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3.50 KB
  • 2021-09-26 发布

2018-2019学年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评卷:白霞 一、选择题(25x2=50分)‎ ‎1.假说—演绎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2.下列关于豌豆和果蝇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豌豆和果蝇都是真核生物,含有相同的细胞器但功能有所不同 ‎ ‎ B.豌豆形成配子时所需能量由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提供 ‎ C.豌豆无性染色体,但仍有雌雄配子之分 ‎ D.果蝇的红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白眼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3.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正确叙述是( )‎ ‎ A.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 B.两杂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C.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 D.两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4.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 C.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后进入到不同配子中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5.水稻有芒和无芒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性状显隐关系的是( )‎ ‎①有芒×有芒→有芒 ②有芒×有芒→有芒215 + 无芒70‎ ‎③有芒×无芒→有芒 ④有芒×无芒→有芒101 + 无芒97‎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基因型分别为AABbcc和aaBbCc的两种豌豆杂交,在三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体的个数占全部子代的 ( )‎ A、1/4 B、3/‎8 C、5/8 D、3/4‎ ‎7.某种群中,AA的个体占25%,Aa的个体占50%,aa的个体占25%。若种群中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且aa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则后代中AA∶Aa∶aa是( )。‎ A.3∶2∶3 B.4∶4∶‎1C.1∶1∶0 D.1∶2∶0‎ ‎8.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⑤‎ ‎9.豌豆子粒黄色(Y)、圆粒(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型如下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 ) ‎ A.9∶3∶3∶1 B.3∶1∶3∶‎1 C.1∶1∶1∶1 D.2∶2∶1∶1‎ ‎10.某种鼠中,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得子代:6/12黄色卷尾,2/12黄色正常尾,3/12灰色卷尾,1/12灰色正常尾。出现上述遗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 C.卷尾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D.灰色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11.小鼠毛皮中黑色素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显性基因R、C(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都存在时,才能产生黑色素,如图所示。现将黑色纯种和白色纯种小鼠进行杂交,F1雌雄交配,则F2的可能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 A. 黑色∶白色=2∶1 ‎ B.黑色∶棕色∶白色=1∶2∶1‎ C.黑色∶棕色∶白色=9∶3∶4 ‎ D.黑色∶棕色∶白色=9∶6∶1‎ ‎12.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A/a B/b C/c 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果实重‎120g,AABBCC的果实重‎210g。现有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AAbbcc,F1 的果实重135‎-165g。则乙的基因型是 ‎ A. aaBBcc B. AaBBcc C. AaBbCc D. aaBbCc ‎13.下图为同一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图①中含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四对姐妹染色单体 ‎ B.图②中染色体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半 ‎ C.图③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目之比为1∶2∶2‎ ‎ D.图④中不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14.如图表示某动物的精原细胞,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则由该细胞形成的精子类型可能是 ( )‎ ‎15.下图某种动物细胞在生命活动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据图判断,发生着丝点分裂的区段有 ( )‎ ‎ A. D-E和J-K B. A-B和K-L ‎ ‎ D.H-I和J-K D. D-E和K-L ‎16.下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的概率为1/16‎ B.图乙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 C.图丙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图丁表示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至少能产生4种基因型配子 ‎17.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 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C.眼色和性别表现自由组合 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18.下列系谱图中一定能排除伴性遗传的是()‎ ‎19.下列有关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说法不正确的有几项 ( )‎ ‎①生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与性别决定有关的 ‎②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个体为杂合体基因型为XY,雌性个体为纯合体基因型XX ‎③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关基因 ‎④女孩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是由父方遗传来的 ‎⑤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则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 ‎⑥正常夫妇生了一个色盲兼血友病的孩子,则他们再生一个色盲兼血友病的孩子的几率为1/4‎ ‎ A.3项 B.4项 C.5项 D.6项 ‎20.鸡的羽毛有芦花(B)和非芦花(b)两种,位于性染色体上。养鸡场根据芦花鸡羽毛在雏鸡阶段的特征区分性别,做到多养母鸡多产蛋。应选择的亲本配种方案是 ( )‎ ‎ A.ZbZb×ZBW B.XbXb×XBY C.ZBZB×ZbW D.XBXB×XbY ‎2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22.在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并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细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A.证明R型细菌的生长并不需要S型活细菌的  DNA  B.补充R型细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   C.可以直接证明S型细菌DNA不是促进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因素  D.与“以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23.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下图DNA分子平面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A.7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 ‎ ‎ B.5和6交替排列构成了DNA的基本骨架 ‎ C.9是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 ‎ D.4可以是胸腺嘧啶或尿嘧啶 ‎2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结构稳定,也可以作为遗传物质 ‎ B.DNA是人类主要的遗传物质 ‎ C.核酸即为遗传物质 ‎ D.染色质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25.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 则有关该DNA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 A.该DNA分子两条链之间共有540个氢键 B.该DNA分子另一条链上A:T:G:C=4:3:2:‎1 ‎C.该DNA分子中4种含氮碱基A:T:G:C=3:3:7:7 D.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1分)已知豌豆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试根据下图分析回答:‎ ‎(1)豌豆的等位基因R、r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定律,欲将甲乙杂交,其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图1中F2代基因型与亲本相同的比例是________ ,F2代基因型与F1代相同的比例是________ ,表现型与亲本不同的比例是________ ,F2代高杆抗病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________ 。‎ ‎(3)将图1中F1与另一豌豆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丙的测交后代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 ‎(4)已知豌豆矮杆抗倒伏,也是优良性状。为获得符合生产要求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按照图1中的程序得到F2代后,选出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植株,通过_______________并不断选择以提高品种的纯合率,获得所需的新品种。‎ ‎27.(10分)下列甲图中曲线表示某生物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内某物质数量的变化;a、b、c、d、e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某几个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示意图.乙图是该生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 DNA含量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曲线中①~③段可表示细胞进行______分裂的______数量变化.‎ ‎(2)甲图a~e中与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分别是______、______.‎ ‎(3)细胞a、b、c、d、e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b细胞的名称是______.d细胞中有____________个四分体.‎ ‎(4)乙图中,ab段和cd段形成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乙图曲线的______段.‎ ‎28.(8分)已知血友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现有一对刚刚结婚的青年夫妇,夫妇双方都正常,但女方的弟弟是血友病患者(其父母正常)。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 (1)据此夫妇及其家庭成员的遗传病情分析,此夫妇的基因型为:男____________;‎ 女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 假如你是医生,你认为这对夫妇的后代患血友病的风险率为____________,你建议他们 生________孩子。‎ ‎(3)写出这对夫妇生患病孩子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__(3分)‎ ‎29.(10分)下图为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其中一种病是伴性遗传。(甲病基因用A、a,乙病基因用B、b)‎ ‎(1)甲病是位于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乙病是位于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做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个体5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个体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4)若允许3和4再生一个孩子,2种病都不患的机率是____________(2分)。‎ ‎30.(11分)如图是赫尔希和蔡斯研究遗传物质实验中的物质示意图及实验过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DNA分子是由图一组成的____________结构,图中该对碱基可能是____________。‎ ‎(2)图三中实验方法是_______,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标记元素所在部位是图二中的_____________。如果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标记元素所在部位是图一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图三实验中如果标记的是DNA,培养时间过长,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仅有图三的实验过程,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 一、 选择题(50分)‎ ‎1-5BCACC 6-10CBDDB 11-15CDCBA 16-20DCDBA 21-25DDDDB 二、 填空题(50分)‎ 26. ‎(11分)‎ ‎(1)分离, 花蕾期去雄 套袋 花期成熟人工授粉 在套袋 ‎(2)1/8, 1/4, 3/8, 1/9.‎ (3) ddRr, 1/2.‎ (4) 矮杆抗病, 自交。‎ 27. ‎(10分)‎ (1) 有丝分裂, 染色体 (2) e、 b (3) Ade, 次级精母细胞, 0‎ (4) DNA复制, 着丝点分裂 (5) b--c 28. ‎(8分)‎ ‎(1)男:XBY , 女:XBXB 、XBXb ‎(2)1/8 女 (3) 略 29. ‎(10分)‎ (1) X, 隐 (2) 常, 隐, 3、4个体无病,而8为患病女儿。‎ (3) BbXAXa, BbXAY (4) ‎9/16‎ 30. ‎(10分)‎ (1) 双螺旋结构, A-T或T-A (2)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④, ①‎ (3) 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 培养时间过长,噬菌体被释放,经离心进入上清液。‎ (1) 不能, 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实验不涉及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