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7.00 KB
- 2021-09-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山西省运城市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蛋白质和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范畴
B. 由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共同构成植物的营养系统
C. 不同种群的相互作用可形成生态系统
D. 同一时间、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答案】D
【解析】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
细胞→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生物圈,其中最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组成的群体。
2、对于绿色植物来讲其具有的生命系统层次为:
细胞→组织→ 器官→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生物圈。
3、对于高等动物来讲其具有的生命系统层次为:
细胞→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生物圈。
4、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讲其具有的生命系统层次为:
细胞即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生物圈。
【详解】A、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蛋白质和病毒都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范畴,A错误;
B、植物的组织包括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和营养组织,植物没有系统,B错误;
C、不同种群的相互作用可形成的整体,可看作群落,C错误;
D、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故同一时间、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D正确。故选D。
2.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 所有的细菌都是原核生物,所有的植物都是真核生物
C.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有所不同,但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
D.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
【答案】D
【解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所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
B、所有的细菌都是原核生物,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真核生物,B正确;
C、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有所不同,但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C正确;
D、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知识的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对相关知识的清晰记忆。
3.某同学进行实验观察植物叶肉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切取约1cm2的叶片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清水后盖上盖玻片
B. 取带叶肉的下表皮作为材料观察叶绿体,临时装片不需要进行染色
C. 在低倍镜下找到细胞后,直接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D. 换上高倍镜后,可以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来调节视野的亮度
【答案】B
【解析】1、能够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最好时有颜色的,并且是薄而且透明的,如果选择的材料不符合上述要求,则需要创造条件使之符合。
2、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步骤:
低倍镜下调清晰,并移动物像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3、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侧面观察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2)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放大观察的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粗准焦螺旋不动),然后换上高倍物镜;
(3) 换上高倍物镜后,“不准动粗”。
(4) 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详解】A、能够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且透明的,故切取约1cm2的叶片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清水后盖上盖玻片,无法观察,A错误;
B、因为叶绿体是有颜色的,故取带叶肉的下表皮作为材料观察叶绿体,临时装片不需要进行染色,B正确;
C、在低倍镜下找到细胞后,把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后再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进程观察,C错误;
D、换上高倍镜后,可以通过调节光圈和反光镜来调节视野的亮度,D错误。故选B。
4.下列属于大肠杆菌和蓝细菌都具有的结构或物质的是
A. 细胞膜和脱氧核糖核酸 B. 细胞壁和藻蓝素
C. 核糖核酸和染色体 D. 鞭毛和拟核
【答案】A
【解析】大肠杆菌和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大肠杆菌和蓝细菌都是原核生物都含有细胞膜和脱氧核糖核酸,A正确;
B、大肠杆菌和蓝细菌都含有细胞壁,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大肠杆菌不含藻蓝素,B错误;
C、大肠杆菌和蓝细菌都是原核生物都含有核糖核酸,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C错误;
D、大肠杆菌和蓝细菌都有拟核,大肠杆菌含有鞭毛,蓝细菌没有鞭毛,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准确判断题中生物的类别,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5.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的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B. 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新细胞都由先前存在的细胞分裂产生
C. 细胞的生命活动完全独立于其他细胞,但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整体的生命
D. 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阐明生物界的统一性
【答案】C
【解析】建立于19世纪的细胞学说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细胞学说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由分析可知:
A、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的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A正确;
B、随着细胞学说的不断修正可知: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新细胞都由先前存在的细胞分裂产生,B正确;
C、细胞的生命活动相对独立于其他细胞,并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整体的生命,C错误;
D、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提出了细胞学说,故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阐明生物界的统一性,D正确。故选C。
6.由枯草芽孢杆菌分泌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脂肽,作为高效环保材料已经在化妆品、洗涤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脂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其中一个谷氨酸分子含两个羧基)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脂肽内含有7个氨基酸
B. 若脂肽中的谷氨酸的位置改变,则脂肽的功能也会发生改变
C. 如果破坏了脂肽中的脂肪酸链,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 脂肽属于环状肽,所以没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A、该化合物的结构为环状多肽,脂肽内含有7个氨基酸,A正确;
B、若脂肽中的谷氨酸的位置改变,则脂肽的功能也会发生改变,B正确;
C、如果破坏了脂肽中的脂肪酸链,其肽键并没有被破坏,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C正确;
D、脂肽属于环状肽,但是有游离的羧基,因为一个谷氨酸分子含两个羧基,D错误。
故选D。
7.水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 自由水可以将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
C. 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的过程中需要水
D. 温度降低,生物体内的结合水含量多于自由水
【答案】D
【解析】1、水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无机化合物,一般来说,水在细胞的各种化学成分中含量最多,生物体的含水量随着生物种类的不同有所差别,一般为60%到90%,水生生物的含水量大于陆生生物,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也不同,幼儿身体的含水量远远高于成年人身体的含水量,植物幼嫩部分比老熟部分含水量更多。
2、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叫做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分,大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许多种物质溶解在这部分水中,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都需要有水的参与,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水在生物体内的流动可以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同时也把各个细胞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或者直接排出体外。
【详解】由分析可知:
A、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A正确;
B、自由水可以将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B正确;
C、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失去水,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的过程中需要水,C正确;
D、温度降低,一些生物体内代谢缓慢,但结合水含量依然少于自由水,D错误。
故选D。
8.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
B.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C. 该实验不需要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染色情况
D. 盐酸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开,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答案】C
【解析】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
(1)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
(2)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
(3)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DNA和RNA进行染色。
【详解】A、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A正确;
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B正确;
C、该实验需要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染色情况,C错误;
D、盐酸有利于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9.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胆固醇对生命活动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属于激素分子
B. 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主要成分之一
C. 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D. 脂肪中的氧含量远远低于糖类的,而氢的含量更多
【答案】A
【解析】脂质的种类及作用:
脂肪:储能、维持体温;
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
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详解】A、胆固醇不是激素分子,A错误;
B、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主要成分之一,B正确;
C、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C正确;
D、脂肪中的氧含量远远低于糖类的,而氢的含量更多,故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D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脂质的种类及功能,要求考生识记脂质的种类、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0.下列化合物中,含化学元素种类最少的一组是
①血红蛋白 ②麦芽糖 ③脱氧核苷酸 ④磷脂 ⑤脂肪 ⑥核糖核酸
⑦免疫球蛋白 ⑧纤维素
A. ①②⑦ B. ④⑤⑧ C. ②⑤⑧ D. ③⑥⑧
【答案】C
【解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蛋白质是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
(2)核酸是由C、H、O、N、P元素构成;
(3)脂质是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
(4)糖类是由C、H、O组成。
【详解】血红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是蛋白质,其组成元素有C、H、O、N;麦芽糖、纤维素和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脱氧核苷酸、磷脂和核糖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及元素组成,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11.茶叶生产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其中信阳毛尖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盛名传播国内外。下列关于茶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采摘的新鲜茶叶的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
B. 茶叶和人体所含元素种类大致相同,但含量有差异
C. 制好的成品茶的化学元素含量依次是
D. 新鲜茶叶的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中通常含有微量元素Fe或S
【答案】D
【解析】1、细胞中的元素有20种,其中基本元素:C、H、O、N(90%);大量元素有C、H、O、N、P、S(97%)K、Ca、Mg等;微量元素:Fe、Mn、B、Zn、Mo、Cu等;最基本元素:C,占细胞干重的48.8%;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组成细胞的元素在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是细胞所特有的,这一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3、下图为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的左图为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由图为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不难看出鲜重中占比最多的四种元素是O、C、H、N;干重中占比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O、N 、H。
【详解】A、根据细胞鲜重中水的含量最多,故采摘的新鲜茶叶的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A正确;
B、不同生物体内的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上有差异,故茶叶和人体所含元素种类大致相同,但含量有差异,B正确;
C、制好的成品茶相当于细胞干重中化学元素含量的排序,即化学元素含量依次是,C正确;
D、新鲜茶叶的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其中通常含有元素Fe或S,Fe是微量元素,但S是大量元素,D错误。故选D。
12.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制成匀浆后进行检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向第30天以后的匀浆中加入碘液可呈现深蓝色
B. 向第10天的匀浆中加入斐林试剂立即产生砖红色沉淀
C. 向第30天的匀浆中加入苏丹Ⅲ染液可呈现红色
D. 第15天的匀浆中含有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合物
【答案】D
【解析】本题依托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示意图,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物质的鉴定知识的理解能力。
【详解】A、据图可知,30天后,油菜种子中的淀粉已消耗殆尽,所以向第30天以后的匀浆中加入碘液不会出现深蓝色,A错误;
B、向第10天的匀浆中加入斐林试剂,经水浴加热后可产生砖红色沉淀,B错误;
C、据图可知,30天后,油菜种子中含有脂肪,向第30天的匀浆中加入苏丹Ⅲ染液可呈现橘黄色,C错误;
D、据图可知,第15天的匀浆中含有蛋白质,所以第15天的匀浆中含有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化合物,D正确。故选D。
1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体内具有催化作用的酶都是蛋白质
B. 某些蛋白质具有由多条肽链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的复杂的空间结构
C.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它们都属于必需氨基酸
D. 高温不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其丧失生物活性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氨基酸的种类和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详解】A、生物体内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是酶,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A错误;
B、某些蛋白质具有由多条肽链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的复杂的空间结构,B正确;
C、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8种属于必需氨基酸,C错误;
D、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其丧失生物活性,D错误。故选B。
14.图表示一个由2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其中“—S—S—”是将2条肽链连接起来的二硫键(由2个—SH形成,即—SH+—SH→—S—S—+2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蛋白质分子中含有198个肽键
B. 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氨基
C. 参与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200个氨基
D. 合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568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该蛋白质分子共有三条肽链甲、乙、丙。其中甲和乙之间有一个二硫键,甲和丙之间有一个二硫键,丙和乙之间有一个肽键(该肽 键应是乙和丙R基上的氨基和羧基脱水缩合而成)。
【详解】A、根据蛋白质中氨基酸总数-肽链数=肽键数 即200-3=197 而乙和丙的R基间形成了一个肽键,因此,肽键数共有198,故A正确;
B、因为一条肽链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而该蛋白质共有三条肽链,因此,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氨基,故B正确;
C、一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竣基,R基上也可能有氨基或羧基,200个氨基酸至少含有200个氨基,但乙和丙之间的R基形成了一个肽键,说明乙链上的R基上肯定有一个氨基,所以,参与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201个氨基,故C错误;
D、因为该蛋白质共有198个肽键,说明共失去了198个水,同时,有两个二硫键,还失去了4个H,因此,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198×18+4=3568,故D正确。故选C。
15.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米中的淀粉可以直接被小肠吸收
B. 一分子蔗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形成的
C. 葡萄糖和麦芽糖都属于能被细胞直接利用的单糖
D. 人体中的糖原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肌肉中
【答案】D
【解析】本题是糖的分类,不同糖类之间的关系,糖类分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单糖葡萄糖形成的,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缩聚而成的多糖,葡萄糖和果糖属于单糖,且都具有还原性。
【详解】A、淀粉只有被消化成小分子的葡萄糖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A错误;
B、一分子蔗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形成的,B错误;
C、麦芽糖是二塘,不是单糖,C错误;
D、人体中的糖原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肌肉中,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单糖、二糖、多糖的概念,多糖的基本单位,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16.实验材料的选择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下列各项实验中,选择实验材料不合理的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
【详解】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应选择富含还原性糖、白颜色或浅色的实验材料,梨符合,A正确;
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应选择富含蛋白质的豆浆,B正确;
C、小麦种子中淀粉含量高不能用做脂肪的鉴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选择富含脂肪的花生种子,C错误;
D、黑藻叶片小而薄,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可选择黑藻叶片做实验材料,D正确。
故选C。
17.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原料分别是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B. 蛋白质只分布于细胞质中,核酸存在于所有细胞中
C. 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D. 核酸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由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具有结构的多样性和功能的多样性,因此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和RNA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核酸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可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原料分别是氨基酸和核苷酸,A错误;
B、蛋白质可以分布于细胞质中,也可以分布在细胞核中,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核酸的存在,B错误;
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C错误;
D、核酸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核酸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正确。
故选D。
18.某兴趣小组采用两种途径处理鸡蛋清溶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用食盐处理不会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B. 用蛋白酶处理后,有氨基酸的生成
C. 用蒸馏水处理析出的蛋白质,不会改变蛋白质中肽键的数量
D. 如果加热过程中加入蛋白酶,且产物与图中过程④处理后的相同
【答案】D
【解析】1、蛋白质盐析:少量的盐(如硫酸铵、硫酸钠等)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但如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盐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做盐析。这样析出的蛋白质在继续加水时,仍能溶解,并不影响原来蛋白质的性质,属于物理变化。
2、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受热、紫外线、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如铅、铜、汞等)盐、一些有机物(甲醛、酒精、苯甲酸)等的作用会凝结,这种凝结是不可逆的,即凝结后不能在水中重新溶解,这种变化叫做变性;蛋白质经蛋白酶水解为多肽和某些氨基酸。
【详解】A、蛋白质的盐析是物理变化,不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A正确;
B、蛋白质经蛋白酶水解为多肽和某些氨基酸,B正确;
C、蛋白质的盐析和溶解,是物理变化,不会改变蛋白质中肽键的数量,C正确;
D、如果加热过程中加入蛋白酶,那么蛋白酶会失活变性,则蛋白块不会被分解,产物与图中过程④处理后的不同,D错误。故选D。
19.下列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胞不需要保持活性的是
A. 检测种子中的脂肪
B.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C. 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
D. 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
【答案】A
【解析】脂肪的鉴定借助于苏丹Ⅲ
,染色橘黄色;蛋白质的分泌和合成需要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合成过程;植物叶绿体观察,制成临时装片就可以观察,不需要染色;细胞核的功能验证需要活细胞,还需观察细胞核的控制力,以及重新长出来的形态结构,所以需要活细胞。
【详解】A、检测细胞中脂肪与细胞活性无关,A错误;
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需要检测蛋白质在细胞中合成过程,B正确;
C、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需要在活细胞中观察,C正确;
D、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是验证细胞核的功能,需要活细胞,D正确;故选A。
20.下图一表示某种大分子物质的基本单位,图二表示某种化合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一所示物质的组成元素的种类一定比图二所示物质的多
B. 若图一中的③是U,则图一所示物质是尿嘧啶脱氧核苷酸
C. 若用15N标记上图所示两种物质,则标记位置分别是图一中的①和图二中的②
D. 若图一中的②是脱氧核糖,则图一可表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答案】D
【解析】由图一可知,①是磷酸,②是五碳糖,③是含氮碱基。图二中①是肽键,②是羧基。
【详解】A、图一表示的是核苷酸,图二是二肽,核苷酸的元素组成不一定比二肽多,因为R基还可以含其他元素,A错误;
B、若图一中的③是U,则图一所示物质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B错误;
C、若用15N标记上图所示两种物质,则标记位置分别是图一中的③碱基和图二中的①肽键,C错误;
D、若图一中的②是脱氧核糖,则图一可表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核酸的结构的有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21.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细胞不需要的物质均无法进入细胞
B. 信号分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是相邻两个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的唯一方式
C.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脂质与细胞膜所行使功能的关系最密切
D. 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
【答案】D
【解析】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细胞间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1)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2)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3)通过细胞通道来传递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
【详解】A、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但其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是相对的,环境中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也可能会进入细胞,A错误;
B、信号分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行信息交流,相邻两细胞间也可形成通道如:玉米植株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形成通道,交流信息,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错误;
C、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蛋白质与细胞膜所行使功能的关系最密切,C错误;
D、癌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因此癌细胞容易转移,癌细胞内的基因发生突变,细胞膜成分改变,有利于癌细胞的恶性增殖,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及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2.下列关于生物学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
B. 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研究分泌蛋白的运输途径
C. 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D. 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时不能破坏细胞膜的结构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学科学研究方法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解答】A、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 ,A正确;
B、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研究分泌蛋白的运输途径,B正确;
C、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正确;
D、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时需要破坏细胞膜的结构,D错误。故选D。
23.科学家用磷脂分子制作脂质体并裹入DNA,有效地将DNA导入细胞,用于转基因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脂质体和细胞膜均含有磷脂分子
B. 细胞膜是细胞这一生命系统的边界
C. 脂质体与细胞结合的过程与细胞膜上的脂质等物质无关
D. DNA进入细胞后,可以作为遗传物质改变细胞的遗传特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流动镶嵌模型的特点磷脂分子的特点是一个亲水基团的头和两个疏水基团的尾,所以磷脂的双分子层在水中的分布是亲水基团和水接触,疏水基团远离水。
【详解】A、脂质体和细胞膜均含有磷脂分子,A正确。
B、细胞膜是细胞这一生命系统的边界,B正确。
C、脂质体和细胞膜能够相溶,脂质体与细胞结合的过程与细胞膜上的脂质等物质有关,C错误。
D、DNA进入细胞后,可以作为遗传物质改变细胞的遗传特性,D正确。故选C。
【点睛】流动镶嵌模型中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磷脂分子特点是就有疏水性基团,又有亲水性基团,要充分理解亲水性基团和疏水性基团的分布,达到进行知识点迁移的能力。
24.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具有叶绿体的细胞也含有线粒体
B. 两种细胞器均含有DNA和RNA,均具有双层膜结构
C. 叶绿体含有光合色素,线粒体含有呼吸作用相关的酶
D. 叶绿体需要用专一性的染料染色后再进行观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器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详解】A、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含有线粒体,A正确;
B、两种细胞器均含有DNA、RNA和双层膜结构,B正确;
C、叶绿体含有光合色素,线粒体含有呼吸作用相关的酶 ,C正确;
D、叶绿体为绿色,不需染色就能观察,D错误。故选D。
25.图是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结构2中含有色素,糖类、无机盐和蛋白质等物质
B. 高等植物某些细胞中不含有结构9
C. 细胞核行使功能主要与结构3相关
D. 该细胞可能是水稻幼芽分生组织细胞
【答案】D
【解析】试图分析可知,图中为低等植物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中1细胞壁、2液泡、3染色质、4高尔基体、5叶绿体、6线粒体、7内质网、8核糖体、9中心体。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结构2为液泡,其中含有色素,糖类、无机盐和蛋白质等物质,A正确;
B、高等植物某些细胞中不含有结构9中心体,中心体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其次在低等植物细胞中也有,B正确;
C、细胞核行使功能主要与结构3染色质相关,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与细胞遗传和代谢有关,C正确;
D、由于图中该细胞中含有中心体和叶绿体,故该细胞为低等植物细胞的叶肉细胞,D错误。
故选D。
26.科学家发现在酵母菌细胞内存在一类以COP I(蛋白质)包被的膜泡,这类膜泡负责从高尔基体顺面网状区转运物质到内质网。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以COP-I包被的膜泡来源于高尔基体,该膜泡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B. 以COP I包被的膜泡能实现细胞内的物质运输
C. 形成以COP I包被的膜泡不利于细胞器维持相对稳定的膜面积
D. COP I可能是内质网回收、加工蛋白质的重要物质
【答案】C
【解析】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系统的相互转化,结构和功能,主要考查学生提取题目中有效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A、以COP-I包被的膜泡来源于高尔基体,该膜泡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A正确;
B、以COP I包被的膜泡能实现细胞内的物质运输,B正确;
C、形成以COP I包被的膜泡有利于细胞器维持相对稳定的膜面积,C错误;
D、COP I可能是内质网回收、加工蛋白质的重要物质,D正确。故选C。
27.下表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都对应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细胞器
分布
形态结构
功 能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双层膜结构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细胞的“动力车间”
叶绿体
植物叶肉细胞
双层膜结构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内质网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
基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
核糖体
动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溶酶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
“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液泡
成熟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中心体
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详解】A、溶酶体具有单层膜,内含多种水解酶是细胞的消化车间,A正确;
B、液泡,含有细胞液,能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B错误;
C、内质网由膜连接而成,能合成脂质,C错误;
D、核糖体,无膜结构,能合成分泌蛋白,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对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8.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B.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
C. 细胞骨架与维持细胞形态、物质运输等有关
D. 中心体广泛分布在高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对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详解】A、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A正确;
B、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B正确;
C 、细胞骨架与维持细胞形态、物质运输等有关,C正确;
D、中心体广泛分布在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D错误。故选D。
29.图是某动物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途径都与图中的一样
B. 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要进入结构①中加工
C. 结构①形成的囊泡能被结构②识别并与之结合
D. 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中,结构②的膜得到更新
【答案】A
【解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A、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途径并非都如图中的一样,如呼吸酶等胞内蛋白质,A错误;
B、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要进入结构①内质网中加工,B正确;
C、结构①内质网形成的囊泡能被结构②高尔基体识别并与之结合,C正确;
D、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中,结构②高尔基体的膜得到更新,先获得内质网出芽形成的囊泡膜,后又自己出芽形成囊泡,D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30.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核膜是单层膜结构,把细胞质与核内物质分开
B. 细胞分裂时,细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形成染色体
C.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
D. 细胞核能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答案】A
【解析】1、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2、染色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分裂间期呈染色质状态,进入分裂期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分裂末期染色体解螺旋成为染色质。
【详解】A、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把细胞质与核内物质分开;A错误;
B、细胞分裂时,细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形成染色体,B正确;
C、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C正确;
D、结构决定功能,细胞核能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与其结构密切相关,D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
31.下图是细胞内生物有机大分子的组成及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X、Y分别______。
(2)生物大分子D除了具有上述功能外,还具有______(写出两种即可)功能。
(3)若B表示葡萄糖,E表示生物体的储能物质,则E在植物和动物细胞中分别表示______和______。
(4)细胞中C的种类共有______种。若M存在于HIV中,则一分子C由一分子含氮的______、一分子______和一分子磷酸组成。
【答案】N、P 免疫、运输、调节生命活动 淀粉 糖原 8 碱基 核糖
【解析】分析题图:
图1中D具有多种功能、是蛋白质,A是氨基酸,X为N元素;E的组成元素为C、H、O,E为生物大分子,是多糖,B是葡萄糖;MN为DNA和RNA(核酸),F是核酸,C是核苷酸,X为N元素、Y是P元素。
【详解】(1)根据试题分析:图1中元素X、Y依次是N、P。
(2)生物大分子D是蛋白质,细胞中的蛋白质除了具有构成细胞结构、催化功能外,还具有调节、运输、免疫等功能。
(3)若B是单糖(葡萄糖),是构成E多糖的基本单位,植物中的多糖主要是指淀粉,在动物体内的多糖是指糖原。
(4)单体C是核苷酸 ,细胞中C的种类共有8种。若M存在于HIV中,则一分子C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的碱基、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内三类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及功能图示,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中糖类、蛋白质、核酸的结构组成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32.土壤中的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土壤中的磷元素被植物吸收后,在植物细胞内主要以______的形式存在。
(2)有研究发现:施磷可以提高植物的抗旱性和使植物提早成熟。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请补充完整实验内容。
步骤一:取40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麦随机分成四组,用红壤(缺磷)种植在同一地方的不同区域,并标记为A、B、C、D。
步骤二:A组正常浇水、施过磷酸钙,B组正常浇水、______,C组______、施过磷酸钙,D组种植后不作任何处理。(不考虑钙元素等的作用)
步骤三:3个月后观察并记录小麦的生长状况和开花状况。
预期结果:若______,则说明施磷可以提高小麦的抗旱性;若______,则说明施磷可以使小麦提早成熟。
【答案】离子 不施过磷酸钙 不浇水 C组小麦的生长状况比D组的好 A组小麦的开花时间早于B组的(或A组小麦的开花时间早于B组的,C组小麦的开花时间早于D组的)
【解析】分析题干信息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类型,从实验目的分析出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及实验组和对照组是解题的突破口,根据实验的类型预期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并根据相应的实验现象获取结论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详解】(1)通常土壤中的磷元素被植物吸收后,在植物细胞内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2)根据题意,实验目的为:验证施磷可以提高植物的抗旱性和使植物提早成熟,实验过程中应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实验步骤为:
步骤一:取40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麦随机分成四组,用红壤(缺磷)种植在同一地方的不同区域,并标记为A、B、C、D。
步骤二:A组正常浇水、施过磷酸钙,B组正常浇水、不施过磷酸钙,C组不浇水、施过磷酸钙,D组种植后不作任何处理。
步骤三:3个月后观察并记录小麦的生长状况和开花状况。
若C组小麦的生长状况比D组的好,则说明施磷可以提高小麦的抗旱性;若A组小麦的开花时间早于B组的(或A组小麦的开花时间早于B组的,C组小麦的开花时间早于D组的),则说明施磷可以使小麦提早成熟。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无机盐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33.下图1是某动物细胞的部分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细胞内部分细胞器的物质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______(填序号)等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假如该细胞具有分泌抗体的功能,与骨骼肌细胞相比,该细胞中含量较丰富的具膜结构有______(填序号)。
(2)结构⑥______(填“含有”或“不含”)磷脂,其作用是______。与该细胞相比,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_____。
(3)图2中的A、C分别对应图1中的______(填序号)。
【答案】 ①②③⑤⑦ ③⑦ 不含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 ①④
【解析】分析图1可知,①是线粒体、②是核膜、③是内质网、④是核糖体、⑤是细胞膜、⑥是中心体、⑦是高尔基体。
图2中,A细胞器含有脂质、蛋白质和核酸,说明该细胞器含有生物膜和核酸,动物细胞中应为线粒体;B细胞器只含蛋白质和脂质,说明该细胞器含有生物膜,动物细胞中可能为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C细胞器只含蛋白质和核酸,不含磷脂,说明不含生物膜,应为核糖体。
【详解】(1)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构成生物膜系统,因此图1中构成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①线粒体、②核膜、③内质网、⑤细胞膜、⑦高尔基体,中心体和核糖体无膜结构。
(2)结构⑥不含磷脂,其作用是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与该细胞相比,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是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
(3)图2中,A细胞器含有脂质、蛋白质和核酸,说明该细胞器含有生物膜和核酸,由于该细胞为动物细胞,因此A应为线粒体,对应图1中的①;C细胞器只含蛋白质和核酸,不含磷脂,说明不含生物膜,因此C应为核糖体,对应图1中的④。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34.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最容易注意到的结构是细胞核。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结构①的主要组成成分是______,①能与______(细胞器)在结构上直接相连。
(2)若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构②,可以用______进行染色。结构②主要由______组成。
(3)结构③是核仁,其主要与______的形成有关。结构④实现了核质之间的______。
(4)伞藻由“帽”、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基部。若用伞藻甲的假根和伞藻乙的伞柄进行嫁接实验,则再生出的“伞帽”表现为______(填“甲”或“乙”)的特征,原因是______。
【答案】蛋白质和脂质 内质网 碱性染料(或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 蛋白质和DNA 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 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甲 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
【解析】据图可知,①是核膜,②是染色质,③是核仁,④是核孔。
【详解】(1)结构①核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①核膜的外膜能与内质网膜在结构上直接相连。
(2)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构②染色质,可以用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进行染色,它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3)结构③是核仁,它的功能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结构④
核孔实现了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4)伞藻由“帽”、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基部。用伞藻甲的假根和伞藻乙的伞柄进行嫁接实验,则再生出的“伞帽”表现为甲的特征,原因是伞藻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考生识记和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