母体进行超数排卵处理;进行胚胎移植时,还需要对母体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供体和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从而为植入的胚胎提供发育所需的生理环境。
(3)PGS是胚胎植入前的染色体检测,可以查看染色体的数目是否有缺失、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是否正常等。所以利用上述技术中的PGS技术可以筛查21三体综合征。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时,通常将胚胎培养至囊胚期时,取滋养层的细胞提取DNA,并利用PCR技术在体外大量扩增相应基因,SRY基因是位于Y染色体上的雄性的性别决定基因,所以用SRY特异性基因进行探针检测时,出现阳性反应的胚胎为雄性。
【点睛】本题考查试管婴儿的形成过程中的相关生物技术,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