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0.50 KB
- 2021-09-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3节 物种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第4节 进化论对人类思想观念的影响及其面临的挑战
基础巩固
1同一祖先的个体由于迁移或者地理阻隔被分隔成许多小种群,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进化为不同的物种,这些物种间出现生殖隔离的原因是( )
A.基因库发生了大的差异
B.表现型出现了差异
C.基因型出现了差异
D.食物发生了大的差异
解析:出现生殖隔离的原因是基因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出现了大的差异。
答案:A
2我国西北部的欧洲玉米螟与东部的亚洲玉米螟由于信息激素的不同而具有生殖隔离,但外貌上几乎无法辨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外貌形态相同,因此它们属于同一个物种
B.由于具有生殖隔离,它们属于不同物种
C.无法判断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生殖隔离是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出可育后代。不同种群之间一旦产生生殖隔离,就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从而形成了新物种。
答案: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理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就成了不同物种
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就成了不同物种
C.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然经历
D.每个新物种的形成都必定经历从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的过程
解析:自然界中,物种形成的方式有多种,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根据物种的概念可知,当生殖隔离出现时,两个个体就分别属于两个物种了。地理隔离不是达到生殖隔离的必要条件。
答案:B
4下列有关多倍体植物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进而形成生殖隔离
B.没经过隔离就形成新物种
5
C.多倍体的形成没经过地理隔离,只有生殖隔离
D.多倍体物种的形成不属于生物进化
解析:物种的形成一般经过地理隔离,进而形成生殖隔离。多倍体的形成没经过地理隔离,只有生殖隔离。
答案:C
5据研究,现代的长颈鹿是由古代的一种颈和前肢较短的古鹿进化来的,对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长颈鹿的长颈和长的前肢是长期伸长和使用的结果
B.食物缺乏导致古鹿发生上述变异
C.是变异、选择、遗传、隔离的结果
D.是变异、选择、遗传综合作用的结果
解析: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应是:古鹿发生变
鹿群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很大变化,达到一定程度→生殖隔离→现代的长颈鹿。
答案:C
6同一种群被地理障碍分隔成几个小种群,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为不同的物种,这种物种形成的方式属于( )
A.分歧进化 B.趋同进化
C.平行进化 D.同源进化
答案:A
7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使基因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但并不一定出现新的物种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所有的变异类型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选择材料
答案:B
能力提升
8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形成新物种的三部曲是变异、选择和隔离
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5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解析:根据突变的随机性特点,细菌在接触青霉素之前就产生了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抗药性不断加强。
答案:C
9下图所示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种群,这些种群间只是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
B.若物种2是由物种1形成的,则物种1一定发生了等位基因频率的改变
C.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
D.若种群1与种群2的等位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
解析: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因此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
答案:C
10把成年三倍体鲫鱼的肾脏细胞核移植到二倍体鲤鱼的去核卵细胞内,培育并获得了克隆鱼。该克隆鱼( )
A.是二倍体
B.是有性生殖的产物
C.高度不育
D.性状与三倍体鲫鱼完全相同
解析:该克隆鱼是三倍体,由于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所以高度不育。克隆属于无性生殖。克隆鱼细胞内核基因来自三倍体鲫鱼,细胞质基因来自二倍体鲤鱼,所以其性状会与三倍体鲫鱼有差异。
答案:C
1120世纪初,美国从印度引种大陆棉,由于检疫的问题,印度棉红铃虫流入美国。下列关于这一问题的预测,不正确的是( )
A.短时期内,印度棉红铃虫和美国棉红铃虫是两个种群
B.长时期后,美国棉红铃虫可能形成一个新的物种
C.现在的美国棉红铃虫和印度棉红铃虫可自由交配和繁殖
D.现在的美国棉红铃虫和印度棉红铃虫可能交配成功,但不一定能产生可育后代
解析:印度棉红铃虫与美国棉红铃虫由于长期地理隔离可能存在生殖隔离,是两个物种,不能自由交配和繁殖;在新环境中等位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也可能形成新物种。
答案:C
12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说法( )
5
A.正确,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它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为物种进化奠定了基础
B.正确,基因突变虽然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C.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个体的繁殖,会导致物种绝灭
D.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会导致个体死亡,不利于生物进化
解析:基因突变一般是有害的,但有的基因突变是有利的。所谓有利是指这种变异性状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在自然选择中被保留下来,并通过遗传逐代积累和加强,形成新的物种,推动生物的进化。因此,基因突变产生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
答案:A
13下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隔离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间,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和a2种群都不能作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b、c和d不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解析:b和d存在地理隔离,但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c和d有可能存在生殖隔离,形成不同物种。a1和a2种群都能作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c和d应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答案:B
综合应用
14滥用抗生素往往会导致细菌抗药性的产生。
(1)细菌抗药性的来源属于 。
(2)尽管在细菌菌群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使用抗生素仍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菌群中 。
(3)细菌抗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 的结果,其内在实质是
。
(4)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细菌往往只要一到两代就可以得到抗性纯系。而有性生殖的生物,淘汰一个原来频率较低的隐性基因,形成显性纯合子组成种群的过程却需要很多代,原因是
。
答案:(1)基因突变
(2)抗药性个体极少(抗药性基因频率极低)
(3)定向选择 菌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5
(4)隐性基因可通过杂合子保留下来
15下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两个外部因素是 和 。
(2)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原因是
。
(3)迁到乙岛上的B物种进化为D物种的原因是
。
(4)迁到乙岛上的B物种进化为D物种的条件是
。
解析:由于甲、乙两岛的环境条件不同,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同一物种的两个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发生不同的定向改变,再加上各个岛屿的地理隔离,两个种群不能通过自由交配而交流基因,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很大差异,最终形成生殖隔离,进化成B、C两个物种。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由于B和C各自的种群基因库已发生改变,加之二者已产生生殖隔离,因此B物种不会与C物种共同进化成一个相同的新物种,而是各自独立地进化。B物种迁到乙岛后进化为D物种的原因是甲、乙两岛的环境条件不同,自然选择的作用不同,再加上地理隔离使它们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别得到积累,形成了生殖隔离,其条件是自然选择和地理隔离。
答案:(1)自然选择 地理隔离
(2)B与C之间已形成生殖隔离
(3)甲、乙两岛的环境条件不同,自然选择的作用不同,再加上地理隔离使它们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别得到积累,形成了生殖隔离
(4)自然选择和地理隔离
5
相关文档
-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2021-09-269页
-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021-09-269页
- 【生物】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2021-09-2522页
- 【生物】2021届 新高考生物 一轮复2021-09-259页
-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版教案2021-09-2513页
- 课标版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72021-09-2517页
- 【生物】2020届 一轮复习 浙科版 2021-09-259页
-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浙科版细胞2021-09-2420页
- 【生物】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2021-09-2413页
- 【生物】2021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2021-09-24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