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5 KB
- 2021-09-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1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
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I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酵母菌细胞结构的说法,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与蓝藻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B. 其细胞中可含有RNA的结构有细胞核、细胞质基质、核糖体和线粒体
C. 其细胞质基质既能直接分解葡萄糖也能释放CO2
D. 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其细胞壁
2.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下列关于疟原虫和大肠杆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者细胞内的核糖体都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 两者的遗传物质类型相同,但存在部位不同
C. 两者都含有细胞壁,但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同
D. 两者都遵守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3.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促进钙和磷的吸收
B. 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C. 自由水可以参加某些生命活动,例如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D. Mg虽然是微量元素但在光合作用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不可缺少
4.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B. 真核生物细胞与原核生物细胞的核基因均可遵循孟德尔定律
C. 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 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结构,不具有生物膜系统
5.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的mRNA都是在核仁中合成的
B. 磷脂分子与ATP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C. 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
D.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可以合成血红蛋白
6.关于脂质中各种成分叙述正确的是
A.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及大豆种子中含量丰富
B. 脂肪组成元素只有CHO,且与糖类物质相比,C H比例低,O比例较高
C. 胆固醇也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能够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D. 性激素可由性腺产生并分泌,可以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也是重要的储能物质
7.下面是有关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共性的叙述,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它们都含有多种酶,为多种细胞代谢有序进行提供保障
B. 它们都能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转换,与ATP直接有关
C. 它们都含有自由水,用作物质的良好溶剂并参与某些反应
D. 它们都含有DNA和RNA,是细胞内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8.下列有关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酵母菌、乳酸菌都是细菌,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遗传都遵循遗传的基本定律
B. 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C. 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且都有细胞壁,体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
D. 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异养生物,在电镜下可观察到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
9.科学家在研究囊泡运输调节机制中,发现囊泡和靶膜上都存在自身的SNARE,只有二者相互识别并特异性结合后方可实现囊泡和靶膜的融合。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SNARE可能是位于生物膜上的识别蛋白
B.龙胆紫染液能将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C.上述分子机制说明准确的信息传递保证了细胞代谢的有序性
D.细胞中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等
10.大棚中种植的植物,其光合作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曲线图中有M、N、O、P、Q五个点,对它们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A. M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B. 若适当降低大棚温度,则Q点将会向右移动
C. O点时,限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
D. Q点光照强度时,适当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11.通过分离提取出抗疟疾“中国神药”青蓠素,屠呦呦2015年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主要干扰疟原虫表膜——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到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疟原虫通过胞吞方式获取食物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 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场所,疟原虫丢失胞浆会威胁细胞生存
C. 疟原虫是寄生在人体红细胞中的厌氧型真核生物
D. 青蓠素干扰疟原虫的生物膜系统,影响细胞正常代谢
12.如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据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
B. 进入到秋季,植物对420nm~470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减少
C. 被叶绿素吸收的光能会转化为活跃化学能
D. 用600nm左右波长的光比450nm左右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13.离子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离子通道,另一种是借助离子泵的搬运。离子通道是由蛋白质复合物构成的,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且只有在对特定刺激发生反应时才瞬时开放;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 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离子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总是成正相关
B. 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离子通道的运输速率但不会降低离子泵的运输速率
C. 借助离子泵搬运离子的结果是使该离子在细胞膜内外的浓度趋于相等
D. 通过离子通道运输离子是被动运输,其运输方向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14.酶和ATP是细胞代谢过程中所需的两种重要的化合物,而细胞内还有与ATP结构类似的GTP、CTP和UTP等高能磷酸化合物,但ATP用途较为广泛.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TP的合成常伴随放能反应,而吸能反应不一定伴随ATP的水解
B. ATP分子中高能磷酸键全部断裂后的产物中有某些酶的基本组成单位
C. UTP分子中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彻底水解可得到3种有机化合物
D. 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的过程是一个需要消耗ATP的胞吐过程
15.在研究溶菌酶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得到了多种突变酶,并测得50%的酶发生变性时的温度(Tm),部分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酶
半胱氨酸(Cys)的位置和数目
二硫键数目
Tm/℃
野生型T4溶菌酶
Cys51,Cys97
无
41.9
突变酶C
Cys21,Cys143
1
52.9
突变酶F
Cys3,Cys9,Cys21,Cys142,Cys164
3
65.5
(注:Cys上角的数字表示半胱氨酸在肽链的位置)
A. 突变酶F的最适温度为65.5℃
B. 突变酶C的热稳定性提高与半胱氨酸的数目有关
C. 突变酶中二硫键的形成与半胱氨酸的位置无关
D. 溶菌酶热稳定性的提高可能与空间结构的改变有关
16.下列有关生物实验试剂和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人口腔上皮细胞染色时,细胞质和细胞核分别被染成绿色和红色
B. 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和卡尔文的小球藻实验均应用了同位素标记
C. 可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
D. 探究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的过程中用碘液检验,对照组不变蓝色
17.如图表示某高等绿色植物体内的部分生理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阶段Ⅰ生成的[H]可作为还原剂还原三碳化合物
B. 过程①④⑤可为叶肉细胞吸收 Mg2+等提供动力
C. 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Ⅰ、Ⅱ、Ⅲ
D. 过程③④⑤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18.生物体细胞中含有决定生长、分裂和分化的全套遗传信息,其中甲类基因编码的产物对细胞自身生存无直接影响,乙类基因编码的产物是细胞生命活动持续需要和必不可少的。分析上述信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在浆细胞中表达而在B细胞中不能表达的基因属于甲类基因
B. 控制ATP合成酶和ATP水解酶合成的基因属于乙类基因
C.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内甲类基因不表达,而乙类基因均能表达
D. 红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特异性蛋白合成的基础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9.下图中纵坐标表示植物某种气体吸收量或释放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注:不考虑横坐标和纵坐标单位的具体表示形式,单位的表示方法相同。)
A. 若F点以后进一步提高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强度会一直不变
B. 若A代表02吸收量,D点时,叶肉细胞既不吸收02也不释放02
C. C点时,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D. 若A代表C02释放量,适当提高大气中的C02浓度,E点可能向右下移动
20.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分裂时的细胞板形成有关
B. 癌细胞中糖蛋白和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少于衰老细胞
C. 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D. 发菜和黑藻都能通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
21.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A、B两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密闭实验装置,两组实验中所用器材完全相同,小烧杯中为足量CO2缓冲液,阀门1、2处于关闭状态。A组模拟自然光照,B组提供低光照,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再测定两组植株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取材时,对A、B组植株的要求是质量相等且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光合作用强度最可能是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的量来表示的。
(2)据图乙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A组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b光照强度下,要使B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______________(填“CO2浓度”或“O2浓度”)。
(3)实验过程中,A组光照强度由a突然增强到b时,叶片叶绿体内C3和C5中______的量会短时间增加。若要测定两组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则需要对实验做出相应的调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播种B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A组的条件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再测定植株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A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B组光合作用强度与A组的不同是由______________引起的。该变异性状不可遗传,原因是__________未发生改变。
22.图1表示萌发小麦种子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表示测定消毒过的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商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1)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产生ATP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用图1中序号表示为_________,物质E表示____________。
(2)图2 装置中的KO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在25℃下经10min观察墨滴的移动情况,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不动,乙装置中墨滴左移,则10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乙装置中墨滴不动,则10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
(3)实际上小麦种子的呼吸底物除了糖类外,还有脂肪等,在25℃下10min内,如果甲装置中墨滴左移15mm,乙装置中墨滴左移100mm,则萌发小麦种子的呼吸商是__________(呼吸商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
(4)图2中对小麦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校正装置甲中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设置一个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大试管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控制______________等无关变量。
23.景天科植物A有一个很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
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下图一所示。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如图二所示。十字花科植物B的CO2同化过程如图三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天,影响植物A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A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6H12O6的原因是缺乏暗反应必需的_______,白天植物A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来源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在上午10:0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植物A叶肉细胞和植物B叶肉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趋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
(4)植物A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推测植物A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______。从进化角度看,这种特点的形成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5)实验室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B生理代谢的影响时,测得相关代谢数据为: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为0.4 mol/cm2叶·小时;光饱和时的光照强度为2.5千勒克司;光照强度为3.0千勒克司时光合作用释放O2量是1.0 mol/cm2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2.5千勒克司时,B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是___mol/cm2叶·小时;如果光照强度不变,需要进一步提高光合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B 3.C 4.A 5.B 6.A 7.D 8.C 9.B 10.D 11.C 12.D 13.D 14.C 15.B 16.C
17.A 18.C 19.D 20.A
21. 生长状态相同 释放O2 光照强度 CO2浓度 C5 在黑暗条件下测定 环境因素(低光照) 遗传物质
【解析】据图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植物种类;因变量是光合作用强度;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其他变量都是无关变量。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A、B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改变而改变。由此可知,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A、B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强度。b光照强度下,光照强度不再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此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
(1)根据前面的分析,光照强度、植物种类是自变量,其他变量为无关变量,所以对A、B组植株的要求是质量相等且生长状态相同。根据甲图的装置设计,肯定是测定植株吸收CO2或者释放氧气量来体现光合作用强度大小变化;再结合装置内放置了CO2缓冲液(维持装置内CO2浓度不变),所以测定仪最可能测出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对此图乙中光合作用强度最可能是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释放O2的量来表示的。
(2)由图可知,光照强度在0-b之间时,A组光合作用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故在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A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强度。B组在a光照强度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变化,因此在a光照强度后(如b时),限制B组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为CO2浓度。
(3)A组光照强度由a突然增强到b时,叶片叶绿体内产生ATP和[H]短时间内增多,还原C3加快,生成C5的量会短时间增加。若要测定两组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则需要对实验装置进行遮光处理,使植株处于黑暗环境下进行测定。
(4)由题可知,B组培养环境为低光照,A组培养环境为正常光照,播种B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A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
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A组的相同。说明B组光合作用强度与A组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
22. 细胞质基质 ① 酒精 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①③④ ①② 0.85 消毒是防止细菌呼吸作用产生或吸收的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煮沸杀死的小麦种子、蒸馏水 温度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过程以及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判定方法,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呼吸的具体过程、场所及产物,能准确判断图1中各过程及物质的名称;能正确分析细胞呼吸商的测定过程。本题的难点是第(2)、(3)题,这就需要学生能正确分析出图2中两个装置液滴移动距离代表的含义。分析图1可知,①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②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A为丙酮酸,B为二氧化碳,C为[H],D为氧气,E为无氧呼吸产物—酒精。
(1)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因此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其过程为图1中序号①②,物质E为酒精。
(2)图2装置中的KOH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甲装置中放置的是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若墨滴不动,说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正好与消耗的氧气量相等,乙装置中放置的是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若墨滴左移,说明细胞呼吸消耗了氧气,结合甲和乙可知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图1中的①③④);若甲装置中墨滴右移,说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大于消耗的氧气量,乙装置中墨滴不动,说明没有消耗氧气,结合甲和乙说明细胞进行的是无氧呼吸(图1中的①②)。
(3)图2中的乙装置代表吸收氧气的量,图2中的甲装置代表CO2的释放量与氧气的吸收量的差值。乙装置墨滴左移100mm是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与甲装置对照分析可知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为85mm,所以呼吸商为85/100=0.85。
(4)小麦种子可能含有细菌等微生物,对小麦种子进行消毒是为了防止细菌等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或吸收的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5)环境因素也会引起液滴的移动,因此为了校正误差,需设置对照装置,即大试管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等量的煮沸杀死的小麦种子、蒸馏水,其他条件同实验组。需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23. 温度、光照强度、水分等 ATP、[H] 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的 呼吸作用
产生的 基本不变 下降 炎热干旱 自然选择 1.4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和适当提高温度
【解析】图一是植物A“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和“植物A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6H12O6”。图二是“在上午10:0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图三是“植物A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
(1)根据题意并结合图一二看出,白天时植物A的气孔是关闭的,植物利用的是夜间储存在液泡中的二氧化碳,因此白天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是限制因素,其影响植物A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含水量。
(2)夜晚时没有光照,光反应不能正常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所需的ATP、[H],因此植物A夜晚不能合成C6H12O6。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植物A进行光合作用,同时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也能用于光合作用,因此白天植物A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来源有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和呼吸作用产生。
(3)由于A细胞的CO2是由细胞内部提供,故C5含量与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无关,因此没有变化;而B细胞吸收的CO2减少,同时C5消耗减少,短时间内其来路不变,因此细胞的叶绿体中C5含量增加。
(4)植物叶片的气孔既是吸收CO2的通道,也是水分蒸腾的通道。植物A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而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这说明植物A是在炎热干旱的环境中生存的,白天关闭气孔目的是保存水分,这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5)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为0.5mol/(cm2叶•小时),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光饱和时的光照强度为2.5千勒克斯,光照强度为3.0千勒克斯时光合速率与2.5千勒克斯时相同,因此测得的光合作用释放O2量是1.0(mol/cm2叶•小时)可以表示光照强度为2.5千勒克斯时的净光合速率。B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即为总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0+0.5=1.5(mol/cm2叶•小时)。如果光照强度不变,需要进一步提高光合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和适当提高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