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8.00 KB
- 2021-09-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度(上)12月调研检测
高二 生物 试题
第I卷(选择题 共 50 分)
一、选择题(共50分)
1.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2.手脚皮肤磨出的水泡,其中的浅黄色的液体来源于
A.组织液 B.血浆 C.淋巴 D.血清
3.某人的大脑某个部位受到损伤,但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听懂别人的谈话,却读不懂报刊上的新闻,他的大脑受损的区域可能是
A.S区 B.W区 C.V区 D.H区
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
B.人体内环境中含有溶菌酶、激素、抗体和tRNA、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
C.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生活的环境
D.人体内的液体统称为体液,绝大部分分布在细胞外构成细胞外液
5.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6.内环境稳态是指
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
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7.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
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②所示液 体
8.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
9.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mmol/L和120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 B. 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
C. 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 D. 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
10.如下右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 点施加一定的电流剌激时,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变化正确的是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11.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ATP的合成和水解
C.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化 D.信息分子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结合
12.右图表示神经调节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结构③的存在使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单向传递
B.神经冲动传到②处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①处兴奋时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
D.若刺激Ⅱ处,则在Ⅰ和Ⅲ处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
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低级神经中枢不能独立调节相应的反射活动
B.大脑皮层言语区受损,患者不能讲话
C.学习可以导致新的神经元形成
D.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负责调控的生理功能不同
14.如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模式图,图中的甲、乙、丙
表示相关结构,①②③表示相关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和③对甲的作用相反,二者相互桔抗,共同调节甲分泌①
B.甲为内分泌系统的枢纽,②和③对其均为反馈调节
C.几乎全身的细胞都是③的靶细胞
D.①②③的合成和分泌都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15.肉毒杆菌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取的一种细菌毒素蛋白,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从而起到麻痹肌肉的作用。美容医疗中通过注射适量的肉毒杆菌以达到除皱效果。肉毒杆菌毒素除皱的机理最可能是
A.抑制核糖体合成乙酰胆碱 B.抑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C.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阻遏与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被清除
D.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阻止肌肉收缩
16.以下哪项不属于激素调节的特点
A.微量和高效 B.通过体液运输 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消耗能量
17.某人成年后,身材仍不足1米,但智力正常,很可能是幼年时期体内缺少哪一种物质所致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
18.下列物质口服后将失去原有作用的是
A.胰岛素 B.雌性激素 C.维生素 D.胃蛋白酶
19.下图是血糖调节图解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与曲线ef段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相同
B.曲线bc段与曲线de段血液中胰岛素变化趋势相同
C.fg段血糖浓度维持相对稳定是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D.当血糖浓度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水解
20.如图中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速度缓慢,方式③的传递速度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②③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21.有关记忆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大量的抗体
B.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浆细胞
C.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效应T细胞
D.是B细胞或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22.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主要是利用什么调节
A.体液调节 B.神经调节 C.激素调节 D.内分泌调节
23.下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当环境温度从25°C降到3℃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尿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对应正确的为
A.①②③ B.①③③ C.③①② D.①①②
24.免疫对于防御疾病、维持人体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在细胞免疫 中,引起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
A. 记忆细胞 B. 效应T细胞 C. 浆细胞 D. 吞噬细胞
25.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能正确地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
A.人长期不进食时,人体可通过A→C→D→E途径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以维持血糖平衡
B.当人的手被针扎时,可以通过A→B→E过程使手迅速缩回,属于神经调节
C.若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属于
神经一体液调节
D.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C→D→E
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26.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抗体是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
B.淋巴因子是由T细胞分泌的,可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免疫活性物质
C.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D.唾液和泪液中的溶菌酶也是免疫活性物质
27.如图为人体的某种特异性免疫图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示中①〜⑤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B.图示过程最可能表示的是某种抗原首次侵入机体时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物质代表的是抗体或淋巴因子
C.HIV主要攻击细胞②,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D.物质与细胞④均在人体内长期存在,保持对抗原的记忆性
28.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几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细胞,进而分化出T细胞
②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③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对任何病毒起免疫作用
④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⑤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⑥自身免疫病和艾滋病都是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
A.②⑥ B.③⑤ C.②⑤ D.①④
29.如右图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的传递方向。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e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B.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为体液免疫
C.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电信号或化学信号的形式传导
D.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d和e为不同种物质
30.人的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的眼睛也可能失明。在此类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自身晶状体蛋白的相应抗体。对此现象的推导正确的是
①这是机体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②晶状体蛋白一旦进入血液,会刺激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③正常生理状态下,眼球的晶状体蛋白不进入血液
④晶状体蛋白的相应抗体引起另一只健康眼睛失明属于自身免疫病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1.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右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
B.在0~20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
C.乙的浓度大于20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
D.据图推测,用30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
32.下列有关顶端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除去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
B.顶端优势现象表明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在林业生产中常需要保持顶端优势
D.切除顶芽,切口涂以高浓度生长素,可以解除顶端优势
33.下列是对“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插条生根数目的多少
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
C.正确处理插条后,其形态学的上下端均可生出根来
D.不同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下,插条生出的根的数目一定不同
34.如下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
B.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
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
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
35.下图是一个正在生长的幼苗,将其水平放置,其中哪些点不能表现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生理效应的是
A.A B.B
C.C D.D
36.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
37.根据生态学的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消耗最少,人们应采取哪一种食物结构( )
A.以家禽的蛋类为主
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
C.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
D.以鸡、猪等家禽、家畜的肉类为主
38.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沙丘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在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过程中生物的种类数变化分别为增加和减少
C.相同自然环境下,达到相同阶段,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次生演替所需时间长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39.下列有关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层现象是群落垂直结构的显著特征
B.决定分层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充分利用分层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40.依据右图中生长素对植物某营养器官的影响,对“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理解,其中的“高浓度”、“低浓度”分别指
A.大于A的浓度,小于A的浓度
B.大于C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
C.大于B的浓度,小于B的浓度
D.大于A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
4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植物也不一定都是生产者
B.细菌在生态系统中所属成分只是分解者
C.动物都是靠捕食获取食物,都是消费者
D.生态系统的结构就是指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42.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其去路不包括下列哪项?
A.用于自身生命活动
B.被第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获得
C.通过呼吸作用散失
D.被分解者分解
43.图为某人工白杨林中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6条食物链
B.A处在第三营养级,属三级消费者
C.若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则A的数量可能无明显变化
D.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44.右图是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D分别代表不同营养级的生物类群,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固定的太阳能减去
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
B.在此生态系统中,若一只狼捕食了一只野兔,
则该狼获得该野兔约10%~20%的能量
C.B同化的能量要大于B、C、D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
D.因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一定的,所以B获得的能量越多,留给C.D的能量就越少
45.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黑光灯诱捕法、血球计数板计数法都属于对种群密度进行估算的方法
B. 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双子叶植物较单子叶植物更容易
C. 种群密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 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采用逐个计数的方法
46. 在“小麦→蚜虫→瓢虫→食虫鸟”的这一食物链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
A. 小麦 B. 蚜虫 C. 瓢虫 D. 食虫鸟
47.在一定时间内,某自然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
A.a=b+c B.ab+c D.c=a+b
48.如果一个人的食物中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 kg体重,约消耗植物
A.10 kg B.28 kg C.100 kg D.280 kg
49. 图1是某种群不同年龄个体所占的比例,图2是该种群数量变化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的年龄组成是衰退型,在B时期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B. 图1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A时期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C. 图1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A时期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D. 图2中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最大
50. 下图为生物种间关系简图(图注:A.B代表 两种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如a图表述的是狼与羊的关系,则A代表的是羊
B. b图描述的不可能是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关系
C. c图中A如果表示猞猁的话,B可代表雪兔
D. d可代表竞争关系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51. (10分)如图是动物和人体激素调节以及相关激素间作用的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为 ,②为 。
(2)由图分析,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间为 关系。
(3)若阻断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联系,受影响最小的内分泌腺是 。
(4)当一个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下丘脑分泌的 激素会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会 。
(5)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调节激素分泌的方式有 、 、 等。
52.(10分)下图甲为某种反射弧示意图,图乙是图甲中其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1)图甲中A是 ,D是 ,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方向是 .
(2)若在②③处连接一个电表,在B处给予刺激,电表会发生 次偏转,在D处给予刺激,电表会发生 次偏转.
(3)图乙⑤中含有 ,以 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该过程需 提供能量;结构①是 ,其形成与细胞结构中的 有关。
53. (16分)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类数/种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 演替;在这些群落类型中,动物分层现象最复杂、丰富度最高的是 。
(2)群落中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内新生个体20个,死亡个体10个,年末时个体数为110,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 。
(3)群落中 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对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采用的是 。
(4)该群落在演替的过程中,决定植物优势种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而决定动物优势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54.(14分)用一定量的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将其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如下图1,a表示每3 h更换一次培养液的培养曲线,b表示不更换培养液的一段时间内的培养曲线。
(1)曲线a表示种群呈“________”型增长。理论上讲,呈现这种增长模型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曲线b表示的增长为“________”型增长。属于这种增长模型的种群,随种群密度(个体数量)的增加,种群的增长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当种群个体数量达到最大值一半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________。
(3)在实际情况下,塔斯马尼亚绵羊种群增长如图2,说明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变化会出现________现象。
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度(上)12月调研检测
高2019届生物试题答题卷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16[A][B][C][D]
17[A][B][C][D]
18[A][B][C][D]
19[A][B][C][D]
20[A][B][C][D]
21[A][B][C][D]
22[A][B][C][D]
23[A][B] [C][D]
24[A][B][C][D]
25[A][B][C][D]
26[A][B][C][D]
27[A][B][C][D]
28[A][B][C][D]
29[A][B][C][D]
30[A][B][C][D]
31[A][B][C][D]
32[A][B][C][D]
33[A][B][C][D]
34[A][B][C][D]
35[A][B][C][D]
36[A][B][C][D]
37[A][B][C][D]
38[A][B][C][D]
39[A][B][C][D]
40[A][B][C][D]
41[A][B][C][D]
42[A][B][C][D]
43[A][B][C][D]
44[A][B][C][D]
45[A][B][C][D]
46A][B][C][D]
47[A][B][C][D]
48[A][B][C][D]
49[A][B][C][D]
50[A][B][C][D]
第I卷(选择题 共 50 分)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 50 分)
51.(1分/空,10分)
(1)
(2) (3)
(4)
(5)
52.(1分/空,10分)
(1)
(2)
(3)
53.(2分/空,14分)
(1)
(2)
(3)
(4)
54.(2分/空,16分)
(1)
(2)
(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ACCB 6—10 DCAAD 11—15 DADAB 16—20 DCACD
21—25 AADBD 26—30 DCCDD 31—35 DDADD 36—40 BCCCB
41—45 ABCCC 46—50 CCDBD
二、填空题
51.(1)促激素 抗利尿激素 (2)拮抗 (3)胰岛
(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减少 减少
(5)神经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 反馈调节
52.(1)效应器 传入神经 向左
(2)1 2
(3)神经递质 胞吐 线粒体 糖蛋白(特异性受体) 核糖体
53.(1)次生 常绿阔叶林 (2)20%
(3)物种 记名计算法
(4)光照 植物种类
54.(1)J 食物和空间充裕 气候适宜 没有敌害
(2)S 先增大,再减小,最后为零 最大
(3)波动