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2.50 KB
- 2021-09-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三章 第 2 节 第 2 课时
一、选择题
1.(2019·山东潍坊高一期中)不同结构的膜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下列各项中以囊泡的方式
进行转化的是( B )
A.核膜和内质网膜 B.细胞膜和高尔基体膜
C.线粒体膜和核膜 D.细胞膜和线粒体膜
[解析] 核膜与内质网膜直接相连,不通过囊泡的形式相互转化,A 错误;高尔基体膜与
细胞膜之间以囊泡的形式相互转化,B 正确;核膜和线粒体膜不以囊泡的形式转化,C 错误;
细胞膜和线粒体膜不以囊泡的形式转化,D 错误。
2.(2019·湖北襄阳高一期末)右图为细胞中某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B )
A.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囊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C.在化学成分上,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具有相似性
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解析] 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发生生物膜的融合,故 A 正确。囊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需要
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故 B 错。在化学成分上,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具有相似性,都
主要含有磷脂和蛋白质,故 C 正确。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相关,故 D 正确。
3.(2019·广东潮州高一期末)下图为物质 X 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甲、乙、丙、丁、戊表示
细胞结构,其中甲、戊中含有 RN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图示过程只体现生物膜系统在功能上的联系而没有体现在结构上的联系
B.图示过程的实现只依赖于生物膜上的脂质分子的运动
C.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乙的膜面积减少、丁的膜面积增加
D.图示过程也能发生在原核细胞中
[解析] 据图分析,物质 X 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则物质 X 表示分泌蛋白;甲表示核糖
体,乙表示内质网,丙表示高尔基体,丁表示细胞膜,戊表示线粒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
泌过程可体现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联系,A 错误;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体现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即蛋白质和脂质分子都可以运动,B 错误;在分泌蛋白的合成
过程中,内质网会首先形成囊泡,其膜面积减少;之后囊泡转移到高尔基体,加工完之后,
其膜又形成囊泡,所以高尔基体膜基本不发生变化;再之后,囊泡运输到细胞膜,使细胞膜
面积增大,C 正确;原核细胞中只含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D 错误。
4.(2019·安徽省安庆市高一期末)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溶酶体能合成水解酶并可用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B.中心体在洋葱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C.原核细胞既不具有生物膜系统,也不具有生物膜
D.细胞内的囊泡可来自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外的膜结构
[解析] 水解酶是核糖体合成的,贮存在溶酶体中,A 错误;洋葱是高等植物,不含中心
体,B 错误;原核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膜属于生物膜,C 错误;细胞内的囊泡可来自于内质网
或高尔基体之外的膜结构,如细胞膜,D 正确。
5.(2019·山东省潍坊市高一期末)下列生理过程对应的细胞器,正确的是( D )
A.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内质网
B.各种水解酶的合成与加工―溶酶体
C.脂质的合成―线粒体
D.绿色植物二氧化碳的固定―叶绿体
[解析]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的场所是核糖体,A 错误;水解酶的合成的场所是核糖
体,B 错误;脂质合成的场所是内质网,C 错误;绿色植物二氧化碳的固定的场所是叶绿体,
D 正确。故选 D。
6.(2019·陕西渭南韩城高一期末)在唾液腺细胞中,不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
器是( A )
A.中心体 B.高尔基体
C.线粒体 D.内质网
[解析] 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合成蛋白
质;内质网:对合成的肽链进行加工;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并以分泌小泡的形
式将蛋白质分泌出去。中心体在细胞有丝分裂中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B、C、D 不符合题意,
A 符合题意。故选 A。
7.下面为某激素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 a、b、c、d、e 表示细胞结构)。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图中 a、b、c 和 d 依次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和细胞膜
B.图中所示过程中 a 的膜面积会减小,d 的膜面积会增大
C.图中的激素蛋白可能是胰岛素、生长激素、性激素等
D.图中所示的过程一定不可能发生在大肠杆菌细胞中
[解析] 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氨基酸在核糖体(a)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
肽链合成后进入内质网(b)加工,然后通过囊泡转移到高尔基体(c)加工装配成成熟的蛋白质,
再经囊泡转运到细胞膜(d),由细胞膜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出细胞,整个过程由线粒体(e)提供能
量,A 错误;上述分析可知,内质网形成囊泡结合到高尔基体,然后高尔基体再形成囊泡结合
到细胞膜,所以内质网的膜面积减小,细胞膜的膜面积增大,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先增后减最
后趋于平衡,核糖体没有膜结构,B 错误;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属于分泌蛋白,性激素是小分子
固醇,不是分泌蛋白,C 错误;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除核糖体外没有其他的细胞器,不能
发生上述过程,D 正确。
8.如图表示一个细胞在进行某项生理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所占比例的变化,在此过
程中最可能合成( B )
A.ATP 合成酶
B.胰高血糖素
C.血红蛋白
D.雄性激素
[解析] 图示某种生理活动前后,细胞膜的面积增大,内质网面积减少,高尔基体面积基
本不变,应是分泌蛋白分泌过程。所给选项中,ATP 合成酶、血红蛋白都是细胞内蛋白,雄
性激素属于脂质,只有胰高血糖素是分泌蛋白,B 正确。
9.实验中用 35S 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内质网、核
糖体、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细胞膜、
内质网膜面积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两图中曲线所代表的细胞结构相同的是( B )
A.b 和③ B.c 和②
C.a 和② D.a 和①
[解析] 细胞中参与蛋白质合成的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放射性会
依次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上逐渐出现,因此 a、b、c 分别表示核糖体、内质
网、高尔基体;而内质网的囊泡会运输给高尔基体,高尔基体的囊泡会运输给细胞膜,乙图
中的①、②、③应分别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膜、细胞膜,故本题答案选 B。
10.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核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B.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完全相同,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C.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
D.细菌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互不干扰
[解析] 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A 项正确。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
基本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例如动物细胞膜有胆固醇,植物细胞膜没有,B 项错误。并非所有
酶都在生物膜上,如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等处也有酶,C 项错误。细菌没有
细胞器膜,D 项错误。
11.2013 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揭晓,美国科学家詹姆斯·E·罗斯曼和兰迪·谢
克曼、德国科学家托马斯·聚德霍夫共享奖项。他们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如何组织其转运系统
——“囊泡转运”的奥秘。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该转运系统主要由一些生物膜结构组成
B.囊泡的形成可以说明生物膜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转化
C.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就是通过囊泡实现的
D.一些细胞器如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的膜结构可以相互转化,说明它们的膜成分及每
种成分的含量相同
[解析] 细胞内运输物质的结构主要是一些膜结构,如内质网、高尔基体以及它们形成的
囊泡,A 项正确;囊泡的形成说明生物膜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转化,B 项正确;分泌蛋白在内
质网上加工后通过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后再形成囊泡运输至细胞膜,C
项正确;不同的生物膜的成分基本相同,但每种成分的含量不一定相同,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2.(2019·湖北黄石市高一期末)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做过这样一个
实验。他们在豚鼠的胰脏腺泡细胞中注射 3H 标记的亮氨酸,3 min 后,被标记的氨基酸出现
在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17 min 后,出现在高尔基体中,117 min 后,出现在靠近细胞膜内侧
的运输蛋白质的小泡中,以及释放到细胞外的分泌物中。
回答问题:
(1)核膜和细胞器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分泌蛋白的合成方式称为脱水缩合。
(3)参与分泌蛋白形成的酶有多种,它们的分子结构明显不同的直接原因有:①构成蛋白
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②肽链盘曲、折叠及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4)为研究核糖体的功能,常用差速离心法将其从细胞匀浆中分离出来。
[解析] (1)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2)分泌蛋白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由氨基酸分子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
(3)蛋白质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有: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
结构。
(4)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