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6.00 KB
- 2021-09-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2017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醴陵四中联考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本卷共40小题,1-20小题每题1.5分,21-40小题每题1分,每题仅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
B.发生在体细胞中的突变,一般是不能传递给后代的
C.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不能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
D.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越迟,生物体表现突变的部分就越少
2.关于基因重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发生在生物体有性生殖过程中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C.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D.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3.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A.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B.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而引起的先天愚型
C.由于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对应部分而引起的变异
D.用花药离体培养而形成的单倍体植株
4.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更容易产生新的基因型
B.后代继承了双亲的遗传物质
C.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更容易发生差错
D.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基因重组产生了不同类型的配子
5.将某马铃薯品种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在幼苗细胞中发现了12对染色体,能够确定此幼苗个体属于( )
A.二倍体 B.单倍体 C.四倍体 D.多倍体
6.已知某小麦的基因型是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aabbcc的个体约占( )
A. B. C. D.0
7.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
B.解离后的洋葱根尖应漂洗后才能进行染色
C.龙胆紫溶液可以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
D.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处在分裂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8.关于“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调查时,最好选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病如红绿色盲、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等
B.可以分组进行,每组调查4~10个家系
C.为保证群体足够大,应该将各小组数据汇总
D.某遗传病的发病率=
9.有一种乳酸菌,塑料在它的作用下,迅速分解为无毒物质,不至于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培育这种专门“吃”塑料的细菌方法是( )
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
10.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下列关于基因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基因植物的果实或其他部分作为食物可能会引起食用者产生不良反应
B.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增殖的污染
C.转基因植物可能与它们的近缘野生种发生自然杂交,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为了防止转基因的扩散,在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植物时,必须在周围设置缓冲带作物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原理
B.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C.培育高产、矮秆杂交水稻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
D.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
1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
①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④提取目的基因.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③④②①
13.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TT的个体占49%,Tt个体占42%,tt个体占9%.T基因和t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70%、30% B.49%、42% C.49%、9% D.42%、58%
14.我们国家非常重视抗生素的规范使用,因为一种抗生素使用一段时间后,杀菌效果会下降,原因是细菌产生了抗药性.请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 )
A.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B.细菌接触了抗生素后,慢慢产生了抗药性
C.抗生素对细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D.后来的抗生素的用量减少,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15.下列哪一项属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内容( )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适者生存 D.用进废退
16.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C.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D..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7.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自然选择
C.共同进化 D.地理隔离
18.在我国,紫荆泽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外来入侵物种,因缺乏环境阻力而大量繁殖,在我国若干年后,与原产地的紫荆泽兰相比( )
A.性状始终保持一致 B.很快产生生殖隔离
C.进化方向发生改变 D.基因库的变化相互影响
19.狼和鹿是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B.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
C.鹿的进化速度比狼的进化速度快
D.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鹿发展的作用
20.下列有关生物的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进行着相互选择,实现共同进化
B.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基因频率的变化是导致基因库变化的原因
C.从分子水平上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基因的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1.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 B.细胞外液
C.细胞内液 D.内环境
2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葡萄糖 B.呼吸酶 C.血浆蛋白 D.钙离子
23.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
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在37°C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
24.下列各项中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A.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
B.形成Na2CO3排出体外
C.H2CO3/NaHCO3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
D.很快排出体内
25.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
26.以下关于人体体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体温的相对恒定是人体稳态的一部分
B.体温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
C.发烧时厌食是因为体温升高而影响了消化酶的活性
D.健康人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
27.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28.下列关于维持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中缓冲物质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血浆PH
B.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C.寒冷刺激能促使下丘脑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抵御寒冷得以维持体温
D.内环境的稳态指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等方面的相对稳定
29.神经纤维受刺激时,下列哪项能表示受刺激部位(箭头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化( )
A. B. C. D.
30.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B.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和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C.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D.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钾离子内流,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31.醉酒驾驶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饮酒过量的人常常表现为走路不稳,动作失衡,与此相应的结构是( )
A.小脑 B.心脏 C.肺 D.肾
32.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
B.动物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C.动物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
D.动物垂体合成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
33.人体血糖浓度为80mg/dL~120mg/dL,下列激素中能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是( )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C.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D.生长素和胰岛素
34.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B.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C.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D.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35.下列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相应反应
B.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相应反应
C.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
D.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
36.如表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其中错误的是( )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A.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B.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C.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广泛
较局限
D.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A.A B.B C.C D.D
37.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吲哚乙酸,因而出现向光性
B.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透过琼脂片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刺激”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温特的实验证明“刺激”确实是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38.如图所示,若做向光性实验测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1:2,则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
A.小于 m B.大于1 m,小于2 m
C.小于2 m D.无法确定
39.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的不同组合分别处理幼茎切段.如图为幼茎切段的平均伸长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可说明( )
A.植物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
B.植物激素间具有拮抗作用
C.植物激素间具有反馈调节作用
D.植物激素间具有连锁调节作用
40.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过程的注意事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B.找准枝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
C.每个枝条处理的时间应该一致
D.此探究活动中不存在对照实验
二、第2卷(41~45题,每空1分、共50分.)
41.下列是有关生物遗传变异及农业生产实践育种知识:
(一)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BB)和矮杆易感病(ttbb)两个品种,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I、II、III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 类.
(2)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 组,原因是 .
(3)通过矮杆抗病II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具体方法是 .获得的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这种单倍体育种方法的优点是 .
(二)如图是果蝇的染色体图解,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与性别有关的染色体的名称: .
(2)此果蝇是 倍体,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是 条,同一个染色体组里的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是的 .
42.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蠖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在曼彻斯特地区,19世纪中叶以前,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低,在5%以下,到20世纪中叶则上升到95%以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最初的S基因是通过 出现的.它为生物进化提供 .
(2)试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①19世纪时,桦尺蠖的栖息地(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下,种群中的s基因频率高的原因是 .
②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使地衣不能生存,结果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中的S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是 .
③上述事例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 ,经过长期的 ,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 ,有利变异则逐渐 ,从而使种群的 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决定的.
43.下列是有关体液调节的相关内容,请据题回答问题
(一)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过程图
(1)健康人的血糖浓度维持在 0.8~1.2g/L 水平,饭后大量的葡萄糖吸收 到体内,经过
细胞分泌,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但含量仍然维持稳定,请问他的血糖可通过上述 (填序号)途径得到补充.其中在在肌肉细胞中,(能或不能) 进行②过程.
(2)食物过咸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最终使 产生渴觉.
(二)如图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的激素是 .
(2)垂体分泌的激素通过 运输到腺体2,调节该腺体的分泌活动.
(3)从调节方式来看,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反过来 (促进、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叫做 调节.
(4)下列叙述中,属于激素调节特点的是 (多选).
A.微量和高效B.通过体液运输
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D.供能和催化作用.
44.请根据所学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相关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一)如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
(2)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a ;刺激b处,肌肉a .(填“收缩”或“不收缩”).你认为在整个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 (单向或双向).
(二)根据有关免疫调节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表示人体先后注射不同种抗原后产生的抗体情况.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的是曲线 ,其特点是 .
(2)如图代表是 免疫的过程.在①阶段中需要 细胞参与.
细胞III(能或不能) 识别抗原,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是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艾滋病的病因主要是HIV病毒攻击人体的 淋巴细胞,医学研究表明,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传播途径.
45.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
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结果预测
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 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 装置.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根据 和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2)根据 和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3)根据1和4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 .
(4)主要植物激素除生长素、赤霉素以外还有 、脱落酸、乙烯.其中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 .在这些部位, 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可转变为生长素.
2016-2017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醴陵四中联考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卷共40小题,1-20小题每题1.5分,21-40小题每题1分,每题仅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
B.发生在体细胞中的突变,一般是不能传递给后代的
C.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不能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
D.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越迟,生物体表现突变的部分就越少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基因突变的原因.
【分析】有关基因突变,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2、基因突变的类型: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
3、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中个体数,其突变率较高)、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4、体细胞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子代,生殖细胞突变一般可以遗传给子代.
5、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解答】解:A、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A正确;
B、发生在体细胞中的突变,一般是不能传递给后代的,B正确;
C、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能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C错误;
D、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越迟,生物体表现突变的部分就越少,D正确.
故选:C.
2.关于基因重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发生在生物体有性生殖过程中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C.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D.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分析】基因重组
1、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
2、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3、意义:(1)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2)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解答】解:A、基因重组发生在生物体有性生殖过程中,A正确;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
C、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也会导致基因重组,C正确;
D、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错误.
故选:D.
3.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A.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B.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而引起的先天愚型
C.由于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对应部分而引起的变异
D.用花药离体培养而形成的单倍体植株
【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分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装或移位等改变;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的改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解答】解:A、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A错误;
B、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而引起的先天愚型,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B错误;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而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对应部分而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
D、用花药离体培养而形成的单倍体植株,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D错误.
故选:C.
4.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更容易产生新的基因型
B.后代继承了双亲的遗传物质
C.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更容易发生差错
D.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基因重组产生了不同类型的配子
【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分析】基因重组:
1、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
2、类型:
(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3、意义:(1)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2)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解答】解:A、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与亲代相同,有性生殖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因此有性生殖更容易产生新的基因型,A正确;
B、有性生殖后代继承了双亲的遗传物质,B正确;
C、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不容易发生差错,有性生殖后代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导致后代具有多样性,C错误;
D、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基因重组产生了不同类型的配子,D正确.
故选:C.
5.将某马铃薯品种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在幼苗细胞中发现了12对染色体,能够确定此幼苗个体属于( )
A.二倍体 B.单倍体 C.四倍体 D.多倍体
【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首先必须理解单倍体的概念和特点:单倍体是由本物种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但本物种的配子不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可以是两个,甚至多个;其次必须明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本题中由于单倍体马铃薯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可观察到12对同源染色体,且每对之间形态不同,可见发育成该单倍体的配子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故原母本体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组,为四倍体.
【解答】解:花药里的花粉粒只有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植株,无论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因此,将某马铃薯品种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能够确定此幼苗个体属于单倍体.
故选:B.
6.已知某小麦的基因型是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aabbcc的个体约占( )
A. B. C. D.0
【考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分析】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是单倍体,单倍体是指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
【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小麦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Cc,即为二倍体植株,通过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是单倍体,则单倍体中应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而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中有两个染色体组,因此获得的小麦植株中不含该植株,即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为0.
故选:D.
7.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
B.解离后的洋葱根尖应漂洗后才能进行染色
C.龙胆紫溶液可以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
D.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处在分裂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考点】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原理是低温能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其中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利于染色体着色,需用碱性染料进行染色.
【解答】解:A、该实验的原理是低温能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A正确;
B、实验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利于染色体着色,B正确;
C、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染成深色,C正确;
D、分裂期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只有后期染色体数目因着丝点的分裂而短暂加倍,所以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处在分裂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变,D错误.
故选:D.
8.关于“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调查时,最好选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病如红绿色盲、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等
B.可以分组进行,每组调查4~10个家系
C.为保证群体足够大,应该将各小组数据汇总
D.某遗传病的发病率=
【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分析】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
【解答】解:A、调查时,最好选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病,如红绿色盲,不能选用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因为该病为染色体异常遗传病,A错误;
B、调查某种遗传病时,可以分组进行,每组调查4~10个家系,最后汇总数据,B正确;
C、为保证群体足够大,应该将各小组数据汇总,C正确;
D、某遗传病的发病率=,D正确.
故选:A.
9.有一种乳酸菌,塑料在它的作用下,迅速分解为无毒物质,不至于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培育这种专门“吃”塑料的细菌方法是( )
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
【考点】诱变育种.
【分析】常用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等,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解答】解:乳酸菌是原核生物,不能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但是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因此培育这种专门“吃”塑料的乳酸菌的方法是以基因突变为原理的诱变育种.
故选:B.
10.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下列关于基因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基因植物的果实或其他部分作为食物可能会引起食用者产生不良反应
B.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增殖的污染
C.转基因植物可能与它们的近缘野生种发生自然杂交,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为了防止转基因的扩散,在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植物时,必须在周围设置缓冲带作物
【考点】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分析】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2、生物安全:①转基因植物扩散到种植区外变成野生种或杂草,②转基因植物竞争能力强,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③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与细菌或病毒杂交,重组出有害的病原体,④可能使杂草成为有抗除草剂基因的“超级杂草”.
【解答】解:A、转基因植物的果实或其他部分作为食物可能会引起食用者产生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A正确;
B、基因污染指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转移到生物体内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和威胁,而且会随着生物的繁殖过程不断增殖,B错误;
C、基因污染是可以随着自然界中的生物扩散的,如转基因植物可能与它们的近缘野生种发生自然杂交,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具有新的性状,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正确;
D、为了防止转基因的扩散,在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植物时,必须在周围设置缓冲带作物,D正确.
故选:B.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原理
B.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C.培育高产、矮秆杂交水稻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
D.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常见的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比较如下: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1)杂交→自交→选优(2)杂交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优
点
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可集中于同一个体上
提高变异频率,出现新性状,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加速育种进程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营养器官增大、提高产量与营养成分
缺
点
时间长,需要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有利变异少,需要处理大量实验材料,具有不确定性
技术复杂,成本高
技术复杂,且需要与杂交育种配合;在动物中难以实现
【解答】解:A、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培育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原理,A错误;
B、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B正确;
C、培育高产、矮秆杂交水稻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C错误;
D、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D错误.
故选:B.
1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
①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④提取目的基因.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③④②①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基因工程又叫DNA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解答】解: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因此,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④②③①.
故选:C.
13.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TT的个体占49%,Tt个体占42%,tt个体占9%.T基因和t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70%、30% B.49%、42% C.49%、9% D.42%、58%
【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杂合子的频率.
【解答】解: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TT的个体占49%,Tt个体占42%,tt个体占9%,则T的基因频率=TT的基因型频率+Tt的基因型频率=49%+42%=70%,同理t的基因频率为30%.
故选:A.
14.我们国家非常重视抗生素的规范使用,因为一种抗生素使用一段时间后,杀菌效果会下降,原因是细菌产生了抗药性.请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 )
A.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B.细菌接触了抗生素后,慢慢产生了抗药性
C.抗生素对细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D.后来的抗生素的用量减少,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考点】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
【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细菌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样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响了,就出现了现在所谓的“超级细菌”.
【解答】解:A、细菌先产生变异,后有自然选择,A错误;
B、细菌接触了抗生素后,被选择了抗药性个体,B错误;
C、抗生素对细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C正确;
D、细菌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与抗生素的用量无关,D错误.
故选:C.
15.下列哪一项属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内容( )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适者生存 D.用进废退
【考点】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
【分析】拉马克的进化论:
(1)物种是可变的.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的种都是由其他物种演变而来,而不是神创造的.
(2)生物是从低等向高等转化的.
(3)环境变化可以引起物种变化.环境变化直接导致变异的发生以适应新的环境.
(4)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这是拉马克论述进化原因的两条著名法则.用进废退即经常使用的器官发达,不使用就退化.获得性遗传是环境引起或由于废退化引起的变化是可遗传的.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优胜劣汰)
(1)过度繁殖
(2)生存斗争
(3)遗传变异
(4)适者生存
【解答】解:A、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A错误;
B、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B错误;
C、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C错误;
D、拉马克进化学说认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D正确.
故选:D.
16.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C.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D..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A正确;
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正确;
C、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C错误;
D、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D正确.
故选:C.
17.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自然选择
C.共同进化 D.地理隔离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生物多样性体现在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要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形成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故选:C.
18.在我国,紫荆泽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外来入侵物种,因缺乏环境阻力而大量繁殖,在我国若干年后,与原产地的紫荆泽兰相比( )
A.性状始终保持一致 B.很快产生生殖隔离
C.进化方向发生改变 D.基因库的变化相互影响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
【分析】紫茎泽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外来入侵物种,因缺乏环境阻力 (无天敌、生活环境优越等)而大量繁殖,若干年后,与原产地的紫茎泽兰相比,其 进化方向发生变化(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解答】解:A、但由于适应了新的环境,其性状不可能与原产地的紫茎泽兰保持一致,A错误;
B、因为地理隔离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因而会朝着不同的方向进化,但在短期内不会产生生殖隔离,因为由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是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B错误;
C、紫茎泽兰是外来入侵种,因缺乏环境阻力而大量繁殖,若干年后,与原产地的紫茎泽兰相比,其进化方向发生变化,即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
D、紫茎泽兰是外来入侵种,其自然生长繁殖若干年后,与原产地的紫茎泽兰相比,由于存在地理隔离,所以基因库的变化不是相互影响的,D错误.
故选:C.
19.狼和鹿是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B.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
C.鹿的进化速度比狼的进化速度快
D.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鹿发展的作用
【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和发展.狼和鹿互为对方的生物环境,对对方进行着选择,相互选择的结果是使对方朝着快速奔跑的方向进化.狼和鹿的进化速度是相当的,不能说谁快谁慢.
【解答】解:A、狼的存在减少了某些食草类动物的数量(如鹿),减轻了植物的生存压力,使食草的昆虫、鼠类等数量增加,进而增加了以这些动物为食的鸟类等的数量;增加了食物链的个数,使食物网变得更复杂,A正确;
B、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因为奔跑速度快的个体在生存斗争过程中适者生存,而奔跑速度慢的个体不适者被淘汰,B正确;
C、狼和鹿的进化速度是相当的,不能说谁快谁慢,C错误;
D、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鹿发展的作用,因为二者之间存在共同进化,D正确.
故选:C.
20.下列有关生物的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进行着相互选择,实现共同进化
B.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基因频率的变化是导致基因库变化的原因
C.从分子水平上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基因的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狼捕食生存能力相对较弱的鹿,而生存能力相对较强的鹿能够生存下来;生存能力相对较强的狼捕食能力强,生存能力相对较弱的狼捕食能力弱,容易被淘汰.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进行着相互选择,实现共同进化,A正确;
B、导致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基因突变重组、自然选择、遗传漂变迁移等.因此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着的.种群中全部基因组成基因库,特定基因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就是基因频率.所以基因频率改变,使得基因库也随之变化,B正确;
C、从分子水平上看,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直接影响着生物性状表现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C错误;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正确.
故选:C.
21.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 B.细胞外液
C.细胞内液 D.内环境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是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解答】解: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是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故ABD选项的含义是相同的.
故选:C.
2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葡萄糖 B.呼吸酶 C.血浆蛋白 D.钙离子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判断,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凡是能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中的物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凡是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解答】解:A、葡萄糖由消化道吸收后,进入内环境,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A错误;
B、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正确;
C、血浆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C错误;
D、钙离子等无机盐离子由消化道吸收后,进入内环境,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错误.
故选:B.
23.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
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在37°C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
(1)温度:人体正常体温一般在37℃左右;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
(3)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解答】解: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和无机盐和蛋白质有关,A正确;
B、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B错误;
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C正确;
D、人体正常体温一般在37℃左右,D正确.
故选:B.
24.下列各项中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A.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
B.形成Na2CO3排出体外
C.H2CO3/NaHCO3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
D.很快排出体内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人体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能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如机体剧烈运动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增强呼吸活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据此答题.
【解答】解:血浆的pH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血液中存在数对具有抗酸和抗碱的缓冲物质,称为缓冲对,如H2CO3 /NaHCO3等,食物中的酸性物质进入血液后,会和缓冲物质反应,维持PH值的相对稳定.
故选:C.
25.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
【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知识.
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
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后来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故选:A.
26.以下关于人体体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体温的相对恒定是人体稳态的一部分
B.体温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
C.发烧时厌食是因为体温升高而影响了消化酶的活性
D.健康人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根据人体稳态的概念分析A.根据体温特点分析B.根据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分析C.根据健康人的体温常识分析D.
【解答】解:A、人体的稳态包括温度、渗透压、酸碱度等方面的相对稳定,A正确;
B、人的体温存在个体间的差异,但相差一般不会超过1℃.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约高0.3℃,B错误;
C、发烧时体温升高,消化酶的活性降低,人容易产生厌食现象,C正确;
D、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健康人的体温总是维持在37℃左右,D正确.
故选:B.
27.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血浆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也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形成血浆,组织液还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
【解答】解:肌肉注射时,药液首先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和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随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血浆中的药液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
故选:C.
28.下列关于维持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中缓冲物质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血浆PH
B.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C.寒冷刺激能促使下丘脑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抵御寒冷得以维持体温
D.内环境的稳态指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等方面的相对稳定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1、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解答】解:A、血液中缓冲物质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血浆PH,A正确;
B、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B正确;
C、寒冷刺激能促使下丘脑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抵御寒冷得以维持体温,C错误;
D、内环境的稳态指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等方面的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C.
29.神经纤维受刺激时,下列哪项能表示受刺激部位(箭头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化( )
A. B. C. D.
【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
【解答】解: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形成动作电位.
故选:B.
30.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B.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和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C.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D.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钾离子内流,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到的方向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弧只有在完整的时候,反射才能完成.
【解答】解: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A正确;
B、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和功能上受损,刺激效应器也会作出反应,但不能叫反射,B正确;
C、兴奋是动物体或人体内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C正确;
D、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导致Na+通大量内流,形成动作电位,D错误.
故选:D.
31.醉酒驾驶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饮酒过量的人常常表现为走路不稳,动作失衡,与此相应的结构是( )
A.小脑 B.心脏 C.肺 D.肾
【考点】脑的高级功能.
【分析】大脑是最高级中枢;小脑是维持身体平衡;下丘脑是调节体温、水盐平衡和血糖调节中枢;脑干是维持呼吸和心血管的中枢.
【解答】解:小脑可维持身体平衡,故饮酒过量的人常常表现为走路不稳,动作失衡,与此密切相关的结构是小脑.
故选:A.
32.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
B.动物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C.动物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
D.动物垂体合成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激素调节是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其特点有:
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却能产生显著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
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所以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解答】解:A、生长激素由垂体产生,切除后,血液中浓度降低,A正确;
B、激素能够调节代谢,因此激素的作用能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有可能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加快,也有可能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减慢,如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相关激素的分泌,C正确;
C、下丘脑可以为体温调节中枢,也可以是内分泌腺,如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C正确;
D、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D错误.
故选:D.
33.人体血糖浓度为80mg/dL~120mg/dL,下列激素中能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是( )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C.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D.生长素和胰岛素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解答】解: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所以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激素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故选:C.
34.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B.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C.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D.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与散热达到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解答】解:(1)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人体为维持体温,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因此耗氧量增加;
(2)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人体皮肤排汗减少,为了维持体内水平衡,因此尿量增加;
(3)寒冷环境下皮肤排汗减少,体内水分较多,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较低,因此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4)气温降低,但人体体温基本不变,所以体内酶活性不变.
故选:C.
35.下列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相应反应
B.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相应反应
C.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
D.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发生免疫反应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过敏原初次接触机体不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糖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初次进入机体也会引起免疫反应.
【解答】解:A、过敏原初次进入机体,不会引起过敏反应,A错误;
B、抗原初次进入机体就可以引起免疫反应,B错误;
C、由A和B项分析可知,C正确;
D、由C可知,D错误.
故选:C.
36.如表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其中错误的是( )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A.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B.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C.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广泛
较局限
D.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A.A B.B C.C D.D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传递方式
电信号(神经冲动)、化学信号(递质)
激素及其他化学物质
调节方式
反射
激素﹣﹣特定的组织细胞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作用对象
效应器
靶细胞膜上的受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联系
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的
【解答】解:根据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可知,神经调节反应迅速、作用时间短、作用范围准确,而体液调节通过体液运输,所以反应较慢、作用时间长、作用范围较广泛.
故选:C.
37.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吲哚乙酸,因而出现向光性
B.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透过琼脂片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刺激”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温特的实验证明“刺激”确实是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考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分析】生长素的研究从1880年英国达尔文→1910年丹麦的鲍森•詹森→1914年匈牙利拜尔→1928年荷兰温特→1931年从人尿中分离出吲哚乙酸→直到1946年科学家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该物质.
【解答】解:A、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A错误;
B、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B正确;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刺激”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C正确;
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D正确.
故选:A.
38.如图所示,若做向光性实验测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1:2,则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
A.小于 m B.大于1 m,小于2 m
C.小于2 m D.无法确定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是: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即由向光侧运向背光侧,使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生长快,而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慢,所以植物弯向光源生长.
【解答】解:当背光侧生长素浓度为2m,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时,它们的纵坐标均为n,即促进生长的程度相同,植株将直立生长;当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2m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应大于m,向光侧生长快,背光侧生长慢,即弯向背光侧生长,不符合题意;当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小于2m时,相应的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小于m时,背光一侧生长快,向光一侧生长慢,最终使植株向光弯曲.
故选:A.
39.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的不同组合分别处理幼茎切段.如图为幼茎切段的平均伸长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可说明( )
A.植物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
B.植物激素间具有拮抗作用
C.植物激素间具有反馈调节作用
D.植物激素间具有连锁调节作用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1、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例如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都有着促进生长,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2、正反馈和负反馈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因而可以纠正控制信息的效应. 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在负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平时处于稳定状态.
正反馈:反馈信息不是制约控制部分的活动,而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在正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处于再生状态.生命活动中常见的正反馈有: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等.
3、分析:看图可知生长素、赤霉素二者都能促进幼茎切段的伸长,单独作用效果不如二者共同作用效果强,说明二者在促进进幼茎切段的伸长中是协同作用.
【解答】解:A、看图可知生长素、赤霉素二者都能促进幼茎切段的伸长,单独作用效果不如二者共同作用效果强,说明二者在促进进幼茎切段的伸长中是协同作用,A正确;
B、本题看不出植物激素间具有拮抗作用,B错误;
C、由题干看出生长素、赤霉素二者都能促进幼茎切段的伸长,两种激素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C错误;
D、由题干看出生长素、赤霉素两种激素之间的连锁调节作用,D错误;
故选:A.
40.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过程的注意事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B.找准枝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
C.每个枝条处理的时间应该一致
D.此探究活动中不存在对照实验
【考点】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分析】
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因此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变量是生根的平均数量和平均长度,其他均为无关变量.该实验进行前要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据此答题.
【解答】解:A、预实验的目的是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A正确;
B、由于生长素的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因此实验中要找准枝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B正确;
C、本实验是探究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宜浓度,实验要满足单一变量原则,所以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时间长短要一致,C正确;
D、此探究实验中存在对照实验,D错误.
故选:D.
二、第2卷(41~45题,每空1分、共50分.)
41.下列是有关生物遗传变异及农业生产实践育种知识:
(一)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BB)和矮杆易感病(ttbb)两个品种,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I、II、III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 II 类.
(2)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 C 组,原因是 基因突变频率低且不定向 .
(3)通过矮杆抗病II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具体方法是 用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获得的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这种单倍体育种方法的优点是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
(二)如图是果蝇的染色体图解,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与性别有关的染色体的名称: X、Y .
(2)此果蝇是 二 倍体,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是 4 条,同一个染色体组里的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是的 不同 .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分析(一)中图形:A组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B组为单倍体育种中的花药离体培养,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组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
分析(二)中图形:图中果蝇有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3对是常染色体,分别是Ⅱ、Ⅲ、Ⅳ;1对是性染色体,分别是X和Y,因此该果蝇是雄果蝇.
【解答】解:(一)
(1)I类矮杆抗病植株是通过杂交育种获得,II类矮杆抗病植株是通过单倍体育种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III类矮杆抗病植株是通过诱变育种获得,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是单倍体,往往不育,因此I、II、III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II类.
(2)C组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且突变频率比较低,所以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
(3)通过矮杆抗病II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具体方法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的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00%.这种单倍体育种方法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二)
(1)观察该果蝇的性染色体可知其两条性染色体为异型的XY,所以该果蝇为雄性果蝇.
(2)此果蝇是二倍体,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是4条,同一个染色体组里的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各不相同.
故答案为:
(一)
(1)II
(2)C 基因突变频率低且不定向
(3)用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100%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二)
(1)X、Y
(2)二 4 不同
42.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蠖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在曼彻斯特地区,19世纪中叶以前,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低,在5%以下,到20世纪中叶则上升到95%以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最初的S基因是通过 基因突变 出现的.它为生物进化提供 原始材料 .
(2)试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①19世纪时,桦尺蠖的栖息地(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下,种群中的s基因频率高的原因是 浅色桦尺蠖与环境色彩一致,不易被鸟类(或天敌)所食 .
②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使地衣不能生存,结果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中的S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是 桦尺蠖的栖息环境变黑,浅色个体容易被鸟类(或天敌)所食 .
③上述事例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 不定向的 ,经过长期的 自然选择 ,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 淘汰 ,有利变异则逐渐 积累 ,从而使种群的 基因频率 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自然选择 决定的.
【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1)最初的S基因是通过突变出现的.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①19世纪,桦尺蛾的栖息地(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下,桦尺蛾体色浅的更易适应环境,故种群浅色基因s的基因频率变化趋势是增加(或上升).
②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炼铜使地衣不能生长,树皮暴露,并被煤烟熏成黑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桦尺蛾体色深的更易适应环境,故种群深色基因S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是增加(或上升).
③上述事例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的变异则逐渐积累,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原始材料.
(2)①浅色桦尺蠖与环境色彩一致,不易被鸟类(或天敌)所食.
②桦尺蠖的栖息环境变黑,浅色个体容易被鸟类(或天敌)所食.
③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淘汰,积累,基因频率,自然选择.
43.下列是有关体液调节的相关内容,请据题回答问题
(一)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过程图
(1)健康人的血糖浓度维持在 0.8~1.2g/L 水平,饭后大量的葡萄糖吸收 胰岛素 到体内,经过 胰岛B 细胞分泌,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但含量仍然维持稳定,请问他的血糖可通过上述 ②③ (填序号)途径得到补充.其中在在肌肉细胞中,(能或不能) 不能 进行②过程.
(2)食物过咸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最终使 大脑皮层 产生渴觉.
(二)如图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的激素是 促甲状腺激素(TSH) .
(2)垂体分泌的激素通过 体液 运输到腺体2,调节该腺体的分泌活动.
(3)从调节方式来看,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反过来 抑制 (促进、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叫做 反馈 调节.
(4)下列叙述中,属于激素调节特点的是 ABC (多选).
A.微量和高效B.通过体液运输
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D.供能和催化作用.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血糖的来源:①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②肝糖原的分解、③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④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⑤合成肝糖原、肌糖原 (肌糖原只能合成不能水解).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2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②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可见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
【解答】解:(一)(1)健康人的血糖浓度维持在 0.8~1.2g/L 水平,饭后大量的葡萄糖吸收到体内,经过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②(肝糖原的分解)、③(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使得血糖维持相对稳定;其中在在肌肉细胞中,不能进行②过程.
(二)(1)图中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TSH).
(2)垂体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腺体2,调节该腺体的分泌活动.
(3)从调节方式来看,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4)下列叙述中,属于激素调节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和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故选:ABC.
故答案为:
(一)(1)胰岛B 胰岛素 ②③不能
(2)大脑皮层
(二)
(1)促甲状腺激素(TSH)
(2)体液
(3)抑制 反馈
(4)ABC
44.请根据所学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相关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一)如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神经递质(或乙酰胆碱) .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 .
(2)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a 不收缩 ;刺激b处,肌肉a 收缩 .(填“收缩”或“不收缩”).你认为在整个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 单方向 (单向或双向).
(二)根据有关免疫调节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表示人体先后注射不同种抗原后产生的抗体情况.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的是曲线 B ,其特点是 迅速产生大量抗体(快而强) .
(2)如图代表是 体液 免疫的过程.在①阶段中需要 吞噬 细胞参与.
细胞III(能或不能) 不能 识别抗原,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是 抗体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艾滋病的病因主要是HIV病毒攻击人体的 T 淋巴细胞,医学研究表明,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传播途径.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表示反射弧的相关结构,其中f是感受器、e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表示突触、b表示传出神经、a表示效应器.
乙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B表示突触后膜.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初次注射抗原X时,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将抗原消灭后,抗体数量逐渐减少;再次注射抗原X和Y时,对于抗原X是第二次免疫反应,机体会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因此对应于曲线B;对于抗原Y是初次免疫,因此产生抗体数量少且速度慢,对应于曲线C.
分析最后的流程图可知,表示体液免疫过程,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细胞III是浆细胞,细胞Ⅱ是记忆细胞,细胞Ⅰ是B细胞.
【解答】解:(一)、(1)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与B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将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因此兴奋只能由A传到B.
(2)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不收缩,刺激b处,肌肉收缩.在整个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方向的.
(二)、(1)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当抗原X再次进入机体后,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并分泌大量的抗体,即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因此同时注射抗原Y和X,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B,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C.
(2)如图代表是体液免疫的过程.在①阶段中需要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暴露出其特定的抗原.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故细胞III是浆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艾滋病的病因主要是HIV病毒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
故答案为:
(一)
(1)神经递质(或乙酰胆碱)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
(2)不收缩 收缩 单方向
(二)
(1)B 迅速产生大量抗体(快而强)
(2)体液 吞噬 不能 抗体 T
45.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
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结果预测
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 3、4、5 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 2 装置.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根据 1 和 3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2)根据 1 和 2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3)根据1和4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 玉米幼苗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 .
(4)主要植物激素除生长素、赤霉素以外还有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乙烯.其中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 幼嫩的叶、芽、发育中的种子 .在这些部位, 色氨酸 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可转变为生长素.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分析】据图分析,1号向光弯曲生长;2号既不生长,也不弯曲;3号、4号和5号直立生长;6号向右弯曲生长.1、3号单一变量是单侧光,两组对比说明幼苗向光性是单侧光引起的;1、2号单一变量是否切去尖端,所以两者对照说明玉米向光弯曲与玉米幼苗尖端有关;1、4号单一变量是否让尖端感光,两者对照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5、6号对照可说明玉米幼苗弯曲生长与生长素玉米幼苗胚芽鞘左右两侧分布不均匀有关.
【解答】解:(二)1号幼苗尖端受到单侧光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导致植物向光弯曲生长;2号去掉尖端,没有生长素,植株既不生长不弯曲;3号植株在纸盒内,生长素分布均匀,植株直立生长;4号植株尖端不能感受光的刺激,植物生长素分布均匀,则植株直立生长,5号去掉尖端,植株上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则植株直立生长;6号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快放置在左侧,则植株向右弯曲生长.
(三)(1)“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实验的自变量为尖端是否接触到单侧光刺激,1与3的自变量有无单侧光刺激.
(2)“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实验自变量为是否有尖端存在,1与2符合自变量的要求.
(3)1与4的变量是接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1和4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4)主要植物激素除生长素、赤霉素以外还有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其中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叶、芽、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故答案为:
(二)3、4、5 2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1和3
(2)1和2
(3)玉米幼苗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
(4)细胞分裂素 幼嫩的叶、芽、发育中的种子 色氨酸
2016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