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7.00 KB
  • 2021-09-25 发布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孟德尔发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过程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测交实验的目的是用以检测F1的基因型 B. 在杂交实验过程中必须对父本和母本去雄 C. 孟德尔做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一演绎法步骤中的实验验证阶段 D. F1自交产生的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显性个体数量多于隐性个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测交实验是让1与隐性个体杂交,以验证1是否是杂合子,A正确;‎ B.在杂交实验过程中必需对母本去雄,且要彻底,但是父本不需要,B错误;‎ C.孟德尔做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一演绎法步骤中的实验验证阶段,C正确;‎ D.F1自交产生的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及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识记测交的概念及意义,明确测交可以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2.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后侵染大肠杆菌。在此实验中,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的是 A. 含35S标记的蛋白质 B. 含32P标记的DNA C. 含35S标记的蛋白质和32P标记的DNA D. 不含32P标记的DNA ‎【答案】B ‎【解析】‎ ‎【分析】‎ ‎1、T2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的组成元素为C、H、O、N、P;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为C、H、O、N、S。若要通过检测DNA和蛋白质的走向应该选择它们的特有元素来标记,故DNA用P标记;蛋白质用S标记。‎ ‎2、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步骤首先获得35S和32P标记T2‎ 噬菌体,然后再与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然后适时保温后再搅拌、离心,最后通过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高低,从而得出结论。‎ ‎3、噬菌体是专性寄生物,不能在培养基中培养,只能在活体中培养。‎ ‎【详解】A.噬菌体侵染过程中含35S标记的蛋白质不进入大肠杆菌内,A错误; ‎ B.含32P标记的DNA进入大肠杆菌内,B正确;‎ C.含35S标记的蛋白质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而32P标记的DNA进入大肠杆菌内,C错误; ‎ D.题意显示噬菌体中的DNA是含32P标记的DNA,没有不含32P标记的DNA,D错误。‎ 故选B。‎ ‎3.下列过程中,不出现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A. DNA分子的复制 B. RNA分子的逆转录 C. 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D. RNA通过核孔转移到细胞质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DNA复制 DNA转录 翻译 时间 细胞分裂的间期 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条件 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ATP RNA聚合酶等,ATP 酶,ATP,tRNA 模板 DNA的两条链 DNA的一条链 mRNA 原料 含A T C G的四种脱氧核苷酸 含A U C G的四种核糖核苷酸 ‎20种氨基酸 模板去向 分别进入两个子代DNA分子中 与非模板链重新绕成双螺旋结构 分解成单个核苷酸 特点 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多起点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 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依次合成多肽链 碱基配对 A→T,G→C A→U,T→A,G→C A→U,G→C 遗传信息传递 DNA→DNA DNA→mRNA mRNA→蛋白质 实例 绝大多数生物 所有生物 意义 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 ‎【详解】A.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中严格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A错误; ‎ B.RNA分子的逆转录过程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错误;‎ C.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过程中有mRNA到tRNA的碱基互补配对过程,C错误; ‎ D.RNA通过核孔转移到细胞质中不需要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正确。‎ 故选D。‎ ‎4.鹦鹉羽毛绿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已知绿色鹦鹉与黄色鹦鹉交配,所得F1中绿色:黄色=1:1。让F1中的绿色鹦鹉彼此交配,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黄色=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F1中的绿色鹦鹉彼此交配产生的绿色鹦鹉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B. 绿色鹦鹉自由交配多代,每一代中总会出现一定比例的黄色鹦鹉 C. 黄色鹦鹉中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D. 鹦鹉的黄色羽毛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绿色鹦鹉彼此交配,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黄色=2:1可知:绿色羽毛为显性性状,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故鹦鹉群体中的绿色鹦鹉均为杂合子,黄色鹦鹉均为纯合子。‎ ‎【详解】A.由分析可知:F1中的绿色鹦鹉彼此交配产生的绿色鹦鹉中只有杂合子,A错误;‎ B.由于绿色鹦鹉为杂合子,故自由交配多代,每一代中总会出现一定比例的黄色鹦鹉,B正确;‎ C.黄色羽毛为隐性性状,故黄色鹦鹉都是纯合子,C错误;‎ D.鹦鹉的黄色羽毛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属于隐形性状,D错误。‎ 故选B。‎ ‎5.果蝇的某自然群体中,II号染色体的变化很多。下表表示在不同的气温条件下,II号染色体有变化的纯合子的生活能力状况(以标准型作为参考指标)。根据表格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相对值 气温 II号染色体的各种变化类型 ‎25.5 C ‎21.0 C ‎16.5 C 标准型 ‎100%‎ ‎100%‎ ‎100%‎ 甲 ‎99%‎ ‎98%‎ ‎100%‎ 乙 ‎95%‎ ‎89%‎ ‎87%‎ 丙 ‎92%‎ ‎109%‎ ‎109%‎ A. 甲、乙、丙类型都是由标准型突变而来的 B. 气温的变化对标准型果蝇的生活能力没有影响 C. 三种突变类型中,乙类型为有害突变 D. 气温为21.0℃和16.5℃时,丙类型果蝇的生活能力比标准型果蝇的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变异的类型包括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可以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DNA复制的过程中,基因突变能为生物的变异提供最初的原材料。‎ ‎【详解】A.甲、乙、丙类型都是由野生型突变而来的,A错误;‎ B.气温的变化对标准型果蝇的生活能力有影响,只不过实验中把标准型的存活率作为对照而已,B错误;‎ C.所有的突变对生物本身都是有害的,但是对生物的进化都是有利的,故三种突变类型中,不能直接判定乙类型为有害突变,C错误;‎ D.由表中数据可知:气温为21.0℃和16.5℃时,丙类型果蝇的生活能力比标准型果蝇的强,D正确。‎ 故选D。‎ ‎6.下列有关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杂交育种可将两个物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B. 单倍体育种可获得结实率高的优良单倍体品种 C. 诱变育种可定向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 D. 基因工程育种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答案】D ‎【解析】‎ ‎【分析】‎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 方法 杂交 激光、射线或化学药品处理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种子或幼苗 花药离体培养 后加倍 优点 可集中优良性状 时间短 器官大和营养物质含量高 缩短育种年限 缺点 育种年限长 盲目性及突变频率较低 动物中难以开展 成活率低,只适用 于植物 举例 高杆抗病与矮杆感病杂交获得矮杆抗病品种 高产青霉菌株的育成 三倍体西瓜 抗病植株的育成 ‎【详解】由分析可知:‎ A.杂交育种可将两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而不是物种,因为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 B.单倍体育种可获得纯合子,使性状较快稳定,B错误;‎ C.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故诱变育种存在盲目性,但可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C错误;‎ D.基因工程育种可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正确。‎ 故选D。‎ ‎【点睛】熟练掌握各种育种方法的特性与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易因为审题不清而错选A。‎ ‎7.下列变异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 父母正常,但女儿患艾滋病 B. 封闭山区中,父母正常,但儿子患“大脖子”病 C. 正常绿色植物的种子在阴暗处发育成的黄化苗 D. 袁隆平培育的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发病机理是HIV主要侵染T细胞,使机体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大脖子病是医学上称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俗称,致病的原因是缺碘而引起的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详解】A、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不属于可遗传变异,A错误;‎ B、封闭山区中,儿子患“大脖子”病,究其原因是由于饮食中缺碘而引起的,不属于可遗传变异,B错误;‎ C、正常绿色植物的种子在阴暗处发育成的黄化苗,其原因是没有光,叶绿素不能合成,该变异为不能遗传的变异,C错误;‎ D、袁隆平培育的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所采用的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变异,D正确。‎ 故选D。‎ ‎8.下列有关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B. 多倍体都能进行正常减数分裂产生可育配子 C. 秋水仙素可抑制染色体复制,从而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D. 四倍体马铃薯的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称为单倍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做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叫做多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做单倍体。秋水仙素诱导形成多倍体的机理是: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详解】A、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A错误;‎ B、多倍体中的三倍体,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因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而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B错误;‎ C、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C错误;‎ D、四倍体马铃薯的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其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因此称为单倍体,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没有真正理解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概念的内涵:‎ ‎9.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该病为单基因常染色体遗传病,则该病一定是显性遗传病 B. 若该病为多基因遗传病,则该病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 C. 若该病为单基因伴性遗传病,则该病是隐性遗传病 D. 若该病为单基因伴性遗传病,则II-4一定是纯合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1、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遗传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由染色体异常造成的遗传病,患者体内没有致病基因。‎ ‎2、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的体内不含致病基因;多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大多数遗传病是先天性疾病,有些遗传病可在个体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阶段才表现出来。‎ ‎【详解】A. 若该病为单基因常染色体遗传病,该病既可以显性遗传病也可以是隐性遗传病,A错误;‎ B.若该病为多基因遗传病,则该病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B正确;‎ C.若该病为单基因伴性遗传病,则不能判断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因为4号患病却生出了不患病的6号儿子,C错误;‎ D.若该病为单基因伴性遗传病且为隐性遗传病,则II-4一定是纯合子,D错误。‎ 故选B。‎ ‎1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B. 当种群的基因库有明显差异时,可能会形成生殖隔离 C.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 D. 突变是不定向的,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答案】B ‎【解析】‎ ‎【分析】‎ ‎1、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过程;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共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2、在没有突变和自然选择的条件下,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这样的群体为遗传平衡群体,后代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能保持稳定。‎ ‎【详解】A.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A错误;‎ B.当种群的基因库有明显差异时,可能会出现基因无法交流的现象,故可能会形成生殖隔离,B正确;‎ C.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个遗传平衡的群体在随机交配的条件下,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C错误;‎ D.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故有害突变也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D错误。‎ 故选B。‎ ‎【点睛】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成熟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液 B.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只是淋巴 C. 口腔上皮细胞的内环境是唾液和组织液 D.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 题图分析:甲为细胞内液;乙为组织液;丙为血浆。‎ ‎【详解】A.成熟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A错误; ‎ B.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有淋巴和血浆,B错误;‎ C.口腔上皮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C错误; ‎ D.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D正确。‎ 故选D。‎ ‎【点睛】掌握内环境个组分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弄清组织模式图中各种细胞所处的具体环境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下列有关人体体液中的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氧气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 B. 氧气、血红蛋白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C. 组织液中的二氧化碳大部分经过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血浆 D. 组织液中的氧浓度比细胞质基质中的低 ‎【答案】A ‎【解析】‎ ‎【分析】‎ ‎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 (1)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无机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核苷酸等。 (2)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3)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 ‎3、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内容包括pH、渗透压、温度的动态平衡。‎ ‎【详解】A.氧气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A正确;‎ B.氧气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组分,B错误;‎ C.组织液中的二氧化碳大部分经过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浆,C错误;‎ D.组织液中的氧浓度比细胞质基质中的高,否则氧气无法进入组织细胞,D错误。‎ 故选A。‎ ‎【点睛】理解内环境中物质的交换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无机盐离子是动物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下列有关人体内无机盐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Na+、Cl-等无机盐离子和血浆蛋白的含量有关 B. 正常人的血浆pH维持在6.25~7.45,与HCO3-、HPO4-等有关 C. 神经细胞维持静息电位和产生动作电位与离子有关 D. 人体血液中的Ca2+过低会导致抽搐等症状出现 ‎【答案】B ‎【解析】‎ ‎【分析】‎ ‎1、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钠离子和氯离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自钠离子和氯离子。‎ ‎2、正常人血浆pH维持在7.35~7.45,血浆pH之所以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无机盐的含量能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故人体血液中的Ca2+过低会导致抽搐,Ca2+过高会引起重症肌无力。‎ ‎【详解】A.由分析可知: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Na+、Cl-等无机盐离子和血浆蛋白的含量有关,A正确;‎ B.正常人的血浆pH维持在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B错误;‎ C.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的产生与钾离子外流有关,产生动作电位与钠离子内流有关,故神经细胞维持静息电位和产生动作电位与离子有关,C正确;‎ D.人体血液中的Ca2+过低会导致抽搐等症状出现,D正确。‎ 故选B。‎ ‎14.组织水肿是指组织间隙液体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症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蛋白质摄入不足引起的血浆渗透压降低会导致组织水肿 B. 局部组织代谢异常旺盛,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出现组织水肿 C. 过敏引起的水肿在消退时,组织液中的水全部进入毛细血管 D. 适量输入质量分数为1.8%的NaCl溶液可用于治疗细胞吸水肿胀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由蛋白质和无机盐决定,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自于钠离子和氯离子。‎ ‎2、组织水肿是在特殊情况下,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或血浆、细胞内液渗透压降低,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中,导致水肿的现象。‎ ‎3、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如下:过敏反应、肾炎或组织损伤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渗出,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组织液增多;长期营养不良、摄入蛋白质不足,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溶质微粒数目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旺盛,组织液中溶质微粒数目增多,组织液渗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详解】A.蛋白质摄入不足引起的血浆渗透压降低,而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会导致组织水肿,A正确;‎ B.局部组织代谢异常旺盛,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出现组织水肿,B正确;‎ C.过敏引起的水肿在消退时,组织液中的水一部分进入毛细血管,还有的会进入毛细淋巴管,C错误;‎ D.适量输入质量分数为1.8%的NaCl溶液会导致血浆渗透压上升,可缓解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而引起的组织水肿,从而治疗细胞吸水肿胀,D正确。‎ 故选C。‎ ‎【点睛】掌握组织水肿的成因和常见的各种类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及稳态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内环境稳态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pH、渗透压维持相对稳定 B. 内环境稳态是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结果 C. 直接参与内环境稳态维持的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循环系统等 D. 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1)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 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包括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内环境稳态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如葡萄糖、渗透压、温度、pH等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A错误;‎ B.由概念可知:内环境稳态是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结果,B正确;‎ C.机体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循环系统等直接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C正确;‎ D.机体调节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D正确。‎ 故选A。‎ ‎16.下图是人体某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共同组成人体细胞的细胞内液 B. ④中的少量蛋白质重回血浆至少需要穿过4层生物膜 C. ①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有氧呼吸至少需要穿过5层生物膜 D. 肌细胞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浆至少需要穿过5层生物膜 ‎【答案】D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①是血浆;②是细胞内液;③是组织液;④是淋巴。‎ ‎【详解】A.由分析可知:①②③④共同组成人体的体液,A错误;‎ B.④是淋巴,其中的少量蛋白质重回血浆直接回流即可,不需要跨膜,B错误;‎ C.①为血浆,由于葡萄糖参与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故葡萄糖从血浆中进入组织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至少需要穿过3层生物膜,C错误;‎ D.肌细胞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浆至少需要穿过5层生物膜,依次为两层线粒体膜、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细胞共5层,D正确。‎ 故选D。‎ ‎17.小张从军,驻守到西藏某地。医务工作者监测并制作出其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过程中血液中乳酸浓度变化曲线,见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ab段,小张体内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B. bc段,小张体内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 C. 乳酸进入血液后,主要依靠与Na2CO3反应来调节pH D. 与a时相比,c时小张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 ‎【答案】B ‎【解析】‎ ‎【分析】‎ ‎1、人体血浆PH: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2、人体pH稳态的维持机制: (1)稳态维持的原因: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NaHCO3/H2 CO3、NaH2PO4 / Na2HPO4等。 (2)维持机制: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 ‎3、题图分析:图示表示某人从初入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变化曲线,AB段上升是初入高原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无氧呼吸加强使得乳酸含量增加;BC段下降是因为乳酸被血浆中的NaHCO3等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所致。‎ ‎【详解】A.ab段血浆中乳酸含量增加,是由于机体供氧不足无氧呼吸所致,但是小张体内细胞依然主要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 B.bc段血浆中乳酸含量下降,是由于机体慢慢适应红细胞增多,体内氧气渐渐增多所致,另一方面还有缓冲物质的作用,此时小张体内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 C.乳酸进入血液后,主要依靠与NaHCO3等缓冲物质反应来调节pH,C错误; ‎ D.与a时相比,c时小张体内红细胞数量增多,D错误。‎ 故选B。‎ ‎18.下列有关神经元及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组成同一神经元的树突较少、轴突较多 B. 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C. 组成突触的突触前膜、突触后膜都是神经元的树突的膜 D. 突触前神经元能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后神经元不能释放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神经元是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树突是神经细胞用来感受周边环境信息状态的,轴突是神经细胞之间用来传递信息,故对于同一个神经元来讲,树突的数量要多于轴突的数量,神经元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能传到兴奋。‎ ‎2、突触指神经细胞之间相互接触形成的,突触的类型有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前膜应该是轴突膜。‎ ‎【详解】A.组成同一神经元的树突较多、轴突较少,A错误;‎ B.神经元的功能表现在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B正确;‎ C.突触的类型有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突触的突触前膜是轴突膜、突触后膜是神经元树突的膜或胞体膜,C错误;‎ D.突触前神经元能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后神经元也能释放递质,D错误。‎ 故选B。‎ ‎19.在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效应器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A. 有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 B. 失去感觉的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 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D. 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效应器,感觉神经末梢,或传入神经末梢组成感受器。‎ ‎2、机体所有的感觉都是由大脑皮层做出的。‎ ‎【详解】由题意可知:反射弧中效应器受损,而其他部分正常,则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兴奋能沿着传入神经传递神经中枢和大脑皮层,故机体有感觉,但由于效应器受损,故兴奋即使传到传出神经,也无法做出反应,A正确。‎ 故选A。‎ ‎【点睛】熟练掌握反射的产生机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下列有关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递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后以胞吐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B.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即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C.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再作用于突触后膜 D. 神经递质是小分子,突触小泡释放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目前已知的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酸类(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等),一氧化氮等。‎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时,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有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离子通透性改变,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由此可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经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之间的转变过程。‎ ‎【详解】A.由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可知:神经递质并不在核糖体上合成,储存在突触小泡内,接受刺激后以胞吐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A错误 B.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情况与神经递质的类型有关,故不一定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B错误;‎ C.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再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C正确;‎ D.神经递质是小分子,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C。‎ ‎21.下列有关人脑的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体温调节中枢、冷觉中枢均位于下丘脑 B. 长期记忆与大脑皮层下的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C. 大脑皮质的S区受损伤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的谈话 D. 小脑萎缩的病人可表现为步态不稳、容易跌倒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人脑的高级功能。‎ ‎1、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2、人脑的言语区包括W区为书写性语言中枢;V区为视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受损伤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思想。‎ ‎3、大脑皮层的功能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机体所有的感觉都是由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做出的,感觉的产生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详解】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但冷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A错误;‎ B.由分析可知:短期记忆与大脑皮层下的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B错误;‎ C.大脑皮层的S区受损伤的患者能听懂别人的谈话,但不能讲话,C错误;‎ D.小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故小脑萎缩的病人可表现为步态不稳、容易跌倒,D正确。‎ 故选D。‎ ‎22.下图是测量单一神经纤维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实验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静息状态下,R的指针不发生偏转 B. 用S给予适宜刺激,R会进行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 用S给予适宜刺激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的过程属于反射 D. 给予效应器适宜刺激可引起感受器发生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局部电流或神经冲动。‎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时,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有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离子通透性改变,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由此可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经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之间的转变过程。‎ ‎4、题图R测的是膜内、外的电位差未受刺激时,表示静息电位,图示中的指针处于偏转状态,在S处给予刺激后,由于刺激的是传入神经,故兴奋可以传递到电位计的位置。兴奋传导到左侧电极处膜外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此时指针向右偏转,而后随着左侧电极处电位由负变为正的过程中指针恢复到原来向左偏转的状态;当电流传到右侧电极时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在此过程中指针再次发生偏转,然后恢复为最初的状态。‎ ‎【详解】A.静息状态下,R的指针也会发生偏转,A错误;‎ B.用S给予适宜刺激,R会进行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正确;‎ C.用S给予适宜刺激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的过程不属于反射,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 D.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递的,故给予效应器适宜刺激不会引起感受器发生反应,D错误。‎ 故选B。‎ ‎23.屈反射是指由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肢体回缩的原始保护性反射。下表是利用青蛙进行的关于屈反射的相关实验记录表。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序号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I 开灯并用硫酸刺激后肢,发生屈反射 实验II 只开灯 ,不用硫酸刺激,不发生屈反射 实验III 先开灯,2 s后给予硫酸刺激.发生屈反射;重复多次后,只开灯不用硫酸刺激,发生屈反射 A. 参与实验I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 实验II可起对照作用 C. 实验III中含有条件反射 D. 参与实验III的神经中枢只位于大脑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的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条件反射:在非条件反射为基础上,后天学习形成的、需要大脑皮质高级中枢参与的、比较高级复杂的神经调节方式。‎ ‎【详解】A.实验I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参与实验I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A正确; ‎ B.为了说明未建立条件反射前,只开灯不能引起反射活动,故此时实验II可起对照作用,B正确;‎ C.实验III中经过多次条件刺激后,建立了只开灯就进行屈反射的有的条件反射,C正确; ‎ D.实验III中有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离不开大脑的参与,但是反射活动的完成依然需要位于脊髓中的神经中枢的参与,D错误。‎ 故选D。‎ ‎24.图表示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灵敏电流计的电极均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在a处给予适宜电刺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的单方向性与神经递质的分布特点有关 B. 当电流计的指针指向正中央时,膜内外无离子的进出 C. 兴奋传到b点时,该处膜内外电荷分布为外负内正 D. 若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则“?”处有突触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有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离子通透性改变,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由此可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经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之间的转变过程。‎ ‎【详解】A.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完成兴奋的传递,所以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的单方向性与神经递质的分布特点有关,A正确;‎ B.当电流计的指针指向正中央时,说明此时为静息电位状态,膜内钾离子外流,B错误;‎ C.图示a处的刺激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b点,故该处膜内外电荷分布为外正内负,依然为静息电位状态,C错误;‎ D.若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说明兴奋从电流计的左侧传到了右侧,则“?”处没有突触,D错误。‎ 故选A。‎ ‎25.下图是反射弧部分结构示意图,灵敏电流计的电极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侧的e、f点,a、b、c、d为4个刺激点。欲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不应选择4个刺激点中的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2、刺激a点的由于兴奋向左传导的的显性无法检测出来,故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的结论。‎ ‎【详解】A.若刺激a点看到的现象是电流计发生两次不同方向的偏转和肌肉收缩,但只能说明兴奋由刺激点向右传导,不能证明向左侧也发生了传导,A正确; ‎ B.若刺激b点,由于b点没有位于ef的中点,能看到电流计发生两次不同方向的偏转和肌肉收缩,可证明兴奋由刺激点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B错误; ‎ C.同理刺激c点,由于c点没有位于ef的中点,能看到电流计发生两次不同方向的偏转和肌肉收缩,可证明兴奋由刺激点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C错误; ‎ D.刺激 d点能看到电流计发生两次不同方向的偏转和肌肉收缩,可证明兴奋由刺激点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D错误。 ‎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26.下图1是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2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 ‎ ‎(1)图1中甲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含_____条染色单体、____个核DNA分子。‎ ‎(2)图1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图1中处于减数分裂时期的细胞是______。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1中的___________细胞。‎ ‎(3)图2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4)图1中____________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对应图2中的cd段。‎ ‎【答案】 (1). 初级精母细胞 (2). 8 (3). 8 (4). 甲、乙 (5). 甲、丙 (6). 甲 (7). DNA复制 (8). 着丝点分裂 (9). 甲 ‎【解析】‎ ‎【分析】‎ ‎(1)分析图1:甲细胞呈现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又因其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所以该细胞的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该生物个体的性别为雄性。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据此可判断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又因其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位向内凹陷,所以该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2)分析图2:bc段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增倍,说明发生了DNA(染色体)复制,形成了姐妹染色单体;de段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减半,说明姐妹染色单体消失,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见,ac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cd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或者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或者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详解】(1) 图1中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所以甲细胞的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甲细胞含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2‎ 条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因此共含有8条染色单体、8个核DNA分子。‎ ‎(2) 图1中的甲、乙细胞都含有同源染色体。图1中的甲、丙细胞分别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发生在图1中的甲细胞。‎ ‎(3) 图2显示:bc段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增倍,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de段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减半,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 ‎(4) 图2中的cd段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为最大值,说明存在染色单体,因此图1中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对应图2中的cd段。‎ ‎【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若要正确解答本题,需要熟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准确判断图1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方式及其时期,能结合图2准确判断曲线中各段相应细胞类型及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27.研究表明,某品种犬的毛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A/a、B/b共同控制,且已知B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对毛色的控制关系如下图所示。某实验小组让一只棕色雄犬与一只白色雌犬多次交配,结果F1全为黑色犬,F1雌雄互交,F2中有黑色犬、棕色犬和白色犬。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F2中,理论上毛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黑色犬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2)有同学认为,让雌雄黑犬交配,若后代全是黑犬,则亲本中的雌性黑犬为纯合个体。你___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上述说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发现一只毛色金黄的雄犬,查阅资料得知该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为了探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性染色体上,设计了如下实验:让该雄犬(若只含1个控制毛色金黄的显性基因)与多只正常的雌犬杂交,得到足够多的子代。‎ 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如果______________,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②如果______________,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 ‎③如果______________,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只在Y染色体上。‎ ‎【答案】 (1). 黑色:棕色:白色=9:3:4 (2). 6 (3). 不同意 (4).‎ ‎ 亲本中的雌性黑犬可能是纯合子(基因型为AAXBXB),也可能是杂合子(基因型为AaXBXB) (5). 子代雌、雄个体均表现为金黄:正常=1:1 (6). 子代雌性全表现为金黄,子代雄性全表现为正常 (7). 子代雌性全表现为正常子代,子代雄性全表现为金黄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两对基因A/a、B/b独立遗传,且已知B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故A/a位于常染色体上,由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图解可知黑色基因型为:A_XBX_ 或A_XBY;棕色基因型为A_XbXb或A_XbY;白色基因型为aaXBX_ 或aaXBY或aaXbXb或aaXbY。让一只棕色雄犬与一只白色雌犬多次交配,结果F1全为黑色犬,可推知棕色雄犬的基因型为AAXbY,白色雌犬的基因型为aaXBXB,,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雌雄互交,F2发生性状分离,F2中有黑色犬、棕色犬和白色犬,性状分离比为黑色(3/4×3/4):棕色(3/4×1/4):白色(1/4×1)=9:3:4。‎ ‎【详解】(1)由分析可知:在F2中,理论上毛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棕色:白色=9:3:4,黑色犬的基因型有AAXBXB、AAXBXb、AA XBY、AaXBXB、AaXBXb、Aa XBY 共6种。‎ ‎(2)有同学认为,让雌雄黑犬交配,若后代全是黑犬,则亲本中的雌性黑犬为纯合个体。你不同意上述说法,原因是亲本中的雌性黑犬可能是纯合子(基因型为AAXBXB),也可能是杂合子(基因型为AaXBXB)。‎ ‎(3)实验小组发现一只毛色金黄的雄犬,查阅资料得知该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为了探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性染色体上,设计了如下实验:让该雄犬(若只含1个控制毛色金黄的显性基因)与多只正常的雌犬杂交,得到足够多的子代。‎ 相关基因用E、e表示,用假设法分析如下:‎ ‎①如果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金黄色毛雄犬的基因型为Ee,正常毛色个体的基因型是ee,则杂交类似测交,则子代雌、雄个体均表现为金黄:正常=1:1。‎ ‎②如果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则金黄色毛雄犬的基因型为XEY,正常毛色个体的基因型是XeXe,则子代雌性全表现为金黄,子代雄性全表现为正常。‎ ‎③如果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只在Y染色体上。则金黄色毛雄犬的基因型为XYE,正常毛色个体的基因型是XX,则子代雌性全表现为正常子代,子代雄性全表现为金黄。答案中把实验的假设作为结论即可。‎ ‎【点睛】熟练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8.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见下图)引起的疾病。正常人的红细胞是中央微凹的圆饼状,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因血红蛋白结构异常而呈镰刀状,故该病患者的红细胞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所示基因突变的方式是碱基对的___。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___(填“很低”或“很高”)。‎ ‎(2)基因检测是检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常用方法,根据题意可知,除此方法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检测。‎ ‎(3)基因中某个碱基发生替换后,氨基酸的种类并没有改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可遗传的变异除基因突变外,还有基因重组和____。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在进行______________的过程中,控制______重新组合。‎ ‎【答案】 (1). 替换 (2). 很低 (3). 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形态 (4). 一种氨基酸对应多个密码子(或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5). 染色体变异 (6). 有性生殖 (7). 不同性状的基因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正常基因中由于碱基对的替换导致基因突变成致病基因,从而使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因血红蛋白结构异常而呈镰刀状。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后不一定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详解】(1)由图可知,上图所示基因突变的方式是碱基对的替换。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 ‎(2)由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形态异常,所以还可以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进行检测。‎ ‎(3)由于一种氨基酸对应多个密码子(或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所以基因中某个碱基发生替换后,氨基酸的种类可能并不会改变。‎ ‎(4)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属于于中档题。‎ ‎29.图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现代研究认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 ‎(2)神经调节过程中,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以________和________的形式最终传到神经中枢。‎ ‎(3)血浆与组织液的成分的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 ‎【答案】 (1). 免疫调节 (2). 温度 (3).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 局部电流(或电信号) (5). 神经递质(或化学信号) (6). 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a为免疫调节,b为温度。‎ ‎(1)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 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1)由分析可知:a表示免疫调节;b表示温度。现代研究认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电信号/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间以神经递质或(化学信号)进行传递,故神经调节过程中,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和神经递质的形式最终传到神经中枢。‎ ‎(3)血浆外渗进入组织间隙成为组织液,由于大分子蛋白质无法渗出,故血浆与组织液的成分的最主要的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点睛】熟练掌握有关内环境的基本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是第四、五空,学生表现为知道基本知识就是写不出来。‎ ‎30.下图1表示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表示测得的动作电位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状态下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_区段的电位,此状态主要是K+______(填“内”或“外”)流维持的。‎ ‎(2)图2中,表示Na+内流引起的膜电位变化的是_________区段。据此,有人提出动作电位的幅度与细胞外的Na+浓度有关,请利用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材料和用具:生理状况一致的有活性的蛙离体坐骨神经标本若干,电位测量装置若干、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不影响神经的活性)、电刺激设备、培养皿若干。‎ 实验步骤:‎ ‎①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制成如图1所示装置,制作若干组;‎ ‎②将上述神经标本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电刺激设备分别刺激各标本的神经;‎ ‎④记录指针右偏的最大值。‎ ‎【答案】 (1). AB (2). 外 (3). BC (4). 蛙离体坐骨神经标本与电位测量装置 (5). 等量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 ‎【解析】‎ ‎【分析】‎ ‎1、题图分析:图1中测得电位是膜内、外的电位差,表示静息电位,图2表示动作电位的变化过程。图2中:AB段电位为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此时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形成静息电位;B点是接受刺激后,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开始内流膜内外的电位差逐渐变小,逐渐形成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大量内流;C点:动作电位形成;CD段: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通过协助扩散外流,恢复静息电位;DE ‎ 段:通过钠钾泵的作用,恢复刺激前的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的产生与钠离子内流有关,静息电位的产生与钾离子外流有关。‎ ‎【详解】(1)由分析可知:图1状态下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AB区段的电位,此状态主要是K+外流维持的。‎ ‎(2)图2中, Na+内流表示意味着动作电位的产生,即图2中的BC区段。为证明动作电位的幅度与细胞外的Na+浓度有关,进行试验,根据实验目的可知:实验设计过程中应控制的变量是细胞外液中钠离子浓度的变化,因变量是动作电位的变化。‎ 实验步骤:‎ ‎①将蛙离体坐骨神经标本与电位测量装置连接制成如图1所示装置,制作若干组;‎ ‎②将上述神经标本置于等量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控制自变量);‎ ‎③用电刺激设备分别刺激各标本的神经;‎ ‎④记录指针右偏的最大值(因变量变化)。‎ ‎【点睛】理解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解答实验设计的关键!掌握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