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5.50 KB
  • 2021-09-26 发布

【生物】江西省新余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江西省新余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 B. 所有生物都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C.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 原核细胞都含有核糖体和染色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未揭示多样性,A错误;‎ B、病毒不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B错误;‎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层次,C正确;‎ D、原核细胞无染色体,D错误。‎ 故选C。‎ ‎2.下列有关蓝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蓝藻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 B. 能从亲代细胞中得到遗传物质,且遗传物质是RNA C. 蓝藻不含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D. 蓝藻细胞含有线粒体,所以能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C ‎【解析】‎ ‎【详解】A、蓝藻只含有细胞膜一种生物膜,无生物膜系统,A错误;‎ B、蓝藻的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 C、蓝藻不含叶绿体,但含有光合色素,故也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蓝藻细胞不含线粒体,D错误。‎ 故选C。‎ ‎3.如图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 组成每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20种 B. ①过程称为脱水缩合,B的结构式为NH—CO C. 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A的数目 D. 蛋白质的多样性与A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A、组成每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最多有20种,A错误;‎ B、B的结构式为-NH—CO-,B错误;‎ 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A的数目-肽链的数目,C错误;‎ D、蛋白质的多样性与A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D正确。故选D。‎ ‎4.生物学教材中多次出现丝状物,例如胞间连丝、细胞骨架、纺锤丝、星射线等。下列关于它们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有( )‎ A.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纺锤丝有关 B. 哺乳类动物成熟红细胞也有细胞骨架 C. 胞间连丝就是细胞膜上的一种糖蛋白 D. 细胞骨架与能量的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答案】C ‎【解析】‎ ‎【详解】A、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牵引染色体的移动,A正确;‎ B、细胞骨架是蛋白质纤维组成的,哺乳类动物成熟红细胞也有细胞骨架,B正确;‎ C、胞间连丝指穿过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不仅仅是糖蛋白,C错误;‎ D、细胞骨架与能量的转换、信息传递、物质运输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D正确。‎ 故选C。‎ ‎5.图表示膜之间的融合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此过程可以表示胞吐过程 B. 融合过程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 C. 囊泡与高尔基体之间可以发生 D. 融合过程需要特定的物质帮助 ‎【答案】B ‎【解析】‎ ‎【详解】A、胞吐过程也是膜之间的融合过程,故图示过程可以表示胞吐过程,A正确; B、膜之间的融合过程体现膜的流动性,B错误; C、囊泡与高尔基体膜结构相同,它们之间可以发生膜之间的融合,C正确; D、由图可知膜之间的融合过程需要特定的物质帮助,D正确。 故选B。‎ ‎6.蝴蝶将一朵油菜花的花粉带到另一朵油菜花的柱头上后,即可发生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释放精子、精卵融合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若将一朵油菜花的花粉带到一朵桃花的柱头上则不会发生这一系列反应。该现象能很好地说明细胞膜 A. 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 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 D. 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中“蝴蝶将一株油菜的花粉带到另一株油菜花的柱头上后,即可发生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释放精子、精卵融合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若将一株油菜的花粉带到一朵桃花的柱头上则不会发生这一系列反应”说明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即细胞直接接触传递信息。‎ 故选D。‎ ‎7.如图所示,先在1~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相应的溶液(1号和2号为花生子叶匀浆,3号为麦芽糖溶液,4号为蔗糖溶液,5号和6号为豆浆);然后在1号和2号试管中再分别加入一定量的苏丹Ⅲ和蒸馏水后摇匀,3号和4号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2 min,5号和6号试管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双缩脲试剂和蒸馏水后摇匀;最后观察实验现象。则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 A. 1号试管中呈现红色,说明花生子叶中含有脂肪 B. 3和4号的颜色分别为砖红色和无色,说明蔗糖属于非还原糖 C. 5和6号的颜色分别为紫色和乳白色,说明豆浆中含有蛋白质 D. 三组实验中均有对照组,分别是:1号、4号和6号 ‎【答案】C ‎【解析】‎ ‎【详解】A、1号试管中呈现橘黄色,说明花生子叶中含有脂肪,A错误;‎ B、3和4号的颜色分别为砖红色和蓝色,说明蔗糖属于非还原糖,B错误;‎ C、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5和6号的颜色分别为紫色和乳白色,说明豆浆中含有蛋白质,C正确;‎ D、甲组中2号是对照组,D错误。‎ 故选C。‎ ‎8.如图为以某种动物受精卵为材料进行的三组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实验①、②、③的结果可说明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B. 实验②和实验③对比,可说明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C. 实验①和实验③对比,可说明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D. 实验③的结果可说明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A、实验①、②、③的结果可知,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二者同时存在才能正常存活,A正确;‎ B、实验②和实验③对比,可说明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B错误;‎ C、实验①和实验③对比,可说明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C错误;‎ D、实验③的结果只能说明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不能说明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D错误。‎ 故选A。‎ ‎9.下图为溶酶体的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所有细胞都含有溶酶体,溶酶体膜属于生物膜系统 B. H +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与水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 C. 溶酶体吞噬侵入细胞的病原体的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D. 溶酶体破裂后,其内部各种水解酶的活性均升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A、原核细胞不含溶酶体,A错误; B、H +进入溶酶体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而水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错误; C、溶酶体吞噬入侵细胞的病原体过程属于胞吞,体现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正确; D、溶酶体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而细胞质基质中的PH在7.0,因此溶酶体破裂后,其内部各种水解酶的活性应降低,D错误。 故选C。‎ ‎10.下图为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壁分离过程中,①是②的对照组,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②是①的对照组 B. 实验可选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不能选用蚕豆叶表皮细胞 C. 用洋葱外表皮进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若观察到 b 处变为紫色,说明细胞膜破裂 D. 用黑藻叶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可观察到 abc 处的颜色分别为无色、无色、绿色 ‎【答案】A ‎【解析】‎ ‎【详解】A、本实验存在两组对照实验,质壁分离过程中对照组是自然状态下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对照组是发生了质壁分离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A正确;‎ B、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应挑选利于观察的有颜色的植物叶片,可选用蚕豆叶表皮细胞,B错误;‎ C、用洋葱外表皮进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若观察到a处变为紫色,说明细胞膜破裂,C错误;‎ D、黑藻叶肉细胞内有大而清晰的叶绿体,液泡无色,因此用黑藻叶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可观察到 abc 处的颜色分别为无色、绿色、无色,D错误;‎ 故选A。‎ ‎11.下列关于ATP和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ATP的合成与水解需要不同酶的参与 B. ATP与ADP都是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 C.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并为反应提供能量 D.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少部分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A、ATP的合成需要ATP合成酶的催化,水解需要ATP水解酶的催化,A正确;‎ B、ATP与ADP都是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前者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后者含有1个高能磷酸键,B正确;‎ C、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为反应提供能量,C错误;‎ D、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少部分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大多以热能形式散失,D正确。‎ 故选C。‎ ‎12.某研究小组进行了探究环境因素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中a点植物叶肉细胞中参与C3还原的NADPH和ATP比c点要多 B. 图中a、c、d点所对应的叶肉细胞中C3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c> d C. 若e点为正常植物的光饱和点,则缺镁植物的e点会右移 D. 若将图中相应CO2浓度改为温度,则此关系也成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中a点光合速率小于c点,故a点植物叶肉细胞中参与C3还原的NADPH和ATP比c点要少,A错误;‎ B、图中a、c相比,c点的光照强度更大,光反应更快,故c点的C3含量少于a点,cd相比,c点的二氧化碳浓度更大,二氧化碳的固定更强,故c点的C3含量多于d点,B正确;‎ C、若e点为正常植物的光饱和点,缺镁会导致光合速率减慢,e点会左移,C错误;‎ D、若将图中相应CO2浓度改为温度,在最适温度下,光合速率最大,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光合速率均会下降,与图不符,D错误。‎ 故选B。‎ ‎13.将刚采摘的新鲜蓝莓分成两等份,一份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 h后,贮藏在温度为1 ℃的冷库内,另一份则始终在1 ℃的冷库内贮藏。从采摘后算起每10天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下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B. 第20天CO2处理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低于对照组 C. 第40天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D. 为抑制蓝莓贮藏时的无氧呼吸,贮藏前可用高浓度的CO2处理一定时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并结合题意可知,若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比值等于1,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若CO2释放量和O2‎ 吸收量的比值大于1,说明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第20天CO2处理组的无氧呼吸强度低于对照组,所以蓝莓产生的乙醇量低于对照组,B正确;第40天对照组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C错误;曲线表明,为抑制蓝莓贮藏时的无氧呼吸,贮藏前可用高浓度的CO2处理一定时间,D正确。‎ ‎14.放射性同位素在生物实验中常应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15N标记丙氨酸,内质网上核糖体将有放射性,而游离核糖体则无 B. 给小麦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是: 14CO2→14C3→(14CH2O)‎ C. 给水稻提供14CO2,根细胞在缺氧环境有可能出现14C2H5OH D. 小白鼠吸入18O2,在尿液、呼出的二氧化碳中有可能分别检测到含有H218O、C18O2‎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用15N标记丙氨酸,内质网上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均会出现放射性,A错误;‎ B、给小麦提供14CO2,其会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故14C的转移途径是: 14CO2→14C3→(14CH2O),B正确;‎ C、给水稻提供14CO2,14C会通过光合作用进入有机物中,根细胞在缺氧环境会通过有氧呼吸产生14C2H5OH,C正确;‎ D、小白鼠吸入18O2,氧气会通过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进入水中,含18O的水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18O会进入二氧化碳中,故在尿液、呼出的二氧化碳中有可能分别检测到含有H218O、C18O2,D正确。‎ 故选A。‎ ‎15.如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 ‎ A. 实验结果C、E瓶都变浑浊,可以证明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 B. 实验中的甲、乙装置需要相同且适宜的温度 C. 在相同时间内C、E瓶中浑浊程度相同 D. A瓶中加入NaOH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实验结果C、E瓶都变浑浊,可以证明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A正确;‎ B、温度是无关变量,需保持一致,故实验中的甲、乙装置需要相同且适宜的温度,B正确;‎ C、在相同时间内C的浑浊程度大于E瓶,C错误;‎ D、A瓶中加入NaOH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避免影响实验结果,D正确。‎ 故选C。‎ ‎16.如图中曲线 a、b 表示物质跨膜转运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 a 转运 B. 与方式 a 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 ATP 供应不足对 a 和 b 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D. 方式 b 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般是自由扩散,即图示a方式,A错误;‎ B、a表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错误;‎ C、a表示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ATP供能,C错误;‎ D、方式 b 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其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正确。‎ 故选D。‎ ‎17.如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 B. 若B溶液的浓度稍减小,则曲线中b点左移 C. 两条曲线的差异只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的 D. 6 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有大液泡,A正确;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小,细胞失水变慢变少,a点下降,分离越慢,复原就越快,所以b点应左移,B正确;两条曲线的差异可能由于两种溶液溶质的差异,A溶液溶质不能被细胞吸收,细胞一直处于失水状态,B溶液溶质可能为小分子溶质如KNO3,可被细胞吸收造成质壁分离复原,C错误;6min时两个细胞都处于失水状态,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D正确。‎ ‎18.恩格尔曼利用水绵研究叶绿体的功能。下列对其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能用小球藻作为实验材料 B. 实验前应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无空气的环境中 C.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叶绿体的照光部位和非照光部位 D. 该实验的因变量为好氧型细菌聚集的部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该实验选择水绵是因为水绵含有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而小球藻不具有该特点,故不能选择小球藻作为实验材料,A错误;‎ B、实验前应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无空气的环境中,避免影响实验结果,B正确;‎ C、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叶绿体的照光部位和非照光部位,好氧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可以说明氧气是由叶绿体在光照下产生的,C正确;‎ D、该实验的因变量为好氧型细菌聚集的部位,根据好氧细菌集中的部位即可说明氧气的产生部位是叶绿体,D正确。‎ 故选A。‎ ‎19.下列与酶有关的实验设计,叙述正确的是(  )‎ A. 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只能是酶的种类 B. 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浓度 C.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pH是无关变量 D. 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 ‎【答案】C ‎【解析】‎ ‎【详解】A、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或底物的种类,A错误;‎ B、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无机催化剂和生物催化剂),B错误;‎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的活性,而pH是无关变量,C正确;‎ D、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每一种酶都有其最适宜pH,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失去活性,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该设置多组接近最适pH的组别而且梯度差越小越准确,不能只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过碱或过酸可能导致酶变性失活),D错误。‎ 故选C。‎ ‎20.如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氢元素的转移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④均在生物膜上进行 B. 过程④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阶段 C. 过程④产生的ATP多于过程③‎ D. 夏季适宜光照下叶肉细胞中过程①的速度大于④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过程①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④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A正确;‎ B、过程④是有氧呼吸特有的,B错误;‎ C、过程④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的ATP多于过程③,C正确;‎ D、夏季适宜光照下,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故过程①的速度大于④的,D正确。‎ 故选B。‎ ‎21.科研人员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泡状结构,这些“微泡”在离开肿瘤组织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它所携带的“癌症蛋白”就会触发促进新血管异常形成的机制,使这些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 “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进行加工 B. “癌症蛋白”的作用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D. 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会延长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癌症蛋白”为分泌蛋白,而分泌蛋白的形成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A正确;根据题意可知,“癌症蛋白”是信息分子,由肿瘤细胞合成,作用于血管上皮细胞,响了血管上皮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使细胞向着肿瘤方向生长,B正确;“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癌细胞具有无限制增殖的特点,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的过程中,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会缩短,D错误。‎ ‎2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凋亡一般不会发生在个体的幼年时期 B. 造血干细胞分化生成多种血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 衰老的细胞所有酶活性都降低,所以代谢水平降低 D. 一般情况下,高度分化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 ‎【答案】D ‎【解析】‎ ‎【详解】A、细胞凋亡一般可以发生在个体的幼年时期,A错误;‎ B、造血干细胞分化生成多种血细胞,未形成完整个体,未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 C、衰老的细胞大多酶活性降低,C错误;‎ D、一般情况下,高度分化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具有不可逆性,D正确。‎ 故选D。‎ ‎23.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叙述,正确的有( )‎ ‎①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②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全面化,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 ‎③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坏死 ‎④细胞癌变主要是因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等多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⑤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属于正常的生命历程,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①正确;‎ ‎②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②错误;‎ ‎③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③错误;‎ ‎④细胞癌变主要是因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等多个基因发生了突变,使细胞分裂失控,④正确;‎ ‎⑤癌细胞分裂旺盛,比正常细胞分裂周期短,⑤错误。‎ 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4.下列是以纯合高茎(DD)和矮茎豌豆为亲本的杂交实验,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 子二代基因型的比为 B. 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 C. 子一代产生D和d的配子比为 D. 子一代测交后代分离比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子一代的基因型为Dd,其产生的配子1:1及测交后代1:1及自交后代3:1均可以反应基因的分离定律,但其中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Dd可以产生2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5.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 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研究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 B. 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高茎中纯合子占1/4‎ C. 图丙、丁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 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属于假说—演绎的实验验证阶段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甲、乙、丙、丁均含有等位基因,都可以作为研究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A正确;‎ B、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DDYY:DdYy:ddyy=1:2:1,其中高茎中纯合子占1/3,B错误;‎ C、图丁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能用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错误;‎ D、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属于假说—演绎的提出问题阶段,D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26.如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问题。‎ ‎ ‎ ‎(1)该图是________(填植物或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其分裂顺序依次是________。(字母表示)‎ ‎(2)若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________期的细胞简图。‎ ‎(3)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 ________期。‎ ‎(4)图示A-D中,对应在图中bc段的是________。(字母表示)‎ ‎(5)A图中染色体数为________条,染色单体数为________。‎ ‎(6)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期。‎ ‎(7)图示A-D中,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发生在________和________。(字母表示)‎ ‎【答案】 (1). 植物 (2). BCAD (3). 间 (4). A后期 (5). BC (6). 8 (7). 0 (8). 中期 (9). B (10). D ‎【解析】‎ ‎【详解】(1)图中细胞有细胞壁,故为植物细胞,分裂的顺序为:B前期→C中期→A后期→D末期。‎ ‎(2)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图中只有分裂期,缺少分裂间期。‎ ‎(3)A为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会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 ‎(4)bc段含有染色单体,A-D中只有B有丝分裂的前期和C有丝分裂的中期含有染色单体。‎ ‎(5)A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含有8条染色体,染色单体为0。‎ ‎(6)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形态数目较清晰,最适于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 ‎(7)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发生在B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和D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 ‎27.如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Ⅰ、COPⅡ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真核细胞中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其化学组成相似,主要是由________组成,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都在________合成,经加工包装后分泌出去,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功能。‎ ‎(2)由图可知溶酶体起源于乙________(细胞器名称)。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________________,以保持细胞内部的相对稳定。‎ ‎(3)COPⅡ被膜小泡负责从甲________(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接入乙,则图中的________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答案】(1). 细胞器膜 (2). 细胞膜 (3). 核膜 (4). 蛋白质和脂质(蛋白质和磷脂) (5). 核糖体 (6).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或细胞识别或传递信息) (7). 高尔基体 (8). 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或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 (9). 内质网 (10). COPⅠ ‎【解析】‎ ‎【详解】(1)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主要有磷脂和蛋白质组成。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都在核糖体合成,经加工包装后分泌出去,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2)由图可知溶酶体起源于乙高尔基体,溶酶体不仅能消化外来的病原体,还能够分解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以保持细胞内部的相对稳定。‎ ‎(3)由图可知,COPⅡ被膜小泡负责从甲内质网向乙高尔基体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接入乙,则图中的COPⅠ可以介导蛋白质从高尔基体向内质网的运输,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28.图1为植物叶肉细胞代谢的部分过程简图,①~⑦为相关生理过程,图2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该植物细胞的氧气释放速率。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过程③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③~⑦相关生理过程,可发生在洋葱麟片叶内表皮细胞中的为_________,③~⑦中可发生在膜结构上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影响d点的环境因素主要为________。若升高环境温度则b点的变化为____(左移;右移动;无法确定),若光照强度持续为1000 l x,每天至少需要________h以上的光照,该植物才能保持正常生长。‎ ‎(3)某学习小组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加入SiO2的目的是________,并采用________法分离色素,对结果分析发现含量最多的色素为________。‎ ‎【答案】 (1).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2). ⑤⑥⑦ (3). ③⑥ (4). CO2浓度、温度 (5). 无法确定 (6). 8 (7). 使研磨充分 (8). 纸层析 (9). 叶绿素a ‎【解析】‎ ‎【详解】(1)图1中过程③表示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洋葱麟片叶内表皮细胞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即可以发生⑤⑥⑦。③~⑦中,③水的光解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⑥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2)图2中影响d点为光饱和点,此时光照强度已经不是其限制因素,此时的环境因素主要为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题目中所用温度未知,故改变温度对b点的影响也无法确定。若光照强度持续为1000 l x,设植物能够正常生长的最小光照时间为y,则12y-6(24-y)=0,则y=8,故每天至少需要8h以上的光照,该植物才能保持正常生长。‎ ‎(3)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加入SiO2可以加速研磨,常用层析法分离色素,叶绿素a条带最宽,说明色素含量最高。‎ ‎29.现对某种两性花植物子粒和花色的性状进行研究,子粒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其花色的遗传由两对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植物严格闭花受粉,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两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 ‎)为897黄色圆粒:902绿色圆粒:298黄色皱粒:305绿色皱粒。根据F1推测Y/y和R/r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_(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上;两亲本的基因型为:黄色圆粒___________,绿色圆粒____________。让F1中所有绿色圆粒植株自然生长结实(假设结实率、成活率等均相同),理论上其F2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 ‎(2)若该植物既可以自花受粉,也可以相互受粉。‎ ‎①现将某纯合的紫花植株与纯合的红花植株杂交,F1全开紫花,自交后代F2表现为12紫花:3红花:1白花。将F2中的红花和白花植株种植在一起,让其随机传粉,假设每株的结实率、成活率相同,只收获红花植株上所结的种子,单独种植得一株系,则该株系中开白花植株占_____________。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甲让F1紫花植株与F2白花植株进行杂交得到子代,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子代表现型及数量比是_______________。‎ ‎②若另选表现型为紫花和红花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4紫花:3红花:1白花,则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 ‎【答案】 (1). 非同源 (2). YyRr(RrYy) (3). yyRr(Rryy) (4). 绿色圆粒(或绿圆):绿色皱粒(或绿皱)=5:1 (5). )1/6 (6). 紫花:红花:白花=2:1:1 (7). AaBb×aaBb或AaBb×Aabb ‎【解析】‎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黄色圆粒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绿色圆粒亲本基因型是yyRr;子一代中绿色圆粒植株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3yyRR、2/3yyRr,由于该植物是严格闭花授粉的,即只能进行自交,因此子一代所有绿色圆粒植株自然生长结实,理论上后代yyrr出现的概率为2/3×1/4=1/6,即后代绿色圆粒:绿色皱粒=5:1。‎ ‎(2)若该植物既可以自花传粉,也可以相互受粉,说明其可以自由交配。‎ ‎①将某纯合的紫花植株与纯合的红花植株杂交,F1全开紫花,说明紫花是显性性状;自交后代F2表现为12紫花:3红花:1白花,是9:3:3:1的变形,说明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假设受A、a和B、b控制,且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A_bb(或aaB_),则红花的基因型为aaB_(或A_bb),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将F2中的红花和白花植株种植在一起,让其随机传粉,若F2‎ 中的红花的基因型是1/3aaBB、2/3aaBb,白花植的基因型是aabb,该群体中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3:1,精子的基因型是Ab或ab的概率均为1/2,红花植株产生的卵细胞的类型及比例是aB:ab=2:1,若每株的结实率相同,只收获红花植株上所结的种子,单独种植得一株系,则该株系中开白花植株的比例是aabb=1/3×1/2=1/6。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析,F1紫花植株(AaBb)与F2白花植株(aabb)进行杂交,后代AaBb:Aabb:aaBb:aabb=1:1:1:1,即紫花:红花:白花=2:1:1。‎ ‎②根据题意分析,紫花与红花杂交,后代紫花:红花:白花=4:3:1,是3:1:3:1的变形,说明亲本有一对基因是杂合子自交,还有一对基因是杂合子测交,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 ‎30.Ⅰ.如图1表示pH对a-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2表示在最适温度及pH为b时a-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时间的变化。预期正确的是________‎ ‎ ‎ A.若增加a-淀粉酶的量,则d点不移动,e点上移 B.若将pH先调整为c,再调整回b,则d、e点不移动 C.若将温度升高5℃,则d点右移、e点不移动 D.若将pH调整为a,则d点右移,e点下移图 Ⅱ.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反应物充足),甲、乙、丙、丁各加入了1单位的淀粉酶,分别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定淀粉的剩余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酶的活性可以用________的比值来表示,该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________(范围)。‎ ‎(2)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 (2). 温度 (3). 反应物消耗量(产物的生成量)与时间 (4). 46℃~60‎ ‎℃ (5). 不同温度,测定在单位时间、单位淀粉酶条件下淀粉的消耗量,通过计算结果反应出酶的活性 ‎【解析】‎ ‎【详解】Ⅰ.A、若增加a-淀粉酶的量,则d点右移,e点上移,A错误;‎ B、若将pH先调整为c,酶失活,再调整回b,酶活性不能恢复,故d右移,B错误;‎ C、若将温度升高5℃,则酶活性下降,d点右移、e点不移动,C正确;‎ D、若将pH调整为a,则酶活性下降,d点右移,e点不动,D错误。‎ 故选C。‎ Ⅱ.(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可以用淀粉的剩余量或产物的生成量与时间的比值来表示酶活性,由图可知,该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46℃~60℃。‎ ‎(2)该实验通过不同温度,测定在单位时间、单位淀粉酶条件下淀粉的消耗量,通过计算结果反应出酶的活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